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6篇 深度調查:揭祕大學生理財習慣與挑戰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27W

本文主題為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近年來,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需要理財知識,因此本文通過對大學生羣體的調查分析,旨在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財技能,實現自我價值。

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6篇 深度調查:揭祕大學生理財習慣與挑戰

第1篇

針對大學生理財情況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西華大學各學院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和藝術專業的在校本科生。本次發放問卷80份,收回68份,問卷有效率85%。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方式來回答問題,主要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消費來源、消費結構以及自己的理財觀念和能力等幾個方面。這些問卷內容從不同角度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具統計本次接受調查同學中男生佔32人,女生佔36人;而其中文科類佔34人,理科類佔11人;藝術類佔4人,工科類佔19人;大一、大二佔45人,大三、大四佔23人。

調查結果顯示:其中月消費在300元以下的沒有;300-500元的18人,佔27%;500-800元的44人,佔65%:800元以上的6人,佔8%。消費在300-500元的同學伙食費佔不到1/2,在交際費和衣飾費等方面支出較多,生活相對寬鬆。500元以上的學生伙食比例降低,用於其他方面費用較多,部分有享樂主義觀。在學習用品、書籍方面消費佔100元以上的.僅有15.7%。在回答“您有花錢記賬的習慣嗎”時,僅有28.5%的大學生回答“有”,64.8%的大學生回答“沒有”。在調查中我們瞭解到,大學生的主要經濟來源還是家庭供給,佔到被調查人數的63%,有18.2%的學生是家教、兼職或勤工儉學及貸款和獎(助)學金。

某高校網站bbs上發表“一百兩百貧困户,四百五百剛夠用,千兒八百是扮酷,兩三千是大户。”這的確是當今大學生消費的真實寫照。

大學生的日常消費本應以生活費用和學習費用(購買學習資料和學習用品以及各種考證)為主。而伙食費又是重中之重,然而卻出現“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各種服飾、化粧品,數碼產品消費成為日常消費大頭。除此,通訊費和網絡支出費用也佔了相當大的比重,成為幾乎每個大學生都不可缺少的日常消費。

愛情是神聖的,但也需要強大的經濟基礎。一些男生為了愛一擲千金,甚至不惜負債。“饅頭就鹹菜,省錢談戀愛”、“即使三天不吃飯,也得給買花送女友”已經成為一種信條,用時下流行的一句歌詞可以形容為“戀愛大過天”。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逢年過節(情人節、聖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150-200元。

除此,消費也玩張揚個性。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裏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調查還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6篇 深度調查:揭祕大學生理財習慣與挑戰 第2張

第2篇

合理支配錢財的必修課程。而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羣體。一方面,他們尚未獨立,還需父母資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他們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有着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強烈的消費慾望。那麼我市大學生的理財水平是怎樣的?他們的理財觀又是如何?所以在這個暑假,我在蘇州科技學院隨機邀請的50名學生作了份大學生理財問卷調查。

從大學生來講個人理財的範圍包括:賺錢,用錢,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即保險與信託。

就月平均生活費而言,五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500元,並且300~800元這個區間是大學生最為普遍的花費區間,即使在這個區間內,最高消費和最低消費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學生之間的消費差距不小。在飲食方面的費用最多。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衞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

“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假期回來,常常會發現班裏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

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另外,許多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在消費中也玩張揚個性,愛上了高消費。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花費基本沒有節餘,其中50元以下節餘的佔81%,有200元以上節餘的僅佔1%。對於節餘的錢,45%的同學選擇休閒娛樂,選擇買書的不到佔十分之一。少數同學遇到超支現象,會找同學借用,從銀行透支,或預支下月費用。

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麼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在校大學生,由於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股票、外匯、基金、債券、保險等市場上投資,並且對這方面的投資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數人認為能做好資產保值已經很不錯了。

約有90%的調查的大學生作過兼職工作,56%正在做兼職。從經濟投資學來説,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風險性。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為日後的消費等方面埋下伏筆。無疑,這種新興的大學生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理財過程中的一個高級階段。

在調查中也有同學自稱為“理財達人”的。他在校園做業務代理,網上開店,趁今年股票形勢好,開户成為新股民。在詢問中瞭解到,他涉足股市並不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後的個人理財積累一些經驗,投資額基本在5000至1萬元,資金來源是家裏人從炒股資金中抽出來額外提供的,在現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經盈利10%了。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着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第3篇

