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語文優秀教學教案8篇 "昇華語文素養,優化國小教學——優秀語文教案分享"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7W

本文收錄的國小語文優秀教學教案,涵蓋了語文教學各個領域,以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和形式,讓學生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掌握語文知識和技能,提升閲讀、寫作、口語等能力。是廣大教師備課的優秀參考。

國小語文優秀教學教案8篇

第1篇

【內容簡析】 故事發生在海邊的沙灘上,一位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卻不肯收畫家送給她的貝殼,並把畫家故意丟在海灘上讓她撿的貝殼還給了畫家。讚揚了小姑娘誠實、守信、樂於助人的美好品質。

【設計理念】 文章情節簡單,語言清晰,在優美的風景襯托下,講述了一個真實可信的小故事,讀來讓人感到賞心悦目。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景,用範讀、導讀、引讀等形式,使學生進入課文的意境中,引導學生反覆朗讀、品讀,使學生在閲讀中逐漸提高朗讀能力和閲讀水平。

1.認識“沫、腸”等生字,會寫“拾、碧”等字,理解生字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自讀思考、交流討論等方式讀課文,在閲讀實踐中提高閲讀能力。學習小姑娘樂於助人、誠實淳樸的美好品質。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小姑娘為畫家看衣服,不要回報,體現小姑娘美好的心靈。 難點:領會文章是如何通過小姑娘神態、動作和語言的描寫,表現小姑娘金子般的心。

一、看插圖,談話引入 1.出示文中第一幅圖。誰在哪裏,幹什麼? 2.揭示課題。看了插圖和題目,你能看出什麼?你想通過閲讀了解什麼?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生字詞,正音。 3.指名讀生字詞,開火車讀、齊讀。 4.再讀課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把課文讀通順。 5.快速默讀,標出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6.指名分節讀課文,正音。 7.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由認讀生字詞。 2.看課後字表,你發現了什麼?你認為哪個字最難記?你是用什麼方法記住的? 你能示範寫一寫嗎? 3.指導書寫。

一、複習引入,激發興趣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這節課你想知道什麼?

二、細讀課文,讀中感悟 1.自由讀課文,想想課文是以什麼為線索寫的。(時間發展。)用橫線畫出每部分表示時間的詞句。 2.學習1~6 自然段。 (1)指名讀1~6 自然段,想:從哪裏看出小姑娘答應畫家叔叔,幫他看衣服呢? (2)指導朗讀“小姑娘點點頭,把衣服和畫夾放在身旁,望着畫家遊向礁石”。 體會這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小姑娘。 (3)自由讀這部分內容,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境。 (4)指名讀,其他同學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然後説説:你剛才看到了什麼。 3.學習7~12 自然段。 (1)自由讀7~12 自然段,想:好心的老伯伯叫小姑娘回家,她為什麼不肯? (2)默讀7~12 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寫小姑娘神態、動作的詞句,用波浪線畫出小姑娘説的話,用括號括出老伯伯的話。四人小組交流交流。 (3)指導朗讀。讀出天氣越來越熱,小姑娘的焦急、耐心和做事認真。 4.學習13~20 自然段。 (1)指名讀13~20 自然段,其他同學想:畫家望着小姑娘遠去的.背影,為什麼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2)小組交流討論。 (3)默讀13~20 自然段,用“ ”標出寫小姑娘動作的詞語,用橫線標出小姑娘的話,用括號括出叔叔的話。 (4)自由練讀小姑娘的話,想想她是怎樣説這些話的? (5)教師讀旁白,男同學讀叔叔的話,女同學讀小姑娘的話,感受當時的情景。 (6)自由分角色組合讀;指名錶演讀。 (7)望着小姑娘遠去的背影,畫家的心裏久久不能平靜,你覺得他會想些什麼? 請你説一説。

三、再讀課文,積累詞句 1.自由讀,找出你認為最喜歡的句子多讀幾次。 2.朗讀全文,師生合作讀。

四、總結課文,佈置作業 1.你喜歡文中的小姑娘嗎?為什麼? 2.比較課後練習第三題,指導讀。

國小語文優秀教學教案8篇

第2篇

懂得學習要專心致志,感受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

1.大家都已學過了《春曉》,我們再來一起背一下好嗎?

