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6W

在中國著名女作家中,我最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在品讀完,讀後感是不是應該寫一寫了。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供大家參考。

《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

《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

張愛玲因為懂得女人,所以並不慈悲地寫出了女人的軟弱和犧牲。作出那麼要命犧牲的只是女人,因為需要作出那麼艱難抉擇的也只有女人。

《沉香屑 第一爐香》中的葛薇龍是第一個被燒完的。自從她踏入樑宅那一刻起,就已經被點燃,而見到了喬琪喬,便開始了加速燃燒。喬琪喬,酷哥一名,蒼白低温,吝嗇着責任,擺明了不能夠結婚,懶得騙人,願賭服輸。他享受着女人的自我燃燒帶來的温度,雖然有時候也不那麼心安理得,卻任由她燒盡冷去。

與男人的冷相對照,女人卻是熱的。薇龍回憶起他那可愛的姿勢,“便有一種軟溶溶,暖融融的感覺,泛上她的心頭,心裏熱着,手腳卻是冷的,打着寒戰。這冷冷的快樂的逆流,抽搐着全身,緊一陣,又緩一陣”。《金鎖記》裏的曹七巧也為了要按捺對姜季澤的愛,“迸得全身的筋骨與牙根都酸楚了”。

但是男人只是冷冷地旁觀。喬琪喬從褲袋裏掏出他的黑眼鏡戴上了,向她一笑道:“你看,天晴了!今天晚上會有月亮的。”他趁着月光來,也趁着月光走。在薇龍還彷彿坐在高速度汽車上的時候,他跟着睨兒上了樓。姜季澤小聲叫着“二嫂!……七巧!”來誆七巧出錢買他的房子,“那眼珠卻是水仙花缸底的黑石子,上面汪着水,下面冷冷的沒有表情。”

女人是無法從男人那裏取暖的,只是那麼點温度,也要費力爭取。葛薇龍整天忙着,不是替喬琪喬弄錢,就是替樑太太弄人。為了喬琪喬給的那點冷冷的快樂,她把整個的自己全潑出來了。曹七巧趕走了姜季澤,後悔地想,她要他,就得裝糊塗,就得容忍他的壞。她為什麼要戳穿他?人生在世,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歸根究底,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

温度需要自我給予。把自己燒沒了,還要心甘情願的。葛薇龍最後只是淡淡地説:“我愛你,關你什麼事?”她只是燒了自己,沒有殃及他人。而樑太太和曹七巧不是不像的,自己先被犧牲了,必得犧牲他人作抵消。女人間的債務關係。堅硬無比的性格。樑太太説薇龍“臉又嫩,心又軟,脾氣又大,又沒有決斷,而且一來就動了真感情,根本不是這一流的人材。”看真正修成正果的白流蘇,不動真情,又有決斷,連張愛玲自己也承認她“實在是一個相當厲害的人”(寫《傾城之戀》的老實話),然而還需要有香港的陷落作背景。男人的承擔,至多不過是將煙捲銜在嘴裏點上火。火光一亮,在那凜冽的寒夜裏開了一朵橙紅色的花。花立時謝了,又是寒冷與黑暗……

《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

早上一個小時不到的公交車上站着看完的,才發現這是個短篇。

因為之前看過色戒的電影,所以讀起來很快,還一直找着電影中的情節。

我認為這是張愛玲寫得非常好的故事了。

不論是背景,還是人物。

可能還是電影更好些。這個故事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片段,只寫了那男人最後逃跑的片段。

也可能比電影還好些。因為這個故事明明白白的寫了男人和女人的心理活動。直白的告訴了我,他愛她,以及她愛他。

其實看這樣的故事,什麼背景都不是很重要,人物叫什麼名字也不甚重要。只知道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的那些心思。

從整個間諜任務來看,女的失敗了,男的成功了。但是從二人的故事來看,卻又是兩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可,愛情這事,並沒有什麼成與敗,只看到她愛上了他,因此,放他走了。只看到他愛上了她,因此也少了些許記恨。到最後無論發生了什麼,讓二人心有所安慰和回味的,只是,他/她原來確實是愛我的。證實了這一點,什麼欺騙什麼失敗,似乎都不那麼重要了。

