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將改革心得體會優質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5W

心得體會是一種把大家內心想法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書面表達,在書寫體會時我們要凸顯個人的真實想法,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將改革心得體會優質7篇,感謝您的參閲。

將改革心得體會優質7篇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1

今年,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了《國家中長期教育和發展規劃綱要》,學會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此次改革的主要任務有推進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提供高位均衡的義務教育、發展內涵提升的高等教育、深化服務發展的職業教育、做強優質多樣的高中教育、構建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打造特色品牌的民辦教育、建成關愛融合的特殊教育。因為自己是一名國小教師,所以對義務教育這一方面關注得比較多。

在義務教育中,堅持“推進均衡、保障公平、減輕負擔、促進健康”的策略,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建設、設施設備配置、師資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標準化,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努力縮小城鄉、區域、校際、人羣差距。切實減輕中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關注學生身心健康,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在現如今的時代中至關重要。教師是一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鑽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要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瞭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強化支持服務意識。

經過多年的工作和學習,我在歷練中逐漸成長。承蒙學校領導和同事的關愛,讓我完成了在當初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學校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時候忙得暈頭轉向,手足無措。但樂於學習的我在同事的帶領下,也做得有模有樣,得到學校和家長們的認可。多年來,我自感收穫頗豐但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等待我去提高。首先我覺得我的教學設計能力還待高,其次,在處理教學中有些事情時還過於急躁,需要有更多的耐心。通過這次的政治學習,又對我進行了一次心理的洗禮。態度決定效率,心態決定狀態。新學期,希望學生和我都能更上一層樓!

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於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2

我在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深刻體會革命先烈的革命精神和鬥爭精神,不斷深化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認識和理解,進一步錘鍊了個人黨性。

一、學習黨史,讓我進一步理解我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讀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鑑今。回望我們黨百年奮鬥史,只有弄清楚我們從哪裏來、往哪裏去,努力做到客觀瞭解過去,才能正確認識現在,科學把握未來。我們從哪裏來的呢?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我們只有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裏來的、新中國是怎麼建立起來的,才能做到不忘歷史、不忘初心。今天,我們這一代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就是我們要往哪裏去。今天,我們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一切貪圖安逸、不願繼續艱苦奮鬥的想法都是要不得的,一切驕傲自滿、不願繼續開拓前進的想法也是要不得的。因此黨員幹部要帶頭自覺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大力弘揚艱苦卓絕、堅韌不拔的奮鬥精神,不斷增強守初心、擔使命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努力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

二、學習黨史,讓我進一步懂得知史愛黨、知史愛國。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鑄就了我們獨特的民族性格和精神氣度。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我們黨100年的奮鬥史和新中國70多年的發展史,則是理解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習近平總書記反覆提出希望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牢記黨的初心和使命。古人有云,讀史明志,鑑往知來。我們透過波瀾壯闊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隱約可見,那就是一個民族百餘年來最偉大的夢想,那是幾代人為之捨生忘死的事業,那也是我們這代人努力奔跑的方向。我們作為一名黨員,理應繼承百年大黨的歷史經驗,牢記我們的初心使命,在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中吸取營養,積蓄力量,奮發有為,讓我們偉大的黨和祖國必將走向更輝煌的未來。

三、學習黨史,讓我進一步增強了政治定力,政治上更加清醒。學習讓人明理,讀史讓人明智。以歷史視角看,愈是深入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就愈能真正體悟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就愈能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之美、使命之重、志向之崇、來路之艱,讓我增加了個人政治上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認同,進一步理解我們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當前,我們國家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共存,更需要我們政治上清醒,行動上成熟,準確把握黨和國家所處的歷史方位、歷史走向,始終做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初心不改、使命不移,恪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人民立場,涵養人民情懷,着力解決羣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站在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起點之上做出一名黨員應有的貢獻。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3

一説起新課改,就讓我想起大學時的那門《中學思政教學論》,那個時候可以説是接觸新課程改革最多的時候,作為一名大學生的我就在想,如果我成為一名教師,我一定要貫徹新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把課堂打造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但是當我真的成為了一名高中政治教師,繁重的工作幾乎讓我無法多花精力在這一方面,現實的狀況也讓我有點點懈怠、一點點倦懶。通過這次的培訓,好像給我敲了一記警鐘,彷彿該真正準備點什麼,為學生做些什麼。記得在聽講座時,心裏有一種莫名的悸動,感覺前面就好像有一扇門,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去推開它,展現在大家面前的將會是一條康莊大道。對於此次的培訓,我有一些簡單的體會: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在講座過程中,有好幾個專家提到他們小時候的學習生活:早早地放學後,做點農活,然後一羣孩子在山野間玩耍……坦白説,這樣的情境,也是我小時候渴望的,放學後不是被關在家裏做總也做不完的作業,父母不會緊緊督促我練琴、練字,可以自由地和同學聊天,狂奔在山野間,或者下下棋、看看課外書……但是這些幾乎是可望不可求的夢想。現在的我們,只知道低着頭解着數學題抑或是揹着政史地,很多所謂的優等生,厚厚的鏡片下眼睛沒有一絲神采。我希望新課改能真正實施,能夠成功,還孩子們一個燦爛的童年,讓他們過一個真正的充實的花季。

