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計劃

2020年度經信局工作計劃範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2.44W

經信局自2019年3月成立以來,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在市經信局指導下,嚴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興動能日益壯大,綜合實力得到提升。現就2020年度工作計劃如下:

 

2020年度經信局工作計劃範文

 

篇一

一、抓好企業培大育小工作。全力促進小微企業進規模,聯合各鎮、街、開發區等載體,通過日常調研、經濟普查等途徑,摸排、關注一批發展速度快、市場前景好的新增重點工業企業進行上規培育,在融資、用工、土地、税收等方面給予更多有力扶持,幫助企業健康成長,為完成全年各項經濟指標、在全市爭先進位奠定堅實基礎。以汽車及零部件、材料、電子電器、機器人及裝備製造業“四大支柱產業”為載體,加快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

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實施技術改造,為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投入和研發投入,全力爭取政策支持。加強工業技改項目調度,結合工業強基、技改綜合獎補等政策,聯合鎮、街、開發區各載體,加大企業技改的摸排力度,建立技改項目庫。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創新等方式不斷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做好工業精品、省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申報、省級智能工廠和數字化車間等各項申報工作。推進企業兼併重組,加大盤活閒置資源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三、推動企業降本增效。降成本是當前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最直接、最有效、最現實的工作舉措,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降成本20條”,不斷為企業降本增效“添力加碼”。積極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多渠道助力企業融資,深入開展企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推廣先進管理模式,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控,降低運營成本。

四、抓好節能環保工作。繼續堅持以節能環保“五個一百”專項行動為抓手,推行綠色製造,生產綠色產品,發展節能環保產業。組織國家級、省級綠色製造企業(產品)認定申報工作。加強“地條鋼”宣傳治理工作。

五、提升綜合服務水平。緊緊圍繞“一企一組一策”常態化工作要求,加強政策宣講,積極爭取政策支持,促進企業更好地分享政策紅利;深入企業走訪,強化項目會商,定期召開專題協調會,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創新、用地、融資、用人等重點要素問題,服務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全方位優化營商環境。

六、完成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一是改制企業善後工作。按照《區已改制企業諮詢服務管理辦法》,辦理改制企業人員退休、社保補繳、各項證明等工作。二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圍繞我區的四大產業,從重點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出發,通過現有企業業主幫助聯繫上下游企業,開展上門拜訪,政策宣講等方式,實現“以商引商”。三是宿松結對幫扶工作。圍繞年度幫扶工作任務,前往宿松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尤其做好與宿松縣科經局、開發區的產需對接工作。四是平安建設、信訪維穩工作。結合“四送一服”和“一企一組一策”,加強工業規模以上企業的信訪點摸排工作,提前化解矛盾和糾紛,力爭不出現羣體性上訪事件。

篇二

2020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市委、市政府“一個定位、三個着力”總體要求的深入年,是我區實現重大突破的關鍵年,按照區委、區政府“高點定位、走在前列”目標要求和實現“十個新突破”的總體部署,現確定2020年經信工作思路和工作計劃:

工作思路:以推進工業強區建設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綠色化、智能化、集約化發展,聚焦工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紮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千方百計穩增長保發展,更大力度突破工業經濟振興。

經信工作將在以下八個方面做出重要安排:

一、抓好經濟運行分析,不斷強化工業經濟運行質量。堅持把抓實經濟運行調控作為推動工業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關鍵舉措,按照扶優與解困並舉的思路,凝聚部門、鄉鎮、企業三級力量,重分析、勤調度、強服務,積極應對下行壓力。一是加強經濟運行調控。圍繞年度目標,編制全區工業運行調控方案,確保工業增長保持合理區間。強化經濟運行監測,抓好重點行業和產品的快報和旬報、各類月度監測分析報告,建立完善覆蓋部門、行業、重點企業的調度、分析機制。做好有序用電方案的編制,鼓勵企業避峯用電,保障電網平穩運行;二是實施“雙20強”企業培育計劃,按照“工業強區30條”及配套的扶持培育辦法,集成資金、土地、政策等要素予以重點支持,推進中央、市駐淄企業與地方融合發展,抓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列統”工作,做優穩增長的主力軍;三是加大對鎮辦、園區工業運行的分類指導、整體推進力度,不斷增強工業重鎮、工業園區對我區工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四是繼續做好市對區縣“工業強市要有新突破”月度考核排名工作,分析好我區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排名情況,找到數據指標短板,制定相應提升辦法,保障我區各項指標穩步增長。

