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9W

不同的人寫出的心得體會方式也是不同的,一篇心得體會是怎麼寫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6篇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1

我的孩子今年六年級了,她從入學以來,在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幫助下,很快地適應了學校生活,漸漸地養成了較好的學習習慣,成了一名合格的中學生。在此,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和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教育孩子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造就了孩子良好學習習慣。而一個人擁有一個好的習慣,它將使人終身受益。家庭是孩子的第二課堂,家長是老師的助手,在此就孩子的成長教育談談幾點自己的體會。

一、家庭教育首先要從自我教育開始。

父母喜歡看書,忘情工作,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同時給他們起到一個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待孩子的學習,不能光説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長首先要做好。現在孩子接觸信息的途徑很多,信息量也很大,有時他們提的問題,難免把大人難住。大人不學習是不行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買書、看書。

當你看書的時候,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在旁邊看書。有時帶孩子去運動,也會提到一些常識性的問題。這樣既鍛鍊身體又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一舉兩得。我們要求孩子幹事情要認真。孩子做完作業,我們會給她檢查一遍。發現她字寫得潦草,會要求她擦了重寫。有時候,她很不願意,但不能心軟,得讓她記住,如果第一次做不好,要負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幹事情一定要認真,應該儘自己最大的努力。

二、不能事事包攬,但也不能放手不管。

現在家長都知道對孩子不能過分寵愛,不能為滿足孩子的要求,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很容易讓孩子在行為上難以約束自己,最終導致自控能力差,沒有上進心,缺乏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隨着孩子的長大,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我們也都會讓她去做。有時也幫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們想讓她明白不但要讀好書,而且要學會生活和關愛每一個人。

三、期望值不過高,但仍要嚴格要求。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我們同樣有這種心理,但我們不會強迫她學她不喜歡的事情。儘量讓孩子幹她喜歡的事。做到愛好廣泛,做事認真,將來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四、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學習環境。

忠告各位家長一句:孩子做作業時我們不要在她旁邊看電視,玩電腦。我們可以看一些專業書籍,或看一些小説雜誌。我們家凡是讓孩子讀的小説雜誌全是我們家長讀過的,這樣會方便與孩子交流溝通。

五、把孩子當作一個朋友。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是可怕的,哪怕父母與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認為:如果能找到適當的時間跟孩子好好溝通,互相瞭解,換位思考,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那麼這種努力一定有收益。

作為孩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每次都是第一。我不求孩子辦大事,但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可以不在乎結果,但必須重視過程。孩子考砸的時候,幫她分析原因,找差距,在以後的考試作業中不犯類似錯誤,我的目的就達到了。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才,先教孩子做人。這是家教的最重要任務,當然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只要我們有耐心,有毅力,持之以恆,我相信每一位孩子都能夠發出自己最耀眼的光芒。孩子的成長還離不開學校這片沃土,離不開園丁的辛勤培育。還希望老師對所有孩子都悉心呵護,使孩子的明天更美好!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2

人的一生中要接受三方面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作為人生接受教育最早,影響時間最長的一種基本形式,在年輕一代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學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隨着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科學技術的裂變效應和市場經濟的競爭,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我們的家庭教育面臨着巨大的挑戰。絕大多數的家長由於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工作與教育沒有直接的聯繫,對子女的教育多是憑感情、憑經驗,在教育子女問題上方法不當,子女普遍存在嬌氣、霸氣、遇事缺少主見、意志力薄弱等現象,這種狀況怎麼解決呢?筆者認為要讓子女健康快樂地成長,應採取以下方法:

六年級階段是孩子們“翻坎”的階段,由於種種原因,學習成績有所下降,家長心情比較着急、浮躁。孩子與家長之間出現了對立的情緒,這時的家長應先冷靜下來,學會耐心等待子女的成長。有專家説道:“孩子避免失敗的願望比爭取成功的願望更強烈。為了防止最小的可能的失敗,寧願降低努力的水平。”這就是家長造成的恐懼使孩子失去主動進取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家長不要一看到成績考差了。

1、在與孩子溝通時,一定要認真聆聽他説話,讓他感到父母對他的重視與尊重,這樣孩子小小的自尊心就會被樹立起來,他也會在與大人的談話中,認真思考自己想的和做的,表達自己的意見,這對孩子的理性思維習慣也有良好的幫助。當然大人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也應該注意一些細節,這樣才能比較迅速的和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

