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幼活動設計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9W

通過制定教案我們可以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寫教案是教師應該要掌握的一項技能,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幼活動設計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幼活動設計教案7篇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1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有朋友是很快樂的事情。

2、引導幼兒發現,怎樣做是好朋友。

二、活動準備

1、老師和家長用拍照的方式,收集幼兒一日生活中與朋友合作做事、友好遊戲的情況。

將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遊戲、合作做事、相互幫助的情景抓拍下來,辦成展覽,對幼兒進行教育。體現了大班幼兒的社會性教育是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的教育思想。

2、“我們來做好朋友”添畫圖片。

3、套圈、翻繩、棋類“層層疊”等遊戲材料。

三、活動過程

(一)感受環節:

幼兒按照自己的意願到各遊戲區域遊戲。

遊戲一:套圈(三人一起拉手套玩)。

遊戲二:翻繩(二人翻繩)。

遊戲三:跳棋、圍棋、飛行棋、軍棋等類玩具。

遊戲四:玩“層層疊”玩具(二人競賽玩具)。

(二)發現環節:

1、老師提問:你和誰在一起玩了什麼遊戲?你們一起玩時的心情怎麼樣?

請小朋友們説一説剛才自己玩的情況。

2、你還和誰在一起時,有過什麼開心的事情?

請幼兒講講自己和朋友在一起時開心的經歷。

3、出示展板:教師和家長一起收集的有關幼兒一日生活中友好交往、相互幫助的照片展。

請幼兒介紹自己在和誰在一起,做什麼事情。

由於是抓拍幼兒生活中的事情、幼兒看到的是自己的照片,先請幼兒自由看説,在小組中介紹,再請6、7名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自己的照片。

(三)小結教師與幼兒一起結:小朋友在一起遊戲、做事很快樂。

(四)教師提問:

如果沒有朋友會怎麼樣?

我們怎樣做才能和別人成為好朋友?

先請幼兒小組討論,再請小組代表發表看法。

(五)出示“我們來做好朋友”的添畫畫板畫板中結合本班幼兒最近一段時間幼兒間缺乏友好的現象和有待解決的問題,及家長提供的問題畫成的畫,請幼兒添畫上好朋友應當怎樣做的情景,也可以幼兒自己畫,自己發現。

如:幼兒衣服背後的拉鍊自己拉不好一個人下棋一個小朋友摔倒了有小朋友忘記喝水了班裏來了一位新小朋友有的小朋友的毛巾掉了看見小朋友鞋帶開了幼兒自己發現的成為好朋友的事情(六)自然結束將幼兒的添畫作品當天展覽出來,請家長觀看,並建議家長回家後繼續延續幼兒園的教育。

四、活動延伸幼兒自願結成小組(5-6組)並選出一名組長,每組一個繪畫本,製成“朋友書”。請小朋友記錄自己發現的好朋友之間發生的事情,每週總結一次中,看一看哪個小朋友與別人做好朋友的事情最多。並將“朋友書”掛在走廊,便於幼兒、家長、教師隨時翻看。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2

一、活動生成

本次課程源於幼兒的一次科學區活動。那天我們在科學區中投放了蠟燭、瓶子及打火機。孩子們玩得很開心,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無意間將一支蠟燭折斷成長短不一的兩截。他一會兒用小瓶子蓋在一支短蠟燭上,一會兒將大瓶子蓋在短蠟燭上。他發現小瓶子裏的蠟燭熄滅得快。我們根據孩子的發現查找了一些科學資料,同時還進行了實驗,發現了蠟燭燃燒的幾個有趣現象,於是蠟燭燃燒的科學活動產生了。

二、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地操作實驗材料,進行各種探索,觀察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初步感知空氣與燃燒的關係。

2、培養幼兒科學實驗的認真態度,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的慾望。

三、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3支蠟燭(一支長、兩支短),一個透明的大杯子,一個透明的小杯子,一個盛有色水的碟子,一張記錄紙和一支筆,同時每組桌上放一支主蠟燭和一個打火機。

2、多媒體課件及展示台。

3、歌曲磁帶一盤,錄音機一台。

四、活動過程

(一)運用課件激發幼兒興趣,瞭解蠟燭的用途。

1、課件引入。

師:你們看。誰來了(多媒體演示蠟燭寶寶)?讓我們一起來和蠟燭寶寶説説話好嗎?

