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鄉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的調研報告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18W

 

鄉鎮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專題的調研報告

       按照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調研工作方案》X市祕發[2018]X號文件要求,我鄉組織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小組,對中央和省、X州市以及我市實施戰略的相關政策進行了認真梳理,結合我單位工作開展進行了研究,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及成效

  XX鄉位於XX市東北,距市中心22公里,屬半丘陵地區,全鄉總面積121平方公里,5555户,14707人,總勞力7164個,耕地面積45300畝,轄25個行政村。共有黨支部32個,黨員712名,其中農村黨支部25個,農村黨員631名。全鄉以農為主,兼營小雜糧加工及畜牧養殖,是全市水果主產區之一,主要有梨、果、杏、棗、核桃等,年產量近1400噸。

  我鄉在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X州市委以及我市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工作措施紮實,工作重點突出,工作成效明顯。我鄉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123~456”發展戰略部署,圍繞新農村建設,積極做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落實。重點依託資源優勢,形成產業規模化發展態勢。主要是根據本地的區位特點、資源優勢、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等情況,確立適合本地的產業發展重點和模式,着力提升特色產業鄉發展。明確特色產業升級方向,落實推進措施,上下協同聯動,推動特色產業的全面升級。目前我鄉特色產業已初具規模,主要有:

  1、推進我鄉小雜糧加工項目。目前XX鄉康源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建成加工車間、飼料廠、檢測平台及倉庫等一系列設施,已投產運營。該項目實施後,實行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發展建成了1000畝的小雜糧種植基地,解決58人的就業問題。

  2、下神頭大葱種植項目,2017年我鄉經過農業產業調整之後,當年章丘大葱、中華巨葱、超級葱王種植達到1500餘畝,畝產6500斤,按照去年每斤4毛錢收購價格每畝效益可達2600餘元,較之傳統玉米種植收益接近翻倍。

  3、大杏深加工項目。經鄉黨委、政府搭橋,XX鄉得益大杏合作社與杭州超達食品有限公司已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在原有年消化大杏9.8萬公斤的基礎上,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户”的模式,大力推廣乾鮮水果種植,該基地建成後,帶動全鄉大杏種植3000畝,年消化吸收XX市周邊縣市大杏達3000噸。

  二、鄉村振興發展的制約因素

  深入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必須以問題為導向,找出鄉村發展的差距所在,補齊短板,才能不斷縮小城鄉差距,逐個問題逐個環節地解決農村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通過對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瞭解。總的來説,面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歷史欠賬仍然較多。由於國家投入和社會各界支持力度有限,村集體經濟實力薄弱,受現有政策和農村實際現狀的影響,村民自主投資建設家園的、積極性不高,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嚴重不足,管理服務跟不上,作用難以發揮。雖然目前建立起了130餘人的XX鄉人才信息庫,但人才保障與經濟轉型升級需要不相適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嚴重缺乏,這也是直接導致大部分企業成為家族性企業並且生產產品只是初加工產品,沒有技術優勢,不能搶佔市場。

  2、農業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業發展環境不優。近年來通過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改善了基本農田較為集中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但還普遍存在着標準不高、質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問題,尤其是與高標準的、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基礎設施還有較大的差距,規模經營、機械化施工都存在較大困難,農業產業發展後勁不足。優質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農業面臨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突出短板。

  3、教育與社會心理的影響。制約鄉村發展也與我們的傳統文化、社會心裏和教育有關。千百年來,我們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幾十年來,無論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是社會教育,都是圍繞“遠離農村、遠離農業”展開的,“不好好學習,就當農民”,是鄉村家長、教師激勵孩子學習動機的最有效口號。人們骨子裏潛移默化的滲透着一種觀念,沒出息的的人才當農民,甚至只要和農業、農村有關的人與事都會“低人一等”,這樣的説法雖然略顯極端,但卻是當前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觀念。

