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最新走近火箭軍領略老兵風采,感悟老兵精神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52W
人生總是在不斷地找尋,犯錯又何嘗不是在積累人生的資本。人生沒有橡皮擦,誰都有過去,揹着過去過日子,那不是當兵的風格。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最新走近火箭軍領略老兵風采,感悟老兵精神範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最新走近火箭軍領略老兵風采,感悟老兵精神範文
霧鎖深山,沙場鏖兵,波詭雲譎。
 
  車輛損壞,“及時雨”快馬而至,手到病除;危險路段,“急先鋒”藝高膽大,一馬當先;發射陣地,“專業通”精準對點,嚴絲合縫;對抗比拼,“全能手”帶領班組,合力攻關。
 
  這是一羣肩扛“四道拐”的導彈兵。演訓場上,他們奔赴各自戰位,步履鏗鏘。這是一羣有着20多年兵齡的老兵,一次次不知疲倦地衝鋒,只為書寫勝戰傳奇。闊步新時代,他們放下曾經耀眼的光環,克服前進道路上的艱難險阻,重整行裝再出發!
 
  逆風前行
 
  夜幕下的邊陲,一片沉寂。山林盡處,戰車在蜿蜒崎嶇的公路上穿行。雨滴噼裏啪啦地打在前擋風玻璃上,雨刮器不停擺動。
 
  “嗞——”車隊突然停了下來。“前面有台裝備信號指示燈出了故障,請安班長過來看一下。”安雙彬跳下車,藉着頭燈亮光,深一腳淺一腳地小跑到故障車旁。
 
  “可能是連續下雨,天氣潮濕導致線路短路。”打開引擎蓋,安雙彬順着一根黃線查找,發現接口處的內線裸露在外。安雙彬用一塊乾毛巾擦乾內線,裹上防水膠布。再次發動車輛,信號燈顯示恢復正常。“還真是難不住安班長啊!”一旁的導調組組長在特情表上重重打了一個勾。
 
  這些年,單位練兵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橫跨一年四季,東北雪原,南國酷暑,高原風沙,裝備難免“水土不服”。被譽為裝備維修“及時雨”的安雙彬,治癒裝備“季節性感冒”,也有過尷尬經歷。
 
  那年,部隊參加紅藍對抗任務。一次戰鬥發射演練,離發射時間僅剩10分鐘,發動機保險栓突然打不開了。安雙彬踏雪前來,一番“望聞問切”,始終沒發現“病灶”在哪。“不是‘裝備神醫’嗎?怎麼就啞火了呢?”號手們急得團團轉,話説得有些難聽。
 
  安雙彬圍着裝備轉了好幾圈,車上車下爬了好幾回,就是束手無策。“這車是不是也凍感冒了?”旁邊有人咕噥着。一語提醒夢中人,“會不會因為極寒天氣影響,導致線路電壓不足?”安雙彬馬上叫來號手,重新啟動設備,充分預熱後,保險栓正常打開了。最終,發射單元準時完成導彈發射。
 
  一次普通的裝備“季節性感冒”,差點讓跟裝備打了20多年交道的老兵走了“麥城”。此事給安雙彬敲了個警鐘:實戰化演訓越來越多,越來越嚴,再老的兵,只有跟上新時代練兵步伐,才能徹底預防和治癒裝備“病症”。
 
  雨,越下越大。風,還在一個勁刮。不遠處,逆風冒雨而來的導彈戰車,已經佔領發射陣地。“電阻表不穩定,快叫安班長來!”現場指揮員大喊。豆大的雨滴藉着風勢拍打在臉上。安雙彬來不及穿上雨衣,狂奔到發射車旁。
 
  “這幾天連着下雨,加上駐地高海拔,可能影響電阻表正常測試。”説時遲那時快,安雙彬快速對受潮部位進行有效除濕,重新啟動設備,最終順利通過測試,導彈成功起豎,長劍昂首佇立,蓄勢待發。
 
  心聲
 
  走過戰場“四季”
 
