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四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5W
我們在寫《愛和自由》讀後感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內心的想法和書中的內容相結合來寫,不能篇幅過長。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四篇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1

在幼兒園的讀書節活動中,我們班有一位博士媽媽借給我幾本書,其中有一本叫《愛和自由》,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和教育。此刻我和大家一齊分享我的讀後感。

什麼是愛?什麼是自由?這個問題讓我一向很糾結,如果讓孩子自由了就不能顯示自我的愛嗎?太愛孩子了,孩子就沒有了自由嗎?我是帶着這兩個問題來讀這本書的。一向以來,我總認為:把孩子的生活照顧得好好的,讓她衣食無憂,只管學習,其她什麼不用管。這就是母愛最好的體現。可是我錯了:就是因為平時對孩子的照顧太多,以至於孩子這麼大了還像個六七歲的孩子。自我也總覺得她怎樣老是長不大,卻沒有發現時自我錯誤的放回把孩子培養成了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人。

“愛的同時也包括了自由,沒有自由的愛,也不能稱其為愛”。看到這句話,我也思緒萬千。是啊,想想他這麼大了,除了讀書,我們到她到外面走走的時間太少太少。有時候,甚至她想和同學一齊出去玩的自由都會被我剝奪。我和她爸爸平時工作很忙,等到節假日只想在家休息,一點也不想動。我沒有想到:孩子在這個階段正是要接觸這個世界的時候,應當多帶他出去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完美的風光,讓她的心境能夠徹底放鬆下來,去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平時我們和孩子溝通的太少,總是用自我主觀的意識去告訴孩子:你應當怎樣做,不許怎樣做。卻不會想到我應當在告訴孩子我的想法的同時,也聽聽她的想法,並經過溝通來得到一個雙方都能理解的滿意的答案。這樣一來,孩子開心,自我也開心。否則,孩子會認為她僅有理解的份,再也不想説出自我的看法。是我剝奪了她表達自我心聲的看法的機會,同時,還葬送了她的語言表達本事。

“當給兒童自由時”,這句話真的很好地概括了全書的立意。作者所謂的“愛和自由”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主角還是成人,孩子是被施捨的對象。作者要求成人儘可能地瞭解自我的孩子,給他們科學的愛,給他們儘可能充分的自由。讀完這本書,我們可能會記住一些叮囑,會改善你的一些行為,給孩子“愛和自由”。但如果內心深處,可能還是把這些作為望子成龍的手段,而不是從本質上放棄功利的想法,充分尊重孩子作為一個生命,有權利做自我的決定,有權利選擇自我的生活,併為自我的行為負責,那麼這些改良能堅持多久呢?當升學的壓力和誘惑擺在你面前,能給孩子多少真正的選擇自由呢?

而蒙氏原著中,也很多談到了愛,自由,可是,這並不是蒙氏思想的基礎和本質。“尊嚴和獨立”:生命的尊嚴和個體的獨立才是蒙氏思想真正的核心。蒙氏主張這種尊嚴和獨立是天授的,是自然賦予人類的,而不是孩子的父母。蒙氏極力想説明,如果你認識不到,不尊重這種天賦人權,你就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而愛、自由不是成人施捨給孩子的,而是孩子生而就有的權利,是從“尊嚴和獨立”生髮出來的。如果不認識到這點,所謂的“愛和自由”就是技巧性的,偽善的,也是善變的。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2

愛,是什麼?無數人試圖尋找這個答案,可每個人是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説清,愛是生命的祕密。父母對於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葬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麼?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是一樣的,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種免於恐懼、免於奴役、免於傷害和滿足自身慾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簡單地説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説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很嚮往自由!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自由可以説是一種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過多的束縛,不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説實話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估計這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吧?因為這個尺度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譬如,我們班上的妮妮(兩歲兩個月)剛入園時,妮妮的情緒特別不穩定,哭鬧的厲害,只要什麼事情不依着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個新的環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會用哭鬧來發泄情緒。為了使她不哭鬧,情緒可以穩定下來,起初我們採取放鬆措施,上課時妮妮可以不進入教室,只要有老師陪着不讓她受傷她到哪裏都可以。可是很久以後我們發現妮妮在院子裏有老師專門陪玩之後索性吃睡玩都不進教室了,經過討論和反思我們知道,對待很小年齡段的新生我們沒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遠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