  4、城鄉缺乏雙向流動。過去限制農民進城,把農民緊緊束縛在土地上,人為割裂了城鄉之間的關係。現在又出現了另外一種極端傾向,進城購房成了普遍的追求,也成了城鎮化的一項指標。在鄉村建設的一些優秀典型案例中我們看到,在外人才返鄉帶動,往往能成就一個鄉村的振興發展,他們利用在外學到知識、技能和管理經驗,憑着一腔對家鄉的熱情和情懷,為家鄉注入了活力,帶動了百姓致富。人才難以迴流農村、農業,在外人才返鄉積極性不高,雖不是制約鄉村振興發展的主要因素,但確實是鄉村振興中的一個短板。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打算

  2018年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思路是,進一步加強扶持政策落實,推進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加強平台載體建設,加強集羣發展和特色產業建設。

  1、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

  我們針對當前面臨宏觀經濟影響就業的新形勢,出現的新問題,一方面加強調查研究,密切關注形勢發展;另一方面積極尋求對策,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尋求產業轉型發展出路。

  (1)全產業鏈推進我鄉小雜糧加工項目。2018年,我鄉計劃繼續深化農業產業調整力度,圍繞大狼溝、XX、XX、金莊、現峪、石盆、XX、南神頭、練家崗為等丘陵地帶9個村莊為中心建立5000畝以上的集約化連片小雜糧種植基地,通過農户-合作社-公司的產業鏈發展模式,鼓勵、促進農民將自己手中有限的土地進行流轉,盤活土地利用價值,帶動全鄉小雜糧種植規模化、產業化升級,促進傳統農業向增產農業、現代農業的跨越,既增加農民收入,解決更多返鄉勞動力和貧困人員就業,又使本地糧食就地轉化,解決了賣糧難的問題。

  同時幫助康源公司向上爭取政策資金扶持和低息銀行貸款,以擴大生產規模和升級產業。同時引導企業與本地小雜糧種植户、合作社形簽訂原材料購銷合作關係,在本地區內形成小雜糧種植、加工、銷售產業鏈,在促進當地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同時,調動本地種植散户的積極性,帶動本地小雜糧種植業規模擴大,達到農民增收的目的,收穫“水漲船高”的效果。

  (2)下神頭大葱種植項目。2018年我鄉計劃繼續加大農業產業調整力度宣傳力度,做強做大下神頭村大葱品牌,鼓勵周邊村莊進行產業調整,擴大大葱種植面積,圍繞下神頭、上神頭、上木章、下木章、峙峪、上封等6個村莊為中心打造我鄉大葱種植基地。其次,培養專業合作社,打造公司化經營模式,鼓勵、引導農民加入專業合作社,對本地大葱種植進行統一管理,從種植到銷售實現一條龍公司化管理、服務。同時,鄉政府幫助合作社開拓市場,尋找穩定銷售渠道和購買方,通過簽訂購銷合同,穩定銷量,重點消除農民對銷售前景的憂慮。爭取在2018年底產出、銷售和效益實現“翻倍”的目標。

  (3)做強大杏深加工項目。在XX鄉得益大杏合作社與杭州超達食品有限公司已達成的意向性合作協議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公司+合作社+農户”的模式,大力推廣乾鮮水果種植,形成以中莊、西榮、南頭、井溝4個村為中心的大杏種植基地格局,預計帶動全鄉大杏種植3000畝杏園,年消化吸收XX市周邊縣市大杏達3000噸。項目建設計劃2018年底完成,進入投產階段,力爭打造我鄉大杏種植-深加工-銷售產業鏈,提高本地杏農收入。

  在城鄉融合發展過程中的三點意見:

  一是建議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政策、財政投入,加強農民技能培訓,提升農民的就業能力和就業水平。

  二是建議進一步降低政策性小額擔保貸款的審批門檻,簡化貸款程序,放寬貸款週期,降低貸款利率,切實幫助民營中小企業走出困境,做大做強企業。

  三是建議加大對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補助力度,使農民能夠得到更多的實惠,提高農民獲得感。

  2、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

  在穩定農户承包權上,積極穩妥推進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是實施“三權分置”的重要前提。通過確權摸清了承包地的底數,基本解決了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至不清等歷史遺留問題,化解了大量土地承包糾紛,讓農户吃上了“定心丸”,使他們更加放心流轉土地。目前XX鄉土地確權合同簽訂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土地證的發放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1)辛章村荒草地造地項目。造地選址於辛章村東丘陵荒草地,目前該項目已進行踏勘並進入規劃實施中,預計投資400萬元,造地200畝。該項目的實施將為集體創收、增加市財政收入、緩解用地矛盾,為實現特色農業園區建設搭建平台,修復生態,有利於農民增加收入。

