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散文隨筆】油條·老街·時光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99W
【散文隨筆】油條·老街·時光

  史無前例的肺炎疫情,讓人們失去許多東西,可有時候,有弊也有利,比如封閉居家的日子裏,還是要學到很多東西!

比如我妻子的炸油條的手藝,就是那時候學會的!

【散文隨筆】油條·老街·時光

現在疫情得到了控制,有時間便展示一下。

炸油條之前,她先要和好麪粉,裏面加入發酵粉,混合均勻,麪糰不幹也不稀,表面光潔而不粘手,就放到盆裏讓它自然醒發!

大約三個小時,麪糰醒發好了,體積變得比原來大兩倍以上,麪糰裏面有許多氣泡。就準備炸油條了!

鍋里加油,加熱。這個過程中,把麪糰盤成長條,切成3釐米寬,10裏面長的條狀,兩片上下一合。用一根筷子上面一壓,然後提起來一旋,放到滾油鍋中,一瞬間,那面片在油的高温作用下,面皮焦黃,個頭膨脹。用筷子撥動它幾下,就可以出鍋了!

油條,又叫油饃、油果子、油炸果、油炸鬼、大果子、面託、油饃、油炸檜等。它是一種長條形中間空的油炸麪食,口感鬆脆有韌勁,作為中國的一種傳統早點一般與豆漿一起食用。

據史料記載南北朝時期,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就在他編著的《齊民要術》中記錄了油炸食品的製作方法。《清稗類鈔》中還記載了很多地方稱油條為“油炸檜”:“油炸檜,長可一人,捶面使薄,以兩條絞之為一,如繩以油炸之,其初則肖人形,上二手,下二足……宋人惡秦檜之誤國,故象形似誅之也。”因此,現今多推測油條起源於秦檜的年代,即南宋。

《宋史》記載: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141年春,岳飛率領軍隊馳騁於黃河上下游一代,將侵入中原的金兵殺得人仰馬翻。眼看勝利在即,宰相秦檜卻買主求榮,假借趙構的名義,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岳飛騙回京城,關進牢獄。第二年春,秦檜夫妻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上將岳飛殺害。南宋百姓聞之,義憤填膺。當時在臨安風波亭附近兩個賣早點的飲食攤販,各自抓起麪糰,分別搓捏了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麪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裏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一時,前來吃早點的羣眾心領神會地喊起來:“吃油炸檜!吃油炸檜!” 為了發泄心中憤恨,大家爭相仿效。從此,各地熟食攤上就出現了油條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把油條稱為“油炸檜”。

老百姓當初吃“油炸檜”是為了消消心中的憤懣。但一吃味道真是不錯,價錢也便宜,所以吃的人就越來越多。天長日久,這種被人們稱為“油條”的麪食就成了中國大眾最喜歡的食品之一。

不過這只是傳説,油條出現應該還早。

唐朝詩人劉禹錫曾這樣描寫油條:

“纖手搓來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匾佳人纏臂金”。

我們小時候,油條可是金貴的東西。平常家裏沒什麼大事,是難得吃上油條的!即使吃,也是有親戚到我家來,把油條當作禮物,才有吃油條的機會。那時候奶奶會把油條一撤幾段,放到碗裏,有開水加點紅糖泡着吃!那蓬鬆的油條裏進入糖水,油炸的脆變得軟乎的油粉片,特爽,特香,特甜!

到了年關可就兩樣了!我祖父是個炸油條的高手!這可能跟他一生漂泊有關!他年輕時候曾經窮的上無片瓦,下無寸土,靠給人打長工謀生,聽奶奶説,他曾經在一家豆腐店打長工,那家豆腐店除了賣豆腐還賣豆腐腦,眾所周知,豆腐腦配油條,是傳統農耕時代早餐的絕配!

想必那家主人也炸油條,如是,祖父不光會做豆腐,還會炸油條!

我的家鄉,一般是臘月二十八晚上炸年貨的!那時大集體時代,白天還要忙農活,約定俗成,“二十八,家家炸”這是我們小孩子的童謠!

祖父每一年都會炸上一些油條!我們這些小孩子,那天可以熱熱的吃上新炸的油條!

那新炸的油條咬到嘴裏蓬鬆鮮脆,因為二氧化碳的作用,油條的皮都滾油炸過,那種香與脆,非常爽快,不需要牙齒費多大的勁去咀嚼,它就在口水的作用下軟化!

由於是辦年貨,那夜我們小孩子還要打着手電筒,掇着盤子,把自家炸的東西送給別人家,分享各自的美食!黑黑的走在村子的巷子裏,各家各户都從窗户裏射出昏黃的燈光,燈光中裹挾着油炸食品以及松樹劈柴的香味,那時那地,人的思緒不由得隨着這氣息彌散開去!那是年的氣息,是春天的氣息,也是幸福安寧的氣息!

如今的孩子恐怕沒有這樣幸運的夜晚了吧?

長大以後,在麻城閔集呆了不少年。既然是地名叫“集”,可想而知,這是農人集會集散交流物資的地方!這裏,地窄人稠,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農村剛剛實現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日子裏,農村是一塊熱土,農民的日子一下富足自由,也應該説是史無前例!

閔集這個集,是早集,賣蔬菜、水果,衣服,豬仔、五金雜貨,圖書玩具,什麼都有!那時節,每天早晨,熙熙攘攘,人聲鼎沸,街上自行車的鈴聲,商家的叫賣聲,小販與顧客討價還價的吵鬧聲,不絕於耳。人擠人摩肩接踵!各種農家物資、蔬菜大家都拿出來變賣,小小一個閔集,是農家日用品的大市場!

有時候是雨天,儘管滿腳爛泥,人們都打着傘還樂此不疲!

我難以忘懷的就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一家炸油條的小攤,支一個鐵皮灶,灶上一口鐵鍋,每天早晨,它為多少人提供過廉價的早餐?這永遠是無法統計的!我13歲到閔集,直到我三十歲離開閔集那條老街,前後十八年,我沒有看到那家油條攤停止過一天營業!這樣的堅韌與恬淡平和的心態,是一般人所不敢想象的!他有句話,做生意就是要守得住!聽説他家幾代人在這條老街上炸油條!

時間會改變一切,如今的閔集老街,往日時光不再,街上行人再難以有昔日的繁華,雖然以前許許多多青磚老屋,被鋼筋水泥的高樓代替,可是商店門可羅雀,打工經濟,讓年輕人樂不思蜀!老街上傳統的地攤經濟,早已讓人們拋之腦後!

沒有了地攤,這座從傳統中走來的老街就沒有農家氣息!這個有着悠久歷史的集,只能以地名的形式曾在。“集”農耕時代,一個特殊的名詞,它的意義已經離開我們越來越遠,如今城市的農貿市場天天熙熙攘攘,有人説這也是“集”,是嗎?是又不是!

至於閔集老街上的那家油條鋪子,好多代人傳承的油條鋪子終於在這汽車飛奔,網購飛速,快遞小哥飛跑的時代,依依不捨的離開我們而去——。

哪一天,才能重新坐在小板凳上,靠着小矮桌,吃口現炸油條,喝口熱氣騰騰的豆腐腦,再看一眼對面老爺爺開口笑談是滿嘴掉的只剩下的一根牙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