這本書表達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許多的觀念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遺憾和未能實現的夢想都寄託給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揹負着父母深重的寄託,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孫老師曾説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我們凡是應該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着想,從容的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樑。

書中説到其實教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之前兒童不用急着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有那種感覺就行了。對此觀點我表示贊同。孩子就像是一張白紙,他們的感覺來源於內部,他不需要大人往紙張上去做好規劃,因為你給他什麼他就會接受什麼。不要妄想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神童”,小小年紀就要求他們會背很多的詩詞歌賦、數學計算等,這樣的孩子雖説知識廣博,但他的心智發展並不好,缺乏洞察力、不會去思考,只會一味的死記硬背,毫無自己的創新性,整個創造思維被你們給抹殺掉了,試問這樣的孩子會有好的發展前景嗎?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是附着在心理成長的”。我認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挑戰,從而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尤其是剛入園的新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讓自己慢慢的去適應幼兒園裏的一切,逐漸心智發展的就會很順暢。所以家長也要配合好我們老師的工作,要保證自己的心態正常,孩子才會不那麼恐惶,俗話説的母子連心,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在六歲之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並不會一味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們就變得自律與順從。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壓制和束縛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膽怯,不知道到底什麼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維,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麼他的人生也不會是快樂幸福的!

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才會成為一個專注、寬容、堅強和完整的人!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3

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也許,你需要停下來看:你是不是基於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恐懼,你的焦慮,你的習性來愛的。這可能意味着你更愛你的想法,更愛你的恐懼,更愛你的焦慮,更愛你的習性。

愛就是愛,恐懼就是恐懼,焦慮就是焦慮,認為就是認為,一切如是。我們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你的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愛的禮物。

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孫瑞雪

愛自己的孩子是每個大人的天性,在兒童教育家孫瑞雪看來“你以為你愛孩子,你想象你可以愛孩子,你認為這就是愛孩子,和你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

她在第一章中提出“兒童帶着什麼來到這個世界?”的疑問。她認為孩子一生下來就藴含着強大的精神能量,每個孩子都將按照內在的成長規律成長,我們成人要遵循孩子的這種內在規律,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適時引導。我們經常會説孩子會有敏感期,在敏感期的時候,成人稍加引導鼓勵,孩子就能對某項技能做得更好,更熟練。但現在的家長都很着急,就怕自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拼命地去幫忙,去幫孩子規劃好自己認為好的課程或技能,將自己當年未完成的願望期望在自家孩子身上實現。

記得之前有和一位家長聊天説到,她説本來她沒有很着急想讓孩子報輔導班之類的,她覺得孩子還小,等稍微再大一點上了國小之後再報,可是當她發現身邊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在學畫畫,有的在學舞蹈,有的在學彈琴,有的在學打鼓等等,她就開始慌了,她不想讓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大概問了孩子的興趣之後草草報了一個家長選擇最多的打鼓興趣班。孩子剛開始很有興趣,因為來到這裏有自己的好朋友,打鼓的時候會發出各種動聽的聲音,他覺得好玩極了,就高興地對媽媽説他喜歡打鼓。媽媽開心極了,她認為自己為孩子做了一個正確的決定。可是沒過幾個月,孩子的新鮮勁過了,媽媽也能明顯感覺到孩子對打鼓這件事提不起興趣了,孩子總是找不到正確的節拍,跟不上節奏,找不到自我歸屬感,於是慢慢變得自卑,害怕在眾人面前表現自我。她這才意識到她當初根本沒有認真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也沒有實際去考察看孩子有沒有這方面的天賦,她只是覺得別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該有,不能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去盲目的跟隨主流給孩子報班或替孩子做決定,她後悔極了。