  (2)上封村荒草地造地和灰渣填溝造地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7000萬元,造地200畝,工期2年半。國電投山西鋁業公司作為項目實施主體,負責項目具體施工,該項目完工後可以取得“一舉五得”的效果,一是解決鋁廠灰渣處置的問題;
二是解決村內土地匱乏及貧困户耕地缺少的問題;
三是轉變“徵佔農民土地”為“為農民造地”的新模式,解決村企矛盾;
四是緩解全市用地指標困難的問題。五是修復生態,改善區域人居環境。

  3、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

  2017年中央1號文件提出“重點圍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整合各渠道培訓資金資源,建立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統籌安排。產業帶動的培訓機制,”加快構建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人才支撐刻不容緩,重點從新型經營主體、基層農技人員反映的問題方面入手:

  (1)針對當前我鄉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中小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正在蓬勃興起,鼓勵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重點扶持解決小微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發展中面臨的融資難、擔保難、融資貴等難題。

  (2)雖然目前建立起了130餘人的XX鄉人才信息庫,但人才保障與經濟轉型升級需要不相適應,下一步計劃重點在各類專業技術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企業管理人才培養和引進上加大力度,改變目前僅限於初加工產品、沒有技術優勢、不能搶佔市場的劣勢。

  (3)完善農業基礎設施,優化農業發展環境。近年來通過整合涉農項目資金,改善了基本農田較為集中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但還普遍存在着標準不高、質量不一、使用效益不大的問題,尤其是與高標準的、符合現代農業發展的農業基礎設施還有較大的差距,規模經營、機械化施工都存在較大困難,農業產業發展後勁不足。優質耕地數量減少、質量下降、農業面臨污染加重等問題凸顯,農業生態環境成為突出短板。

  在實現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工作上,建議:

  一是加強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支持,以及涉農保險政策普惠力度,幫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強抵禦自然風險的能力。

  二是強化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的技術水平,管理經驗和市場開拓能力。

  三是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強強聯合,開展品牌創建,基地或產品認證,共建共享農業產業聯盟或農產品營銷促銷中心,農業生產資料聯合採購平台,探索現代農業提質增效節本升級的路徑。

  四是強化技術服務.引導新型農業經營參與項目實施,開展試驗示範等活動,農技人員開展經常性的技術指導服務,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形成示範效應,以求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4、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

  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特別是“堅持綠色生態導向,推動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並深入貫徹到鄉村振興的具體實踐中。中國的農業要可持續發展,必須遵循大自然的規律,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

  XX河由北向南流經XX鄉境內,其幹流及其支流清水河水源地向X府區、定襄和XX三縣提供城鎮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近幾年引水量達到了3500萬立方米。

  當前,我鄉XX河生態修復工程是全面貫徹落實山西省“兩山三河”重大生態修復工程工作精神,為解決XX河部分河段堤防工程不完善,河庫淤高、主槽萎縮嚴重防洪標準低等問題而實施的一項重點民生工程項目。XX河生態修復的重要目標就是要協調農村發展建設與河道生態保護的關係,同時儘量維護河道原有的自然地貌和水文特徵,使其與周圍環境相和諧。

  XX鄉境內XX河治理工程項目主要位於XX河流經的X莊、XX家莊、XX家莊、XX莊、X河,屬於施工16標、36標、37標,其中16標籤約合同價656.7萬元,36標籤約合同價733.9萬元,37標籤約合同價707.9元,合計2098.5萬元。徵地補償款526.8元,共計投入資金2625.3元。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保護XX河生態環境關係XX鄉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

  5、傳承發展鄉土文化,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近年來,在市委宣傳部、市文體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經過長期的不斷努力,我鄉宣傳文化體制機制不斷健全,文化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人民羣眾的文化生活大大豐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鄉以做好宣傳文化工作為出發點,結合具體實際,從實際出發,與時俱進,努力做好我鄉宣傳文化工作。文化活動具有深厚的羣眾基礎和廣泛的羣眾參與性。開展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有助於增強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提升身心素質和幸福指數。採取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形式,寓教育於活動之中,使社會主義思想牢牢佔穩農村陣地,打造XX鄉旅遊文化產業鏈,以此提升我鄉本土傳統文化的吸引力,促進當地旅遊文化經濟的發展。

