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觀後感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大合集

欄目: 觀後感 / 發佈於: / 人氣:3.16W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們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偉人英雄用他們的鮮血換來的,那麼《建軍大業》的觀後感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大合集,以供參考。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大合集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3月25日晚,眾多團委幹事齊聚綜合樓101觀看了影片《建國大業》。看了這影片,第一反應是:熱血澎湃。脖子繫上紅巾胳膊綁上白布的戰士,鬥志昂揚。

看到工人和學生被北洋軍閥慘烈殺害,橫屍遍野,那是觸目驚心;賀龍大將軍一身土匪氣息卻是鐵骨錚錚,意氣風發,那是鐵肩道義;葉挺將軍有功有過,x起義中的一聲聲“放”,;那是蕩氣迴腸。

看着影片中,被活埋,被砍頭,三河壩被鮮血浸泡的紅色;回想,仍處於戰爭中的國家並不是歷史;利比亞事件,伊拉克戰爭;幸好,幸好我是中國人,先驅拼命換來的繁榮昌盛!

今年是建國的九十週年,緬懷革命先烈,那年輕無敵,無所畏懼,置生死於身外的他們。讓我們向他們致敬,向戰士們致敬,努力把自己培養成新時代的有為青年,努力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今天看了建軍大業後,有了這樣的感覺,個人的見解也是妄想之菲薄。

首先,從經歷過國內鬥爭到中國共產黨,與越南、古巴、朝鮮、俄羅斯相似。到今天為止佔據統治地位是有底氣的。

二、革命初期,國家共同目的只有一個,打倒封建王朝,清朝太腐敗,不是因為割讓領土,而是因為制度。清政府滅亡後,沒有迎來春天,像法國一樣推翻清政府後,首先有袁頭,然後有軍閥,中國還很混亂。中山先生的真正革命者,他敏鋭地看到只有國民黨一黨難以實現目標,並且與共產黨的宗旨及其治理念不矛盾。同時,利用共產國際的力量,雙一拍即合。

三、老蔣治國,北伐過武漢後,勢不可擋。北京的學良他父親順風而動。全國形成了大統一的局面。蔣先生不想和共產黨分享天下,有了今天的建軍大業。補充一下,共產黨當時的宗旨是解放勞動大眾,反地主平分耕地,城市反資本家勞動有價值。

四、通過建軍大業瞭解到這樣的道理,為了站穩腳跟,還有自己的基礎,就像解放軍一樣,從1927年到現在90年,比國民黨的軍隊晚了10年。統治中國有信心。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建軍90週年臨近,公司組織全員觀看大型歷史片《建軍大業》,內心深處極其震撼,懷古則釋今,有志青年,激盪青春,熱血澎湃,看到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在而立之年以激揚之歌,指點江山,在南昌城伴隨着1927年8月1日的一聲槍響,打響共產黨人以武裝鬥爭奪取政權,建立新中國的偉大歷史序幕……

歷史偉人的功績永遠是能在逆境中逆風揚起,為人民大眾的福祉尋找到光明的康莊大道。面對國民黨右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血腥屠殺及鎮壓,大革命失敗情緒在黨內蔓延及迷茫時候,毛澤東鮮明的提出“槍桿子出政權”,武裝暴動,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政權的工農武裝鬥爭革命路線,像一盞明燈一樣,為中國革命道路指明瞭方向,開始了我黨我軍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直至新中國的成立。

曾經的滄海桑田,曾經的是歷史鉅變,曾經的平地春雷,昭然回視,在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黨的武裝力量從誕生到走向一個個勝利的輝煌九十年奮鬥歷程,作為人民的武裝力量以歷史實踐告訴我們,人民羣眾是推動人類發展的動力,歷史進步的洪流永遠不會因反動勢力的一時得勢而停住,只有依靠人民,為廣大人民謀福祉,一定能得到人民支持,革命最終會獲得勝利。