2、瞭解蠟燭的用途。

蠟燭寶寶:小朋友們好!你們想一想,人們在什麼時候需要我呢?

幼兒:過黑黑的山林時,停電的時候,過生日的時候……

蠟燭寶寶:小朋友們説得很對,我的用途確實很大,我不僅可以給別人帶來光明,還可以給你們帶來快樂呢!

師:小朋友,下面請你們點燃桌上的蠟燭,和蠟燭寶寶一起來唱歌吧!

幼兒點燃蠟燭,並和蠟燭寶寶一起唱《生日快樂歌》。

(二)啟發聯想,初步感知空氣與蠟燭燃燒的關係。

1、啟發聯想。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將燃燒的蠟燭熄滅呢?

幼1:用嘴巴可以把蠟燭吹滅。

幼2:用扇子扇也可以將蠟燭扇滅。

幼3:把蠟燭拿到外面讓風一吹也會熄滅。

幼4:把蠟燭放在水裏就熄滅了。

幼5:我上次在科學區玩兒的時候,發現用瓶子蓋在蠟燭上面,蠟燭就熄滅了……

師:用瓶子蓋上去真的能使蠟燭熄滅嗎?讓我們來試一試吧!

2、幼兒操作實驗。

3、引導幼兒之間交流實驗結果。

師:這個辦法行嗎?(行!)那你們知道為什麼瓶子蓋到燃燒的蠟燭上,蠟燭會熄滅嗎?(請3位幼兒自己解釋。)

師:小朋友,讓我們來聽一聽蠟燭寶寶是怎麼説的吧!

放多媒體,邊觀看蠟燭熄滅的過程邊聽蠟燭寶寶的解釋:小朋友,你們知道嗎?我燃燒時需要空氣中的氧氣。當我被杯子蓋住後,裏面的氧氣就會越來越少。最後氧氣沒有了,我也就熄滅了。

師:噢!原來蠟燭燃燒還需要氧氣呢!

(三)引導幼兒自主探索,讓幼兒在探索中發現蠟燭燃燒的有趣現象。

1、師:小朋友,蠟燭寶寶還有許多有趣的祕密呢!你們想知道嗎?(想!)那你們看一看你的桌子上有什麼?

幼:一支長的蠟燭、兩支短的蠟燭、大的瓶子、小的瓶子、有水的碟子。

師:我們就來學做小小科學家,去找一找蠟燭燃燒的祕密。不過我們做實驗時要象科學家一樣仔細地看一看,耐心地做一做,還要不怕困難。只要你們仔細地看,耐心地做,你們一定會發現一些有趣的現象。然後請你們將發現的現象記錄在這張表上(出示記錄表)。記錄時可以想想我們平時學過的記錄方法。

2、幼兒探索,教師指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同時注意鼓勵膽小的幼兒(有些孩子怕燙,有些縮手縮腳)和認真實驗的幼兒。

3、組織幼兒交流。請小朋友將自己發現的現象放在展示台上與大家交流。

幼兒a:我發現大瓶子蓋在小蠟燭上火熄得比小瓶子的慢……

幼兒b:我發現瓶子一蓋到3支蠟燭上,蠟燭很快就熄滅了……

幼兒c:我把蠟燭放到有水的碟子裏,發現火熄滅了,水就跑到杯子裏去了,還冒泡泡。

幼兒d:我發現火要滅時,就把瓶子拿起一點。一拿起瓶子,火又變旺了。

幼兒e:我將長的和短的蠟燭一起放在大瓶子裏,發現長蠟燭的火熄滅得快。

幼兒f:我發現我的瓶子變熱了,而且變黑了。(若有幼兒提出這個現象,師可追問幼兒:你們的瓶子是不是也這樣?(是)咦!瓶子怎麼會變熱、變黑的呢?幼:是蠟燭火燒熱的,黑的是煙。)