二、持續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工作。持續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工作。發揮經信部門行業監管和區化轉辦辦公室職能,督導和調度區化轉辦成員單位及鎮辦(園區),力促全區化工產業佈局更加優化,新舊動能轉換取得成效。一是持續推進“大快嚴”和鞏固緊急行動成效。繼續開展安全隱患排查,制定隱患整改方案,建立隱患排查、整改台帳;突出做好危化品全領域、各環節的重點檢查,抓好實施安全生產評級評價,對危化品生產、儲存、運輸、經營、使用企業全面開展評級評價,劃分“優、中、差”三個等次。根據評級評價結果,明確處置方案;二是嚴格控制增量,調整優化存量。嚴禁投資新上淘汰類限制類化工項目,嚴格限制新建劇毒化學品項目;持續在2020年底之前暫停危化品道路運輸企業新增運力的同時,分節點實施到2020年6月之前暫停道路危化品運輸企業許可辦理;化工項目安全、環保、節能、節水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用;強化安全、環保、節能、質量標準倒逼,淘汰落後產能;三是實施“三個一批”,推動進區入園。做好加減法和培植壯大骨幹化工企業,制定關閉淘汰、改造提升、發展壯大“三個一批”名單,實施全區骨幹企業培育壯大、骨幹產業高端高效、骨幹園區集約集聚發展。按照省制定的化工園區新標準,有序開展XX東部化園區(化工聚集區)認定工作,加快重點敏感區域內化工企業入園步伐。2020年底前原則上完成城市人口密集區危化品生產企業搬遷、轉產或關閉工作,加快化工園區內的“插花”村居、學校搬遷;四是圍繞強化危化品全領域監管,力促安全生產嚴峻形勢得到根本扭轉為目標,實施全員培訓,全面提升員工素質,深入開展責任關懷活動,把責任追究貫穿於專項行動,以嚴肅問責促進安全生產工作落實。

三、推進重點工業項目建設,增強工業發展後勁支撐。 一是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創新點、節能、環保等多個方面綜合考量,以項目結構的調整引導投資結構的優化,逐個對鎮辦、園區進行項目摸排,做好重點技改項目儲備工作,爭取更多的項目列入市重點技改項目;二是做好項目日常調度工作。落實一個重點項目一套推進方案、一名掛包領導、一名責任人的推進機制,實行“月調度、月通報、季分析、半年總結、年終考核”制度,逐個項目建立台賬,拉出“問題清單”、“措施清單”和“責任清單”,明確辦結時限,實行分級督辦解決制度,一項一項抓落實、抓推進;三是做好項目的考核和政策爭取工作。根據2020年省、市考核辦法修訂2020年考核辦法,爭取各項指標位次前移。 落實工業強市三十條和工業強區三十條,積極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根據工業招商小分隊的任務部署和支持駐淄企業與地方融合發展的政策要求,積極引導和推進中鋁山東有限公司招商引資項目的申報和調度等工作;四是圍繞化解過剩產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的支持和培育三個方面,實施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結構調整計劃,抓好工業園區特色項目建設。推進工業創新平台建設,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方面,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批量生產和應用,建設示範性智能工廠或數字化車間,帶動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五是加快創新平台體系建設,2020預計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同時,進一步做好省市級人才工程的申報工作,在全區範圍內開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的調查摸底。

四、科學規劃物流業發展,打造獨具特色物流小鎮。2020年物流工作總體按照“整合、規範、提升、創新、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合理佈局、差異競爭、錯位發展,加大物流技術和物流組織方式創新力度,以“互聯網+現代物流”為牽引,整合優質資源,規範運行管理,大力構建集“標準化、信息化、智能化、集約化”於一體的現代物流產業體系。主要目標:到2020年,全區物流產業主體行業增加值增長率力爭達到7%以上。重點工作一是加快推進行業優化升級工作。堅持搬遷入園和提升相結合,鼓勵支持區域內有實力、有技術的企業通過就地改造提升,創建行業標杆企業。積極為良鄉物流園轉型升級尋求突破口,實現園區新的發展;二是加快構建產業合理佈局。按照XX區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加快構建“一核六園五中心”的物流總體空間佈局,着力打造分工合理、配合緊密、互為支撐和良性發展的區域性物流樞紐節點;三是加快建設特色物流小鎮。充分發揮灃水鎮區位和交通優勢,以建設特色物流小鎮為目標,推動傳化金泰公路港和彤泰集團金泰鐵路港等產業平台建設。儘快明確小鎮的空間架構和功能佈局,制定項目實施計劃,爭取2020年項目能有較快推進;四是加快傳化金泰公路港項目、淄博國際農產品集配中心項目、淄博煙草有限公司捲煙物流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建設。

