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5W

心得體會是我們人生智慧的積累,實踐中的心得體會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它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應對類似的情況,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長津湖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感謝您的參閲。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優秀6篇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1

假期裏,我看了春節檔《長津湖之水門橋》,深受觸動。這部電影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時期美軍撤退途中發生在“水門橋”的一場戰役。

此時,中方誌願軍剛剛攻破了機場。機場裏,美軍因為火力不足準備乘飛機逃離,但陸地上有許多物資需要搬運,水門橋成為了美軍唯一的撤退路線。

志願軍司令員知道了此事後,立即將九連和第七連穿插連派往水門橋。在去往水門橋的路上,風雪交加。電影裏的特效十分逼真,真實展現了當時中國志願軍面臨的惡劣環境和戰鬥的不易。

到達水門橋後,七連找到了九連的人,得知在此之前九連已經執行了一次炸橋任務。只可惜武器太差導致沒有成功。講完這句話,九連的團長就倒下英勇犧牲了。他正是因為炸橋身受重傷,一塊石片打進了他的身體。

七連在當晚便立即開始了打擊美軍指揮部的計劃。他們打進了指揮部,卻沒有抓住美軍的.指揮員。於是“神槍手”又去執行炸橋任務,放好炸藥後卻被對方增援的坦克壓在身上,他寧可犧牲自己,於是讓七連的連長打爆炸藥包,連長含淚擊爆了炸藥包,橋面受到了重創。但因為又一波增援趕來,七連不得已只能撤退,最後七連連長抱着炸彈衝上了橋面,引爆了炸彈。

在影片的最後有三個感人的片段。一個是一名美軍戰士把一瓶酒塞到死去的戰友手裏,並在酒瓶上寫着“一瓶喝了酒可以結束戰爭的酒”,反映出反戰的思想。還有最後中國司令員與其他人在長津湖邊的懸崖上脱帽敬禮,讓人看了不禁潸然淚下。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2

今天我和老爸一起去看大年七年級新上映的電影《長津湖之水門橋》,觀影前我特別激動,這可是繼《長津湖》這部優秀作品的第二部,我想他各個方面一定不會比第一部差,所以我十分期待這部電影。進影院的時候,我激動的心臟咚咚的使勁兒跳,手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裏,像只猴子一樣手舞足蹈。

看電影的時候,我卻哭了。當我看到平和為了炸掉敵軍坦克而被軋掉手臂時,為他的無所畏懼流淚了;當我看見餘從戎,為了保護七連的其他戰友而義無反顧的吸引敵機而犧牲時,為他的捨身忘我而流淚了;我看見七連指導員梅生開着燃燒的半履帶車衝進美軍營地壯烈犧牲,為他的視死如歸而流淚了;當我看見伍千里為了炸掉水門橋而犧牲時,為他的血染沙場而流淚……

但是要説整部電影最令人潸然淚下的還得是最後清點人數時的情節:每支部隊都傷亡慘重,可當伍萬里説出:“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時。我的眼淚再次湧出,每一位戰士,都是一位盡忠報國的勇士,是一面英雄的旗幟,讓我的心胸充滿對志願軍戰士的了敬佩之情。

這部電影讓我知道了軍人的堅強品質、深厚的戰友之情和強烈的愛國情懷。還讓我見證了伍萬里從一個毛頭小子成長為一個成熟的革命戰士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還讓我懂了一個道理: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有無畏的精神,勇敢的向前衝!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3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飛機在天空中轟鳴、盤旋,但是那時的飛機不同於如今的飛機可以寄託孩子們的童年。

藍天白雲間,一架架飛機掠過長空,發動機的轟鳴聲成了危險降臨的信號,朝鮮半島上數以千計的中國軍人奔跑、呼喊,尋找掩體、拯救戰友。炮彈一一落下,鮮血、殘肢在朝鮮半島的土地上零落成泥。

