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國中《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3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3W
現在的社會不再是過去那個腐朽衰落的封建王朝,而是科技文化蓬勃發展的新社會,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國中《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3篇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閲讀 
國中《水滸傳》讀後感1000字3篇
  《水滸傳》讀後感(一)
 

  《水滸傳》是中國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成篇小説,同時也是四大名著之一。所以,《水滸傳》就必然有出彩之處使之流傳千古。
 
  《水滸傳》裏的人物都描寫刻畫得生動傳神,讓我在閲讀的過程中能深刻的感受到人物鮮明的色彩。例如:“花和尚”魯智深。魯智深他是一一個愛憎分明的人。在書中提到,魯智深與九紋龍史進還有打虎將李忠在酒店喝酒的時候,遇上了苦命的金老漢和翠蓮二人,在聽了翠蓮對於他們生活的描述之後,魯智深對他們抱以同情心,當即就決定要幫助他們返回東京。
 
  在閲讀正文之前,我在書中的導語部分了解到,魯智深的性格略微魯莽,但同時他也是個粗中有細的人。就好比在他得知鄭屠欺負金翠蓮父女,主動向金氏父女贈送銀兩,幫助他們逃跑,故意激怒鄭屠,三兩拳就打死了惡霸鄭屠。而在對付鎮關西的過程中,他考慮到了要拖延時間讓金老漢父女走遠了再動手,然後通過先激後打的策略使得鄭屠首先持刀動手,造成了因為口角鬥毆的架勢。也讓讀者瞭解到這是一場正義的鬥爭,的最後因為他力量過大不慎將鄭屠給打死了。
 
  可面對這種場面魯智深並沒有慌亂的逃走,而是通過“這廝詐死;灑家和你慢慢理會”等話語讓自己脱了身。從這一片段,我們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魯智深有勇有謀的人物特點。
 
  在魯智深急躁,有勇有謀的特點中,我還喜歡他的重情重義。就好比在他知道史進失陷華州城時,不聽朋友的勸阻,心急火燎趕去救史進,説:“都是你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報知。看酒家去如何!”可最後史進沒救出來,自己反而被抓了。雖然此例子不少體現了魯智深的魯莽急躁,但也反映出他的重情重義。
 
  在這麼多描寫魯智深的片段中,我們感受到他的正氣凜然、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為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挺身而出……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知道,見義勇為要講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行正義之事。
 
  《水滸傳》讀後感(二)

 
  《水滸傳》是一本人盡皆知的小説,寫的是元末明初的一個農民起義開始、發展到結局中的歌頌農民起義的偉大史詩。前70回主要説像林沖這樣官逼民反、像盧俊義坑蒙拐騙、像呼延灼被義氣所感上梁山的。越看越想看,但不論如何,這些人聚集梁山的目的是替天行道,反抗當時那腐敗的政治。後50回寫的是徵遼、剿田虎、滅王慶、平方臘的故事,顯得較為陰暗,讓好漢們死的死傷的傷,最後連幾個頭領也被毒死。是越看與不想看,真是痛恨極了那些貪官污吏。
 
  作者羅貫中可是在人物描寫上下了很大功夫。雖然水滸中的人物大多都較粗魯,但作者寫人的粗魯更是使人稱奇:如魯達的粗魯是性急,不容得半點怠慢、史進的粗魯是任性、李逵粗魯是蠻橫、阮小二的粗魯是悲憤無説處,而焦挺的粗魯是本身的氣質不好……林沖是一個讓我感到很糾結的人物,説他不懦弱,是因為他不會手一抖寫一紙休書把妻子送給高衙內;説他懦弱,又是因為妻子被高衙內侵犯又不敢“上訴”最後還被騙進了白虎節堂。那李逵可算是最魯莽的人了,心粗膽大中有又有那麼一絲絲的天真可愛、率直忠誠。他聽説“假”宋江強搶民女,一怒甚至把杏黃旗給撕了,明白真相後又有勇氣負荊請罪;接老母上山發現被老虎吃了,一怒又打死了四隻老虎……還有其他描寫的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如武松、魯智深、燕青、宋江、吳用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
 
  既然梁山上叫做忠義堂,就離不了忠與義這二字。
 
  忠,我個人來講,水滸傳大部分人都是“愚忠”.為什麼呢?宋江是最典型的例子“生是大宋人,死是大宋鬼”.遭受過那麼多的陷害,還是由當時的社會風氣所造成的。如果不是因為閻婆惜命案,他根本不會投奔梁山。他一直稱北宋的皇帝為“聖上”,可見在封建觀念中的“天子”在他的心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高俅到來他親自下山迎接並在談判中保護其不被梁山好漢追殺。他一直認為走與統治者的合作才是“正道”他鄙視自己和兄弟們“落草為寇”.最終為維護“兄弟們的名聲”將苦心經營的水泊梁山交給朝廷,這便是他招安的源頭之由,這也預示着起義的不戰而敗。最後弟兄們十隻剩八,這樣的“忠”有什麼意義呢?
 