  ■安雙彬
 
  走過戰場,有春暖花開時的愜意,也有狂風暴雨日的艱難,鋼鐵戰士不懼爬冰卧雪,不懼戰風斗沙。被人稱為老兵的我們,當有不老之心,向着未來戰場,踩實勝戰之路。
 
  駛過彎道
 
  山頂之上有一險坡,被稱為“魔鬼坡”。遠遠望去,陡峭斜坡上,連續兩個S形路面深嵌山林,地形險要,讓不少老司機都咋舌。
 
  夜幕深沉,兩束亮光照射着地面,一輛有着多橋輪胎的發射車向“魔鬼坡”快速移動。到了“魔鬼坡”,它明顯放緩速度,重油門下發出震顫的轟鳴聲。
 
  單志軍緊貼道路右側,猛地來了個左轉,一腳油門踩到底。“轟”的一聲,車尾冒出一股黑煙,導彈車右後車輪擦着馬路牙子,咆哮着“闖”過了青龍口。
 
  “志軍,我看這個路段還是可以通發射車的。”營長坐在副駕駛位置上,手心都攥出了冷汗。“沒問題!”單志軍直盯着道路。前面,又是兩個“回頭彎”。
 
  陌生地域誰來開頭車?危險路段誰來打頭陣?官兵喊出的第一個名字,幾乎都是單志軍。然而,這樣一位老司機,卻曾有一段難以逾越的“心理陰影區”。
 
  那年冬天,單志軍參加紅藍對抗演練,駐地連續下雪,路面濕滑。車隊組織撤場時,幾個發射車司機都有些發怵,“路太滑了,稍有不慎就會把車甩出路面”。大家齊刷刷地看向單志軍,“就看你的了!”“你帶個頭,我們跟上。”
 
  望着眼前這些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徒弟,單志軍明白,今天這個頭車必須由自己開了。登車、掛擋,單志軍低擋慢速行駛,經過一處坡道時,他本能地輕踩剎車,可是發射車順勢側滑,後輪掉到了路溝,動彈不得。
 
  施救人員趕到現場,嚇得夠嗆。緊急會商後,大家利用支腿把輪胎墊高,然後加固路面,一點點地把導彈發射車開上主路。雖是虛驚一場,但單志軍受到了嚴厲批評,一時成了全旅“盲目蠻幹”的反面教材。
 
  此後,單志軍跟變了個人似的,原來駕輕就熟的技術似乎蒙上陰影。每次開車,他竟莫名其妙地緊張起來。
 
  一次,營長找到單志軍,“志軍,今天咱們去試一條新路”。他心裏“咯噔”一下:“上次把車開溝裏去了,這次怎麼還叫我?”三伏天,車裏熱得像蒸籠,前面斜坡是個100多度的“回頭彎”,單志軍緊握方向盤。“志軍,你要過的是心裏那道彎,我們相信你。”單志軍屏住呼吸,終於把車穩穩地開了過去。
 
  第二天,單志軍又駕駛着載有實彈的發射車,再一次駛過了這個“心理彎道”。找回自我的單志軍,又被點名駕車挑戰“魔鬼坡”。快速穿過“回頭彎”後,歇息間隙,他在盤算:回程途中如何提高經過彎道速度和準確度?
 
  山林中,兩束亮光又在快速行進……
 
  心聲
 
  戰勝另一個“我”
 
  ■單志軍
 
  每個人都有兩面性,或勇毅,或脆弱,就像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車手。當遇到困惑和瓶頸時,需要戰勝的不僅僅是眼前的艱難險阻,更要衝破內心的“陰影盲區”和“銅牆鐵壁”,戰勝內心的懦弱。
 
  繼續衝鋒
 
  沙漠腹地,一場無預告緊急戰鬥發射演練驟然打響。
 
  發射車抵達預定陣地,準備對點。發射車指揮員彭青芳站到車右後方,通過哨音和手勢調整車輛。車輛緩慢挪動,對點鉛錘距離中心點還有十幾米時,彭青芳目測發現,鉛錘偏離中點線左側2釐米。“可以啦,直直的往後倒就行啦!”身旁戰友不時提醒。本來,戰標要求在正負近10釐米內即可,現在偏差2釐米,已經達標了。
 
  彭青芳絲毫沒有停止調整的意思。“你看我手勢,減慢速度,走一點我給你報一下數據。”彭青芳側着頭用對講機跟司機交流。“偏左1釐米,偏右0.5釐米,停!”一陣氣剎聲後,發射車停了下來,鉛錘與十字標誌中心點嚴絲合縫,大家無比佩服。然而,力求完美的彭青芳,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
 
  那是一次作戰能力檢驗考核。彭青芳隨發射單元進駐發射場,第一次參加實彈發射,既興奮又緊張。臨近發射前,部隊再一次組織操作流程演練,誰知天公不作美,陣地突然下起瓢潑大雨,氣温驟降。更“不巧”的是,現場的導調人員剛好抽點彭青芳所在發射架組織導彈起豎作業。一時緊張的彭青芳,動作明顯有些僵硬,複述口令也顯得底氣不足。雖然最後完成導彈起豎,但是超出了規定時間。
 
