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紅色經典影片《建國大業》觀後感2篇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2.26W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我想這句話,大家應該並不陌生,這是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點,在天安門城樓上,隆重的説出這句話,同樣也是《建國大業》電影的結束語,那標準的湖南口音和那和藹的語氣,使這句話在人們心中,揮之不去。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紅色經典影片《建國大業》觀後感2篇。歡迎參考查閲。
  
紅色經典影片《建國大業》觀後感2篇

 紅色經典影片《建國大業》觀後感1
  
  《建國大業》簡述了中共與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對如何建國,如何安撫深受戰爭創傷的百姓採取了不一樣的政策,雙方利益分歧巨大,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共產黨人重視各民主黨派的力量,選擇了民主建國,成立聯合政府,並以分田地的方式關注了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已蔣公為首的國民黨人卻選擇了一黨治國,漠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漠視勞苦大眾的利益,結果失敗了。那麼共產黨為什麼會成功,而國民黨為什麼會失利呢?
  
  第一,共產黨之所以得天下,一是因為得民心,二是因為得人才。從《建國大業》一片來看,“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主基調始終灌注整部影片,當時的不少人才都倒向了共產黨陣營,這也是政治協商制度誕生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證。相比之下,另一陣營的國民黨,派系紛爭內耗,一黨獨攬,自挖牆腳,眾親叛離,諸如蔣經國、白崇禧等經世之才的一度無奈落寂,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國民黨高級將領李宗仁率部圍剿延安的時候,毛澤東講了一句至今都叫人較好的名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們會以一個延安換回整個中國"。這正是當年共產黨高級領導人以人為本的真實寫照。死守延安,無疑會傷亡慘重,代價太大,不能做到對人的關愛勝過對地的關愛。毛澤東優先選擇了對人的關愛,他的決策無疑是高明的。抗戰勝利後,國共兩黨對各民主黨派都採取了拉攏的政策。召開舊政協時,國民黨承諾和平、民主建國,但其自恃實力強大,很快撕毀《雙十協定》,悍然發動全面內戰,欲圖消滅共產黨,把各民主黨派當成花瓶一樣作為民主的擺設。試想,在國家民族遭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時,國民黨人是出了大力的,但共產黨人和各民主黨派也是出了一定的力的,同樣也有流血犧牲,國民黨卻妄想一黨獨大,遭致共產黨人和各民主黨派的聯合抵抗。最後,共產黨人由於贏得了民心,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同樣,在政治上也把各民主黨派給爭取過來,與各民主黨派一起在1949年9月30日以新政協的名義通電世界各主要國家,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正如唐太宗所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國民黨在與共產黨在對國家權力的爭奪上,國民黨以一黨私利為重,漠視共產黨人、各民主黨派的以及勞苦大眾的利益。而共產黨則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置於首位,深得民心。
  
  第二,國民黨自身嚴重腐敗。黨政軍皆然。而共產黨自身清廉,團結一心,同仇敵愾,全黨凝聚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擊退了國內外的反動勢力。
  
  第三,國民黨社會貧富懸殊極大。四大家族佔據了大量的社會財富,而普通百姓一貧如洗,社會矛盾激化。而共產黨與人民同甘共苦,大家有粥喝粥,有飯吃飯,走進羣眾,深入民心。第四,國民黨的經濟金融政策嚴重失敗,當時全國經濟片混亂。蔣經國到上海戡亂整治,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想法也未能實現。以上的種種原因導致國民黨走向失敗,而共產黨則邁向成功。看了這部影片,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三四十年代的中國,民族危機,內外戰爭不斷,人民出於水深火熱之中,在這個曾經一度輝煌耀眼的東方,燃起的是熊熊的戰火,滾滾的狼煙。看着電影,想着歷史,心中無限感慨。遐想當年歷史的種種,心中激起了年輕人澎湃的漣漪,心在起伏。我感到悲哀,自責,同時也感到了沉重的歷史使命感。悲哀自己是個熱血年輕人卻只能靜靜的坐在這裏,觀看着這一幕幕讓人心酸,無奈的歷史;自責自己身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卻沒有實力,沒有業績,沒有本事去為國家,為社會做出一點點貢獻和犧牲。寒窗苦讀十幾年,終於也考上了大學。但是對於自己未來的道路卻是一片迷茫,找不到目標。我們新一代年輕人作為祖國未來的繼承人,卻是如此的不堪一擊。我們向温室中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新聞中經常出現某某學生因為受不了什麼打擊而自殺,最近我們學校附近的學校竟出現了“裸奔”事件。由此可見,共產黨在歷史長河中積累流傳下來的精神已經被時間沖刷殆盡了。
  
  最近,甲流更加肆虐,我們學校中被隔離的人一個接着一個,我們也失去了強勁的體魄。面對這些我們感到了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作為獨立個體的每個人在生活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共同構成一個推動社會向前的原動力。一個時代、一個社會,其發展方向及其速度,相當程度取決於這個社會人的素質。小平同志曾反覆強調、胡錦濤總書記多次重申: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的後勁大小,越來越取決於勞動者的素質。所謂“素質”,指的是人的基本條件和基本能力中包含的思想水平和文化素質,其歸根結蒂是人的認識水平,即世界觀的認識觀點。青年在跨世紀的改革中能否擔當一個歷史賦予的使命,關鍵在於是否建立正確的、科學的、激人奮進的世界觀。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變化着的時代,必然要求主觀認識不斷着眼現實,開拓新思維。創造新方式,提出新觀點,佔領新領域,以創新求發展。這是時代給我們提供的一種契機,為我們世界觀的改造從認識論和方法論上尋找生長點提供了廣闊“舞台”。如果説“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身處在這個劇變頻增、競爭激烈的時代,面臨着經濟全球化、社會多元化的挑戰,青年作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上所擔負的“天下興亡”最直接、最沉重。責任,就在於我們要把祖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需要青年人把強烈的愛國熱情轉化為做好本職工作和為社會服務的具體行動。
  