2.揭示課題,古往今來,讚美春天、春雨的詩篇舉不勝舉。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讚美的是什麼呢?

我們在第七冊已經學過了好幾種給課文分段的方法,還記得嗎?

2.我們來看一下,在上課時的.教室裏,發生了什麼事呢?(或上課時達麗瑪怎麼樣?)

(烏罕娜老師從42雙眼睛裏,發現了面麗瑪這雙走了神的眼睛。)(小黑板出示)

(3)用哪個詞把前後兩部分連接起來的?表明這句話是什麼關係?

(達麗瑪望着老師嚴肅的面容,心裏發誓:上課再也不讓心跑向大草原了。)

(烏罕娜老師發現達麗瑪走了神,用提問來證實後,並沒有批評她,而是放學後給她補課。雖然只是給達麗瑪一人上課,烏老師卻同樣嚴肅認真,這種教育方式深深地感動了達麗瑪,她不僅認識到了錯誤,而且決心改正錯誤。所以要發誓。)

3.正因為達麗瑪這麼認真地聽課,所以外面下雨了,她也沒有發現。

5.達麗瑪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那她聽見了什麼呢?

(老師,我只聽見您給我講課。是的,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的嗓音,只看到老師發乾的嘴脣,哪注意到閃電、雷聲?)(小黑板出示)

(2)從沙啞的嗓音和發乾的嘴脣,可以看出烏老師當時怎樣?

6.正是這樣疲勞的烏老師,當她得知達麗瑪聽課時,沒看見閃電,沒聽見雷聲,時心裏怎樣?(激動)

至於烏老師是怎樣護送達麗瑪回家的事,我們下堂課再來學習。現在,老師要看看大家,是否把這堂的知識都掌握了。

3.判斷對下列句子的理解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達麗瑪坐在教室的板凳上,圓溜溜的一雙眼睛望着老師烏罕娜,但是她的心卻跟着春風一起,遊蕩到大草原上去了。達麗瑪瞪大眼睛望着老師是故意裝給老師看的,為是的不讓老師發現她思想開小差。( )

(2)達麗瑪,這個問題你來回答。烏罕娜老師從四十二雙眼睛裏,發現了達麗瑪這雙溜了號的眼睛。烏老師能從那麼多同學中發現達麗瑪走了神,是因為她上課時特別注意達麗瑪。( )

(3)達麗瑪坐下來,竭力忍住,才沒讓眼淚掉下來。這句話是寫達麗瑪為自己做錯了事,給老師添麻煩悔恨極了的心情。( )

(4)老師,下雨了!她驚奇地説。達麗瑪之所以感到驚奇是因為草原上春天下雨極為罕見。( )

第3篇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情感目標:瞭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裏,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瞭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裏,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學會本課部分生字。

1今天,我們要繼續學習第十五課--《這兒真好》(齊讀課題)

2讀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隻小熊。

3今天小熊呀,來到了小朋友們身邊,聽,它正向大家打招呼呢!(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看到屏幕上的這些詞語了嗎?你們能教會我這些詞語怎麼讀嗎?)哦,小熊要向大家請教這些詞語怎麼讀,你們能幫幫他嗎?

(1)給你一點時間,把這些詞語先讀給自己聽一聽。

(2)各個聲音響亮都很自信,看來,要把這些詞語讀準確難不倒大家。可要明白了詞語的意思,並把它們念好,可就有點難了,誰願意來試一試的?你覺得我能把哪個詞語讀得特別好,就把小手舉得高高的,給我打個招呼,好嗎。(指名讀:你想讀哪個詞?)

(3)剛才這些小朋友給小熊當老師,表現得都不錯,這樣讓我們一起再來給小熊讀一遍好嗎?

