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水行政調查報告7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7.11K

撰寫調查報告是我們獲取調查經驗的重要方式,優秀的調查報告會讓人對調查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水行政調查報告7篇,供大家參考。

水行政調查報告7篇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1

鄉鎮是我國政府管理“五級結構”的最末端機構,承擔着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職責。有道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足見鄉鎮管理的複雜性和重要性。鄉鎮是我國行政體系的最基層一級,是人民政權的基石、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穩定的關鍵。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重點在鄉鎮,工作着力點也在鄉鎮。鄉鎮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水平,直接關係着一個縣區、一個市的整體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

鄉鎮管理是以鄉鎮政府為核心的鄉鎮組織依法管理鄉鎮範圍內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其特點主要表現為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執行決策的直接操作性、組織運作的綜合性、管理環境的中間性和管理對象的涉“農”性。鄉鎮管理在農村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鄉鎮設置現狀

統一設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紀檢委(監察室)和團委、婦聯。一般鄉鎮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企業辦、計生辦等等,同時鄉鎮設置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計生服務所、勞保所、國土所、財政所,和文化站、林業站、農業站等,這些就是傳統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現行鄉鎮管理體制的特徵與弊端

鄉鎮管理屬於基層管理的範疇,具有:

(一)綜合性

鄉鎮管理的綜合性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一,管理對象和內容卻十分龐雜。每一個鄉鎮都設有黨、政、武、企、羣眾團體等機構,領導着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工作。第二,從管理方法的運用上看,鄉鎮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各項事業的發展,必須把各項工作加以綜合,採取綜合性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才能把各項工作推動起來,從而收到明顯的效果。第三,從管理職能上看,由於鄉鎮工作的直接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綜合協調和合作是非常必要。鄉鎮黨、政、經各部門只有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和幫助,才能使鄉鎮管理朝着預期的目標發展。總而言之,綜合性是鄉鎮管理的一個明顯的特點。

(二)實踐性

鄉鎮處於我國政權系統的最基礎一級,鄉鎮管理處於廣大農村第一線。承擔着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職責,具體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使之具體化,把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鄉鎮管理必須具體、實際。因此,鄉鎮管理必須直接面對鄉鎮各個部門或行業,在生產和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鄉鎮管理必須從實際出發,解決實際問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三)羣眾性

鄉鎮作為農村基層行政區域單位,實質是鄉鎮管理機關代表人民羣眾管理鄉鎮各項事務。要以廣大農民和城鎮居民的願望和要求為基本出發點,一切從羣眾出發,一切為了羣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鄉鎮管理不但切實反映和維護農民和城鎮居民的正當利益,同時也體現農民和城鎮居民的願望和要求。

綜上所述,在現行體制下,鄉鎮政權的運作和管理特徵集中體現為:一是執行性。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上級黨政機關的指令和要求都要通過鄉鎮來貫徹執行,並具體落實到農民羣眾中去。二是綜合性。鄉鎮全面負責管理本行政區域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衞生、體育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司法行政、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三是直接性。除村民自治組織外,它沒有下屬行政組織,基本上是直接同農民羣眾打交道。四是非完整性。不象縣以上領導機關那樣功能完備、機構齊全。

鄉鎮管理體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能轉換不到位。一是管理職能越位。管了許多本應由市場、企業和中介組織管的事。二是服務功能錯位。上級將名目繁多的指標分解下達給鄉鎮,並簽訂目標考核責任狀,有些指標採取“一票否決制”,與鄉鎮主要負責人政績“掛鈎”。鄉鎮領導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投放在落實各項指標上,沒有足夠精力為農民服務。三是社會職能缺位。尤其是免徵農業税後,由於財力制約,大部分鄉鎮只能維持工作運轉,無力承擔公共設施建設,影響了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整體水平。《地方人民政府組織法》規定,鄉鎮政府的職權為七項。但在實際工作中,目前鄉鎮承擔的工作內容十分龐雜,可概括為八大類近50項,鄉鎮工作事無鉅細,包羅萬象,面廣、量大、事雜,將有些應由社會承擔的職能納入鄉鎮管理範圍,將有些應由農民做的事情由幹部來做,成為“全能政府”、“無限責任政府”。越位、缺位、不到位的情況較嚴重,有些應該做的工作沒有精力去做,而有些不該做的工作卻疲於奔命。

(二)站所設置不合理。站所的設置大而全,而且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鄉鎮不論人口多少,規模大小,站所設置千篇一律,這種狀況增加了財政開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劃由上級主管部門垂管,又受鄉鎮屬地管理,鄉鎮和部門之間缺乏有機配合與協作,形不成人才、資金、設施、技術的優勢互補。同時還普遍存在“三多三少”的現象,即管理型的幹部多,服務型的幹部少;“萬精油”式的幹部多,掌握專業技能的幹部少;生產型的幹部多,經營型的幹部少,制約着鄉鎮功能的有效發揮。

(三)人權事權脱節。突出表現為責權分離,管用脱節。設在鄉鎮的站所、中心,有的職稱評定在縣以上部門,年度考核卻在鄉鎮。不少站所駐在鄉鎮,人財物卻垂直管理,形成“能看見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見”。由於鄉鎮和站所主管部門權責重疊交叉,鄉鎮責大權小或有責無權,縣直部門權大責小或有權無責。《憲法》規定,鄉鎮政府是我國最基層一級政權,但《行政處罰法》等法規沒有賦予鄉鎮政府執法資格,疑似鄉鎮在法律規定方面職權殘缺,存在着“責任大、權力小”和“任務多、要素少”的現象。如禁止農用車載客、安全生產、農村環保等,鄉鎮沒有執法管理權,但工作還得幹,只有“違法行政”。 由於職能的弱化,工作手段和方式只能靠單一的教育和説服,而現在利益多元化的狀況下這種手段是越來越不被認可,很多情況下是無效管理。在對經濟發展的協調中,最常見的是作為為企業發展徵地的主體嵌入,讓羣眾理解為官商勾結的負面行動,阻力前所未有,《物權法》出台更加劇了企業徵地發展與羣眾利益的對立,單有的説服已經完全喪失了功能並且容易讓鄉鎮政府捲入具體行為是否具有合法性的質疑,甚至捲入法律糾紛旋渦,難於在對經濟的發展支持與老百姓的利益維護中有所作為,陷入幹部無能、政府無用的信譽危機。