2、尊重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的一些帶有孩童般的想法,即使感覺是幼稚的,只要是他發自內心的想法,先要對其表示肯定,再一步步深入剖析其利害關係,達到理想的教育層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觀點。

3、有一種飽和原則,就是孩子們慣有的厭煩心情。雖然強烈的想擁有目的,也能夠體會把事情做完的樂趣,但是因為課程繁多在內心產生阻力,無法持續主動地去做事,如果把要求的水準降低,課業的份量減少,繼續培養孩子在低潮時的活力,那麼他們在低潮過後,又會升起責任心,更主動地去做功課。

確實,很多家長、老師都希望能找到最合適的學習教材和教育方法,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讓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健康快樂地成長,從而達到提高孩子綜合素質的目的。然而孩子終歸是孩子,孩子就好像一棵小樹苗,不加以引導培育就很容易東歪西倒、難以成材,凡是小孩身上總有些性格和行為上的缺點、偶爾犯一些小錯誤,的確會對他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實有利於教育孩子的方法有很多,你需要仔細考慮和選擇恰當的方法和教材、建議也可選擇觀看適合自己的家教視頻節目,這樣綜合起來才能對症下藥、行之有效。看了以下分析和推薦的視頻資料,相信您就能從中得到想要的答案了。

由於在現時的社會大環境、應試教育模式和接收西方開放式教育等重重因素影響下,我們的孩子就像生活在一個大染缸裏一樣,很容易就被染污了,沾染上某些不良習氣,例如嬌橫任性、叛逆不聽話、不誠實、上網成癮、打架、厭學、好動、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專心等問題,尤其是處於幼兒及青少年階段的中學生情況更為嚴重!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改正孩子錯誤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由這些觀念導致的各種錯誤行為。雖然教育孩子的方法很多,有的人採取虎媽狼爸式的教育,還説是“贏在起跑線上”,人的一生其實是馬拉松式的長跑過程,即使贏了起跑線,能跑多遠、堅持多久、誰笑到最後還是未知之數,往往是適得其反的,因而個別人所謂虎媽教育的事例無論他們成功與否,都不值得崇拜、學習模仿、甚至廣泛推廣,這樣教育會給絕大多數孩子造成永久的、不可磨滅的心理傷害,不堪回首的童年就是這樣導致的!如果打孩子進行體罰教育,後果可能相當嚴重,將來會報復到年老的父母和孫子那一代人的身上,所以暴力方式的教育害人不淺啊!相反,反而是培養孩子健康的人格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更顯得重要。

在此,誠摯推薦各位家長和孩子們觀看陳大惠老師策劃監製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大型公益論壇系列紀錄片《聖賢教育改變命運》,這是一個非常有利的關於德育與家庭教育的免費網絡資源,能在快樂和感恩的氛圍中感悟人生的真理,有助孩子提高健康成長學習進步,認識災難事故因何發生,能做到趨吉避凶,真實不虛!能針對孩子身上的各種問題對症下藥、是一劑治療良方!《聖賢教育改變命運》,但願看過的人都能夠從中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並且繼續利益他人,讓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創造和諧共存的社會大環境。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和啟示。

衷心祝福您!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3

在一段時間內我家經常會出現這一幕,早上女兒起牀總是磨磨蹭蹭,我多次喊,一次比一次聲音大,她愈加動作慢,甚至哭哭啼啼,我想她的心情一定很差,這種壞情緒很快感染了我,心裏急着上班,孩子上學又不能誤,漸漸焦躁不安了。這是相當不美好的事情,於是我痛定思痛,控制自己想要發火,柔聲説:咱們比賽吧,我來疊被子收拾東西你來穿衣服,看誰更快?她很開心和我比賽,尤其是贏了我。沒有獎勵她也很開心,看着她快速地穿衣,甚至還會想壞點子拖慢我的速度,我覺得壞情緒會傳染,好情緒也同樣是。那段時間的我常處在抑鬱、彷徨和焦慮中,家裏人多少也會被影響。讓家人從情緒的惡性循環中解脱出來的最好辦法,就是認清自己,改變自己。

