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1年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三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8W
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國家監察》見證了反腐利劍高懸,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今天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2021年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三篇,供您參考查閲,謝謝!
2021年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三篇

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一系列違紀違法案件警示我們,不守紀律、不講規矩,是一切腐敗問題的源頭。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這就要求領導幹部要堅持操守,廉潔自律。

習近平同志在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強調,對領導幹部來説,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無人時、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領導幹部只有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才能不放縱、不逾矩。而檢驗幹部是否廉潔自律、自覺遵守黨紀國法則是從言行中的點滴小事中體現出來的。

無需諱言,總有幹部心存僥倖,企圖鑽過法律漏洞,不管是用公款大吃大喝、遊山玩水,還是參與賭博、大操大辦婚喪嫁娶,又或者是貪污受賄、私分冒領扶貧款,都是有損國家聲譽、人民利益的大事,更有甚者以公正、廉潔、清正自詡,卻在實際行動中越紀律“紅線”,但凡這種幹違法亂紀之事的幹部必然缺乏自律意識、黨性修養,也必然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制裁。

俗話説,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廣大黨員領導幹部切勿為了一己私利壞了規矩,忘了紀律,而成為時下反腐大潮中的反面典型。“律己”絕不僅僅只是口號,它需要各位幹部切切實實付諸實踐,唯有如此,才能築牢法治外牆,阻擋各種錢權誘惑入侵,從而守住自身清正廉潔之氣。

除此之外,各級紀檢監察部門要加強對領導幹部的監督管理,對違紀幹部要及時發現,嚴肅處理。

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

基層侵害羣眾利益的不正之風以及腐敗問題需要聚焦重點難點精準發力,圍繞制度措施落實責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對任務目標進行再明確,對有關紀律進行再強調,進一步提振基層幹部作風,堅決解決羣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增強羣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一要嚴格自查自糾。我們黨要加強對黨員幹部的思想教育,使黨員幹部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終謹記“自查從輕,被查從嚴”,心存敬畏,不要心存僥倖,全力做好“集中整治”查漏補缺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整改到位,避免僥倖心理。

二是要嚴格責任追究。責任傳導要到位,強化擔當,狠抓關鍵。“第一責任人”要強化執紀問責,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狠抓落實;各級紀委要強化監督問責,加大通報曝光力度;各級黨委要落實主體責任,履行責任清單,切實耕好“責任田”。

三要嚴防源頭腐敗。羣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要沉下心來深入羣眾,及時把苗頭性問題扼殺在萌芽期。需要兩把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第一把鎖用來鎖住民心,實實在在地走近基層,傾聽民心,與羣眾緊密聯繫在一起,讓“老虎”、“蒼蠅”都無處可逃;第二把鎖用來鎖住黨員幹部的私心,應把“常”、“長”二字貫徹於整治工作中,這樣才能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扼殺萌芽期的私心。

黨員《國家監察》觀後感

專題片《國家監察》近期在央視綜合頻道一經開播,就收穫觀眾的廣泛關注,並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該片全景展現了我們黨以自我革命勇氣推動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探索實踐,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羣眾在深切感受其治理效能的同時,也在內心更加認同國家監察制度,更加堅定“四個自信”。

國家監察制度管用、有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一套行得通、真管用、有效率的制度體系,這是我們堅定“四個自信”的一個基本依據。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健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之前,黨的監督實現了全覆蓋,但是根據原行政監察法,行政監察對象的範圍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有一部分人既不是黨員,也不是過去的行政監察對象,但行使的卻是公權力,權力監督存在真空地帶。通過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整合機構、完善職能、創新制度,把監督對象從黨員、幹部拓展到所有公職人員,有效解決了過去監察範圍過窄、反腐敗力量分散、紀法銜接不暢等問題。《國家監察》中,吉林工商學院原副院長張國志並非中共黨員,也不是行政機關公務員,他覺得自己不是黨員,紀委管不到自己頭上來。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實現了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督全覆蓋,類似張國志這樣身份的人不再是監督的盲區。

“聽言不如觀事,觀事不如觀行。”國家監察制度管不管用、有沒有效,實踐是最好的試金石。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在實踐中建構起來的,有着強大的實踐基礎,同時也被實踐證明,符合國情、有效管用、人民擁護,是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相統一的成果,具有深刻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

我們黨能夠依靠自身力量發現問題、糾正偏差

問題是時代的聲音,是理論創新的起點。我們黨全面領導、長期執政,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對權力的監督。對於中國共產黨而言,要解決對權力的監督問題,根本上要靠黨自我革命、自我淨化,不能靠西方所謂的政黨輪替和三權分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把自我監督的有效制度確立起來,構建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監督體系,才能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跳出歷史週期率。”面對自我監督這個世界性難題、國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着眼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對國家監察制度作出頂層設計,推進黨內監督和國家監察全覆蓋,探索出一條長期執政條件下解決自身問題、跳出歷史週期率的成功道路,構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專題片中,秦光榮、王曉光等主動投案自首或者迅速落入法網,正是因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進一步加強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使得反腐敗體制機制更加順暢,發現問題、懲治腐敗更加精準有效。

科學理論形成與完善的過程,就是不斷提出問題、回答問題,並在探索和回答問題中把握和運用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中國共產黨能不能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歷史週期率、答好“窯洞之問”,有沒有能力解決一黨長期執政條件下對權力的有效監督,這不僅是現實的重大挑戰,也需要在理論上作出回答。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成功實踐充分證明,我們黨能夠依靠自身力量發現問題、糾正偏差,深化改革、強化治理,推動執政能力整體提升,以黨的永不變質,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成功實踐背後是深厚的歷史文化支撐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並且滲透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國家監察》生動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中國國情,汲取歷史文化智慧,對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的創新探索。成功實踐、強大治理效能的背後,是中國獨特的文化基因和深厚的治理傳統。

文化是制度之母,歷史文化傳統決定道路選擇。從文化上看,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以人為本的人文文化,認為人可以通過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達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約束。中國共產黨將自省傳統作為政黨倫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並轉化到勇於着力解決自身存在問題的政治堅守上,形成了一套深化自我革命的內生機制。從歷史上看,監察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早在秦朝開始就確立了監察御史制度,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一套自上而下的獨立於行政權的監察體系,對維護國家綱紀發揮了重要作用。

擁有自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堅定走向未來。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汲取中華民族歷史文化智慧基礎上提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歷史與現實相貫通的重大創制性制度安排。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説,“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繼續沿着黨和人民開闢的正確道路前進,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們要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堅持和完善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