(四)引導幼兒再次探索,驗證。

1、師:剛才小朋友們發現了這麼多有趣的現象,你們可以看一看,哪種現象自己還沒有發現,再去做一做實驗吧!還可以和別的小朋友交流一下自己實驗中的想法。

2、幼兒再次自主地實驗,教師注意引導幼兒將各種有趣現象都做一做。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3

中班科學活動“影子”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讓小朋友在遊戲中瞭解光和影子的關係。

2、引導小朋友發現問題,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慾。

3、樂於探索和動手操作。

二、活動準備:

1、白色幕布、幻燈機、布偶(大象、小鳥)。

2、各種形狀的小動物、手電筒(若干)。

3、錄音機、錄音帶。

4、科學室(暗室)。

三、活動過程:

(一)、通過觀看布偶表演,引起幼兒對影子的興趣。

1、情節表演:“大象”。

2、提出問題,並引導幼兒講出“影子”。

(二)、在觀察活動中引導幼兒發現問題。

1、請個別幼兒在幕後表演遊戲,小朋友觀察。

2、提問:開燈和關燈影子有什麼變化。

3、小結:是我們或物體把光擋住了,就產生了影子,沒有光就沒有影子。

4、讓幼兒一起跳舞,引導幼兒發現影子會變,光離我們遠時影子就小,相反光離我們近時影子就大。

(三)、幼兒操作實驗:

1、(暗室裏)幼兒拿手電筒和若干小玩具與影子玩遊戲。

2、(把燈打開)讓幼兒對比白天與晚上用燈照物體有什麼不同,並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手電筒位置不同時,影子有什麼變化?

3、小結。

(四)、户外活動:“找影子”

延伸活動:

1、操作圖片,影子配對。

2、户外尋找“影子”。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瞭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並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於萬花筒的圖案。

3.試着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實施

一、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範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後討論:萬花筒裏的“花”有什麼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餘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並且圍繞一箇中心點對稱。

2.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製作其餘五個“鏡子裏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後讓深長思考用什麼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並不重要,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並且將它表現出來。

3.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麼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週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5

活動設計意圖:

?綱要》要求我們要根據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確定活動的主題,強調教師要尊重和滿足幼兒的需要,鼓勵幼兒與周圍環境發生有意義的互動。在預設活動“聰明的烏龜”中,班上幼兒在觀察烏龜時,一幼兒自豪地介紹説:“烏龜的殼硬硬的,要是有誰來吃它,它就會把身體全縮在裏面!”,孩子們的注意力開始轉移到“動物怎樣保護自己”這一個問題上。作為時刻關注幼兒的我,及時地發現幼兒的興趣點所在,開展了與之相應的活動“誰來保護我的寶寶”。該活動把《綱要》的要求和“做中學”的理念比較好的結合起來,兩者互相促進。活動中給足幼兒自由的時間和空間,提供豐富的材料,鼓勵他們提出問題,研究問題,使師生有效地互動起來……

活動目標:

一、通過多種形式,鼓勵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體驗和探索“動物怎樣保護自己”,豐富幼兒的科學小知識。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三、支持幼兒在活動中的想象和創造,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觀察、比較、分析、推論等方法進行探索活動,令其在探索、創造的過程中展現自我表達的獨特性,獲得自信心,學會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活動準備:

一、幼兒聽過《聰明的烏龜》的故事,共同收集有關“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的圖片、vcd;課件製作“蛋寶寶”。

二、實驗操作的記錄單,幼兒記錄用具人手一份。

三、雞蛋若干個,棉花、膠布、積木、紙盒、網袋、橡皮泥、、瓷土、沙箱等通過加工、製作可以保護物體的材料。

活動方式:集體活動、分組活動相結合

活動重難點分析:

一、要實現“幼兒與環境發生有意義的互動”,我們在活動中就必須“正確處理好師生互動關係,推動幼兒的探索活動”這是活動的難點之一。

二、在孩子們探索活動中,要“展現自我表達的獨特性,獲得自信心,學會相互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這也是重點之一。教師應認識幼兒的思維,接過幼兒拋出來的球(活動的突發事件,善於激發幼兒的智慧,與幼兒交流經驗,與幼兒共享情感,讓每個人都感受到對方的支持。

三、“做中學”重視活動中的集體記錄,這集體記錄應真正體現教育價值。

活動過程預設:

一、以故事《聰明的烏龜》情景引入課題,引起幼兒對問題“小動物怎樣保護自己”的思考興趣。 教師:小烏龜真聰明,懂得用自己的殼保護自己,可其它小動物遇見敵人怎麼辦呢?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其它小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1 、出示圖片,請幼兒從不同角度進行體驗和探索,發現小動物保護自己的辦法。

2 、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幼兒將“小動物保護自己的方法”記錄在實驗單上。

三、在視頻上“跳”出一個搖搖晃晃的大雞蛋(插曲:《老母雞》,教師將幼兒的興趣轉移到“保護 蛋寶寶”上來。 發現問題:蛋寶寶沒手沒腳的怎樣保護自己呢?討論結果:“雞媽媽會保護它!”、“我在蛋寶寶上邊畫上老虎,大家見了都怕它!”

四、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進行探索,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在自主的活動中激發幼兒關愛、保護蛋寶寶的情感。

1、設置情境, 引導幼兒繼續尋找保護蛋寶寶的方法。 (情境:老師將雞蛋遞給小朋友時,“啪”的一聲,雞蛋掉了、破了! 發現新問題:哎呀!畫上大老虎也保護不了蛋寶寶!聰明的小朋友會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來保護它呢?

2、幼兒討論,將預計的保護方法記錄在實驗單上,激發幼兒按設想方法進一步探索。

3、指導幼兒探索保護雞蛋的方法。

1、為幼兒介紹現有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結伴,自選材料進行操作探索。教師以玩伴的身份陪幼兒進行實驗:可以看看小實驗的預計記錄,瞭解幼兒的實驗設想,再與幼兒一同進行實驗,引導幼兒不偏離實驗走向。

2、請幼兒將實驗結果記錄在實驗單上,可行的用“√”表示,不可行的用“×”表示。

3、同伴間互相介紹和演示探索結果。

4、師生共同歸納保護雞蛋的方法,將其整理記錄出來(集體記錄:文字、繪畫等形式不拘)。 a 固 定 的 方 法(如:將蛋嵌插在沙子中固定、用橡皮泥做成井圈固定等。) b 包 裹 的 方 法 (如:在蛋的外殼包裹上一層蠟、泥土、網袋等)。c 增加硬度的方法 (如:在蛋的外殼加上“護架”)。

5、請幼兒欣賞叔叔阿姨為保護蛋寶寶的工具及方法。(如:運載蛋的紙蛋槽,箱子,冰箱裏的蛋架等)

4、教師對“保護雞蛋的方法”進行小結:除了這些,也許還有更好的方法,繼續動動 你們的腦筋,探索發現出新的方法。

五、以輕鬆活潑的歌表演《小小蛋兒把門開》結束活動。教師:雞媽媽有了我們幫忙,它的蛋寶寶再也不會受傷了。它呀,將雞寶寶孵成一隻只毛茸茸、胖乎乎的小雞來,讓我們來把小蛋兒的門兒打開吧!

