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8W

只有反覆思考事情的發展趨勢,寫出的心得體會才是有價值的,寫心得可以適當地採用描寫、抒情等手法,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長征》讀書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7篇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1

讀完這厚厚的一本《長征故事》,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寫過的那首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前山只等閒……”發生在70多年前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是一件震驚世界的歷史事件,是一部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

這本書主要講述紅軍戰士之間的戰友之情,書中也有毛澤東和周恩來等領導人的故事,但講的是他們關心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的感人經歷。還講述了一些並不為人所知甚至是一些無名無姓的小人物的感人故事。如女紅軍戰士張尚文為了不暴露自已十多位戰友,她毅然犧牲了自已的孩子。雖然她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是,她革命到底的決心永遠不會動搖。再如……

從毛主席把自己的食物讓給一些傷病員,而自己卻餓着肚子中我感到自己很慚愧。我是一個獨生子女,家裏人都圍着我轉。我從來不懂得和別人分享,一看到別人拿我的東西,我就會大叫,現在想起來,我是多麼的自私!也許,我們只能從書中或電視上了解這些感人的事蹟,但完全可以想象的到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鼓勵的偉大精神,值得我去改正我那自私的壞毛病,去學習。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紅色長征,正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裏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舞過那個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過多風多雨的二十世紀,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我們今天是祖國的希望,明天將是祖國的棟樑。紅軍的事蹟將不斷地激勵着我,要刻苦學習,努力向上,長大成為一個合格的接班人。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2

今天,我看了《死亡線上的新生》這篇故事。我感受到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有困難不能丟下他不管,友愛親情是最重要的。

故事講的是紅軍在長征路上,潭政委因為雨下得太大,食物不夠,條件非常簡陋,而且身子又很虛弱病了。在要去的路上,他寧願讓站友們把自己捆在牲口上,也不願連累朋友。賀師長很擔心,便讓楊醫生來給他治病。在楊醫生的細心照顧下,潭政委的病情好轉些了。有一次,楊醫生冒着掉隊的危險,不顧自己的生命還要給潭政委採草藥治他的病。終於在戰友們的關心下,在楊醫生和賀師長的精心照顧下,潭政委可以騎牲口了。戰友們,賀師長等人都高興極了,潭政委也非常感動。

這樣團結友愛的精神使我感動。但在生活中,卻有一件事使我到現在還感到慚愧。那是在去年春天,我來到同學小區,想跟他比賽跑步。開始了,我們兩個像脱韁的野馬一樣衝了出去。突然那個同學被小石子絆倒了。我看了,心裏突然冒出一個自私的念頭:不扶他,自己趕快跑,拿第一。想着,就跑到了終點。但我沒有高興,我知道這是自私的刑為。這使我感到慚愧,也使我跟那個同學不再是最好的朋友了。

朋友只間一定要互相幫助,自己熱心地幫助別人,從而自己也有好處。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3

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所銘記。

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

長征,那戰勝一切困難的氣概,始終激勵着中國人民朝着一個無人能夠預言的輝煌未來前進。

長征途中,沒有吃的,把騾馬殺掉;騾馬沒了,去挖野菜,哏樹皮、嚼草根;野菜吃光了,就煮皮帶吃……那一件件、一幕幕,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讓我不由得想起了一個動人的小故事——《金色的魚鈎》。

這個故事敍述了一位老班長為了讓幾個傷員不餓肚子,自己不顧疲勞、強忍飢餓來到小水塘為他們釣魚充飢,自己卻一點兒也捨不得吃,最後活活的被飢餓折磨得倒下了。老班長那捨己為人的精神、那崇高的革命主義品質,深深地打動着我:為了讓自己的傷員不餓肚子而犧牲了。試想,當時如果有一把米,對,哪怕只有一把米,老班長也許不會被飢餓奪去他堅強的生命。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少同學不懂得愛惜糧食,他們把餅乾、饅頭、麪包、稀飯隨便亂扔,在家裏挑吃撿穿……據有關部門估計,全國每年浪費的糧食,足夠五千萬人吃一年,多麼驚人的浪費啊!

古人尚有“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徹骨感受,我們應該從中領悟糧食的珍貴。是的,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20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多少心血和汗水啊!你難道還忍心把咬了一口的饅頭當泥巴扔,把吃了一口的飯當髒水潑嗎?

同學們,多想想長征中的革命先烈吧!

我們是中華民族的新生一代,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

愛惜糧食,從我做起,從小做起,養成節約糧食的好習慣。

愛惜糧食,就是愛惜生命啊!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4

在毛主席的詩裏有這樣的幾句:“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體現了我們的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因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

長征的開始,不是我們紅軍願意走的,是被迫的。國民政府以各種各樣的襲擊,使我們的紅軍傷亡很慘重。紅軍在長征的征途中,一路上得防備國民黨和日本侵略者,面對着前後的圍攻,使我們的紅軍有了許多作戰經驗。

特別是在面對着國民黨一次又一次的“圍剿”前面,使紅軍有了更好的戰鬥措施,那就是”避敵主力,誘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乾淨,利落地粉碎了敵人的反革命“圍剿”。紅色政權巍然屹立在中華大地上,同國民黨政權對峙。

