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陝考察心得體會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7W

通過心得體會的寫作我們是能夠提升自己的邏輯能力的,通過心得體會的寫作很多人都是可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陝考察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陝考察心得體會5篇

陝考察心得體會篇1

從6月17日至7月3日我有幸參加了海南省商務財政系統領導幹部綜合素質提升培訓班學習,通過了12個課程的緊張學習、聆聽了12位專家、學者和教授的高智慧、深層次、生動活潑、深入淺出的精彩講課,受益匪淺,港澳考察心得體會。主要學習《中國宏觀經濟和珠三角區或經濟發展》、《現代商務禮儀》、《執行力和領導力》、《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發展途徑》、《產業融合與旅遊文化產業發展戰略》、《政府管理》、《管理中的心裏學智慧》、《第三產業的發展與商機》、《項目管理與物流管理》、《財政理論與公共預算》和《公共關係與危機管理》等內容,其間還利用2天晚上的時間進行討論,討論的主要內容有《如何做好商務財政領導幹部》、《商務工作如何為建設海南國際旅遊島服務》,在緊張學習、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研修班還利用5天時間進行實地考察,主要考察南沙經濟開發區、順德區樂從鎮、廣東科學中心、嶺南文化印象園、黃埔軍校、深圳華僑創意園等,內容涉及物流產業、創意產業、現代服務業、電子商務、旅遊文化、科學技術、歷史文化等多行多業,親眼目睹了廣東經濟的高速發展,給我們啟示很大。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緊張學習、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的充分討論以及有針對性、前瞻性的實地考察,我深深的體會到廣東經濟的發展所具有的特點:開放包容、改革創新、物流人流資金聚集、經濟高速發展,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引領中國經濟不斷向前發展。

一、開放包容

廣東自古就是中國的開放前沿陣地,廣州更是中國最早的沿海通商口岸之一,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出海口。1978年中國實行改革開改後,廣東更是站在改革開放的風口浪尖,深圳、珠海、汕頭等經濟特區相繼成立,中國許許多多的開放政策在這裏先行先試,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利用其毗鄰港、澳、台的有利條件,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則是廣東開放包容的真實寫照。從最初開放時的“三來一補”粗放型產業到現在的注重環保型、耗能低、附加值高的集約型產業;從最初的傳統百貨經營模式到現在的世界連鎖超市的進駐;從最初的利用香港轉口貿易到如今的全方位海陸空與世界各地開展貿易往來等等,廣東以寬廣的胸懷歡迎世界各國的投資者,世界500強中的許多企業都紛紛到廣東來投資設廠、連鎖經營,到處都可以看到沃爾瑪、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等世界超級零售巨頭,豐田、通用、匯豐、渣打等世界大型集團都在廣東設立辦事處。20xx年,廣東省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累計202.61億美元,同比增長3.72%;新批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641家,同比增長29.80%;20xx年廣東省進出口貿易總值為7846.6億美元,比20xx年增加1735.6億美元,同比增長28.4%,佔全國進出口總值的26.4%,位居全國第一。從這兩個經濟指標,可以看出廣東的開放包容帶來的經濟成果。

二、改革創新

廣東人的改革創新精神是全國有名的,從七十年代的廣東模式到現在的“幸福廣東”,改革創新始終走在全國的前頭。廣東人從小事起就講究改革創新,廣東“粵菜”為何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為何經久不衰、膾炙人口,“吃在廣東”為何成為一種時尚,就是因為“粵菜”不斷地尋求新突破、不斷改革創意。廣東的經濟發展也和“粵菜”一樣,改革創新始終是抓手,是源泉。改革開放初期,深圳提出了“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的口號,深圳速度是全國各地學習的榜樣。廣東率先在創意產業、it產業、電子商務、物流產業等一系列新興產業領域中打開一片新天地,而又在這些產業領域中不斷改革創新,不斷創造財富,為廣東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教育創新方面,廣東珠海率先在全國實行十二年義務教育;東莞的一個鎮還實行的從幼兒園到博士,全部由政府買單的全程教育投入;在市場監管方面,這次考察廣東佛山的樂從,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他們的作法是:堅持政府引導,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這些中介組織集服務與管理功能於一身,成立行業協會或商會,通過這些中介組織,實現行業自律或監管,保證各類市場的有序運行。協會或商會會長由成員選舉產生,制定切合工作實際的協會章程,各協會成員交納一定保證金,保證其經營行為合法性,對各類專業市場派駐由政府管理部門組成的監管人員,負責市場的日常監督管理,從而保證各類市場的正常有序運行。

陝考察心得體會篇2

7月28日,我們赴xx四所中學考察,所到之處看到的是美麗的校園、科學規範的管理,各個學校都進行了課堂改革,在有效教學上下功夫,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我覺得本次考察收穫頗多,對自己的震動最大。下面我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對今後工作的打算:

一、考察的收穫

xx中學作為一所教學條件差,師資水平一般,生源素質不高的即將撤併的學校,他們憑藉尊重科學、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憑藉“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的樸素而又富有成效的管理策略,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他們的做法,又一次印證了一個道理:常規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把每一件平常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常,後六中學把“早讀課效率”、“學生作業管理”、“教師備課管理”等看似平常的工作作為學校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探索出了一條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研工作新路子。xx中學的成功實踐還證明了一個事實:沒有辦不好的學校,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沒有管理不好的教師。要將學校辦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

xx中學在實踐教學改革的過程中,以“講學稿”為載體的課堂教學改革,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

(一)狠抓集體備課,制定有關規定;制定“講學稿”的新的備課模式,概括為“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二)講學稿的使用原則:

1、根據“講學稿”內容進行課本預習;

2、課堂上注意作學習方法和規律筆記以便今後複習;

3、將各科“講學稿”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複習資料。

(三)對教師使用“講學稿”的要求:

1、認真指導學生使用“講學稿”,上課前抽查,瞭解學情,再次備課;

2、用“講學稿”進行課堂教學時,努力做到:新知敢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課本放手讓學生閲讀;重點、難點和疑點放手讓學生討論;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思考解答;結論或中心思想讓學生概括;規律放手讓學生尋找;知識結構體系放手讓學生構建。

3、用“講學稿”進行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精講、精選、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xx實驗中學提出“兩類結構”教學法,實現了“教師少教、學生多學”,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工具”,每個學生面前都有一張紙上面畫着一棵“知識樹”,即為這節課或這一單元的知識結構,他們進行這樣的課堂教學改革,目的是解決兩個基本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教給學生什麼?達到什麼目的?”第二個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學生掌握了“兩類結構”,就掌握了主動學習的工具,學生就能自主地學習、獨立地學習、高效地學習,最終實現教師少教或不教而學生能多學的目的。“三環二線一核心”的有效教學:“三環”即“例題找方法”、“習題悟方法”、“試題驗方法”;“二線”指例題、習題、試題等教學內容構成的知識線(明線),以及貫穿於其中的學習某一類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方法而構成的方法線(暗線);“一核心”指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某一類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的思維方式。在以上三個環節的教學過程中“知識線”使學生掌握了基本知識,“方法線”讓學生形成了能力,教師的教法轉化為學生的學法,學生在“學會”的過程中變得“會學”和“樂學”。

總之三個中學的做法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務實、高效,將常規落到細處,抓好課堂的高效,多方面調動教師的教和學生學的積極性。

二、下一步工作中的做法:

1、召開全體教師會,學習考察中的先進經驗,形成文字性學習材料發到每位教師手中;

2、學習了xx中學的“講學稿”,在教學案上狠下功夫,推廣九年級實驗教學案的經驗,抓好集體備課,七、八年級實行教學案;

3、學習後六中學的經驗,將常規落實到底,抓嚴細節,抓實過程,備課注重實效性,推門聽課,加強指導,提高課堂效率。

4、借鑑xx實驗中學的經驗,“教師少教,學生多學”,在七、八年級推行“先學後教,當堂達標”教學模式,實行週週清,解決怎樣教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的問題。

總之,教改就是抓常規,“常規管理”的理念並不過時也永遠不會過時,抓常規就是抓課堂的高效,它要求我們求真務實,探索和遵循教學規律,以新思維審視老問題,用科學的手段破疑解難,恪守原則、優化細節、抓常規要求。我們與時俱進,用發展的眼光認識常規,用改革的手段完善常規,使常規管理形成風格、形成特色,從而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陝考察心得體會篇3

2**1年4月25日,我有幸參加《新疆霍城走進江蘇江陰》黨政代表團,在伊犁州黨委常委、霍城縣委書記王進健的帶領下,到江蘇省江陰市進行了學習考察。在考察中,通過看現場、聽介紹、談體會,我感觸很深、收穫很大,很受教育、啟發和鼓舞,可以説上了一堂生動、實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課、經濟發展課,心得體會如下:

一、基本情況

江陰市自2005年底提出建設“幸福江陰”口號以來,一直將此作為奮鬥目標。2**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0.92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6.26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1184.23億元,增長12.5%;第三產業增加值780.43億元,增長15.1%。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構成比例為1.81:59.19:39:00,第三產業比重比上年提高了0.91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財政收入快速增長。全年財政收入382.02億元,比上年增長40.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130.72億元,增長18.0%,財政收入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09%,比上年提高3.26個百分點。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排名中再次名列第一,實現了“八連冠”。

建設“幸福江陰”的實踐,對我們目前把上級精神和我鎮實際緊密結合,探索發展道路,破解發展難題,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有着重要的參考價值。

二、對做好水定鎮當前工作的幾點啟示

江陰加快發展的措施有力,成效顯著,經驗可貴。對於我們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鎮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鑑的重要啟示:

(一)加快水定發展,必須堅持以解放思想為先導

江陰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實際上是思想不斷解放的過程。他們不失時機地抓住了改革開放初期發展經濟、鄧小平南巡講話以後快速發展、21世紀推動科學發展3次大的機遇,每抓住一次發展的機遇,都是以思想解放為前提,在解放思想中快速發展,在快速發展中解放思想。當前,中央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快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要求。這就需要我們認真做好中央精神和本地實際結合的文章,緊緊抓住發展不放鬆,在更高層次上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用改革創新的精神推動工作、破解難題,化壓力為動力,變考驗為機遇,促進經濟社會更快更好地發展。

(二)加快水定發展,必須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依託產業帶動就業

江陰市大力發展工業和新興服務業、現代物流業等第三產業,促進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快速聚集。他們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加快產業聚集、培育產業特色、促進產業升級的經驗,對於我們水定鎮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鑑

意義。我們將根據我鎮資源特點和功能定位,突出發展具有地方優勢的特色產業,着力培育一批集中度高、關聯性強、特色鮮明、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吸納更多居民就業。重點培育和發展現代服務業,優化服務業結構,擴大服務業規模,促進現代服務業與製造業互動發展,積極發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促進文化產業優化升級,多樣化發展,充分發揮服務業在優化產業結構和聚集就業人員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加快水定發展,必須高度重視解決“三農”問題 江陰的實踐表明,“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增收問題。必須打破城鄉二元結構,跳出農業調整農業、跳出農村發展農村,最大限度地減少農民、轉移農民、富裕農民,建立多元化的農民增收機制,對我們有很好的借鑑意義。我們將依託基地示範,優化區域佈局,努力打造拱棚、陸地蔬菜區,大力引進脱水馬鈴薯、牛蒡等高產量、產值的新品種,推廣新型實用技術,着力打造“綠色”無公害、標準化、品牌化的現代優質特色農業基地,不斷提高特色農業的增值能力和比較效益。我們要通過間作和套種模式,突出抓好千畝連片特色林果種植區,加快種植、管理和後期跟蹤一條龍服務,來示範帶動全鎮特色林果業的發展。成功打造 “霍城紅棗”品牌,逐漸把特色林果種植發展成為水定鎮“促農增收”的主導產業。我們要利用產業優勢,重點做好牛羊養殖、育肥牛品種改良和土養殖,通過向上爭取一部分資金,鎮、村支持一部分,統一規劃,科學合理佈置,建設產、供、銷一條