(四)政事、政企不分。財權、物權為在縣區業務部門,事權留在鄉鎮,存在着“見到人的管不到人,管到人的見不到人”和“有責任的沒法管,有權管的沒責任”的現象,造成鄉鎮職能虛化,責任增大,自主權縮小。一些站所上劃後,大都承擔着本行業的行政管理職能,肢解了鄉鎮政府的行政職權,難以發揮應有的行政效能。同時,鄉鎮政府往往包辦了企業、事業單位的事;黨委政府也很難把黨務和政務分開。條塊分割,權責分離,鄉鎮政府很難統籌、協調,不能有效地配置管理要素,進而充分履行職能。另外,有法律地位但沒有執法權。

(五)鄉鎮債務多,負擔較沉重。鄉鎮財政實際上是轉移支付財政,自身沒有財政能力,收錢無門,掙錢無路,要錢無緣,要想幹事、幹成事、不出事,實在苦惱。由於債務較多,負擔較沉重,償還難度大,不同程度地影響到鄉鎮的正常管理工作。同時,鄉鎮償還能力有限,主要依靠縣區財政加大轉移支付額度。並且為了發展和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舊債尚未還清,又累欠新債,有的鄉鎮不得已向社會集資,向農村信用合作社借貸。花錢去路多,收錢來路少,鄉鎮領導窮於應對,甚至無可奈何,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管理工作、服務活動和事業發展。

上述問題的存在,不能歸咎於哪級組織、哪個領導,其成因是複雜的。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到黨的,經過20年的農村社會主義改革和建設,農村管理體制、管理對象、管理任務、管理方式等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既有現實的原因,又有歷史的原因;既有社會條件的原因,又有自然條件的原因;既有體制機制的原因,又有資金等管理要素匱乏的原因;既有鄉鎮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上級組織的原因。這也是目前需要認真思考並逐步進行解決的問題。當前,我國正處在發展的關鍵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大量湧現,鄉鎮管理必須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農村現代化建設所面臨的現實矛盾和問題。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2

國小階段要想打好學生一生成長的底子,不僅要讓學生逐步掌握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要讓他們掌握好學習的基本方法。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國小階段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時期,又是學習習慣走向穩定的時期,學習態度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習成效,直接影響學生個性與人格形成與發展;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是學生順利學習的基本保證,是終身學習的需要。對人的一生髮展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其意義遠遠大於知識掌握的多少,遠遠大於學習成績的好壞。根據我們平時的觀察、瞭解,目前我市國小中的一部分學生還沒有養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因而缺乏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動力。為了改變現狀,尋找培養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和方法,我們深入本市第xx國小,進行了調查和研究。

一、調查目的和意義

通過對我市第xx國小當前國小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生活情況的調查,真正探究國小生在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準確地瞭解學生的真實心理,並根據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以便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改進,併為其他教師提供參考、借鑑。

二、調查過程

調查時間:xxxx年x月x日至x月x日,歷時兩個月,進行相關調查。調查地點:xx市第xx國小

調查對象和範圍:隨機確定二年級至六年級中各一個班級作為課堂教學和作業情況調查對象;隨機選取二年級至六年級中187名學生作為調查問卷的對象。隨機選取二年級至六年級中36名學生進行訪談。

調查方法:本次調查,本次調查採取觀察法、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相結合的方式。“問卷法”共設計35個問題,內容涉及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生活情況等方面的內容。調查問卷採用無計名的方式進行,並在調查前向學生講明瞭調查的目的、意義,儘量消除學生的顧慮,保證調查的質量。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將學生分兩組進行分析:國小2—3年級為一組,國小4—6年級為一組。

三、調查結果和分析

(一)學習態度方面

在調查問卷中有四道題目是關於學生學習態度的調查:

1.上課時你會積極參加各項學習活動嗎?在187份調查問卷中,有40%的學生是積極參加的,有57%的學生表現一般,還有3%的學生不參加。

2.在課堂小組合作交流中,你的表現怎樣?(a積極發表意見;b認真傾聽他人的意見;c不參與)

3.課堂上你會認真傾聽同學回答問題或老師講解嗎?(a會;b有時會;c不會)

從以上的兩道(2、3題)問卷調查結果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都能做到“認真傾聽”,但在小組交流中積極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

以上的三個方面,問卷結果和我們的聽課觀察結果基本一致:學生聽課率還比較高,大部分學生聽課都比較認真,而踴躍舉手回答問題、積極發言的學生不多;主動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和被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學生基本上是各佔一半。在學習態度方面,通過和老師的交談還了解到:勤學好問的學生在一班中大約佔五分二,一些學生缺乏主動性、自覺性和刻苦精神。

調查問卷的第4道題目是:

你最喜歡哪一門學科?(a語文;b數學;c英語;d美術;e音樂;f體育;g其他)

本題目目的是想了解學生的興趣情況。從調查問卷和我們的訪談中瞭解到,學生最喜歡的學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們最喜歡的老師任教的哪一個科。例如在調查的三個班中,其中有一個班的體育科、另一班的音樂科是學生歡迎的,其次才是語文、數學科。學生之所以喜歡這個學科的老師,是因為這個老師的課上得好,生動、有趣。

但也發現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調查中發現,在120張調查問卷中有47.5%人認為上學為了爸爸、媽媽或者是自己,有43人根本就沒想過將來從事什麼工作。只有23%的同學認為我們是為了將來建設祖國、為了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學習的。這説明有一大部分學生沒有遠大的理想,他們説不清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要學習,大部分學生認為他們是為父母、為老師而學習,或者認為是為個人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學習。並且在接受調查訪談中有18%的學生有厭學情緒。