[摘要]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國民經濟的不斷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人民的消費觀念也有了變化。在校大學生已經成為新生的一支強有力的消費羣體。“大學生理財問題”也一再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最為當代大學生,在接受學校高等教育的同時,必須懂得制定一個完整的人生規劃,讓自己的生活計劃有目標,而對於財務方面也尤為重要。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對將來走出社會是有巨大收益的。本文從大學生的理財現狀出發,分析了大學生應當如何增強理財意識和如何合理理財。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改善消費結構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和理財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因此為了調查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理財狀況,我們決定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一次理財的調研,弄清大學生的理財現狀,理財的重要性與總結理財的方法。

主要採取兩種方法。第一,問卷法。我們針對大學生設定了一套關於理財方面的調查問卷,將其發佈於網上,由網友填寫。本問卷共發放40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以各大高校的學校為主要調查對象,基本上做到了隨機發放。第二,文獻法。在調查問卷的基礎上,在網上或各報刊雜誌收集相關的資料與文獻作參考。

中國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500元,而這筆錢的消費,基本可以分為三大部分:一、生活消費,如吃飯、購置一些日常生活必需品;二、休閒消費,如娛樂、購物及其他;三、學習消費,如購買與專業相關的工具或書籍等。在這三個部分中,第一和第三部分的水平都比較平均,比如吃飯,大多數同學每月都用兩百至三百左右。消費落差較大的,是第二部分,即休閒消費部分。

通過分析調查問卷,我們瞭解學生每月費用超支很嚴重,佔有相當大的一個比列,因此很多學生覺得自己的費用不夠花,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對自己目前的消費費用不夠,不能滿足支付自己想要的開支,同時另一個側面反映出當前大學生消費是較為衝動和缺少計劃的。理財意識淡薄,還沒有相應的理財觀念和水平。

另外,當學生的費用超支時,一般都會直接向家裏要,在調查中,學生選擇“向父母要錢或親戚借”,佔46.3%,向同學借,先花下個月的佔33.5%,也有選擇“打工勤工儉學”的,只佔10.2%,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對家長的依賴性非常強,缺乏獨立經濟意識。

通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利用課餘時間或假期做兼職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而大部分同學做兼職的目的往往是增加社會閲歷,鍛鍊自己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自己賺錢花,由這點也可以看出現在學生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響應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兼職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儘早經濟獨立,大學生經濟獨立意識很薄弱,把增加社會閲歷鍛鍊自己作為出發點,因此平時很多大學生在打工兼職過程,自己應有權益和應得發利益受損時,就把它作為經驗教誨而已,而沒有想到去為自己爭取。

在通訊消費開支方面,調查的結果是,擁有手機等通訊工具的同學佔到被調查總人數的81.2%,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部分同學使用中高檔手機;在通訊方面每月花費在50元以下的佔39.2%,50—100元的佔43.4%,100以上的佔17.4%;通訊費用在學生的日常開支上佔了一定的比例。

大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慾,喜歡追求新潮,並敢於創新,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佔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部分大學生在髮型、服裝、飾物、生活用品等方面的有追新和大眾潮流思想。大部分的同學會選擇名牌產品;“名牌是身份的象徵,增強自信、提升自身形象,獲得別人尊重”。在娛樂(電影、ktv、打球、健身等)方面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説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調查中,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説,在中國小時期缺乏理財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消費問題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如下表)。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着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沒有嚴格的計劃,再多地財富如果不加以計劃,到最後也會變的貧困潦倒。養成計劃的習慣對我們來説相當重要。而據調查,平常沒有記賬習慣和有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但並沒有認真地按預算執行所佔的比例旗鼓相當,而有記賬習慣且每月實際支出基本與預算一致所佔比例顯得少之又少。顯然,大學生並沒有對生活費進行嚴格的計劃和安排的。如何對生活費進行合理規劃,對當代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計劃的習慣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你不會再為錢而煩惱。

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擺脱了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由於缺乏父母在身邊時的有效的約束,大學生在消費上往往是隨心所欲,盲目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透支,這樣就必然導致了大學生活“上半月滋潤,下半月狼狽”現象的出現,甚至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業和生活。據瞭解,大學生尋找家教等兼職,大部分的目的在於增長社會經驗,而並非為了“幫補家用”。他們大多認為做兼

職,可以多賺點外快,使每月的生活費有所增加,在購物或遊玩時花錢可以花得更瀟灑,更理所當然。當然,也有不少學生為了一次嚮往已久的旅行或心儀的手機,把兼職所賺的錢一點一滴的存起來,但畢竟這隻佔少部分。通常存錢的時

間越長,期間越有可能把錢用在別的方面。顯然,大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極為薄弱。

