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7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41W

為了讓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我們需要及時寫好工作計劃,只有幫助暢通的寫作思路,我們在寫工作計劃的時候才能做到得心應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7篇,感謝您的參閲。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7篇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1

一、基本情況

1、成績狀況

總體來説上期期終教學成績比會考有所進步,及格率、優秀率和人平分都有所提高。同上年度相比,全縣排名提高了五個名次,首次進入了全縣前十名,這是值得自己高興的事。但仔細看一看學生的成績,心裏怎麼也高興不起來了:期考時複習了近兩個星期,考試的內容基本上都在複習的範圍內,可學生答起題來就模稜兩可,極簡單的問題也出現錯誤,個別學生的問答題幾乎是空白,寫的幾句話也是八杆子不着邊。同兄弟學校相比差距更大。一中人平86分,我的僅71點多,及格率別人96%點多,我的才80%多一點,要想追趕別人,我不知要下什麼樣的功夫,即使我不睡覺,可能也趕不上人家了。

2、學習狀況

大部分學生的課堂紀律較好,上課能專心聽講,筆記做得認真,課堂所學內容也能基本消化。但學習的主動性差,課堂上不能積極地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學生的學習是一種抽屜式學習——即老師進教室,課本從抽屜裏爬出來,老師離開教室課本馬上睡到抽屜裏,平時從不出來見見陽光。其次學生的綜合能力較差,遇到開放性問題束手無策。第三,平時積累不夠,觀察能力不強,比如讓他們舉例説明身邊的環境污染,他們只會説汽車尾氣,總不會聯想到河流污染和農村燒柴的煙霧污染空氣上。第四,部分學生上勁心不夠,這一部分學生本來就基礎差,在學習上反而懶散,不求上勁,學習成績比別人相差甚遠也心不跳臉不紅,照玩不誤。

3、教師狀況

本人不是專職的政治老師,而且又是初次上政治課,教材陌生,備課吃力,課上得也不流暢,有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能當場解決,因而對學生的成績有不少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本學期的主要教學目標:

1、加強老師的業務學習,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

2、扭轉個別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有明顯的進步,達到學校要求的教學目標。通過本學期思品學科的學習,培養學生了解時政的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瞭解國家大事,以此來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3、培養師生情感,加強師生合作。

4、畢業考試保八爭六。

三、具體措施

1、三月底前完成新教學任務,四月初開始全面複習。

2、制定計劃,系統複習。

第一輪複習(4月份)。重點複習九年級內容,然後列出各章節的複習提綱,形成相應的知識網絡,全面、系統、牢固、準確地掌握教材,只有做到“心中有書”,在考場上答題時才會得心應手。這一輪複習以基礎訓練為線索,加強學生練習與鞏固。第二輪複習(5月份)。重點以懷化版的複習指導為依據,在這一階段,打破課與課、單元與單元、冊與冊之間的界限,將相關知識綜合歸類,形成一條條知識線,進行歸納複習。第三輪複習(6月份)。重點是綜合性複習,查漏補缺,把時事政治參與其中。這一輪複習,主要讓學生自學為主,老師個別輔導。

3、加強潛能生的輔導工作,培養他們學習的信心,縮短與優秀學生的距離。

4、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督促他們認真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儘量做到學到哪記到哪,避免臨時抱佛腳的現象。

5、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和解決問題,繃緊學習這根弦。

6、在教學過程中,做到教師教得自然,學生學得輕鬆,消化良好。

7、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育教學中,加強師生感情交流,做到師生感情融洽,合作愉快。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2

一、指導思想

緊緊抓住課本,切實抓牢基礎;關注知識之間內在聯繫,形成立體知識體系;注重講練結合,突出能力培養;落實教學環節,提高學生應試的水平和能力。關注新課標。

二、總體複習安排

時間 教學內容

20__年8月5日-20__年3月中旬 第一輪複習(系統複習,按考點複習)

20__年3月中旬-20__年5月中旬 第二輪複習(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穿插時政,結合熱點。)

