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實用參考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65K

勇於承擔責任這是我們在社會上立足的根本,作為一個青年人,我們需要抽時間讀一些有價值的書並寫好相關的讀後感以提升自己的眼界,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實用參考範文三篇,一起來看看吧。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實用參考範文三篇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1

重新拿出《少有人走的路》,我想推薦給朋友們,給那些渴望走向成熟、有自覺期望改變心理現狀的人。其實這本書很淺顯,很多道理甚至都是身邊的一些小糾結的學術解讀而已,你我都懂。剛開始看我也就睡前隨便翻翻,但此刻看完整本書,卻起了期望再認真看一遍的念頭。回頭想想,其實很詫異,原先這本書真有種魔力,讓你不自覺在看的時候跟着內化了它所述的一些心理學知識,似乎真有那麼點被治療了一番的感覺。所以,與其説這是一本治癒心理的書籍,不如説它是一本能夠引發你自我與自我對話的嚮導書。

書中的一個理論是,幾乎每一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心理疾病。這是作者的觀點,我保留看法,因為是否就應將常人所經歷的七情六慾、內心痛苦掙扎看做是一種病,是我比較疑問的。但在看的過程中,我確實將自我的一些問題根據作者的理論進行了一番分析,也把自我當做一名心理疾病患者進行自我治癒,我覺得還是比較有意思的一個過程。若是你平日讀以經驗主義為基礎的書,比如此刻市面上暢銷的心靈雞湯類的書籍,你能夠在閲讀的時候體驗一種用心的指導情緒,但整個過程不會有一種體驗類似望聞問切的治療的感覺。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學者,並且是一位從事一線醫療的心理治療師。他透過超多的心理疾病患者的病理分析,給我們呈現出神經官能症、人格失調症患者的症狀以及治理方法。我自認自我沒有十分嚴重的心理疾病,至少我並未呈現出明顯的消極對待偶爾自身存在的內疚、不信任或不負職責的問題。但仍然在這個看的過程中,我覺得自我在跟隨着作者做了一次對自我心理的大體檢,雖然沒有X光、沒有超聲波,但這種自檢的效果並不比醫生檢測得出的結果差,至少我自我是這麼認為的。作者認為人都有病,而我們需要的是承認自我內心有某些方面的麻煩,應對這些糾結與痛苦,自覺地思考,經歷痛苦的自律,去選取自由、選取尊重事實、選取重新學習愛的潛力······

書的第二部分花了超多篇幅論述“愛”,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我看的比較快的,也是覺得可能多多少少這部分與中國的大多數人需要思考的成長環境有所不一樣吧。但第二部分的“愛”這一章是值得再認真看的。大多數人不懂得什麼是愛,那裏的愛當然不是隻男女情長的愛,而是自律的原動力,按作者的定義,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它包括自我成熟、也包括幫忙他人提高,它是完善自我和他人的持續的過程。

同時,作者也提到很多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深究其患病原因,都是由小時候父母錯誤的愛或忽視的愛而導致的。家庭環境的成長對個人的心裏影響極大,父母對子女正確的愛是保證其健康心理的關鍵。而父母如何學會愛以及它的重要性也是作者論述的重點。

總之,推薦給期望成熟、期望提高和提高的童鞋們!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2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夢想的褪色。但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況且,一種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離不開成熟。

1、”輕視異性”

能夠“輕視”異性,不把異性當回事,這是成熟的標誌,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條,因為它是人生邁向成熟的第一步能夠不把異性當回事,這對於人們、尤其對於青少年來説,是困難的,唯其難,所以它才成為一種成熟的象徵。

那裏説“輕視異性”,不是指性別歧視,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當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當回事。膚淺的人可能會有膚淺的疑問:不把異性當回事,這,這能行嗎,這不是太無情了嗎?其實,那裏説“輕視異性”,主要是指能夠用一種平和、健康、冷靜的心態理解和交往異性。輕視,不是拒絕對異性的好感和感情,而是拒絕見到異性就心驚肉跳骨頭軟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現。

少男少女天真單純,對異性充滿了好奇心、神祕感,而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現。有一天你會明白男人但是如此,女人也但是如此。我們能夠對異性懷有好感,而不必好奇神祕。這神祕感好奇感將導致人們情緒的起起伏伏,為之歡欣鼓舞,為之痛不欲生,為之幸福,為之痛苦。也許戀愛中的人們不能持續應有的清醒,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卻也能常常見到人們在異性面前的種種失態。不把異性當回事,不是讓你對生活失去熱情,而是少一些失望,少一些傷害,以及能夠表現得自然和從容

2、否定自己

否定自己、不斷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條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標誌。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動,是出於對真理和對自我的認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輕自賤。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結果,而不是“觸景生情”。只要你時時地反省和應對自己,你就會時時地否定自己。

認識自己並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樣困難,人最容易自以為是和固執已見。

在真理面前,沒有誰有資格自負。有句話説的好,我們最需要改變的可能就是我們最堅持的東西。但是,人們往往認為自己總是對的,把傲慢當作成熟,把固執當作個性,最後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實人們的認識本就淺薄,再加上一切都處在不斷地變化之中,你們如何能夠不改變?事物在變化,時局在變化,真理也在變化,這就要你們不斷在改變自己原先的認識,否定自己曾堅持的東西。

3、學會寬容

寬容不僅僅象徵成熟,寬容更是一種境界。幼稚的心從來不會寬容,他們偏激、暴怒、盲目行動、“疾惡如仇”,而且自己卻屢犯不可“寬容”的錯誤,他們追求完美,卻並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另外,暴君和強權也從不寬容,他們心胸狹隘、噬血如命、殺人無數,最後,愚蠢只能導致他們的覆滅。

