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經典散文讀後感3篇 經典散文之觸動靈魂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6W

本文將探索經典散文的閲讀體驗及其帶來的感悟。散文作為一種優美的文學形式,以簡練的語言講述着人間百態。通過對經典散文的深入閲讀,我們能夠領略到作者的思想境界以及他們所傳遞的深刻哲理。在閲讀後,我們不僅能夠與作品產生共鳴,而且能夠從中汲取人生智慧。

經典散文讀後感3篇 經典散文之觸動靈魂

第1篇

人生,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不僅平常人可以對此大發感慨,學者們似乎也特別偏愛談人生。什麼是人生?也許哲學家們能講出很多高深的道理,但他們的精闢之論往往玄妙晦澀,離現實生活太遠。而《季羨林談人生》卻不同,季羨林結合九十多年的生活體驗談對人生的感悟,話語中正平和,人人皆懂,卻又時時讓你感到“眼睛立即明亮,心頭渙然冰釋”。讀這本書,儼然在聆聽一位長者侃侃而談,讓你靜靜的反省,心境變得更加純淨而美好。

作者開篇便強調,對人生問題的思考,不只是那些坐在“神聖殿堂”裏的哲學家們的專利,“吾輩凡人”也要仔細思索:你為什麼活着?人無法選擇生與死,當然自殺除外,但人不能老處在被動和糊里糊塗之中,應該有所作為。季羨林先生認為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明白了這一點,就會懂得如何尋找自我,如何生活和工作,如何使平凡的人生稍許不平凡些。只有這樣,才能肩負起對社會、對他人、對子孫後代的責任,才能像個“人樣”地活出生活質量來。

“不完美才是人生”,這是作者從另一種意義上對人生的新詮釋,也是一種虛懷若谷、謙虛做人的態度。儘管人人都爭取一個完美的人生,然而每個人不可能始終一帆風順,人生不如意事往往十有_。不管是平頭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都要食人間煙火,都會有人情煩惱,都逃不脱“生、老、病、死”,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總是那麼圓圓滿滿,最重要的是採取一個怎樣的生活態度。有時生活就像參禪領悟,只有認識自我,超越自我,才能成為自己的主人。在書中,先生對人生的“世態炎涼”、“走運與倒黴”、“緣分與命運”進行了鞭辟入裏的解析,讓我們對做人與處事、遷就與適應、成功、譭譽、壓力等都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可領悟到另一思維方式,另一種生活智慧。

通觀全書,作者講得最多的是倫理道德,強調要處理好人與大自然、人與人及人與自己的“三個關係”,從更深層面昭示了一個生活真理:這世界不屬於哪一個人,甚至也不僅僅專為人類所備。人要感恩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大自然,用一顆慈善、平和的愛心來構建和諧,這對人對己,都將大有好處。這不禁讓人想到,當前書店裏、書攤上,擺滿了大量的“人生指南”叢書,大談人生奮鬥、如何成功,有的甚至教人一些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厚黑之術”,吸引了不少的“有志”讀者,但到頭來卻會讓你大失所望,甚至害人不淺。而作者期望的是,每一個人,對國家和社會、對家庭都要儘自己的責任,都應該在道德方面不斷修養和鍛鍊,“能做到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成為一個正直的人”。倘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平凡的人生就會增添不少的光輝。

讀完此書,深感作者的思想像一本厚厚的百科全書,讀之使人明智,而他的品格卻像一目見底的清水,大德大智隱於無形。

經典散文讀後感3篇 經典散文之觸動靈魂 第2張

第2篇

搖滾樂手有過不去的二十七歲,過度聰慧和才情的馬雁從高樓一躍而下終結了剛剛三字打頭的年紀,詹姆斯迪恩亡於車禍,開着橫衝直撞的一架保時捷告別了二十四歲頹靡明亮的臉。那些是永遠走不出青春期的人兒吧,連死亡都要做得乾淨,漂亮,毫無轉圜的可能,就好像仍是一場潔癖的表演,或是一行詩句。人們用同樣美麗的詞語紀念他們,年輕永恆或者自由,那些冷又遼闊如深海的詞。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他們突然轉了念,哪怕發現自己有絲毫的後悔,於是死亡這麼宏大的命題,被輕描淡寫地擱下他日再議,那麼那些拒不和解絕不妥協所帶來的、不肯被磨去的驕傲將會怎樣與吃人不吐骨頭的世界相處。一個人要改變世界實在是太難了,哪怕不被世界改變也幾乎絕無可能,只有死守着最後一點不肯捨棄的——無論什麼——去和世界談判,互通有無,換取廉價的平衡或和解。

