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精選環境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2.84W

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能力的環境,足夠了解細節是自己工作中重要一部分原因。那麼關於相關的總結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環境實習工作總結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精選環境實習工作總結範文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1

一、實習概況

1.實習目的: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以及同當地居民或公園遊客的交流,增進我們對於城市生態系統的基本要素、城市人與環境關係的認識,以及瞭解人們對於環境的真正需求。

2.實習路線及內容:XX年4月5日,早八點,在北大逸夫二樓前集合出發,經圖書館至燕南園,停留進行觀察調查;經靜園至翻尾石魚;從北大西門出至蔚秀園及承澤園,解散進行調查;在海淀公園調查後,經六郎莊、北京城市綠化隔離帶、京密引水渠,從南如意門進入頤和園,沿昆明湖南岸、頤和園北岸、萬壽山北坡一路觀察,聽取老師講解;約14:30實習結束。

3.實習達到的目標:通過老師的講解以及自己的觀察,將課堂上講授的知識同實際聯繫起來,發現原來我們身邊有許多細節都被我們忽略了,一些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還有大文章。通過實習,也認識了一些動植物,增加了知識。

二、分析與討論

注意到這次實習中不論是老師的講解,自己的觀察還是進行訪問的過程中,都提到了不少關於植物的問題,因此這一部分想着重探討周圍環境中植物的選擇,以及對實習過程中想到的問題進行解答。

1、關於居民對周圍植被看法的問題

在調查中,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對環境進行修理,而對野生的植物則有一些深惡痛絕,這與老師的一些觀點有些背道而馳。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自然環境能讓人覺得舒服,使人產生深刻的體驗呢?研究表明①,首先,要看人是否對自然環境感興趣;其次,要看自然環境的物理特徵。例如,一片矮樹林旁邊是一片綠草如茵的草地,人們從矮樹林中一條小路穿過,坐在草地上玩耍,會產生一種擺脱都市枯燥、乏味、緊張工作壓力的感覺,心情愉快;而在另一種情況下,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無法通過的灌木叢,這類自然景色往往失去對人類的吸引力。

因此,我想整齊修剪過的草地,花園,還是有它們存在的心理基礎的。我們在學這門課之前不也是對一些人工修剪,設計過的園藝作品讚不絕口嗎?這似乎是很多人的心理需求。我們不能完全否定人類對環境的改造,市中心的花壇,綠地,在心理學上,能夠有較高的清晰度,更能夠吸引人。當然,任何改造都要有一個限度,適可而止。

老師是從生態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自然生長的植物有諸如,種類豐富,無需太多人工管理等優點。從城市整體的角度來講,還是要以自然植物為主,這樣對資源和環境都有益處。但處處都是這樣,未免讓人產生荒蕪雜亂的感覺。居民的不滿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當然這又引出另一個問題,是人們的心理需求重要,還是環境生態重要?設計要以人為本,又要以環境為基礎,兩者兼顧似乎很有難度。如何處理,改變人的觀念?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改變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尋求一種合適的立足點,將二者有效的調和起來。但,這立足點在哪裏呢?

2、關於路邊種植杜仲樹的問題

前面提到,在去往頤和園的路上,對路旁種植穿“鎧甲”的杜仲樹不理解,回來後特意查了一下該樹的特徵,發現自己當時的看法過於簡單,是錯誤的。

當時看到的樹,因為是剛移植過來的,樹幹很細,也沒有枝葉,再加上那圈鐵衣,覺得不是很美觀。其實,據查得的資料②,杜仲幹形直,枝繁葉茂,樹冠多呈圓形或圓錐形,遮萌面積大,且樹體抗性強,病蟲害很少,不需噴灑農藥,是城市園林綠化非常理想的樹種。北京、南京,杭州、洛陽等城市利用杜仲作行道樹或進行公園、庭院綠化,均取得了非常滿意的效果,而且由於杜仲根系發達,耐乾旱瘠薄,也是廣大山丘地區理想的水土保持樹種。杜仲樹耐旱,耐寒,耐鹼,卻不喜濕熱,在北京種植非常理想。

杜仲樹的藥用價值也很高,可以説渾身都是寶,尤其是它的樹皮,這也是給它穿衣的原因。但在查閲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杜仲樹的樹皮具有再生的特性,即使對主幹某一區段樹皮進行全部環剝,只要及時採取保護措施,短期內在剝掉皮的木質部上又可長出新的樹皮,3~4年後即可趕上未剝皮部分樹皮的厚度。通過環剝皮還可以促進樹株直徑的生長。杜仲不管幼樹或老樹都存在樹皮再生能力,但其中以幼、壯齡樹再生能力。所説的保護措施,簡單來説就是用有網眼塑料薄膜包裹樹幹。

