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優秀作文

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作文

欄目: 優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33K

書是大家不斷進步的階梯。那麼在讀完《俄狄浦斯王》這本書,是不是都有寫一篇讀後感的習慣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的參閲。

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作文

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

《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臘著名的悲劇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之一,這部戲劇不僅僅向我們展示了主人公俄狄浦斯與悲劇命運抗爭的一生,更有價值的是給我們留下了思考人生、思考活法的無限哲學空間。

從一出生便被太陽神諭示其終將“殺父娶母”,於是,儘管笑靨純真、天真可愛,小小的俄狄浦斯還是被作為父母親的國王和王后狠心地遺棄於荒野之外,甚至命令牧羊人要將其刺死,以避免未來的悲劇。可是,命運終究是命運,與芸芸眾生一樣,俄狄浦斯最後也沒能逃脱命運之魔掌,落得刺瞎自己的雙眼之後自我流放的結局。

有人説,“命運”是存在的,人一出生上天便給你安排好了一輩子。俄狄浦斯王何嘗不是呢?他的這輩子之中,有什麼是可以讓他自己改變的呢?若是牧羊人狠心將他刺死,那麼也就沒有了後來的他;若是在迷茫的途中娶了那位女人成家,那麼也許就不會有之後的悲劇;若是當時沒有智慧地猜中斯芬克斯之謎,他就不會被理所當然地奉為王,不會娶得王后——他的母親為妻……這一切的一切,都由不得他。

悲劇的命運是一對鋒利的魔爪,緊緊地追趕着俄狄浦斯,吞噬着他。面對被註定的命運,俄狄浦斯苦笑、不屑,他不願意相信,更不願意接受,他的內心深處比誰都痛。殺父娶母!這樣的神諭令他痛楚的同時,也充斥着深深的無奈和可笑。他覺得很可笑,自己怎會被註定如此糟糕的命運?他覺得心都被掏空了,世界都空了,他看不見周圍的一切,心裏只有絕望與孤寂。可是,堅強的俄狄浦斯不甘這樣敗給所謂的命運,他開始反抗,發了瘋地反抗,即使知道不可能改變,卻還是自己給自己一絲希望去走未來的路。而越是反抗,悲劇的命運越是在“鬥爭”的路上一步步被應驗了。在當時神化的國度裏,一個自然狀態下的人,就算內心再強大,意志力再強,也終究打敗不了魔鬼般的命運。最後,當俄狄浦斯得知自己在盡心追查的殺害國王的兇手、全城瘟疫的禍首竟是自己,而心一愛一的妻子卻是自己的親生母親之時,徹底絕望、崩潰了,但就在這樣的時刻他還是沒有選擇逃避,勇敢地懲罰自己,承擔了責任。

一直被命運追着跑,卻一直勇於反抗、勇於承擔,這就是俄狄浦斯。他不滿於所謂的宿命,勇敢地與命運做鬥爭,這也是這一典型人物形象值得我們尊敬的地方。合上《俄狄浦斯王》,反思自己的人生,我覺得作為一名中共黨員,就該像俄狄浦斯那樣具備勇於面對、敢於承擔的可貴一精一神品質,不為小小的挫折所打倒、不被所謂的命運所束縛,即使知道前方的道路很艱難,也要進行“有血有肉”的抗爭,為自己保留一點希望,從容而勇敢地走下去,承擔自己應該承擔的,這樣的過程也是美好而有意義的。

這是作為一個人的本分,更是作為一名黨員的本分!

