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7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06W

小夥伴們在寫觀後感的時候,可以結合我們的生活實例,每次大家欣賞完一場影片後,應該有很多感觸,可以撰寫一篇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7篇,供大家參考。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7篇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1

根據老師的推薦,我在家裏觀看了一部印度兒童影片《地球上的星星》。這部影片很感人,讓我流下了感動的眼淚。

這部片子講述了一名9歲的小男孩伊桑的故事。伊桑雖然學習很差,但是他的畫畫得非常好,想象力豐富。上課時,他的注意力很不集中。因為他總喜歡觀察池塘裏的小魚、樹上的小鳥、地上的小水坑他覺得這比上課有意思多了。可是伊桑的成績太差,老師覺得他已經沒救了,經常罰他站在門外,不讓他聽課。而同學們呢,也天天嘲笑他。爸爸實在沒有辦法,就把他送到了寄宿學校。到寄宿學校後,伊桑難過極了,一句話也不説,除了他的同位沒人願意理他。直到有一天,美術老師拉姆來了,他發現伊桑有繪畫的天才。拉姆老師從字母開始教伊桑,伊桑的學習慢慢有了進步,也有了自信。後來,伊桑在繪畫比賽中贏得了第一名,當老師同學看到他畫的那麼好時,他們都目瞪口呆、非常驚訝。當我看着伊桑拿着獎狀,向拉姆老師跑去,伊桑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伊桑很幸運,因為他遇到了一位真正關心他、瞭解他的好老師——拉姆。拉姆老師用很多有趣的方法幫助伊桑學習讀寫。他們在沙堆裏用手指寫字母、用彩色的橡皮泥捏成字母,拉姆老師還帶着伊桑到操場上,在台階上跳來跳去地練習計算,就這樣,伊桑慢慢地對學習有了興趣,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進步。我一邊看,一邊想:拉姆老師用這種方法教學,太有趣了!

我不由想到了我的老師。説實話,有些課,我一上就想睡覺,真希望能早點下課;但也有一些課,老師上得妙趣橫生。如果世界上多幾位像拉姆一樣的好老師,把每一節課都上得生動有趣,讓同學們天天都開開心心,該多好呀!

這部影片給了我很大教育:一、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有些只是成績不好罷了,他或許在其它方面有特長,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請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我們,更不能用顯微鏡去看我們的缺點,那不是刺激我們幼小的心靈嗎?拉姆的與眾不同在於他教育小孩主張用愛去感化教育他們,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落入人間的晨星,要去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不能用成績去衡量一個孩子的價值。爸爸、媽媽們要用放大鏡去看孩子的優點,這樣孩子會得到鼓勵和幫助。二、爸爸、媽媽你們也有過成績不好的經歷,為何要為難我們呢?我們何嘗不知那怎麼也學不會的感受呢?有了問題,不要什麼不做就只會埋怨,埋怨有用嗎?找到原因,選擇合適的方法,我們是會改變的,爸爸、媽媽們應該相信這一點。還給我們一片藍天,帶走你們給我們的烏雲,讓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三、我們都是一顆會發光的星星,我多麼希望老師和爸爸媽媽能關心、愛護、幫助每一個孩子,讓我們都能發出屬於自己的光彩。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2

1937年12月的南京,瀰漫着一種頹廢和絕望的氣氛。在淞瀘會戰中冒死戰鬥的將士們,到了南京都成了膽小鬼,強大的日軍磨滅了他們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擋在城門,卻擋不住潮水般的殘兵敗將。十幾名日軍在教堂發現了無數難民,其中還有很多中國軍人。日軍恐懼的叫援兵,可中國人卻無意抵抗,麻木呆滯地舉起了雙手,日軍的幾聲槍響就使他們徹底崩潰。遠景中,孫中山的銅像被拉倒,一齊倒下的是整個中國嗎?

不是!殘兵連的廢墟中做着最終的抵抗,頑強的抵抗。最終隊長陸建雄無力地説:“兄弟們守不住了,散了吧!”沒有人離去,直至被俘。這羣鐵骨錚錚的漢子在子彈穿過胸膛的那一刻齊聲大喊:“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這偉大的一幕讓我想起了張自忠將軍死前的一句話:只要我等堅決抵抗,以我五千年浩瀚中華,絕不會亡於三島倭奴之手。中國是堅韌的,中國人的抵抗從來沒有停。

