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通用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3W

讀後感可以是對作品中的人物命運的感慨,對故事走向的預測,等等,讀後感是我們將自己的思考與書中內容相結合的方式,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普唐詩盛的讀後感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通用6篇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1

人生是短暫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長久的,是無限的。知識會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從遙遠的古代款款走來,並且一直走下去,會把知識傳授給每一個它經過的生命。

唐詩,被譽為“中國詩歌顛峯”。讀了《唐詩三百首》,讓我認識了“詩仙”李白,讀了他的詩讓我認識了“詩仙”,使人壯思雲飛、逸興滿懷,給人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讓我認識了“詩聖”杜甫,他的詩有着豐富的社會內容,鮮明的時代色彩和政治傾向。雖然廣泛,但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變化過程中的社會面貌,所以他的詩被後人稱為詩史。他與李白是好有,併合稱“李杜”。韓愈説:“李杜文章在,光焰萬古長”(調張籍)。李杜的詩,充滿了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讀《唐詩三百首》還讓我認識了“小李杜”、李商隱和杜牧。劉熙載曾説:“杜樊川詩雄姿英發,李樊南詩深情綿邈。”

……

唐王朝的人才可真多,好詩也不少哦!

離別本是一箇舊話題,但王維的一首《送別》卻寫得很是婉轉動人、餘韻不盡:“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前兩句體現了把友人送走後,自己一個人在家的孤單與寂寞;後兩句寫出了明年的希望,正反襯出今日的依依不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株。卻下水精簾,玲瓏忘秋月。”李白的一首《玉階怨》從自身周圍的環境和自己動作的描寫中,流露出了一個孤獨的形象……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2

小時侯剛會説話、口齒還不清的時候,爸爸就教我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雖然能讀背好多首,可是對詩的意境、用詞卻是似懂非懂,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現在再讀,雖然還是那短短几行簡潔的文字,卻如海上的照明燈,給我好多啟示。

?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許多著名詩人的作品,有的描寫祖國的美麗風景,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二月花。”比喻生動形象,把秋天火紅的楓林美景,呈現在大家的眼前。有的描寫朋友間的深厚友情,如“桃花潭水深千丈,不及汪倫送我情。”用千丈深的桃花潭水來形容友情,可見兩人間的友情有多深呀。有的表現了作者對祖國統一的渴望,直到死前還不忘叮囑自己的孩子“……但悲不見九州同,……家祭無忘告乃翁。”還有的詩教育我們要勤奮學習、奮發圖強、團結友愛……每一首是都是一個哲理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唐詩三百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常讀古詩,能使人明智,讓我們一輩子受益。它能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指引着我們、幫助着我們,為我們保駕導航。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3

清晨,朝出的輝光映出了東方的魚肚白,在門前那棵榆樹下,坐在寬大的樹樁上,輕輕翻開膝蓋上的那本《唐詩三百首》,心情總會變得寧靜與神聖!

樹皮厚重,書面墨黃,油紙的香味撲面襲來,夾雜着文字視覺的震撼,讓我深深的沉浸其中。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幼稚的詩彷彿是一首歌,歡快而明朗,我看後不以為然,這麼簡單直接的詩誰不會寫,誰不會吟?再往下看,越看越為震驚,原來這是駱賓王還是個娃娃時隨口説出的!那時的我,應該還是稚氣未脱,光着腳丫子,在田裏跑來跑去直至染上一層灰。那想着寫詩?想到這裏,我不禁為自己感動慚愧,二駱賓王的這一首詩,不正如唐朝初年一樣嗎?雖跌跌打打,但卻透出一絲絲的生機勃勃,樂觀向上。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讀到這裏,一股磅礴的氣勢在我眼前浮現,我彷彿看到了詩人望着廬峯在陽光照耀下升起的紫煙,在萬丈瀑布前感到自己深深的渺小,覺得這瀑布,好似是銀河墜落而形成的。這就是詩仙的詩啊!也只有他,才能領悟瀑布的精髓,感受到銀河的氣魄。這需要的,不僅僅是一份景,而更是一份情,一份寄情與山水的心啊!其實生活中不乏美,只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那片借風在天空翱翔的枯葉,那多生長在野谷縣崖峭壁中的美麗小花,那隻盤旋在你腳邊的可愛小苗,誰不能説她們不是美呢?都説盛唐的時代造就了李白,但我卻認為李白的豪邁造就了盛唐!

在“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戰火紛飛歲月裏,杜甫,一代詩聖,卻被囚禁在城內,不得外出,“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又是何等説不出的苦奈,唐代也逐漸走向了衰亡。而一切的緣由,歸咎於當時統治者的不理朝政,謊於正業。這令我一陣羞愧,如不是懶,我何至於成績下降的那麼快?看來是時候反省了!

