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5.65K

心得體會是我們通過親身經歷和思考所獲得的深刻認識,能夠豐富我們的人生智慧,當從一些小事上受到啟發後,我們都要及時記錄在體會中,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閲。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8篇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1

竇蘭英是甘肅省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紅灣寺鎮隆暢社區居民。6年前,竇蘭英的大女兒患病離世後,留下12萬元看病欠款。年過花甲的她毅然替女還債。她用田字格本做了個小賬本,把12萬元賬目全都羅列出來,記在本上、裝在心裏。為了還債,60多歲的老人當保姆、鐘點工,撿廢品賣破爛,省吃儉用把每一分錢都攢下來。6年時間裏,在老人的努力和社會各界幫助下積極還債。截至目前,12萬元債務已全部還完。竇蘭英老人視誠信如生命,被街坊四鄰親切地稱作“信義奶奶”。今年9月,她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她從小在上海長大,1963年北大後,把大半輩子的光陰都奉獻給了大漠上的敦煌石窟。人們親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兒”。為了敦煌,樊錦詩和丈夫兩地分居長達19年,兩個兒子出生後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卻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紮根大漠,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創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斷代、構建“數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護工程。2019年國慶前夕,樊錦詩獲頒國家榮譽稱號勛章。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2

看了中央台播出的“時代楷模”朱彥夫後,很多人哭了,不是因為他做出的事蹟有多些,也不是因為他讓人們富起來,而是因為他那種永不退色的共產黨員的本色。

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他能從一個廢人變成一個比一個正常都強的人;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比每一個正常人所做事都超出尋常。

他被追為“時代楷模”當之無愧啊!朱彥夫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很多,起來有三條:

一是朱彥夫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一個在戰爭中生存下來的重殘戰士,沒有躺在功勞薄上享福,而是離開休養所回老家,瞞着老人,練習生存本領;用畢生的心血帶領村民致富,從不領取任何待遇,教育子女做人,還寫出兩本書。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二是朱彥夫的人品值得我們學習。他當村支書,從不領村裏一分錢。在自己並不富裕的情況下,還經常拿出自己的撫卹金幫助他人。自己的女兒出嫁,作為親生父親卻沒出一分錢給女兒買嫁粧,他是不願意買嗎?不是,他是沒有錢,他的錢用在別人身上啦。

三是朱彥夫的毅力值得我們學習。朱彥夫的毅力不僅表現在他的身體上,而且還表現在他一生不停地的為人民服務上。他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他堅持鍛練自理能力。大家可想而知,一個沒有四肢的人,連吃飯都困難,要達到正常上班、寫書、爬山,這個毅力得有多大啊。另外,朱彥夫從年輕起,堅持造福於民,一直到81歲,心裏還是想着百姓,從沒有想過自己。這種毅力又有多大啊。

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學習他們立足平凡、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懷。張麗莉、吳斌、高鐵成等時代楷模,都是普普通通的勞動者,可以説是大家的同事、鄰居、朋友。他們平平常常、樸素無華,默默無聞地工作着學習着生活着,默默無聞地堅守着道德標準、涵養着道德情操,以點點滴滴的積累,以持之以恆的追求,成就了平凡中的偉大,匯聚了不尋常的道德力量,鑄就了關鍵時刻的堅強意志。從這些平民英雄身上可以看到,無私與善良就在自己身邊,無畏與勇敢就在自己身邊,平凡和偉大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把小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勿以善小而不為”,認認真真做好身邊事,力所能及幫助周圍人,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舉手之勞做起,崇德尚義、積小成大,自覺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傳承者、社會主義道德規範的實踐者。

向時代楷模學習,就是要學習他們愛崗敬業、忠於職守的職業精神。愛崗敬業、恪盡職守,滿腔熱情地投入工作,把工作崗位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台,是時代楷模的一個鮮明特徵。張麗莉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的崗位,在車禍瞬間保護自己的學生,詮釋了對教育事業的忠誠和熱愛;吳斌連續十多年安全行駛一百多萬公里,在遭受突如其來的重創後,用生命履行了自己的工作職責;高鐵成三次勇闖火海,以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展示了當代革命軍人的風采。這一個個壯舉背後,是他們對職業理想的追求,對職業精神的堅守。他們崇高的職業操守,托起了生命的方舟,昇華了民族的美德,成為激勵人們奮發有為、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向時代楷模學習,就要像他們那樣恪守職業道德、弘揚職業精神,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立足本職、紮實工作,以對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在推進改革發展中創造一流業績。