龍作業的高標準養殖小區,做大做強現代畜牧業。我們要鼓勵支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的發展,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進一步拉長產業鏈條,努力形成“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户”的經營格局,增強輻射帶動能力。我們要大力引進和推廣先進適用技術,加強對農(居)民培訓力度,培育能懂技術,會用技術,用好技術新型農(居)民,提升轉移勞動力素質。發揮政府主導作用,與企業對接,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短期輸出向中長期輸出轉移,中長期輸出向長期定向輸出轉移。我們要拓寬農(居)民增收渠道,大力推廣和發展農家樂、家禽土養殖,滿足城市需求,增加經濟效益。我們要完善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加強科技隊伍建設,為農業和農民提供高效的技術和信息服務,提高農民整體素質。

(四)加快水定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重視和協調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江陰認識早、行動快,統籌發展的`思想已經貫穿於工作實踐之中,以人為本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體現。江陰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載體,同步推進新城區、新社區建設,營造了最宜人居、最宜創業的人文環境。他們的經驗啟示我們,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積極實施就業再就業、“村村通”、扶貧濟困等民心工程,從解決羣眾最現實、最關注的吃水、就醫、行路等熱點難點問題入手,多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讓他們更多地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五)加快水定發展,必須着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江陰的經驗表明,市場經濟條件下,環境就是資源,環境就是生產力,環境就是競爭力,必須始終把環境建設作為加快發展的“生命線”來抓。要最大限度地簡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羣眾,着力打造“有限政府”、“透明政府”、“便民政府”,努力營造透明高效的服務環境。要鞏固提高平安創建成果,建立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努力營造穩定樂業的社會環境。發展的決定因素,關鍵在人,關鍵在幹。在江陰工作創一流、發展高速度、城鄉大變化的背後,是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超常規的辛勤付出。我們必須始終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以事業選人,憑政績用人,形成優秀人才脱穎而出、幹部羣眾爭先創優的幹事創業環境

二、對做好我縣當前工作的想法

從實際出發找差距,應有更高的眼界、更寬的視野、更科學的選擇。作為一名基層領導幹部,我們一定要搶抓當前的難得的歷史機遇,充分結合鎮情、縣情,堅持解放思想,在求真務實的基礎上敢為人先,因地制宜創新發展理念,把比較優勢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競爭優勢,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以結構調整為主線,提升產業競爭力,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不斷加大產業引導力度,優化產業規劃佈局,推動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大力實施以工哺農,讓農業在工業反哺中增收增效。以科技創新為突破點,提升區域競爭力,強化企業主體,加大科技投入,強化政策引導,發展高新產業。以環境保護為落腳點,提升城市競爭力。

陝考察心得體會篇4

感謝教育局黨委的信任和培養,我於3月4日至7月4日在重慶市南岸區天台崗國小掛職學習,通過一個學期工作,深入瞭解了學校的辦學理念,發展模式,德育管理,教師管理和課題研究等工作運轉情況,工作中結合自己的工作崗位認真思考,使自己對學校管理又有了一次深刻認識和新的提高。現從以下三方面向領導彙報掛職期間學習和工作情況:

第一部分:基本情況彙報

一、掛職學校情況介紹

天台崗國小是重慶南岸區一所名國小,坐落在南岸區中心位置南坪,學校有59個教學班,3000餘名學生,157名教職工,市級骨幹教師6名,區級骨幹教師30名,是南岸區教育均衡發展,一校多區辦學模式的示範性國小。是一所充滿生命活力,以兒童水墨畫為特長,以幸福教育為特色,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學校。學校秉承“為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辦學理念,培養“言行儒雅,博學善思”的國小生,學校為師生幸福人生搭建了成長的“七彩橋”,即幸福校園,幸福花朵,幸福園丁,幸福源泉,幸福樂園,幸福社區,幸福在線,讓老師感到工作是幸福的,讓學生覺得學習是幸福的。“天台寶貝,幸福成長”體現了學校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的發展作為學校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學校xx年接收了一所廠辦子校現花園校區,xx年接收了房開商配置的上海城校區,目前學校擁有三個校區,具備了優質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明顯優勢,特別是進幾年來學校發展很快,形成鮮明的幸福教育辦學特色,教學質量一直處於南岸區領先地位,學生美術、書法、科技作品,體育、英語、音樂技能競賽多次取得國際,國家級和市級獎勵,學校得到了社會各方面的肯定和讚許。

學校先後取得了國家教育質量管理示範基地,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等國家級榮譽,重慶市“紅領巾示範學校”,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集體等市級榮譽。

二、學習工作情況:

根據學校領導的安排,我的工作主要是協助陳雅琳副校長分管教學教研以及圖書課題管理等工作,陳雅琳副校長調離之後,協助李佳副校長,魏莉副校長分管德育和體衞藝工作。工作期間堅持按照教育局黨委的工作要求,遵守學校作息時間,邊工作,邊學習,多做事,多反思,注重提高自己。

