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報告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工作彙報

欄目: 工作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2W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工作彙報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工作彙報

根據市委組織部關於開展領導幹部下基層調研的通知要求,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圍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認真開展調研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工作情況

近年來,全區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業務部門的指導、支持下,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關於開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試點工作的實施方案》,將X村確定為市級試點單位,將X村確定為區級試點單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堅持基層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方向,以平安建設為統領,按照“先試點、後推廣”的原則,把專項治理和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結合起來,緊扣新時代新使命,適應新矛盾新要求,探索新時期社會治理科學路徑,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較好的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取得了明顯成效,進一步提高了服務和保障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能力,提升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水平,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完善,公共服務、公共管理、公共安全得到有效加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主要做法

(一)在“共建”方面。

一是鞏固優化大黨建工作格局。在城市社區,健全完善了“兼職委員制”和聯席會議制度,與轄區單位簽訂了“十個一”區域化聯建協議書。建立完善了“雙清單、雙認領”聯建機制,社區黨工委通過社區自主制定、上門徵集轄區單位需求等方式,認領了轄區單位服務需求事項,向轄區居民開放了棋盤室、書畫室、紅觀影室、培訓場所等服務場所,做到辦公場所最小化,服務場所最大化。轄區單位認領了社區服務事項,開放了各自單位體育館、籃球場、羽毛球館等資源共享場所。轄區單位黨組織、黨員積極發揮行業部門優勢,按照“四定”“六個一”標準開展集中志願服務,參與社區“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文明城市創建、轄區平安建設守護等工作。在農村,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五四八”(五項機制、四項能力和八項體系。即:“建立黨組織領導機制、政府負責機制、社會協同機制、公眾參與機制、法治保障機制;提升黨組織的組織力、村級治理能力、法治服務能力、德治教育能力;建設公共服務保障體系、共同發展體系、信用評價體系、網格管理體系、治安防控體系、安全責任體系、信息服務體系、心理服務體系”。)綜合治理體系。

二是持續深化網格化工作模式。進一步健全規範了城鄉社區網格化服務體系,深入推進“全科網格員”工作,落實了“六必訪、六必到、八必報、十條為民服務線”工作法。

三是探索實行巷長負責制。在城市社區,組建了由社區黨工委班子成員兼任巷長,由網格員、在職黨員、社區民警、物業公司負責人等力量組成的治理隊伍,由社區黨工委主要負責人和社工委副主任分別擔任巷長,綜合協調管理各類事務。同時,建立完善在職黨員、網格員、物業公司職工兼任信息員制度,通過建立微信羣、QQ羣,及時反饋網格內各類信息,及時將特殊羣體的信息反饋到樓棟黨小組、網格黨支部、巷長及社區黨工委,做到第一時間掌握社情民意。四是以職業化管理提升戰鬥力。全區全部行政村四委班子成員實行正常上班制,全天候服務人民羣眾。大力推行村“兩委”正職“一肩挑”,切實提高村幹部待遇保障水平,強化績效考核,2019年村幹部年工作報酬人均X萬元,村幹部職業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積極探索實行村幹部廉潔保證金制度,將村主要負責人每年績效考核獎勵報酬總額的40%作為廉潔承諾保證金,在屆中或任期屆滿離任時一次性發放,讓村幹部廉潔管事。

(二)在“共治”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完善自治機制。充分發揮社區民情接待室、代表委員工作室、社區警務室、社區黨組織活動場所功能作用,開展居委會成員、人大代表、黨代表、居民代表議事工作,收集社情民意,解決居民訴求。建立完善“周集—月議—季報”居民議事機制,打造居民協商議事陣地,研究解決違章建築拆除、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地埋式垃圾桶安置等突出問題。

二是堅持“法治”“德治”相結合。社區結合綜治中心標準化建設,打造心理諮詢室和法律諮詢室,聘請法律顧問,常態化開展心理疏導和法律諮詢服務。加強公民思想道德建設,依託道德講堂、市民學校、羣眾性文化活動等廣泛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三是豐富拓展黨員作用發揮平台。探索推行以“黨員+網格員”“黨員+志願者”“黨員+羣眾”為主要內容的“黨員+N”服務模式。採取多形式打造過硬網格隊伍,以“雙向培養”建強黨員、網格員隊伍。設立小區巡邏崗、文明勸導崗等服務崗位,組織居民老黨員開展不明文勸導、車輛亂擺亂放等“逢六”志願服務活動。開展在職黨員進社區集中志願服務活動,深化“先鋒圓夢微心願”活動,兑現微心願。突出主題黨日“黨味”,組織支部黨員深入羣眾開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愛心募捐、義務勞動、文明宣傳等志願服務活動。

四是探索基層協商民主新實踐。在所有行政村按照“l+7+X”模式組建協商議事會(“1”即村黨支部書記;“7”即七類固定成員:包括村黨組織班子代表、村民委員會班子代表、村監委會班子代表、兩代表一委員、法律工作者、轄區內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代表以及村民代表;“X”主要包括協商事項涉及的利益羣體代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代表等),對羣眾普遍反映的共性問題和涉及羣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採取“六步議事”程序開展協商(收集議題、確定議題、議前調研、協商議事、公開公示、跟蹤落實),引導農民羣眾通過協商表達訴求、化解矛盾,初步構建了“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基層治理主體多元聯動格局。