原來情緒本沒有好壞,處理情緒的辦法卻一定是有好有壞。處理得好,家長省心,還能做孩子一輩子的支持力量;處理不好,親子疏遠,給孩子身心帶來傷害的同時,孩子情商發展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父母首先要明白痛苦和快樂一樣都是情緒,沒有誰能快樂永伴身邊,當情緒低落、痛苦悲傷時,做父母的最該教會孩子如何面對。讓孩子懂得不良心情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不要太過於憂慮和憂慮,不要把它幻想得多麼嚴峻。

作為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呢?首先最應該做的是,給孩子傾訴的機會,瞭解孩子心中到底有什麼煩惱,及時和他們溝通。

小時候發生過一件事,直到現在我都記得。有一天放學回家,我不願意寫作業。媽媽勸了又哄,哄了又勸,我還是不願意寫。她的耐心也到極限了,很生氣,把我鎖在房間裏,不寫完不準出來。我越發委屈,還有被拋棄的委屈,可我只能撕心裂肺地哭,用盡力氣去拉門,卻還是出不去。結果就是我一邊嚎啕大哭一遍寫作業,作業寫完了,本子也哭濕了。其實那天我不願意寫作業,只是因為想吃牛奶味的雪糕,她本來答應我吃了雪糕再寫作業的。可是媽媽忘記了這事,只當我是胡鬧,變成了她越兇我就越鬧。假如,大人願意聽一聽孩子的話,很多事情都沒有那麼複雜。

同時,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驗孩子的感情,先表達對他們的瞭解,給予同情和安慰,然後再有針對性的給孩子供給心理支撐和協助。例如,自己的玩具丟了,也許在父母看來,不算個事兒,但在孩子看來,是個天大的事情。因此父母教育孩子情緒管理的第一步,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其次,孩子在遇到失利或波折呈現不良心情時,家長應予以重視,問一問“孩子你怎麼了?有什麼不高興的工作嗎?能夠給我講一講嗎?”暗示孩子你不是一個人在作戰,爸媽是你堅強的後盾。引導孩子將事由或心中的感觸説出來。這樣有利於瞭解孩子的意見,孩子在傾吐的過程中也提高了他們的心情表達能力,並釋放了不良心情。

在孩子心情好時,爸爸媽媽應該充沛與其講道理,讓孩子認識到煩惱有之,不要因自已一時煩惱的,便認為自己最不幸自暴自棄,而應認真尋找煩惱的根源,積極想辦法擺脱。告訴他們要懂得控制心情,不良心情能夠發泄,但是不能對親人和爸爸媽媽形成感情上的損傷。

家長可以為孩子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她們學着自己釋放壞情緒。給他們一個具體的空間,比如,孩子氣憤時,給他/她一個枕頭,供其發泄怨氣;找一個安靜角落讓他大吼幾聲、自言自語;聽聽音樂,散散步,做做遊戲,進行運動等適度發泄一下,心情自然就會好轉。如果孩子不願意跟自己説,可鼓勵孩子向同學、朋友傾吐自己的抑鬱,求得幫助。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4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着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不同的特點,在成長的年齡階段都有着不同的變化,我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實施一點有效的教育方法,達到家長、孩子共同成長的目的。下面我把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和感受,與大家一起分享。

一、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最初的言行是從父母這裏獲得的。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基層工作者,教育孩子談不上什麼經驗,但我堅持以身作則,在單位和每一位同事和睦相處,並樂於幫助別人,對自己的工作從不懈怠,她從小就目睹了我對別人的關心,對工作的執着,她知道了她的媽媽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媽媽,認準了一件事情就會努力去做,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我在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因為孩子從小是自己帶大的,我經常跟她説:“要想別人對你好,首先你得對別人好。”幼兒時就注重對她進行德育引導,讓她從小就明白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善惡醜,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啟蒙教育決定着孩子的後天行為,女兒在班級裏善於發現同學身上的優點,虛心向其學習,樂於幫助同學,心胸寬廣,我從內心體會到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二、多和孩子溝通,做孩子的良師益友