本次深化新課改中提到“把課程的開發權交給老師”,有時想想,這對老師來説不是權力,更像是一種責任。但是現在的教育狀況又不斷鞭策着更多的老師肩負起這種責任。那麼我覺得:首先,新課程要真正實施起來、實施成功,教師的觀念必須轉變,教師不應只熟悉、拘泥於教材,應該儘量利用教材啟發拓展,活躍學生的思維。我們在給予學生知識的時候,並不是像過去那樣把知識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而是要給學生提供案例、問題和情境,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體驗、去選擇、去解決,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自己去判斷是不是、能不能、該不該、值不值,讓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生成過程。這在我們平時的政治課中,我覺得更有條件可以貫徹。選擇“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案例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其次,要更注重師生的交流、互動。教師從重知識的把握轉變到更注重學習方法、研究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充分的調動。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老師應儘可能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儘可能多的學生參與課堂,把“主宰”權還給學生,把放飛心靈的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營造寬鬆自由的課堂氛圍,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真正地引導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學習。

在培訓過程中,有位專家提到,在現行的大學聯考制度下,新課程改革猶如“戴着腳鐐跳舞”,但縱使是“戴着腳鐐跳舞”,“也可強身、也可娛樂”。對於每一個參與到新課改的老師來説,你是什麼、新課改就是什麼,你是怎樣的、新課改就是怎樣的,你有多用心、新課改就會有多成功。我國著名的教育藝術演講家李燕傑先生曾經有過這樣一段富有哲理的論述:教育是科學,它不僅屬於現在,而且屬於未來;教育是藝術,懂得教育藝術的人才能不斷推動教學改革的進程,並不斷推動教育的發展。在政治課的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讓學生成為探索思維的主人,指導學生掌握思維的方法,是培養學生主動思維的有效措施,也是實施新課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讓我們與新課程一起成長,為孩子們每一天的成長而快樂着,願我們的課堂呈現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與展現,成為不由自主的從心靈深處淌出不斷滋潤精神之園的絲絲甘泉。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4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我們黨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就是一部不斷推進理論創新、進行理論創造的歷史。黨中央在今年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從具體的歷史學習中,領悟到背後一以貫之的一個理,特別是要結合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進程,深刻學習領會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結合理論學歷史,是此次黨史學習教育的一個特色。

要系統全面學黨史。全面學習黨的百年奮鬥史,認真學習中央及省委確定的規定書目,重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講話精神,不斷深化對黨的歷史的系統把握。充分挖掘和利用紅色文化資源,組織創作一批黨史題材的文藝作品,編撰出版**系統黨史文獻讀物,加強陣地建設,講好**系統故事,讓紅色文化、紅色基因代代傳承。把學習黨史與推動**系統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在學習中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增強執政本領。

要深研細讀悟思想。樹牢唯物史觀,系統學習和理解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理論成果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性、真理性,把握貫穿其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要以民為本辦實事。廣泛開展我為羣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注重傾聽民聲民意,聚焦重點民生領域,緊盯事關基層發展、羣眾利益的事項,抓牢抓實疫情防控,着力解決羣眾最急最憂最怨最堵的具體問題,讓人民羣眾切身感受到學習教育的實際成效。要鋭意進取開新局。始終胸懷兩個大局,牢記領袖囑託,勇於擔當作為,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加快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奮力實現十四五轉型升級。

下面我就落實好黨史學習教育要求,切實做好**系統各項工作,推動**系統創新發展,提幾點建議:

第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什麼是政治站位,我理解政治站位就是對上級賦予的崗位,賦予的責任的擔當。就是事先把自己擺進去,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就是從大的邏輯出發,判斷事情該不該做的黨性,就是千方百計地把事兒辦成的成效。因此,抓好乾部職工工作作風建設,要從不斷加強幹部職工黨性鍛鍊中來鞏固、來增強。敢於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有力武器,真正從靈魂深處動刀子,挖淨病根病灶,清除毒源毒素,讓信仰的種子生根,讓黨性的底子厚實,從思想深處築牢抵禦不良作風的防火牆。