在這片土地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們所經歷的已然不能用悽風苦雨來形容了。電影中張涵予飾演的宋時輪説了這樣一句話,大意是我們不僅與人鬥,還要與天鬥。

冰天雪地裏,戰士們缺衣少食。他們身穿單薄的棉衣,吃着硌掉牙的土豆,他們甚至沒有一日三餐,他們餓着肚子,凍着身體,只為突破封鎖,護送電台與譯電員。他們為的是能夠及時傳遞消息,所以不惜以命搏命,在敵人偵察機眼皮子底下“裝死”隱蔽,也是在這一刻易烊千璽飾演的伍萬里失去了他的朋友:一個比他小兩個月的19歲少年。

以前上學的時候老師説過這樣一句話“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熟的”,當時不覺這句話的深意,而今天在這部電影裏我終於明白了什麼叫前赴後繼,那不單單是軍人對於命令的服從,也是中華民族不屈的靈魂與信仰!

五百里戰死了,五千裏還在,伍萬里也應徵入伍了,一個普通百姓家的三個兒子都在戰爭的硝煙中笑過、哭過、成長了。那是一種深刻的恨與痛,它會撕扯靈魂,催人長大。就像在戰爭中存活下來的戰士所説的那樣,勇士與陣地同在,英雄和日月同輝!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鮮半島的青山綠水無疑是承載了許多不幸的,但是它也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志願軍戰士的正義之血,終將開出最豔麗的花朵。

和平,在今天看來是一件平常事,我們生活在沒有硝煙的時代,我們無法切實地感受堅船利炮,我們也無法想象當轟炸機盤旋在頭頂上時是勇氣先來還是恐懼先行。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個疑問,我們為什麼要去抗美援朝?我們已經成立了新中國,為什麼還要在異國他鄉拋頭顱灑熱血?二戰已經結束,我們為什麼不能和平共處?

在回答這些疑問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相信大家會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195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也是中華民族建國後的第二年,我們期盼的和平到來了,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們祈盼的人人平等的時代到來了,大家歡欣雀躍!然而此時的國際形勢卻是不容樂觀。

杜魯門,斯大林美蘇爭霸的局面已然形成。隨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世界格局也隨之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對立統一的存在於這個世界。而我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自然有着應有的使命。

此時的朝鮮半島也是一分為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為界,分為了親美的南韓,和親共的北朝鮮。所以從國際形勢來看我們國家和朝鮮同屬於社會主義陣營,這也要求我們互幫互助。

在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奔赴朝鮮半島,他們帶着信仰,英勇的奔向朝鮮戰場!

朝鮮半島與我國接壤,在地理位置上可以説是脣亡齒寒,對於美軍公然插手朝鮮戰場的行為,不戰便是屈辱!拿破崙曾經説過“一個人陷入瘋狂的最好證據就是好高騖遠”。這句話用在美國身上再恰當不過了,他們公然躍過“三八線”,他們認為戰爭將在聖誕節來臨之前結束,因為他們不相信中國會出兵攻打他們。他們有全世界最好的武器裝備,他們已經控制了天空,他們從1951年8月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也就是“絞殺戰”!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志願軍戰士缺衣少糧的原因所在。而此時的朝鮮戰場,凜冬已至!

美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韜光養晦,一躍成為霸主,他們彷彿是不可戰勝的,彷彿是神話般的存在。然而事實證明,沒有不敗的神話,只有不屈的信仰!