根據調查,大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大多是有多少花多少,“月光族”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賬簿",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為自己的消費作一份詳細的計劃,每月編制“預算”,嚴格按預算執行。而月末作一次“小結”,將實際消費和計劃進行核對,弄清楚超支和節約情況,以區別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支出,以便調整下月的計劃,但不要將所有的收入都列入計劃,整個計劃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爭取合理分配生活費用,將生活費用按所需分成若干部分,留一部分作課外學習輔導,留一部分作後備資金。

理財並不等於只知道存錢,也要學會合理的消費。學會花錢,不光要學會計劃,同時也要學會花錢的技巧。對大學生來説,手頭的資金本來就不多,更要注意。首先,要學會自我剋制。要知道這世上並非所有的願望都能立即滿足的,所以花錢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買,不要被所謂的“打折”、“促銷”所左右,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東西是否一定要購買,是否經常會使用,以防衝動購買。其次,要學會講價,現在的商品市場,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很大的講價空間,不要為了面子而不講價,講價的結果能直接減少你的支出,為你省錢。

在投資經驗較豐富的人的指導下,可以根據自身的條件、能力、素質,選擇適合自己的投資工具進行個人理財投資,這將會產生良好的投資回報,獲得較豐富的投資經驗。我們可以採用如下的個人理財投資工具:儲蓄、保險、債券、基金、外匯、股票.在參與社會投資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着買一些保險、債券,體驗一下做受險人,做債權人的滋味。把在課堂上學到的股票交易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對投資與報酬之間的關係產生一些感性認識。

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專家指出,財商的概念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也是現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迴避的話題。可以這樣理解,智商反映人作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為社會生物的生存能力,財商反映人作為經濟人在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校可

增加對理財課程的開放,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最重要的是學校作為大學生一個重要的消費環境,正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意識的社會環境。我們應該大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從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學生消費中還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大學生的消費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堅決杜絕.都還不清楚.總體上説大學生的消費還處於一個成長健全的時期。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對於沒有收入來源(大多數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學生來説,應當趁早了解相關的理財知識,養成一種理財的習慣,樹立理財的意識。結合自身的消費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詳細的編制自己的理財計劃,並努力將其實現。

第4篇

?摘要】隨着時代發展,人們的理財觀念越來越多強。理財已成為人們合理支配錢財的必修課程。而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羣體。一方面,他們尚未獨立,還需父母資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他們處於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有着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強烈的消費慾望。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變成高消費羣體。對大學生消費出現的諸多問題。理財這堂必修課迫在眉睫地擺在了大學生面前。

隨着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理財觀念漸漸深入人心,而對於準備踏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更顯得尤為重要。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的同時,大學生的理財教育相對滯後,已不能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21世紀的大學生不應該僅僅只有“智商”,還應該具備一定的“財”商。在大學時代就應該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為自己的現在和將來精打細算,這樣對於以後走向社會收益巨大。

前言:告別中學時代,邁進大學校門,人生的歷程翻開了新的一頁,人生的道路跨入了新的階段。莘莘學子滿懷希望和憧憬:人生理想將在這裏確立,未來的發展將在這裏奠基,美好生活將在這裏開始。面對嶄新的學習環境,面對突變的生活環境,跨入大學的學子們即會充滿好奇和興奮,也容易遇到許多不適和困惑。那麼,如何更好管好你的物質財富,用好你的每一分錢——這是每個當代大學生面臨的首要問題。

理財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十分巨大,通過個人理財有腰纏萬貫的畢竟是少數,但是通過理財從而實現財富積累、實現自身價值和投資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我們大學生,畢業後馬上就要就業、買房、結婚、生子以及一系列事情等着我們處理、規劃,沒有科學、合理的理財,我們的生活肯定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管好你的每一分錢,能讓你在有限的物質財富下享受生活的無窮樂趣。做到錢能生錢,就能讓你在有限的物質財富下享受人生無窮的慾望滿足。

此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結合相關數據資料,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在當前的經濟生活,尤其是在改善消費結構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和理財現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當前大學生的生活狀態和價值取向。因此為了調查大學生在當前經濟環境下的理財狀況,我們決定對部分大學生進行一次理財的調研,弄清大學生的理財現狀,理財的重要性與總結理財的方法。

針對大學生理財情況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我學各學院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包括文科、理科、工科的在校本科生。本次發放問卷50份,收回41份,問卷有效率82%。調查文件採用單項選擇方式來回答問題,主要包括當代大學生的月消費水平、消費來源、消費結構以及自己的理財觀念和能力等幾個方面。這些問卷內容從不同角度真實的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的理財觀和消費觀。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羣體生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於大學生年齡較輕,羣體較特別,他們有着不同於社會其他消費羣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大學生大多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因此對於大學生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調查表明,一個月可支配費用為700~1000元和1000~元的都佔%,在調查中佔了較高的比重,顯示了大學生一個月的可支配費用較為集中,大部分城市裏的大學生經濟條件還是挺好的。而500~700元、500元以下和1500元以上的`佔少部分。由此可見大學生可支配的費用還是較高的。

