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在疫情期,大家對生活有了新的感知時,這時候應該寫一篇心得體會把它記錄下來。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

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

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

疫情讓課堂教育不能正常開展,但對孩子的社會和品德教育卻一刻也不能放鬆。抗擊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是活生生的教科書。全國上下同心同力共抗疫情的歷史,就是對中國小生進行教育的契機。

防控疫情教育是一次難得的科普教育,對孩子們是一個不斷提高科學素養、學會科學認識事物、理性思考問題的過程;抗擊疫情教育也是一次感恩教育,除了奮戰在最前線的白衣天使,還有警察、社區工作者、清潔、快遞員、志願者等許多普普通通的守護者。讓孩子們知道,正是他們在用平凡造就偉大,用擔當守護安寧;抗擊疫情教育更是一次生活教育,開學不止於學校,生活正是的老師。讓孩子們快速增強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能力的過程,養成良好的衞生和生活習慣,合理規劃時間,自主進行學習,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感受個人和國家的關係密不可分,這些都將讓他們終生受益。

“雲課堂”更是對各地教育界人士的一次檢驗和考核。考核的是在特殊情況下機動靈活開展教學輔導工作的思路,檢驗的是教職員工利用網絡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實踐的能力,更是在考驗學校、教育部門非常時期的責任與擔當。疫情阻隔了學生們走出家門的路,社會教育機構利用學生長時間在家這個龐大的“市場”,開始利用各種平台大肆賣課,增加着學生假期和停課期間的負擔。我們欣喜地看到學校和教育部門主動承擔起了教育的責任,用對學生成長負責的原則,利用公立學校對學生和家長的直接影響,把文藝、體育、科學、生理、心理等內容,甚至“眼保健操”“課間體操”的雙操加入學生每天的“雲課堂”中,並在此基礎上合理設置課程時長,在保護學生視力的基礎上實現對學生的全面、科學、健康的教育,讓學生獲得的不只是知識,更是成長!更重要的是擠壓掉了社會培訓補習機構所佔據的學生的時間,真正為學生減負,一舉多得。

今年是特別的一年,有一個特別的春天;今年是特別的一年,有一個特別的學期。雖然特別,但冬天終將過去,畢竟春天終將到來。學生們也終將走出家門,回到課堂與想念的老師、同學重逢相聚。我們希望那時的他們就像向着春日暖陽拔地生長、綻放蓓蕾的小苗和花朵,有着的狀態、釋放蓬勃的朝氣。

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

當前,每個人都身處疫情中,被實實在在地牽動和影響着。成人的焦慮可以通過搜尋科普資料、交流和思考釋放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但與成人不同的是,孩子對不確定的事情敏感度更高,而心理調節機制不成熟,受到認知、表達、情緒調節和經驗的限制,更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在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孩子更需要我們幫助他們理解現在所發生的事情,降低他們對於未知變化的焦慮和壓力。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幫助孩子在疫情期間做好心理防護,保證他們的心理健康呢?首先,要關注情緒,讓孩子感到安全。這裏所指的情緒,一方面是指父母自身的情緒,另一方面是指孩子的情緒。父母緊張焦慮,孩子首先會感受得到,要避免在孩子面前過於緊張地談論疫情。此外,宅在家的時間過長,也容易消耗父母的精力,往往會對孩子失去耐心,可以試着在家中鍛鍊身體,比如瑜伽和健身操。運動是調節情緒激素最為重要的一項活動,可以很好地幫助自己的情緒趨於穩定。

孩子的情緒可能來源於很多方面,比如成人所表現出來的焦慮和不安,或者他們的精力得不到適度的釋放,但由於他們的能力有限,表達這些情緒所採用的方式經常是本能的哭鬧和發脾氣。所以,一方面你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另一方面,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可以幫助他們釋放壓力的遊戲,特別是一些大笑的遊戲,如枕頭大戰。大笑會激發出內啡肽、催產素等愉悦的荷爾蒙。