但在當時的南京,抵抗終是主旋律。畫面中,無數頭像的士兵和平民從各方向被驅趕至一齊,被淹死,槍殺,活埋,燒死,如潮水般倒下,畫面殘酷,簡直目不忍視,南京真正的地獄。南京已經死了,安全區是唯一一塊苟延殘喘的地,拉貝從其“納粹”的身份保護了一小批難民。日軍發現安全區有很多女人便前來索要一百個,姜教師和拉貝先生無奈答應。當姜教師哭着説出這個決定時。妓女小江第一個站出來:“拉貝先生,我去。”她從容地轉身,驕傲的回頭,以她特有的方式做出最勇敢的抵抗,證明着中國式頑強的。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和絕望,僅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國的期望,明天雖然依舊殘酷,但期望已經傳遞下去。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已經被喚醒,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僅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影片用很多的筆墨勾畫了角川這個主角,他有知識,有思想,天真而純淨。作為侵華日軍的一員,他的雙手無可逃避的沾滿了鮮血,但他的內心始終在掙扎和思考。在心愛的百合子死去後,他最終完成了——對人生的救贖,走小豆子,開槍自殺。我明白角川的悔過,但比起我們死去的三十萬同胞是天壤之別。所以我們要勿忘國恥!讓中國沉睡的雄獅永遠咆哮!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3

很早以前就聽媽媽跟我講過南京大屠殺的事,説南京死了有30多萬人。今天,我們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觀看了《南京南京》這部電影,讓我真實的感受到了這個歷史。

我們坐在座位上,等待着《南京南京》的開始,在一陣陣轟炸聲中拉開了《南京南京》的帷幕,這使在場的所有人的心一下子變得沉重起來。一架架飛機投下的炸彈把南京的圍牆炸得殘垣斷壁,南京成了一片廢墟。

日本軍和中國軍隊抗時,由於日本人太多了,所以中國軍倒下了。日本人來到孫中山的雕像前,把雕像拉下來,在那裏豎起了一面日本國旗,彷彿南京已經被他們佔領了。雖然中國人死到臨頭,但是他們在死之前仍然高喊着“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看到這兒,我的心揪了起來,被他們的那種精神感動。日本人一氣之下,把一部分人趕到一間很大的房子裏,用無數個木板封住了出口,讓中國人逃都逃不掉,最後放一把大火,把他們活活燒死,可他們還嫌不夠,還往裏面投了兩枚炸彈。日本人又挖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坑,把其餘的中國人都推了下去,把他們活埋了,日本人還在那露出頭的沙坑上跳舞……日本人實在是太殘忍了,他們的行為真是令人髮指。看到眼前這一幕,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淚水。

日本人都很殘忍,但是在這部《南京南京》中,唯獨有一個日本軍與眾不同,那就是角川。當他看到自己無辜的傷到中國人時,他都會忍不住流下淚水,有時還會對他們説對不起,甚至還會為他們立一個墳……在電影接近尾聲時,角川還放走了兩個中國人,其中還有一個孩子。放走後,那孩子臉上露出了笑容,那笑容是那樣天真,那樣燦爛。而角川因不堪忍受日本人殘殺中國人的行為而自殺了。

看完《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在戰爭時期,有無數個人喪失了生命。日本人雖侵略了我們,但是他們永遠侵略不了我們中國人的心!現在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之中,但是世界並不太平,不少地區還瀰漫着戰爭的硝煙,罪惡的子彈依然還威脅着“和平之花”。我們要珍惜現在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活。

現在的南京是多麼美麗啊!可在這美麗的城市腳下卻埋藏這30多萬人的身軀。《南京!南京》是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從現在起,我們要發奮學習,為人民的幸福,為祖國的繁榮和強大而努力奮鬥。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4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70餘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時,久違的黑白畫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們記憶深處的沉澱。這次與以往的紀錄片或者電視不同,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視角的戰爭和屠殺。黑與白,簡單的對比如同大腦裏面塵封的記憶,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卻增加了想象的空間;失去了血色的恐懼,卻增加了對戰爭的恐懼。黑與白,不在乎視覺上表現戰爭的血腥,而在於通過戰爭的原態趨引領大家對戰爭的思考。所謂立意,往往是一部藝術作品的靈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達出來的內在含義,立意高下,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格調高下,《南京!南京!》從一個日本兵的眼中來觀察這個戰爭,通過戰爭的表現,去挖掘戰爭的實質:一個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潰,那麼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從一個受難者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我們是不是會被悲情所纏繞,被屈辱所充滿,忘卻對戰爭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過表現施暴者的痛苦、絕望、崩潰,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極度痛苦和災難。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無寸鐵的人,會有緊張和不適,當看到屍橫遍野,習以為常以後,神經麻木了,殺人變成了一種習慣。但總有醒來的人,總有麻木後醒來的時候,看到人如此輕易的被殺死,對人生存的意義便會開始懷疑,這個人類固有的道德力量雖然弱小,但尚未泯滅。

“活着比死難受”角川自殺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後一句話,反映出一個普通人在戰爭機器的驅動下,草菅人命後對生命的反思。