(一)勤奮學習,努力工作

我總共參加學校行政會4次,中層幹部及組長會6次,全體教工大會4次,參加班隊活動9次,學校各項活動8次,聽課28節,個別訪談幾十人次。另,參加了重慶市九龍坡區教委組織的“課改六年經驗”交流活動,聆聽了成都教育科學院院長陳大偉教授的《課程改革六年的得與失》主題講座;參加了南岸區教育系統第18期校長論壇,聆聽了重慶市教育科學院副院長龔春燕教授的講座《學校創新與科學發展》;旁聽了重慶市珊瑚實驗國小組織的全國知名專家、嘗試教學理論的創立者邱學華老師的講座《國小數學嘗試教學怎樣做?》,旁聽了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國小詩意語文的創立者王菘舟老師的示範課和王菘舟老師主講的“詩意語文,領我走進快樂課堂”經驗交流活動;參加了天台崗國小組織的幸福大講堂3次,其中有重慶市教育科學院原院長唐果南教授主講的《新課程背景下的課堂教學》。通過和領導一起外出,參觀了江北陪新國小,南岸川益國小,怡豐國小,青龍路國小等學校,使自己開闊了眼界,收穫了不少有用的東西。同時,在參加各種活動時,經常思考這些學校辦學成功的原因。

(二)虛心請教,注重積累

三、高效的學校內部管理

天台崗國小內部管理非常嚴謹,工作非常高效。學校會議分成校長辦公會(校級領導參加),行政辦公會(中層以上領導參加),組長會(中層幹部主持,年級組長參加),年級會(年級組長主持,年級教師和班主任參加),還有全校教師大會和主題工作會。學校管理的特點主要有:

1、分級管理,責任到人,管人導事,充分發揮了組(學科組和年級組)的工作積極性。教師完成工作責任意識較強,一流意識較強,爭先意識較強。

2、考核評價合理。學校實行誰負責的工作誰考核,副校長考核中層幹部,中層幹部考核組長,組長考核老師,層層考核,每月考核一次,並擬定考核小結,指出工作的不足。期末綜合考核實行積分制,分成師德評定、教學成績、參加活動、個人獲獎、指導學生獲獎幾部分考核積分。期末績效實行等級制,根據期末積分高低分成優、良、合格、不合格等級,學校根據等級配備四檔獎勵經費。

3、學校推薦評優評先,選擇期末績效優等的教師作為候選人,由學校行政辦公會決定。推薦單項工作先進個人的,選擇積分靠前的教師作為候選人,還要考核完成的單項工作情況,由分管校長報行政辦公會決定。正是學校細化了管理和優化了考核評價,教師的個人價值得到了充分肯定,教師願意做事,喜歡做事。通過有效的管理,學校呈現出教師比學趕超的氛圍,形成了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主流意識。

四、課題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源動力,要轉變教育觀念,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從教育科研着手,學校教育科研由教科處組織,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中間力量,全體教師共同參與。重點放在教學方法改革、學科教學整合、教學過程優化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諸方面。積極申報國家級,市級和區級課題,目前學校擁有一項國家級課題,三項市級自主課題,五項區級課題,校級課題十一相和兩項已經揭題的市級課題。學校有80%的老師都參與了不同等級的課題研究,許多老師通過課題研究成長為南岸區的骨幹教師或學科帶頭人,學校領導成長為市級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校長。

學校非常重視教師入職,成長,成才的培養和培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對新入職的教師要求完成四次上課,即指導課,獨立課,臨時課,推門課。一年之內上交一份教案,上一堂彙報課,一份教學心得,一份活動方案,組織一次公開的班隊活動,師徒進行一次幫扶總結,一份學習總結即“七個一”。對已經入職的教師,學校全部納入教師培養規劃,實行“1146工程”,即培養一名國家級骨幹教師,十名市級骨幹教師,四十名區級骨幹教師,六十名校級骨幹教師,學校定人定任務有針對性的培訓,教師呈梯隊式成長,每一個梯隊都有具體的培訓任務和待遇。

教師培訓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教師強則學校強,學校強則教育強。

五、以學科活動為主渠道,開展素質教育

開展素質教育,有許多學校一直在苦苦尋找載體,也曾一度忽略教學質量搞素質教育。天台崗國小開展素質教育的載體就是開展學科活動,不斷拓寬課程的渠道,不斷延伸教材的內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開展素質教育緊緊圍繞體育,美術,德育,音樂,英語,科學等學科,開展豐富的活動,參加各種學科競賽,訓練各種學科能力,促進了學生的學科素養。學校開展的活動有,德育方面每逢主題日都要開展活動,如世界環境日,愛眼日,六一兒童節,禁毒日等,常規的還有幸福寶貝的評選和“明星閃耀30分”活動,美術方面有各種繪畫書法評比,音樂有“天籟之音”校園小歌手比賽,管樂比賽,科學有機器人大賽,科技節等活動,體育單項的競賽每兩週一次。學生通過各種競賽,取得了許多世界級,國家級,市級獎勵。學校還擇優學生到北京參加中央電視台少兒節目錄制,開展中英兩國兒童友誼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能力得到了鍛鍊,個性得到了張揚,成績得到了提高。其中六年級的梅寶月同學因為才藝出色,屢獲佳績,被重慶市示範中學珊瑚中學免試錄取。

學生得到了全面發展,這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

第二部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想法

硬件雖不一樣,但路徑可以複製。南岸區擁有經濟優勢和區位強勢,教育的發展得益於天時,地利,人和,發展較快。儘管匯川區與之有一定差距,但他的有些辦學思路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那麼如何辦好一所學校呢?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增強工作的主動性,爭取政府和主管部門的支持。

保持學校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協調好主管部門及各科室之間的關係,爭取上級部門的.經費和政策支持,為學校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校長應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校長的管理是教育思想的引領。