(二)學習習慣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國小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有80%以上的學生在“課堂練習能獨立思考完成後等候展示思維過程”(“等待同學或老師説了再做”的學生只佔10%);75%的學生能獨立完成各科教師佈置的課後作業”;有75%的學生有看課外書的習慣;大部分學生具有良好的傾聽習慣等。

但也還存在着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學生作業習慣部分比較差。我們檢查了5個年級中6個班級國小生的語文、數學作業,其中有4個班級學生的作業大部分做得比較好,還有2個班級的學生作業質量普遍比較差,表現在字跡不端正,隨意塗改,不整潔,正確率不高。聽課觀察:寫字的姿勢不正確,頭趴得低,作業本斜放,握筆很低,大拇指壓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學生不多。

2.預習、複習習慣尚未完全“定型”。調查問卷顯示,做到“經常預習、複習”的學生佔27%,“有時預習、複習”的學生佔52%,“老師佈置就會預習和複習”的學生佔21%。通過我們與老師、學生的交談,瞭解到的情況也基本如此。這就充分地説明了學生能自覺對學科內容進行預習、複習的習慣尚未形成。

3.部分學生缺乏提出問題、獨立思考的習慣。聽課觀察:例如語文課,教師要求讀完課文後提出問題或發表自已的意見,但能主動地提出問題、發表意見的學生為數不多,大部分學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師提問便“沉默是金”。有的課堂上表面熱鬧,有問有答,實際情況是除了幾個優秀的學生能回答老師的問題外,不少學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學或老師的答案,或是隨聲附和,自己根本不動腦筋思考問題。

4.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在調查問卷的這所國小中,二至六年級的187名學生中有75%的學生喜歡看課外書,有84%的學生家長支持孩子看課外書,有45%的學生幾乎每天看課外書。從調查結果看,隨着年齡的增加,學生的閲讀興趣呈上升趨勢,但家長的支持率呈下降趨勢,閲讀時間也呈下降趨勢。

(三)生活情況方面

1.從學生回家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反映出學生的課業負擔仍然不輕,尤其是高年級學生課業負擔尤為繁重。調查表明國小2—3年級學生有77.6%的學生可以在1小時之內完成作業,16.1%的學生要用2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作業;4—6年級有55.9%學生可以在1小時之內完成作業;有43%的學生要用2小時以上的時間完成作業。

2.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正不斷地走進我們的生活,走進學生的視野。遊戲不僅被電子化,而且被網絡化。網絡和電子遊戲是一把雙刃劍,既能促使學生健康成長,也能制約學生健康成長。國小生由於自控能力弱,獵奇心強,是非觀念尚未形成,由於對社會認知的不足和自我保護意識的缺乏,受到不良影響也最為嚴重。當然通過網絡,學生也可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瞭解國內外大事。但是,通過調查可以看出,18%以上的學生上網的目的就是玩遊戲或聊天,更有4%的學生期待着發生網戀。

3.家庭“兩極”教育。據我們瞭解,目前好多家庭在對孩子的學習教育上普遍存在着兩種情況,一是望子成龍期望值高,巴望自己的孩子學業成績比別人優異,以後能考上重點中學乃至大學,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家長的這一想法在學生的問卷調查中明顯地得到了反映。在家長們看來,要實現上述目標,現在就必須讓孩子拼命學習,除此別無選擇。於是乎,頻頻請家教、“陪讀”到深夜等現象也就屢見不鮮、見怪不怪了。更有甚者,節假日裏竟然把孩子關在家中,不得外出一步,對孩子的要求就是兩個字:學習。沉重的高壓式學習佔用了孩子大量的時間,孩子沒有時間思考,甚至連跟父母交流的機會都很少。試想,一個原先喜歡學習的人,如果長期受到這種不和諧的“外力”作用,他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不受到挫傷那才怪呢!另一種情形則是新的“讀書無用論”傾向又開始抬頭。好些家長認為,現在孩子讀書,要麼將來能考上大學,繼而找個好工作,否則讀與不讀無啥兩樣,時下找工作還不是靠關係和碰運氣?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一些學習成績處於中下游的學生的家長便對孩子的學習關心不夠。我們知道,人都具有惰性,家中的孩子在無人管束的情況下,他們往往就表現出貪玩、顧不上學習等一些常見的天性來,長此以往,他們的學業成績越來越差,最終越來越不喜歡學習也就不足為奇了。

4.日常生活中不能完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接受調查訪談中的大部分學生,日常起居中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父母代勞,甚至有13.2%的學生鄙視勞動,47%學生沒有做過力所能及的家務活,28%的學生表示父母不讓參與做家務。

5.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強。調查結果表明20%---25%的學生在當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遭受打擊時,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該怎麼辦”;有10%—20%的學生沒有非常要好的朋友。

四、解決問題對策

(1)學校、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給予高度的重視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學校、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給予高度的重視,要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納入各科的教學計劃,並制訂行之有效的具體措施。

一個學生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也就説他對學習的意義有明確的認識,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中就能夠不斷體驗到取得進步的愉悦心情,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就能夠主動克服,堅持完成既定的任務或目標;只有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能力,讓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自主學習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2)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學習態度不是生來就有的,而是後天習得的,是個體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通過交往,接受別人的示範、指導、勸説而逐漸形成的。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改變不良的學習態度,要及時向學生提出明確的具體要求,引導學生通過相應的活動去改變原有的態度。教師持續的要求和及時的表揚是改變舊的不良態度、形成新態度的前提。我們首先必須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使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要求學生要學習認真、紮實,勤奮好學,刻苦努力,不恥下問,上課精神集中,認真聽講,努力做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課後按時完成作業、力求正確無誤,在各門課程的學習上一絲不苟、求真務實,力求全面發展等。

特別是差生,老師更加要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增加他們的學習勇氣,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輔導,使他們不斷得到進步。