如果説,它僅僅是掀開陳年的傷疤,僅僅是在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僅僅停留在展現三十年代末中國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麼,電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現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這部片子的導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現翹楚,令人回味,將這部悲情作品昇華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視角俯瞰了這個歷史的劇痛:我們不再停留在控訴和仇恨的層面,我們不再膠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們從人性的內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類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人類的道德的力量雖然弱小,卻始終活着,並希望有一天強大起來,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拒絕所有的戰爭!拒絕所有的殘暴!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5

8月19日晚,才看的這部電影,以往看電影基本上不寫影評的,但是這部電影涉及我們最可愛的人,武警消防官兵,加上筆者本人也曾從軍,看電影的感受頗深,有感動,更多的是一種難受,煽情太過,卻忽略了正常的一種邏輯,感覺很跳戲,感覺自己熱愛的人民被這部劇的拍攝、劇情、大局給帶偏了。

總的感覺,這部劇硬煽情,凹造型,搞畫面,影片中的消防員都是導演要他們犧牲的,完全沒有邏輯,看這部劇,很生氣,很難受,所以第一次註冊豆瓣來這裏不吐不快。

這部影片是歌頌消防員的,所以影評應該更為貼近真實,但是影片中的bug實在太多,許多劇情也銜接不上。

1、第一個火鍋店的場景,煤氣罐第二次,新兵消防員和特勤一中隊的副隊長兩個人做最後掃尾,掃尾怎麼可能會安排兩個人,再説,個人推斷,應該是聚集幾十個煤氣罐的倉庫大門,被新兵消防員打開,出現火花,然後因為氣壓的關係,大量空氣衝進倉庫,導致。這個可能嗎?如果加上一個煤氣罐煤氣泄露的鏡頭,再加上一個火鍋店老闆提前告知消防隊長倉庫有煤氣罐的鏡頭,再發生一場,我想會更好。

2、最讓人氣憤的bug,就守a01油罐的閥門這個劇情,明明知道有a,b兩個區域的閥門,為什麼派人去關的時候,只有兩個人去a,b沒人去嗎,還有手動關閥門的時候,明明知道有4個閥門口,為什麼只安排兩個消防員去轉,安排4個人就有那麼難嗎,一個需要8000轉,差不多要1個多小時,能節省時間,能不讓消防員犧牲,就有那麼難嗎,所以説,這是一部為了煽情忽略邏輯的電影,看到這裏我真的很難過。

3、流淌火,明明是流淌火,主要滅火的確實水,油比水的密度低,加上水不是流的更快嗎,你這是在逗我。

4、楓林中隊保障水源,全楓林中隊只有兩個人嗎,其他人都在消防車裏看嗎?全程就只有一個抽水口嗎,那個口子堵住了,全部水就停了?看到歐豪演的上士消防員一個人下水去清理垃圾,沒有其他人,你這是欺我楓林中隊無人嗎?

5、還有那一段雖然感人,特勤中隊在化學罐區前抵禦火情,居然還在拍視頻留言?要知道,那個環境下,居然有時間拍這個?煽情是這樣煽的?完全不合現場情況啊,我還記得棒子電影《潘多拉》,劇情其實差不多,但是最後主角和家人視頻,卻是那麼感人,那麼理所當然。

6、影片中,火災的起因,真是一大敗筆,簡單的一筆帶過,外國佬的船未按流程,申請,就打開閥門將油輸送進來,話説,一個港口,一個油庫的管理竟然如此鬆懈?外國佬可以單方面在沒有申請的情況下,在確定前期油料輸送完,單方面再輸送油料?最後,竟然還沒結尾,這些外國佬就沒事了?

最後,我想説的是,這部電影確實是弘揚正能量的,把消防員精神表現出來了,但是整個電影存在太多問題,總的來講就是為了死亡而死亡,為了煽情而煽情,難受。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6

如今的《南京!南京!》,我也是掙扎了近一個月,才終於走進電影院。

此時,關於《南京!南京!》的評論已經在網絡各處掐得如火如荼。大家都在借這個平台,説自己的愛國心,自己的國家觀、世界觀,甚至是價值論。我管不了陸川是被捧還是被貶。

我只是作為一個南京人,單純地感激他。儘管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在晚上長久地做着噩夢,一次一次的醒過來,看着遠處城市夜空的紅色霓虹就像是這座城市散不去的業火和血色。我還是感激他。

他窮盡了4年的精力和時光,把這部影片拍得努力又真實。幾乎復現了這座城市1937年12月13日淪陷至1938年2月中,所經受的無法描述出的災難。而其實,一直到1938年5月,掩埋屍骸的數量都比不上新送來的數量。在影片開始不久的時候,有一段我覺得很漫長的屠殺鏡頭的蒙太奇。從焚燒的火焰燃起,機關槍掃射人羣的槍聲久久不息,伴隨着坑殺、刺刀亂戳……看得眼睛瞪到目眥欲裂,血液中有聲音在叫囂:“為什麼還不停下!!為什麼還不停下!!為什麼還不停下!!”在下一刻鏡頭轉換時,我才覺得釋解了。覺得那段蒙太奇只要哪怕再多10秒,我就會毫無理智不顧一切地站起來,大叫着把手中的飲料砸向屏幕。