小智者治法,睿智者治文化。學校校長管理學校,首先應是學校教育思想的領導,然後才是行政的領導,如何做到這一點呢?校長第一要有教育思想,而且要是正確的教育思想,用你的教育思想去引領教師,去影響教師,讓學校有鮮明的辦學思想,讓師生有成長的方向。第二要貫徹你的教育思想,使教育思想成為你管理的法寶,教育思想不是空洞的,不是提出來掛出來看的,而是一個學校的靈魂,我們開展學校工作不是東一榔頭西一錘,而是以學校的靈魂即教育思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天台崗國小的管理處處體現了這所學校校長的“為學生着想一生”的教育理念,他們的陳曉紅校長經常都説:“把學校每一件小事,每一個小的角落都打上為學生着想一生的烙印”,的確是這樣的,天台崗國小隨處可見的“今日教育,將燦爛孩子的一生”,“天台寶貝,幸福成長”是他們教育思想的宣言。

在充分尊重學校領導和同事的前提下,經常和他們交流,特別是和班子成員交流,虛心向他們請教,在交流中吸取經驗,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同時把交流所得及時積累下來,有經驗點滴、有文本材料、還有電子檔案和影像資料。

陝考察心得體會篇5

為進一步做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工作,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10月28日,根據局機關的安排,我對陝西省市計劃生育服務站進行了學習和參觀,現將考察基本情況和主要心得體會彙報好下:

市計劃生育服務站始建於1982年,該站硬件設施齊全,軟件規範到位,總建築4500平方米,內設康復牀位55張,現有幹部職工88人,其中副高級職稱人7人,中級職稱14人,是一所集計劃生育、醫療衞生、生殖保健、優生優育、心理諮詢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殖健康服務機構。

一是加大服務陣地投入力度。按照“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管理科學、環境優美、羣眾滿意“的標準,市計劃生育服務站累計投入1600餘萬元加強了市鄉服務站建設。其中:投入500餘萬元,新建、擴建了龍們、薜峯等10個鄉鎮服務站,特別是投資200餘萬元建成了融宣傳教育、幹部培訓、生殖保健、政策諮詢、技術服務為一體的1480平方米的龍門鎮計生服務站,在設備、技術等方面給予大力傾斜,力爭打造全省一流鄉級計生服務站。投入240餘萬元用於計劃生育信息化建設工作,建成了人口計生信息中心,配備了硬件設施,安裝了遠程信息化會診系統,為鄉鎮服務站提供了信息技術支持,真正的做到了技術資源共享,提升了整體工作水平。投入了560餘萬元,新建設了計生服務站康復大樓,為市、鄉服務站購置了彩色b超、無痛分娩儀、育齡婦女三查信息管理系統等先進設備,為羣眾提供安全、優質、高效的技術服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為了適應人口早期教育的發展,滿足羣眾對0—3歲兒童早期教育的需要,投入了1300餘萬元籌建人口早期教育中心。

二是加強人員培訓,推進常規計劃生育手術標準化(sop)進程。市計生服務站採取“請近來、走出去“的方式,加強同西安等知名醫院的的合作,定期邀請省、市專家教授和技術權威進行操作指導;選派技術骨幹赴省指導所、四軍大、西交大二附院進修學習和接受項目培訓;每年舉辦以“比素質、比技能、比服務、比實踐”為主要內容的市鄉兩極技術服務人員大比武活動。在實踐中,他們注重實踐操作,探索、修改和完善sop操作規範,並在各鄉鎮推廣使用sop。

三創品牌,打造亮點服務。通過積極努力,市計生服務站取得了《醫療機構執行許可證》及《母嬰保健執業許可證》,在搞好傳統服務的基礎上,開展了優生優育檢測、嬰兒護理、嬰兒洗澡等新業務,其中購置的嬰兒培養箱填補了全市新生兒護理的一大空白,嬰兒洗澡間平均每天給新生兒洗澡達8人次之多,推廣應用宮腔鏡介入法治療不孕不育症,已使48例患者成功孕育。在人民心目中,計生服務站“15元保一年”的生殖健康服務卡、孕產婦胎兒優生檢測及無痛(無痛絕育、無痛人流、無痛分娩)技術已經成為響噹噹的名牌。

四是縱向聯合,實現資源共享。對市、鄉兩極服務站實行“市站統一管理,設備、技術、資源共享”的模式,充分發揮市站設備、人才和技術資源優勢,輻射帶動鄉站。在西莊、金城兩大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鄉鎮建立分站,設立了女性科、內科輔助科室。配置了b超等設備及技術全面的業務人員,對持有生殖健康服務卡的羣眾免費檢查,使羣眾就近享受優質、安全的生殖保健技術服務。

優質服務是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永恆主題。學習後啟迪是:

(一)按照“技術優良、服務優質、管理科學、環境優美、羣眾滿意”的標準完善服務陣地建設

(二)加大培訓力度,以科技大練兵為契機,全面深入掌握sop;

(三)創信譽、創品牌,在開展優質服務中打造亮點工程。

(四)規範技術服務操作程序,實現跟蹤服務與隨訪服務並進,取得羣眾的信任和支持。

為了瞭解、學習他校的先進的辦學思想和管理經驗,校長培訓班的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實驗中學考察學習。

我們首先聽了校長簡要對學校情況的介紹;然後由王校長帶領參觀了該校的有關教學樓、實驗樓、各功能室、學生餐廳、學生公寓及整個校園,我們與其進行了廣泛的交談,提了許多問題,且得到了滿意的解答。

初到實驗中學第一印象是校園的規模大,建築結構合理,整個校園給我耳目一新的感覺;此次考察實驗中學收穫概括有四點:

從聽到的、看到的、瞭解到的,學校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團結向上、勇於開拓、敢於創新的領導集體。管理者的素質和水平在他們的身上都能一一得到體現。第一政治上,有為他人服務的思想,有很高的理論與政策水平,有自覺的法制觀念;第二思想上,有艱苦奮鬥的作風,有實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有民主意識,有實效與績效觀念;第三道德上,有大公無私,忠於職守,守紀律,顧大局,平等待人,嚴以律己,有自知之明,心胸坦蕩;第四在知識上,具有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以及現代科學知識,特別是本專業的知識;第五在能力上,有認識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多謀善斷、應變和創新、人際關係、公關、組織協調等能力;第六在身體上,有健康的身體和旺盛的精力;第七在心理上,有健康的心理素質。所由這些決定了他們的領導集體是一個精明的領導集體,是一個能幹的領導集體。

在交談中使我清楚地意識到,在今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時代,大搞創新教育,作為校長首先要做到角色的轉換:

第一,必須由被動服從型向創新性發展。創新是對新時代中國小校長角色扮演的基本要求之一。一名校長必須具有強烈的成就需要,而一旦有了強烈的成就需要,他就會鋭意進取,敢於衝破妨礙創新的清規戒律,並養成求異思維以及人無我有、人有我先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校長自身的事業心和工作動機,也會在追求創新的過程中得到提升。

第二,必須由“禮讓風格型”向競爭型發展。今天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更富挑戰性,由此也導致了今天的教育比以前更具競爭性。處在這樣一種環境下,()校長惟有具備競爭意識,敢於競爭,善於競爭,成為競爭的強者,才能創造出最大的教育效益,併成為一名真正專業的學校管理者。過去那種計劃經濟體制下“禮讓風格型”辦教育的校長形象,由於不利於學校的發展,必須做出相應的改變。

第三,必須由穩重守業型向開拓型發展。開拓而不是守業是對中國小校長角色轉換的又一個要求。校長不僅要有卓越的管理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社交活動能力,注重謀求學校改革發展方略,不斷拓展學校的生存和發展空間。開拓型的中國小校長,在其社交活動中往往通過介紹學校狀況,展示學校的發展前景來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使學校經費緊缺的矛盾得以妥善解決,交往時能夠做到熱情大方、坦誠無私,既有原則性又有靈活性,充分顯示自己的攻關才能。當然,在開拓學校生存和發展空間的過程中,校長不能失去教育工作者應有的尊嚴和風度,更不能違章操作,而應該努力保持一種既奮發進取又品德高尚的專業管理者形象。

第四,必須由教學管理型向科研型發展。新時期學校工作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教育行為對教育科研的依賴性,因此迫切要求校長增加科研意識,自覺充當科研型校長的角色。很多工作卓有成效的校長都是自己主動抓教育科研,抓學校規劃和決策,健全校內教育科研保障和激勵機制,甚至獨立承擔某項科研課題,以營造良好的校園教育科研環境的。校長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成為教育科研的內行、專家。由於校長的模範帶頭作用,學校往往會出現教師人人蔘與科研、個個承擔課題的可喜局面,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師的整體素質,推動了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的順利進行。

學校的佈局、牆壁的圖畫,樓內懸掛的偉人像、名人名言、警示及激勵性語言,潔淨的牆壁和美麗的校園無不體現着領導者環境育人的良苦用心。學生整潔統一的校服,見面問聲:“老師好!”教師謙遜的談吐,足以體現出師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校園文化對學生的是思想觀念、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發展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通過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來提高德育的實效性,這也是博興實驗中學領導明智的抉擇。

學校文化建設是通過學校物質文化建設、學校制度文化建設和學校精神文化建設來開展工作的,學校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高層次,學校的形象、個性、風貌往往通過精神文化建設體現出來的。

校園文化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重視是因為校園文化對學校的整個教育教學以及管理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校園文化的作用突出地體現在五個方面,即價值——指導體系、行為——規範體系、語言——符號體系、信仰——觀念體系、知識——技術體系。

從價值——指導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就是學校內大家共同認可的價值觀體系,顯然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樣的行為導向,因此校園文化便帶有很強的教育和指導作用。如良好的校園文化可以淨化心靈,陶冶情操,在較為優化的校園環境中,學生的人格得到了塑造,個性到了發展,精神境界得到了昇華,這種潛在的影響對學生的成長所起的作用是非常之大的。

從行為——規範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又對人的行為規範產生巨大的影響。校園文化是學校中每個人都清楚地明白,“在這裏事情應該怎麼辦”,從而促使組織成員不僅僅注重自我利益,更要考慮到學校的利益,就像有的學者所説的:“每個組織都有一套核心的假設、理念和隱含的規劃來規範工作環境中員工的日常行為……除非組織的新成員學會按這些規則做事,否則他就不會真正成為組織的一員。不管是高級管理層,還是一線員工,只要有人違反這些規則,他就會受到大家的指責和嚴厲的懲罰。遵守這些規則是得到獎勵和向上流動的基本前提。”

從語言——符號體系的角度看,語言符號是人們文化交流的工具,有了鮮明的、健康的校園文化,大家就顯然會有更多的共同語言,在共同語言基礎上開展活動就會更顯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在教育實踐中我們也會看到,凡是具有強勢校園文化的學校,其校園文化活動往往就會形式多樣,既有高雅的`活動,也有普及性的活動,參加者也往往涵蓋面廣,既有學生也有教師和學校領導者。在這裏,校園文化實際上起到了一種社會粘合劑的作用,它通過為組織成員提供共同的語言和相似的愛好而把整個組織聚合起來。

從信仰——觀念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歸根結底代表了一種被學校大多數人所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念。校園文化越強的學校,師生員工對這種核心價值觀的信仰就越堅定,對學校的認同感和凝聚力就會增強,由此產生的行為方式也會趨於一致和自覺。從這個意義上講,校園文化實際上已經成為一所學校的思想旗幟。

從知識——技術體系的角度看,校園文化也具有積極性的意義,他對人的培養具有巨大的影響。開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能增知益智,促進學生認知的深化,使學生了解學科知識以外的未知世界,培養起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形成某種特長愛好,增進其社會實踐活動的才幹。