家長應該把對孩子的溝通放在教育孩子的第一位,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時時間與孩子溝通。關心孩子的成長,並不是只關心她的身體,關注她的學習、她的分數,更重要的是關注她的思想變化、情感需要。我非常注重與孩子的交流與溝通,散步、就餐、看電視都是我們交流的好機會,孩子把在學校的見聞告訴我們,把她的喜怒哀樂告訴我們,我們和孩子一起分享着她的快樂,也把解決問題的方法在不經意間告訴了她。我的孩子愛好比較廣泛,愛看動漫畫冊、愛跳舞等,她把不多的零花錢用來買動漫畫冊,我並沒有阻止她,而且有時候還會和她一起閲讀,孩子可以從中得到快樂及滿足,能感受到愛與温暖,有時更甚於對書本身的興趣。看電視時,不僅讓她看少兒頻道,也引導她看“新聞聯播”、“百家講壇”、“中國詩詞大會”等有益身心的節目,她會從中學到一些新知識。

三、培養孩子習慣,營造良好的環境

習慣的養成對於孩子特別重要,督促她認真寫作業,二年級之前做完作業我會幫着檢查,三年級以後讓孩子獨立檢查作業,鼓勵她改掉粗心的毛病。在二年級之前,我都會把孩子的每一次測試捲進行引導分析,幫助孩子找到失分原因,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裏。無論多忙我都會看看孩子的作業,看看她對當天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並準備了一本錯題本,記錄下錯題,出一些類似的題型讓孩子做。每天會抽查她背英語單詞、語文課文等。考試考好了會鼓勵她繼續努力,分數不高也不指責。讓孩子知道分數並不是衡量她進步的唯一標準。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每天孩子寫作業時,我們不會打開電視或者看手機自己娛樂,而是安靜地去看書,做不影響她學習的事,這樣孩子可以安心地學習,不被電視、手機所吸引。處理好學習和玩的關係。愛玩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我的孩子也不例外,尤其是電腦遊戲。針對這一興趣點,我為她制定了一個可行的計時方法,每週只能玩一次,玩的時間靠自己掙,把每天的學習、生活作為加分的標準,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為了掙到玩的時間,她按時完成作業,認真獨立的完成疊被子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四、積極配合學校教學。

認真與老師溝通學校是教育孩子的主要場所,家長會是我極為關注的活動,無論工作多忙,我都要抽出時間積極參加,與班主任老師溝通交流,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客觀分析孩子在不同階段的表現,耐心與老師探討。在我的心裏,一直覺得老師最值得尊重。老師是最辛苦的,真的就好似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所以我非常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遇到問題時,我總是站在老師的角度來分析,不管是批評孩子還是表揚孩子,老師都是為了孩子好。孩子得到讚譽時,我會教育她戒驕戒躁,繼續努力;孩子遇到困難時,我會指導她積極面對,克服困難。

孩子一天天成長,作為家長的我,看在眼裏,喜在心上。我知道,她所取得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家長的辛苦付出。我相信,有父母的陪伴,有老師的教育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5


孩子,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寶貝,我們都盼望着她們茁壯地成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老師之外,父母也扮演着重要的主角。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同樣至關重要。

一、温馨的家庭環境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源泉。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着孩子的身心健康。父母絕不能經常在孩子面前拌舌頭吵嘴,那樣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自卑甚至厭惡的心理,不僅僅會疏遠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在同伴之間還可能會出現偏激行為現象。給孩子一個安全、舒適、温暖的家,是教子的第一步,家人之間要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在這方面,我們是以實際行動讓女兒感受到了親情的温暖。

二、逐步培養孩子的優良品德很重要。

女兒從3週歲起上幼兒園,步入正規的教育系統,我們要為她的人生的第一步打好基礎,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培養她一些優良品德,藉此也可改掉“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代獨生子女的通病。

可以給她講講“孔融讓梨”的故事,並付諸於實際行動,讓她明白尊敬長輩的道理;告訴她幫忙別人是件很開心的事,讓她明白就應助人為樂;在和小夥伴之間嬉戲時要相互謙讓等等。閒暇時,常和女兒做連句的遊戲,我説上句:“妹妹摔倒了。”女兒連下句:“我立刻把她扶起來。”這樣的遊戲我們樂此不疲。

三、培養孩子的動手和自理潛力。

成人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孩子是否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學習上不斷加大壓力,生活上關懷備至,卻將良好行為習慣置之腦後,聽之任之。我認為孩子愛勞動良好習慣尤為重要。讓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不僅僅能夠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和勤勞的品德,而且能夠培養孩子的獨立性、職責感、自信心、意志力等良好素質和各種潛力。