五、以控制煤炭消耗總量為主線,全面完成節能目標任務。一是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根據市下達的節能目標任務,結合《淄博市節能與循環經濟“十三五”規劃》,科學合理對各鎮辦、部門、重點用能單位2020年節能目標任務進行分解落實;二是推進重點行業節能管理。進一步做好煤炭總量控制工作,大力推進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燃煤工作。強化源頭控制。從源頭控制新增能耗和煤耗;推進重點領域節能。協調推進建築、交通運輸和公共機構等領域節能工作,分行業分年度對全區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審計;三是實施節能產品推廣行動。重點實施高效節能半導體照明產品推廣計劃;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推行清潔生產,鼓勵企業自願開展清潔生產審核;五是推動依法節能 。對重點用能單位、公共機構實施節能監察;六是開展節能宣傳活動。着重做好節能宣傳週等主體活動,營造綠色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氛圍。

六、加快兩化融合步伐,促進全區製造業水平向高端邁進。一是培育具有行業示範效應和推廣價值的智慧車間,推動企業實現“機器換人”。分行業開展對標示範活動,高標準建設智慧車間示範項目,提升企業智能化水平;做好山東省兩化融合評估系統填報工作,鼓勵企業開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作,爭取使我區更多企業列入國家級、省級兩化融合貫標試點,兩化融合水平位列全市前列;二是重點支持推進IGBT電子產業園的發展,將IGBT電子產業園作為全區重點培育的專業化產業基地, 打造成國內一流電子產業園;三是加快電商產業園區及周邊建設步伐,推動我區物聯網和電子商務發展。以現有的齊賽創意產業園和XX區青年創業園為中心試點,邊試邊改邊完善。同時依託慧聰網、樂物網等,大力推進專業電子商務網和“互聯網+”發展。

七、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升企業家管理水平。一是加強對政策動向的跟蹤和新政策的研究,根據政策導向,有計劃、有步驟地展開調研,準確把握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及時提出應對舉措,年內計劃選擇2-3個新課題專項調研;二是引導中小企業積極開發專有技術和產品,實施精細化生產、管理和服務營銷,引導中小企業不斷提高研發投入,加快推進產學研合作和成果轉化,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三是紮實做好企業管理培訓、管理提升、管理對標工作。實施中小企業1000人次培訓計劃,分企業家、中層管理人員等兩個層次加強中小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年內組織企業家培訓1-2期,巡迴大講堂1-2場。開展管理提升服務對接活動,積極對接省、市管理諮詢專家,為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專門化服務。積極組織企業開展管理對標活動,計劃年內組織企業開展對標學習活動2-3次;四是引導中小企業在產品質量、技術工藝、產業鏈條上尋求突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推動企業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創新發展的關鍵環節,創造更多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術絕活和專有技術。

八、堅持不懈地抓好工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一是始終保持“打非治違”和隱患整治高壓態勢,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和“全覆蓋 、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要求,突出民爆器材、電力等重點行業領域,強化監管執法,嚴格落實上限處罰、停產整頓、關閉取締、責任追究“四個一律”措施,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全面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嚴厲打擊和整治各類非法違法、違規違章行為,徹底消除事故隱患;二是加快推進監管行業“兩個體系”建設 。把完善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兩個體系”建設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任務,細化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分工,強化技術支撐,推動工作落實;三是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指導監管企業推行內部網格化安全管理,將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細化落實到每個車間、每個班組,健全從法人代表到每一名一線工人的安全生產責任清單,層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堅決杜絕責任“空檔”和監管“盲區”;四是持續深入開展“ 大快嚴 ”集中行動。突出抓好電力、民爆等重點行業領域,發現問題立即整改,存在重大隱患、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堅決依法停產整頓;五是進一步完善突發事件應對機制,加強應急預案的培訓和演練,全面提高企業處置突發事故的能力。

篇三

一、總體思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市縣提出的年度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以高質量發展為根本要求,持續推進“工業強縣”戰略,繁榮民營經濟,加強黨的建設,以新成效助推我縣實現“新跨越、爭百強”目標。

二、主要經濟指標計劃:

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2020年工業經濟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工業總產值增長1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5%,完成技改投資6.8億元,工業企業節能降耗完成市控目標。

三、主要工作舉措

一是圍繞提質增量,繼續強化經濟運行監測調度。面對經濟下行的壓力和挑戰,強化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堅持月通報制度,定期深入縣內重點企業、波動較大企業和負增長企業,及時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難點問題。加強工業發展目標考核,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對下滑較大的鎮(園區),實地開展督查;對工業增速、工業投資排位靠後的鎮(園區)實行約談,進一步傳導壓力,壓實責任。