三、具體設計

1.第一輪複習(系統複習):基礎能力過關。

①目標:系統複習高中政治全部內容,夯實基礎知識,構建知識網絡,熟稔大學聯考考點。

②要求:第一輪複習應遵循按章節或單元從知識要點、重難點、例題講解、練習鞏固、單元檢測、講評的程序進行。

③注意事項。

第一,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建構知識網絡 。要求學生複習必須立足於課本,熟練掌握教材所涉及內容,指導學生把書本知識串通、綜合起來,加強記憶。近年來,文綜考試下的政治試題基礎性非常突出,對主幹知識,核心概念的考查有增無減,呈現出迴歸課本的勢態,所以,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夯實基礎知識,督促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

第二,此階段要理論聯繫實際,在知識點的複習中要關注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結合熱點,穿插熱點,補充熱點內容。

第三,開始訓練學生科學的解題思維,培養學生基本的解題能力。良好的思維習慣的養成,主要是指導學生解題時能遵循這樣的思路並反覆訓練。

a.閲讀題目。

b.分析題意,確定答題方向和範圍。(仔細審題,確定理論範圍和行為主體)

c.根據已有的知識判斷問題材料情景有無符合的知識原理。

d.根據題目所給信息,確定應選用什麼樣的語言和基本知識原理來表達。

2.第二輪複習(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絡):綜合能力突破。

①目標:緊扣時政熱點,重組知識,訓練技能,查漏補缺,構建知識網絡,完善體系。

②要求:第二輪複習不是第二遍複習,它是建立在第一輪複習基礎上的深入、綜合和提高,使由知識到能力轉化的一個重要階段。

③本輪複習是考前的衝刺階段,本輪複習要做到:立足學科內綜合,加強學科間滲透;精選試題,規範答題,提高學生的應試技巧和得分能力。

④注意事項:此階段要實際聯繫理論,特別要重視和注意時政熱點專題複習,要注意掌握好那些與考點內容相關的重大時事熱點問題。與教材的知識點對接,既是對教材知識點的應用,又是對教材知識點的重新梳理,是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再一次提升。

第一,在綜合訓練階段為使學生將所學到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方法、技能充分結合起來,應培養學生良好穩定的心理素質,要求他們注意以下幾點:

a.要注意審題,強化審題意識。在審題中,要注意審材料,審範圍,審主體,審分值,審設問,通過反覆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

b.要研究試題題型的設計,提高應試技巧。一般來説,大學聯考試題的設問主要圍繞三個方面考察,即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弄清設問的方向,可以提高答題的準確性。

c.答題要確切、簡煉,書寫規範、工整,儘量採取要點式答題。答題時要準確應用政治術語,防止用原理生搬硬套。避免出現答案寫得不少,得分卻極少的現象。

四、總複習中要重視並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1.要研究考綱和考試説明。

教育部考試中心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體現了高校對入學新生的基本要求,是有關普通大學聯考命題、備考和評價的依據。對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今年的《考綱》和《説明》,深入理解大學聯考的命題精神,明確學科考核目標與要求,確定複習的內容、方向、能力要求等,以便科學地進行大學聯考複習。

另外,要把握考綱變化。對考綱的變化,我們應該把握“增加”內容,合理淡化“刪減”。對於“增”。新增的考點與現實的熱點問題緊密相關。新增的考點應當是大學聯考後期複習需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要明確新增的知識點,杜絕出現知識盲點。

同時,要深思增加的原因,並結合時政熱點問題逐一對新增的考點進行全面思考;“刪”。面對刪減的內容,切忌不要完全棄之不理,而是要在明確重點的基礎上將被刪的知識點進行合理淡化,否則將會影響對知識體系的完整理解。

2.要把握考試的命題趨勢。

綜觀近幾年的大學聯考試題,通過分析其命題趨勢,大學聯考政治試題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緊扣考綱命題,體現大學聯考命題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2)試題依然會堅持理論聯繫實際,具有鮮明的時代性,還可能會立足地方實際,進一步體現濃郁的地方色彩。

(3)試題突出考查“雙基”,具有強烈的基礎性,對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術語的要求較高。

(4)試題依然會注重考查能力,以能力立意為主導,考察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是近年來大學聯考顯著的特點,而且具有相當的靈活性,對考生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5)綜合性增強,包括學科內綜合和跨學科綜合。

3.要加強對學生和課堂教學的研究,在研究中增效。

首先,要研究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對症下藥。對不同類型的班級,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採取不同的複習方法。並在深入瞭解和研究學生的基礎上,紮紮實實地做好培優扶弱和個性化輔導工作。