青山記英烈,鐵血寫春秋。中國共產黨在南昌打響了自主革命的第一槍,然而起義部隊遭到敵人的殘酷鎮壓,在周恩來、朱德、陳毅的帶領下,以後的革命道路怎麼走?這是擺在周恩來、朱德等革命領導人面前的難題。朱德、陳毅等人認為,武裝鬥爭的道路一定要走下去,要求大家團結起來,將革命進行到底,轉戰井岡山實現了與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歷史性的勝利會師。

八一南昌起義到井岡山的勝利會師,毛澤東審時度勢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作為人民的武裝力量,必須從政治上、思想上、組織上加強部隊的建設。“堅持黨對軍隊的領導、開始轉變軍隊職能、進行強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的原則對部隊進行整編,同時也調整革命的戰略,從正規戰開始向游擊戰轉變,注重於當地工農羣眾結合,保護羣眾利益,任何時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得到人民的擁護,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會戰無不勝,才會長盛不衰。

如今,在建黨90週年之際,我們重温歷史,回顧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重新在歷史中汲取力量,使我們的思想觀念有了一個新的飛躍。尤其看到毛澤東,賀龍,葉挺,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剛過而立之年,便以揮斥方遒,問鼎蒼穹,指點江山的豪情,在風雲突變的二十世紀舊中國,為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不怕犧牲、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和海納百川、高瞻遠矚的博大胸懷,生在當下的我們,更應該尋找自己有價值的人生觀,不斷地激勵自己,鞭策自己不斷前進,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貢獻力量。

九十年的可歌可泣,鑄造我黨我軍的輝煌歷史。新時期,新疆建設兵團作為具有光榮歷史傳統和具有偉大奉獻意識的社會軍事組織,時刻傳承紅色文化,不斷鑄造鐵血軍魂,在黨的領導下,踐行八一精神,堅持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忠實履行屯墾戍邊使命,為新疆社會穩定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

黨十八以來,兵團為了進一步助推新疆社會經濟發展,更好的履行時代使命,積極支持改革,擁護改革。2015年,伴隨國家新一輪電改的不斷深入,兵團十三師作為全國第三個售電側改革試點,面對改革這場攻堅戰,時刻發揚軍人本色,心懷理想,攻堅克難,快速籌建新疆、全兵團唯一國家級改革試點的配售電主體——新疆大唐紅星售電公司,沉着應對挑戰、推進科學發展,成為自治區和兵團電改的重大示範。

戰鼓聞爭鳴,浴火寫青春。九十年前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先烈,在南昌打響武裝反抗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他們意氣風發,無私無畏憑着對革命理想的執着,以捨我其誰的血性氣魄把肩負起了中國革命的歷史使命。借古喻今,激勵前進,作為肩負兵團十三師改革使命的紅星售電人,只要堅定改革決心,奮力拼搏,勇往直前,舉改革之力,緊跟時代潮流,必將打贏兵團十三師售電側改革這場硬仗,圓滿完成兵團售電側改革的歷史重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1927年3月,蔣介石在x另立中央,國名黨在武漢的汪精衞集團和x的蔣介石集團的矛盾公開化,即所謂的“寧漢分裂”。由於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不斷擴大,從四月起x等地的國民黨開始大量逮捕和處決共產黨人,發動了四一二政變,七月武漢國民黨決定清黨,發動了七一五事變。

社會動盪不安,志士心急如焚。

四一二政變,以筆為刃的孱弱書生,在國民黨的屠殺面前毫無還手之力;大量共產黨人被捕,在槍桿子下抱恨而終。妥協不是權宜之計,是無意義的退讓。

家國動盪,山河破碎,我輩皆是罪人。

親者痛,仇者快。偌大的一箇中國,在災難面前只能妥協,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嗎?

不!任人宰割如何平天下?