(3)改革課堂教學,使學生端正態度、養成習慣

課堂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也是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的主陣地。因此,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課程理念,大膽進行課堂教學改革,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裏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動的,能和同學、教師甚至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在這樣的環境裏,課堂就會變成學生放飛心靈的天空,從而使學生喜歡上課,喜歡讀書,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2.努力探索多種教學方法,採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學會賞識學生,課堂上給學生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訓斥,儘量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悦,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3.努力轉變角色,做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實施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教師要給時間、空間讓學生質疑問難、合作學習和探究,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全過程,從而逐步養成獨立思考、大膽提問、敢於發言、樂於表達的良好習慣,同時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問題的品質。

(4)建立目標體系,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新課程標準指出:“應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習慣一旦形成,便成為一種自動化的潛意識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將終身受益,它將對於人生、事業、生活起着經常性、永久性的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按照下面的一些方面去要求:

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準備的習慣、認真上課的習慣、課後複習的習慣、獨立作業的習慣、勤學好問的習慣、認真審題的習慣、書寫工整的習慣、學習分析的習慣、講究效率的習慣、珍惜時間的習慣、勤查工具書的習慣、閲讀書報的習慣。

在此基礎上,依據新課程理念,我們認為要把以上這些常規習慣逐步打造為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即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包括諸如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注重實踐,學會思維,掌握合作式、開放式、探究式等多種學習方式。

(5)加強教學常規管理,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學校必須把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納入教學常規管理中,經常檢查、督促教師的課堂教學和學生作業批改情況。教師應該經常佈置和檢查學生的學科預習、複習情況,鼓勵和指導學生課外閲讀。通過教學常規教學管理,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6)要切實地把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減下來

尤其是家庭作業的佈置,一定要適量。要把課餘時間還給學生,給學生閲讀的時間,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7)“網絡”正一步步地向我們走來,它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並必將對教育方式、教育方法產生深遠的影響

網絡的虛擬性、平等性、信息多面性,正好滿足了未成年人的心理需求,從而導致了他們長時間沉溺網絡,因網絡滋生的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也日益突出。作為學校應把“網絡”知識教育納入教學內容,並充分利用它開展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健康地使用“網絡”,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

(8)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加強

目前,未成年人基本上為獨生子女,與人平等溝通交流的機會少,孤獨、自閉、憂鬱等心理問題日漸突出。因此,學校應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設立心理諮詢熱線或心理諮詢室,及時幫助解決國小生的心理問題。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未成年時期不僅是學知識、長身體的時期,也是思想道德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的道德水平,將直接關係到我們建設社會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能否實現。學校、教師都要增強這方面的意識,並要學習相應的心理輔導方法,及時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使他們活得健康,活得快樂。

(9)重視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溝通

家長是子女的第一老師,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第一課堂。父母與子女朝夕相處,父母的思想品德、文化素養、行為習慣、個性愛好以及家庭氣氛、家規家風,無時無刻不在影響着子女,薰陶着子女,對他們的智力發展,特別是良好個性和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要重視發展家庭教育,加強對家庭教育的科學引導,積極開辦家長學校,舉辦知識講座。學校要加強與家長之間的聯繫,相互之間及時溝通信息,交換意見,形成協調一致的教育方式,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緊密結合起來,體現教育的整體性。

五、調查體會小結

此次在xx市第xx國小的社會調查實踐,收穫頗多。通過這次調查實踐,筆者有了很深的體會,國小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經過反覆的、長期的訓練而成。需要高度重視,常抓不懈;樹立榜樣,啟發自覺;齊抓共管,形成合力;持之以恆,要反覆抓。這樣才能收到好效果。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3

××社區位於本市××區北三環路沿線,社區居委會委員全部由選舉產生。作為北部城區重要的綜合居住區域,××社區在區委、區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動下,進一步提高和豐富了社區管理的發展。隨着對城市管理的要求提高,社區管理工作還存在着影響社區發展、社區自治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關係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與和諧社會的構建,為此,今年8月我對××社區管理工作進行了實地走訪參觀,對在社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思考,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區居委會的工作行政化傾向嚴重、工作任務繁重

1、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過調查發現,社區居委會的功能當前還未能突破辦理政府行政事務為主,辦理社區事務為輔的現狀,還習慣於上級領導佈置什麼就幹什麼,工作中表現較強的依賴性,自主性、自治性沒有得到體現。一是社區自治的任務與工作要求有距離。社區居委會的自治工作應有三方面內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區服務,但實際上社區服務做得極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區事務的民主決策與管理,但實際上的效果不明顯;第三是豐富社區教育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但實際上文體活動多,教育活動少。二是社區居委會已經成為事實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了社區居委會有協助政府有關部門做好管理工作的職責,具體規定了必須要協助政府部門做好社區治安、公共衞生、優撫救濟、最低生活保障、計劃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關工作。通過調查,以上這些職責應該是社區居委會通過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等形式開展的,但是大多數情況是街道辦事處要求社區居委會替政府部門填表格、建檔案、出具證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時政府部門臨時性的統計、調查任務也都通過街道辦事處落實到社區居委會來執行。這使得社區居委會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協助政府部門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蓋。

我結合工作對40人進行了調查,當問到居委會是什麼性質的組織時,有28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機構,只有8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還有4人不清楚。在社區專職工作者隊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祿,為人分憂”;“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幹活”的思想。在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中絕大多數都認為社區居委會是街道辦事處的下屬單位,理所應當地完成街道辦事處佈置的各項工作任務。

2、社區事務纏身,工作任務繁重

隨着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單位人”轉化為“社會人”、大量農民進入城市生活、本地農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動人口的大量進入城市,使社區居委會面對複雜眾多人口而發生的各項管理工作和事務數量增加、難度加大,“小社區,大社會”的模式,增加了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強度。

3、政府部門職能不到位,社區自治職能弱化

繁忙的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使社區居委會陷於被動應付的境地,許多部門提出了“橫到邊,豎到底”、“把工作觸角延伸到社區”的目標和任務,以進一步加強城市基層基礎工作,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指導、服務不到位,形成了會議多、檢查多、報表多的局面。有些部門工作(含街道)進入社區沒有發揮自身指導、服務職能,為社區居民辦實事,而是習慣於把社區當作自己的下屬單位去佈置工作;熱衷於創建、搞評比,輕內容、重形式,各項工作都要求“建班子、掛牌子、設展板、建台帳、要數據”。社區居委會每天應付着上級領導的檢查和收集報表、傳送各種數據,從而淡化了居民羣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削弱了社區居委會對居民羣眾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區居委會作為羣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

