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職場 > 工作總結

醫生臨牀實習工作總結

欄目: 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3.12W

  醫生臨牀實習工作總結


                               
醫生臨牀實習工作總結

醫學生實習是由一名學生成長為一名合格醫生的必經之路,是將課堂中所學的知識與臨牀工作相結合的過程。在實習過程中,經過認真觀摩、親手感受和反覆思考,較有收穫。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實習中親歷的實際病例,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重視醫學基礎知識的學習

病案舉例:患者,男性,老年,確診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經血液透析後其它症狀明顯緩解,但全身瘙癢仍存在,且應用抗組氨藥物對症治療無效。

分析:對尿毒症病人體內出現BUN(血尿素氮)等物質代謝異常及鈣在皮膚沉積到發展成為“矯枉失衡學説”這都涉及到腎臟組織學及病理學中鈣磷代謝的過程。當掌握了上述過程後又會發現新的問題:為什麼在血液透析之後,將所謂的毒性物質清除了,仍會出現瘙癢症狀呢?原因在於:1、尿毒症病人尿毒沉着在皮膚上引起所為“痕跡現象”這是針對血液中的毒性物質而使用的透析療法無法去除的。2、“矯枉失衡學説”中涉及的PTH(甲狀旁腺激素)為中分子物質透析不可去除,而現在認為PTH對於尿毒症病人來説正是引起瘙癢的中分子毒性物質。

總結:這裏提到的醫學基礎知識指:解剖、組胚、生理、生化、病理、微生物等學科。這些學科構成了臨牀工作的根基,所有臨牀診治都要依賴這些知識。在發現病人病痛的同時,能將病情產生及發展的病理生理過程用所學的醫學知識分析清楚,往往是有效治療的前提,而沒有紮實的理論基礎,是很難做到這一點的。我認為這也許正是“循症醫學”的涵義所在。

二、注重專業基礎知識與臨牀知識的結合

舉例:我們時常會問氯黴素加青黴素可以加強抗感染的效果嗎?磺胺和頭孢類藥合用會有拮抗反應嗎?這就需要我們從藥理知識出發,來分析藥物的性質。

分析:抗生素分為四大類。Ⅰ(殺滅繁殖期);Ⅱ (靜止期殺滅);Ⅲ (快效抑制);Ⅳ (慢效抑制)。將藥物歸類後我們知道:青黴素及頭孢類為I類藥物,氯黴素為II類藥物而磺胺為IV類藥物。知道這些就不難回答上述問題了。

病案舉例:患者男性,少年,因心衰入院治療,實驗室檢查“CK(肌酸激酶)升高明顯達了3000U/L,胸片提示擴張型心肌病經對症治療後,患者心功能好轉,臨牀症狀消失,但CK仍居高不下。

分析:病人有“擴心”的臨牀表現且實驗室檢查結果支持,一般多考慮:CK升高由心肌損害引起,但如果只是單方面考慮這點,就難以解釋為什麼會在心功能好轉,AST(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等指標下降後CK仍然距高不下。經過詢問病史後,瞭解到病人自少年起即診斷有“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結合書本及病人情況我們發現其實病人“擴心”,只是繼發於“進行性肌營養不良”之後,是該病較不典型的併發症。而由於遺傳所致的“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引起的免疫源性“肌損害”是導致“擴心”及CK升高的主要原因。這樣一來,我們雖然對於這種遺傳性疾病不能根治,但卻能清楚患者的預後並做出相應處理避免被動。

總結:臨牀來源於基礎。基礎醫學不但能幫助加深對臨牀知識的理解而且是臨牀治療工作中的指南。而對於一位醫生來説,基礎知識不結合臨牀診療那就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書本的知識是前人的總結,臨牀中會不斷出現新的問題,而且隨着社會保健意識的提高及藥品的不斷更新,現在臨牀上出現的不典型病例越來越多。病人在發病“前驅期”即來就診,因而難以鑑別,要麼病人在晚期在就診,所以病情嚴重,生命垂危。同時可因病人長期自行服藥而影響了疾病的發展過程,從而使症狀變得不典型,不利於醫生做出診斷。這時就需要我們熟知書本上的已有的知識(如疾病臨牀表現及體徵等),又要善於依據病人病史特點利用先進的實驗室診斷做出,有理有據的初步診斷,在診治過程中不斷髮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

三、訓練臨牀思維

舉例:1.夜班時我遇上一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情況緊急,由於剛接觸臨牀工作,我便忙着從開化驗單到下醫囑,但帶教老師批評了我,並口頭醫囑,用洛塞克(奧美拉唑注射劑)及生長抑素控制病人病情。事後雖然覺得有些迷惑不解,但想一想,你把病歷和醫囑完成的再好,病人因為處理不及時死亡了,你所做的就都是無用功,所有的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總結:我們總有一天會進入臨牀工作,實習就是將學生變成醫生的重要過程。一進入醫院就會接觸到很多條文規定,當學生久了就會在對待工作和規定,對待書本教條及臨牀處理上出現困惑。這時處理好問題的辦法是:將病人和現實情況作為處理問題出發點。

值得注意的是,做學生肯定喜歡在考試會考出好成績。因而把考前老師劃的重點看得很重要,但是在臨牀工作是沒有“重點”之説的。病人的情況千變萬化,書上最角落的問題也可能成為病人最痛苦的疾病。

四、牢記規則,大膽操作

舉例:第一次給病人抽胸水,我緊張得下不了手,但這時必須堅定信念:“這項工作你必須完成,否則病人就不能接受這項治療了。”如此這樣就會冷靜下來。然後再慢慢操作。在實習工作中是不能謙讓的,也不能推託的。説句實話“反正有上級醫師頂着,怕什麼?況且醫生讓你操作就是對你的信任,不能辜負對你的期望!”但既然做就要按照操作規則,否則就白做了,養成不良習慣,工作後再糾正就難了。操作中也應結合具體情況,臨時處理。如:一般規定抽胸水可以抽600ml,但是真正操作時要依據病人情況,隨機應變,如抽水時誤入包裹性的胸腔積液內,可能只抽出少許液體,應果斷再次選取穿刺點再次行穿刺操作,而有時抽出少許液體病人即會因肺復張引起咳嗽,這時應立即退針並觀察病人情況,以防肺臟層胸膜在咳嗽中被穿刺針頭劃破而引起氣胸。

舉例:一次給病人量血壓,我測出為130/90mmHg,但病人長期血壓正常且沒有高血壓病史,我簡單認為病人可能是由於輸液太快或由於休息不好而導致暫時血壓升高。但在心臟聽診後,發現病人是個房顫律,經上級醫師提醒,再次測量,結果血壓為130/70mmHg,看來測血壓也不能草草了事。如果按上次的結果給病人用上了降壓藥,一定會給病人帶來痛苦,所以,“醫療無小事”這話一點不假。

分析:測血壓是實習生最常做的工作了,不能小看這項工作,因為你所測出的血壓是上級醫師對病人用藥處理的客觀指標。既然這樣,測血壓時就應謹慎處理,並不是每個病人的血壓都好測,如房顫病人,心律不齊,心跳強弱不等;測量中也會遇到聽不清的情況,如腫瘤晚期,惡病質的病人,可以完全測不到;某些心包積液的病人測起來更是不易,這就需要多加練習,從每次的測量中吸取經驗。

總結:與在課堂上不同,實習時所有操作都是在病人身上,而不是在實驗動物身上。由於操作過程中,一是過度緊張,二是經驗不足,容易畏手畏腳。這就需要我們牢記基本理論,嚴格按操作規則,大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