(二)、大學生可支配費用主要來源父母給的生活費,依靠理財渠道佔少數

因此 調查表明,九成以上的大學生的可支配費用主要來源於父母給的生活費,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一般情況下,父母每個月會給固定的生活費,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需求,合理規劃這筆生活費。生活費由盈餘固然是好事,而當生活費不夠的時候,學生大多選擇向父母再要適當的生活費,父母也大多願意支付。,每個月的生活費還有很有彈性的,學生可以綜合評估自己的消費能力,對生活資金進行合理理財。另外有%的大學生通過做家教等兼職賺取可支配費用。據調查表明,大學生做兼職的目的主要是增長社會經驗,其次才是經濟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學生認為做兼職可以賺點外快,減輕父母的負擔,儘早經濟獨立。而有%的大學生依靠獎學金分攤可支配費用。對於家庭條件一般或不太好的學生,獎學金是生活費的重要來源。可前提條件是,在成績允許的條件下。因此,部分學生在情況允許下,都會積極努力爭取獎學金,減少家裏的開銷。最後僅有%和%的大學生分別通過做股票或基金投資和尋找商機做些簡單生意。大部分學生的理財意識還是較為薄弱,他們大多不懂如何更好的理財投資。因此,加強大學生的理財意識箭在弦上。

調查顯示,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而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由市重中之重。無論是男、女個人飲食都佔了較大的比重分別為%和%。但男女消費支出仍然存在一定差異。就男性而言,聚會和外出遊玩佔的比重高達%和%。聚會和外出遊玩成了男生每個月的必要消費項目,玩樂,享受生活等成了男生消費的主要原因。就女生而言,女生的消費支出主要是外出購物、購買生活日用品和購買書籍和學習用品,各佔%、%和%(如圖1)。購物是女人的天性,在此調查中一覽無餘。大部分女大學生在購物上花的費用遠遠超過飲食費用,甚至有的女生為了一套名牌化粧品和一件名牌衣服選擇節衣縮食。而對於消費原因此項,七成以上男生認為和朋友出去,出於自己“大方”心理為主要原因。而沒什麼特殊原因,只是突然想買了、出於和別人攀比和出於某種習慣成為女性消費的主要原因(如圖2)。這表明,女生消費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理性的成分。且女生相對於男生而言,更容易存在攀比心理。由此看出,由於性別的差異導致了消費觀念與消費習慣的差異。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注重質量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再花錢是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的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物美價廉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品牌,但質量顯然是他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四、當代大學生理財現狀分析及原因分析

進入大學之後,幾乎每個大學生都擺脱了對父母的依賴,開始獨立生活,由於缺乏父母在身邊時的有效的約束,大學生在消費上往往是隨心所欲,盲目消費,在不知不覺中出現了透支,這樣就必然導致了大學生活“上半月滋潤,下半月狼狽”現象的出現,甚至影響了他們的正常學業和生活。據瞭解,大學生尋找家教等兼職,大部分的目的在於增長社會經驗,而並非為了“幫補家用”。他們大多認為做兼職,可以多賺點外快,使每月的生活費有所增加,在購物或遊玩時花錢可以花得更瀟灑,更理所當然。當然,也有不少學生為了一次嚮往已久的旅行或心儀的手機,把兼職所賺的錢一點一滴的存起來,但畢竟這隻佔少部分。通常存錢的時間越長,期間越有可能把錢用在別的方面。顯然,大學生這方面的意識極為薄弱。

沒有嚴格的計劃,再多地財富如果不加以計劃,到最後也會變的貧困潦倒。養成計劃的習慣對我們來説相當重要。而據調查,平常沒有記賬習慣和有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但並沒有認真地按預算執行所佔的比例旗鼓相當,而有記賬習慣且每月實際支出基本與預算一致所佔比例顯得少之又少(如下表)

顯然,大學生並沒有對生活費進行嚴格的計劃和安排的。如何對生活費進行合理規劃,對當代大學生顯得尤為重要。養成計劃的習慣會發現自己的生活更有條理,你不會再為錢而煩惱。