(二)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不足

一是發揮自身職責,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活動經費較少。《居民委員會組織法》規定,社區居委會負責宣傳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維護居民合法權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應盡的義務,愛護公共財物,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活動,調解民間糾紛,協助政府或派出機構做好與居民利益有關的公共衞生、計劃生育、優撫救濟、青少年教育等項工作。在當前形勢下,社區居委會還要做好社區治安、社區教育、組織社區文體活動、美化社區環境等工作,這些都需有必要的經費作保障,否則很難形成居民的廣泛參與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辦公經費緊張。在各項工作中,召開會議、報送信息和數據,建立台帳等文件資料的辦公消耗,加之社區居委會自身水、電、暖以及電話費,一年就得需要4000-5000元。北京市社區公共服務96156網站延伸到了各個社區居委會,電腦、打印機等硬件設施統一配發了,但日常的上網費和消耗,一年也需要4000-6000元 。政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牆,製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3000多元。

在社區居委會經費方面,我區規定每個社區居委會每年1萬5千元。各街道辦事處統籌部分外,社區居委會實際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業務經費嚴重不足。

(三)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較低

20xx年《北京市社區專職工作者管理意見》中對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進行了統一規定,我區據此確定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建立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

但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低的問題仍比較突出:一是社區協管員待遇較高,如勞動、城管、矯正、治安協管員等都是由勞動部門安排的失業人員,工資比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高,不僅發工作服,而且遇年節還有福利。而社區專職工作者都是經過招考和居民選舉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區專職工作者的付出與回報差距較大。社區專職工作者承擔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險個人負擔部分後,每個人只有900-1100元月收入,直接影響了積極性,影響了社區管理工作的成效。

二、改進對策與建議

(一)應積極為社區居委會減負

一是理順區街關係。要按照“條專塊統”的原則,對專業性比較強的由區委辦局在街道設站(所),實現條條上的一專到底。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塊塊上的綜合管理職能,具體講就是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區政府的授權或者有關職能部門的委託,使街道具有綜合協調權、處置權等,從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職能,對地區社會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設、精神文明建設等達到高效的管理。二是理順街(部門)居關係。理順關係要改變過去領導與被領導、命令與服從的關係,成為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係。進一步明確社區居委會的任務。社區居民委員會作為城市管理四級網絡中的一個網格,而不是一個“級”,這個理念是理順街居關係的基礎,必須牢固樹立。按照政事分開的思路,將社區居委會的各項工作進行梳理,做到“兩個明確”:即明確哪些屬於街道(部門)的工作,哪些屬於社區的工作;明確哪些是政務性工作,哪些是事務性工作。在此基礎上,屬於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門)無權向社區攤派;屬於社區的工作,社區有責任完成;對需要社區協助辦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權手續。三是明確社區功能定位,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區服務。主要是抓好四項服務:即抓好社區安全服務,保持社區的長治久安;抓好社區的文化服務,滿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區的健康服務,培養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抓好社區生活服務,解決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建立社區的長效服務機制,實現政事分開,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社,按照市場規律進行運作;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以居民需要與否、居民滿意與否、居民擁護與否為社區服務的唯一宗旨,來推動社區服務。二要保證社區居委會的自治權得到有效行使。這個權力能不能落實,關係到社區建設的成敗。社區自治權應主要體現在社區民主決策權、社區管理權、社區財務自主權、社區依法協管權以及社區對政府部門的監督權上,只有把這五項權力真正落到實處,社區居委會才能真正從大量的政務性工作中解放出來,也才能真正把社區服務搞起來。

(二)多渠道解決社區居委會業務經費

目前的社區居委會經費由街道辦事處統籌安排,這雖然有利於基層社區管理工作的協調統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區居委會工作的進一步發展,使得居委會受到資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約,難以解決居民的熱點、難點問題,制約居民對居委會的認同和歸屬,因此必須採取多渠道保證居委會業務經費。一是社區居委會建立單獨帳户並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運轉,為居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二是要動員發動轄區單位資源共享、共建共駐,各社區要協調轄區單位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把社區各種各樣有形的、無形的資源開發出來。三是社區居委會採取多種形式拓寬社區服務領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區服務組織,在有償或低償為居民提供服務的同時,增強自身實力。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區業務經費的投入力度,在現有每年每個社區1萬5千元基礎上提高到3萬元。五是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政府部門和街道經批准需要社區協助的工作,要做到權隨責走,費隨事轉。

(三)努力提高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發文精神,結合區域實際,調整社區專職工作者待遇。具體為:設基礎工資、崗位工資、獎金三項。基礎工資每月700元,崗位工資按高限確定,劃分三個標準:主任800元/月,副主任700元/月,委員600元/月。調整後主任1200元/月,副主任1100元/月,委員1000元/月。每月獎金100元/人,年底獎金由區政府或辦事處根據實際情況酌情安排。同時,按照勞動法規定建立養老、失業、醫療等保險。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4

引言:通過調查發現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改善建議,使服務意識得到進一步提高。調查對象:xx事業管理??

調查時間:xx年3。20—xx年4。8

調查內容:

1、事業管理局的工作性質;

2、事業管理局的日常管理;

3、事業管理局的存在問題;

4、解決事業管理局問題的對策。

為了深入了事業管理局服務意識的相關情況,我於xx年3月20日至xx年4月8日對事業管理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在這次調查中主要採用了“多看、多聽、多問、多查以及多想”的方式,在此次調查過程中,得到了該局領導的大力支持並取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筆者在此表示衷心感謝!