延伸活動:

一、可引導幼兒欣賞vcd《動物的自我保護》,不斷豐富孩子的的科學小知識。

二、請幼兒回家與爸爸媽媽繼續探索,並將探索到的保護蛋寶寶的方法記錄在小實驗活動單上。

三、尋找其它需要保護的物品,開始新的探索。

附:活動評析

一、孩子們是沿着自己覺得很有意思的問題,很堅持,很專注地參與,他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急於表現自己的想法,活動氣氛輕鬆,幼兒的潛能得到真正的發揮。

二、老師通過創設情境,把幼兒的興趣轉移到保護蛋寶寶上來,從而幫助他們發現新的問題,能持續不斷地探索下去。在不斷的操作中,孩子們正朝合作、分享的方面發展。

三、在探索“保護蛋寶寶的方法”過程中,教師藉助開放性問題“為什麼蛋寶寶破了呢?”,與幼兒有效地互動,從而把幼兒的探索興趣引向教師要求的方向,對事物進行深入研究。

四、在操作實驗前讓孩子做出實驗預測,預測後再動手做實驗去求證。孩子們將實驗過程中發現的情況用文字、圖像等多種方式記錄下來,不僅通過語言,而且通過某種符號去表現自己的想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6

作品分析:

?家》這首小詩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將幼兒所不熟悉的事物引入他們熟悉的經驗範疇。作者大膽地想象大海是珊瑚的家,雲朵為大雨的家,地下是石油的家,森林是蘑菇的家。這就一下子調動起幼兒已有的經驗和親切的感覺,幫助他們從這樣的視角去看待和想象周圍的世界!

作者在結尾時用一句"小朋友到了動物園玩兒,可別忘了回家!"將幼兒想象拉回到現實,使他們更貼切地聯想到自己,更真實地感受到家的重要性。這樣的結尾給幼兒以有趣、有餘藴的感覺。整首詩歌語句簡練明白,充滿了歡快流暢的情緒,易於為幼兒所喜愛和接受。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語言和畫面,把握這首詩的內在情感脈絡。

(2)教幼兒學習以藝術的方式觀察周圍事物,想象事物之間的關係。

(3)教幼兒按照詩歌的重複結構仿編,將個人的經驗想象用 詩歌的形式表現出來。

活動準備;

1、根據詩歌內容,製作1幅教學掛圖。

2、水筆、油畫棒、剪刀、漿糊活動過程:

第一層次:學習作品教師主要幫助幼兒理解詩歌中"家"的含義和詩歌的詩文及畫面,弄清楚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初步感受詩歌中的內在情緒。

①教師以提問的方式,引出學習的內容。如:教師問:你們都有家嗎?喜歡自己的家嗎?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家",你們仔細聽聽看,詩歌裏都説了誰的家,是怎樣説的?

②接着教師用富有感情的聲音,朗誦1遍詩歌,給幼兒一個初步的印象。

③以對話的方式,讓幼兒講出詩歌中的主要內容,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幫助幼兒記憶詩歌。例如:藍色的大海,是誰的家?黑色的雲朵,是誰的家?深深的地下,是誰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誰的家?當講到最後一句時,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全體幼兒一齊説完。

④教師以提問的方式,讓幼兒進一步理解每段詩句中事物之間的聯繫。如,教師問:為什麼説,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為什麼説,黑色的雲朵,是大雨的家?為什麼説,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為什麼説,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

⑤最後,教師帶領全體幼兒朗誦兩遍詩歌,教師要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幼兒,使幼兒初步感受到詩歌的內在情緒,能正確地朗誦。

第二層次:進一步理解詩歌這個層次可採用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意在進一步感受,理解詩歌,以及由詩歌引發的,通過多種途徑去探尋相關事物的"家"。

(1)詩歌表演通過動作形態、語言等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2)到大自然中觀察,尋找相關事物的"家",並用語言表述出來。

(3)利用畫報、電視等知識媒介物,尋找相關事物的"家"。

第三層次:遷移詩歌的經驗這個層次,主要通過另一種活動形式,把幼兒從詩歌中猁的知識經驗,再現出來,為第四層次的活動作準備。可以採取剪貼畫的形式進行 。教師從一些廢舊的畫冊上剪下圖案,由幼兒自由選帖,添畫,表現一幅"家"的圖畫。

第四層次:擴展想象,仿編詩歌"家"這個層次重點讓幼兒把獲得的大量知識經驗,用詩歌的語言表現出來。

(1)教師帶領幼兒回憶並複習詩歌。然後請全體幼兒一齊朗誦詩歌,並讓幼兒談談每段詩句事物之間的聯繫。

(2)激發幼兒講講,除了詩歌中説的,還有哪些東西可以做誰的家呢?

