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四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65W

看完《百鳥朝鳳》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寫一篇觀後感將內心所想都記錄下來吧。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四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四篇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1

很久沒有去電影院看過電影了,更是第一次在電影院裏看文藝片,在看之前,我雖然買過票了,但也總不想去看,我很害怕看到悲傷的部分,但我現在真的很慶幸,我去看了!

嗩吶從一開始人人都尊重的東西變成了,人人都看不上的東西,焦師傅是嗩吶的最後一代幸運兒,他是有眼光的,他挑選了天分一般但非常刻苦努力的遊天明,因為他知道藍玉性子野,對嗩吶沒有從一而終的堅持,事實最後也證明了,師傅的選擇是正確的。

從開頭嗩吶匠們的演出遇到的盛況到最後只有天明一個人孤零零的為師傅吹《百鳥朝鳳》送行,反映出了傳統匠活的落寞,從演出的跪下來謝恩;到只給每位嗩吶匠一條煙一個紅包,而不再行接師禮;最後嗩吶班子都沒了。焦師傅在喝多後即興吹的嗩吶發出的感想,可以想象焦師傅對這樣的行為有多無奈,他一邊告訴天明“不要只盯着手裏的票子,要盯着手中的嗩吶”到失望的表示“規矩沒了,規矩沒了”,在與人打完架後拾起損壞的嗩吶,心中的悲憤。

焦師傅在自己彌留之際還把自己的牛賣了,不是為了給自己治病,而是想再給天明置辦一套新裝備,其實他明白,現在的人已經不愛聽嗩吶了,置不置辦新裝備已經沒有用了,但他還是想為天明做些什麼,為嗩吶再做些什麼。

天明的師兄們都出去打工,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嗩吶了,而是因為他們需要養家餬口,焦師傅把他師兄的行李全扔了,他師兄只是看着焦師傅,連一句辯解的話都沒有,最後焦師傅親自上陣吹嗩吶,吹出了血,都還不停,最後他吐了一大口血,還不讓停,讓天明吹主調,他幫忙伴奏,因為嗩吶已經沒有人了,他必須自己挺起來。

德高望重的焦師傅,死後連四台大戲都沒有,只有他最驕傲的徒弟天明獨自為他吹嗩吶送行,最後焦師傅放心的轉身離去,因為他相信天明會繼續吹嗩吶的,哪怕天明是最後一個嗩吶匠。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2

“鳳凰已逝,但百鳥皆鳴”,凝重厚實的影視風格,__濃郁的傳統民俗特_,悲天憫人的哀婉樂曲,讓這部《百鳥朝鳳》—大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呈現了經典。

這部影片整體融入了對_傳統文化的沉思和回味,影片開始像兒童音樂勵志題材那樣,影片以老一代嗩吶藝人焦三爺(著名男演員陶澤如飾演)為線索,表面看起來嚴肅古板,一身傲氣,實則是一位熱血、善良、重情重義的老人,在挑選嗩吶徒弟的過程中,盡顯其苛刻,從父親帶着磕頭拜師,到焦師傅的一身傲骨,並不待見,再到用麥稈吸水練功,哪怕是風吹雨打,並不間歇,以及我們看到天機智聰明的師弟藍玉登場,不難看出,遊天鳴學藝是如此之艱難,然而,焦師傅並沒有選擇更有天賦的徒弟藍玉,卻選擇了重感情的遊天鳴,這種選擇,讓我在此時就感受到了嗩吶藝人對信念的一種堅守,也流露出對人、對事物、甚至對情感的一種堅守的傾向,卻在剛剛繼承了師傅衣缽,以為從此可以飛黃騰達時,卻出現了西洋樂隊擊敗嗩吶,經濟誘惑,西方思潮,蠢蠢欲動的不安的心,讓人不得不去沉思,_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

從這部影片的拍攝手法來看,聚焦了鄉土音樂人的興衰,但我們又看到小孩吸水時的搞笑場景,樂隊不得不東奔西走的窘迫處境,再聽到耳邊響起生猛的粗口,看到在存亡危機之時,為了捍衞民族文化瑰寶的尊嚴,而揚起拳頭進行抵禦的羣毆,這些鏡頭,讓我感到有冷幽默。再聽到高亢的、有力的、穿透力超強的民俗嗩吶配樂,彷彿是調好敍事的節奏,鏡頭在剪輯中完全看不到拖泥帶水,我們很快就沉浸其中,編導對人生、對時代、對社會思潮變革的深刻感悟,執拗的傲骨精神,用藝術的內涵和文化的深度,來打造這部作品,一代匠人的獨具匠心,着實是一部經典的言志力作。當然,我們看到的有對_傳統古老藝術的感懷,也有無奈,無奈於時代的變遷,不管是文化的變遷,還是社會動向的變遷,_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在人們心中、生活中的變遷,實則在向我們啟示人生,在人生的每段路途中、每次選擇中,我們不得不沉思,我們每個人的堅守是什麼?問問自己的內心,堅守在哪裏?