因此,在我女兒很小時,我就開始讓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如:收拾玩具、穿衣、洗手絹、洗襪子、整理牀鋪等,當然,孩子幹活常常不必須能夠幹不好,就此我們不能以成人的標準去評價他們。只要孩子作出了努力,家長就要充分肯定。對他們來説是一種挑戰,需要孩子付出很大努力。

四、讓孩子少一點壓力,多一份簡單。

在學習之餘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鬆,每晚抽出半小時進行散步、慢跑,並利用這一時光,瞭解孩子的精神需要,並經常和孩子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善於利用生活小事,敞開心扉。

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我的孩子,善於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此刻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現和肯定自我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讚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心田是敏感的,撒下什麼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麼樣的花果,就會有什麼樣的收穫,因此,我真誠地期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簡單鬆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

六年級家長育兒經驗分享心得體會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成長中學習的榜樣,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就十分重視孩子的家庭教育,當然並不是單單的教會孩子背幾首唐詩,讀幾首兒歌,認識幾個漢字,而是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教會孩子生活的技能,使孩子養成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人。當然,對於只有兩歲多的幼兒來説,空泛講授深奧的道理並不能使他明白其中的含義,孩子自然就不會理解,所以具體的還是要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

(一)首先是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庭的和睦對於一個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家人之間的相親相愛會讓孩子學會寬容,學會理解,學會愛,愛別人和愛自我。如果缺少家庭的關愛,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冷漠,越來越自私。看到過許多的案例,孩子的墮落,麻木等等問題,都是因為家庭缺少愛,試想一個孩子連自我的父母和家人都不愛,他還會去關心體貼陌生人嗎?所以,必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温馨和諧的家庭生活,讓我們的孩子都能快樂無憂的生活。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會在不經意間給孩子巨大的影響。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懂禮貌尊重他人的時候,能夠想想自我是不是這樣做到了呢?記得有一次,孩子犯了錯,我狠狠的訓斥了他,還説了一些重話,説你再這樣我就打你了。

本來沒覺出問題,但是之後他居然學會了這句話,動不動就説我打你。這讓我很後悔,也很悲哀,後悔以前不該對孩子這樣説話,悲哀的是孩子對媽媽説這樣的話,所以趁孩子還能糾正的時候,我們做家長的必須要謹言慎行,對自我的一舉一動都要三思而行,不管你是在多麼生氣的狀況下都要想到我這樣做這樣説會對我的孩子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三)獎罰有度,實事求是。

孩子做對了,我們要用心的誇獎,孩子做錯了,我們也要及時的糾正。獎勵和懲罰都要有度,適可而止。雖然此刻教育專家都提倡多稱讚孩子讚美孩子,但是我覺得這還要分什麼事情,因為我這是有切身體會的。

在孩子還是一歲多小孩的時候,他玩積木,本來是搭錯了,但是我想他第一次玩就給了他稱讚鼓勵。本想能促進他進步,結果卻恰恰相反,反而使他每次搭都出錯,而且變得還個性固執,我再怎樣説他還是不聽不理解,這就讓我想到,如果在他第一次搭的時候,我就給他糾正,也許就不會出現此刻這種狀況了。

所以我堅持家長在稱讚孩子方面還是要實事求是,不能一味的盲目的誇獎稱讚。當然批評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評過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反叛,當孩子做錯的時候還是堅持以道理説服,而且就事説事,不能翻舊賬,最重要的是你説的話能讓孩子聽懂聽進去。

以前孩子做錯的時候我都會跟他説一大堆的道理,結果他還是我行我素,之後聽了專家的推薦是讓你説的話孩子更能理解,不要説一些空泛的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發脾氣的時候,你説任何道理他都不會聽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處理,讓孩子自我去鬧,家長能夠做個冷眼旁觀,等孩子覺得哭鬧也沒有意思,冷靜下來的時候,我們在去跟他説道理,這樣反而更能讓他理解,如果在他發脾氣的時候還去跟他説這説那,只會加重事態的發展。如果哭鬧繼續不止,那我們只能迅速把他抱離現場,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這樣做也許效果會更好。