在問卷中問及對理財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對每個月的收支情況是怎樣的熟悉程度,大多同學都是對每月支出無計劃,但也比較比較清楚或者心裏大概有個數。而對於每個月支出有計劃,有編制,十分清楚只佔少數而當問及每個月的生活費情況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或僅僅剛好,略有剩餘的同學表示每月有盈餘。

很多大學生不知道何為理財,當然也就不懂得如何進行合理的理財了。對沒有固定收入的大學生來説,對“理財”的理解,不能僅僅侷限在對已經擁有的資產的使用上,而是如何更合理的消費和管理自己的資產。理財的目的在於學會使用錢財,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和品位。一般來説,大學時代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此階段,如果能夠養成一些較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往往可以受益終生。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並且從國小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乾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麼應該花什麼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着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後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認為,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片淨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慢慢來。並且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不多。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校園外不良環境(如一些歌舞廳、遊戲機廳)的存在等,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現在的學校已經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會聯繫越來越緊密。學生們受到社會上鋪張浪費現象的影響,學生也開始用父母的錢擺闊。學生們花錢大多沒有計劃性,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別人買什麼自己也買。只為了不讓自己脱離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誘人的,使得許多同學都想去一一嘗試。但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主要因素,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強、自我約束力不夠、缺少主見。虛榮心、攀比心強等。大學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裏的錢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們有着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後,都顯示他們的理財能力的缺乏。

根據調查,大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記賬的習慣,大多是有多少花多少,“月光族”現象非常普遍。因此,大學生應該有自己的"賬簿",遵循“量入為出”的原則,為自己的消費作一份詳細

的計劃,每月編制“預算”,嚴格按預算執行。而月末作一次“小結”,將實際消費和計劃進行核對,弄清楚超支和節約情況,以區別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支出,以便調整下月的計劃,但不要將所有的收入都列入計劃,整個計劃應留有一定的餘地。爭取合理分配生活費用,將生活費用按所需分成若幹部分,留一部分作課外學習輔導,留一部分作後備資金。

理財並不等於只知道存錢,也要學會合理的消費。學會花錢,不光要學會計劃,同時也要學會花錢的技巧。對大學生來説,手頭的資金本來就不多,更要注意。首先,要學會自我剋制。要知道這世上並非所有的願望都能立即滿足的,所以花錢時要做到心中有數,不要盲目購買,不要被所謂的“打折”、“促銷”所左右,時刻提醒自己:這個東西是否一定要購買,是否經常會使用,以防衝動購買。其次,要學會講價,現在的商品市場,在很多情況下都有很大的講價空間,不要為了面子而不講價,講價的結果能直接減少你的支出,為你省錢。

首先,學生可以選擇定期存款為實現理財操縱的第一步。存錢不在乎多少,關鍵是養成一種儲蓄的習慣,必要的儲蓄是我們以後生活的保障。學生可以開一個個人儲蓄賬户,採用跟銀行約定的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定期從生活費中拿出幾十元存入銀行,或者將每個月用剩的錢全部存入銀行,這樣一學期下來也有百來元的結餘。這種零存整取的方式對學生存錢有一定約束力,也有利於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再者,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正在加入炒股的行列,學生也可以選擇投資股票來實現理財計劃的實現。但眾所周知,股票高收益,高風險並存,是一把雙刃劍。因此,建議大學生適度的投資股票。

理財不僅僅是大學生自己的事情,學校也應該為大學生開展理財教育活動,培養大學生理財理念。據問卷調查的結果看,學生通過學校的專題講座瞭解理財知識的僅佔兩成左右學生一般是通過各種媒體和銀行的宣傳瞭解相關理財知識。而另一項調查也顯示,超過半數的學生對學校裏關於個人財務管理知識的講座有興趣,並且會去聽。既然如此,學校可增加對理財課程的開放,讓更多的學生可以系統的學習理財知識。最重要的是學校作為大學生一個重要的消費環境,正是培養大學生正確的理財意識的社會環境。這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校園外的環境;另一個是校園內的環境。因此,一方面我們應該淨化校園外的環境,儘量避免社會上不良的社會風氣對大學生的腐蝕,將那些社會上高消費的宣傳堅決擋在校園之外,其影響降到最低。與此同時倡導理財理念,在學校,政府與相關公關部門的協助下,樹立正確的理財觀念。另一方面,應最大限度的淨化校園內環境。我們應該大力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提倡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