其次,要給孩子確定感,增強他的心理預知。很多人困惑這麼複雜的疫情該不該告訴孩子?該怎樣講給他?如果孩子聽到有人死亡會感到害怕該怎麼辦?事實上,即使遮掩着不告訴孩子,生活在目前的氛圍中,孩子依然可以感受得到,因為不理解所發生的事,也不具備理性的判斷和思考,很容易讓他們經歷更多的不確定,從而產生莫名的恐慌和焦慮。

家長可以嘗試用客觀、中立、淡定的態度和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描述事實,幫助孩子在心理上增強預知感,降低不確定性。此時,給他們播放一些優質的、專供兒童觀看的疫情動畫,或者用故事或繪本的形式向孩子傳遞科學知識,做好科學防護。比如告訴孩子這個病的名字,可以把它比喻成一個隱形的小怪物。它會偷偷溜進人的身體,只有專門的人可以打敗它,這個人就是醫生。小怪物最怕香皂和口罩,只要有了這兩樣武器,它就不敢靠近。對於如何向孩子解釋死亡,可以通過一些繪本講給孩子聽,告訴他我們能做的是保護好自己,保證健康,讓自己更強壯。

最後,要調整認知,重建積極生活。如果你的孩子在6歲以上,那麼對他們講清楚疫情的發生及進展會相對容易很多。同時,他們的道德感、同理心、邏輯思維都在迅速發展,你可以藉此機會和他們探討有關價值觀內容,比如敬畏自然、人類的羣體命運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等觀念。

疫情期的感悟個人心得體會

近日,教育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向各地教育部門和相關高校印發提醒函,明確要求各地和高校強化責任擔當,在堅持屬地原則前提下,落實轄區、教育部門、學校和個人“四方責任”,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還要按照實事求是、科學精準的原則,動態研判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及時調整優化校園管理措施,做好後勤服務保障。梳理這個提醒函,可發現一些不容忽視的要點,無論要求改進校門管理方式,還是提出切忌“一刀切”“簡單化”的封閉管理,都很有針對性,為各地高校優化校園管理指明瞭方向,也定下了總基調。特別是“實事求是、科學精準”這八個字,更是值得研析。無論一刀切還是簡單化,都不是實事求是,步伐邁得過大,或者為推卸責任無視學子正當呼聲一味封門大吉,更體現不出科學精準。

對疫情形勢越全面而準確地掌握,越能善於決策。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很久沒有新增報告本地確診病例,全國各地已經全面復工復產復學,高校因應形勢,確有必要動態研判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及時調整優化校園管理措施。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奪取抗疫鬥爭全面勝利還需要付出持續努力。此前,有疫情防控專家也表示“現在歐洲已經有第二波疫情,第二波疫情的出現是必然,這種情況下,中國仍然會面臨輸入風險”。如此種種,無不説明對疫情仍不可掉以輕心,該有的防控措施一個都不能少。

回頭看高校校園管理,既不能固化和僵化,也不能一解了之。該放開的應放開,該鬆動的應鬆動,該簡化的應簡化,比如,對學生因實習、求職、探親、就醫等原因確需進出校門、在學校所在城市內活動的,要簡化程序,切實方便學生進出校門。而該堅持的應堅持,該嚴防的應嚴防。優化管理不等於推卸責任,更不能走入另一個極端,完全放鬆防控。

教育部下發的提醒函説得很清楚:落實轄區、教育部門、學校和個人“四方責任”,做到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而同時,具體到即將到來的長假,提醒函要求各地和高校結合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教學進度安排,“切實做好假期期間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同樣值得有關部門和學校思忖。

“該管起來就能夠迅速地管起來,該放開又能夠有序地放開,收放自如,進退裕如,這是一種能力。”同樣的邏輯是,高校優化校園管理也與治理能力息息相關,如何管如何放,如何在放管之間找到平衡點,確實不容易,但足以體現治理水平。該放時不忘做好防範工作,該收時不能忽略應急方案,保持足夠的彈性,才能真正體現出進退裕如。

據瞭解,一些學校及時優化管理措施,還借用了先進的技術設備,令人耳目一新。技術升級了,管理思路也升級,有助於校園管理工作更有效。而在這個過程中,廣大學生需要秉承責任意識,配合學校管理,展現應有的公民責任和應有的主人翁精神,如果弄虛作假則會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