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目送》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8W

龍應台的《目送》在告訴我們:要學會堅強和獨立,有些路只能自己一個人走,所以趁他們還年輕,趁他們還在,好好地陪着他們,寫一寫這本書的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目送》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目送》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

《目送》讀後感1

作為同樣描寫親情的文章,讀龍應台的《目送》時常讓我聯想到朱自清的《背影》。

隨着年歲的增長,父母總是在目送我們的背影,從離開家鄉去異地讀大學的那一刻開始,我們也就脱離了父母的懷抱,每一次開學時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進火車站,向爸媽揮一揮手,到假期和同學一起旅遊時,在機場父母千叮嚀萬囑咐在外注意安全,去外地實習時看到媽媽偷偷抹去眼角的淚水,正式開始工作後每次離家,家人的擔心。

我們的世界越來越大,漸漸多了朋友、老師、同事等等。所追求的夢想,想過的生活,在事業上的渴望,都讓我們來不及多看父母一眼,然而對他們來説,我們就是他們的大半個世界,他們總是默默目送着我們,一邊有對孩子長大成人的欣慰,一邊卻也有着淡淡的失落。大概這就是父母的愛,不求回報,只求看到你開心、幸福。

書裏有這樣一段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終究有一天,我們長成了頂天立地的大人,而人生的路,多半也是要自己慢慢走。只是走的時候,別忘了回頭看看爸爸媽媽。也許就是在看到他們目送自己的那一瞬間,你就能感受到,自己長大的同時,他們也在變老。

《目送》讀後感2

“目送”兩字一入眼簾,便覺得有一條長長的路在眼前展開,過往那些回憶,一幕幕浮現在腦海裏。這是一篇關於愛的散文,有着作者對父親離逝的不捨,對母親老去的無奈,對兒子成長的欣慰,對兄弟攜手共行的感悟以及對朋友牽掛的感動。面對成功與失敗、堅強與脆弱,用一顆靈敏的心,用一支靈動的筆,纏纏綿綿,娓娓道來。讀過此書使人心裏泛起淡淡的憂傷,但又充滿了對生活濃濃的愛意。

詩仙李白曾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時間的腳步從不會因為任何人、任何事做出任何的停留。把時間靜止或時間倒流,那些人們美好的願望,只能從虛構的影視劇中得以體現。記得春晚有一首歌曲火了大江南北,叫《時間去哪兒了》,唱出了人們心底的疑惑,道出了人們的心聲。是啊,時間,它到底去哪兒了呢?

我從小爸媽在外,跟着爺爺,他既有爸爸的陽剛,又有媽媽的温柔,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後來我長大了,他也老了,什麼心臟病,肺心病都伴隨着他,讓他只能卧牀休息。再接着,我出來工作了,他重病在牀,直到最後也沒見上一面。那時我多想説,讓時光倒流吧。

是啊,現在都已長大,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自己可愛的寶貝,還有時不時對我吹毛求疵但在心裏在乎自己的丈夫。我熱愛自己的工作,關心自己的親人。有一次回家看望父母,回來時大包小包,各種愛吃的東西將包塞得滿滿的,爸爸卻因為只是我忘拿了聽説吃了對胃好的兔肚,而騎着電瓶車追出好遠。寫到這裏,朱自清先生的《背影》立馬浮現在我的腦海裏。這不就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嗎?

我們要珍惜父母健在的日子,曾經看到過這麼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這是何等的感慨,又是何等的傷感。珍惜身邊的人,茫茫人海,有幸相遇,或為親人,或為朋友,或為同事,是何等的緣分。閲讀了《目送》,讓我懂得生活既充滿陽光,也有雨雪風霜。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懷着一顆赤誠之心,堅強、勇敢地面對一切,過好生命的每一天。用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語: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3

在這本書的魅力睿智的文字裏,我看見了自己,在歎息作者的哀傷之餘,也深深地體會到母親,我的母親的那麼傷情。我想,許多年之後,等我也是一位母親的時候,是否也會如此,是否也只是目送?

珍惜可以挽留,不是嗎?也許,我現在所做的都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我相信,一句問候,一杯清茶,一個擁抱真的可以讓那落寂消逝。也許,許多年後,我目送着母親離去的時候,我仍然會悲傷、難過,但是,至少不會遺憾,不是嗎?

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倒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書以第一篇文章《目送》命名,也以此文最為精彩,文中描寫作者目送兒子踏入各種不同的門。兒子的背影,愈來愈高大,但卻從來都沒有猶豫,沒有回頭。這種落寞感,使她回憶起當年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載着她去大學報到。父親因覺得女兒會嫌棄小貨車太窮酸,便在校門口放下她和行李轉頭就走,留下一團黑煙和背影,多年後慈愛的父親過世。作者又在細雨中,目送着父親的靈柩慢慢滑入火葬的妒門,消失在火焰中。

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