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79W
“天上的雲朵黑呀,地上的雨點大呀……”隨着清脆的童聲歌唱,《山海情》開播了。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以供參考。
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

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

最近,一部山海相逢、閩寧情深的扶貧劇《山海情》高開炸走,奪人眼球。該劇讓我們看到東西部扶貧合作產生的蝶變效應,20多年來,閩寧兩地人民攜手奮進戰貧困奔小康的故事震撼人心,也讓我們讀懂了中國扶貧這篇大文章。

扶貧最難扶的是人心,扶貧幹部不一般。習總書記多次提到扶貧幹部,“致富不致富,關鍵看幹部。”劇中基層幹部馬得福為了解決脱貧攻堅中吊莊户遇到的問題彈精竭慮,每天騎着自行奔走在鄉間的土路上,常常是灰頭土臉,可就是這樣仍然面帶微笑,四處協調,最終為移民村的父老鄉親解決了小麥澆水和村莊供電的問題。這讓我想到了脱貧攻堅以來,奔走在廣袤鄉村大地上的駐村工作隊員們,他們帶着任務,不辭辛苦,摸清況,勤協調,想辦法,解難題,以實幹精神贏得了貧困户的信任,幫助他們重拾信心。所以扶貧戰線上湧現出像黃文秀、廖俊波、李保國等一批用奉獻傳遞温暖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向他(她)們致敬!

扶貧最有效的是產業,結對幫扶有道道。從兄弟合穿一條褲子、到村裏的扶貧珍珠雞吃得只剩一隻、再到村裏的女子為了一頭驢一口井就嫁人的故事,今天看來讓人哭笑不得,匪夷所思,但是結合90年代寧夏六盤山西海固的時代背景,千山萬壑、十年九旱的自然條件,讓當地生態脆弱、經濟凋敝、社會閉塞。就是這樣的貧困地區在習近平同志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閩寧對口扶貧協作下,20多年間,省對省、市對市、縣對縣、鄉對鄉、村對村,精準扶貧,精準施策,解決了寧夏人民“兩不愁三保障”的問題,一個個對口援建產業扶貧車間拔地而起,一株株克服“水土不服”的菌草植遍寧夏山川,讓“苦瘠甲天下”的寧夏貧困地區渙發新生,閩寧模式也成為中國扶貧的典範。

扶貧最要扶的是教育,人才才是硬槓槓。劇中最想説的白崇禮校長,他就像我們兒時村裏國小的代課老師,古板、嚴謹,視職業為生命,為了勸留學生不輟學,他攔大巴、勸家長、找教育局,做出一系列“有辱斯文”的事情,他信奉的理念就是“讀書改變命運。”這讓我想起不久前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同志,紮根邊疆40餘年,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山區女孩點亮夢想的燈,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讓每個孩子都有出彩的機會。正是因為有了像他們一樣的人民教師,貧困地區的孩子才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來,才有了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深情告白。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

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

 

近期,電視劇《山海情》熱播,《山海情》以閩寧鎮的發展歷程為創作命題,展現了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的政策背景下,福建和寧夏兩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描繪出一幅雄厚壯闊的脱貧故事畫卷。每個黨員幹部心中都有“山海情”,與電視劇《山海情》產生共鳴,與現實生活中幹事創業發生共振。

心中有座山,這山是“愚公移山、咬定青山、再攀高山”的山。從電視劇第一集到最後一集,我們看到了寧夏荒蕪的土山變成美麗的青山。土山代表艱鉅的脱貧任務,青山代表脱貧的奮鬥目標。黨員幹部心中必須有一座山,這山是愚公移山的困難之山,是咬定青山的目標之山,更是再攀高山的追求之山,廣大黨員幹部拿出愚公移山的韌勁、咬定青山的幹勁、再攀高山的拼勁,才能實現苦日子的土山到好日子的青山的壯麗蜕變。

心中有片海,這海是“海納百川、海枯石爛、滄海一粟”的海。劇中我們看到寧夏福建扶貧幹部、技術專家、鄉村教師、勤勞農民等各類羣體的齊心協力,在他們身上都閃耀着包容、堅韌、奉獻等多種優秀品質。黨員幹部心中必定有一片海,這海是海納百川的胸懷,是海枯石爛的決心,是滄海一粟的忘我,每個黨員幹部以滄海一粟的自我認知,當好小小螺絲釘,以海枯石爛的堅持不懈與困難頑強鬥爭,以海納百川的格局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征途中奮勇前進。

心中有真情,這情是“愛國情、民族情、總關情”的情。電視劇《山海情》好評不斷,常常讓我們熱淚盈眶,這是一部有感情有温度的電視劇。我們為村民地裏沒有水焦急,為村民賣不掉的蘑菇發愁,為扶貧幹部跑前跑後感到心疼,這些感情充盈了我們對這部劇的感受。黨員幹部心中必是有真情,這情是希望國家富強的愛國情,是實現民族復興的民族情,更是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百姓情。正是這些真情才築起黨員幹部的初心,堅定黨員幹部的信念,初心擔使命,信念生定力,正是這份真情激勵着廣大黨員幹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奉獻一切。

電視劇《山海情》觀後感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在全國組織部長會議上強調“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而熱播劇《山海情》正是以豐富感人的劇情,引發幹部做“上善若水”“善文能武”“從善如流”的組工式“山海情”。

選人要追求“上善若水”做到“善作善成”。“至微至顯,善作善成。”新時代的組工幹部作為黨和人民事業的建設者,要承擔服務中心大局的歷史使命。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在講話中多次提到要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強調做事要有始有終,既要善於謀事,有好的開端,又要堅持不懈,持之以恆,把事情做成做好。因此,組工幹部要保持樹立“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任其職就要盡其責”的理念,始終保持“主人翁”的精神,在謀事、幹事、成事上作表率,在服務發展大局上作貢獻,處處恪盡職守,時時自警自勵,方能善始而後善作,善作故能善成,善成方得善終。

育人要注重“善文能武”做到“盡善盡美”。“斌”,左邊是一個“文”字,右邊是一個“武”字,既要能“文”,又要能“武”。作為一名組工幹部,“能文能武”就是要提升素質,全面發展。組織工作要求高,組工幹部必須既要政治素質高,又要業務能力強;既有理論功底,又有實際操作水平;既能規範辦文,動手寫文章、搞調研等,又要能高效辦事,及時有效地解決基層、羣眾反映的實際問題。這就要求組工幹部不斷在自我修煉過程中,拜人民為師,以人民“喜好”為標準,加強學習、增長才幹,成為一個“善文能武”的組工幹部。

用人要選擇“從善如流”做到“知人善任”。事業發展,關鍵在人才;事業成敗,關鍵在人才的使用。人才是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唯有“人才興”,才能“事業興”。“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人才很難“自用”,只有“被用”,才能充分發揮其作用和價值。組織部門不僅擔負着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的重大責任。而且是為國選才聚才重要部門,因此,組工幹部練就一雙知人善任的“好眼力”,要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要藉助羣眾火眼金睛審視幹部,切切實實讓政治站位高、品行過硬的幹部發揮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