從調查結果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在大學生消費中還存在着很大的問題,大學生的消費沒有一個正確的方向,哪些可以提倡.哪些要堅決杜絕.都還不清楚.總體上説大學生的消費還處於一個成長健全的時期。理財是一輩子的事,對於沒有收入來源(大多數依靠父母提供)的大學生來説,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只是日常的訓練和比賽前的演練,而不是看重輸贏結果的比賽。所以,多數人只要有樹立一定的理財意識、掌握一定的理財知識、經歷一定的理財實踐,等到今後走出校園,與普通人相比,一定會表現出高人一籌的財商來。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而相比之下,大學生的理財意識還僅僅處於起步階段。而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羣體,大學期間又是一個學會理財的黃金時期,大學生應當趁早了解相關的理財知識,養成一種理財的習慣,樹立理財的意識。結合自身的消費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詳細的編制自己的理財計劃,並努力將其實現,顯得迫在眉睫。同時,在學校等教育機構應當開設理財課程,幫助學生實現理財計劃的實現。作為一名大學生,應當儘早做好理財規劃以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

第5篇

很多跡象表明其實大學生也非常想投資理財,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為了自己的需求,但是對於理財方面很多大學生都是抱着躍躍欲試的心情,而從來沒有嘗試過,而這份調查問卷就是為了瞭解大學生對投資理財的一種看法,瞭解如今的大學生喜歡哪種投資理財方式,以便於讓投資理財工具更好的為大學生服務,現在大學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消費羣體,用好這個機會,創造出令消費者滿意的投資理財工具,讓大學生對投資理財產生興趣。

此報告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和解釋調查結果 1.大學生了解哪些投資理財工具分析 2.大學生對投資理財的看法分析 3.大學生有無投資理財分析 4.大學生是否在學業期間進行投資理財分析 5.對於投資理財最想得到什麼進行分析

近年來,隨着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可支配收入越來越高,為了讓資源各加的合理化,投資理財行業迅速發展,這幾年各種投資工具琳琅滿目,但同時,大學這一主力軍對投資理財卻不是很重視,因此儘早養成投資理財觀念提高大學生資源利用率,讓更多大學生了解投資理財,對大學生的投資理財情況,開展可行性調查。

經過公眾號調查問卷發現,大學生對投資理財很不瞭解,而且大學生不知道怎樣去投資理財,用什麼樣的工具投資理財,這説明了大學生理財意識薄弱,沒有那種利用現有財富創造更多的財富的思想。

此次調查問卷題目的設計思路是根據標題“大學生投資理財調查問卷”,明確的瞭解大學生對投資理財的瞭解及看法,圍繞這個方面設置了9個問題,以是否為在校大學生設置為甄別項,根據大學生在讀年級來推測大學生有多少生活費,再設置大學生是否有生活費餘額,因為大學生在讀年級與生活費餘額有很大關係,剛進校園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很多方面感到很迷茫,對資金需求較大,而大二階段,經過大一一年的學習,能夠準確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再來制定詳細的計劃,然後由大學生生活費餘額引出對投資理財的瞭解,是否瞭解過投資理財,市面上有哪些投資理財工具,各種投資理財工具的特點是什麼,再問大學生是否有進行過投資理財及通過投資理財最想得到的是什麼,這就是整個調查問卷的設計思路,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大學生對投資理財有一個瞭解。

問卷發放的時間是20xx年4月4日星期二,對問卷題目做了很多設置,如何更好的瞭解大學生對投資理財的看法,這是調查問卷發佈的前期內容。

問卷發佈時間是20xx年4月4日,回收時間是4月9日,發放了5天的調查問卷,總共有35人填寫,因設置有甄別項,所以有6份無效問卷。

1.是否為在校大學生比例分析

是:83%;否:xx%;根據問題以及結果可知,填此份問卷的大部分為在校大學生而有個別不是,則説明問卷中有無效問卷。

大一:3%;大二:77%;大三:3%,大四:0;其他:xx%;根據問題及結果可知,大二的學生佔絕大多數,可能會多去思考關於投資理財的一些事情,而大一的學生只佔少數,這説明填這個問卷的學生大多是大二年級,其他6份因設置有甄別項所以視為無效問卷,此項題僅作為一項數據參考。

風險大,收益小:14%;真實性不高:6%;看不懂:34%;太複雜:14%;其他:31%;根據問題及結果可知,有34%大學生看不懂投資理財,這是因為從來沒接觸過投資理財,以至於對投資理財很陌生;14%的大學生認為投資理財風險大,收益小,因此對投資理財產生懷疑,認為投資風險很大,而忽略了選擇投資理財的方式;6%的大學生認為投資理財真實性不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接觸到了網上詐騙的事情,對真正的投資理財產生疑問;14%的大學生認為投資理財看不懂,可能是因為是選錯了理財工具