其次,要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努力提高課堂效率。積極探索以學生活動為中心的備考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複習備考中的主體作用,努力調動和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師要精心備課,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點點滴滴的積累,仔仔細細的查缺補漏,切切實實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4.要加強對選題的研究,特別要重視大學聯考真題。

教師在總複習中,尤其要重視研究選題,因為選擇什麼樣的習題來訓練,直接關係到學生複習的效果和能力的提高。要收集一定數量的大學聯考真題,既要有歷年的大學聯考真題,又要有各地的大學聯考真題,然後,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選擇一定數量的真題來訓練學生,並引導學生分析答題的思路和規律,經過多次反覆系統的大學聯考真題訓練,學生的解題能力才能真正的提高,才能適應大學聯考並獲得好的成績。(高三第二學期要從網上精選試題組題,題題圍繞熱點,一道主觀題是就熱點的設問,每天一張。)

5.要糾正學生在複習中易犯的錯誤。讓學生準備糾錯本,積累知識點。

6.要重視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和心理素質的優化。

在大學聯考前,一定要重視對學生的心理輔導,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大學聯考,要訓練學生怎樣保持良好的心態,要引導學生怎樣保持考試過程中心態的穩定,要加強對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讓學生把物質準備,知識準備,心理準備充分結合起來,在考場中發揮最佳的水平。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3

一、基本情況分析:

1.教師及課程基本情況高一隻有本人一位歷史教師,中學歷史一級教師,9年教齡,負責六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兼任班主任,平均每班每週2節課,每週坐班2晚共6節晚自習。課時相對每班不多,但是教師的整體課時量不少,所以注重提高課堂效率,而不是額外增加教學時間。

2.教材分析高一歷史主要是學習歷史(嶽麓版)必修1,屬於中外古今政治發展史,採取的是模塊化設置,每一單元既有相對獨立性,又有一定聯繫,再加上增加了古代世界政治史,學生和老師都相對生疏,更應該重點把握。相對國中歷史而言,學生比較適應編年體的教材,當今的高中歷史教材,以模塊化設置,更加需要學生掌握歷史學習方法,培養歷史思維能力。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通過學習,瞭解人類歷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實,正確認識歷史上的階級,階級關係和階級鬥爭,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學習蒐集歷史上有關政治活動方面的資料,並能進行初步的歸納與分析;學會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及其歷史影響,理解政治變革是社會歷史發展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並能對其進行科學的評價與解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社會一個漫長而艱難的歷史過程,樹立為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而奮鬥的人生理想。

三、針對性措施:

1.精心設計教學,積極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精心備課,把每一堂課當成優質課來準備,注重教學設計的探索,增加歷史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2.細心組織教學,努力做到讓學生主動去學,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充分利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4.注意教學方法的改進,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更能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讓學生改變國中對歷史學習的觀念,學會高中歷史的基本學習方法。

四、教學安排:

針對學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及必修一前幾模塊知識比較重要的的特點現在考慮給予前幾模塊相對較多的教學課時,最後幾個模塊適當加快速度,做到有重有輕,合理安排。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4

一、學情分析:

下學期,我擔任高一歷史科教學。學生基礎差,底子薄,且各科成績發展不平衡。但是經過分科以後,學生明確了學習目的,端正了學習態度,學習的主動性大為增強,學習風氣較好。80%以上的同學對歷史學習興趣濃厚,能積極主動的複習和研究課本,參與探求和討論相關的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正在逐步形成。相信經過本學期師生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歷史學科成績將會有一個整體的提高。

二、課程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在義務教育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重大歷史問題,包括重要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在掌握基本歷史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閲讀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認知活動,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進一步認識歷史學習的一般過程。感知歷史、積累歷史、理解歷史與現實和主動參與的過程。掌握歷史學習的基本方法。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注重探究學習,善於從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能對所學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比較、概括和闡釋;學會同他人合作學習和交流。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歷史學習,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激發對祖國曆史與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對國家、民族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為祖國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加深對歷史上以人為本、善待生命、關注人類命運的個人主義精神的理解。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養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經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進一步樹立崇尚科學精神,堅定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在教學過程中,實現上述三維課程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滲透的連續過程和有機整體。