盲目追求抽象的正義,使“敵人”的觀念在人們心裏得到強化。實際上,沒有誰是天生的敵人。記得哪位作家説過,一片落葉不經過全樹的允許,是掉落不下來的。同樣,一個人所以淪為了罪犯,並不僅僅僅是個人之過,整個社會都是有職責的。況且,在大多數狀況下,所以敵人、罪犯都但是是權勢強加的人為的定性,而並不是根據正義的標準。

寬容不是容忍,因為容忍仍是一種消極的反抗,這種並不明智的情緒其實是暗暗跟自己過不去。生活的閲歷、生命的體悟,構成了寬容的前提與基礎。寬容別人,也是寬容自己,這體現了對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寬容不但是一種成熟,也是智慧。其實,這“不寬容”也是值得寬容的,因為他們的幼稚。伏爾泰説,“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缺點和錯誤,讓我們互相原諒彼此的愚蠢,這是自然的第一法則”。

4、重視簡單

從思考潛力的角度講,成熟的標誌就是對“簡單”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不再把簡單看作簡單,或者説,不再輕視簡單。真理就是簡單的,而這簡單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樸素的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從簡單處尋找和發現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

無知的人總是認為自己無所不知,什麼都不瞧在眼裏。無知的人以及少年最常説的話就是:我懂、我明白、這太簡單了,如此等等。在一個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裏,沒有什麼是簡單的,儘管他們能夠舉重若輕。一個蘋果的落地,科學家能夠思考到天體運行的規律,一粒簡單的沙子,哲學家能夠透過它發現一個新的世界。

理論學術的建立,是在簡單、原始概念之上的;思想的產生和深入,也是來源於人們對樸素世界、簡單問題的深入思考。恩格斯有一個觀點我覺得很好,他説哲學的根源“在於矇昧時代的愚昧無知的觀念”。我們能夠作這樣的理解,哲學(深刻的思維)就是來自對於簡單事物和樸素世界的思考。如果真正懂得了簡單,那麼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複雜。

因此,你若想尋找真理,就不要輕視那些你所輕視的簡單的事物,就要善於從尋常的生活、習見的事件中領會和獲得並不尋常的道理。

我明白很多人看了之後,卻不知從何下手,因為大家還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那麼,我還推薦大家看一下《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這是一本經典之作,必讀之書。

它的中文版序:

人能夠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能夠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艱苦的旅程(我們的一生只是追求心智成熟的一個過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通俗的心理學著作,也是一本偉大的心理學著作,它出自我們這個時代最傑出的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斯科特的傑出不僅僅在於他的智慧,更在於他的誠懇和勇氣。他第一次説出了人們從來不敢説的話,提醒了人們從來不敢提醒的事,這就是: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只但是程度不同而已;幾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但是得病的時間不同而已。

斯科特激勵我們要勇敢地應對自己的問題,不要逃避。直面問題,我們的心智就會逐漸成熟;逃避問題,心靈就會永遠停滯不前。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逃避問題的人比比皆是:你是老闆,你必須會明白你的手下有幾人敢於承擔自己的職責;你是父母,必須明白你的孩子為什麼總是躲躲閃閃;你是公務員,你必須會明白,面臨問題時,你是在用心主動解決,還是在消極迴避……所有逃避者,都在阻礙自己心智的成熟;一切心智成熟者,他們的人生之旅都是從直面問題開始。

如果你是一個渴望成熟的人、一個正在成熟的人、一個因拒絕成熟而導致心理障礙的人,那麼,請你勇敢地翻開這本書吧!只要你有勇氣翻開這本書,你就必須有勇氣應對自己的問題;只要你勇敢地應對自己的問題,你就踏上了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讀後感3

通過閲讀這篇《少有人走的路》的拆書稿,讓我深刻體會到,一篇文章想要吸引讀者的重要性。

首先,這篇拆書稿的作者開頭就運用了提問這個“抓手”——“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運氣很差?好像做什麼事情,總會碰到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生活遠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等幾個“抓手”成功吸引讀者繼續往下看,緊接着作者又提了幾個大眾最關心的一些苦難問題,繼續吊足讀者的好奇心。

其次,拆書稿作者開始介紹《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作者斯科特·派克,通過他的介紹讓我們瞭解到斯科特·派克的創作背景以及其描寫文中主角通過眾多方法治癒患者們的雄心壯志。

通過這篇拆書稿的內容讓我們瞭解到人生其實就是由各種苦難構成的,和運氣無關!

隨着拆書稿內容閲讀的深入,我心裏一直有一個疑問,什麼樣的人能勇敢積極地面對並戰勝這些苦難呢?文中內容,給了我們答案——成熟的人!

那如何才能變得更成熟呢?書稿又給出了兩個關鍵字“自律”。

再次,拆書稿作者又運用了觀點+故事的敍述法,對實現自律的四個原則進行了深入闡述:延遲滿足,承擔責任,尊重事實和保持平衡。

最後,拆書稿作者提到自律和“放縱”應保持平衡,以及愛的具體表現形式有哪些?作者通過很多案例讓我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愛——愛需要關注和傾聽,以及,愛又是如何促使我們更自律?我們應當如何去愛?

成功引出阻擋我們愛和自律的原罪——懶惰!

心智成熟的道路,既艱難,又痛苦,才會被稱為“少有人走的路”。

這篇拆書稿成功運用“抓手+故事”結構體的寫作模式,通篇內容邏輯清晰,主線明確,即使沒有看過《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的人也能快速瞭解此書的精髓,提升閲讀速度,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