五是構建村民自治新機制。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切實發揮“紅白理事會”和“道德評議會”等羣眾自治組織作用,創新建立村民褒揚懲戒和失德行為約談等制度,採取提醒約談、警告約談、曝光等方式,督促失德者向好向善,真正使村民自治有規可依、有章可循、發揮實效。

六是以德治提升治理活力。創新推行道德信貸工程,為星級文明户發放低利率的道德貸款。開設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用積分換日用品。創新開展最美夕陽紅“德潤生日會”活動,每個季度為70歲以上老人過生日,增強他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廣泛開展“道德模範”“好婆婆、好媳婦”等評選活動,着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七是打造法律服務新模式。在所有行政村成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聘請法律顧問X人,組建“紅袖章”志願服務隊伍X支,加大法律宣傳教育力度,積極引導羣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三)在“共享”方面。

一是打造美麗宜居社區。鞏固提升“全域無垃圾”工作成果,實施老舊小區美化硬化改造工程。結合黨員活動日、志願服務、網格週三入户日整治違規佔道、車輛亂停、擺攤設點等行為,不斷改善轄區居住環境。

二是全面推行“一門式”服務。安裝便民服務終端,銜接推進服務窗口從單一服務向綜合服務轉變,逐步實現“一窗受理、一證通辦、一次辦結”,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提升居民滿意度。

三是拓展社區大學教育功能。採取黨建工作項目化管理方式,試點社區設立社區老年大學分校,根據社區實際以及居民愛好和需求,每週開設工筆畫、書法、國畫等班次,招募師資團隊。打造紅色教育觀影室,按照“月月有主題、週週有電影”的要求,為轄區黨員和居民播放紅色電影。

四是持續拓展社區品牌。將黨建活動和羣眾活動有機結合,採取“每週小活動、每月大活動”的方式,針對不同羣體、不同節日、不同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了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有效提升了社區黨組織凝聚力。

五是着力推進共管共享。在所有行政村成立村級公益性設施共管共享理事會,制定管理章程、基金管理辦法和設施管護標準,按照每村X萬元的標準設立基金專户,選聘X名公益性崗位人員開展村莊保潔和設施管護,建立分段包乾、劃段管理、績效考核的工作運行模式,形成了政府主導、多方參與、村民共管共享的良好機制。

三、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

一是隨着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個體心理行為問題及其引發的社會問題日益凸顯,心理行為異常和精神障礙人數逐年增加,如何加強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成為基層社會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二是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經濟發展方式的加快轉變和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相互疊加、新老問題相互交織,矛盾糾紛呈現出“訴求利益化、形式多樣化、參與羣體化、化解複雜化”的多元發展趨勢,如何有效化解各類矛盾問題,成為當前社會治理工作的重點難點之一。

三是隨着新農村建設和原有住宅小區設施的老化,轄區人防、物防、技防設施落後,人防措施還存在薄弱點。

四是轄區居民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力度還不足,部分在職居民習慣當旁觀者,對基層治理工作不瞭解、不理解、不認同,不願參與進來,持觀望或者冷漠態度。

四、對推進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深入開展的意見建議

下一步,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領導,落實工作措施,把黨的領導貫穿於社會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作用,推動基層各類組織共管,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體制,引導各方面積極有效參與社會治理,確保社會治理始終保持正確政治方向,深化自治實踐,加強法治建設,提升德治水平,形成人人蔘與、人人盡責、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是積極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建立多元化矛盾糾紛訴前調解機制,在各鎮設立涉農糾紛特邀人民調解工作室,建立訴前調解聯席會議制度、訴前工作報告制度、信息通報制度、督查督導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健全訴前調解體系,及時化解各類矛盾糾紛。

二是結合綜治中心建設,在各社區(村)衞生室建立心理驛站和心理諮詢(輔導)室,配備心理輔導人員或社會工作者,開展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和心理疏導,加強對高危人羣的心理援助服務,重視流浪乞討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等特殊人羣的心理健康服務,加強易肇事肇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服務管理,促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疾病應急救助等制度銜接,預防和減少極端案(事)件的發生。

三是加強農村社區警務室規範化建設,配齊配強警力,實現村警務室全覆蓋。以“雪亮工程”為依託,大力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布點建設、聯網共享、智能應用和統籌管理,結合智慧城市和網格化服務管理系統建設,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集約化、聯網規範化、應用智能化”。全面推行“紅袖章”工程,動員組織轄區內已退休且身體較好的“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幹部、老勞模、老教師、老退伍軍人)以及愛心人士,出屋上街,看家護院,為全區平安建設做貢獻。

四是建立居民懇談會、訪談日,設置意見建議箱,在微信公眾平台開設留言功能,拓寬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平台。進一步發揮道德銀行、巾幗家美積分超市的作用,積極動員公益組織、黨員、居民羣眾以及熱心公益人士自願參與基層社會治理,提高基層社會治理的廣泛性、民主性和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