0到6歲決定人的一生。人特別奇怪,比如説一個壞人,讓他去教大學,這個人的東西可能被大學生吸收,也可能不被吸收,但基本上是不被大學生吸收;如果讓他來教小孩子,小孩子就吸收了他的東西。我們也經常在網絡上看到,奶奶帶着孩子天天跳廣場舞,結果那個孩子跳的廣場舞和大人一模一樣,我們看了後都不禁大笑。也經常會聽到有些家長會議論孩子在家模仿老師上課,讓家長當小朋友,學的口氣、動作和老師一模一樣。以前我也一直認為孩子沒那麼的細心,不太會關注身邊的事物,需要大人的引導和提示。其實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感覺出老師的情緒,精神狀態,記得有一次我身體不太舒服,就坐在小椅子上,估計表情也不是很好看,我的小可愛“漢堡”就走到我身邊問:“木子老師,你肚子痛嗎?揉一下就會不痛的。”説着她就用自己的小手幫我揉了起來,頓時我的內心一陣感動。這些都反應出幼兒的心智是具有吸收性的。在幼兒園裏教師就是兒童的環境。除了教具、教室環境的準備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準備就是教師的精神。在教學中對待孩子的態度一定要嚴謹和科學。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把具體的事物和抽象的概念進行聯結。所以要時刻提醒自己,準備好自己的精神。

愛是土壤,愛是陽光,愛是孩子成長的一切,愛是孩子成長的最好食糧。“愛”同我們掌握一門藝術一樣,是需要學習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能對孩子的生活過度地照顧,對孩子精神上的照顧和理解也就是關心他的成長。真正被愛的孩子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孩子快樂無比。

可見,愛孩子應建立在對兒童生命發展瞭解的基礎上,多看一些經典的書籍瞭解兒童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就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提供條件和幫助。

關於《愛和自由》讀後感範文精選4

自10月3日收到《愛與自由》以來,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內容。不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比照。有時這種比照讓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對一些教育現象及其本質知道得太遲了。錯過了多少教育時機,又造成了多少遺憾!比如昨晚看到的關於“神遊”一節。“神遊”指胡思亂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樣。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裏想做某件事,卻受到壓抑,不敢做,轉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亂想。這樣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帶心悦去外邊玩“釣魚”遊戲。有個男孩坐在那裏用小魚網撈魚。他媽媽看見後迅速過來説,孩子,這魚是讓釣的,不能用手撈。説着,奪下男孩手裏的魚網,把一根魚竿塞到孩子手裏:你看,就這樣,用魚竿釣魚。

那孩子自始至終臉上毫無表情,目光迷離。他的選擇權被媽媽的好心剝奪了。他只是想用魚網嘗試一下,卻被橫加阻止了,而他的媽媽對此毫無知覺。我們玩了釣魚以後去盪鞦韆。一個約5歲的小女孩正在蕩,蕩得很低。她媽媽顯然對此很不滿意,就口授“要領”:“寶貝,你把腿往前伸,然後往回縮;再往前伸,往後縮;再往前,再往後。”態度生硬,還有點漫不經心。那小女孩聽了並沒有多大反應,而是看了我們一眼。我感覺她的眼神裏有一種難堪。在一個小妹妹面前被媽媽以教訓的口氣教授盪鞦韆,一定讓她很傷自尊。經過一番指導,她蕩得比剛才高一些了。又蕩了沒幾下,她就跳下來走了。她根本沒提起興趣來。這位媽媽跟女兒説話的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體育教練,不像一位母親,生硬,沒有感情,簡直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還因為女兒動作的不協調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邊玩跑步機,這一切似乎與他無關。

説到父親,我領着心悦在外面玩,見過好幾個父親,他們根本不管孩子,我是説,不教育孩子。雖然他們和孩子一起出來,但他們不跟孩子交流,不跟孩子一起玩,只是遠遠地坐在一邊看着孩子玩,要麼乾脆望着別處。好像看孩子只是當媽的事情,他們不需要參與。也許他們認為,當爸爸的只要掙錢養家就夠了。我懷疑,這是很多父親的想法。我真替這樣的人難過,他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卻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和孩子待在一起。他們沒有意識到,父親在子女的成長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現在生活好多了,但是有多少人真正重視教育呢?學校裏有不少孩子,明顯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規矩,不懂節制。他們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