4.對大學生有沒有進行過理財做出分析

有,但效果不明顯:xx%;有,但只是簡單嘗試了一下:20%;瞭解過,但沒有實際行動:29%;完全沒有:34%;根據問題及結果可知,大學生從來沒有進行過投資理財的佔了大多數,這説很多人不瞭解投資理財,也不知道怎麼使用工具,也存在對投資理財的一些顧慮;xx%的大學生有進行過投資理財但效果不明顯,可能是因為投資金額少收益不高,投入時間少,也導致了收益不明顯;20%的大學生只是簡單嘗試一下,這可能就是一個愛好,偶爾玩一玩,而不抱着要收益的想法,可能就是充當業餘愛好;29%的同學只是瞭解,但沒有實際行動,可能只是因為身邊的朋友有投資,才去瞭解

5.是否在大學期間進行投資理財分析

會,可以積累投資經驗:xx%;目前沒有這個打算:60%;不會,覺得投資理財很虧:0;其他:23%;根據問題及結果可知,60%的學生目前沒有投資理財的打算,這就可能和現在的學生身份有關,因為學生能夠用來投資的錢很少,而且自己又沒有收入來源,如果收益不大,可能對生活造成影響,這可能限制投資的最大原因;xx%的大學生認為提早接觸投資理財可以積累投資經驗,等以後有收入就可以熟練的去選擇投資工具;現在很多的大學生還是很相信一些官方的投資工具,覺得投資總會保本,不會有盤虧現象。

6.對於投資理財最想得到什麼進行分析

收益:51%;經驗:23%;資源合理利用:20%;其他:6%;根據問題及結果可知,51%的大學生是想通過投資理財來獲得收益,而這基本上就是進行投資理財最基本的想法,因為一想到投資理財就會想到有錢賺,所以這是大部分人選擇投資理財的原因;23%的大學生是想通過在大學期間進行投資理財,來獲得投資理財經驗,同時也可以擴展知識面,現在互聯網這麼發達,趁着機會漲經驗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或許把經驗放在投資理財第一位還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益;20%的大學生想通過投資理財讓資源更好的合理利用,有的大學生每個餘額很多,自己又沒什麼其他的需求,就可以讓手裏的閒錢得到更好的利用,實現有限資源合理配置。

1.邀請好友註冊諸葛理財,完成這個任務的時候第一步就是邀請好友註冊諸葛理財讓對方成為你的親密盟友,其實這第一步就遇到了問題,很多同學一聽説要註冊,根本都不會理你,而你還是得需要跟別人反覆説註冊沒有害,我想這是對我最大的考驗,鍥而不捨的精神在這一次充分體現出來。

2.投資理財調查問卷的設計,第一次接觸調查問卷根本不知道從何處下手,開展的方向也是很懵懵懂懂,好奇和焦急的心情幾乎籠罩了我,後來通過詢問老師、詢問秀友,才知道要怎麼怎麼做,在這裏面學會的是遇到不懂得問題就要虛心求教。

3.如何在公眾號裏面發放問卷,其實這是第一次利用公眾號來發布投票,之前一直沒有接觸過,也沒有了解過,算是一個很新奇的事物,但同時又面臨着怎麼在公眾號發放調查問卷的問題,自己剛開始弄的時候直接就點擊投票管理,直接編輯投票,然後導致問卷不能發佈,然後自己各種急,後來經過自己的反覆實驗終於找到可以成功發放調查問卷的按鈕了,原來是要到素材管理然後新建圖文消息裏面點擊右下角的投票鍵才能成功發放調查問卷。

4.問卷回收時間的修改,當發放調查問卷的時候可以設置回收時間,然後我就設置了很長的時間,後來發現時間太長可能無法修改,然後趕緊打開電腦修改時間,當時可能有點急一直沒改好,當時就很着急,是那種功虧一簣的感覺很害怕,之後才發現原來是自己一時粗心把時間調成過去了,所以一直設置不成功。

通過這一次關於大學生投資理財的調查問卷,發現有很多的大學生沒有真正的去了解什麼是投資理財,很多學生認為投資理財沒有用,收效不大。其實,這和很多方面有關係,比如投資金額、投資時間,這些都是影響投資理財效果的因素,這一次的問卷調查進一步的瞭解了投資理財的工具,對於投資理財的瞭解不侷限於表面,其中有很多大學問,很多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其中也包括我,但是經過這一次的問卷調查,意識到很多事情不只是要看表面,更需要的是要明白它的含義。

