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2020關於食堂浪費現象調查報告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1W

2020關於食堂浪費現象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

2020關於食堂浪費現象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大學宿舍、餐廳

調查方法:發放問卷

一、課題的確定

我們小組成員決定找一個關於校內的.更貼近我們生活的課題,同時在我們學校食堂現在浪費現象比較嚴重,而且衞生狀況也不是很盡如人意,所以我們選擇了課題 “內科大學生食堂飯菜浪費情況調查分析”,希望能使浪費情況有所改善,同時能對食堂的飯菜質量和衞生狀況有所影響。

二、調查方法及對象

(1)通過發放問卷的方式對在校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瞭解大家平時有無浪費情況,以及對飯菜浪費情況的一下看法。發放問卷50份,收回46份。

(2)通過問卷形式對食堂的餐具回收、衞生等工作人員進行調查,瞭解飯菜浪費的具體情況。問卷由口頭形式進行調查,共發放問卷(2)25份,有效問卷21份。

三、調查結果簡述

大部分同學一天三餐都在學校食堂,很多同學承認有過倒掉剩餘飯菜的情況,但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並非浪費,而是食堂的飯菜質量不好,對食堂的衞生情況也不滿意,並且反應食堂飯菜價格偏高。據食堂工作人員介紹,食堂飯菜的浪費情況非常嚴重,且女生佔到大部分。(詳細結果見調查問卷數據統計表)

四、調查結果分析

(1)80%以上的學生三餐都在學校食堂,只有21.7%的學生沒有浪費過飯菜,其他人都承認有過浪費情況,據食堂工作人員介紹浪費飯菜的學生中80%是女生。

(2)45.6%的學生認為自己倒掉食物的原因是飯菜質量不好,32.6%的學生認為是飯菜不合自己口味,只有4.3%的學生認為飯菜給的太多,自己吃不完。

(3)當扔掉飯菜時45.6%的學生認為不怨自己,飯菜質量問題,不得不扔,47.8%的同學認為有時是自己的原因,覺得很可惜,但71.7%的學生看到別的同學扔掉飯菜時覺得很可惜。41.3%説條件允許的話會把剩下的飯菜打包。

(4)對於限制飯菜浪費21.7%的同學認為應宣傳教育,讓同學們知道糧食來之不易,63%的同學認為應提高食堂廚師的烹飪技術。

(5)大部分同學願意努力減少自己的浪費行為,47.8%的同學換着花樣吃,始終保持對食物的新鮮感,45.6%的同學每天少打飯,以減少自己的浪費行為。

五、論文

人常言,浪費時間就是浪費生命,可是浪費糧食又是一個怎樣性質的行為呢?我們都知道糧食是農民們辛辛苦苦勞動的結晶,浪費糧食的行為是可恥的,是不可取的!在我們學校食堂裏雖然標語隨處可見:粒粒皆辛苦,請珍惜糧食等。但浪費現象總是絲毫未減,這種“不可取”正不斷進行着。

每天在食堂吃完飯後,只要看一下餐廳的剩飯桶,總會看到桶裏倒滿了白花花的米飯,還有肉片、蔬菜……據工作人員説,每天這樣的剩飯菜要倒掉兩桶。由此可見我們學校飯菜浪費現象確實嚴重。一些同學是基於什麼原因,倒掉這麼多沒有質量問題的飯菜呢?我們對這一現象進行了調查 。發現除少數是因為身體不適胃口不好造成的,多數同學是態度問題。

“吃不下。”是我們得到的最多的回答。食堂定量售賣,同學們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飯量,為什麼要多買呢?採訪中,多數同學對我們的關注表示不解,他們認為,倒剩飯菜不只是自己的問題,我們應該去找食堂去解決飯菜質量問題,並且浪費那麼一兩粒米,或者一兩斤蔬菜,是無所謂的,首先經濟上不會造成需要估量的損失。那麼,我們不妨假想每日每位同學浪費1克米,全校XX0名同學來算,一個月就將近浪費600000克米,一個月如此,那麼兩個、三個……集結起來是一個什麼數字呢?

大學食堂一週被倒掉的飯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學校一年浪費的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

而與此同時,學校裏有相當一部分貧困生在為如何吃飽飯而奔波苦惱。我們身邊的某些來自貧困地區的學生,每天要做兼職來換取自己的生活費,還要把錢寄給家裏補貼家用,他們每天都要嚴格控制自己的生活費,從來不會浪費一粒糧食。

據有關數據顯示,在最近的5年裏,全世界的貧困人口從10億增加到13億,每天有8.4億人在捱餓;在發展中國家,有五分之一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糧食;在非洲,有三分之一的兒童營養不良。目前全世界有30多個國家陷入糧食危機,而我們中國,到目前為止,沒有解決温飽的貧困人口也有2610萬。我國是農業大國,但目前全國人均糧食佔有量僅達到温飽水平,糧食問題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中突出問題。解決我國糧食問題一靠增產,二就要靠節糧。“節糧”是指在保證基本糧食消費前提下儘量減少在糧食加工、流通、消費過程中不必要損失或浪費。從一定意義上講節糧就是增產,就是開發“無形良田”。據測算1公斤大米約有米粒40000個,我國13億人口若每人每天節約1粒大米,則全國每天可節約32500公斤大米,每年可節約1200萬公斤大米可養活35000人。若以平均畝產1000公斤計,等於每年開發無形良田1XX畝。