第二,要進一步倡導成事的作風

一是痛快辦事的作風。痛快辦事,就是馬上就辦、立即就辦、高效辦事,在當前疫情防控和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形勢下,工作節奏慢不得,發展時機誤不得,改革事業拖不得,如果反應遲了,出手慢了,就會失去良機。抓落實就要快字當頭,增強時間緊迫性,加快工作節奏,突出工作早謀劃、早安排、快啟動、快落實。牢固樹立時不我待的緊迫意識,無功即過的奮進意識,爭創一流的競爭意識,竭盡全力的把工作進計劃往前趕。

二是敢打敢拼的作風。要鑄造敢於幹事的魄力,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遇到問題敢於迎難而上,在困難面前不迴避、不推脱,在挫折面前不退步、不悲觀,善於將消極條件轉化為積極條件,用實際行動排除一切阻力。牢牢盯緊目標不放鬆,一件接着一件幹,力爭幹一件成一件。

三是甘於奉獻的作風。始終把崗位當成幹事的平台,把付出當成生活習慣,精心謀事,潛心幹事,專心做事,坦蕩處事,保持默默無聞、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

四是守正創新的作風。在謀劃和推動工作中不被慣性思維束縛,不被部門個人利益左右,打開腦袋上的大門。對觸碰底線的堅決説不,對該辦能辦的,痛痛快快地去辦。只要用新的理念、新的想法,把過去沒有辦成的事辦成了,或者把過去已經辦成的事兒辦得更漂亮了,就都是創新。要一級一級抓好操作性,創新辦法,抓好落實。既要找到切入點,又要找到着力點,還要找到閃光點,找到這三點,工作就會脱穎而出。

五是求真務實的作風。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慕虛榮。腳踏實地,真抓實幹,發揚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幹就要幹實,幹就要幹好,不能光説不做,要用心用情,抓緊抓細抓實抓具體。

第三,要進一步加大從嚴治黨力度

一是要加快治理的問責力度。不定期開展明察暗訪,認真檢查羣眾舉報、上報督查、績效考核、民主評議中反映的問題,對管理散、工作慢、精神狀態差、推諉扯皮、碌碌無為、患得患失、應付了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滿足於現狀、不求上進的幹部要嚴肅問責,對貫徹落實中央市委和**單位黨組決定決策部署打折扣、做選擇、搞變通的,要堅決追責,形成高壓態勢和有力震懾。

二是發揮好頭雁效應。黨員領導幹部是關鍵少數裏的頭雁,頭雁起,羣雁就飛得起、飛得快;頭雁懶,羣雁就飛得慢、飛的散。領導幹部們要自身抓落實,不要以為發發指令就可以了,具體工作還要一件一件去盯,盯緊盯死。只要領導幹部帶頭就不難,要倡導跟我上的氛圍。

三是要帶好乾部隊伍。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把思想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鍊結合起來,有組織有計劃地讓幹部職工在一線艱苦環境、重大任務中補齊短板,提升能力。培養幹部職工在矛盾衝突面前敢於迎難而上,在改革發展面前敢於追求卓越,在危急困難面前敢於挺身而出。

四是落實關愛激勵機制。一方面必須加強教育管理監督,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關愛激勵機制。要深入瞭解、及時掌握幹部職工的煩心事、揪心事,用足用好關心關愛的政策措施。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為善抓善管的幹部撐腰鼓勁,切實保護和激發幹部職工擔當作為的積極性。

到建黨100週年時,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進入新世紀後,在基本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提出的奮鬥目標,是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作為**系統黨員幹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做到真擔當、真盡責、真實幹,以實打實的業務成績,推動**系統各項工作上水平、出成效,以優良的業績為建黨100週年獻禮。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5

一、新課程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新課程改革,給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但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開發自身潛力,發揮自己能力的機遇。每一位教師在這場改革中都需要重新認識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改進自己的教學。為了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老師們都付出了不少心血去探索、尋求積極有效的教學方法。我是學英語的,擔任地理教學,在知識水平以及地理的教學經驗方面有很多不足,但通過每週的教研活動以及自已的不斷學習,地理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很多,感覺已經能基本勝任地理教學了。