“槍桿子裏出政權”,唯有革命。

他們在黑暗中摸索,看不到黎明來臨的曙光。他們被現實嘲笑,在絕望中尋找希望。民主共和之路渺茫,各省獨立是權宜之計,中華民族究竟何去何從?

奮戰在革命前線的英雄給出了答案。

八月一日凌晨兩點,三聲槍響,掀開歷史帷幕。

南昌城內,朱德大宴賓客;葉挺,賀龍指揮部隊英勇作戰,黑夜中槍炮聲不曾斷絕,火光沖天,照亮了南昌頭頂的天。數小時的激戰,全殲守敵,攻佔南昌。辛亥革命全面爆發。

南昌起義轟動全國,那個在四一二政變毫無還手之力的中國共產黨,拿起了刀槍,踏上武裝革命的征程。

但革命的路途艱險,星星之火尚未點燃,何成燎原之勢?

得知起義消息,四面八方的共產黨員往中央靠攏,即便如此,革命力量仍然弱小。起義部隊撤離南昌南下,到達潮汕地區,遇到了優勢敵軍的圍攻,敵眾我寡,正面戰場卻停留在硬打硬衝。戰鬥的潰敗已然成定局。主力軍被打散,留守的朱德帶領保留下來的軍隊轉戰湘南。此時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長沙戰場屢遭重創。

1928年4月,井岡山風雲際會,兩支同樣敗退的起義軍,在井岡山匯成了一支再也打不垮的紅色雄獅——紅軍。

至此,星星之火,遍佈全國。

我們何其有幸,生在這個國家日益強盛之時。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如今,無需我們血戰疆場,但赤子的一腔愛國之心難涼。我們銘記着每一段歷史,或輝煌,或屈辱,亦或千斤沉重。在歷史的影像裏,我彷彿看見,飛機漫天轟炸,部隊在英勇廝殺,他們衝着喊着,哪怕倒下,他們也微笑着。

時代仍在召喚,作為中華民族稚嫩而充滿活力的一代,國家和人民對我們寄予厚望,我們要不斷完善和充實自己,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的正能量,書寫無愧於時代的壯麗篇章。

關於《建軍大業》個人觀後感

《建軍大業》是一部講述人民解放軍從誕生都成長的影片。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義為主線、秋收起義為輔線,講述了以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先驅們,積極開展創建中國人民軍隊的探索和實踐紅色經典故事。這些革命先驅們當時都非常年輕,在他們風華正茂時就為國家和民族的命運,將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浴血奮戰,探索革命道路,在烽火歲月中無悔地奉獻出青春乃至生命。

在中國共產黨面臨存亡考驗的生死關頭,毛主席一句:槍桿子裏面出政權,指明瞭共產黨必須依靠武裝革命的道路,要武裝無產階級部隊,要通過農村包圍城市,逐步奪取最終的勝利。

本片有兩個高潮片段。其一,周恩來等人率軍進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時葉挺主動請戰,率炮兵部隊轟炸制高點,劇情被推向高潮。其二,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壩,以3000人抵抗錢大鈞部隊的10000人,在最後一天,錢大鈞的部隊發起總攻的時候,朱德留下的部隊嚴防死守,最終與錢大鈞的部隊同歸於盡,為先行軍爭取到寶貴的時間,最後朱德率殘餘部隊追上先行部隊,並整合部隊前往井岡山與毛澤東率領的部隊會合。

該影片生動再現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曲折而又頑強的不平凡之路,為了取得勝利,多少的將士心懷堅定信念,拋頭顱、灑熱血。從南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到今天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人民解放軍走過的是一條披荊斬棘、一路壯大的道路。我們也更加感受到,黨的領導、祖國的強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都是因為有着人民軍隊這支鋼鐵隊伍做後盾,捍衞國家主權,保衞國家安全。習總書記在十八大後提出,要實現中國夢,這個夢離不開強軍夢。

在今天,仍有一些不懷好意的國家在企圖挑釁中國,然而,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有強大的軍事做後盾,我們無畏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