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最新)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1.18W
《人民的名義》它是一部大尺度的反腐劇 ,從打“蒼蠅”到打“老虎”講述了當代檢察官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制統一、查辦貪腐案件的故事,更是體現了黨反腐的決心,這是一部很好的警示教育劇。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最新),以供參考。

關於《人民的名義》觀後感(最新)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1
  
  《人民的名義》開播以後,受到了廣大羣眾的大力追捧,這不僅是普通觀眾的期待,也是黨員幹部學習反腐倡廉的生動教材。這部優秀的電視劇,引起了極大的社會反響,這部正能量的電視劇,也許能像一個好的老師,教會我們很多東西。這部大劇,人物性格鮮明,裏面有擅長太極功夫的官場老手,道貌岸然的政法委書記高育良;一心只想幹事的市委書記,耿直果斷雷厲風行的李達康;引起“官憤”的退休老幹部陳巖石;步步為營、精於算計的公安廳長祁同偉;多年工作勤勤懇懇,但由於沒有奉迎門派,一直不能得到提拔的易學習;打破用人的標準,打造唯才是用政治生態的省委書記沙瑞金;不收禮也不辦事,每天在家胸懷宇宙看星星的區長孫連城。電視劇中也有很多感觸頗深、印象深刻的情節:趙德漢騎自行車上班,在陳舊簡陋的家中吃炸醬麪,每個月給鄉下老母親匯300元生活費;這樣一個腐敗官員卻有“兩面人生”,在另一處隱祕的豪宅,壁櫃裏、睡牀上、冰箱裏,卻塞滿了一沓一沓的現金,總數超過2.3億元;陳巖石老先生給漢東省常委上的那一堂黨課,展現出老一代革命家的崇高信仰等。這些引人深思的人物和情節,需要我們思考現實問題的本質:“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更是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
  
  反腐敗是為了得民心,官員廉不廉、政黨純不純,老百姓都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人常説,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黨能夠從弱變強、從_到建國,成功經驗就在於“得民心”。反腐敗鬥爭是一場不折不扣的人心戰。這也如同行進中的中國,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績有多好,都不能忘了發展是在較量着什麼,那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而這也恰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人民名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正風反腐始終在路上,成效顯著,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黨在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40人,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16.2萬件,給予紀律處分119.9萬人,2014年以來共追回外逃人員2566名。但這不意味着反腐敗可以停一停、緩一緩,須知道腐敗與反腐敗永遠處在權力天平的兩端,一直進行着殘酷的較量,也只有反腐敗的力度和強度不斷加大,才會真正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從這個意義上説,反腐敗的成績都是暫時的,反腐敗的鬥爭需要持續進行下去,這也是錘鍊黨員幹部隊伍、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的必然要求。
  
  陳巖石:有的幹部私下裏説,現在反腐弄得官不聊生,這不是屁話嗎?不反腐,讓他們繼續腐敗下去,那不是官不聊生,那就是民不聊生了,老百姓那就得造反了。
  
  有腐必反 有貪必抓
  
  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義》中眾多案例,都不是偶然發生的,通過觀看《人民的名義》對我們有很大的警示,我們深深地感到增強防腐拒變的防範意識,還要必須做到三個“始終保持”,一是始終保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二是始終保持艱苦奮鬥、不驕不躁的優良傳統;三是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不斷地反省自已,檢查自己的行為,徹底與貪污腐敗、損公肥私行為決裂。
  
  真心實意為人民的,人民始終是其堅強的後盾,而虛於委蛇人民的,人民終究會將其唾棄。在日常工作中,我們要時刻牢記我們的工作職責和使命,要向侯局長、易學習、陳老等正面人物積極學習,努力工作,幹好我們的金融事業,心中牢記為人民羣眾服務的理念。寫好一條程序命令、做好一個系統的開發工作,保障好我們的銀行系統平穩運行,這也是人民的名義和期望吧!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2
  
  從28日晚播出的第一集看,該劇很接地氣,不少內容取決於真實題材,比如某部委處長生活儉樸,吃炸醬麪,騎自行車上班,可在其豪宅裏藏着2.4億元現金,相關部門清點時燒壞了幾台點鈔機。
  
  關注反腐新聞的人應該都知道這樣的“雙面”官員不少。編劇也坦言,作品雖然是虛構的,但故事在現實中基本都有原型。
  
  與其説編劇大膽,毋寧説時代使然。現實就是反腐態勢高壓,打虎拍蠅不止步。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打掉的“大老虎”已有100多名,反腐真正做到了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既然如此,反腐劇就沒有縮手縮腳、囁囁嚅嚅的必要。
  
  反腐劇興盛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當年一部名叫《蒼天在上》的反腐劇吸引了無數觀眾。其後,從《大雪無痕》到《國家幹部》再到《忠誠》……反腐作品一經推出便迅速走紅。民眾之所以買賬,原因再簡單不過,痛恨腐敗,力挺反腐,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眾心聲。
  
  時隔多年,反腐作品再度升温,同樣契合了這一邏輯。正如有網友表達的期望:支持文學創作反腐,不忘初心,將反腐工作進行到底。
  
  觀眾看反腐作品,絕不只是獵奇或者看個熱鬧,而是呼應中央反腐,希望通過制度建設壓縮腐敗的生存空間。而對於作家或編劇來説,創作反腐作品,當然也不只是展現腐敗成就,而應該通過剖析腐敗原型,挖掘出人性是怎麼淪喪的、貪官是怎麼“養成”的,這才能體現反腐作品的價值。
  
  從中紀委的紀錄片《永遠在路上》和《打鐵還需自身硬》,到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再到探究貪官心路歷程的《追問》一書,與反腐有關的作品不斷升温是好事。可以預見的是,反腐作品還將持續升温,如果這些作品能夠提振民眾對官員、官場的信心,併為當前反腐提供動力,助推構建清明的政治生態,則更讓人欣慰。反腐沒有完成時,反腐作品恐怕也沒有完成時。
  
《人民的名義》觀後感3
  
  日前,由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牽頭創作的《人民的名義》電視劇,正式在湖南衞視黃金檔開播。該劇真實震撼地演繹了熒屏“打虎”,開播以來引起強烈反響,不但收視告捷,在社交媒體上也引發熱議。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反腐電視劇的熱播,生動展現了反腐敗鬥爭的真實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着力解決管黨治黨失之於寬、失之於鬆、失之於軟的問題,一大批腐敗分子受到法律應有的懲處,不敢腐的震懾作用得以充分發揮,不能腐、不想腐的效應初步顯現,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正在構成。
  
  權力離老百姓很近也很遠,就像人們在關注反腐劇、反腐鬥爭一樣。但是,官員廉不廉、政黨純不純,老百姓都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人常説。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們黨能夠從弱變強、從建黨到建國,成功經驗就在於得民心。反腐倡廉的理念根植於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深厚的民意基礎。廣大人民羣眾痛恨腐敗,必然會力挺反腐,而反腐作品道出了民眾心聲。《人民的名義》首集就取得了全國網收視率位居同時段第一的好成績,説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順黨心、合民意,有着廣泛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羣眾基礎。
  
  “腐敗最嚴重的不是貪了多少錢,而是人的墮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義》是藝術化了的現實,而我們更需要直面現實、直面問題。這也如同行進中的中國,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績有多好,都不能忘了發展是在較量着什麼,那就是“以人民為中心”,而這也恰好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人民的名義”。
  

Tags:觀後感 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