二、教師是活動的指導者,學生是活動的主體

因材施教是一項古老的教育教學原則,全面、深入地瞭解每一個學生,是實施因材施教,進行有效教學的基礎。教師需要通過多種多樣的課堂和課外活動,關心關注每一個學生,瞭解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才能為學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傳統的教學,課堂是教師預設好的課堂,教師怎樣教學生就怎樣學。學生根據教師的思路一步一步來掌握知識,教學過程基本忽略了學生的存在,是學生適應教師的過程。而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過程。課堂教學重在學生怎麼學而不是老師怎麼教,活動過程要保障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成功與否,關鍵取決於是否讓學生主動參與了學習的過程,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我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激發和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各種能力。

三、教師與學生的和諧關係

師生關係的和諧,首先在於教師對學生的愛。老師對學生的那份愛是溢於言表的,是沒有對學生的隔閡,也沒有偏愛。這種愛是無私的、公正的、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其次,也是更為重要的,是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民主、合作的。馬斯洛健康心理學告訴我們:任何一個健康人心裏都有一些需要,當滿足了基本需要,一個更高的

需要才得以出現。當學生滿足了師生間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學生才會因此發展了自尊、自重。當學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在和諧的學習環境裏,感到自身的價值、人格得到尊重、承認,才會輕鬆地、愉快地投入學習,避免了無謂的爭端、煩惱以及恐懼。

四、團結協作,培養學生與人相處的能力

“很難想象一個不會與人相處的人在當今的社會將如何生存。”美國商界某知名人士的這一感歎,無疑給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題:必須把我們的學生培養成會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協作的合作練習,不僅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提高了課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潛意識裏教會學生如何與人相處,促進了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開展合作學習,讓他們並肩作戰,一起完成任務,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讓他們樂於與人交往,善於與人交往。

五、在欣賞中引導學生學習彼此的長處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它意味着以下三層含義:第一,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的實質是尊重、關心和牽掛;第二,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我們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教學過程,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段愉悦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第三,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我們不僅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學中的各種道德因素,還要積極關注和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各種道德表現和道德發展,從而使教學過程成為學生一種高尚的道德生活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幫助學生建立愛心、同情心、責任感。我們在課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這樣很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這種欣賞有的是課前的,也有課後的。我們更多的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為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繪製過程和技巧,利於學生及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特釀。這對拓寬思路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意義的。

總之,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應是通過師生互動、學生之間的互動,共同發展的課堂。它既注重了知識的生成過程,又注重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能力的培養。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對教材的處理、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及評價的方式都要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以提高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這才是課改的最終目標。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6

由於數學知識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缺乏興趣。在教學中,利用學生好動、好奇的心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在興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為活生生的生活,從感受中獲得正確認知。《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例如,教學分數的意義,可以從日常生活中的分月餅,分西瓜入手;教學時間單位秒以及分與秒的進率,可以讓學生聽聽鐘錶的聲音,從嘀嗒聲中體會秒的長短,還可以讓學生數一分鐘,在嘀嗒聲中來證實1分=60秒;在講面積概念時,可以讓學生用手摸一摸,周長可以讓學生用手指圈一圈;在講圓柱體的時候,用紙做一個圓柱體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什麼叫側面積,什麼叫表面積,各是什麼形狀等等。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髮現問題,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

記得有人説過教無定法,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因為我們的教師不是聖人,一堂課不會十全十美。所以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我們反思的主要內容有:思考過程、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教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反思等。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高效率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將改革心得體會篇7

“當前,我們面臨的各種矛盾問題仍然突出,來自各方面的風險挑戰仍然很多。全省廣大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央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決定的長遠意義和戰略考量,牢固樹立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識,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更大決心和勇氣把改革事業推向前進。”

——在近日舉行的中共四川省委十屆四次全會上,省委書記王東明要求全省各級領導幹部必須充分認識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推進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引起與會者強烈共鳴。

十八屆三中全會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標誌着中國從1978年開始的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進入到新階段,必將強有力地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刻變革。在我們滿懷信心地加快發展的時候,有必要對當前的形勢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把握,以便全省上下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堅定謀求新突破、實現新跨越。

各級領導幹部要認清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明確改革的重點,堅定發展信心。要將自身素質能力提升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以此夯實轉型跨越發展的着力點,站穩為人們羣眾謀福祉的落腳點。務必破除心浮氣躁、急功近利的思想障礙,樹立腳踏實地、實幹為民的務實作風。真正把功夫用在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上來。

我們要始終堅持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從生搬硬套的教條束縛中解放出來,只要有利於科學發展的,任何路子都要敢於去闖,任何方法都要勇於去試。唯有如此,才能抓機遇、贏得先機、掌握主動,實現更加奮發有為,以新的理念和方式,以更大的決心和勇氣推動改革向前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