我們的時代是英雄輩出的時代,每一個時代楷模就是一面鮮豔的旗幟。發揮好時代楷模示範引領作用,是培育文明新風的時代要求,是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途徑。要充分發揮報刊、廣播、電視、通訊社以及互聯網等大眾傳媒的作用,把宣傳時代楷模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以發現偉大的眼光和崇尚先進的情懷,挖掘閃光事例、報道先進典型,大力營造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濃厚氛圍。要注重以文化人、以德育人,運用文藝作品、宣講報告、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生動展示時代楷模的感人事蹟,熱情謳歌時代楷模的高尚情操,讓人們從中汲取精神養分、感悟道德力量。要堅持知行統一,深入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廣泛搭建平台、豐富渠道載體,把學習時代楷模與精神文明創建、志願服務、送温暖獻愛心、扶貧濟困、互幫互助等活動結合起來,使時代楷模的崇高精神轉化為人們的實際行動。要充分發揮政策法規的導向作用,完善相關激勵機制,禮敬時代楷模、關愛時代楷模,褒揚良好道德行為、制約不道德現象,推動形成好人好報的良好風氣,形成尊重時代楷模、學習時代楷模的社會環境。要進一步健全文明委統籌協調、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團體積極配合、各方面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完善工作措施、建立長效機制,推動學習宣傳時代楷模活動深入持久開展下去,使我們的社會更加文明祥和、更加温暖和諧。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3

華坪女高的時間是以分鐘計算的:早上5分鐘洗漱完畢,10分鐘早讀到位,出操1分鐘站好隊,學生出入教學樓、去食堂、回宿舍幾乎都是跑着的。

張桂梅比學生起得早,一個人摸黑爬四樓,把走廊的燈全部點亮;學生跑步的時候,她就在隊列邊緊緊跟隨;學生打掃校園時,她已經第一個來到校門口,拿着掃把和鏟子等候。她還總是舉着小喇叭喊:“快點兒,快點兒!別掉隊!磨蹭什麼?”

為什麼要把學生在校時間安排得這麼滿、這麼緊?原來,女高的作息時間與其他高中都一樣,學生下了課就聚在一起玩耍聊天。可女孩們的話題總繞着家長裏短、雞毛蒜皮和那個被大山圈起來的小小世界。

必須用一個更大的世界,一種更廣闊的精神,將女孩們的心靈充實起來。

華坪女高學生普遍入學基礎差,高中不僅要學新知識,還要補之前落下的課;更重要的是,必須讓她們知道什麼是文明,什麼是先進,什麼又是現代化。用三年時間完成這一切,不多付出一些、不嚴厲一些能行嗎?

於是,張桂梅不得不化身“愛罵人的張校長”。10分鐘早讀到位,5分鐘打掃校園,她用一個個嚴苛到分秒的要求,改變着這些女孩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態度。

但華坪女高的學習生活時間安排得再緊張,也從不佔用音樂課,與一般高中相比,學生唱歌、跳舞的時間還要多很多。

每天上午10點,是女高雷打不動的紅色課間操時間。20分鐘裏,孩子們先集體背誦《七絕·為女民兵題照》,再唱跳《紅色娘子軍》等革命歌曲編成的健身舞。20__年,張桂梅聽説城裏的孩子都在跳“鬼步舞”,也讓女高的學生學着跳:“‘鬼步舞’有一個好處就是快,‘快’對她們有幫助,可以提精神”。

回憶起在女高唱過的歌,華坪女高首屆畢業生黃付燕説:“那時候日子是苦的,精神是滿的。”

女高的學生不留長髮,不打扮,她們卻總能讓張桂梅感到美,感到驕傲。“這個社會裏,男女是平等的,女人不是靠妖嬈來過日子的,我們要憑着自己的本事和本領過生活。我不希望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我希望她們能在莊嚴中透露出一種美,一種精氣神。”張桂梅説。

20__屆女高畢業生又取得了好成績。張桂梅卻並不滿意:“今年大學聯考成績比往年好一點,一些指標無論在華坪縣還是麗江市都排在前列,但與一些大城市相比仍存在不足。”

有人勸她知足,張桂梅卻回答説:“我不能知足,因為我相信我們的學生有潛力。”

山裏的女孩也能走進最好的學校。辦學十多年來,華坪女高已經把上千名畢業生送進大學。她們之中有曾因厭學、貧困、偏遠而造成的輟學生和落榜生;她們之中有人只因為是女孩,從出生到長大,爺爺奶奶從沒與她説過一句話。但如今,她們考入了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浙江大學等知名學府,她們讀研、讀博,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閃閃發光。

她每年都在鼓勵女孩們考上更好的學校,她對這些女孩有更高的期待:“我對她們的期望是什麼呢?不是一定要考上名牌大學。我希望她們變得更強,有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4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田世國。

大家一定都知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是什麼意思吧?我覺得田世國叔叔就是一個例子。他不顧自己的身體安慰,就瞞着自己的母親捐腎,真是一位偉大的人啊!就像主治醫生説的一樣:“我從事腎移植手術多年,常見的活體腎移植主要是父母捐給孩子,而小輩捐給長輩的,不僅我從沒見過,就是在國內也絕無僅有,你真是太了不起了!”