我想,既然剝皮不會給樹造成太大的損傷,反而在一定意義上説還對樹有好處,何苦要把樹圍起來呢。而且我看那鐵圈很小,沒有給樹留生長的空間,不如沒有。希望這是因為樹還沒完全長好,進行保護的緣故,以後能看到小樹解脱枷鎖。

那我們要怎樣選擇種植的植物呢?

我覺得首先要了解植物的特性,以及當地的環境,因地制宜。不能將人的意志強加給環境。正如在實習中看到的,針葉樹的落針有一定酸性,會使周圍的土壤酸化,因此樹下的植被很少,我們強種上草也沒有用;還有在頤和園山坡上看到的側柏,它本是一種耐旱,耐鹼的植物,所生長的地方往往植被不多,公園如果片面的追求綠化效果,鋪上草坪,為保養草坪又澆灌很多的水,反而會對側柏的生長不利。還有前幾年,北京提出要給楊樹做“節育手術”,因為每年一到春天,楊絮就鋪天蓋地,無孔不鑽,給人們的生活造成了不便,這是當初種植時所沒想到的。這些都是由於設計者不瞭解植物的習性造成的。形式不是我們追求的一切,和諧才是基礎。

同時我們還應該注意鄉土植物的應用。所謂“鄉土植物”是指未經人類作用引進的那些植物。“在鄉土植物中包括不少有較高觀賞價值的材料,它們生長繁茂,管理粗放,無需對土壤作特殊的處理,可供選擇用於公園、娛樂場所和庭院中的湖泊、溪流、池塘及噴泉花壇等處的`鑲邊栽種。這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研究課題。”(williamrobinson)。應用鄉土植物種植可為城市居民區提供一個近似於自然林地和開闊田野的環境。孩子們在這裏可以自由地攀爬樹木,摘取花朵和進行其他活動,而這正是現在很多設計沒有考慮到的。鄉土樹種還可以真實地反映出當地的季節變化,而引入的外來樹種卻不能反映季節的特點。在當前迅速發展變化的世界中。鄉土植物以其使人感到熟悉而又持久的風貌,也許更能引起人們對過去的懷念從而增強對生活的信心。

尤其是在土壤和其他條件不良的地段,鄉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較強的抗性來維持正常生長。在不具備表土的地段,更可顯現出其特殊的栽培價值。許多鄉土植物並不需要優良的表土。貧瘠的土壤反而可以防止其過量生長,並減少相應的管理問題,而且這些植物在貧瘠土壤中生長的壽命往往比在優質土中更長。燕南園中幾乎遍及各處的二月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牆角,土坑都成為它生長的場所。

前面也有提到關於人們對修剪得很好的花壇,綠地的需求。鑑於以上所説的鄉土植物的優點,我們可以考慮以其作為園林設計,城市美化的主要原材料。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生態和人們心理需求的統一。

最後,我想到靜園被砍掉的蘋果樹,也想到高中校園裏的那排柿子樹,那是我們學校的一道風景,一到秋天樹上掛滿了柿子,但沒有人去摘它。長滿果實的樹木能給人一種成就感,一種滿足與欣喜。在校園等地種植一些適宜當地環境的果樹,讓人有一種迴歸自然的感覺,應該被提倡。

三、收穫與問題

實習是一次用自己的眼和耳去感受環境的機會,在實習的過程中,經老師的講解,我體會到“生態無處不在”這句話。同時通過提出與解決問題,增進了知識,加深了理解,糾正了自己的一些錯誤認識。

在這次實習中,我感覺的的困惑就是,人們的需求或者願望與生態的矛盾。要改變人的認識,但這絕非我們短暫的一生所能實現的,我們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全放在糾正人的意識上面,還要努力去尋找協調二者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應該就是我們要探索的問題。

與之相關的還有植物選擇,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問題,這雖在前面有所討論,但由於缺乏足夠的植物知識,顯然還是不全面的,需要更加深入的探討。