一、工作性質:

負責管理和承辦覆蓋全市的養老保險、養老保險基金的籌集、管理、運用和支付;管理和承辦城鎮各類職工的失業保險、失業保險金的籌集、管理、運用和支付;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髮展的具體計劃和宏觀規劃,研究制定各種保險基金的統籌方案及實施辦法;參與制定各種社會保險制度的改革方案及實施辦法,具有對保險範圍內執行職工退休,失業待遇正確與否的複核權;促進保險基金的融通、增值,提高給付能力,充分發揮保險基金的保障和為地方建設服務的雙重功能。

二、日常管理:

事業管理局是面相廣大社會羣體的窗口單位,每日來訪人員特別集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要求人員按時上下班,來人熱情服務,領導值班帶崗解決突發事件,解釋理解困難人員的疑惑;

三、存在的問題

(一)處理審批慢流程複雜時間跨度大

目前,xx局還是採用人工填寫單據,人工審批,信息錄入電腦的工作方式。進度較慢,容易出現較大的人為錯誤。辦理時需要跑的部門太多,領導審批,單位間的證明等非常繁瑣。從申請表提交到批覆約需要4—6個月,都是積累到一定數量才會上報,造成工作時間長,羣眾意見較大

(二)服務意識有待提高

對待大量的來訪人員,一些工作人員漸漸失去耐心,不肯多做解釋,隨意的指點找這個那個部門,讓來訪人員往返多次仍然不能解決問題

(三)人員老化

很多人都是工作多年的老的工作人員,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一些辦公本領如微機等掌握的不是很好。對待來辦事人員沒有良好的心態和語氣,往往激發矛盾,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四)精通業務人員及員工培訓滯後

xx局由於政府編制問題已經多年沒有充實年輕的一線人員了,都是工作多年的人員,年齡層次偏高,接受新的知識和技能培訓較慢,人才儲備幾乎為零。

四、提高服務意識的對策和建議

(一)工作制度

着手對原有的工作制度進行規範。規範事假制度:因事必須本人處理者可請事假,半天以內由部門負責人批准,半天以上,一天以內的,報辦公室批准,一天以上的需經中心領導審批;工作時間必須佩戴胸卡;在工作時間不看書報雜誌、不吃零食、不玩電腦遊戲、不上網操作股票等都寫入職工守則裏。實現工作制度標準化,解決長期存在的鬆散情況。

(二)人員服飾

針對原來工作人員穿衣隨便的情況,規定了職工每天必須統一着裝,無形之中又增加了職工的團隊感。

(三)規範語??

作為窗口性行業,在整個建設管理過程中,語言的規範化是重點之一。針對這一問題專門組織禮儀培訓,強調“微笑服務”,並要求職工在接待羣眾及單位時禮貌規範用語“您好,您有什麼需要我為您服務”是接待時基本禮貌語言。並把這條納入年終的考核內容之一。

(四)增加計算機的使用

規範報審表,安裝機讀審批表系統,完善辦公自動化體系,開通網上辦公,網上報審,網銀繳費等。增加計算機和互聯網方面的培訓和使用率,可作為技能審核的一部分。

(五)開發電子政務智能服務終端

在這方面可以借鑑銀行的發展經驗,開發出類似於atm電子政務智能服務終端。公眾只需帶上自己的服務卡,便可以在遍佈於大街小巷的任何一台智能終端上開展政務活動,如查詢事業管理局的政策法規,在線報審與繳費,甚至可以進行在線的視頻交流,省去了許多奔波於政府各部門的麻煩,也在一定程度有利於維護民羣的尊嚴和政府的形象。引入平台概念,進一步説就是網上平台的意思,對人才引進、解決困難人員辦理社會養老保險、檔案掛靠等方面正在逐步計劃進行網上服務功能,目前已經有50%的業務在網上進行操作。在市中心的啟動下,通過不斷努力探索,增加人性化功能,優化後台服務,真正體現“以人為本,服務至上“原則,讓單位和個人足不出户輕鬆辦理業務。

(六)建立培訓考核機制

1、在人員上崗時,嚴格把關,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上崗合適的人員。堅持這個原則,做到因崗用人,因此不論轉崗還是新進入的成員,都能很快投入到工作當中,人員因不合理匹配而無法完成工作的情況大大降低。

2、建立長期的人員技術培訓班,使新成員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鍛鍊的機會,迅速成長為骨幹。培訓根據不同崗位、不同人員分別進行,有專業培訓,也有普通的大眾培訓,將培訓貫穿於工作過程當中,使成員始終保持一種持續學習、進步的動力和狀態,會取得很好的效果。

3、鼓勵成員不斷創新,對技術骨幹人才以全面的支持和較寬鬆的政策,重獎有特殊貢獻的成員,為創新成員承擔創新風險責任以留住優秀成員。對於技術型成員,將他們的工作業績與激勵緊密掛鈎,促進成員發揮主觀能動性。也激發成員從行局角度考慮問題,加深成員對本單位的認同感。

4、制定一個有效的薪酬考核政策,對不合格的人員採取淘汰制。通過嚴格進入、鼓勵創新、培訓人員等措施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才發展梯隊,確保人才隊伍建設呈良好方向發展。

5、建立考核體系,啟動“八大服務項目”,設置專崗專人,同時對這些工作人員制定統一的考核體系。以自身努力和後邊平台業務共同發展為考核目標,如負責派遣員工根據其全年業務完成情況及年終互評得出其全年考核結果,從而給予其優秀、良好、合格三類不同獎懲。這一考核體系的出台,將打破原來社保局“做好做壞一個樣”的大鍋飯制度,讓全局的職工都依據其不同的努力成果得到其應得報酬,激發職工的鬥志,這是整個平台建設過程中最能振奮

人心的一件事。

6、持“客户至上”原則。原來我們的許多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散漫,一副“朝南坐”的臉對着客户,對着百姓。制度的建立,使得政府職能有所改變,打破原來職工的固有思維,這一原則特別對政府職能的操作提供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辦理業務時,如果還是以前的思想認為自己手握重權而態度冷淡甚至蠻橫,不僅僅我們有這個服務內容,其他各區縣也有,去其他區縣也可以接收辦理。因為客户的流失就有可能影響其年終的考核,該舉措使得職工必須懂得“客户是其衣食父母”,提高辦事質量,加強辦事效率,從而更好的服務大眾。

