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W

作為一名大學生,觀看了《海上鋼琴師》,那麼來寫一寫自己的觀後感吧!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篇,供大家參考。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4篇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其實,一個月前我已經把電影下載到電腦裏了,一直沒機會看,所謂沒機會不是沒時間,因為看這種電影,必須一氣呵成地看完,還得心無雜念,心無旁騖。這邊廂滿腦子都是明天該買那隻股票抄底,那邊廂還要跟着偉大的鋼琴師在海上顛沛流離,如此的私心雜念絕對是對一部好電影的大不敬。所以等來等去,我決定今晚觀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藝電影的片長都不短,幾乎都在兩個小時以上,這讓我很受用,誰叫我是文藝片的粉絲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一位叫1900的鋼琴師在海上生海上長,最後死在海上的故事,當然這位鋼琴師不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類似於泰坦尼克號的大船上。他彈鋼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鋼琴師甚至是偉大鋼琴家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因為他彈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熱鬧的都為之折服。然而,鋼琴師1900對大海的熱愛,準確地説是對他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的那艘船的痴迷,遠遠勝過其他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鋼琴。電影最後演的是,在那艘即將被銷燬的大船上,海上鋼琴師1900萬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搖動手指對着空氣彈琴,看到這裏我唏噓不已。

這真的是一部文藝的不能再文藝的電影了。

電影講的是一個人的宿命,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當一個人的生命被一樣事物決定了的時候,這個人也許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愛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來決定,也許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滿這樣的荒唐。

生命被決定,在這部電影看來是美麗的。

也許,我無法評判劇中人的幸或不幸。不過,我倒寧願看到電影這樣的結尾:海上鋼琴師1900跟隨着他的鋼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於最後的生與死,不在我關心的範疇之內。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而整部影片對於一九零零的刻畫則大多深入內心,導演將觀眾帶入了一個自我封閉的純潔世界。彷佛是對這種心靈的美好希冀,但末了一九零零的與船共沉,又使人覺得這彷佛更像是導演對於這個時代之中純潔與美好的消逝,所表現出的深深的無奈。

要是説《海上鋼琴師》是朱佩賽·多納託雷導演對與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認知。那麼在影片中,美國便是這種充滿利益與誘惑的混沌社會的具體反應。彷佛所有的乘客從歐洲遠到而來,直至為映入他們眼中的自由女神而驚呼,摘下禮帽,大肆的搖臂,只為迎接那充滿大概性的美好未來。影片中的美國承載了大多人的夢想,諸如片中出現的小偷,一九零零説他總是會第一個發明美國,越是崎嶇潦倒的人越是充滿期待。而一九零零背道而馳。

正如一九零零的名字,他所處的時代是這個消滅時期的開始。他將自己拘束在這艘船上,實在是對廣闊世界的恐懼。正如他自己所説“使我害怕的,不是我所看到的,而是我所看不到的!”如許的幾句台詞,發人憐憫。

這部片子本身也許並不想表達什麼意義,就象一九零零那樣漫不全心的彈奏和憂鬱,他很單純,地道,迷茫,卻不需要任何支撐力,就象在風暴中他也能優雅如常的彈奏着只屬於他的華爾茲樂章,一九零零不停想聽聽海的吶喊,卻最終沒有上岸。愛便愛了,忘便忘了,想往便想往了,退卻便退卻了,生便生了,死便死了。如許舉重若輕的一生,象是從未放棄過夢想與尋求,又象是從未有過夢想與尋求。就象海一樣。

我覺得毛孔象通過了微電流,如許宿命的哲學的無法可想的對話,我們的生命也象一幅掛在牆上的畫。有什麼樣的色彩、怎樣在塵土和光影中慢慢陳腐、怎樣在某一天某一時刻悄無聲息的失下來,或許都有過如許一次對話。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藝術是有生命的,這句話在《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中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海上鋼琴師》是意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託雷的“三部曲”之一。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的傳奇一生。電影是由1994年的劇場文本《1900:獨白》所改編而成。