太太們依舊打着牌,鬧着要請客吃飯。外面的局勢依舊動盪。在這麼一個世界裏,誰發現他們之間竟有過一場愛情的花開。

又回味了這故事。竟覺得淒涼。

先不去探究我的心是否愛你,單單我能相信你是愛我的,便什麼也都無所謂了。

看這故事的時候,不免會和《潛伏》裏的鏡頭有點混淆。。竟混到覺得是翠平正約着姓易的在咖啡店裏坐着,餘則成從外面開了槍。

《張愛玲作品》個人讀後感

在《自己的文章》一文中,張愛玲用了比較坦誠、平和的語氣,談到了自己在寫小説和散文中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這篇文章也是我們深刻的瞭解張愛玲的作品和去還原一個真實的張愛玲的最好的一手材料了。在文中張愛玲非常謙虛的指出了自己寫小説存在的缺點和不足,但也堅定的表明了自己寫小説和散文時自己堅持的主張和以後該努力的方向,字裏行間中透露着張愛玲的作為一位文學大家的風範和氣量。

張愛玲覺得自己寫小説和散文是不太注重文學理論的,並認為文學理論是文學出品出現後而產生的產物,她認為一個作家應該是在文學作品中,經過自身提煉和吸收穫得適合自己的文學理論,可能也只能這種方式才能讓作家把那些文學理論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可以比較自如把文學理論一些好的東西渾然天成的融入到自己的文學作品裏,創造出一流的作品,當然她也肯定了文學理論對於推動文學作品上的積極作用,她把文學理論和文學作品比作平行的一前一後的兩隻腳,文學理論是不可能處在文學作品之上,更不會是手持鞭子的御者。

張愛玲認為人是為了追求和諧安穩的一面才去鬥爭的,可許多的文人卻過多的關注於人生的鬥爭,而忽視了和諧的一面。她認為鬥爭只存在一個時代,每個時代鬥爭的東西可能會是不同的,但人們追求安穩的生活相信是每個時代的人都有着的願望,因此張愛玲認為安穩實質是一種永恆。所以張愛玲在文學作品中透露着追求人生安穩的一面,但因此也會缺少一種“力”,給人振奮的一種力量。

張愛玲覺得寫文學作品應該給人一種啟示,而這種啟示是藴含在自己的作品當中的,讓人們在故事中自己去獲得,因此她會把自己的小説作品寫的更加的真實,但因為要真實因此自己的作品就會缺少激烈,但她堅定的認為自己只能這樣寫,激烈的東西往往可以給人一時的刺激,但真實反映人們的生活,才能給人以啟示,而這可能是永恆的。因此張愛玲的小説中除了《金鎖記》中得曹七巧是一個極端病態的人物外,其它人物都是平凡的不徹底的人物,他們不是英雄,而是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負荷者,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從中獲得啟示,我想這也是張愛玲所一直追求的文學方向。

張愛玲説自己喜歡用參差對照的寫法來表現人生的蒼涼,而不是去表現壯烈,壯烈雖有力但缺少美,而悲劇往往給人一種強烈的對比,而蒼涼之所給人回味,是因為給人一種參差的對照,從以上這些觀點我們便可以看出為什麼張愛玲樂於寫悲劇,為什麼去營造蒼涼氣氛的原因了。

張愛玲在文中提到了自己的主題欠分明,但張愛玲認為這並不是什麼缺點,因為許多偉大的作品主題都是很模糊的(在這裏她用了托爾斯泰的《戰爭與和平》來證明了自己的觀點)張愛玲認為讓故事自身去説明表達的,比擬定了主題再去編故事要好的多。因此張愛玲認為一味的強調主題,那些唯主題論者是機械的並且是刻板的。

張愛玲《自己的文章》一文,説理清楚,觀點明確,論證深刻而有説服力,一篇讓我受益匪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