過度:小熊該走了,我們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兒呀?

1這是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小朋友你們就把自己當成是這隻小熊,投入地讀一讀這一段話,體會一下小熊孤單一人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

2剛才你們是自己讀給自己聽,現在誰願意來讀給大家聽。(一人讀)

師:我仔細聽了,這個詞他讀得真好(點出:荒島),讓我知道這個島上什麼都沒有,真是荒涼極了。你聽得仔細嗎,他還有哪兒也讀得很棒?

生:孤零零這個詞他讀得也很棒,讓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島上很孤單,很寂寞。(點出:孤零零)

生:他把夢見讀出來了,讓我知道小熊連做夢都想找到朋友。(點出:夢見)

4xxx聽到了嗎,同學都誇你讀得好呢,我的心裏也癢癢的,真想和他比一比,聽我來讀一讀好嗎?(師範讀)我在讀的時候,就把自己當成了這隻小熊,細細地體會他心裏的感受,體會得深了,就能讀得很投入。還有誰也能像我們一樣,把自己就當成是這隻小熊去讀這段話,把你生活在荒島上的感受告訴大家?(指名讀,師點評:我很同情你這隻寂寞的小熊,聽出來了你是多麼希望身邊能有朋友啊!)(齊讀)

1就在這時,小熊看到天空飄來一朵雲,連忙問雲呀雲,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1)誰來對着雲兒問一問?(你要讓雲兒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着雲兒給你出主意呀)(聽出你這麼着急,雲兒肯定會幫你)(如果我是雲兒一定很同情你。)

雲兒不説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雲兒的.主意有點怪,他的意思你猜出來了嗎?(生:他是要讓小熊在島上種樹,島上有了樹,那些愛生活在樹林裏的小動物就會跑來和他做朋友了。)(多請幾人)

3小熊和大家一樣聰明,他也明白了師引讀:他在島上種呀種,(想一想這個詞應該怎麼讀?生:讀得慢一點,讓大家感覺到小熊種樹種得很辛苦,那就請你來讀一讀。一起來)種了許多小樹苗。(他種得可真多。)

4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小島變了樣。小朋友快瞧,在小島上你們看到什麼了?(生看圖自由交流)小島上真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指名讀,齊讀)(要讓大家感覺到山上山下到處都是樹)(樹葉長得可茂盛啦,就像撐開了一把把綠色的大傘)

2(1)看一隻小鳥飛來了,他説--(小鳥可喜歡這兒啦,誰再來誇一誇。)

師:許多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叫個不停,他們在説什麼呢?(小鳥説話的時候它多高興,多喜歡這兒呀!)小鳥還説?

(2)瞧,又有誰來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划着船來了。(提醒次序,完整)

師:小鹿蹦上小島也誇這兒真好,小島好在哪兒呀,你也來做小鹿説一説。?小鹿還會説什麼?

師:小象一來到島上,他也樂壞了,一個勁地説,你聽到他説什麼了?

生;自由發揮(就把自己當成小動物直接説)(注意提醒表情、語氣、聯繫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展開合理的聯想)

3小島的環境變美了,引來了這麼多的小動物要住在這兒,好熱鬧呀。哎,我們來把小動物們紛紛趕來的熱鬧景象表演一下吧?

可是上來表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台詞了,所以要請小朋友先把小動物們説的話背出來。一邊背可以一邊配上表情,加上動作。自編自演試一試。

(3)再請第二組上台表演,生齊旁白。(説旁白的重要性)

1荒島變成了一個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動物成羣的地方,我想無論誰去那兒都會誇這兒真好。(指名讀課題)加感歎號,誰真心喜歡這個美麗如畫的地方的,再來誇一誇?(指名讀,齊讀)

2小朋友拿起書,讓我們一起再來把這個有趣的故事讀一讀。

小島的環境變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兒陪小熊玩吧,今天我們就學寫玩呀。

第4篇

?故事兩則》是五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自讀課文,配合第三組教材“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而設置的拓展性練習。