(四)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讓孩子學會尊重他人,首先父母就要先學會尊重孩子,這是我一貫的堅持。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就能蹲下來聽他的意見。有人會説,這麼小的孩子能有什麼意見。其實不然,雖然孩子小,可還是一個個體的人,他也有思想,所以我們更要尊重他。

例如,孩子每次出門都會帶玩具,剛開始孩子的爺爺總是阻止他帶玩具,但是這樣就會鬧好久才能出門。雖然玩具是放下了,但是會哭好久。此刻想想,那時的哭也許就是對大人的不尊重而感到不滿。之後,我就跟孩子商量,剛開始的時候是跟他商量出門要帶什麼玩具,漸漸地就變成他主動跟我商量,而且變得更聽話了。

即使在外面,孩子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我也會教他學會尊重他人,比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自我想玩的時候,我就會教他你跟小朋友商量,“等你不玩的時候能夠把玩具給我玩一會,好嗎?”當別的小朋友想要他的玩具的時候,我就會教他:“把玩具給這個小朋友玩一會,好嗎?”一切都是看孩子自我的意願,不能強加大人的意願。

以前我就以前犯過這樣的錯誤,和朋友的小孩一齊玩的時候,看到朋友的小孩哭鬧着向孩子要玩具的時候,我總是不假思索的把孩子玩具搶過來給別的小孩,所以之後孩子就養成了抱住玩具不撒手的習慣,即使睡覺的時候一拿下來就哭,我想就是那個時候我傷害了他的自尊,我對他的不尊重對他造成了嚴重的後果,雖然此刻經過時光的沖淡,孩子已經慢慢好了,但是對我的衝擊還是挺大的,讓我自省了很久。

(五)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

在孩子剛會坐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他放在凳子上和家人一齊吃飯,雖然那個時候他還不能自我吃,但是我們堅持讓他看我們大人是怎樣用餐的,所以慢慢的孩子自我就學會吃了,而且是很早就學會拿筷子吃飯,家裏只要能讓他做的事情,都是堅持讓他自我做,比如掃地、洗菜、拿碗筷、搬凳子等。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那麼小能幹什麼呀,還不是越幫越忙,其實做不好是肯定的,但是隻要他參與就好,如果你總是阻止他幹活,他就會覺得媽媽不需要我,久而久之他就不再願意幹了。而且勞動習慣的培養會讓他更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比如説自我玩的玩具不要亂放,垃圾不亂丟等。

(六)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有一段時光家裏人看電視看的多點,孩子也跟着看電視看多了,之後覺得不能再這樣,所以此刻家裏人都學會看書,即使不看書也會看報紙,這樣孩子也跟着學會了閲讀,雖然時光堅持不了多久,但是習慣是慢慢培養的,一點一滴累積起來就會好的。

俗話説:行千里路,勝讀萬卷書。所以只要有時光還是會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在大自然中學習知識更能讓孩子理解。雖然教育專家都不推薦孩子那麼小就學唐詩古詞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雖然孩子還不懂,但是多讀點這類的詩詞能培養孩子的美感和節奏感。至於兒歌音樂之類的,多讀多聽肯定是有好處的,關鍵是孩子很喜歡這些,我覺得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

(七)不溺愛孩子。

孩子的爸爸經常在外地,孩子一年也見不着幾回爸爸,所以我這個做媽媽的既要做好媽媽的職責也要當好爸爸的主角。所以我總是有意無意的想培養孩子的男子漢氣概,但是分的寵他溺愛他。例如,當孩子摔倒的時候,我從來都不扶他起來,總是鼓勵他自我跌倒自我爬起來,然後拍乾淨身上的土。

如果摔破了,即使心裏心疼,也不會表現出來,只對他説沒事。所以此刻孩子摔倒了,只要不是很嚴重,基本上不哭,反而安慰我説:“媽媽,我沒事!”雖然看似我冷血,但是我自我覺得我做的沒錯,尤其是對一個男孩子,必須要培養他堅強的性格,不能懦弱。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還是那句話,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都有自我獨特的人格,沒有萬能的教育,只能是每個家長在家庭教育中不斷的摸索實踐,有人説孩子是父母的第二次人生,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也是在不斷成長的,就讓我們和孩子一齊長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