成長裏自然生長出來的枷鎖,就像藤蔓一樣包裹住心,枝繁葉茂根深蒂固,太多人終其一生甚至得不到與那些枷鎖談談的機會,何談打開。那些枷鎖裏包含了太多,不肯放棄的驕傲,自以為是的純粹,桀驁的愛,不被理解的自由,還有深到望不見盡頭的孤獨。打不開鎖的成長和生活,就像帶着傷口前行,並不是不能走,只是比常人要慢,每一步都是煎熬,撐不住一個放鬆,崩潰和死亡就接踵而來。生命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啊,在愛裏建立自己的人每一步都走得如此平穩輕快,他們不會明白活着有多難,甚至連安慰都無力如隔靴搔癢。不明白的人就是不會明白,永遠都不會明白,對有些人來説,活着這件每個人都在做的事,可以變得煎熬到何等地步。

所以每年的春天,紀念逝者最好的季節,我都會想想那些太早離去的人。他們過分聰明,過早懂事,過度成熟,他們看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世界——那一定太美好吧,卻連已經走在如此前面的他們都觸碰不到,想來也是件十足絕望的事。趕在自己開始抑鬱之前,只有讀毛姆的《人生的枷鎖》,真是本註定徒勞無功的書,竟然用五十多萬字絮絮叨叨講往事。一定要從第一頁仔細讀下去,看一個人——帶着痛感,帶着一模一樣的心情,看着這個無可救藥一如自己的人——怎麼面對信仰的崩塌,怎麼慘痛至極地失敗,怎麼被現實殺得片甲不留,怎麼揮別得不到的愛情,然後,怎麼帶着那顆少年一樣驕傲的硬邦邦的心,慢慢往前走,歸於柔軟歸於温暖,歸於現實的功利的妥協的不完美的,生活這件小事。

不是勵志書,絕對不是。雖然同樣始於低谷,但似乎也從未得到過世俗標準的成功,直到最後還不過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物。主人公是孤兒,天生跛足從小缺愛性格倔強又敏感,簡直就是典型青春期不良少年,吃了很多苦,不會愛,更不懂珍惜。那些枷鎖就是阻止人前行的鐐銬,雖然説起來那麼美那麼明亮——這些枷鎖有個共同的名字,叫相信。相信有一個更美好世界的存在,相信努力必有結果,相信人生有很多意義,相信成功,相信自己值得好得多的生活,相信完美的愛情,相信絕對自由。這些相信,説起來是熱的,在最深處卻是無法觸碰的冷。最美好的東西都是冷的,還帶着隱痛,但往往是那些瑣碎的,俗氣的,生活化的,雖常被人所不齒,卻熱得燙心。最諷刺的是,偏偏那些熱的東西,被冷的追隨者稱作是生活的理想。

人生的枷鎖是怎麼被打開,每個人都不一樣——對書裏的主人公,是時間,時間給他一場預謀已久的崩潰,一個不被祝福的重新開始。他最後放棄了他的追求,他的信仰,最重要的是,放棄了他的敏感。相信吧,敏感這種東西,如果真的不想要了,隨時都可以丟。敏感註定是屬於年輕的,年歲增大感官鈍化是趨勢,因此那些早就過了年紀不合時宜的敏感未免可疑。何必再用全部的心力,執着於情緒最輕微的波動,以換取最不值錢的驕傲和沾沾自喜。

於我來説,開鎖始於一場對同行者的覺醒。我此前從不知曉“你從來不會獨行”的真正含義,實際上,它準確到恐怖。你以為只有你一個人經歷過那些徹骨的冷,孤獨,嫉妒,不甘,陰暗,抑鬱……以及相關的一切嗎?不會的,寶貝兒,不會的。再可怕的痛苦,再熱烈的歡喜,都有人和你一樣甚至甚於你地經歷過。那些你自以為有意義的事,不過是一場幻影,飛速切換於世界的不同角落,恰恰此刻,落在你身上。你我有太多同行者,大家都不過是動物,你經歷的那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所感受——瞧,不過是多少的差別而已。再怎麼辯解人類的尊嚴和存在,我們也不過是在重複彼此、渾渾噩噩地活着。書裏衝破人生枷鎖的過程,就是打破那些相信——更美好的那個世界就是此時此刻,努力並不一定有什麼結果,而結果則是更無意義的事,自由從未存在,愛情總需面對妥協……本來就沒意義的這不完美世界,不相信的話,會比較容易幸福。

還是要活在這個不美的世界裏,活在當下,鈍感,無為,不浮誇。就算無意義,也要努力地活下去。吃茶,讀書,賞花,長談。一睡彷彿百年過去,回頭看看也曾有真真切切地快樂過。逝者們永遠十七,他們固守着這樣冷這樣美的無解的鎖孔沉沉睡去,等着很多年以後,他們的同輩人用更長的時間行完他們走過的路才意識到終點通向絕望和虛無——那些熱絡終究會過去,沉實也好輕快也罷,唯有冷是永恆的,也只有永恆才是真的冷。