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

不得不説,《俄狄浦斯王》是一個讓我讀了之後一毛一骨悚然又熱血沸騰的故事。故事集中寫俄狄浦斯追查殺害前王兇手這一中心事件。究竟誰是兇手?形成戲劇的“懸念”。接着通過一環扣一環的“發現”、“突破”,使矛盾一個個地揭開,一步步把戲劇衝突推向驚心動魄的結局,緊湊生動,懸念迭起,扣人心絃。令我一毛一骨悚然的是這無法擺脱的命運,劇中人一心想擺脱悲劇的命運,無奈每一步都使自己離悲劇更近一步。

特別是看到伊奧卡斯特自信滿滿的安慰俄狄浦斯預言不可信,命運不過如此時,真的太諷刺了。

伊:你所説的這件事,你儘可放心;你聽我説下去,就會知道,並沒有一個凡人能一精一通預言術。關於這一點,我可以給你個簡單的證據。

有一次,拉伊俄斯得了個神示——我不能説那是福玻斯親自説的,只能説那是他的祭司説出來的——它説厄運會向他突然襲來,叫他死在他和我所生的兒子手中。

可是現在我們聽説,拉伊俄斯是在三岔路口被一夥外邦強盜殺死的;我們的嬰兒,出生不到三天,就被拉伊俄斯釘住左右腳跟,叫人丟在沒有人跡的荒山裏了。

既然如此,阿波羅就沒有叫那嬰兒成為殺父的兇手,也沒有叫拉伊俄斯死在兒子手中——這正是他害怕的事。先知的話結果不過如此,你用不着聽信。凡是天神必須作的事,他自會使它實現,那是全不費力的。

卷:夫人,聽了你的話,我心神不安,魂飛魄散。

命運總是在人們洋洋得意的時候給人重重一擊,使人們之前的擔心與憂慮和為擺脱命運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尖鋭的諷刺。

索福克勒斯處理的主題是偉大人物的悲劇命運,他一方面哀歎人類的命運多舛,一方面又感歎人類的可怕力量,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時常充滿着特殊情感的張力。劇作取材於神話和傳説,多描寫理想化的英雄人物與命運的衝突,但終究不能掙脱命運的擺一布而走向毀滅的悲劇結局。

人真的就無法改變命運麼?人應當有“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覺悟啊。俄狄浦斯的勇敢抗爭讓我熱血沸騰。俄狄浦斯在知道自己犯下弒父娶母的罪孽後並沒有自一殺,要知道死是結束痛苦一了百了的方法,而活着接受懲罰是多麼可怕的事!這時選擇活着需要多大的勇氣!

歌隊:我不能説你的意見對;你最好死去,勝過瞎着眼睛活着。(哀歌完)

卷:別説這件事做得不妙,別勸告我了。假如我到冥土的時候還看得見,不知當用什麼樣的眼睛去看我父親和我不幸的母親,既然我曾對他們做出死有餘辜的罪行。我看着這些生出的兒女順眼嗎?不,不順眼;就連這城堡,這望樓,神們的神聖的偶像,我看着也不順眼;因為我,忒拜城最高貴而又最不幸的人,已經喪失了觀看的權利了;我曾命令所有的人把那不清潔的人趕出去,即使他是天神所宣佈的罪人,拉伊俄斯的兒子。我既然暴露了這樣的污點,還能集中眼光看這些人嗎?不,不能;如果有方法可以閉塞耳中的聽覺,我一定把這可憐的身體封起來,使我不聞不見;當心神不為憂愁所擾亂時是多麼舒暢啊!

唉,喀泰戎,你為什麼收容我?為什麼不把我捉來殺了,免得我在人們面前暴露我的身世?波呂玻斯啊,科任託斯啊,還有你這被稱為我祖先的古老的家啊,你們把我撫養成一人,皮膚多麼好看,下面卻有毒瘡在潰爛啊!我現在被發現是個卑賤的人,是卑賤的人所生。

你們三條道路和幽谷啊,像樹林和三岔路口的窄路啊,你們從我手中吸飲了我父親的血,也就是我的血,你們還記得我當着你們做了些什麼事,來這裏以後又做了些什麼事嗎?