很多事情需要去實踐了才知道,這次的問卷調查當然也有很多不足!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竟然不知道怎麼使用公眾號去發放調查問卷,這讓我覺得很羞愧,後來經過詢問指導老師才知道怎麼設計發放回收調查問卷,很多事情看似簡單,實則有難度,親身實踐過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到底是什麼樣子,經過這件事,已深刻的明白原來所學到的東西總是會是你自己的,而你沒學過的東西再怎樣也不是你的,學習是一件很主動的事情,學校只能給你一個平台,重要的是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早點認識自己存在的不足,才能走向更好的自己。

學習新的事物總是會伴隨不足與收穫,這一次調查收穫了很多,比如在公眾號上面發佈調查問卷,其實第一次接觸這個的時候新奇又害怕,新奇的是將要面對新事物,對新事物的嚮往,害怕的是對新事物的迷茫,對新事物的無知。最大的收穫是提高了學習積極性,遇到事情自己處理的一種決心,這是如何做好一次問卷調查的前期準備。其實怎樣好調查問卷對我來説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包括問卷標題的設計、前言的設計、問題的設計等,雖然説問卷調查成功的發佈和回收已經完成,但是對於這個方面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這樣的我要多向老師請教,多向好同學學習,讓我瞭解了主動學習的重要性,很多收穫看得見,很多收穫看不見,每天收穫一點點在學習的路上會越走越遠。

第6篇

隨着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理財觀念也越來越強,而大學生的理財實踐將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及生活態度。對此,我採用了調查問卷的方法對大學生在理財過程中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本文就是基於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

二、調查背景和目的

20xx年春季網絡營銷能力秀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其中網上市場調研綜合實踐任務是以邀請的諸葛理財用户為調研對象,設計調查問卷,並根據有效調查數據撰寫調查分析報告以此來對大學生的網絡營銷能力進行評比,大多數大學生參與了進來,而我同樣也完成了本次活動。

瞭解大學生的`理財意識、理財觀念及理財行為。發現在校大學生在理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建議,讓大學生能夠更合理的規劃自己的理財生活。

對大學生羣體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分析以此來了解在校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經濟現狀。

本次問卷調查共計發放問卷16份,回收16份,回收率100%,問卷有效率為100%。調查問卷主要採用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的方式來回答問題。

(1)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家庭月收入在5000-10000元的佔比最大50%,5000以下及15000以上各佔了38%和13%,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家庭收入一般,這也間接影響着他們怎樣看待投資理財行為。

(2)大學生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的佔了50%,相比較月生活費在1000以下的學生他們佔了更大的優勢,也有更多的資金來進行理財投資。

(3)根據問卷我們知道了有將近75%的大學生沒有進行投資理財,只有25%的學生進行了投資。由此可見,大學生對於投資理財還是處於比較保守的態度。

(4)通過調查問卷統計,40%的人選擇用銀行存款的投資方式,34%使用支付寶理財,炒股和購買基金國債分別佔了10%。可以看出,大部分人最偏好最首選的理財方式就是儲蓄,一定程度上理財方式也受父母的影響。

(5)69%的人表示可以允許虧損但不能太多,而19%的人表示他們選擇的投資理財方式必須賺錢。由此可見大部分人對於自己的理財方式還是比較看好的。

(6)對於目前在理財方面還可能存在的問題,28%的人表示自己理財知識欠缺、理財技能缺乏,而25%的人表示他們的理財觀念淡薄以及消費結構不合理,而花錢沒有計劃和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分別佔xx%和11%。由此可見,大學生尚且需要學習更多的理財知識和技能,對於金錢也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以及消費計劃。

(1)此次問卷調查中學生的主要收入來源於家庭,經濟來源單??

方法:正所謂“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學生應該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減少自己的依賴性。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在不耽誤學習的情況下多做一些勤工儉學,增加自己的收入。

方法:有些人沒有堅持記賬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一個月的錢都花費在什麼地方,是否合理。所以我建議大學生應該制定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

方法:首先學校應加大理財知識相關的宣傳力度,使學生們瞭解怎樣理性消費和理性的理財。要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用所瞭解的知識去指導自己消費理財。

此次調查的對象大多都是我身邊的同學朋友,讓我瞭解了她們投資理財的一些看法。我們也會經常溝通,探討對於投資理財的一些想法,互相進步。

調查問卷設計的比較匆忙且自己是第一次做這類調查,有些問題設計有些不合理。

在設計問卷過程中,我查閲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資料,懂得了怎樣設計問卷,以及通過微信公眾平台編輯並推送問卷給別人填寫,我學到了很多。通過分析調查問卷報告我知道了大學生要進行錢財管理,使自己的錢財通過合理的安排、消費。要懂得生活,學會生活。這個活動讓我對能力秀的興趣越來越高,我相信能力秀這個平台也能越走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