(3)請幼兒用詩歌的語言,把想象的東西仿編成一首新的詩歌。教師可先示範,再請1名幼兒上來講。

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仿編的方法。然後請幼兒分組自由仿編,教師注意觀察,指導。最後,讓每位幼兒輪流説一句詩,組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篇,以結束整個活動。

教學效果評價:

這是採用文學網絡活動的結構進行的,幼兒在掌握原詩的基本格式後又豐富了有關的大量知識經驗。因此在仿編活動中,幼兒思維活躍,積極參與,各人將自己的經驗和想象編出一段"家"的詩歌。

最後全體幼兒"接龍",將各自的詩句連接起來,形成一首新的長長的"家"的詩歌。這首詩的內容和語言並不複雜,因此不需要用太複雜的教具材料,因為幼兒已能根據詩歌語言較好理解詩歌內容了。是珊瑚的家。

教學流程圖為;激發興趣---自由探索---動手操作---創編詩歌教學反思:

在實施過程中,我首先根據詩歌的內容製作了圖片來吸引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從活動的現場效果可以看出本節課教學與傳統的詩歌教學有着令人欣喜的變化。首先利用圖片進行教學,讓幼兒在視覺、聽覺上有新鮮感,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其次,幼兒在仿編詩歌時都能注意與詩歌情調和諧,幼兒想象思維活躍,整個活動都是主動、積極的,對仿編詩歌充滿了興趣。

附:詩歌作品藍色的大海,是珊瑚的家。黑色的雲朵,是大雨的家。深深的地下,是石油的家。密密的森林,是蘑菇的家。小朋友到了動物園玩兒,可別忘了回家!

幼活動設計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踐活動,瞭解周圍環境中的垃圾是哪裏來的,認識其危害。

2、啟發幼兒積極思考解決環境衞生的辦法,並通過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

3、引導大班幼兒為維護環境衞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徵。

活動準備

1、課前讓幼兒兩人一組,調查並且用自己的方法記錄,收集周圍環境的垃圾分佈情況。

2、投影片數張,投影儀。

3、幼兒操作材料:橡皮泥、積木、繪畫紙、筆。

活動過程

一、組織交流調查周圍環境情況

1、師:這幾天,我們對周圍的環境進行了調查,並作了記錄,現在誰來向大家介紹一下調查的情況?(4~5人作介紹)

2、打出投影片。

師:在草地上我們發現了什麼?在操場上我們發現了什麼?在教室裏我們發現了什麼?除了這些地方,我們還發現哪些地方有髒東西?

3、談談這些垃圾是從哪裏來的?

師:為什麼這些地方總是有垃圾?

二、瞭解垃圾對環境、人、動物、植物的危害

師:有垃圾的這些地方給人什麼感覺,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打出投影)問:對人、動物、植物有什麼危害?知道了垃圾有這麼多害處,那我們應該怎麼做?

三、怎樣保護環境

怎樣才能使我們周圍的環境保持衞生?(草坪、操場、教室)打出投影,各種清潔機器,分別介紹給幼兒。

師:工人叔叔發明了這麼多機器,讓人們有一個乾淨衞生的環境,我們應該怎樣向工人叔叔學習呢?

四、教師出示各種材料,讓幼兒操作

師:把你們的想法,好的主意,用這些材料,做出來或畫出來,介紹給老師和同伴。

五、教師介紹“回收箱”,引出新的問題

師:老師也做了一樣東西叫“貝貝回收箱”,是專門用來放可以回收的廢品的。

出示幼兒收集的垃圾,這是大家在調查時收集來的垃圾,看看都有哪些東西?誰知道哪些是可以回收的,哪些是不能回收的,我們課後整理一下。

六、活動延伸

向幼兒介紹可回收的廢品,並同幼兒商量把回收箱放在什麼地方最合適。

Tags: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