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多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24W

大家在看完一部具有教育意義的專題片之後,想必都增長了不少的見識。不妨將自己的所思所想記錄成一篇觀後感吧!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關於《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多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鑑史問廉》的觀後感範文多篇

 

《鑑史問廉》觀後感範文1

我認真收看了中央電視台九套八集歷史文化紀錄片《鑑史問廉》後,意猶未盡,又接着收看了河南衞視、河南新聞頻道的重播,受益匪淺,深感這是一部振聾發聵、令人震撼的紀錄片,是一部廉政文化的好教材。

我想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自己的感受:此片的特點、與開封的關係和兩點建議。

關於其特點可以用八個字來表述:好看、好懂、耐看、耐用。

這是一部以歷史朝代為經,以名垂青史的清官史和遺臭萬年的貪官污吏史為緯,用講故事的形式,通過情景再現的影視表現手法,以快慢適度、深沉渾厚、飽含激情的男中音解説為主,輔以56位專家學者言簡意賅、字字珠璣的點評,配以或激昂或低沉的音樂,使觀者隨着故事情節的展開猶如身臨其境,達到情感上的共鳴,煞是“好看”。

“好懂”是説,反腐倡廉這麼一個嚴肅的政治性很強的話題,被編劇以講故事的藝術形式娓娓道來。動人心者莫大於情,情在細節之中,細節在故事之中,這就是人們常説的細節感人。如漢代池陽縣獄掾王立的夫人瞞着王立收了囚犯家人一萬六千錢。事發後,王立感到自己沒管好家人,十分羞愧和恐懼,即刎頸自盡以明心跡。由此可見,漢朝法律的威懾力是多麼大,官員們的自律感和對國家律令的敬畏感、恥辱感是多麼強烈。

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尹晉華説,文化的功效是什麼?就是在不經意間,提供是非、善惡、真偽的判斷標準,儘管它不像經濟建設一樣吹糠見米、立竿見影,但功效卻是水滴石穿、壘土成塔、潤物無聲。誠哉斯言,該片寓教於樂、好消化、易接受,在潛移默化中告訴人們歷代清廉官吏的高風亮節與貪官們的醜惡嘴臉,告訴世人廉則興、貪腐成風則亡,這就是該紀錄片的“耐看”所在。

“廉則興、腐則亡”是一條亙古不變的法則。反腐倡廉是每個國家和每個歷史時期公務人員都必須嚴格遵守的規則,任何一個時期都應在反腐倡廉上下功夫,讓公務人員做到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此其“耐用”也。

《鑑史問廉》非常接地氣,與開封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片中涉及十幾個生於開封或在開封為官的廉吏:被漢光武帝封為“強項令” 的洛陽令杞縣人董萱,在開封做官時給後人留下“滄海遺珠”成語且又斷案如神的狄仁傑,留下“旋馬家聲”典故的宋朝宰相李沆,給我們留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鐵面無私的包拯,給兒子司馬康留下《訓誡示康》家訓的司馬光,“宰相肚裏能撐船”、鋭意變法的王安石,不貪佔一分一毫的蘇東坡,離職時只收揚州百姓一棵青菜、兩塊豆腐“一清二白”的江蘇巡撫蘭考人張伯行,精忠報國的岳飛,“兩袖清風”的晉豫巡撫于謙等,這些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的血管中始終流淌着憂國憂民的血液,他們身上無不閃爍着清風文化的光芒,無不彰顯着開封這塊文化沃士滋潤的清官廉吏對“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不懈追求。如果説,一部中原史即半部中國史,那麼毫不誇張地説,一部開封史即是半部中原史。

《鑑史問廉》八集中多次出現開封府、包公祠、龍亭、大宋御河、城摞城等風景名勝,這無疑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必將推動我市文化、旅遊、經濟、社會快速發展。

最後提兩點建議: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紀委命名的“廉政教育基地”——開封府內西側設置的“清官長廊”和“清廉詞” ,以及在牢獄設置的“貪官警示台”,在對公務人員的培訓中強化廉政教育。