第3篇

簡單的故事,明朗的線索,所謂的跌宕,名著《人生》即是如此。剝掉它華麗的外殼,呈現於人前的只有一個裸露的,懦弱的高加林,起碼我是這樣認為,就是我唯一的收穫,

不得不承認高加林能幹,正直,熱血,但這絲毫都無法掩飾他是人生指尖懦弱的顫慄者的事實。他懦弱,並不是指他行為上的逃避,而是指他面對抉擇的猶豫,軟弱。正是由於他的懦弱,他軀殼表面浮誇的熱血被一點點的吞噬,甚至於埋葬了他的愛情與事業,最終成為一具被懦弱之絲牽引着的人生木偶。或許你會説這是時代結出的悲哀之果,但作為幕布的時代何以能夠左右真正的演員呢?時代只是客觀存在的背景,是高加林自己在一次次懦弱的掙扎中抽乾自己的熱血,染紅了時代,染紅了那黑色的幕布。紅與黑的交織正是那悲哀的極致色彩。

與腥紅的真實的血液相對的無色的精神的血液了,你儘可以用它衡量一個人受過多少良心的譴責,它就是道德的沙漏,只是再沒有翻轉的機會,高加林就是在懦弱的愚弄下流盡了它最後一滴精神血液。他的血為巧珍而流,為年邁的父母而流,為樸實的村民而流,甚至為他的家鄉高家村而流,他辜負了所有,傷害了所有,高加林越是被包容,他越是血流不止,他們越是給予高加林一顆火熱的心,高加林的熱血越是加快流逝。他必須為自己內心的懦弱付出應有的代價。於是沾染了精神血液的幕布有了自己的意識形態,那是一張張黑色的,嘲弄的笑臉,嘲笑高加林的懦弱。

俄羅斯著名尼耶斯夫彼斯基認為:人生就是在上地眨眼的剎那,傾盡自己所有的血液,在幕布上留下屬於自己的一絲色彩,哪怕只是悲哀。

閲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心頭總會湧起一些不同的感受。上幼兒園的時候爸爸就帶我讀過《春》,那可是除了李白、杜甫等唐宋詩人,我記住的第一位散文家。“盼望着,盼望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着我們上前去。”那時聽得還像童話,但已經在懵懂中領略到語言的美。後來再看他的文章時,才知道原來朱自清先生早年還寫詩,後來轉向散文創作,但亦未放棄過對詩歌的研究,這是我最初瞭解的朱自清。

由於入選過課本,想來《荷塘月色》定是都讀過的,還曾聽中學的語文老師聲情並茂地背過“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清新、自然,這是情與景的交集,描述之細膩,甚至有位同學還曾夢到過它。而朱先生的《論氣節》,為何時隔73年,讀來仍能令人振聾發聵。只因其不僅氣勢如虹,更印證了他的“自清”精神。1917年浦口火車站的父子一別,像一粒種子,經過8年的埋藏,終於沉澱為他的散文名篇《背影》。其實那段時光裏,命運弄人,父子倆亦曾產生過不少矛盾,親情彷彿也日漸疏離。直至1925年朱自清初任清華教授時,才在京收到父親的來信,當得知父親身體不適,連下樓都非常困難,淚水頓時奪眶而出。當年那個肥胖的,身着黑布大馬褂父親温暖的背影,又一次浮現眼前。

清貧大約是朱教授一生的底色,一定也有不少人將眼光停留在《背影》父親送的那件“紫毛大衣”上了。據親屬朱小濤介紹,北大求學期間,朱自清看上了一本14元錢的《韋伯斯特英語大辭典》,那可是他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但求知的慾望還是讓朱自清忍痛割愛,將這件大衣拿去了當鋪。

爸爸的書櫃裏一直珍藏着半頁報紙,那是朱自清去世時清華大學的現場報道和圖片。朱光潛、沈從文、俞平伯……文中説這是北平數十年文人聚集最多的一次。妻子陳竹隱還忍痛親筆題寫了輓聯,在她眼裏,朱自清更是一個勤奮的人。吃飯總是大口大口地吃,從未放鬆過一分一秒,生怕耽誤了時間。正如他在《匆匆》裏説的:“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在《論吃飯》中,朱自清寫出了自己對窮人的深切同情。成都的窮苦人因為生活成本的上漲而餓得沒有飯吃,只好一羣一羣地起來“吃大户”,這慘痛的情景給朱自清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雖是一個知識分子,但他的立場從來都是堅定的。

作為一名教授、學者、文學家和詩人,朱自清先生對自己的事業是兢兢業業、鍥而不捨的。他寫的每一篇文章,每一首詩,編輯過的每一本書,都是他心血的結晶。

讀了朱自清先生的經典散文集,我認為他就是一個鬥士,不僅僅是一個文學家或一個好丈夫。他確實是有骨氣的,毛爺爺曾説:“我們應當寫朱自清頌,他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