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評語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

欄目: 評語 / 發佈於: / 人氣:2.46W

題材的選擇真的很棒!在國產動漫還沒有成長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選擇中國風的東西是可以幫助電影提升一些話題度和關注度的!(我也不知道對不對em感覺是這樣)而且!而且!中國神話本身的寬度和長度也並不亞於西方的神話,加以創造成為了説不定可以塑造一個....“封神”宇宙?對此期待,後續的電影能開發出怎樣的一片天空呢?國產動漫電影會迎來春天嗎?

《哪吒之魔童降世》影評

開頭的普通話很不普通,也像是在開頭定下了一個 比較歡愉的感覺,使得觀眾很快進入狀態。哪吒和敖丙都作為了不同於神話中的原有設定角色,在其之上進行了再改造,但是又不算是超脱了神話故事的本身。魔丸和靈丸的設定雖然不算新穎但是在大家已知的神話故事中改造,成為了吸引人的地方。

魔童,被世人所厭惡,讓我更多聯想到鳴人這一角色早期的待遇,前者在父母的關懷和努力自我證明下走上正道,而後者是憑藉堅強和樂觀。李靖夫婦的塑造也很成功,對於兒子無限寵愛卻要守護人民的女英雄,包含慈愛卻不露於言表的總兵。像現代的新生家長們,想要照顧孩子卻忙於工作。哪吒對於關愛的渴望,在外界的敵視下,他愈發渴望從父母身上獲得。並且不斷的與世界碰撞,從一開始的自暴自棄到尋找自我,慢慢再從尋找自我到證明自我一直到最後的戰鬥,整部電影鋪墊的人物性格變化都很到位,很好,誇!

敖丙生下來就被賦予了厚望,是族羣復興的希望,是申公豹上位的關鍵。性格温和,在被決定的路上不抗拒的前行。但是自我的形成,天生的善良讓他在一些時候和所走的道路發生衝突,到最後同樣尋找到自我,選擇用別的路來複興族羣,耗盡萬龍甲(真的好厲害的裝備,好可惜)。也成就了當代最愛討論的關於電影的內容——熒幕CP

哪吒和敖丙在神話中的關係被改變,成為朋友,因為體內力量的不同又被迫交戰,然後更深的瞭解彼此,在世人都未曾理解自己的時候,走到一起,惺惺相惜,成為朋友。(對不起我又想到了柱間和斑)代表正義化身的敖丙為了族羣的復興毅然決然,做出了邪惡的決定。邪惡化身的哪吒卻出手阻止(變身好帥)(三頭六臂感覺更帥嘻嘻)實行正義。最後攜手共進,面對天雷,劇情的發展沒有太出乎意料,但是讓人感覺很貼近現實,做出了角色本身會做出的決定。“我命由我不由天”聽着感覺好非主流噢,可是大家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不想慢慢的被社會同化。

自由叛逆的哪吒和温和知禮的敖丙代表了現代很多的年輕人,前者被諸多事情束縛,認為自己並不侷限於此,有着不被世界理解般的遭遇,卻擁有脆弱的自尊,經常被打擊。後者聽話懂事,從小到大按着他人為自己安排的路一直前行,內心有野望,卻未曾流露出來,在遇到契機的時候,野望會讓其發生不一樣的變化。

申公豹就真的很壞,很符合神話中的角色。太乙真人真的好好笑,但是作出適量的改變也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真的很好看!敖丙的武器也是有根據滴!好像是根據啥子來着,反正很不錯!很有心!(雖然不是很配)推薦大家去看啦!

毫無疑問,《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是今年暑期檔國產電影最大的黑馬。當然,把時間放置在更長遠的時段來看,《哪吒》在故事、佈景、美術甚至人物的塑造上,都超越了2015年國產動畫《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成為國產動畫界一枚新的標杆。

《哪吒》一改神話故事中悲情的故事設定,把人們耳熟能詳的“水淹陳塘關”的故事進行了打碎重構,用陰陽哲學包裹着劇情和人物。天地人間,海底煉獄,太乙真人和申公豹,哪吒和敖丙,皆為一體兩面,命運把意外引入故事,秩序被打破後,關於人心和情感的複雜就顯現在故事中。沒有三歲哪吒“割肉還父剔骨還母”的悲壯,這個故事更加貼合全年齡段動畫受眾的認知和審美。而哪吒也不再是那個藕段一般粉嫩的孩童,而是掛着黑眼圈不時念叨着“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但實則缺乏陪伴的叛逆孩童。對哪吒形象的顛覆性演繹,對其反叛精神的精到詮釋是影片一大亮點。