?故事兩則》第一則故事為《加了一句話》,講一位法國著名詩人見到一位雙目失明的老婦人一天什麼也沒討到,在她的乞討木牌上加了“春天到了”這句話,讓那些路過的人主動投幣,表現了語言的強大魔力。

第二則故事《我們一起消滅法西斯》講的是周恩來總理在招待外賓時,對“萬”字圖案的`巧妙回答,化解了場面的尷尬。

3、引導學生積累優美的語言,培養機智巧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通過對課文的學習,感受精煉語言藝術的魅力,激發積累優美語言的興趣。

以探究式教學為主,在自主學習中感悟,通過拓展性練習,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達到只是建物的拓展目的。

1、教師根據本課拓展性練習的教學思路,利用網絡資源和媒體效應,收集資料,拓展性練習作輻射準備。

2、學生一是重温第三組教材的訓練重點,二是收集相關的事例,作好交流準備。

俗話説:“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就是這樣奇妙。凡是精煉、幽默、生動的語言都是被藝術化了的語言。今天這堂課,老師和同學們一道走進語言藝術的殿堂,共同感受精妙語言的魅力。(板書課題)

(1)藉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積累,掃清字詞障礙,讀通課文

(2)默讀課文,這兩則故事分別講了什麼,聯繫上下文,找出變化的原因,邊讀邊動筆圈畫。

(3)把不理解的地方標識出來,組交流,合作學習。

d:這句話精妙在哪?(加了一句,前後的情況有什麼不同?)

當人們看到“春天到了,”想到,心情;看到“我什麼也看不見”,想到,心情,於是對老人產生了。是產生了這麼大的作用,因為它有。

精妙的語言是智慧果,願同學們盡情享受語言藝術的快樂之果。

第5篇

荷蘭一向以“水之國”、“花之國”、 “牧場之國”聞名於世。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是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的。課文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祕含蓄,洋溢着寧靜悠閒的情趣。白日裏,牧場是動物們的天堂,無論是花色多樣的牛,還是駿馬或是其他動物都是那樣的悠然自得、愜意舒暢,廣闊無垠的草原無疑就是他們的自由王國,好一幅家禽家畜安閒遊憩圖。即使是傍晚出現了擠奶的人也並沒有打破草原的寂靜,連船隻行駛也是舒緩平穩的,車船的到來與離去也反襯出了草原的寂靜。直到夜幕降臨,荷蘭更是沉入一片靜謐之中,又成了一幅沉沉靜夜圖。作者以描繪荷蘭的自然景物為主要內容,精心選擇一系列意向,營造出寧靜優美的意境,抒發了對荷蘭田園風光以及自由安詳生活的嚮往之情。

本篇課文雖然描述的是外國的異域風情,但是課文所描寫的田園風光和我們農村學生的生活還是比較接近的,成羣的牛羊、黑色的豬羣、成千上萬的小雞……這些都是我們學生生活中比較常見的,所以在這方面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容易的。我們教師就要抓住這一契機來更好地引導學生理解感悟荷蘭王國寧靜優美的田園風光。當然,有感悟還是不夠的,最好能在教師的鼓勵和指導下將自己的獨有感受表達出來,可以是直接的語言表達,也可以是通過朗讀來表達,只要學生有自己的感受在裏面,我們老師都要給予肯定,讓學生敢於抒發自己的情感,敢於説自己的想法。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兩個自然段。

(2)憑藉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荷蘭如詩如畫的田園風光,在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並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1、播放荷蘭美麗景色的錄象,蔚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原、成羣的牛羊、縱橫交錯的運河、鮮豔的鬱金香、轉動的風車……

2、教師適時講解:“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引出課文第一自然段。

4、快速瀏覽課文,看看我們的課文描寫了荷蘭的哪些方面?