二是尊包拯為“廉聖” 。筆者曾在市包公研究會組織的紀念包拯誕辰1010年座談會上提出:應在原有的中國古代十大聖人(文聖孔丘、武聖關羽、詩聖杜甫、醫聖張仲景、茶聖陸羽、史聖司馬遷、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草聖張旭、酒聖杜康)之外,增設包拯為 “廉聖”。

在這方面,其他省轄市已先行一步,在傳統的“十大聖人”之外,又加了八聖:漯河的“字聖”許慎,南陽的“科聖”張衡、“商聖”范蠡、“智聖”諸葛亮,焦作的“文聖”韓愈、“律聖”朱載,周口的“道聖”老子,新鄉的“謀聖”姜太公。

《鑑史問廉》觀後感範文2

近期,觀看了由中央電視台、中共河南省紀律檢查委員會、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文化政論片《鑑史問廉》,該片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以“廉”為核心,以“清、勤、慎”為主題,在歷史的興衰沉浮之中挖掘中華廉政文化的優秀遺產,藉助中華文明進程中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人物,全方位展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的精華,探尋廉政文化的力量。重温那一段段湮滅的歷史,觀看那一個個沉重的故事,既有歷史縱深感,又有現實時代感,引人入勝、發人深省。作為紀檢監察幹部應多從這些古代廉政文化裏面汲取為政以德、禮法相依、德主刑輔、治權官吏、正心修身的一些思想和做法,古為今用,提升監督執紀水平。

一是以史為鑑,築牢思想防線。《鑑史問廉》藉助歷史上的真實廉政經典故事,進一步明析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魏徵、狄仁傑、包拯、鄭板橋等一大批清官廉吏曾在河南任職,留下大量廉政佳話和典故,如“周公吐哺”、“甘棠遺愛”、“羊續懸魚”、“精忠報國”等,為歷代百姓傳頌和敬仰。片中也有如張養浩所撰《為政忠告》、孫嘉淦所提《居官八約》等對“官德”的重視和倡導。因此,作為共產黨員,特別是紀檢監察幹部,要以史為鑑,時刻為自己敲醒警鐘,要明白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反面教材中汲取教訓,從點點滴滴處嚴格要求自己,正確運用好人民賦予的手中權力。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斬釘截鐵、堅定不移;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敢於鬥爭、敢於亮劍;在關鍵時刻信得過、靠得住、能放心。

二是敢於擔當,切實把監督執紀責任扛在肩上。該片第三集《清濁之辨》的結尾,以“五人之墓”的故事告訴人們“生死的意義很重大,即使是一個普通百姓對國家也有重要的作用”,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在於“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之中。“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作為一個黨員領導幹部,要牢記“為官避難平生恥”,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幹部,要切實把監督責任扛在肩上,敢於擔當,勇解難題,這才是鑑史問廉下的新常態。

三是廉潔自律,嚴格遵守黨紀國法。古人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這句話是講為政者必須身正行直,辦事公道。這部政論片再次昭告世人:在社會主義中國,法律面前沒有特殊公民,黨紀面前沒有特殊黨員。一個黨員幹部,不管地位多高、權力多大,只要違法亂紀,終究逃不脱黨紀國法的嚴厲制裁,以身試法者必亡。因此,必須嚴於律己,以法律己,管好自己“做熱點工作但不做熱點人物”。

四是當拘小節,不斷提高拒腐防變能力。“剩喜門前無賀客,絕勝廚內有懸魚”,説的便是東漢“懸魚太守”羊續居官清廉,拒受屬下之禮,流芳百世的故事。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時江西代表團審議時,婉拒了江西老紅軍委託代表明經華轉呈的兩瓶茶油,亦為羣眾所稱讚。或許在許多人看來,兩瓶茶油,又能值多少錢?收了也無妨。但習總書記卻用實際行動為全體黨員幹部上了一課,“小事當慎,小節當拘”。“小節不慎,大節難保”,在“小節”上疏於防範,最終只能是思想滑坡、不能自拔,直至鑄成大錯。因此,要從細小的問題入手,在小細節上管住自己,無論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都要做到心不貪,嘴不饞,手不長,潔身自好,時時警惕,做到常棄非分之想、常懼法紀之威、常思監督之益,不給別有用心者留下可乘之機,在思想作風上過得硬。