看過導演餃子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的人都知道,短片最大的亮點是其無以倫比的想象力——撲克飛機,鼻血決戰都讓人熱血沸騰。在《哪吒》這部動畫中,我們能看到其想象力更為精妙的運用——山河社稷圖裏船隻在天上的水流中游走,龍族的龍宮實際上是鎮壓妖獸的煉獄,一朵雲可以為仙人看門護駕還懂得很多道理,太乙真人實際上是一個操着川普喜愛喝酒的碎碎念老頭。國產動漫裏一直缺少的“想象力”在這部動畫中迴歸,我們能真實體驗到創作者不固步自封的力求突破。

動畫創作是一個循序漸進打磨的過程,《哪吒》這部大製作大投資的動畫裏面,餃子無疑加入了很多貼着自己標籤的東西。難得的是,這些雜糅着港式無厘頭、日漫、仙俠等不同風格的場面,雖然有些“拼盤”的感覺,但並沒有影響動畫整體的內核表達,也沒有用力過度的痕跡。對喜劇元素接地氣又恰到好處的運用,也展現了導演掌控動畫長片嫻熟的一面。這個夏天,屬於導演餃子,屬於“藕餅”cp(粉絲給哪吒和敖丙起的組合名字),更屬於宇宙第一朋克哪吒。

毫無疑問哪吒會刷爆今夏的大熒幕。

看點映時,腦海中思緒萬千,和大家分其中一二吧。

08年,是我第一次自主走進電影院看電影,在那之前,電影文化在這個三線小城尚未普及,只有學校集體組織時,才會走進電影院,全市也沒幾家影院,我去的那家大會堂(還稱不上是電影院),之後沒過多久就被拆了,那天,我在會堂看的第一部電影,是《風雲決》,十多年過去,劇情早已忘得差不多了,記得的,是看這部電影時的感受和一起看電影的人。

單薄人物個性和故事情節,經不起推敲的台詞,在現在看來《風雲決》不能算是一部優秀的國產動畫電影,但從這部電影開始,動漫產業在我國從萌芽走向快速發展,隨後幾年,我作為這個產業的旁觀者,也作為這個時代的親歷者,感受着由政府引導的,一系列鋪天蓋地的動漫產業宣傳,更多的學校開設了動畫影視製作專業,cosplay,周邊,漫展甚至滲透到了我所在的三線小城,而在這樣的狂轟濫炸下,中國的動畫大銀幕,卻始終沒有幾部拿得出手的作品,且不説立意低幼,製作粗糙,中國動畫甚至講不好一個有頭有尾的故事,和我一樣的很多普通人,像看待中國男足一樣,對這個產業充滿憂與愛。

這樣的局面被一部作品撕開了一條裂縫,2015年,《大聖歸來》。

《大聖歸來》是一道曙光,在我們期待值並不高的情況下,這部作品的表現可以説非常驚豔。

比創造一個新故事更難的是改編一個經典,多少中國動畫,只是將東方的傳統美學和精神流於一個個沒有情感的元素符號,內核卻還是低幼貧瘠的文化沙漠。

而大聖,徹底顛覆了這種刻板印象。從86版西遊記裏無往不勝的孫悟空,99版略帶悲情的鬥戰勝佛,到今何在的《悟空傳》,家喻户曉的《大話西遊》,孫悟空的形象被逐漸豐富,也漸漸有了靈魂,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編劇卻另闢蹊徑,講述的不再是神氣活現,無所不能的神,而是他找尋自我的心路歷程。唐僧化身江流兒,年紀雖小,卻和唐僧有着一樣的使命——喚醒大聖心中沉睡的自我。

這樣的大聖多像被現實禁錮的我們,人生所有的經驗都告訴自己,我不行,卻總一天會覺醒,發現最大的困難其實只是戰勝自己。

從此,我們對國漫電影,又有了期待。

此後的幾年,《大魚海棠》、《小門神》、《大護法》評價褒貶不一,但每一部都有了自己的風格和可取之處。

時間走到了2019年初,《白蛇:緣起》,這又是一部依據經典改編的動畫電影,脱離經典的《白蛇傳》,講述白蛇與許宣上一世的相識相知,這種架構讓故事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

“人間多的是兩隻腳的惡人,長了條尾巴又怎麼樣”,這部以愛情為核心的動畫,第一次做到了耐心講完一個故事。

泛舟湖上時飄渺的景色與空靈的配樂,讓人不禁想起蘇軾的“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寶清坊裏目不暇接的玲瓏寶怪和坊主狐妖,又會讓人想到聊齋裏清純靈巧,嫵媚動人的古典狐仙。種種亮點,讓人們對這部兼具傳統美學與商業故事策劃的電影不忍苛責更多,也讓人們對中國動畫產業多了一份信心。