  義,這一“點撇捺”實在包含了太多東西。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義”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
 
  《水滸傳》讀後感(三)
 
  “水滸”一詞出自《大雅·綿》“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該詩所述,乃周人始祖古公亶父尋出路初建基業事。古人釋此詩,説是古公亶父避狄人之亂而走。乃知《水滸傳》所講,實是眾人於黑暗社會中尋求出路之事。一如古公亶父來到岐山,眾人聚義梁山,欲開創一片新天地以寄身。然此事成功的方式頗令人心寒:
 
  “宋江奏道:‘天帝哀憐臣等忠義,蒙玉帝符牒敕命,封為梁山泊都土地。眾將已會於此,有屈難伸,特令戴宗屈萬乘之主,親臨水泊,懇告平日衷曲。’”
 
  好漢們奮鬥一生,竟直到死後在徽宗夢中才得以找到出路。其中含義,不言而喻:社會如此,活着便無出路可尋。
 
  林沖被陷害之初是懷着希望的,直至草料場還想着“待雪晴了,去城中喚個泥水匠來修理。”卻不曾想因高衙內一點色心,高俅要害他至死,連陸虞侯也不容他活着。武松起初也相信司法的公正,用口供證明哥哥身死的真相,也不曾想到如宋江、張青、施恩般善待他的張都監陷害他並不需要證據。宋江在江州之前堅持不上梁山也是以為自己尚能回到官場,不曾想有黃文炳謀他,一心要他死。於是,山神廟中擺起三個人頭,鴛鴦樓上題寫了八字血書,潯陽江口也確被血染紅。魯智深道:“只今滿朝文武,多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皂了,洗殺怎得乾淨?”乃是看破了這社會已無藥可救。但宋江仍要寫“望天王降詔早招安。”於是招安,眾人十去其八,梁山就此覆滅。這結局其實早有伏筆:
 
  “更兼這十節度使,舊日都是綠林叢中出身,後來受了招安……”
 
  十節度使出身綠林,後征討梁山,荊忠橫死,王文德、韓存保等被擒,與宋江討方臘何其相似!招安的出路便是如此,即使宋江剿平方臘生還,奸臣還是要他死。
 
  那出路何在?
 
  公孫勝、燕青、李俊等人的結局似乎指明瞭出路。隱居山林,出海為王,都能活下來。只是如此活下來已與落草前的生活大異了。阮小七兄弟三人本為温飽而上山,卻不曾想會走這十幾年波瀾壯闊的一遭。徵方臘時,兩個哥哥不明不白地身死,阮小七終也丟了官回石碣村打魚。循環一番,歸於起點,還喪了至親,這樣一來,十幾年的奮鬥又有何用?徒剩白髮漁樵江渚上了。大鬧一番後悄然歸隱,便是那些倖存者最佳的寫照。鬧的效果也是難説,朝廷至結尾昏暗依舊,除了從草寇變成忠臣義士、被供着吃冷豬肉,他們還改變了什麼?隱逸者看破了,便拋棄了一文不值的名利消失,但這本是他們先前就能做到的,只是原來沒看破罷了。
 
  眾人在求生的道路上徘徊,都失了本心。武松從滄州到陽谷縣到孟州再到二龍山、梁山,早忘了他當年只想回清河縣尋兄長,也再也回不去了。在黑暗的現實中尋出路,心中的路卻迷失了。這時,唯有魯智深撥開迷霧,看清了心中的出路。天孤星孤身一人看破凡塵,留下一句“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便隨潮歸去,無處跟尋。眾人忙碌於尋現實中的出路,卻不知出路只在心中。惟有頓開金枷、扯斷玉鎖般無視身外之物,才“解使滿天飛白玉,能令大地作黃金。”超脱生死,遁入空門,方是《水滸傳》中唯一真正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