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學校的領導一方面要在學校中保持原有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吸收外界新鮮而富有生命力的文化要素,使自身的組織文化不斷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

學校教育教學的管理中,教師管理佔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進一步地講就是要抓好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管理。這就是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的一方面,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就有一段精闢的論述:能夠增大的資源只能是人力資源,所有其他的資源都受力學定理的制約。人們可以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或者較差的利用這些資源,但這些資源絕不會產生出比投入的總量更大的產出。……在人類所有能夠運用的資源中,只有人才能生長和發展。

在考察的過程中,通過交談了解深感博興實驗中學的領導,在學校人力資源的管理上取得了巨大成績,是令我們所矚目的。

走進實驗中學的校園,你隨處可見的是英語的標牌和警示性的語言,這是本校在開展校本培訓,開設校本課程的活動以後所取得的成就。

校本培訓這是一種近幾年開始興起的培訓方式,它是由學校組織,聘請大學或學院有關專家參與設計,針對學校實際制定培訓方案。校本培訓可以是講座型,即請校外專家到校定期開設系列講座,講座內容由學校和專家商定;也可請大學有關院、系單獨為本校開辦研究生課程班;還可以自己組織,由本校優秀教師介紹教學心得,或定期觀摩課堂教學等。校本培訓的優點是密切針對學校實際,培訓的時效性突出,因為它完全是學校自行策劃、自行組織的,另外培訓費也比較低,受益面也較廣。正基於此,實驗中學的領導者抓住這大好時機,具有超前意識地把這項工作率先開展起來,抓校本培訓,開設校本課程,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創辦於**0年,是一所寄宿制國中學校。原址在泰興市天星鄉洋思村焦岱隊,佔地面積僅有7畝,26間平房,其他一無所有。**年,學校大力改革課堂教學,教學質量明顯提升,學校辦學規模也因其教育質量的提高而逐步擴大,至20**年,佔地面積已達104畝,總投入近8000萬元。20**年8月,為了學校的進一步發展,在政府的支持下,學校由原來的校址遷移到泰興城新區,佔地207畝,建築面積7.5萬平方米。學校有一流的教學樓、綜合樓、400米塑膠跑道、足球場、餐廳、浴室、師生公寓、先進的電教控制中心、校園網絡中心。有教職工410名,學生3618名,有教學班72個,每個年級24個班,每個班級學生不超過56人。

學校先後榮獲“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江蘇省模範學校”、“江蘇省文明單位標兵”、“江蘇省先進集體”、“江蘇省現代化示範國中”等稱號。中國共產黨泰州市委、泰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教育委員會先後做出學習洋思的決定。20**年,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動態》(內參)連續4期長篇介紹洋思中心的成功之道。《中國教育報》、《人民教育》雜誌等刊物都做過長篇報道。省內外赴洋思中學參觀考察學習者達八十多萬人次,學校老師應邀赴省內外其它地區介紹經驗500餘次、上觀摩課數以萬計。

(一)、校園環境和學生作息生活情況

1、校園環境。洋思中學的校園給人的整體感覺是樸素大方、整潔乾淨。江南的亭台水榭和現代化塑膠操場、籃排足場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校園環境既古樸幽雅又富有時尚動感。學校處處皆學問,洋思人別具心思選擇成功篇、愛國篇、幸福篇、道德篇、健康篇、奮鬥篇、友誼篇、理想篇、知識篇和時間篇製作成展板樹立於校園之中,沒有華麗的詞藻,語言中肯易懂,如“迎着晨風想一想,今天該怎樣努力;踏着夕陽問一問,今天有多少長進”等話語,引人深思催人奮進。學校的牆壁被設計成一面知識長廊,英文單詞、語文教科書中的古文、詩詞、激勵語言,學生可以邊走邊學,時時刻刻起到潛移默化、反覆鞏固練習的作用。

2、學生作息生活情況。洋思中學的學生都是住校生,8人一間宿舍,內有洗漱、衞生間。學生沒有統一的校服,除有及特殊情況學生不準走出校園。學校實施半封閉式軍事化管理,學生早晨5:50起牀,迅速洗漱,6:10之前小跑到教室。6:20晨讀開始,晨讀的內容可以是背誦英語單詞或課文,也可以是要求背誦的古詩文,還可以是提前誦讀要學的文學作品,語文老師和英語老師排課每天輪流指導學生晨讀。6:50晨讀完畢,學生由老師組織集體排隊到學校食堂吃早餐,每人固定的位置,吃完飯自己動手洗碗,先吃完飯的學生回到座位上可以繼續看書背誦,等全體學生都吃完早餐後才統一站隊回班上課。上午四節課,7:25上課,11:25下課,每節課45分鐘,下午三節課,體育課每週2節,每天學生有90分鐘晚自習時間。

(二)、參加座談會情況

在與洋思中學的校長老師們座談交流中深深地感受到,洋思中學的老師們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願意學習、有能力學習、且有學習潛力可控掘的,他們既承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又能正確對待這種差異,他們認為國中階段的學生正處於成長期,可塑性很大,對每個學生只要教育得法,只要提供必要和適當的學習條件,他們都具備學習且學好的能力。洋思中學蔡校長常説這樣的話:“教師一屆學生未教好,還會有下一屆;而每個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就是希望學校和教師百分之百地成功,所以我們必須教好每一個學生”。學生在校的六個學期,前五個學期學校抓全面、抓全體,一個學生都不放棄,通過看平均分和及格率,在最後一個學期抓強化,使30%的學生學習有重點,個別後進生有老師單獨指導,且在抓全面的基礎上突出抓優秀率。洋思的老師們堅信尖子生是自己學出來的,老師要學會放手,要相信每一個學生,要給孩子們學習進步的時間和空間。而後進生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方法不當造成的,因此洋思中學的經驗就是從抓全面、抓補差開始,逐步縮國小生之間的差異。

