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材料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9W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材料



感動中國人物葉嘉瑩事蹟材料


她自譽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下面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感動中國人物事蹟葉嘉瑩,僅供參考,歡迎大家喜歡閲讀。

在很多人的眼裏,葉嘉瑩的印象還停留在《朗讀者》上,哪位學術淵博、風姿卓越、儀態優雅,被董卿稱一聲“葉先生”的她。

然而,事實上,葉先生是當之無愧,也是名副其實的。她自譽為“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大夫。”

在苦水裏泡着她,卻沒有被悽風苦雨溺死,而是走了出來。

       一

在第五屆全球南開校友會會長論壇上,94歲高齡的她宣佈要把畢生所有積蓄捐給南開大學,用於支持中華傳統文化研究。

首次,她捐了1857萬,成立了“南開大學迦陵基金”。

先生之風,猶如從古詩詞中自然而然生髮出來,令人見而忘俗。

在她90歲生日的時候,前總理温家寶發來賀詞:

心靈純淨,志向高尚,

詩作給人力量,

多難、真實和審美的

一生將教育後人。

這樣的讚譽,道出了葉先生的儒雅之風、“士”之品格。

如今,她生活在南開大學的“迦陵學舍”,在哪裏讀詩誦詞、教授學生,潛心研學,盡情自由地在詩詞的海洋裏暢遊。

哪裏也成了很多喜歡古詩詞、研究古詩詞的學者、學生以及各界人士聚集的場所。

在哪裏,只有詩詞,哪裏洋溢着濃濃的詩意,哪裏也成了汲取傳統文化營養的聖地。

葉先生一生顛簸流離,無論是在淪陷區的北京,還是在流離失所的台灣,再到後來漂洋過海的加拿大,她都一直在三尺講台上耕耘,講授着詩詞、傳播着中華傳統文化。

曾經是她學生的台灣作家陳映真,回憶起葉先生當年在講台上的風采,如是説:

“她能在一整堂課中以珠璣般優美的語言,條理清晰地講解,使學生在高度審美的語言境界中,忘我地隨着葉教授在中國舊詩詞巍峨光輝的殿闕中,到處發現藝術和文學之美。”

《人物》雜誌曾在文章中這樣寫道葉先生回國授課時的場景:

“1979年葉嘉瑩回國授課時,徐曉莉是一名旁聽生。當時她是天津師範大學的學生,特意跑到南開大學旁聽。她回憶説‘那個時候大家穿着清一色的(衣服),男生和女生都分不出來,可是葉先生在講台上那兒一站,從聲音到她的這個手勢、這個體態,讓我們耳目一新。沒有見過,真是美啊。”

自1945年從輔仁大學畢業至今,她已整整的在講台上站了70多年了,桃李滿天下。時至今日,她仍然樂此不疲,願意給年輕人講課。只要有人邀請,她都欣然前往。

即便是九十多歲如此高齡,在講座中她依然堅持站着,學生遞給她一把椅子,她卻拒絕了,全程沒有任何停頓,站着完成了兩個小時的講座,她説要“抓住老年的尾巴。”

在場的學生無一不感動的。

她在講座中曾説:

“我之所以90多歲還在講,因為我覺得我既然認識了中國傳統的文化,這麼多美好、有意義、有價值的東西,我應該讓下一代的人能夠領會、也能夠接受。如果我不能夠傳輸給下一代,是我對不起年輕人,對不起古人,也對不起師長和老師。”

葉先生平生經過戰亂,遭遇波瀾,她卻把個人的悲苦看得微不足道。

但是,她把中國寶貴的傳統,這些詩文人格、品性視作珍寶,視作污穢當中的一點光明。

她畢生的願望,就是要把這點光明傳下去。

葉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仍然説:

“如果人有來生,我就還做一個教師,仍然要教古典詩詞。‘蓮實有心應不死,人生易老夢偏痴。’人生轉眼之間就衰老了,我九十歲了,但只要還能站在講台上講課,我仍然願意繼續做這樣的工作。”

葉先生教齡超過半個世紀,遍歷海峽兩岸,大洋東西,就古典詩詞方面的人才培育,她的貢獻恐怕就稱得上無出其右了。

葉先生經歷過不少挫折和苦難,但一生能與詩詞為伍,則始終是她最大的幸運和樂趣。

“這個蓮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蓮子留下來。”

葉先生寫的《踏莎行》裏的開篇之句便是:“一世多艱,寸心如水”。

“天以百兇成就一詞人。”可以説,葉先生一生苦難相隨。

花季遭受喪母之痛、父親杳無音信,中年遭遇丈夫家暴,垂暮之年又受盡失去女兒的失親之痛。

真是磨難接憧而來,生活從來沒有寬慰過她。

葉先生能如此坦然地從磨難中走出來,是詩詞化解了心中的悲痛,給了她無限的力量。

在一次訪談中,主持人跟她聊起對人生苦難的看法,回顧自己波瀾一生,葉先生説了這麼一段話:

平靜是好的,但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經歷過挫折,都是過順利的生活,不一定是好事。各種苦難,誰都不願意發生,可是極大的悲哀和痛苦,讓你對人生有了另外一種體會。如果不把詩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會有更高更遠的想法。

從葉先生撰寫《迦陵雜文集》中,我們知道,

葉先生家世顯赫,曾是蒙古裔的滿洲人,隸屬鑲黃旗。

本姓納蘭,祖居葉赫地。

後因清政府滅亡,很多滿人都改為漢姓,所以先生家也就摘取祖籍之地名“葉赫”的首字,改姓為“葉”了。

葉先生是1924年6月24日在北京城的這個葉姓大户人家出生的。

父母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分子,詩禮傳家。

在她三歲時便識字讀詩,六歲時跟着家庭教師研習《論語》,四書是她的開門讀物。

葉先生在自述中記下了在她啟蒙教育中記憶深刻的這麼一個故事:

她所臨摹的一冊小楷的字帖,那是薄薄數頁不知何人所書寫的一首白居易的《長恨歌》。

詩中所敍寫的故事既極為感人,詩歌的聲調又極為諧婉,因此她臨摹了不久就已經熟讀成誦,而由此也就引起了她讀詩的興趣。

這些古典,滋潤着她幼小的心靈,也滋養了她淡泊名利的品性和對古詩詞的熱愛。

抗戰開始後,葉先生便失去了父愛。

在航空署工作的父親一路隨着國民政府從上海步步南遷,與家人離多聚少,直至後來失去聯繫,杳無音信。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是動盪不安的一年。

這一年,已經17歲的葉嘉瑩如願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師從古典詩詞名家顧隨教授。

可也是在這一年,她第一次感受到了生命無常和生死相隔的悲傷之痛。

宅心仁厚的母親憂思成疾、患上腫瘤,自個兒去天津租借動手術,執意不讓人陪,竟然因細菌感染,在回北京的火車上溘然長逝。

當時,她以詩寄情,便寫下了八首《哭母詩》。

葉嘉瑩1945年大學畢業後,因才華出色,同時被三所中學聘為國文教師,深受學生愛戴。

在教書生涯開始時,愛情悄然而至。

大學時,雖然有不少傾慕者,可葉嘉瑩從未談過戀愛。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她與在秦皇島煤礦公司工作的趙東蓀相識。

自此,趙東蓀便窮追不捨,常常從秦皇島來北京看望葉嘉瑩。

後來,趙東蓀失業了、貧病交加,在姐夫幫助下,找了一份在士官學校教書的工作。

臨行之前,他想與葉嘉瑩把婚事定下來。

他説,如果葉嘉瑩不答應,那他也就不去南京了。

葉先生心地淳樸、善良,見這個人為她丟了秦皇島工作,也就應了下來。

1948年3月,葉嘉瑩放棄了北京教書的工作,到南京嫁給了在國民黨海軍供職的趙東蓀。

然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卻成了葉葉嘉瑩一生不可磨滅的痛。

當時,國民黨節節敗退,由於工作,丈夫離開南京,到了台灣,她也跟隨丈夫輾轉到了台灣。

葉先生的學識到哪裏都會閃閃發光。

到台灣不久,便有人推薦她在彰化女中教書。

在台灣,她又登上了講台,開始講授她所熟悉的古典詩詞。

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雲。

1949年12月5日,丈夫蒙冤入獄,説他有“思想問題”。

次年6月,她和不滿週歲正在吃奶的女兒也被帶走,關在了彰化警察局。

警察查看她的簡歷,也沒什麼問題,再加上孤兒寡母的,也就把她們母女釋放了。

可是,原來的生活基礎全沒有了。

葉嘉瑩在接受採訪,回憶起那段日子,動情地説,

“我們從故鄉遠到台灣,無家無業,有工作就有宿舍,就有薪水,就可以維持生活。一旦被抓,就什麼都沒有了。”

當時,正值暑期,一時也難以找到工作。她白天帶着孩子四處奔波營救丈夫,晚上則是投靠丈夫一個親戚家。

然而,這位親戚也是剛剛到台灣,生活窘迫,自顧不暇,子孫三代五口人,只有兩間房。

沒辦法,葉嘉瑩母女白天只能在外面的樹蔭下徘徊。

晚上等親戚全家人睡覺後,才在走廊上鋪一條毯子打個地鋪睡覺。

那個走廊便成了娘兩暫時避風擋雨的安身立命之所了。

那段日子是灰暗的,也是心酸的。

在白色恐怖下,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戰戰兢兢地活着。

在親戚家中看人臉色、過着寄人籬下的無奈日子,苟且地活着。

唯有詩歌才可以療傷,才可以減輕生活帶來的灼傷。

1950年,她寫了一首《轉蓬》,記錄下了當時的心境。

轉蓬辭故土,離亂斷鄉根。

已歎身無託,翻驚禍有門。

覆盆天莫問,落井世誰援。

剩撫懷中女,深宵忍淚吞。

戰火紛飛的年代,人飄落到哪裏都是身不由己。

戰亂斬斷了鄉根,那個時候,葉先生不敢跟大陸通信,沒有一丁點家鄉的音信。

平生幾度有顏開,

風雨一世逼人來。

命運多舛的葉先生本想着丈夫出獄後,一家人能過上平靜的日子。

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1952年出獄的丈夫性情大變,暴躁不堪,動不動亂髮脾氣,甚至大打出手,葉嘉瑩默默地承受這一切。