當那些數字計算出來時,我們非常震驚;當看到那些貧困學生在艱難與困苦中奮起拼搏時,我們非常感動;當這樣的現象及信息呈現在你我面前時,對待浪費,你是否還會無動於衷?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浪費?”因為花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錢是你們的,但資源卻是大家的!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嗎?這簡直是強詞奪理,食堂的飯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樣是勞動成果。在你把飯菜倒進垃圾桶的同時,就構成了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更是在揮霍父母的血汗。須知,任何人都無權浪費!不能無知和麻木到這種程度!

隨着社會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鋪張浪費、比吃比穿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了。對於這種情況,我想説:節儉並不是貧窮的人無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個人都要努力具備的美德。

節儉是一種美德,因為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他人勞動成果和人格的尊重。想必每個人小時候都念過這樣一首詩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盤中餐”凝結着農民們的辛勤汗水,我們大家的“身上衣”、“手中物”,又有哪一樣沒有飽含着千萬人的辛勤和汗水呢?所以,對這些東西的浪費,就是對他人勞動果實的不尊重,也就是對他人人格的不尊重。因此,反過來説,節儉就是對他人勞動成果的尊重,對他人人格的尊重。

節儉是一種美德,還因為節儉體現了一個人對國家對人類的責任感。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能源是有限的,絕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節約能源是每一個人的職責。愛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這是連國小生都懂得的道理。然而有些人卻不以為然:房間裏空無一人卻華燈大放;用起水來不管有無必要,總把水籠頭開得嘩嘩的。朋友,你浪費的不僅僅是你個人的錢財,更是國家的資源,整個人類的資源呀!還有,隨着世界人口的增長,耕地面積的減少,糧食問題日趨嚴重。當你若無其事地把吃剩的飯菜倒掉時,你有沒有想到世界的某些角落有的人還過着有了上頓沒下頓的生活呢?這些不講節儉、浪費資源、浪費糧食的人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毫無責任感的人。而只有那些具有節儉美德的人才是對國家對人類有責任感的人。

古人教誨我們“儉以養德”。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形勢下,提倡節儉這種美德已成為當務之急。讓我們都成為具有節儉美德的人,併為在社會上形成“以講節儉為光榮,以不講節儉為恥辱”的好風氣而努力!

針對大學生浪費糧食這種現象,內蒙古大學漢語言文學系教授道爾基説:“大學生遠離了父母,生活相對獨立了,吃、穿、用、行不再聽父母嘮叨,完全由着性子。可是怎樣當好自己的理財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是當今每個大學生不能迴避的問題。現在的大學生生活條件非常優越,其中大部分學生還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生活在蜜罐中,過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根本體會不到農民的辛苦。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每粒糧食都來之不易。當今大學生們應該學會惜福。”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xx總理指出,“能源短缺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軟肋’”, “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事關現代化建設進程和國家安全,事關人民羣眾福祉和根本利益,事關中華民族生存和長遠發展。”xx大報告第一次把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確定為基本國策,這是我們黨在新的發展階段,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作出的科學決策。為響應黨中央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號召,創建節約型校園,我們應以校為家,樹立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良好風尚。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做到節約利用毎粒米、每滴水、每度電。為國家節約大量珍貴資源,營造節儉、環保的環境,培養自己的節約美德、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當然造成這樣的浪費也許不能只怪同學們沒有節約意識,有的同學會説,食堂做的飯菜不好吃,不扔了又能怎麼辦,我們也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買的飯菜不能説難吃至極,不過實在是不合口味,吃不下,最後只能無奈的扔掉。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學校食堂和學生兩方面共同努力了,同學們要買適合自己口味的飯菜,也不要多買。這很容易辦到,因為自己都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吃多少,只不過總是會受一些飯菜表面現象的矇蔽罷了,這樣就要食堂方面保證飯菜質量,做到看起來好吃,也確實好吃。有些價錢低菜食堂也要做到保質保量,不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另外,在調查中大部分同學反應飯菜價格太高。希望食堂有所改善,和同學們一起努力減少浪費。

一米一粟當思來之不易,愛糧節糧須知人人有責。聯合國把每年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把世界糧食日那一週定為節糧周設立這個節目旨在提醒人們: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人吃不飽、穿不暖希望人們在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同時不忘節約。

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主動改變自身的觀念,樹立節約意識,從自己做起,培養積少成多的習慣,愛惜每一粒糧食。發揚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傳統民族精神。學校食堂也要改善飯菜質量和衞生情況,為同學們提供更好的就餐環境。大家一起努力,為國家節約每一粒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