這部電影裏,音樂的運用很能夠打動觀眾,給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還是那個帶有悲劇和傳奇色彩的1900。

在劇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就是1900在踏上木板準備下船,但是最終還是回到了他一生生活的地方—郵輪弗吉尼亞號。在這艘船上,密集着形形色色的人,唯獨有一個人,他對大海,有着始終如一的鐘情。對名利,他從來沒有動過心。對音樂,他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演奏。他説“拿鋼琴來説,鍵盤有始,也有終。有88個鍵錯不了,並不是無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在鍵盤上,奏出無限的音樂。我喜歡,我應付得來。走過跳板,前面有無數的鍵盤。事實如此,無窮無盡,鍵盤無限大。無限大的鍵盤,怎麼奏得出音樂?那是上帝的鋼琴,我彈奏不來。”他説:“只是街道,已經好幾千條。上了岸,何去何從?愛一個女人,住一間屋,買一塊地,望一個景,走一條死路。太多選擇,我無所適從。漫無止鏡,茫茫無際,思前想後,那樣的日子怎麼過?”有時候,我們在塵世中感到痛苦,並不是因為我們得不到某些東西而痛苦,而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該如何捨棄而痛苦。有太多的選擇,就會有很多的雜念,這些往往會讓我們忘記了我們最初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在1900的心中,他只愛大海,只愛雙手在琴鍵上飛舞。音樂和他是融合在一起的,在那艘船上,只要有音樂陪伴着大海,他的靈魂就找到了棲息的地方。

1900用他的一生守護着大海,熱愛着音樂。他最好地詮釋了自由來自內心,真正的熱愛是細水長流的堅守,是堅如磐石的信念。

大學生《海上鋼琴師》觀後感

其實,一個月前我已經把電影下載到電腦裏了,一直沒機會看,所謂沒機會不是沒時間,因為看這種電影,必須一氣呵成地看完,還得心無雜念,心無旁騖。這邊廂滿腦子都是明天該買那隻股票抄底,那邊廂還要跟着偉大的鋼琴師在海上顛沛流離,如此的私心雜念絕對是對一部好電影的大不敬。所以等來等去,我決定今晚觀看,原因是今天我的股票跌停了。

文藝電影的片長都不短,幾乎都在兩個小時以上,這讓我很受用,誰叫我是文藝片的粉絲呢。

電影《海上鋼琴師》講的是一位叫1900的鋼琴師在海上生海上長,最後死在海上的故事,當然這位鋼琴師不是大西洋底來的人,他生活在船上,生活在一艘類似於泰坦尼克號的大船上。他彈鋼琴的才能是天生的,用天才鋼琴師甚至是偉大鋼琴家來形容他一點也不過分,因為他彈得太好了,所有懂行的和所有看熱鬧的都為之折服。然而,鋼琴師1900對大海的熱愛,準確地説是對他一生也沒有離開過的那艘船的痴迷,遠遠勝過其他的一切,當然也包括鋼琴。電影最後演的是,在那艘即將被銷燬的大船上,海上鋼琴師1900萬般投入地,非常忘我地,上下搖動手指對着空氣彈琴,看到這裏我唏噓不已。

這真的是一部文藝的不能再文藝的電影了。

電影講的是一個人的宿命,至少我是這樣認為。當一個人的生命被一樣事物決定了的時候,這個人也許是幸福的,比如被自由、被愛情、被理想,如果被一艘船來決定,也許有些荒唐,可是很多人的生命中常常充滿這樣的荒唐。

生命被決定,在這部電影看來是美麗的。

也許,我無法評判劇中人的幸或不幸。不過,我倒寧願看到電影這樣的結尾:海上鋼琴師1900跟隨着他的鋼琴而去,而不是那艘船,至於最後的生與死,不在我關心的範疇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