  每一個學子都無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正如種子無法脱離土壤而憑空成長為參天大樹,青年也無法脱離社會而自行成才,這是從古至今相同的道理。志願者精神,深層的內核就是社會責任感。青年志願者行動無疑是青年社會責任與自身成長關係的一個示範:沒有心懷天下、情繫蒼生的社會責任感就不會有獻身志願服務的行動,就談不上愛國和報國;同樣,沒有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就不能有效地為社會公眾服務。犧牲奉獻的精神,源於我們對社會進步和歷史走向抱有的持久關注;專業知識和技能,來自我們日常不懈的學習和工作實踐。有的青年學生和工作人員,缺乏一種“興亡在抱”的社會關注興趣,把自己封閉起來做學問、幹工作,結果成了社會中冷漠平庸的一員,不會給他人帶來熱量或任何利益;也有的青年,僅憑一腔熱情就衝上社會實踐的第一線,急於參加志願服務,卻往往發現缺乏所需的知識和技能而徒勞無功。在汶川抗震救災的現場上,許多志願救援者因缺乏必要的救護知識而留下了遺憾。還有一些青年,把自身情況與志願服務較好地結合起來,如南京的公務員汪學靜,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為社區居民提供志願服務,一方面服務了羣眾,密切了幹羣關係;另一方面,從中瞭解了民情民意,積累了工作經驗,提高了綜合素質,實現了一舉多得。弘揚志願者精神,正是需要這種不失熱情而又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將自身實際與志願服務的要求結合起來,在提高素質的基礎上,為社會公眾提供所需而自己又能夠勝任的服務,從而實現服務熱情與服務效果的相得益彰。
  
  作為一名有理想、有知識的當代青年,報效國家是我們的最高追求,而獻身志願服務、做好本職工作,同樣是報國的有效途徑。要實現胡錦濤同志的期望,就要志存高遠並腳踏實地,把志願服務同加強學習、做好本職工作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兩者互為表裏、互為促進,更好地承擔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為推動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做出貢獻。
  
紅色經典影片《建國大業》觀後感2
  
  曾觀看了翹首以盼、一票難求的國慶60週年獻禮大片《建國大業》,影片7點鐘放映,可剛到六點半,禮堂了幾乎坐滿了觀眾,足見大家對這部影片的重視。
  
  影片資料跨度極廣,從抗日戰爭勝利的重慶會談到最終新中國的開國大典。《建國大業》以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國體為主題,在祖國60華誕之際,帶領我們重温了這一段歷史,另外影片規模宏大,明星雲集,為我們奉獻了一道豐盛的精神大餐。
  
  影片自始至終,都散發着一種讓人振奮的感情,帶領我們回到那斷崢嶸歲月,體味建國的艱辛。在影片中,以張國立飾演的蔣**為代表的國民政府和以唐國強飾演的毛主席為代表的共.產.黨,構成了鮮明的比較。抗日戰爭結束以後,全國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各族同胞齊心協力,歷時八年抗戰,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了中國,這塊從戰爭開始,遭受列強欺辱百年的土地,最終迎來了揚眉吐氣的一天,全國人民憧憬着一個嶄新政權的誕生。
  
  在戰場上節節勝利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不忘與各民主黨派以及國民政府內有識之士的合作,打碎了有些人對解放戰爭後共.產.黨是否會專政的疑問。在這條戰線上,共.產.黨與民主黨派通力合作,共同為未來解放戰爭勝利後的國家進行規劃,從而贏得了各民主黨派對中共的信任。另一方面,國民政府依然我行我素,統治更加黑暗,許多國民政府有識之士紛紛棄暗投明,組織起義,國民政府北京守備司令傅作義便是其中一員。而作為“國母”的宋慶齡,在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時,親眼看到了大街上那一排排寧可在大街上躺着睡覺也不打擾居民的解放軍戰士,深深地為中.國.共.產.黨的治軍而感動。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舉國歡騰,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共領導的軍隊可謂“人民之師”,贏得了勞苦大眾的同情,也贏得了受國民政府壓迫已久的民主黨派的支持,在他們的支持和中共的領導下,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解放了一座座國民政府佔領的城市。尤其是在淮海戰役中,幾百萬解放軍的後勤保障與人民息息相關,毛主席更是一語中的:“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解放區的人民用小車推出來的!”
  
  在建黨90週年的日子裏,我再次重温了這部影片,它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和感染力,新時期的中.國.共.產.黨,必將更加團結全國各族人民,努力建設好我們的祖國,作為新時期的鐵路職工,我們要更好的學習黨的宗旨和路線、方針、政策和鐵路新知識、新技術,更好地為鐵路事業貢獻自我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