?設計意圖:創設情景,激情導入,激發學生帶着濃厚的探知慾望去探究文本,為學習本課奠定了基礎。】

1、在學生讀通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課文主要講了哪幾個方面。

(1)讓學生主動朗讀自己想讀的,品讀自己喜歡的語句和段落,注意讀出自己的理解,邊讀邊體會,自己為什麼喜歡或是從中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2)指多名學生朗讀、議讀。(教師相機點撥,不需讓學生多作分析,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感悟讀出喜愛之情。)

?設計理念: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本環節教學中,堅持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自主地從課文中找出自己想讀的內容和喜歡的句段,自主地討論和交流感悟到的內容。充分尊重學生的閲讀體驗,無論是朗讀效果、理解的多少,還是情感體驗的深淺,都不強求一個標準,力求體現個性的差異,讓學生真正地成為閲讀的主人。】

在學生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品讀和理解時,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獨特感受的同時也要適當地進行指導。

第二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極目遠眺所看到的草原上的景色。詳細描寫了奶牛圖,略寫鬱金香圖。體會奶牛色彩美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碧綠如絲絨”“黑白兩色”來體會。體會奶牛的`姿態美時我可以讓學生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來體會牛的不同姿態所體現出的不一樣的美。有的是默默低頭吃草,有的是若有所思,有的是活潑好動的牛犢,有是的儀態端莊的老牛。我打算用課件展示這樣一幅畫面:碧綠如絲絨般的草原上,到處都是黑白兩色的奶牛。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姿態上講台站在這背景下來讀,讀出他們各自的姿態美。至於那大片的鬱金香可以一帶而過,也可藉助課件這一輔助教材來幫助理解朗讀。

第三自然段:寫的是低地上的景色,着重寫了駿馬圖,要讓學生體會駿馬在草原上的自由。在這裏我打算提出這樣的疑問:“你們在什麼地方會覺得很自由?會覺得無拘無束?”也許他們會回答“郊外”、“操場”等等地方,讓他們談談讓自己感到自由的地方的特點,談談自己自由的感受。從而遷移到駿馬身上,駿馬們為什麼會這麼自由?是什麼讓他們這麼自由?這樣學生就能從自身的切身體驗來體會駿馬們的無拘無束、自由馳騁,也體會到了原野的廣闊以及作者對充滿生命活力的自由自在生活的無限嚮往。

第四自然段:描寫了天堂般的動物世界,文中有許多表示顏色的詞語,“綠色”、“白色”、“黑色”,還有表示數量的詞語,“成千上萬”、“成羣結隊”,要抓住這些詞語進行品讀,讀出它們的安閒。

第五自然段:寫傍晚的景色,重點描寫了擠奶圖。我打算這樣設計:讓全班同學從剛剛那活躍的氣氛中安靜下來,然後放一曲舒緩的樂曲,隨着樂曲我輕輕地朗讀第五自然段,讓學生來説説感受,體會到傍晚的寂靜。也許有學生提出“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不是安靜,這裏可以放手讓學生去爭論,作為教師要巧用讀文時產生的疑問,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要善於發揮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的效用。到最後,我可以點一下,這汽笛聲是從“遠處”“偶爾”傳來的,連遠處的汽笛聲都能聽到其實是反襯出當時的寂靜。引導學生讀出傍晚的寂靜。

第六自然段:寫夜晚的景色,描繪了一幅美好寧靜的田園夜色圖。這裏要引導學生讀出夜晚的寧靜和安詳。

第七自然段:只有一句話“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提問:為什麼説這是真正的荷蘭?為什麼要用“真正的”三個字?引導學生回顧課文,什麼才是“真正的”荷蘭?其實這一步驟就是對整篇課文有一個總結,讓學生把剛剛零碎的感悟加以整合,對荷蘭的田園風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體會田園景色所藴涵的詩情畫意,回到課題《田園詩情》。

最後可以設計這樣的提問: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荷蘭鄉村的美好景色,感受了那裏迷人的田園詩情,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幹什麼?

