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特選5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1W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 特選篇1

“片中使用的個體敍事,均來自於當年的歷史記錄以及開國大典親歷者的受訪或日記。為了保證’故事’敍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攝製組從檔案館、博物館或私人保存的當年的文物中,尋找70年前的痕跡,將它們重新展現在紀錄片中。”《第一日》總導演樊志遠這樣介紹到。

片中還將展現大量的私人日記和回憶錄。比如美國漢學家德克·博迪,他於1948年8月抵達北平,至1949年8月離開北平,為期一年時間內,他親歷了北平解放,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的一系列除舊佈新的舉措,他以旁觀者的視角,分析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會受到普通民眾支持的原因。這一視角,為紀錄片的敍事增添了不少新意。

除此之外,不同的人,如何為開國大典作出準備?開國閲兵的隊伍如何被選中?天安門如何成為開國典禮的首選地?嚴格的隊列訓練如何困擾着在沙場上驍勇善戰的子弟兵?1949年9月30日夜間,誰忙碌到深夜?這些有趣的細節和故事,也將在紀錄片中一一得到解答,還原給觀眾一個真實而全面的1949年10月1日。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 特選篇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廣大人民羣眾共同努力奮鬥的結果,每個人都身在其中,那些關於開國大典的珍貴記憶,共同構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共同記憶”。

為了瞭解歷史,導演組開始了前期調研。為期一個月的網絡調研,蒐集關於開國大典的文字信息,60多萬字;持續閲讀日記、回憶錄、關於新中國成立歷史的書籍近100本,撰寫讀書筆記近36萬字;製作1948到1950年的事件日期表,其中,“1949年10月1日”的某些事件可以被精確到幾點幾分……《第一日》成片雖然只有200分鐘的體量,但卻承載着巨大的敍事空間和故事延伸的可能。藉助私人日記信函、回憶錄、文獻文物、親歷者口述等一手資料以及黑白素描畫描摹“還原”的人物場景,通過富有勇氣的嘗試和摸索,《第一日》努力讓觀眾沉浸到更多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之中。而在呈現真實歷史的同時,該片也積極“穿透”宏大歷史敍事壁壘,讓歷史更有趣味、有温度。其“抵達”歷史的創新嘗試,也拓展着歷史文獻紀錄片敍事的新空間。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特選5篇)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

10月1日,56門禮炮響徹天安門廣場,14億中國人民的心跳跟隨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所律動。盛大的國慶閲兵儀式、充滿歡樂朝氣的羣眾遊行,讓無數中國人感動落淚。同時,#1949空車#悄然登上網絡熱搜榜,人們紛紛將思緒追憶回1949年的開國大典,感觸新中國從篳路藍縷走向了繁榮強大。

如果回到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的中國人到底在經歷什麼?也許在紀錄片《第一日》中能找到些許答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 70 週年,紀錄片《第一日》在國慶節當晚亮相播出,該片通過私人日記信函、回憶錄、文獻文物、親歷者口述等諸多第一手資料,用眾多個體的故事,組成並“還原”1949年10月1日當天的中國。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 特選篇4

提到“開國大典”,不少人的記憶是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是人民領袖毛澤東莊嚴宣佈:“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這是宏大而激動人心的畫面,但在70年之後,也有人會提出這樣的疑問:當時普通的羣眾百姓們,在做什麼呢?

這就是紀錄片《第一日》的有趣之處。區別於傳統歷史文獻類紀錄片的敍事結構,該片避開傳統的宏大敍事,將敍事核心聚焦在開國大典一天,並將視野聚焦在那些曾經親歷過開國大典的“普通人”身上,從“親歷者”的個體記憶輻射開來,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故事。所以該片在人物選擇上,注重從“普通人”身上挖掘歷史細節,而不是像以往全部將視角鎖定在偉人身上,而是尋找親歷歷史大事件的普通百姓。

“歷史,應該是有温度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每一個個體的記憶,只要能穿越時間存留至今,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導演組這樣解釋道,這也是在創作過程中所堅持的理念。

  《第一日》觀看心得體會 特選篇5

如何回到1949年10月1日,是攝製組要面對的問題。

如果沒有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應該和歷史上其他所有的日子一樣,只是日曆牌上普通的一天——在這一天,當時的中國應該有四億七千五百萬個個體記憶,僅僅參加開國大典的人,就有大約30萬。

時間過去70年,一代代人不斷更迭,有多少記憶會被存留?又有多少記憶會被寫進史冊,成為被後人反覆吟詠的“共同記憶”?70年後,紀錄片的創作,又該怎樣去選擇“人物”?

導演組認為,歷史,應該是有温度的——每一個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每一個個體的記憶,只要能穿越時間存留至今,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從某種程度上講,那些可能散落在歷史中的個體記憶、那些很少會被正式記入“史冊”的個體經歷,往往跳躍着生命的綠色;那些鮮活而獨特的記憶,常常可以成為“穿透”宏大歷史敍事壁壘的重要元素——這種“穿透”,並不是破壞既定歷史敍事,而更像灑落在巖層中的種子,他們頑強生長,撐開巖石,掙脱束縛,讓每一個注意到他們的人,都會感受到歷史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