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散文隨筆 —— 思考我們的下限和上限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5W
散文隨筆 —— 思考我們的下限和上限

散文隨筆 —— 思考我們的下限和上限作文

最近沒有機會外出,每天都呆在家裏,其實想了很多東西。李白説,古來聖賢皆寂寞。可見很多時候,冷靜思考天然就和喧囂熱鬧是對立的。社交太多,人就會沉溺在社交圈子裏應酬,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來讀書思考。

今天從數據看,除了鄂省以外的全國其他省區,每天確診的病例,加起來已經降到了個位數。説明對付這種傳染性的疫情,隔離是最有效的辦法。雖然在工業化時代,整個社會按下暫停鍵,代價未免太大了。但是隻要人在青山在,GDP的損失,早晚還是能夠挽回來的。主席説:“存人失地,人地皆得。”人還在,天地間最可寶貴的資源就在,什麼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的。

這次疫情對於全國上下的提前消費主義,都是一輪深刻的教育。儲蓄是中國社會的傳統,多年來,在快速消費主義的風潮指引下,很多年輕人養成了超前消費、借貸消費的觀念,寅吃卯糧、手停口停,借貸多不儲蓄,恐怕時代浪潮一掀之下,就很難熬 —— 不過,中國整體還很好,沒聽説誰因為待在家裏,缺衣少食難以存活的。

想起一年多以前,美國政府停擺。很多公務員只能呆在家裏,工資停發一個多月,很多人就受不了,因為各種賬單、欠款、保險、税務、學費等等,都是如期到來,這種低儲蓄、高負債的生活方式,説起來也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畢竟整個社會抗風險的能力,實在太弱了。一輪金融風暴下來,很多人就被洗刷得流落街頭 —— 想起來,美國的流浪漢也是夠多的。

疫情如大考,中國入場趕考,時間過半,整體合格。而且還貢獻了很多答題祕笈,形成了“三十天疫情-全世界抄題”的經典教科書。現在看世界各國,恐怕難以樂觀。

不僅是對全世界大考,對於中國的企業來説,也是大考。很多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叫苦不迭,還有餐飲巨頭説是三個月就要倒閉。在我看來,有真實成分,也有很多矯情,甚至藉機想要獲得鉅額貸款。

做過小生意的多少知道,如果一點小事都扛不起的話,1-2個月的停工週期都熬不過去的話,那你憑什麼能夠熬得過淡季?熬得過行業低谷?哪個行業沒有低谷,像長週期的那些行業,比如鋼鐵,一個低谷甚至幾年以上。如今輝煌的華為,當年不也有《華為的冬天》嗎?

在中國如此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每年都會優勝劣汰很多小企業。樓下的商鋪,我眼見的就是經常換主人。那些資金鍊只能頂2-3個月的小微企業,我想即使沒有這疫情,也很容易隨時倒下,畢竟抗風險的能力太弱了。

另外,很多企業的盈利大週期,大部分都是在下半年。大宗消費,也都是安排在下半年,所以下半年車子、房子的消費量,其實在一年中佔比也會比較大,尤其是春節前的突擊消費。所以,節後的這一段時間的營業,也不太會影響到全年。

至於大春節的小微企業的損失,我估算大部分也是在泛旅遊業,包括酒店、景點、交通、餐飲、購物等等。不過疫情過後,國家會採取措施,包括適度的補貼政策,讓這部分的消費迴歸。桂林一位做旅遊的朋友就説,大概5月份之後,他們的業務肯定會非常繁忙。春節的損失,到時候也能夠補回來一部分。至於那些春節不能出國的,很多預算到時候會留在國內消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錢。

至於在生產領域,這一段時間損失的產能,只要有訂單,完全可以在復工以後搶回來。中國絕大部分的工業領域,產能都是過剩的,很多行業的整體開工率不到70%,本來就有巨大的彈性,只要復工以後,有訂單下來,不要説產能100%恢復,就算是恢復到70%產能,產量也是驚人的。

更不要説,只要有訂單,有資金,以中國產業人的素質、能力,120%產能擴張,也就是分分鐘的事情。特別急需的產能,比如口罩、防護服這種,一個月暴增9倍產能,也不是什麼稀罕。畢竟當初特朗普競選,下單百萬MAGA帽子,全世界也只有中國能夠快速完成。

實際上,我有一個朋友很樂觀地説,每次危機都是機會,假如東亞三國另外兩個疫情出現某種程度的失控,考慮到產業的重合度,全球的很多訂單,都會轉移到中國來。產業鏈非但不會轉移,甚至會加速聚集(只不過在中國內部再分佈佈局),由於中國防控疫病的能力,讓全球的產業人在對比中,更放心中國的產業可持續性。畢竟在全球的產能地區,能夠有如此強大動員能力,能夠快速應付意外情況的,獨此一家。

有人擔心説,產業鏈以後會轉移到東南亞,比如越南。我就反問他,真的遇到一些極端情況,比如説像眼下的這種疫情,你認為越南能夠比中國做得更好?恐怕除了朝-鮮有這種全民動員的能力,全世界的國家,基本都不行。

也就是説,你能夠應對多“下限”的惡劣狀況,你就配得上更“上限”的產業界地位。就像彈簧,能夠承受多大的壓力而不壞,就能夠有多強的反彈力。尤其是在這種變化動盪的時代,能夠頂得住波瀾,經得起淘汰,熬得過低谷,才能夠越來越強大。

經過這一波大考,無論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都看到了要補的課。整個社會會變得更加理性成熟。一個已經復工的朋友告訴我,上班以後,90後的年輕人彷彿一夜成熟了很多,對工作有了更多的熱情,更加珍惜眼下的機會。我想,這一定不是個案,應該有廣泛的代表性。那些迎着危險挺身而上的逆行者,無疑給這個時代以鼓舞。

和平時代太久了,承平日久的歲月,容易形成“逆淘汰”機制,恰如我前一陣説的,善於察言觀色、迎來送往、出身名校、有“背景”有資源支持、又善於利用文案製造影響的人,很容易在和平年代勝出。畢竟沒有經歷過“生死關頭”的考驗,現實世界裏,善於琢磨的“成才”,當然要遠比敦厚質樸“許三多”的機會多(後來的現實命運,似乎也驗證了這一點)。

而重大的“戰時狀態”考驗,實際上可以篩選出一大批的幹部來。加上未來東南地區的用兵,算上之前的“毛衣戰”,就未來而言,起碼中國20-30年內,都有一批經歷過大事考驗的幹部。而整整幾代人,只要超過12歲以上的人,都會對“總體戰”、“人民戰爭”、“總動員”有深刻的記憶。

這意味着,作為一個國家而言,我們已經在心理上能夠承受更多的“下限”,而且也會準備更充足,以防未來更惡劣的情況發生,有了這些應對“下限”的能力,我們會有更燦爛的明天。

寫到這裏,看到窗外,桂林的氣温在回升,樹木都吐出了新芽,我彷彿聞到了“春暖花開”的氣息,這個春天,依然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