?設計理念:在讀懂課文完成積累的基礎上,讓學生説説“看到這些美好的景物,你最想幹什麼?”,這各種各樣的想法,再一次表明了學生對課文中所描繪的美好田園風光的熱愛和嚮往,是美好情感的又一次薰陶和積澱,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激發。並且,通過表達,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特徵得到了彰顯,為後續學習明確了目標。】

1、自選作業:讀自己認為優美的段落;摘抄自己認為優美的詞句;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以小導遊的形式介紹某一處景色。

2、拓展延伸:荷蘭這麼美,你還想了解它更多的情況嗎?課後可以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有關荷蘭的資料,然後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來向大家介紹一下。

第6篇

1、會認3個生字,會寫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台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3、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科里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通過生活中一件事説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①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左琴科的故事裏,去認識一個也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科利亞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個小木匣,可喜歡了,板書:木匣指導寫法、讀音。

②你認為木匣什麼樣?科利亞的木匣究竟有什麼奧妙呢?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注意預習提示: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②想想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麼?

③幫老師完成板書,理清文章敍述順序:()木匣——()木匣——()

(一)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科利亞的世界吧,請同學們認真讀1—3段,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

出示:“他放好了木匣,蓋上土,用腳踩實,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現。”

2、科利亞為什麼這麼認真的、小心的埋木匣?(簡單補充衞國戰爭的資料)

出示:“木匣裏盛着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

(2)原來,小木匣裏裝了這麼多小玩意,什麼都有,句子中哪個詞是這個意思?(各種各樣)這些好玩的小玩意兒,對於五歲的科利亞來説,那可都是(),這個小木匣也可以稱作他的(寶匣)

4、難怪科利亞埋木匣時那樣認真、小心,這可都是他的寶貝呀,就讓我們帶着這份喜愛,和科利亞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讀埋木匣的句子)

過渡:科利亞埋好了木匣後,跟隨家人遠離故土,來到了喀山城,這一住就是四年,整整四年啊!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裏,科利亞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的家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曾給他帶來多少歡樂的小木屋,尤其讓他惦念的是他心愛的——小木匣。四年的衞國戰爭終於結束了,回到家鄉的科利亞多麼想()。

默讀4—12自然段,畫出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幾次?

出示:“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

(4)師創情景領讀此句。是的,任憑科利亞怎樣挖,結果卻是沒挖到,此時的科利亞放棄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

出示:“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台階上,用手摸着腦門想。”

2、他在想挖不到木匣的原因,總結同學們的想象,有這幾種可能:木匣可能找不到,算術可能不管用,挖的方向可能不對,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

4、這些證據都證明了木匣一定還在,算術也管用,方向也對,那一定是自己的步子有問題,科利亞最終想明白了嗎?

出示:“我知道是怎麼回事啦!……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1)、科利亞認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為什麼只量五步?

(2)、這時的科利亞認為自己終於找到原因了,心情怎樣?

1、捧着心愛的小木匣,科利亞可高興了,他更高興的是什麼?

3、通過挖木匣這一件小事,科利亞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

4、我想,他的小夥伴們也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於是,我們都明白了()

6、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上完這節課,你有變化嗎?

過渡:同學們,科利亞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時間在變,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在變,可是,有一個大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課下,請同學們閲讀園地七中的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想想,你會對他説些什麼?

第7篇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遊 偵察 愚蠢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從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規律的教育。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作者一行人的目的,那麼他們的目的達到了嗎?又發生了什麼事呢?

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九課《自然之道》(學生齊讀課題)。

2、把這些詞帶入課文中自由速讀,想想作者一行人的目的是什麼呢?

4、説得真好,你們願意看看可愛的海龜嗎?(師點幻燈片,邊看邊説)

1、是啊,如此可愛的小海龜卻被我們不經意間深深地傷害了,看大屏幕,全班齊讀我們幹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① 請同學自由選擇3、4、5自然段中的任一段,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① 這件蠢事造成了什麼樣的後果呢?自由讀6-7自然段。

④ 嚮導由冷淡到不情願到補救到不得不發出悲歎,齊讀最後一句。

⑤ 同學們,當海灘上最後一隻海龜艱難的爬進大海,看到那長長的沙灘足跡時,你最想説什麼?