  儘管最後的實彈發射取得了圓滿成功。但因為緊張延誤起豎這件事,始終縈繞在彭青芳心頭,讓他難以釋懷。自此往後,練就過硬的心理素質成了掛在他嘴邊的話。
 
  幾年之後,單位列裝新型武器裝備,新裝備信息化程度高,更加智能化。只有國中文化的彭青芳好勝心強,非要學習操作最危險、專業最複雜的火工品安裝作業。穿上防護服,彭青芳第一次跟着廠家師傅進入狹窄的導彈內部。看着眼前成百上千的元器件和密密麻麻的線路,看着廠家師傅嫻熟地操作,自己根本説不上話、插不上嘴。彭青芳暗下決心儘快學會該專業。
 
  彭青芳回到宿舍,顧不得換身乾淨衣服,仔細研究着圖紙,把疑難困惑點一一記錄在本子上。當天晚上他就跑到招待所敲開了廠家師傅的房門,不厭其煩地請教,直到弄懂每一個細節。
 
  最終,彭青芳順利地通過了獨立安裝作業的考核,得到了廠家專業技術人員的一致認可。不僅如此,他還根據安裝中遇到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細化了該專業的安裝細則。細則作為操作指南在單位推廣,自己也成了該專業權威教員。
 
  “決不能當戰場上的看客!”訓練場上,彭青芳繼續目光堅毅地揮動着指揮旗……
 
  心聲
 
  直面失敗要有勇氣
 
  ■彭青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瞬息萬變的戰場,鮮有“常勝將軍”。面對失敗,是跌倒了再爬起來,還是從此一蹶不振?如果連直面失敗的勇氣都沒有,那又怎樣去爭取勝利呢?
 
  融入團隊
 
  隆冬時節,大山深處,呵氣成霜。
 
  一聲哨響,數百名崗位號手跑步進入專業教室、操作大廳、營院操場,參加羣眾性練兵比武。眼前,3張導彈圖紙,像極了一座“迷宮”,近千個節點,百餘個元器件,看得人眼花繚亂。只見一名老兵氣定神閒運筆如飛,電路、氣路、液路走向串講一氣呵成。
 
  傍晚,考核成績發佈,“控制專業理論第一名:宋慶林;控制專業電路圖默畫第一名:宋慶林;控制專業實裝操作第一名:宋慶林……”
 
  宋慶林包攬控制專業第一名這件事,大家早已習以為常。但團體第一名會花落誰家?所有人翹首以盼。“獲得本次比武團體第一名的是——發射六營!”參謀長故意放慢了語速。
 
  一剎那,發射六營官兵歡呼雀躍。宋慶林拿了十幾年第一,這次拿第一不足為怪。可六營前幾年一直排名靠後,怎麼拿了第一?
 
  有着兩次入讀士官學校經歷的宋慶林,是旅控制專業的佼佼者。那年,旅專門抽調宋慶林到六營,希望發揮他的酵母作用,培養出一批專業骨幹。當年11月年終考核,宋慶林再次摘取控制專業桂冠。可六營除控制專業外,其餘參考專業排名依然落後。“一個人再強也只是單打獨鬥,必須提升團隊整體能力。”
 
  宋慶林主動向營長請纓,“專業我來帶!”宋慶林帶着崗位號手鉚進了專業教室和操作大棚,擔當專業“總教頭”,經常學習到深夜。
 
  翌年,旅接到赴西北戈壁執行實彈發射命令。沒承想,在營營對抗、架架排序中,六營竟拿到發射資格證。數支發射單元隨機抽點發射,六營又抽到了“發射籤”。
 
  茫茫大漠,長劍昂首,一聲令下,地動山搖,墨綠色導彈穿膛而出,直刺蒼穹。不一會兒,末區傳來捷報:導彈精準命中並摧毀靶標。此役,原先比較注重“領跑冒尖、一枝獨秀”的宋慶林,也更加專注融入團隊育徒弟。走下比武場,廝殺猶在耳畔,摘金奪銀的六營官兵放下沉甸甸的獎牌,走上了另一個“戰場”。
 
  夜色如墨,細雨霏霏,宋慶林所在發射單元挺進密林深處,快速佔領陣地。“報告連長,瞄準點始終對不上!”號手急得團團轉。“我建議重新走一遍流程!”連長採納了宋慶林意見。藉着重走流程機會,宋慶林又穿行在各個號位,手把手地講規程教操作。
 
  凌晨,瞄準準確對點,導彈聽令待發。
 
  心聲
 
  團結就是力量
 
  ■宋慶林
 
  我記得當兵學的第一首軍歌就叫《團結就是力量》。它告訴我,一個人再優秀,力量也是有限的; 一個人的力量再弱,團結起來就有力量。正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個理念必將伴隨我整個軍旅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