7、加強開放式交流和合作。加強各部門的優勢互補,揚長避短,整合人力資源。但是在目前,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在這當中我們多次聯繫周邊各區縣,發現大家互相間的交流太少,上級似乎整合了各區縣,卻又好像大家各管各的,隨時都可以脱離。所以,需要建立健全交流機制,加強各縣區、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合作,以達到取長補短,不斷加強提高的目的。

五、調查體會

此次在事業管理局的社會實踐,收穫頗多。通過這次實踐,筆者有了很深的體會,感覺到改革和社會發展過程中肯定是困難重重,但是改革之路必將繼續下去。只有重新定位,面向市場,面向廣闊的企業和個人,社會報保險事業才會順利走下去。只有繼續協調管理,整合相關資源,貫通全市服務平台和信息網絡,加強自身管理,為社會提供更優良的服務,才能更好的發展和服務人民。同時,感覺到理論和實踐之間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因此本人在實踐過程中能主動的請教,虛心的學習,儘量把理論知識融入到實踐中去,使自身的理論知識更上一個台階,實踐能力與水平也得到較大地提高。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5

調查目標:

通過調查企業在人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改善建議,使企業的人才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提高。

調查時間:-。

調查對象:雲瑞科技。

調查方式:訪談法。

根據教學要求,按照學校統一的安排,我對雲瑞科技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該公司是一家民營企業,人數為20人左右,以電子產品為主,集銷售、維修於一體。公司在人員的招聘上遇到了很多問題,專業人才非常緊缺,即使是人才來了後,因其在人才管理上的滯後,而影響其對未來的工作規劃,因而人員尤其是研發人員流動頻繁,甚至有些人員是帶着項目離開,這些人才都屬於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符合80標準的人才,他們的流失對科技型企業尤其是以技術為中心的企業來説,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

一、企業人才資源匱乏的成因分析。

(一)經濟實力不強。

相對於大企業、集團來講,該公司屬中小企業,規模小處於資金積累的成長期,資金實力相對薄弱,在人才、資源、資金、渠道等很多方面均無法與大企業、大集團來抗衡。儘管近兩年國家也在各方面加大了對中小企業的管理和扶持力度,以保證國家經濟結構的合理,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

但就現狀來看,要拿出佔流動資金重要比例的資本來籠絡人才及技術,就必須為運營風險設想,公司不由變得小心謹慎。因此提供給人才的待遇可能比較大企業、集團就不具有競爭力。

(二)現行人才資源管理方式不完善。

現行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不完善主要表現在現行的分配、激勵機制的不健全、不完善。沒有行之有效的員工激勵制度,很難提升現有人才的進取心,激發他們的創造性工作潛能,甚至在管理制度有缺陷的情況下,會形成員工對企業麻木不仁的極端鬆散現象。這主要表現為:

1、員工的自身素質和專業技能不夠;

2、員工沒有放到合適的崗位工作,造成人力資源浪費或閒置。

因此,必須根據其自身的狀況,量體裁製適合本公司的人力資源薪酬分配及員工激勵制度。合理的為員工提高薪資標準和福利時,人力資源的良好精神風貌和高效將為公司增加更多的財富,從而實現雙贏。

(三)資源有限性或內部吸引力(凝聚力)不強。

該公司所處的行業及發展勢頭,直接影響其人才招募難易和人力資源儲備。雖然與大企業實力懸殊,但在市場競爭上卻是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人才十分重視人力付出的現階段目標收入和自身在企業中的長期目標、成就能否實現,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亟需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下功夫,借鑑同行優秀企業的經驗,快速發展壯大,以便招徠鳳凰。

從上述的人力資源難於青睞的幾個原因可以看出,該公司一方面是人才難聚,另一方面又是人才難留,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人力資源策略。在弘揚“人本管理”,稱讚“知識就是生產力”的今天,給人才們一份情理之中的報酬,一個輕鬆的工作環境,一個共同成長的夢想,幾絲關愛,比起居高臨下的純粹用金錢去收買控制人才,是要高明很多的方法。

二、在企業發展中人才資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從我們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無論是西方的管理方法還是東方的管理哲學,其對人的關注都是第一位的,而執行力這一關鍵管理概念的興起與被關注,更是體現了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作用---沒有人的高效執行,任何其他的管理方法都只能停留在設想、計劃和紙面的階段。

(一)在公司的戰略管理中,必須要有人力資源規劃與之相匹配。

公司的戰略規劃了發展願景、發展策略和發展過程設計,而人力資源的戰略規劃是戰略規劃的核心內容之一。

如同業務戰略要求變化和發展一樣,人力資源規劃也要隨着進行相應變化和發展,由於對自身的發展定位不同,它的人力資源規劃也會有很大的區別。在環境變化的時候,招募到適合新環境的人就是根據公司的戰略定位確定新的人力資源規劃要求。

(二)“以人為本”,注重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優化人力資源結構。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對公司中的人應當視為人本身來看待,眾所周知,人力資源的匱乏是制約公司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強人力資源隊伍建設刻不容緩。要根據公司發展的長遠規劃,有步驟地加強人力資源梯隊建設。

(三)引進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推動薪酬制度改革,提高各類人力資源的使用效率。

引進先進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推動薪酬制度改革,是留得住、用得起人才的關鍵。激勵與約束是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最主要的兩方面手段,也是各類人力資源充分發揮應有作用的有效保證。從某種意義上講,建立完善的人力資源績效考核制度應當是衡量單個人力對公司貢獻高低的重要方式,是公司對單個人力個體是否獎懲、獎懲多少甚至於是否保留使用的一把標尺。這一機制的建立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人力處置機制作保證,這就需要公司切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儘早解決人力資源管理約束機制形成的瓶頸問題,從而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制度化和規範化。