在海淀公園發現樹少反而成為人們放風箏的好地方,所以不應該僅僅以樹木的多少來衡量公園的好壞,還要看植物的分佈以及其在人類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但究竟應該怎樣安排園中的植物,當然應該沿用其原有的狀態,減少對自然的破壞,再根據不同地方的特點來設計。而究竟具體應該怎樣做,還待討論。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2

我在河間市的環境保護局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鍛鍊。開始還不是很適應,但後來經過自我調整和學習,慢慢就步入了正軌。在環保局工作的點點滴滴都讓我受益匪淺。整個實習期分2部分,前面2周在項目管理科和環境監測站實習,後兩週做環境調查和宣傳等工作。

項目管理科的職責職能是貫徹實施國家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有關法律、法規及環境影響、"三同時"管理制度等規定和政策,並負責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的審批管理工作和相應項目"三同時"竣工驗收管理工作;統計全縣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基本數據,編制全縣建設項目環境管理資料報告;參與審查縣總體規劃和工業佈局;負責申報、下達環境科研項目,推薦和組織實施重點環境保護實用技術(工程)示範項目、協調環境保護技術引進工作;組織編制並實施全縣環境可行性報告保護科技發展規劃與計劃。

換句話説,項目科的主要工作就是:派工作人員下鄉考察,對所考察的建設項目進行統計分析並分類,然後製作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報告表或報告書,再經過逐級審批通過之後,項目就可以進行建設並開始一段時間的試生產,如果生產符合環保要求,經工作人員驗收後,就可以開始正式生產了。項目管理科所從事的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正好是我所學的環境科學專業的畢業去向之一,所以我在這裏參加實習鍛鍊是再好不過了,通過了解環評工作情況,我可以更好的規劃我的專業學習,為將來的工作打基礎。

在項目科實習鍛鍊的這幾星期我長了很多見識:我去的時候,該科的工作人員正在處理河間縣華聯紙業有限責任公司中水回用項目,當我看到那一堆堆的表格和數據,感覺很熟悉但也很陌生,因為有一些我們學校學習過,但很多沒見過,這對我有很大的感觸,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就靠學校教授的知識在社會上工作是不行的。

在不斷詢問和調查相關資料下,我終於明白了這個項目的大概狀況:河間縣華聯紙業有限責任公司採用生化處理中水回用工程處理廢水,設計處理能力為20000噸/日,治理設施進水濃度為2496mg/L,治理設施出水濃度位50.9mg/L,上年環統中COD排放量450.18噸,上年環統中污水排放量為5002000噸。後面的時間我就處理改建項目中一些簡單的數據和圖表並記錄,在這個過程中,我明白的細節和溝通的重要性,工作中一定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因為數據太多了容易使人疲倦,記得第一天的時候我很不適應,一些數據記錄的位置弄錯了,幸好當時的工作人員及時的發現了,還有就是要和很多部門和單位溝通查找需要的信息。在整個過程中團隊的配合和協作都很重要,一個人的能力再大也不可能在規定的工作日能完成一個大的項目。

下面是一些改項建目的的內容:排項目核算登記表,產量及污水減排彙總表,工業企業和治理工程基本情況表,企業工作總結,污水處理‘三量台帳’月報表,企業在線監控數據台賬,污水在線系統驗收資料,日常監督檢測和監察報告,污水處理工程調試報告,工程驗收資料。

因為需要數據,我有機會和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一起去監測點取樣,再回監測站實驗分析水樣。在該過程中,有些實驗雖然操作很簡單,也沒有學校裏的要求高,不過我認為自己還是不能很熟練的運用所學的知識。比如,很簡單的問題分液漏斗竟沒有打開上面的蓋子就直接分液。在學校,我們有時在抱怨實驗條件差,學的東西沒用,在實驗室也沒有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儘可能多的去了解有關實驗的知識。所以現實社會細節和認真的態度很重要,讓我們從現在起,少一點抱怨,多一點理解,這樣就能多一點收穫,少一點遺憾吧!