《鑑史問廉》觀後感範文3

根據市紀委統一部署,近日,我局要求全體黨員幹部職工觀看八集紀錄片《鑑史問廉》。該片由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紀委、中央電視台、河南廣電出版局聯合錄製,是一部回望歷史、展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精華的作品。通過連續觀看,我對中國厚重博大的廉政文化史有了新的學習和認識,對加強黨性修養,增強廉政意識以及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我認為,作為黨員領導幹部,廉是立身之本、幹事之基,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那樣,做一名忠誠履職、乾淨做事、勇於擔當的合格公僕。

該片第三集《清濁之辨》,向人們展示了一個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故事,展示了歷史上清官和貪官不同的人生軌跡,剖析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的選擇。透過該片,我體會到在貪與廉、清與濁上辨明大是大非,是一個領導幹部終生必修的課程,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進步發展的條件。國家的興衰、吏治的清廉與否,不僅僅決定於高居廟堂之上的君王和各級官吏,而是需要全體國人共同的努力。幾千年來,正是無數中國人的堅守和戮力犧牲,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才得以不斷髮展興旺。這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就源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

通過觀看該片,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廉潔的對立面就是腐敗,當廉潔的意識不能佔據主流的時候,就會不自覺地滑向腐敗。每一個腐敗的故事都是從廉潔意識的淡漠開始的。中國傳統文化提倡"禮尚往來",但"千里送鵝毛,禮輕仁義重",並非禮物越重,感情越深。相反,從現實的角度來講,禮物越重,越容易起到相反的作用,容易將你的恩人變成罪人,容易將原本的好心變成壞事。現實生活中,不少官員就是在他人的感恩表達中模糊了廉與貪、清與濁的界限,甚至因為還不完的人情債而心生非分、滋長貪念。

那麼當代中國,什麼是清官、好官,什麼是合格的人民公僕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提出"好乾部"標準問題,認真學習、深刻領會這一重要思想,把人民需要的好乾部選拔出來、使用起來,我們黨的事業就會朝氣蓬勃、生生不息,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就會薪火相傳、蒸蒸日上。2014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黨員幹部要"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這"三句話"是對好乾部標準的高度概括和樸素表達,為我們加強新時期幹部隊伍建設指明瞭方向,也對我們每一名領導幹部提出了明確的做人做事做官原則。

我認為,"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與我們黨的好乾部標準是一脈相承的。儘管各個歷史時期黨對幹部的要求不同,儘管不同時代的優秀幹部各有特點,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是始終不變的價值底色,德才兼備是始終貫穿的價值主線。"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體現了做人做事做官的高度統一,對黨忠誠是黨員幹部的政治品格,個人乾淨是黨員幹部做人的底線,敢於擔當是黨員幹部為官的職業素質,"三句話"實質上是黨員幹部安身立命、做人做官做事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這"三句話"既樸素又簡潔、既好記又易懂、既有現實性又有針對性,要求明確、擲地有聲。

通過觀看《鑑史問廉》,使我更加認識到,"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是辯證統一的整體,涵蓋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業務建設、作風建設、品德建設等各個方面,更加突出了對黨員幹部的政治品格要求、黨性修養要求和職業素質要求,是對新時期好乾部標準的豐富和發展。觀看《鑑史問廉》,的確引人深思、讓人清醒。我認為要達到"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幹部清正",首先要做的就是"幹部清正",每一名黨員領導幹部都要守住黨性修養和清正節操,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五條標準和"三嚴三實"要求,把"對黨忠誠、個人乾淨、敢於擔當"作為座右銘,作為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融入黨性修養全過程,貫穿於工作的各方面,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做一名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的好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