一個人不僅要品德好,不管家庭條件好不好,要學會孝順、感恩,這樣才能做一個“好”人。如果一個人連感恩都學不會的話,那這個人肯定什麼也不行。我們長大後,一定要牢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話,不要忘了父母是怎樣辛苦哺育我們成長的。我們一定要向田世國叔叔學習,雖説談不上捐腎什麼的,但我們至少可以向父母孝順、感恩呀!只要我們牢記“感恩”二字就可以了。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5

愛是什麼?愛是一種無窮的力量。愛是什麼?愛是一種不分高下的東西。愛能夠感動所有人,愛是偉大的,能夠感動中國的愛更加令人記憶深刻。

2008年的中國因為突如其來的汶川地震,而讓13億中國人民以及全世界的人民看到了一個團結一致,不會被災難震垮的中國。地震發生後的那一刻,十三位兄弟立刻趕赴災區,搶救着災民,不放棄每一個倖存着的人民。這十三位英雄在2008年撐起了中國脊樑,感動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

有這樣兩位教師,他們每天都要爬着天梯去教孩子們,他們已經在那兒呆了整整19年了,他們拋下了自己的兒子,來到這個極度貧乏地區——彝族任教,因為他們的心中有這樣一個念頭:如果他們放棄照顧兒子一人,就能有十幾個孩子獲得知識。從1990年開始,他們的這種信念從未間斷過。在最崎嶇的山路上,正是這兩位偉大的教師點燃了知識的火把。

還記得5月12日14時28分的那個時刻嗎?這是一個令人難以忘懷的時刻,在汶川地震中,共有84017名災民被救出。在災區救援時,有這樣一位戰士,他每日不顧辛苦和勞累地救出一個又一個倖存着的災民,搬運着一箱又一箱的物資。終於他可以休息,但是他的這一睡,永遠都不會醒了。不過我們相信他已經永遠活在了我們十三億中國人民的心中。他那二十六歲的青春,是那清晨的第一縷曙光,是那白天最亮的一束光芒,是那夜晚最閃耀的星星。

這些人物的事蹟感動了我們,感動了中國,他們的生命中都有這樣一句話:不拋棄,不放棄。讓我們相信愛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東西。

在此,讓我們給這些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6

20__年,來自百色市田陽縣農村的黃文秀,從北京師範大學碩士畢業後,毅然回到家鄉,響應號召到貧困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20__年6月16日晚,她在雨夜行車趕回村裏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遇難,30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扶貧路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現代社會發展的節奏太快,快到很多人已經忘記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知初心為何物。可能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孩提時代,説起自己的人生理想,那一定是要成為偉大的數學家或者科學家,為整個人類的發展做貢獻。而隨着年紀的增長,思維以及認知的具化,理想漸漸成為考一所好大學、找一份好工作、經濟獨立、獨善其身。所有生活的零碎,都不再能夠拼湊得起最初夢想的藍圖。也許是因為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來越淺薄,也許是因為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也許是對於人生的意義、人生的價值的認知超越不了“小我”。而黃文秀的事蹟,正是能夠讓我們在感動、感慨的同時,從這些感情碰撞中再去找到自己的初心,用榜樣的力量砥礪初心、呼喚擔當。

“不忘初心”,説到底就是不忘為中共人民謀幸福,為祖國事業謀發展的崇高目標,時時刻刻牢記人民的利益,是一句説起來簡單,卻需要一生為之奮鬥的話語。縱觀我國和我黨發展的歷史,在每個年代總會湧現出那麼一些人,為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中國人民的美好未來不斷奮鬥着,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哪怕是最寶貴的生命。

黃文秀作為高學歷的扶貧幹部,始終牢記黨的囑託,不忘初心,對人民羣眾充滿感情,對扶貧事業滿腔熱忱,對扶貧工作孜孜以求,長期奔走扶貧一線,用生命踐行着共產黨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的樸素信仰,贏得了人民羣眾的認可和尊重。在核查幫扶村洪澇災情的路上,年僅30歲的她,永遠長眠在了那片她曾經奮鬥過的土地上,用生命擦亮了共產黨員的價值底色,踐行了一個合格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