只是短短用分鐘來計的時間,我都覺得難以忍受。那段長達半年之久的日子,南京這個城市該是如何。已經到難以想象的地步了。

白天專門去了挹江門那座城門處,影片裏劉燁他們這些軍人就是分批穿過這座城門,走向死亡的。我站在城門外,始終都沒有走到門的另外一邊去。今天,南京的陽光燦爛,但城門裏的陰影依舊陰鬱得無法描述。路上的汽車一個一個地穿過城門,漆光閃耀。我當然知道,門那邊不會再有大吼着“中國不會亡”的悲壯死亡了。再往前走,長江裏也不再會漂着數目可觀的屍體,那裏只會有受了污染的江水空空地擊打江岸。

所以,我感激陸川。

自己曾經也拿着地圖,一個一個去考據那些屠殺發生的地點。但是白底黑色的文字,終比不上影像的心理震撼。他就算被人指責拍得像景片,但我覺得他的立場是中國相關電影裏難得的客觀的,也正因為如此,也是難得真實的。它帶給我的震撼,超出了我的想象。

2022電影觀後感1000字篇7

這個夏天,最燃、最催淚的電影非《烈火英雄》莫屬。影片以一場濱海城市石油碼頭的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為背景,真實還原了消防戰士穿梭在濃煙火海無懼前行的故事。《烈火英雄》改編自遼寧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鮑爾吉·原野的長篇紀實文學《最深的水是淚水》,如今,這篇紀實文學更名為《烈火英雄》由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近日,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是創作生涯中最艱難的任務,“因為他們經歷了我無法想象的痛苦,我要為他們建立一座血淚文字的紀念碑。”

採訪本被淚水浸濕:“我承擔了那份痛苦、絕望和拼爭”

長篇紀實文學《烈火英雄》以“7·16”大連保税區輸油管道起火爆炸事故為背景,表現了當代消防英雄的集體羣像以及中國消防戰線的鐵軍精神。書中以人物事例串聯情節,塑造了面對火災險情時的消防孤膽英雄,以及數位被譽為“開在黑油紅焰間的青春花朵”的80後、90後等青年消防員的英雄形象。

影片中,黃曉明飾演特勤中隊隊長江立偉,他徒手轉動8000圈關閉閥門被烈火燒灼時所展現的無畏,和在妻子兒子的合照被大火燒着時表現出的柔情眷戀,引無數影迷落淚。現實中,當時與火災對峙的是來自遼寧公安消防總隊的2380名消防官兵。鮑爾吉·原野表示,這是自己從事文學創作以來第一次接到如此艱難的寫作任務,“4個多月,我採訪了188人,每天都在和消防官兵談那場火,厚厚的採訪本正反面記錄着滿滿的字跡,上面有些字被洇模糊了,那是我的淚水。”那段時間,鮑爾吉·原野經歷了極大的痛苦,“我重複傾聽消防戰士講述這場災難,我承擔了他們的苦痛、絕望和拼爭。有一次,一位女作家出於好奇跟我去採訪,她聽了一小時就受不了了,太慘烈了。”

曾無數次打退堂鼓:“消防員永不屈服的精神支撐我寫作”

如今回想那次創作,鮑爾吉·原野坦言自己無數次打過退堂鼓,“4個月可以寫一部長篇小説,而我僅僅完成了這本書的前期採訪。採訪和寫作使我停止了專欄寫作、講課和採風活動,但豐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它讓我知道,人在死神、生理極限面前的每一個細節,讓我知道在這個時代人的高貴性。”

鮑爾吉·原野表示,在採訪和寫作中逐漸清晰了一個觀念——撲救“7·16”大火,是一部當代中國人的精神史詩,“它是人類在災難面前放射的意志光芒,是永不屈服,是拯救,是愛,這些精神支撐我把這本書寫完。還有,我堅持下來是為了這些戰士,他們經歷了我無法想象的痛苦取得了勝利,我要為他們建立一座血淚文字的紀念碑。”

鮑爾吉·原野出版過《流水似的走馬》《掌心化雪》等作品集,獲得過魯迅文學獎、百花文學獎等獎項。《烈火英雄》是他用文字表達對“7·16”勇士的敬意,“遼寧公安消防鐵軍不僅是英雄,還是中華民族值得讚頌的偉大人物。他們的經歷,是當代中國最值得記錄的記憶之一,我為認識過他們,寫下他們的故事而感到欣慰和自豪。”

Tags:觀後感 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