我關上書本,看了看天色,真有幾分“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的意境了!”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4

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文化象徵﹐比如唐詩、宋詞、元曲、清明小説……而唐詩、宋詞,則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大高峯。《唐宋詞賞析》濃縮了唐詩宋詞的精華,讓我們從中瞭解了許多名詩名詞。

其中,我映象最深的便是《爵江月和》這首詞的賞析。這首詞是我國傑出的愛國英雄文天祥所寫。整首詩是這樣的:乾坤能大,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風雨牢愁無着處,那更寒蟲四壁。風雨牢愁無着處,那更寒蟲四壁。橫槊題詩,登樓作賦,萬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來還有英傑。堪笑一葉飄零,重來淮水, 正是應涼風新發。鏡裏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去去龍沙,向江山回首。一線高如發。 故人應念,杜鵑枝上殘月。

這首詞的賞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的告訴讀者這首異乎尋常的詞是文天祥在五坡嶺被叛徒所害而被俘與同時被壓北行的同鄉好友鄧光薦臨別時寫下並送給鄧光薦的。這首詞對國族的不幸,表示了極大的憤慨,是我們對文天祥的壯舉表示熱忱的贊慕。這首詞用了蘇東坡赤壁懷古的詞韻。這不是一般的唱和之作,而是赤心報國的強者之歌。既有巨大的政治鼓動性,又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其次,便是李頎的《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這首詩的賞析點明瞭此詩是作者對當代帝王的好大喜功,窮兵黷武,視人民生命如草芥的行徑,加以諷刺,悲多於壯。並具體的展現了當時邊疆景象的肅穆和淒涼,告訴人們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帝王的霸道。此詩全篇一句緊一句,句句蓄意,步步逼緊,直到最後一句,才畫龍點睛, 顯出此詩巨大的諷諭力。並巧妙的運用了音節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和意義。

這本是其實還有許多像此類值得大家去品讀去欣賞的詩詞。它們不僅在文字上有着特殊的含義,就連它們的標點符號上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它們不僅傳達着是人在不同年代對生活產生的不同感想,也是我們對進一步瞭解歷史的重要途徑,是文學上不可缺的部分。本書清楚的講述了大約六百多首唐詩宋詞,並進行了詳細的賞析,是我們學習語文必讀的一本好書。

歷史,是一座用之不竭的寶山,只要你去發掘它,就會收穫無限的知識。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5

一陣陣秋風吹去,如同歲月,一去不返。從古至今,我們的前輩給我們就下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我讀的這本唐詩三百首誦讀本就是其中之一。每首古詩雖然只有短短的幾行字,卻藴涵着許多的道理,它那簡潔又生動的語言,訴説了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那是我國古代的歷史,那是我們中國的成長足跡。

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些詩我們從小念到大。小時候我們不懂它的意思、意境,要説是懂,那也是似懂非懂。現在再讀,雖然還是那短短几行文字,但是它教給了我許多做人的道理、啟示。

?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中有王之渙的《涼州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李叔同的《送別》讓我們我體味到深切的悲意淒涼。孟郊的《遊子吟》,白居易的《母別子》它其中藴含着我們能體會到的母愛,和母親為孩子的無私奉獻。

當你打開《唐詩三百首誦讀本》的時候,你會感覺這本書像有魔力一樣,讓你百看不厭,裏面的的每一句話都是那樣的耐人尋味,每一首詩都是那樣的含義深刻。當你合上書的那一剎那,覺得眼前是一幅山水名畫。這幅畫既淡雅又濃郁,既有別離也有相會,既有慈愛又有怨狠,這幅畫是多麼的真實啊!

我愛《唐詩三百首誦讀本》,也愛留傳至今的古詩,更愛我們的中國,沒有古代人們的智慧,沒有流傳至今的文化遺產,也就沒有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普唐詩盛的讀後感篇6

英國的培根曾説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宋代的蘇軾也曾雲:“腹有詩書氣自華。”兩位在文學領域具有重大成就的人都認為,讀詩,可以提升人的智慧與情操。放眼我國五千年的歷史,唐朝的詩歌發展最為昌盛,為後人留下了無數經典之作。

年少時,寄居在外公家,外公是詩迷,珍藏的詩書舉不勝舉。於是,我便輕易讀到了《唐詩三百首》。我初識的古詩是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醉過方知酒濃”,一讀之下竟欲罷不能,從此,我便沉浸於詩的世界。

最初讀詩,讀的是朗朗上口的語句;再讀詩,便讀出了詩中字詞的斟酌;而後,在外公的指引下,我讀出了詩中或悲或喜的故事。我最愛在清風微拂的傍晚,於柳樹下,讀一首唐詩,或讀李白的豪情,在現實中飲酒放歌;或讀杜甫的雄渾,讓自己多一份憂國憂民;或讀白居易的清揚暢麗,在內心添一份清雅;再或是,讀讀孟浩然的恬靜,品品李商隱的委婉……每當此時,總是心潮澎湃,彷彿自己也是滿腹經綸的儒生,稍不留神就能吐出千古絕句。

我向來垂青富含思想的詩歌,因為它們陪我走過了許多坎坷。人生難免有失意的時候,當我考試不利時,那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鼓勵我突破“行路難”的困境;當我與朋友道別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就成為心中的慰藉。詩,融入了我的生活,無論失意得意,無論悲愁歡喜,詩,一直是我不離不棄的知己,是我的精神支柱。

然而,現代社會迅速發展,許多中華文化被取代甚至被遺棄,對外來事物的狂熱追求使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忘記了中國的古文化,忘記了唐詩,他們寧願生活在虛擬的世界,追逐一些索然無味的事物。曾有一則新聞報導:近六成的人認為中國人崇洋媚外。面對這個結果,我不禁震驚,難道中國文化的內涵不及外國文化嗎?並非如此,相反,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那些人之所以崇尚外國文化是因為他們沒有了解中國文化的精粹。試問,如果每個中國人能夠多讀一首唐詩,多一份對詩歌的熱愛,又如何會出現如今的局面。

如今的唐詩不再只是詩,它更是一種精神,一種嚮往,是中華文化的縮影。細讀唐詩,它能給予你智慧;品讀唐詩則可以使其勉勵你,鞭策你,使你前行。在紛繁的今日,不妨覓一個清靜之所,心如止水地捧一本唐詩,來領略其中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