紅軍繼續北上,他們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想想當時的情景,是多麼的危險,在飛奪瀘定橋的時候,可是又驚又險,每一個人只有一塊木版,然後把木板架在鐵鏈上,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爬過去,只要稍不小心,就會掉下洶湧的狂瀾巨浪中可我們的紅軍戰士們卻克服了重重險阻。正因為有這樣的驚人的毅力,奪下滬定橋長征所以能勝利。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5

近一段時間,我利用業餘時間,我認真閲讀了《紅軍長征史》這本書。這本書是由中共中央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組織編寫的,是一部研究紅軍長征歷史的權威著作,內容詳實,結構嚴謹。

該書共分為十個篇章,分別從紅軍長征的序幕、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到紅軍歷經千辛萬險、克服種種困難直至取得長征的勝利結束。向讀者展現了中國工農紅軍兵心團結、不畏艱難以及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體智慧,從而取得了中國革命史上的重大勝利,描繪出一部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

在紅軍長征的兩年中,各路紅軍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和所向無敵的英雄氣概,翻越了座座陡峭險峻和終年積雪的高山,突破國民黨的三道封鎖線,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頂寒風、過草地,甚至吃草根、咽樹皮,老一輩革命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鋪就了一條通往革命勝利之路。從此以後,中國革命迅速打開了新局面,掀起了革命新高潮。

讀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長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偉大遠征,是一次檢驗真理的偉大遠征,處在新時代的今天,作為一名預備黨員,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工作中,不畏困難,勇於創新,發揮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中,發奮圖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6

讀了《長征精神代代傳》後,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故事,跳躍在我眼前。

在戰爭中,一雙雙扯着親人衣襟的手,一雙雙渴望和平的眼睛,一聲聲哭泣號啕,一次次慘痛失敗,都向人們告戒着戰爭的危險性,戰爭好像是一包炸藥,隨時都可以爆發,可戰士門義無返顧地衝向沙場,因為,如果戰士門退卻了,他們的父母、兄弟、孩子、村民將陷入更深的苦難,如果他們退卻了,他們的餓同志已經流過的血就白流了,如果退卻了,他們剛剛燃燒起的理想將隨着生命消失而破滅。

當年長征,條件極其艱苦,爬雪山,過草地,遇沼澤,還有敵人的阻擊,都危及着紅軍戰士的生命,考驗着他們的意志,最後,紅軍戰士終於戰勝了難以想象的險阻,他們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全黨全民的堅強團結和軍民之間的大團結;靠的是紅軍戰士不屈不饒,不被任何困難所征服的英雄氣概。

有一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也要去保全集體的團結精神!

沐浴着新世紀的陽光,歷史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少年的肩上,作為21世紀的我,一個國小生,深深的感到自己肩上的重任,祖國的繁榮昌盛,都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換來的,我們只有繼承和發揚這份精神,在學習上,不怕困難,永登高峯,使祖國更加強盛,才能無愧於革命先烈!

《長征》讀書心得體會篇7

?西行漫記》(《紅星照耀中國》)為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在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深入蘇區採訪後所著,在當時曾經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成為了一代西方人瞭解紅色中國的重要途經。《西行漫記》記錄了斯諾在蘇區的觀察與所思所想,描繪了了他所認識的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紅色領袖,記錄了西安事變這一中國抗戰的重大轉折點《二萬五千里長徵》讀書筆記心得體會。

?西行漫記》與當下類似著作最大的不同,在於強烈的令人難忘的熱情。在字裏行間,作者無不始終流露出對記錄表現蘇區真實情況,向世界介紹真正的紅色中國的巨大熱忱。而這樣的寫作熱情如今是很少見的,因而也使得這本書散發出濃濃的理想主義氣息,具有一種鼓舞人心的浪漫色彩。

如果這本書有的只是熱情,那麼它也不可能在世界範圍產生巨大的影響。作為新聞記者,斯諾在寫作時盡力保持一種冷靜客觀的態度去記錄、去描繪,而且事實上,他也確實做到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作為一個美國人,斯諾在看待當時中國發生的深刻變革時,從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深層次結構兩個維度上進行了深入的觀察和思考。作者不是簡單呈現了他所看到的事實,而是對產生這種種現實的土地上的人以及他們的歷史進行了梳理分析。其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各種問題的分析可謂是深刻、中肯的

?西行漫記》中出現了許多的人物形象,不僅有斯諾接觸過的毛、朱等紅色領袖,更多的是許多默默無名的紅軍戰士和蘇區老百姓。斯諾動情地記錄了這些普通人各不相同的個人命運,而通過這些普通的紅軍戰士,蘇區百姓的經歷,讀者能夠明白當時中國人所遭受到的剝削和苦難並不只是如今教課書上的字句,而是一個個真真切切的血淋淋的悲劇。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對當時中國之所以選擇紅軍選擇共產黨的歷史時代背景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

幾十年過去了,《西行漫記》依然是值得一讀的,這本書能夠帶領我們回到那充滿革命浪漫主義(真正的)的時代,引導我們重新審視我們的時代和我們時代的人生價值。也許更有意義的是,引發我們對於在這本書出版幾十年後中國命運天翻地覆的轉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