終於説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這又又又是一部立足本土經典的改編,只是這次改編,賦予了傳統形象更加深入精神內核。

一個是命中註定的混世魔王,一個是命負蒼生的清冷龍宮太子,他們的熒幕形象是如此對立,一黑一白,彷彿永世不得和解。但當混世魔王被父母之愛,朋友之愛感化,而龍宮太子卻不得不面對來自家族的壓力,善與惡,是與非的界限漸漸打破,人生沒有註定,只有選擇。

全場看下來,最大的設計亮點是“江山社稷圖”,這個設計我猜想是化用了中國傳統神話“神筆馬良”,通過創造一個完全隔離的世界,豐富了整個故事發展的層次,也讓動畫特效有了更多發揮的空間,當太乙真人帶着哪吒飛馳在湧浪、冰面,流暢的畫面和動作,彷彿看到了冰河世紀和冰雪奇緣的影子。

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不會讓人感受到過分的暴戾和可惡,申公豹是反派嗎?當然,但他努力勤勉卻不得重視,關鍵時候的口吃,大大化解了大家對反派的印象,龍王是反派嗎?也是,但他揹負的家族千年孤寂又有誰懂呢?煙燻粧和齊劉海,雙手插兜,聳肩駝背,小小的哪吒是這被這個世界設定的惡人,可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的孤獨和善良。

故事本身模糊的不是善惡的概念,而是用劇中所有人選擇回答一個亙古的命題“我是誰?”

我是誰?

我,的選擇,決定了我是誰。

它不由天命,更不由人命,只由自己。

只這一點,這部動畫電影已經超越之前介紹的它的前輩們。

祝福哪吒,祝福追光動畫,祝福國漫。

以我挑剔的眼光來看,《哪吒之魔童降世》只是一部合格的電影,但它卻是一部成功的國產動畫電影,所以我還是要力薦大家去看一看。

作為一個只上過一學期影視概論課的業餘電影愛好者,我判斷一部電影合不合格的方式極其簡單粗暴:抖包袱的時候我笑了嗎?笑了。煽情的時候哭了嗎?哭了。有沒有看不下去想換台的時候?沒有。所以我覺得這部電影合格了。更何況這部電影還有許多閃光點,比如為角色添加的記憶點和非扁平化臉譜化的正邪形象,一葉一仙山的畫面也很美。

從主旨的角度來説,這部電影通過改編降低了自身的敍事任務,這樣雖然有損主旨深度,但我認為作為一部商業動畫電影這種改編是成功的,一部完成了對一個簡單問題的探討的作品總好過一部扯了很多但是什麼都沒講清楚的作品。哪吒原本是一個悲劇人物,其悲劇內核就在於他與父親李靖之間的矛盾衝突,然而電影卻移除了這一矛盾,將矛頭指向人對妖魔的成見,結合電影中對乾坤圈效用的改編,這部電影可以説是講了一個寫作“哪吒”讀作“悟空+哈利波特”的故事,跟原本的哪吒實際上已經沒有太大關聯。然而反叛和打破成見的主題在近幾年的影視作品中實在已經有些陳詞濫調的意味,“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號也早已沸騰不了我等滄桑老人的冷血了,故而影片作為全年齡向作品不能不説沒有缺陷。不過好在敍事上沒有硬傷,雖然看完之後不會再有引人深思的繞樑餘音,但它給了我兩個小時的快落時光,我覺得闊以了。

近幾年的國漫似乎隱隱有崛起之兆,《哪吒之魔童降世》比之幾部口碑較好的前作更是又有進步,但作為一個喪人我個人對國漫的崛起並不看好。哪吒和悟空作為中華正統文化中隱匿的叛逆精神在民間的化身,符合當代觀念的同時又能挑動炎黃子孫血脈裏的文化自豪感,只要改編的及格,在國內可以説沒有不火的道理。很多人覺得我們五千年的文化如此之瑰麗輝煌,豈不是可以成噸成噸的文化輸出,殊不知中國人看見哪吒兩個字,同時也就看到了陳唐關的城門古牆,看到封神榜各路英雄豪傑,看到一整個鬼神仙境,自然是熱血沸騰興趣十足,可老外看見哪吒兩個字連它是個人名都不知道。再者,《大聖歸來》成功之後就難有第二個大聖,《哪吒之魔童降世》火了之後就很難再火第二個哪吒,《白蛇傳》改過了大不了再改一個《梁祝》。五千年的中華文化的確源遠流長,但當真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嗎?國漫崛起可以依靠文化紅利,但改編經典IP不是長久之計。我期待國漫原創形象成為經典的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