婚禮啊,婚禮啊,你生了我,生了之後,又給你的孩子生孩子,你造成了父親,哥哥,兒子,以及新一娘一,妻子,母親的亂一倫關係,人間最可恥的事。

不應當作的事就不應當拿來講。看在天神面上,塊把我藏在遠處,或是把我殺死,或是把我丟到海里,你們不會在那裏再看見我了。來呀,牽一牽這可憐的人把;答應我,別害怕,因為我的罪除了自己擔當而外,別人是不會沾染的。

我想俄狄浦斯被人稱為英雄就是因為他的這種勇氣。英雄的可敬之處是他是人的前提下成立的,有人的七情六慾,戰勝自身的恐懼才可得到人們的尊敬。若本是無情無慾,不怕不懼,輕輕鬆鬆便做到常人難以做到的事,那是神,只能活在人們的想象和敬畏之中。我覺得索福克勒斯的成功便是在於他塑造了一個勇敢抗爭命運,有血有肉的英雄。

2022年《俄狄浦斯王》讀後感範文

魯迅先生有言,“悲劇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古語則有云,“不知者無罪”。秉持着這兩種觀點來讀索福克勒斯悲劇《俄狄浦斯王》,便對俄狄浦斯產生了一種淺陋而矛盾的解讀:一方面,他是勇於挑戰命運的強者;另一方面,他又是無辜受害的弱者。然而真正細究索福克勒斯的用意,卻會產生另一種解讀:“無知”本身,恰恰就是罪過所在;也正是因此,悲劇恰恰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呈現給人看。

俄狄浦斯因為解答了斯芬克斯之謎,給出了“人”的答案,一度解救忒拜城邦;然而因為未能明晰“自己”的身世,因一時血性殺死生身父親,又不加辨識輕易迎娶了親生母親,所以最終將忒拜城推向“麥穗枯萎”、“牛得瘟疫”、“婦人流產”這般生命湮滅的絕望境地,可見確是一位罪人,而罪惡的根源,就在於他對於自身的無知。

那麼悲劇中“人生有價值的東西”究竟在哪裏呢?説是俄狄浦斯所代表的人類大體對於命運的頑強抗爭,可能並不準確。我認為,其價值所在,一是正義的最終勝利,二是對於罪責的主動攬承。

無論是不是神明的肆意安排,畢竟是俄狄浦斯弒父又弒君、僭越了父權與王權、淆亂了維持城邦生活的人倫秩序、犯下了不可原諒的重罪。因此神明置俄狄浦斯於失喪親人、黯淡雙眼、流放他鄉的悲苦境地,而對忒拜這座罪惡之城降下瘟疫,如同舊約中上帝降下洪水滅絕被罪惡之血污染的一切生靈。可以説,治罪本身即是為了揚善,苦難本身就是“正義”得以彰顯。由此悲劇教化觀眾去認清自身,警示觀眾遠離罪惡,並以罪惡自身的毀滅給人以欣慰與安然之感,正如黑格爾所説,悲劇的快感來自於“永恆正義的勝利”。

更重要的是,“罪大惡極”的俄狄浦斯同時也有着英雄的閃光。一旦他洞悉了事實的真相,便不加猶疑地刺瞎雙眼,自我流放。他説:“是阿波羅使這些兇惡的,兇惡的災難實現的;但是刺瞎了這兩隻眼睛的不是別人的手,而是我自己的”(見於退場,約第1330行),明知自己也是命運的玩偶,神明操縱了他作惡的雙手,但是對於罪責的懲戒,卻是他自己主動施行的。他當然可以以一句“我不知道”來自我開脱、來苟延殘喘、來置瘟疫中的忒拜於不顧,但是他選擇了承擔。只有在這個時候他是真正自由的(又不免使人聯想到後世康德所謂“自由意志”),他自由地選擇了負擔罪責,用無邊的黑暗和漫長的流落來贖罪。

在今天,在這個科學理性和商業理性壓倒神權與命運之敬畏的現代社會,在人們無數次以“沒有預見其結果”或“未曾明瞭其緣由”作為開脱自身錯誤的藉口之時,俄狄浦斯式的崇高更顯得彌足珍貴。至於弗洛伊德以“俄狄浦斯情結”來解釋弒父戀母的暴行,用“力比多”置換掉“原罪”,最終為俄狄浦斯和人類的罪惡免責,不正是將這部悲劇最具價值的思考抹煞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