環境實習工作總結3

為期兩週的畢業實習,讓我深刻意識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院老師精心為我們組織了講座和兩個水廠的現場參觀,本次畢業實習的經歷,讓我深刻感受到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受益匪淺,增長了的見識,打開了視野,從實習中明白瞭如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同時也為即將步入社會工作的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觀新開河水廠

新開河水廠採用的是傳統工藝:取水泵站→混凝平流沉澱池→普通快濾池→清水庫→吸水井→送水泵站。排水排泥池→污泥均衡池→污泥濃縮室→泥餅外運。平流沉澱池沉澱效果好,使用廣泛,但佔地面積大,主要用於混凝、沉澱。

在平流沉澱池進水口設置多處加藥點,投加混凝劑,使原水與混凝劑混合,經過反應形成絮凝體,然後進入沉澱池,由於斷面突然擴大,流速驟降,絮凝體積自重而不斷沉降。投加的混凝劑比較常規,分別為三氧化鐵和聚合氯化鋁,通過比例投加混凝劑,通過水裏攪拌和機械攪拌兩種攪拌方式進行反應。

攪拌後的水流入反應區,反應池類似於隔板反應池,內部有廊道,分為上下層,底層為往復式廊道,類似於曝氣池廊道;上層為螺旋式廊道,廊道設計越來越寬,流速越來越慢,保證水流穩定,水由內向外流,主要目的增加水停留時間,使原水與混凝劑更加充分地反應。

每個平流沉澱池上設有排泥車,定期進行排泥,保證沉澱池內水體、水質的正常運行。平流沉澱池設在室外,因為氣候問題,冬季會導致池內水面結冰,導致沉澱池無法運行,所以,該廠在沉澱池內設置了溶冰管,保證生產的正常運行。

該廠濾站採用雙閥濾池,濾池組數24組,單池面積84米2,過濾總面積20xx米2,設計水量為55萬米3/日,該濾池為雙層濾料,上層為無煙煤,下層為英砂石。設計濾速10m/h,工作週期12—24小時,沖洗強度13一l5L/(ms)。濾站中部底層為水泵間,其中反衝洗水泵三台,真空泵四台,排水泵兩台。

水經過濾後,水中懸浮物等雜質進一步去除,基本達到飲用水標準。消毒採用次氯酸鈉消毒,液體投加,這種投加方式較為安全。

參觀津濱水廠

津濱水廠採用的是現代工藝,該廠工藝為:預臭氧→高密度沉澱池→氣水反衝洗砂濾池→臭氧接觸池→生物活性炭濾池→清水池→送水泵房。全廠採用無人現場管理,全自動化管理,大大減少了人力,其設計採用開放的集散型控制系統,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安裝維護簡單。

調節池一方面可以進行自然沉澱或混凝沉澱,降低原水濁度,另一方面在水質惡化時,可採取緊急措施,排泥採用絞吸式挖泥船,挖出的污泥通過排泥管進入污泥調節池。前臭氧接觸池分上、下兩層,內設圓形接觸池用於臭氧與水接觸反應。

高密度沉澱池分為三個部分:反應池、預沉池濃縮池和斜板分隔池,其特點是在反應池內能形成較大塊、密實、均勻的絮凝體,並以較快速度進入預沉區域當進入較大面積的預沉區,絮凝物流入速度變慢,以免造成絮凝物的破裂和渦流的形成,使大部分懸浮固體在該區域沉澱。

錐筒形狀與持續刮泥相結合,提高了沉澱絮凝物濃度。水廠共設置兩處加氯點,第一處設在高密度沉澱池後絮凝池中,根據原水氨氮濃度,按最大流量工況和最小流量工況設計投氯量;第二處加氯點設在清水池進水口,共兩點,在最大和最小流量工況設計加氯量分別為1.6mg/L和2.5mg/L,控制出廠水總氯在1.2—1.6mg/L內。濾後加氯採用複合環控制方式。

混凝劑採用三氯化鐵混合液或三氯化鐵原液,助凝劑採用PAM,在夏季高藻期投加高錳酸鉀作為預氧化劑,考慮出廠水的化學穩定性,水廠投加固體氫氧化鈣作為調值劑。該水廠在強化常規處理的基礎上,設置預處理設施,增加深度處理,對濾池反衝洗水進行回收,回收水池及反應沉澱池排泥均排至污泥調節池,再經濃縮池濃縮後送至離心脱水機脱水,脱水泥餅外運填埋。

室內給水工程講座

設計院設計人員給我們講解了關於室外給水工程的工程規模及工程內容,並且以生活中的`案例來給我講解所有有關的設計問題和解決方案。短暫的兩週實習,讓我有很多收穫,每一點知識和經驗都是在生活工作中慢慢地積累,我們現在在課堂上的學習的東西都是理論性的,對於我們沒有經過實踐的來説,只是抽象的知識,不容易理解把握。

我們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學會主動求知,探索鑽研,不斷創新,不斷學習,提升自己,敢於去磨練自己,挑戰自己,造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