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實用文 > 演講稿

寧強主題演講稿通用5篇

欄目: 演講稿 / 發佈於: / 人氣:9.17K

演講稿是我們的生活中接觸到很多的一種稿件,要想在演講時有更好地發揮,寫好演講稿是很重要的一步,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寧強主題演講稿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

寧強主題演講稿通用5篇

寧強主題演講稿篇1

今天是母親節。我不會送你一束花,一張賀卡或一個吻。我只送你一顆感恩的心。這顆心就像母親節盛開的一束康乃馨。我真誠地祝你母親節快樂。

媽媽,我想感謝你養育我的好意。沒有你還有我?十三年前你生下了我。你讓我看到了這個多彩的世界。你教我説話,走路,閲讀和閲讀。你還帶我上幼兒園,陪我上國小。你不僅用生活中每一種可能的方式關心我,還教會我如何做人。當我和朋友吵架的時候,你總是對我説:“你要和朋友互相幫助,珍惜這段友誼。”當我學不好的時候,你總是不厭其煩地教我讀書和練習。你説這比山高,我怎麼能忘記比海深的恩情?媽媽,你就像冬天的火焰,夏天的綠樹,還有那把在我成長的路上為我遮風擋雨的大傘。母親的眼睛像一口井,一口深井。井裏充滿了愛而不是水。

時間從你身邊流逝,在你的黑髮上留下了幾根白髮,在你的額頭上留下了幾條皺紋。我想成為一名魔術師,染你的黑白頭髮,撫平你的皺紋,但這是不可能的。古人云:“惟多少愛有寸長草,報三春暉。”再過幾年,你就會收到你兒子考上名牌大學的好消息。你放心,你兒子會成為參天大樹,讓你為我驕傲。讓我為你爭光!

記得母親節的中午,天氣很熱,太陽把地球烤成了一個大火球。我們吃完午飯後,媽媽抱着一堆衣服去了陽台。看到了就趕緊和媽媽一起去看看能為她做點什麼。一到陽台,就感覺到一股熱氣,汗水往下流。我趕緊幫媽媽一個個掛起來。回到家,我覺得渾身濕漉漉的,頭上的汗水順着頭髮往下滴。我一摸,衣服都濕透了。

晚上,我在做作業。當我看到媽媽拿起拖把時,我好像要去工作了。我趕緊站起來,從媽媽手裏搶過拖把,認真地説:“媽媽,休息一下。今天讓我幫你拖一次地。”母親欽佩地點頭。我拿着拖把開始工作。剛開始還可以,但是越到後來越累,移動越慢。真的是“老牛慢慢拉破車——”,我心裏開始着急。這時,媽媽走過來,苦惱地問我:要不要休息一會兒?我一開始有些猶豫,但想到媽媽平時的疲憊,我毅然答道:“不,我不休息。”

説完,我繼續拖,終於拖完了。我放下拖把,伸出手臂。我抬起頭,看到媽媽慈愛的眼神。“孩子,你今天的表現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我媽真的很開心。你長大了,我媽真心感謝你。媽媽愛你。”説完,媽媽輕輕吻了我的額頭。

雖然我只幫媽媽做小事情,但是我知道媽媽的辛苦,她為我付出了多少,她做了多少無私無價的事情,這些都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

母親節那天,我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媽媽的愛是偉大的。她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我以後能自食其力,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為了報答媽媽,我會好好學習。

寧強主題演講稿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父親,對於每個人來説都不是簡單的兩個字眼。這不僅是一種稱謂,一種身份的象徵,更是一種責任,一份寄託,一個強有力的靠山。

我的父親不是沉默寡言的,他的愛是直白的,總是對我呵護備至。事無鉅細的關心我。總是把我捧在手心,雖然我是女兒,可我的爸爸卻總是把我當男孩子一樣教育,他教導我要像男孩一樣堅持,有責任心,要巾幗不讓鬚眉。

很小的時候,爸爸接送我上幼稚園,年幼的我總是不情願上的,在去之前都會哭鬧一陣子,因為很怕生而且沒有安全感。爸爸不會斥責我,總是用温暖的大手牽着年幼的我,告訴我:”要做一個勇敢的孩子,這樣才能保護自己和自己的家人,爸爸媽媽喜歡勇敢的孩子。“就這樣,我哭鬧的次數越來越少,在幼兒園和小夥伴們處的也很好。我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爸爸來接我放學回家,爸爸總是會買好吃的在門口等着我,我看見爸爸就心安了,就像看見陽光一樣,爸爸就是我的太陽!照耀我成長的道路!