沒有抱怨,更沒有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她依然滿懷希望,依然在詩詞中汲取力量。

1954年的秋天,葉嘉瑩迎來了人生的新的轉機。

在老師的推薦下,她到台灣大學教詩詞曲,做專職教授。

她把對古詩詞的那種摯愛,沁透在每一堂課中,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有了名氣。淡江大學、輔仁大學又聘請她為兼職教授。

從1966年開始,她奔波在講授詩詞的旅途中,走出了人生的灰暗時代。

葉先生成為第一個在台灣電視上講古詩詞的人。

“三個大學的詩詞曲,杜甫詩、蘇辛詞,電視、電台的古文講座,都是我在教。他們就跑來聽我的課。”

西方漢學家,看她講課精彩,便邀請她到美國去講課。

這一年,她被台灣大學派到美國講學,先後在美國密歇根大學、哈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

時光如梭,轉眼即逝。兩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交換期滿後,她先是回到了台灣。

在第二年,葉嘉瑩決定帶着父親遠赴美國。可因為簽證等原因未能成行,她又去了加拿大温哥華。

那時,葉嘉瑩上有80歲的老父親,下有一個念大學、一個念中學的女兒,丈夫又找不到合適的工作。

無奈一家人的生活負擔,全部壓在了葉嘉瑩瘦弱的肩旁上。

加拿大的大學要求,要用英文講詩詞。

那難度可想而知。往往是深夜還在查詞典備講稿,一大清早起來,走上講台,便娓娓道來。

顛簸流離的生活,剛剛安靜下來。厄運卻又一次降臨到了她的頭上。

1976年,52歲的葉先生做夢也沒想到,當年與她相依為命的大女兒,竟然新婚不久在一場不期而遇的車禍中與丈夫意外去世。

她把自個人關在家裏,拒絕一切親人朋友的問候。

無論誰的問候,都會引發悲哀。

她提筆寫下了《哭女詩》:

平生幾度有顏開,

風雨一世逼人來。

遲暮天公仍罰我,

不令歡笑但餘哀。

此後,葉先生先後寫了十首《哭女詩》。

葉先生又是從詩詞中汲取力量,從失去愛女的悲傷中走了出來。

“我們學習古典詩詞,最大的好處就是讓我們的心靈不死!”

大女兒的意外離世,使得葉先生意識到,“把一切建立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我終極的追求、理想。”

她要讓自己從“小我”的家中走出來,要回國教書,要把“餘熱都交給國家,交付給詩詞”,要把“古代詩人的心魂、理想傳達給下一代”。

1978年,葉先生申請回國教書。

她曾在信中寫道,自己一生“很多事情沒有選擇的餘地”,而這次是她唯一一次主動地爭取。

1979年,葉嘉瑩接到了國家教委的一封信,批准她到北京大學教書。

但恩師顧隨的好友李霽野先生給她寫信,由衷地希望她能到南開,“南開更需要你”。

於是,葉嘉瑩與南開結緣了。

每年3月,温哥華的大學停課放假後,她就飛回國內講學。

如此奔波30多年,直到2014年,她決定不再越洋奔波,選擇在南開定居,度過侵染詩詞的餘生。

1980年,葉嘉瑩寫下《踏莎行》:

—世多艱,寸心如水。

也曾局囿深杯裏。

炎天流火劫燒餘,

藐姑初識真仙子。

谷內青松,蒼然若此。

歷盡冰霜偏未死。

一朝鯤化欲鵬飛,

天風吹動狂波起。

此後的二十多年裏,葉嘉瑩應邀到國內的幾十所大學講學,以及輾轉國際多所大學講學。她將傳承古典文化作為自己的責任。

曾經有一個人,從姓名中解構出她的性格和命運,説她柔韌如水,受到外界束縛時,可以暫囿於杯中,解脱無拘時,亦可如大江大河般波濤滾滾一往向前。

她仍然在路上,要把即將失傳的吟誦傳給下一代。

有人曾勸她,年紀越來越大了,該多寫點書,少教些課。

這話倒也是有點道理,可是教育的傳達才更富有感發的生命力。

葉先生説,“如果到了那麼一天,我願意我的生命結束在講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