  (1)XX村“二月二”傳統廟會,是XX鄉本地傳統廟會文化名片,廟會是傳統社會裏底層民眾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一般認為它是民間信仰的重要外在形式,同時它又是傳統民俗中一種地方性的文化標誌。在規定的日期裏,吸引了相當多的民眾,而終於形成的一種週期性的羣體活動,並伴有商業貿易、文藝表演,人際交注、休閒娛樂等多種形式。

  (2)2017年以來,全鄉先後成立了30餘支秧歌隊、小型舞蹈隊、7支威風鑼鼓隊,最大的一支五峯山威風鑼鼓隊由136人組成,參加了2017年首屆XX市慧源故里文化節、第一、二屆XX市忠孝文化節文藝匯演。利用農閒和傳統古廟會為羣眾進行演出,併發放宣傳資料3500餘份、推廣各類適用農業技術15項,輸出各類務工人員172人,改變了傳統的農村休閒、生活方式,達到了農村、農民精神文明脱貧的效果。

  (3)XX古村落作為現存為數不多古村落,追溯到1700年前的婁煩縣城就建於此。XX村張氏家族在清朝乾隆年間壬戌會試參考人數21人,與XX縣的林氏家族齊名,號稱“南X北X”。近年來各級政府、文物部門對XX村古建築、古樹、各類古物採取了相應保護措施,現存古文物包括古城門、明清院落、古碑等。

  (4)XX寺始建於唐,宋重建,之後歷朝歷代屢有修葺,包括山門、觀音殿、鐘樓、珈藍殿、東西廊廡、大佛殿等古建築,殿內塑像俱存,歷經了歲月和戰火洗禮,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打造XX文化旅遊發展項目產業鏈:峙峪、南神頭大峽谷-練家崗慧濟寺-辛章遺址-XX傳統廟會、周柏-XX古村落-XX峯山森林公園、X峯聖境。集中打造一批文化旅遊發展特色村莊,在提升、升級我鄉旅遊文化資源的同時,形成旅遊文化輻射、衍生產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如民宿、農家樂、綠色觀光、無公害水果採摘等。

  6、打好精準脱貧攻堅戰,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

  在現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老人、病人、殘疾人等特殊貧困羣眾比例大,越往後比例將會越高。2017年涉及貧困户的村15個,貧困户34户58人。其中五保貧困户17户19人,低保貧困户9户19人,一般貧困户8户20人;
大多數貧困户主要是因病致貧。現全鄉黨員幹部62人蔘與脱貧幫扶工作,實現了一對一幫扶,脱貧工作計劃到位,措施到位,力爭2018年底實現全部脱貧不返貧。我們具體做法是“五三四”工作法,“五”即“五培訓”;
政策培訓、技能培訓、實用技術培訓、特色培訓、雙創培訓;
“三”即“三輸出”,電商輸出、企業結合輸出、集體用工輸出;
“四”即“四到位”;
意識幫扶政策到位。二是幫扶措施到位,三是幫扶精準到位,四是幫扶責任到位。

  7、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

  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黨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和重大原則,是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的根本保證。加強基層黨員幹部“三農”知識培訓,使農村一線鍛鍊成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把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行業領頭羊,充分發揮優秀黨員幹部在鄉村振興進程中的示範、輻射和帶動作用。

  (1)深化改革、創新工作,讓新思想、新概念、新任務紮實落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在學習習近平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活動中達到“學以致用、融會貫通”;

  (2)強化技能培訓,提高農村勞動力文化素養、新型技術,提高生產生活科技含量,根除羣眾中存在的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思想和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

  (3)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第二、三產業形成主要支撐格局,提高發展韌勁;

  (4)強化幹部服務意識,提高幹部隊伍對新思想、新任務的認識,抓政策落實,提高辦事效率;

  (5)推廣科技應用,均衡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