本節課我能緊緊抓住教學重點,以讀,演 悟等多種形式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明白嚮導最後的.悲歎: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海龜根本就不會受到傷害。理解了自然之道即萬事皆規律,有法天下和。學生説的積極性很高,最後小練筆,學生便水到渠成了。

2、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應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所加強。

我想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不斷鑽研,嚴格要求自己,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第8篇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流暢、靈性、撲閃、概念、弧線、飛翔、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後三個段落。

4、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惜生命,熱愛生活,鼓勵學生用想象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

4、學生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觸摸一詞,談談自己讀文前的感受。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1、默讀課文,邊讀邊注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尋找小夥伴幫助解答。

該板書設計統領全文,層層遞進,揭示了課文的主題思想與內在聯繫,有梯度地呈現出盲童安靜觸摸春天的全過程。能夠引導學生感悟安靜的心靈,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情感態度,激勵學生去觸摸世界,創造世界。同時穿插形象生動的圖片,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正確把握課文主旨。

揭示課題時同時板書觸摸春天,初知課文大意後找出文中的'主人公安靜,並貼安靜的圖片。讓學生明白文中觸摸春天的是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

在合作研讀、深入體驗的環節中,逐步體驗安靜分別用怎樣的方式觸摸春天。在課文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以及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的句子中,首先引發學生思考:安靜觸摸到了什麼?通過什麼方式觸摸到的?通過朗讀,可以感受到安靜是鼻子聞花香。此時,板書:鼻子、聞,並貼花的圖片。緊接着,在第三自然段中,安靜又觸摸到了什麼?她第二次觸摸採取的是什麼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到安靜用雙手攏蝴蝶後,相機板書:雙手 攏,並貼蝴蝶的圖片。最後則是本篇課文的重點,她第三次觸摸到了什麼?弧線通過什麼方式觸摸的?在安靜放飛蝴蝶的一瞬間上升為用心靈去觸摸弧線,觸摸春天。這時,讓學生感悟到其實心靈就是安靜的眼睛。在朗讀第四自然段的重點句子時,主要讓學生自己在讀中去感悟,去體會。

在課文的末尾,引導學生進行認識與感情的昇華。安靜雖然雙目失明,但她用自己的其它感官在觸摸春天,最主要的是她藉助想象的翅膀,創造一個繽紛美麗的世界。這就是一個盲童的心靈世界。最後板書:熱愛生命,創造世界。

熱門搜索
七夕活動策劃方案 八句 測試方法 預防保健個人述職報告 機線員 國中生競選班長演講稿國中競選班長的演講稿 公務員法培訓心得體會 物理教育實習調查報告 保險公司個人年終工作總結保險公司年度工作 班主任工作總結集合 學前教育的自薦信關於學前教育的自薦信 質量月徵文 教學心得體會參考 在項目簽約儀式上的致辭稿 設備部年終工作總結 控説説説説控最新控説説 耐心教育孩子心得體會 最新藥房個人半年工作總結體會 疫情防控時期個人主要事蹟材料 幼兒教師轉正個人自我鑑定範文 紅聯 關工委工作半年總結 質量年度工作總結年度質量工作總結範文 幼兒園保育員衞生消毒工作總結 弘揚中華美德演講稿範文合集 高一樂觀的作文樂觀的話題作文高中 關於疫情防控工作個人總結 有關人設的演講稿通用 遊植物園心得體會 有關大學生學生實習報告範文 茶藝工作總結 學生手機被收檢討書 小班活動教案球的教案參考 管理崗個人年終總結最新 畢業生表的自我鑑定 關於九零後的作文 安全生產環保工作總結 實用的時尚作文 農民工勞動協議書 讀《論語》心得體會 2024我與夢想同行作文 學生自我鑑定表模板優秀 學生的禮儀 二年級上冊體育教學計劃範文 保安培訓的心得體會 關於感恩母親節作文 保安個人辭職申請書 醫務工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