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01W
電影《建黨偉業》是一部重現辛亥革命後到中國共產黨正式建黨這十餘年時間裏面發生的偶然或者必然的歷史事件的偉大電影作品。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關於《建黨偉業》的電影觀後感4篇,供您參考。

關於電影《建黨偉業》觀後感4篇

  觀後感篇1
  
  “槍桿子裏面出政權。”這是毛澤東總結的話語。繼辛亥革命以來,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以至於軍閥混戰永無休止。
  
  而今,我也觀賞過建黨大業,深知我黨建黨不易,視頻中,一羣來自東南西北的文人為了建立新中國,改變中國軍閥混戰的局面,在嘉興一艘遊艇上確立了黨的綱領,建立了黨的章程,在特務的追捕中,他們機智勇敢,最終為我們新中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視頻中,最令我感動也是最憤怒的一件事則是,在凡爾賽合約上,協約國把中國山東青島的主權賣給日本,而作為戰勝國的中國卻無能為力,這着實令我憤怒。但是我們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據理力爭,相比腐敗的北洋政府,不為西方列國所懼,以陳道明演員為首的代表團雖然在會議上失敗了,但是卻激發了我們民族的自尊心以及自強心。這次會議也證實了弱國無外交。也讓我們為為北洋政府的腐敗無能感到無奈。
  
  辛亥革命的浪潮還在繼續的時候,受到了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以及外國勢力的打壓,迫不得已,為了實現南北共和,推舉了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這也成就了北洋混戰。在這段期間暗殺事件不斷,宋教仁在發表一番慷慨既然的反袁演講後就被殘忍的殺害,由此可知當時社會的黑暗,特務橫行,言論封閉。然而革命先烈沒有因恐怖二退讓,在袁世凱恢復帝制的83天后就憤悶而死。這也是我們老一輩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結果。
  
  老一輩革命家為了民族的未來,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棄自己的身家性命,為革命事業而獻身,他們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啟發我們在名族面前,我們要拋棄個人的榮辱得失,在國家安全面前,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始終一國家利益為中心。
  
  觀後感篇2
  
  影片從武昌起義勝利,孫中山先生任臨時大總統,到袁世凱竊取革命勝利果實恢復帝制,蔡鍔在雲南誓師討袁,再到溥儀在張勛的幫忙下復辟,圍繞這條主線電影給我們充分展示了那個時代各種錯綜複雜的思想,各種勢力交織糾結的歷史背景。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外國列強的欺凌侮辱,各路軍閥的你爭我搶,國已凋零,家何以附,人何以堪!種.種喪權辱國的事實,大大激發了國人尋求國家富強之路的思想,中國的出路在何方?封建主義苟延殘喘,資本主義諸多缺陷,共產主義尚在萌芽,亂弱豈能夠繼續,富強重心使之!不但是當時人們所思考的問題,也是觀眾所思考的問題。戊戌變法,洋務户外,辛亥革命,社會各階層都在嘗試讓中國富強的辦法。雖然都有一些進步,並取得了一些成果,卻都沒有成功。歸根結底是正因什麼?是正因那些做出諸多嘗試的人讓中國富強的辦法代表的是少數人的階層,是那些當權者和富貴者,既得利益者,並沒有代表社會最廣大階層的民眾,例如工人農民這些無產者。
  
  如果説歷史選取了中國共產黨,不如説是中國共產黨把握了社會發展規律的結果。古語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各方割據,軍閥混戰,紛爭不斷,更有甚者或委身於外寇借愛國之名行漢奸之事,或執天下大公以私小我小欲,皆有愛民之言卻無為民之實,多以大義掩私念,少以公心求國存,相互壓榨,不求大同,如此何以得統一,無統一又怎能談國之富強?只有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伊始就確立了“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為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的綱領,這代表了在社會階層中佔最大比重的底層工人農民等無產階級者的意願,必定會得到社會民眾的擁護和支持。也正正因中國共產黨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羣眾的切身根本利益,才能擔負起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國的重任!也正是正因緊緊依靠廣大的工人農民,中國共產黨才能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並持續長久不敗的狀態。
  
  還有一點,給我很大感觸,就是那個時代人們的信仰和追求,理想和抱負,是那麼的鮮明,是那麼的高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負五尺之軀以報國家。
  
  作為一個不斷髮展和創新的政黨體系,中國共產黨隨着歷史發展的進程不斷在完善自我,我們堅信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民族必然會實現偉大復興,讓華夏禮貌再次煥發出永恆的青春和活力。
  
  觀後感篇3
  
  最近有一部電影讓我特別的感興趣,前前後後看了四遍,它就是《建黨偉業》,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週年特別拍攝的一部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從清朝滅亡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這段歷史,它讓我很清楚地瞭解了中國國體是如何從封建帝制轉型到了現在的民主共和制。影片中我印象最深的人有:孫文、毛澤東、李大釗、陳獨秀……,因為他們的出現拯救了中國、改變了歷史,成就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影片中有這樣一個場景給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在北京大學舉行的一場辯論賽,以陳獨秀、胡適和李大釗為首的一方,堅持認為文化應跟着時代發展的前行而革新;而以辜鴻銘為主的一方則認為舊文化無錯,我們應該尊重中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從中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新舊兩種文化在革新時期激烈的對峙與衝突。
  
  還 有一個片段讓我看後久久不能平靜,那就是中國在巴黎和談上失敗,充分驗證了“弱國無外交”的説法,也真實地表現了中國當時在世界上是沒有任何發言權和地位的,是不被各國列強所重視的。在影片中,我看到了那些愛國志士的失落,我能深深地理解他們當時的那種愛國熱情和對不平等對待的委屈和憤懣。
  
  同時通過這部影片,也讓我對我們國家現在的強大感到由衷地自豪,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改變了很多,經濟強大了、國家富強了、老百姓的日子也越過越富足了,就連外國人也對中國越來越刮目相看。我們應該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觀後感篇4
  

  《建黨偉業》這部電影所敍述的故事自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拉開的辛亥革命開始,至1921年6、7月間中國共產黨正式成立時止,雖然這短短的十年時間裏在歷史的長河裏或許只不過是一瞬間的功夫,然而這十年又是極其不平凡的的十年,在這十年裏,許許多多影響中國歷史發展走向的着名事件都發生在這十年,比如:辛亥革命、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護法戰爭、巴黎和會、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等,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真正稱得上是“風雷激盪”、“鉅變迭起”。雖然歷史事件眾多,知名人物眾多,然而電影《建黨偉業》卻以時間的先後順序為脈絡,以不同空間發生的歷史事件為故事的着眼點,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娓娓道來,精彩絕倫,引人入勝。
  
  這部影片,集中反應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影片的重點,是國共兩黨的實力如何從勢均力敵、針鋒相對,到最後共產黨技高一籌,三大戰役的決定性勝利讓歷史的天平終於傾向在共產黨一邊,中國的歷史從此改變了前進的方向。
  
  我愛這部影片,通過它,讓我們感受到了建黨的艱辛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