三、教學措施1、深入鑽研新課程教材,依據歷史課程目標,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實際,精心地設計歷史教學課堂。在集體研究的基礎上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2、認真教好每一堂課。上課是整個教學的中心環節,靈活安排必修課和選修課的教學順序,把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引入課堂,採用問題教學法和討論法,激勵學生的學習,激活學生思維。同時重視基礎知識,搞好學科內專題研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知識體系,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對歷史事實的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等能力和歷史思維能力。

3、關愛學生,以情動人,耐心輔導每一個學生,認真批閲學生的每一次作業。搞好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及時反饋教學,同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採用“ 情境教學”,精心設計多媒體課件,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在愉快中學到知識。相互配合學校進行綜合知識競賽,開闢第二課堂,拓寬學生視野,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以應對大學聯考的挑戰。

5、結合實際,開闢第二課堂。本學期要求學生進行適量的課外閲讀和歷史調查活動,收集相關史料,撰寫歷史習作和製作歷史課件等。重點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和動腦的綜合能力,逐步形成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5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教育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研究、指導”為基本職責,推動素質教育,注重學生個性發展和優良品德的形成,培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二、目的要求

讓學生通過系統的教育與學習,樹立崇高遠大的理想,明確人生目標,培養良好的組織和紀律觀念,弘揚民族精神與優良社會品德,努力成為社會有用人才。

三、情況分析

學生狀況分析:九年級的學生,即將迎來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選擇,本學期學習任務相對比較繁重,揹負的壓力明顯增大,通過一學期的相處,師生關係比較融洽,但處於該年齡段的學生性情多變,須加強溝通與理解、密切關注。

教學狀況分析:本學期的主要內容是第四單元《立志成才報效祖國》、民族政策常識、時事政治、總複習四部分內容。本學期最主要的任務是全面複習、迎接會考。根據相關精神,學生應涉及的知識面與知識點明顯增多,要求掌握的程度明顯加深,必須依據考試標準和相關會考信息帶領全體同學,密切合作,把握學習規律,系統、全面的複習提高,力爭有一個好的畢業成績。

四、教學措施

1、深化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加強學習。

2、重思想教育、情感教育,關心每一位學生。

3、重平時學習與鞏固,循序漸進。

4、以生為主,為生所用。

5、課堂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巧用時事政治與社會熱點。

6、營造輕鬆、融洽、明主的學習氛圍。

7、注重複習方法,提高複習效率。

五、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

要對學生進行思想上和學法上兩個方面的指導,進行心理品質教育和思想教育,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創設合適的教學環境。

1.要求學生正確對待升學和就業,增強學習的內動力。

現代社會科學急需大量的懂信息知識的人才,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思想課的'求知慾,激勵學生學好政治課的興趣。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營造和諧的學習環境。

3.教會學生學習技能。這是學法輔導中的主要任務。教師需向學生講授學會學習政治方法。首先要學會質疑,緊緊把握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三大關鍵問題。注重收集新聞材料,定時利用課餘時間舉辦“時事政治會”、“新聞發佈會”,對學生進行時事政治教育。

4.加強雙邊活動、完善反饋機制。為了確保思想政治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使各類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體驗到成功帶給他們的滿足和愉快。有了這種體驗,學生就不再表現出種種情緒上的干擾,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自信心和探究能力。

六、教學進度(略)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6

一、 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以學校工作計劃要點為指導,積極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轉變觀念,加強課堂教學,強化質量意識,堅持教育創新。以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和自主學習的實踐能力為目標,紮實開展教與學的實踐活動,爭當名師。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着眼於學生的發展。

二、 教學目標

繼續增強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掌握重要的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把握不同歷史時期的基本特徵及其發展趨勢。培養學生識圖、讀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收集、整理和運用相關的歷史學習材料,啟發學生對歷史事物進行想象、聯想和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認知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與他人合作和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弘揚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完成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的歷史教學任務,爭取平均分、優秀率、合格率都超過東莞市平均水平。

三、 情況分析

(一)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學生正處於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過渡階段,掌握了一定的歷史基礎知識、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與實踐活動;但大部分學生還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也不紮實,。學生對歷史較感興趣,但學習的自覺性較差,尤其是男生的自覺性更差。但也有部分學生對所學知識模糊不清,理解能力差,應用能力差,學習態度消極,厭學情緒濃。成為制約成績提高的主要因素。