我感動,為這部《百鳥朝鳳》,我期待,我們_傳統文化的發揚光大,我虔誠的期望,自己甚至更多人都能記住自己的初心,堅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用平凡的、普通的行動,用最真實的心靈寫照,去捍衞我們的心靈。有一句影評寫的特別好:電影最後《百鳥朝鳳》敬送的不只是師傅,還有_的傳統文化。

非常感謝加勒組織的這次觀影活動,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情”,父子情、師徒情、兄弟情,不禁讓人潸然淚下。“匠”,我想到了加勒的企業文化,不造假,不作惡,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情感的歸依,心靈的寄託,當我們忠誠於我們的堅守,忠實於我們的情感,我們的內心已經被自己感化了,精神境界已經達到了致高點,還有什麼追求勝似於此呢?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3

師兄們告訴焦三爺,天鳴病得厲害。焦三爺略加思索,説:“遊家班班主病了,今日就由我代勞吧。”説完,他背朝人們,劇烈地咳嗽幾下。片刻,他轉回身,捧起嗩吶,堅定而又大聲地説:“《百鳥朝鳳》,敬送亡人。”

嗩吶聲響起,抑揚頓挫,真好似百鳥朝見鳳凰。天鳴的鳥叫也是惟妙惟肖。漸漸地,天鳴愣住了,他看見一股殷紅的鮮血在鏽跡斑駁的嗩吶管上流着,是那麼刺眼!一股,兩股,天鳴毅然拿走師父的嗩吶,三爺再也沒忍住,“哇”的一聲,一口鮮血吐在地上。但他顧不得擦去嘴角的血跡,大吼一聲:“拿鼓來!天鳴,你繼續吹!”説着,便“咚咚咚”地敲了起來。那一刻,他的眼神是那麼堅決!那麼無畏!

我的眼淚從眼角悄然滑落。這個堅毅的身影已經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頭。

焦三爺是在用生命吹嗩吶呀!他不顧自己老弱的身子骨,毅然決然地吹響,這不僅是對德高望重的死者的敬重,更是對嗩吶藝術刻骨銘心的熱愛啊!他把嗩吶吹到了骨頭縫裏!我的視線又一次模糊了。

為什麼焦師傅能用生命吹嗩吶呢?我可以肯定地告訴你——是傳承的力量!他用自己的鮮血告訴鄉親們,不要忘記嗩吶;告訴天鳴,不要氣餒,牢牢守護嗩吶的技藝,八百里秦川不能沒有嗩吶!

現在,只要一打開收音機、電視機,就聽到或搖滾或悠揚的西洋樂曲,它們就像細菌一樣無處不在,肆意侵佔着民族樂器的世界。許多民俗藝術正在遠離我們,瀕臨失傳。

慶幸的是,又有人開始重視民族樂器,嗩吶藝術也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那些曾經拼了性命保全民俗技藝的民間藝人們,多少也能得到一些安慰了吧?

《百鳥朝鳳》告訴我們,民族文化才是我們的根,我們要保護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民族瑰寶重新綻放光芒!

《百鳥朝鳳》觀後感精選4

由已故著名導演吳天明執導的電影《百鳥朝鳳》推開西北的重重山水,伴着黃土地上的一聲歎息,帶我們走進了嗩吶技藝由興至衰的歷史軌跡,也品味了新文化衝擊下“傳統匠人”的文化情懷。

嗩吶作為一種民族藝術,本在農村廣為盛行。但隨着西洋樂器的滲透,這種傳統的嗩吶技藝正在消失。正如影片中嗩吶班被西洋樂隊衝擊的七零八落一般,許多傳統匠藝在日新月異的時代浪潮衝擊下,面臨由興至衰漸漸消無的困境。這些走在窄窄田埂上的文化技藝,既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民族文化之根的延續,需要被保護,被傳承,被複興。而在這條並不好走的文化尋根之路上,有焦三爺,有吳天明,有你,也有我,共同用嗩吶聲聲浸潤中華文化之根。

浸潤文化之根需要信仰支撐。片中焦三爺説,從前出活的時候嗩吶匠坐在太師椅上,孝子賢孫跪倒一大片,可現在呢,誰還把嗩吶匠當回事。儘管憤憤和不滿,但仍含着血吹奏了人生中的最後一支百鳥朝鳳。那些憤懣終化為一聲歎息,留下世代相承的信仰繪成這個時代的精神底色。若是沒有這些老一輩對藝術的無私奉獻,對規矩的堅持把控,對文化的愛惜傳承,那一首百鳥朝鳳終將成為歷史中的老照片。時代向前,精神不倦。新一代的技藝傳承者們也要像老一輩藝術家一般守着信仰,專於一事,將文化的瑰寶傳承下去。

浸潤文化之根需要創新守衞。師兄弟們的遠走他鄉,遊家班的難以為繼也是現實生活中民俗文化的真實寫照。民俗文化本就生於土地長於山水之間,土地在變遷,文化發展自然也要隨之向前。和從前的鑼鼓一響,腳板就癢不同,現在的受眾受到西洋文化的影響欣賞眼光也隨之改變。與其故步自封,不如鋭意創新。正如小提琴至於梁祝一般,優秀的藝術一定是敢於創新且契合環境的。這就需要堅守者們在復興之路上多一些對當前時代的琢磨思考,用創新精神造出觀眾喜聞樂見的文化藝術作品。

浸潤文化之根需要擔當護航。電影上映期間正逢《美隊3》上映,尷尬的排片數量讓《百鳥朝鳳》票房可以用慘淡來形容。出現這種情況是在商業電影環境下,商家為了規避風險的“習以為常”。有人如此評論:“你還有無數機會看到超級英雄一次次拯救世界,但卻不一定有機會再看到中國老電影人憋了一口氣,悶住一口血,吹奏的那一曲《百鳥朝鳳》了。”

是啊,優秀文化和老一輩人藝術家的心血若是就此淹沒在冰冷的商業運作之下,讓民族因利益驅使丟掉了文化的根未免得不償失。所以要守住優秀的民俗藝術和文化還需要少一些利益的計較多一些對文化藝術的時代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