戰爭,在1950年10月25日拉開了序幕。這一天也成為了我國抗美援朝紀念日。

戰爭,總是無情的,熱武器時代,以血肉之軀抵擋槍林彈雨。

戰爭,總是殘酷的,炮火連天中,以肉體凡胎創造勝利神話。

戰爭,也是有情的,艱難困苦中,以不屈靈魂凝練民族之魂。

戰爭,也是動人的,悽風苦雨裏,以頑強意志雕刻不朽豐碑。

抗美援朝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在這一階段共發生了五次戰役。而第二次戰役也就是長津湖戰役。當戰爭進行到1951年6月的時候,敵我雙方已經是形成了拉鋸戰的形式,在6月10日這一天我方誌願軍戰士在傷亡8.5萬餘人的情況下殲滅敵人8.2萬多人。可以説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然而值得慶幸的事我們志願軍戰士的抗爭到底讓戰線穩定在了“三八線”南北地區。

這一階段的戰爭主要以規模化的夜間作戰和少有戰役間隙的連續作戰為主,對於聯合國軍和志願軍戰士來講,這一階段的戰爭攻防轉換頻繁,戰爭局勢也是瞬息萬變。

在戰爭進入第二階段,也就是從1951年6月11日到1953年7月27日的這段時間裏,戰爭的形式也有所改變,戰略方針也轉變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從原來的運動戰轉變為以陣地戰為主,並且由於戰爭時間的長度擴大,這一時期的戰爭也是軍事行動與停戰談判密切結合。總體上來講這一時期的作戰戰線相對穩定,局部性作戰頻繁。

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也是在這一階段發生的,自1951年8月份開始“聯合國軍”也就是美國同其他十五個參戰國開始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絞殺戰”。

時間在槍炮聲與喊殺聲中悄然來到了1953年7月27日,這一天“聯合國軍”與中朝方面簽訂了停戰協議。也昭示了這場長達2年零9個月的抗美援朝戰爭終於結束了。

戰爭從來沒有勝利的一方,雖然結束了炮火,可山河已然破碎,社稷崩塌,百姓悽苦,戰士們在異國他鄉拋卻頭顱,嗚呼哀哉!

據統計在這場戰爭中,我國消耗的作戰物資有560餘萬噸,所花費的作戰費約合25億美元。傷亡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有1476674人。

美國所消耗的作戰物資7300萬噸,作戰費約400億美元。傷亡人數以及失蹤人口大約是147萬餘人(1953年10月23日美聯社公佈數據)。

單從這些數據上來看,也不難看出這場戰役對於我們來説是多麼的艱難,但是我們依然勝利了,我們維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新生的政體,也維護了亞洲的和平與穩定,用我們的血肉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同時也為我國的發展贏得了相對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

歷史,需要緬懷!

英烈,需要銘記!

和平,需要珍惜!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4

這個國慶,我有幸觀看了《長津湖》這部具有歷史意義的影片。其中,一個叫“伍千里”的角色深深的震撼了我。

整部影片主要講述了中國於1950年進行抗美援朝時志願軍們在硝煙四起的戰場上英勇殺敵、不畏犧牲的事蹟。在電影的一開頭,伍千里退役回家,偶遇弟弟伍萬里與其他小孩嬉戲。走到家門口,回想起自己父親母親一生一世飄泊於水上,無從定居,從自己從軍時的黑髮化為銀絲,伍千里手裏抱着自己哥哥伍百里的骨灰罐,重重的給爹孃磕了頭。“爹。娘,來年我一定給你們蓋一所好房子,讓您們過上安穩舒適的生活……”伍千里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了我,無論做軍人再怎麼忙碌,再怎麼盡職敬業,也要做一個孝子,多回來看看父母。

在整裝待發,前往朝鮮支援的路上,伍千里發現了偷跑來從軍的弟弟後,怒髮衝冠,大聲斥責弟弟的不孝與衝動。可在私下,他卻平靜而鄭重地對弟弟敍述自己當兵時戰友的傷亡。在進行入伍儀式的發槍一項時,伍千里為保護大家的安全以及對伍萬里的責任,取消發槍。表面上説着懲罰自己的親弟弟,實則在為將來伍萬里的獨立而着想。看到這一幕時,我深深的明白了,作為一個哥哥應有的責任心以及對弟弟適當的關照。