上了國小的我,漸漸懂事了,不用爸爸接送了,每天自己和同學去上學,可是我知道每天早上爸爸把我送出門後,都會在窗口看我漸漸走遠的身影。我反過身時,都能看見爸爸温暖的眼神,那目光就像皎潔的月光,透徹柔和,像黑夜中的螢火蟲,身軀瘦弱卻散發着巨大的能量。到了放學的時間,爸爸也是用同樣的姿態在窗口等着我,每次想到爸爸的眼神,我就加快回家的步伐,爸爸對我的期待是我的動力。

從小我的身體就不是很好,經常上醫院,打針倒不是很怕,最怕的是吃藥,我受不了那種苦味和怪味。爸爸為了讓我的身體快點好,就把藥磨成粉再加糖泡水給我喝。爸爸的良苦用心每當我想起來都很感動!

初高中我的成績都很不錯,沒怎麼讓爸爸操心,這是最令我自豪的。高三的時候,課程很緊張,爸爸又開始每天接送我上學,晚上我要做功課到很晚,爸爸都會陪着我,有時煮餃子給我當夜宵,有時泡牛奶給我喝,幫我準備餅乾。冬天,在房間裏開暖氣,夏天,開冷氣。對我噓寒問暖的,而且不時地鼓勵我,給我加油!

我想我永遠不會忘記的是大學聯考的那天,爸爸在外面等我考完,我走出考場的那一刻看見爸爸向裏面張望的略顯焦慮的神情,我想他比我還緊張。內心突然的一股心酸湧上來,這麼久了,爸爸對我愛一如既往,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永遠比我還緊張。考完後,全家聚餐,那天正好是端午節,我看着爸爸日漸蒼老的臉孔和悄然爬上腦袋的白髮,我告訴我自己,我要加油!我要很勇敢!讓爸爸不失望!

大學聯考完後,和爸爸在一起的時間增多,每天和爸爸一起晨練,一起做家務,晚上,一起看電視,談心的時間也變多了起來。知道爸爸把他的愛都付諸在我身上,他説他不為別的,只是希望我可以快快樂樂的,沒有很高的要求,不需要我賺大錢,只要我幸福就好。

考上大學後,爸爸還是會“寶寶,寶寶”地叫我,在爸爸的眼裏,我永遠是那個依賴着他的小女孩,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每次到了要回家的時間,爸爸都會很興奮,給我買上我最愛吃的菜,電話追着問我到家的時間,我想電話連接的不僅僅是幾句話語,更是兩顆充滿愛的心。回到家,和爸爸擁抱的時候還是會哭,我想我永遠會是那個愛哭的孩子。爸爸的臂彎是最温暖的港灣。保護我不受風浪的襲擊,即使受傷,還是能夠很好的痊癒。

我越來越成熟,爸爸卻越來越老了。但爸爸在我心中永遠年輕,還是那個天天接送我上幼稚園的那個爸爸。因為現在和爸爸在一起時候,還是會緊握爸爸的手,那温暖依舊未變。

父愛如太陽,光芒照耀我們的每一個角落。

寧強主題演講稿篇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良好的習慣可以成就未來》。

我國古代的偉大教育家孔子曾經説過:”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句話告訴我們:一個人從小養成的習慣會和他的天性一樣自然,這個時期養成的習慣是堅不可摧的。

在這裏,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

魯迅先生從少年時代起就養成了愛護圖書的好習慣。每次看書,他總是先洗手,一旦發現書髒了,就小心地把它擦乾淨;他還學會了釘書、補書的本領,備有一套工具,如發現書有破損,便及時細心整理、修補,使之面貌一新。正因為魯迅先生愛書、愛讀書,才成為偉大的文學家。

那還有什麼好習慣呢?我們應該習慣於主動打掃衞生,形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習慣於在一定的情況下説”謝謝“、”你好“、”對不起“之類的話,形成以禮待人的好習慣;習慣於每天堅持鍛鍊,形成健美的體魄;習慣於在同學之間的交往中懂得理解與寬容,形成在矛盾時能化干戈為玉帛;習慣於用心觀察,形成好的觀察能力;習慣於提前預習、課後複習,形成高效的學習方法。

有人説:”播下一個行動,便會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便會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便會收穫一種命運。“

我也送給同學們三句話,第一句是:”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第二句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第三句話是:”扔一次垃圾,拂去心靈上一塊灰塵;撿一次垃圾,心靈就像添上一塊淨土。“

同學們,好習慣不是天生的,而是靠一點點養成的,是一天天努力的結果。

”注意衞生、注意禮貌、注意待人……“這些都是要我們時時、處處、事事都要注意的,而且要嚴格要求自己,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

同學們,昨天的習慣造就了今天的我們,今天的習慣決定着明天的我們。讓我們從點滴做起,從自身做起,從今天做起,持之以恆,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願每一個從松山湖中心國小走出去的學生都能成為真正的好公民和社會棟樑。

請大家跟我讀: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請大家再跟我讀: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請大家齊讀: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寧強主題演講稿篇4

誠實是一種美德,是每個人心中的品質。在我們這個人文社會,無論哪方面,都要講究誠信,這是福。一個誠實的人在事業和生活上都將取得成功,所以誠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方面。