(二) 教材分析

本學期所授的內容是中國歷史現代史部分。教科書由單元和課組成。每一個單元為一個學習主題,每一個學習主題下分若干課。本冊共七個單元,共二十一課。由文化課和活動課兩種課型組成,以課為單位。每課課文由提示、正文、閲讀課文、圖、表、資料、註釋、每課一得以及課文中思考題和課後練習,活動建議等組成。其中正文緊扣教學大綱目標要求,可作為課堂教學應完成的基本任務。其餘內容,可根據學生具體情況,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與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分析:

重點:開國大典、抗美援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一五計劃、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十一屆三中全會、對內改革對外開放、鄧小平、民族區域自治的內容和意義、港澳的迴歸、和平統一和一國兩制、現代化海空軍的建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事業的發展、科技成就、教育事業、文學藝術和體育的發展、社會生活的變化。

四、具體措施

1. 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為指導,客觀地分析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正確闡釋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堅持史論結合的原則,力求科學性、思想性和生動性的統一。

2 . 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核心,注重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使學生學會學習。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學習歷史,培養髮現歷史問題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養成探究式學習的習慣。

3. 根據"內容標準"對知識與能力的不同層次要求組織教學。

4. 注意歷史知識多層次、多方位的聯繫。特別要注意歷史發展的縱向聯繫;同一歷史時期的橫向聯繫;歷史發展的因果聯繫;歷史現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繫;歷史知識與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繫和滲透等。

5. 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

6. 注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多樣化和現代化。積極運用教學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等,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製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

7. 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薰陶。

五、教學進度安排

課 題 課時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3課時+2課時作業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4課時+2課時作業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課時+1課時作業

期中複習考試 2課時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國家統一 4課時+2課時作業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3課時+2課時作業

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 4課時+2課時作業

第七單元社會生活 1課時

期末複習考試 3課時

任務總結和工作計劃篇7

高二思想政治課本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南,結合中學生的認識和實際,構成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的一個體系。課本由前言和既帶有專題性又有內在邏輯聯繫的八課組成。

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兩個統一”:主觀與客觀的統一,個人與社會的統一。

課本的內在理論體系表現為“三個統一”: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統一,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世界觀與人生觀的統一。

教學總目標

知識方面:通過教學,使學生懂得世界為什麼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條理地進行表述;懂得客觀物質世界是運動的,運動是物質的根本性質,同時瞭解到運動不是雜亂無章,而是有規律的,應做到認識事物運動規律、按規律辦事;懂得矛盾的含義,瞭解到我們的世界是一個充滿矛盾的世界,沒有矛盾就沒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聯繫的整體,沒有聯繫就沒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聯繫構成事物的運動,由運動引起事物的變化發展,分清事物運動、變化、發展的關係。

能力方面:通過教學,訓練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能初步體驗出哲學理論的抽象性;訓練學生辯證思維能力,初步體會“兩個統一”、“三個辯證”之間的關係;提高辯證思維,分析具體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清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表現。

覺悟方面:能瞭解有神論、形而上學的荒謬性,自覺堅持無神論、唯物辯證法,能自覺要求自己,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國情出發,要把立足點放在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對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課組成的,前言着重講哲學的概念及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意義。

八課內容共分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講物質和意識辯證關係,是唯物論知識,它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課。

第二部分 :講事物聯繫、運動、變化發展方面知識,是唯物辯證法部分,闡述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及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主要是二、三、四三課內容。

第三部分:從認識論上講了現象、本質、認識的發展與深化及認識與實踐的關係等等屬於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部分,主要是五、八兩課。

第四部分:集中講人生觀問題,但不是純粹的人生觀,而是以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觀點來闡述人的行為準則,人生價值與理想。

就教育對象學生來説,高二學生思維能力有限,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因此,要引導學生入在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由淺入深,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教學方法與完成教學任務的措施

為完成本學年教學任務,計劃上學期完成哲學常識的上冊,下學期完成下冊。每課內容結束複習,講解典型例題,然後測驗。上課以啟發式教學來開導學生,具體教學方法根據課時特點來定,並聯系實際開展課堂討論,組織寫哲學小論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達到啟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

課時安排

每學期安排17周教學時間,每週3節課時。

為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有計劃教學,具體安排見教學進度表。

Tags: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