(三)聽課情況

在洋思中學的三天時間裏,我隨機聽了四節課,分別是七年級生物課、九年級語文、數學、化學課。對於學生來説,無論哪門學科的課堂,學生們都能全神貫注地學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有獨立看書、思考、提出問題、相互討論的時間,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可做。自學、互學都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學生自覺去讀、去聽、去寫、去背誦、去動手試驗,使你真切地感到洋思的學生真正地喜歡學習。對於教師來説,教師在每節課之前都預先設計好師生共用的講學稿,在講學稿中明確本節課學習的知識點、難點、重點,當堂練習隨堂進行,老師巡迴指導過程對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同學進行有針對性指導。教師的授課語言精煉,富於引導啟發性,師生關係和諧平等、輕鬆愉快,學生答錯了教師不怨、不訓,在眼神和態度中給學生以積極的鼓勵和暗示,使學生真切地感覺到老師是既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指導者,更是學生們可以信賴的朋友。

洋思中學從一個師資、生源都並不理想的薄弱學校發展到今天聲名鵲起的名牌學校,我覺得基於以下幾個原因:

1、洋思的教學模式符合初級中學的實際情況。

洋思中學是一所初等中學,針對國中階段各學科知識容量相比高中階段要小,教學內容相對淺易,且國中學生正處於對社會初步認識階段,正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激發培養學習興趣的好時機,洋思中學提出了“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的口號,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教師在教學中有所遵循,自學、互學的學習習慣培養使學生們在同伴互助學習中接收了知識,比較符合國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通過長期堅持讓學生自學和當堂訓練,養成了認真作業獨立思考的好習慣,使學生的自學能力有了較大提升,學習成績自然穩步提高。

2、洋思的辦學理念抓住了非智力因素,充分發揮了師生的積極主動性。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是洋思人堅定不移的信念也是洋思人的追求目標和行為準則,它既是對學生的鼓勵,也是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的信任,更是使所有家長放心的一塊廣告牌。洋思人口頭上唸叨的是“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學好”,“沒有差生,只有差異”,“讓每一位家長滿意”,這些話本身就是一種積極的暗示和鼓勵,使學生學習更有信心、更加努力,教師更有責任感、更有緊迫感,更能鑽研教學,摸清學生實際,從而形成良性高效的“教學相長”狀態。

3、“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是洋思人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洋思人採用“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課堂教學結構,結束了課堂上的“滿堂灌”、“集體授課”的現象,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由淺入深地緊張地學習的過程。學生彷彿被扔在海水中學游泳,被送到戰場上學打仗那樣,急中生智,創造性地學,高效率地攻克知識堡壘。同時,他們逐步學會學習,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以及意志、品質、習慣等等都真正得到了培養。為保證“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效果,洋思人有兩個措施:一是堅持“三清運動”。“三清”即“堂堂清、日日清、週週清”。最重要的是“堂堂清”,每堂課所學的新知識掌握或基本掌握了,“日日清、週週清”才有可靠的保障。洋思的每個班都按學科建立了學習小組,小組間正常開展學習競賽,為了小組的榮譽,小組內成員互幫互助,互督互查,分工負責,一次清不了,兩次、三次……一般經過“二清”“三清”,絕大多數同學都能做到“日日清”,極個別仍不能“清”的,由任課老師利用雙休日幫助其“清”。二是從“最後一名學生”抓起。洋思人有三個“錦囊”:一是對學生一視同仁,合理分班,堅決不分快慢班,調動競爭的力量;二是結對幫扶,優差生同桌,調動合作的力量;三是特別關注,調動情感的力量。以全方位的人文關懷激勵學生奮發向上,以熾熱的情感使過去備受老師冷落和同學歧視、家長打罵的後進生有了自尊、自信。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成了名副其實的“無差生的學校”,自1991年以來,洋思中學創造了連續10多年學生鞏固率、畢業率、合格率保持100%,全校幾乎每個學生每門功課都在良好以上教育奇蹟。

歸納這種課堂模式的特徵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面向全體、關注後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二是目標明確,時間管理嚴格,教師通過依綱扣本、精講善誘來促進學生的治理,活動緊張有序、活潑高效,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減輕課後負擔。三是教學環節緊扣教學目標,重視學情反饋,教師通過優化導學、解惑與訓練策略促進學生的自學、質疑、作業,促進良好學習習慣與學習品質的培養。四是教師高度重視課前的備課、備學生、備課件、備練習作業題。五是整個教學過程對師生雙邊來説都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有機過程。樸實易行,適合國中知識內容相對粗淺、記憶的內容相對多,反覆鞏固的訓練模式行之有效的特點,這對國小、高中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

4、教師隊伍的高素質和奉獻精神是洋思中學成功的關鍵。

據校方介紹洋思的每位教師在走進課堂之前都要講上百節課,接受同行點評,直到能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後方能走進課堂。如此高標準的要求,使每位教師都能一心一意腳踏實地研究教學,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每一節課,掌握班內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洋思中學教師一天的工作量要用十幾個小時來計算,教師每天每分鐘都和學生摸爬滾打在一起,班主任老師對班內每位學生的所有情況都能瞭如指掌,只有教師付出的多,學生才能在有限時間內掌握的多。所以,培養一支具有較高素質,業務精幹和奉獻精神的教師隊伍是每所學校辦學的關鍵。

短暫的考察學習結束了,但洋思中學給我的啟發與回味才剛剛開始。洋思中學的許多做法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任何一個成功的經驗都有它內在的力量積蓄和外在的客觀條件,只有領會洋思的精髓,把洋思樸素的辦學理念、務實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與興安盟的實際結合起來,才能找到一條適合我盟學校發展的道路,真正做到學他人之長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