誠信講究方方面面。生意、工作、生活、交友一定要講究誠信。人們需要誠實來維持關係;商業需要誠實來維持自己的生計,並與其他公司保持合作。誠實可以讓別人自我感覺良好,也可以改善自己的職業和生活。誠實小到足以改善一個人的身心,大到足以讓一個人一舉成名。誠實可以幫助你在事業上取得成功,在生活中獲得幸福。

誠實不僅意味着説話,還意味着行動。要學會誠實,也要學會謹慎。我們不能向別人坦白對自己和他人都不好的事情。一顆誠實的心需要謹慎,對別人要小心,別人相信自己的時候要小心。誠信是需要堅持的,堅持了才能提高。有個成語叫“天天做好事”。我們也應該每天做好事。只有堅持下去,我們才能保持不變的道德品質,改善身心,磨練誠信的耐力。這不是兩全其美嗎?

誠實就是誠實守信,值得信賴的人往往會被別人遇到。誠實需要勇氣和謹慎,信用需要堅持和完善。只有這樣做,你才能成為一個完全誠實的人。

誠實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不欺騙別人,信守承諾。不誠實的人會失去道德品質,身心不健康。他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他可以説是個騙子。這樣的人不僅得不到別人的信任,還在社會上受不了。這樣的人很難交到知心朋友。無論在哪裏,都要有誠信。

誠信需要經得起誘惑,無論利益有多大,都不要做違背誠信的事。如果你做到了,對你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影響。相對於不誠實,誠實要好得多。既然誠實是好的,為什麼要選擇不誠實?

誠信已經成為這個社會不可或缺的道德品質。誠實能提升自己,對自己和他人都有好處,贏得信任、好感、事業提升和生活進步,比沒有誠實好得多。懂得誠實,做好,提升身心,受益如流,也就是説,誠實是福。

寧強主題演講稿篇5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就設毒計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殺。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陸陸續續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隨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只好親去請。可是,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只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揹着老母躲進了綿山(今山西介休縣東南)。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索,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説,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發現介子推脊樑堵着個柳樹樹洞,洞裏好象有什麼東西。掏出一看,原來是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將血書藏入袖中。然後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分別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只吃寒食。

走時,他伐了一段燒焦的柳木,到宮中做了雙木屐,每天望着它歎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級對上級或同輩之間相互尊敬的稱呼,據説就是來源於此。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只見那棵老柳樹死樹復活,綠枝千條,隨風飄舞。晉文公望着復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愛地掐了一下枝,編了一個圈兒戴在頭上。祭掃後,晉文公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以後,晉文公常把血書袖在身邊,作為鞭策自己執政的座佑銘。他勤政清明,勵精圖治,把國家治理得很好。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麪粉和着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在春光明媚,桃紅柳綠的三四月間,中國傳統習俗中最重視的其一節日就是清明節了。清明節就是現在的民族埽墓節。按主日説,約在四月五日前後,按農曆,則是在三月上半月。古人把一年分為二十四節氣,以這種歲時曆法來播種、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在春分後十五天,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所以,“清明”本為節氣名,後來加了寒食禁火及埽墓的習俗才形成清明節的。

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了唐朝,將拜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正碓的日子是在冬至後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後,因此便將清明與寒食合併為一了!

在墓前祭祖埽墓,這個習俗在中國起源甚早。早在西周時對墓葬就十分重視。東周戰國時代孟子的齊人篇也曾提及一個為人所恥笑的齊國人,常到東郭墳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兄戰國時代埽墓之風氣十分盛行。到了唐玄宗時,下韶定寒食埽墓為當時“五禮”之一,因此每逢清明節來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滿,皂隸傭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與許京兆書》)掃墓遂成為社會重要風俗。

而在寒冷的冬天,又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婦孺耐不住寒冷,也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於是就定了踏青、郊遊、盪鞦韆,踢足球、打馬球、插柳,拔河,鬥雞等户外活動,讓大家出來曬曬太揚,活動活動筋骨,增加抵抗力。因此,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野外健身活動,使這個節日,除了有慎終追遠的感傷,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既有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到處是一派清新明麗的生動景象。真是一個極富特色,非常特別的節日。

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於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農事活動。《淮南子?天文訓》雲:“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按《歲時百問》的説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

但是,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着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

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祭掃墳塋是和喪葬禮俗有關的節俗。據載,古代“墓而不墳”,就是説只打墓坑,不築墳丘,所以祭掃就不見於載籍。後來墓而且墳,祭掃之俗便有了依託。秦漢時代,墓祭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

?漢書。嚴延年傳》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地”。就中國人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發達、強固來看,嚴延年的舉動是合情合理的。因此後世把上古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五禮之中:“士庶之家,宜許上墓,編入五禮,永為常式。”得到官方的肯定,墓祭之風必然大盛。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或後10天。有些籍貫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