二是深入推動園區創新發展,全力提升園區承載能力。堅持把園區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承接產業轉移的主平台,高標準編制高新區戰略發展規劃,高質量完善供電、供水、交通、物流等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探索“一區多園”管理模式,構建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新優勢,發揮工業主戰場、經濟主引擎作用。加快龍橋化工園道路、港口、電網建設,提升消防、防汛、污染處置水平,提高化工產業承載能力。

三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着力培育先進製造業集羣。緊緊圍繞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和高端裝備製造等現有產業,以促進製造業補鏈延鏈強鏈為目標,編制產業鏈招商地圖,着力延長上下游產業鏈。在新能源產業上,突出國軒龍頭帶動作用,加速新能源電池全產業鏈佈局,加快推進3GWH32135項目建設,推動3000萬隻聚合物鋰電池項目投產,支持星源、潛川動力等企業快速發展,積極引進關鍵零部件和中間品製造項目,打造產值百億元以上、全省最大的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在新型化工產業上,遵循大型化、一體化、集約化發展模式,引進國內外大企業集團,重點實施新型煤化一體化項目,加快推進桐昆乙二醇項目建設,統籌推進浩悦生態、愛維斯等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打造主值百億元以上、省重要的化工產業基地。在磁性材料產業上,依託大地熊、龍磁、萬磁等骨幹企業,打造全國知名的磁性材料生產基地,加大研發力度,全力扶持大地熊建設稀土永磁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支持大地熊等企業上市。在電子信息配套產業上,圍繞市電子信息企業上下游,積極引進配套產業鏈企業,重點支持凱創五金、博大精密等為聯寶、京東方配套的電子設備製造企業,提高技術水平,不斷突破高精度,提升產品檔次,培育電子信息產業集羣,着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

四是強化首位引導,推進企業分類培育。開展主導產業集聚行動,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新型化工等我縣主導產業,引進或投資建設上、下游配套項目,做大做強產業鏈,不斷提高主導產業的集聚度。實施“小升規”培育行動,做好擬入規企業的摸排工作,建立“小升規”企業培育庫,對鋭凌計量器、精創陶瓷、恆裕光電等市場前景好、經濟效益優的小微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勵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裝備水平,引導企業向“專精特新”、“小巨人”方向發展。推進“殭屍”企業復活行動,加強對倒閉企業、困難企業、問題企業的分類指導,採取置換、收儲、合作、租賃等方式嫁接新項目,推進二次開發利用,有效盤活閒置資產。

五是推進重點項目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潛力和後勁。深入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推進傳統產業提檔轉型,積極謀劃投資大、帶動強、助轉型的技術改造項目,建立企業技術改造項目庫,完善項目調度、服務保障機制,實施重點技改項目30個,推動泓泰控股、摩騰科技等項目抓緊開工建設,推動益海嘉裏糧油加工、中馳鋼結構及聲屏障生產基地、微特電機等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大力推動智能製造,推動傳統制造業智能化、網絡化升級,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深入開展“企業上雲”行動,推進兩化融合貫標對標,培育數字化車間5個、數字化生產線10條。推動裝備製造向“智造”轉變,加大安風風機、恆泰動力、德科電氣、同大江淮車身等項目技術改造力度。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堅持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潛力和後勁,突出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與大院大所建立戰略合作關係,深化產學研合作。實施製造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工程,建設企業技術中心5個,打造一批“專精特新”隱形冠軍。推動礦業經濟綠色發展,抓好縣政府《關於加強非煤礦山管理工作的意見》的貫徹落實,推進我縣非煤礦山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加快推進龍橋鐵礦、羅河鐵礦轉型升級,沙溪銅礦全面達產,推動鐘山鐵礦破產轉型和大江水泥整體搬遷。

六是持續優化服務,大力推進民營經濟發展。深入落實國家和省市縣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各項政策措施,實施穩企強企增企行動。發揮財政獎補資金引導作用,支持民營企業大力發展實體經濟,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要素保障。常態化開展“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繼續推進領導幹部聯繫包保企業機制,入企業、察實情、解難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加強中小企業服務平台運營管理,進一步發揮平台作用,更好的服務中小企業。全面貫徹落實減税降費政策,鞏固前期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成果,切實減輕民營企業負擔。持續擴大續貸過橋資金等金融創新產品規模,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企業發展,強化擔保公司作用,開展小微企業推介和銀企對接活動,加強政銀企擔合作,着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實體經濟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全面落實《市產業緊缺人才引進資助暫行辦法》,支持企業引進急需的各類人才。積極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係,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優良環境。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健全民營經濟統計、調度、考核等工作機制,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