黃文秀同志生前的事蹟,再一次讓全黨上下的同志感受到了“不忘初心”的力量,我們應該主動向該同志學習,保持一名黨員的先進性、純潔性,時刻把羣眾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守初心、擔使命,與人民羣眾緊緊相依在一起。如果多一些像黃文秀同志一樣的好黨員,何愁人民不幸福、祖國不復興。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7

魚兒對水説,你看不到我的眼淚,因為我在你的懷抱中;水對魚兒説,我能感覺到你的眼淚,因為你在我心目中。魚兒懂得了感恩,才能明白大海的博愛;大海學會了感恩,才會懂得魚兒的深情。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恆!”這首炙膾人心的歌曲在我耳畔不斷迴盪,呆望遠處,不禁讓我想起了《感動中國》節目,令我充滿無暇的聯想和深思。

在此次獲獎者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見義勇為的方俊明。1985年8月,28歲的方俊明為救一個假裝落水的頑童,躍入河中,造成頸椎骨折,高位截癱。直到20__年11月,方俊明終於獲得了遲到28年的見義勇為榮譽稱號。而這些年,妻子離開了,父親也去世了。方俊明的生活無法自理,依靠母親姜春梅日夜照顧癱瘓在牀的兒子,並將當時尚未滿週歲的孫女拉扯養大。為兒無私奉獻。

也許,有人認為,方俊明很傻,為何救人沒成反自己撞石骨折,完全是自找麻煩,活受罪。而我卻不那麼認為,因為在他心中做這件事也會有自己的理由,那縱身一躍,卻被命運撞得頭破血流。在輪椅上度過青春,但你卻固執地相信善良,絲毫不悔,在漫長的歲月中飽受委屈。面對家人,卻不願拖累,結束生命卻終應無果,他不後悔那次行動,即使不是這樣,如果當年那小孩是真落水,而他見死不救,這是否有唯呢?生命寶貴,也只有一次,歷盡艱辛,這一切都證了善良在人們心中的恆定不變的價值。在他背後他承擔了許多,也許不為人知,可是誰又能明白他的痛苦,明明想做卻又無能為力。

其實,生活中,許許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點一滴的小事感動着我們,也感動着他人。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學習生活之中,我們忘記了用發現美的眼睛去發現這些讓我們的內心能為之震撼的感動事蹟。

感動中國事蹟心得體會篇8

陳貝兒的經歷絕不僅僅是從《無窮之路》開始,在tvb她早已是不可忽略的知名主持人,還有一位在香港演藝圈有着極高知名度的父親。她的父親陳永鎬是金牌監製,張國榮、梅豔芳、譚詠麟等天王巨星開演唱會,都少不了要找她爸爸。

還未工作時,陳貝兒就時常和明星同框,這和爸爸有很大關係。她從7歲就開始認識國際巨星,還和他們成為親密的朋友,大家都當她是小妹妹。

哥哥張國榮會拉着她的手帶她到休息室,送小禮物和公仔,梅豔芳看她喜歡就送她演唱會的舞衣。見到巨星也不害怕,註定了她適合吃這碗飯,採訪明星對她而言沒有懼場的問題。

很多人發現陳貝兒身材高挑,其實自己就很適合去參加選美比賽。不過陳貝兒對此並不感興趣。身旁的人會慫恿她去參加選美,可她不喜歡每次打開報紙看到的各種娛樂版八卦新聞,而且從小就顯露出主持和司儀的天分,在加拿大讀書期間就在電台當兼職dj。

陳貝兒曾説如果想要靠爸爸,那就當歌手最好了,不過更喜歡當主持人。從加拿大留學回國後,她加入有線娛樂新聞台擔任主播。她為了跑新聞不吃不喝,捱餓對她來説都是小兒科。

正是因為對新聞這一行的熱愛及使命感,讓她即使是做娛樂新聞記者,也一樣有自己的追求。因為她的堅持,才有了和木村拓哉的勾手約定。

之所以可以爭取到獨家採訪木村拓哉,這是她在採訪被告知取消後好容易爭取到的機會,也因此讓她有了更多采訪明星的可能性。2年後木村拓哉還在她的手心寫下了兩人的小祕密,這張貼臉合影讓無數粉絲羨慕。

她是中國香港第一位採訪奧斯卡、戛納等國際盛事的女主播。她還是bma的總裁,兼顧主持工作。她通曉普通話、粵語、英語、法文和日文,讓她在訪問歐美等各國明星時,都可以無障礙交流,令人歎為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