在戰場上,伍千里作為一名老兵,時刻呵護着弟弟與身邊戰友的一舉一動。同時,在發現弟弟高超的投擲技藝後,伍萬里利用好了弟弟,成功將敵人的主力哨塔摧毀。在外人看來,伍千里英勇善戰,伍萬里技藝精湛,但誰又曾想到,伍千里在讓弟弟投擲手榴彈炸哨塔時,何曾不是膽戰心驚,生怕自己的唯一的弟弟讓敵人的機槍射殺?其實,哥哥亦是一個偉大的人物,因為他需要在保護自身的同時,也得保護自己的弟弟,對弟弟負起責任,對父母盡孝。而這,也正是伍千里通過自身行為所想告訴我們的深刻道理。

片裏的五千裏既生為兒女,又為人兄長,還是一名軍人。在動盪的年代,要安頓好年邁的父母親,教導年幼的弟兄,還得抗起保家衞國的不易與艱辛。感謝伍千里,讓我明白了這些人生道理,感謝祖國,也感謝老兵,讓我們現在都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向您們致敬!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5

在學校學歷史的階段,我連個看客都稱不上,老師眉飛色舞或者神色黯然,我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什麼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中國史,對我來説都是陌生的,後來就變成了都是被我鄙視的,我不再屑於和他們相識,更別説深入對話了,所以……就不用再説了。

如此回首,我得出一個學好歷史的膚淺結論:在學校學習前,一定要讓大量信息多方位、立體式、甚至不惜“聲色犬馬”式地入侵當事人的大腦。當然,我的這個當事人一定是大旗。

?長津湖之水門橋》,是我們繼《長津湖》之後又一次“聲色犬馬”式地瞭解抗美援朝戰爭的一部影片。

一、震撼,這是大旗給的詞。三次炸燬橋樑,七連只剩下一個士兵,戰役的辛苦和殘酷可想而知。

二、不公平,這是鄰座一個四五歲的小男童給的詞。小男孩説,他們那麼多人,這不公平。當然孩子的世界要講公平,這是大人教的,可大人的世界從來不講公平,只講輸贏。美國人有坦克、飛機、大炮、探照燈、燃燒彈、罐頭、牛肉、咖啡、啤酒、口香糖;中國志願軍只有土豆、步槍、炸藥包、和身軀。剛剛建國,物質匱乏,科技落後,小米加步槍,這就是我們的現實。

三、不是隻有成功才有意義。這次戰役沒有切斷美軍的退路,美軍還是通過水門橋撤退了,但是志願軍的頑強和無畏,從精神上摧毀了美軍的鬥志。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打一場打不贏的仗,這樣的意義,就是有了我們今天的國泰民安、繁華盛世。

長津湖的心得體會篇6

過年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觀看了《長津湖之水門橋》劇情十分感人,讓我熱淚盈眶。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第七穿插連,接到一項任務---炸掉美軍陸戰一師的撤退必經之路---水門橋。第一次炸完被美軍及時修復;第二次用夜間投襲,只炸了一小段;第三次也沒能成功。雖然以失敗告終,但給敵人在精神上以催殘,功不可沒,使得抗美援朝發生了根本性的逆轉。

這部電影中令我最為感動的是影片中,當戰鬥結束後的伍萬里的一句台詞:報告,第七穿插連應到157人,實到1人,報告完畢。”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感動萬分,淚流滿面,體會了戰爭的殘酷,戰士們的英勇無畏,氣壯山河的豪情壯志。可能現實比電影中的情節更殘酷,更震撼人心。電影中戰爭的`場面十分逼真,讓你如身臨其境,那一聲聲的槍響,一顆顆的手榴彈爆炸,機槍,飛機的轟鳴聲也讓人們倍感緊張。我不禁感慨,如果不是志願軍奔赴戰爭,為我們創造了和平年代,可能我們就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今天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都是先輩們一次又一次地戰爭,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和平,保衞國家領土和人民的安全。我們要銘記歷史,牢記使命,他們值得我們敬佩,向英雄們致敬,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