塑造激發員工創造力的環境和機制:一是創造一個鼓勵員工開拓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的寬鬆環境,以及思想活躍和倡導自由探索的氛圍;二是建立正確的評價和激勵機制,重獎重用有突出業績的開拓創新者,讓那些墨守成規,無所作為的人難以立足;三是強化公司內的競爭機制,激勵人們去研究新動向、新問題,並明確規定適應時代要求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具體目標;四是要求公司必須組織員工不斷學習以更新知識,並引導他們面對現實去研究市場的新變化、技術的新動向,研究現實經濟生活所提出的種種挑戰。

(四)重視企業文化建設,用優秀的企業文化增強公司的凝聚力、向心力。

企業文化像空氣一樣充斥於公司的每個角落,影響着公司的健康發展。好的文化使公司充滿活力,在競爭中處處主動,佔盡先機;而忽視企業文化建設的公司往往人心渙散,缺少應有的鬥志和集體力量,長期生存的能力難以維繫。 在管理策略上,應該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加大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力度。按照四個不同的層次結構,物質層、行為層、制度層和企業文化的精神層入手,同公司的戰略緊密聯繫在一起,而不僅僅是搞一些淺層次的活動或宣傳,企業文化的建設和保持應該是貫穿於公司生命週期的全過程。

在人力資源管理上,企業文化建設是人力資源管理的最高形式,人力資源管理的所有技術都是企業文化的一種體現和載體,同時,它反過來又要受到企業文化的影響和制約。因而,我們在實施人力資源戰略之時,必須給予企業文化建設足夠的重視,要通過塑造先進、文明、團結、創新、人文的更具親和力的企業文化,引導職工文明素質及愛崗敬業精神的不斷提高和昇華;要將創建活動真正融入到一種企業文化塑造的進程和意義當中,從有形到無形,締造獨特的經營境界及價值操守,從而進一步促進公司的更快更好發展。

三、人力資源解決方案。

針對本公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解決方案:

第一,在招聘時,嚴格把關,堅持寧缺勿濫的原則,招聘合適的員工。堅持這個原則,做到因崗用人,因此不論轉崗還是新招的員工,都能很快投入到工作當中,人員因不合理匹配而離職的情況大大降低。

第二,建立長期的員工技術培訓班,使新員工有更大的學習空間和鍛鍊的機會,迅速成長為員工骨幹。培訓根據不同崗位、不同人員分別進行,有專業培訓,也有普通的大眾培訓,將培訓貫穿於工作過程當中,使員工始終保持一種持續學習、進步的動力和狀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鼓勵員工不斷創新,對現有研發、技術骨幹人才以全面的支持和較寬鬆的政策,重獎有特殊貢獻的員工,為創新員工承擔創新風險責任以留住優秀員工。對於技術型員工,將他們的工作業績與激勵緊密掛鈎,促進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也激發員工從公司角度考慮問題,加深員工對公司的認同感。

第四,制定一個有效的薪酬考核政策,對不合格的人員採取淘汰制。

通過嚴格招聘、鼓勵創新、培訓人員等措施形成一個良好的人才發展梯隊,確保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呈良好方向發展。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6

百年大計,以人為本。企業的發展説到底是人的發展。企業競爭歸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競爭。當代社會,面對日新月異的發展和進步,學習速度和培訓速度也是提升人才速度的重要參數。培訓則常常是提供信息、知識及相關技能的重要途徑,有時甚至是唯一途徑。在當今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的企業必定是那些能夠使其員工充分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企業。這意味着,企業員工必須接受培訓作為繼續學習的一種手段,員工培訓在幫助公司迎接競爭性挑戰的過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員工培訓可以有效地幫助公司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重視員工培訓工作的公司會比他們的競爭對手錶現出更好的經營業績,更有信心迎接競爭性挑戰。培訓不僅通過員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使企業受益,而且增強員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使員工受益。故有人説,培訓是企業送給員工的最佳禮物。培訓是管理的前提、培訓是管理的手段。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其本身就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員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員工的幹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並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繫,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公司員工思想現狀,瞭解公司對員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瞭解統化、結構化的公司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xx製藥有限公司範圍內採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36份,回收問卷35份,其中有效問卷34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4份,主管級及員工級30份,現簡要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水行政調查報告篇7

調查目的:通過對鄉鎮行政管理現狀、特徵原因剖析、思路對策等方面進行淺述,以期為鄉鎮行政管理研究提供一點有益的啟發。

調查時間:20xx年4月25日

調查對象:書院街道辦事處財政所工作人員、轄區居民。

調查方式:與被調查者直接接觸瞭解情況,通過查閲相關材料等。 調查內容:鄉鎮行政管理現狀、特徵。

鄉鎮是我國政府管理“五級結構”的最末端機構,承擔着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職責。有道是“上面千根線,下面一根針”,足見鄉鎮管理的複雜性和重要性。鄉鎮是我國行政體系的最基層一級,是人民政權的基石、改革的前沿、發展的重點、穩定的關鍵。推進統籌城鄉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重點在鄉鎮,工作着力點也在鄉鎮。

鄉鎮管理是以鄉鎮政府為核心的鄉鎮組織依法管理鄉鎮範圍內社會公共事務的活動,其特點主要表現為管理主體的多元性、執行決策的直接操作性、組織運作的綜合性、管理環境的中間性和管理對象的涉“農”性。

一、鄉鎮設置現狀

統一設黨委、政府、人大、人武部、紀檢委(監察室)和團委、婦聯。一般鄉鎮內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企業辦、計生辦等等,同時鄉鎮設置司法所、派出所、水管所、計生服務所、勞保所、國土所、財政所,和文化站、林業站、農業站等,這些就是傳統的七所八站。站所一般3—5人。

二、現行鄉鎮管理體制的特徵

(一)綜合性

鄉鎮管理的綜合性特點主要表現在:第一,管理對象和內容卻十分龐雜。第二,從管理方法的運用上看,鄉鎮各項管理工作的開展,各項事業的發展,必須把各項工作加以綜合,採取綜合性的具體措施和辦法,才能把各項工作推動起來,從而收到明顯的效果。第三,從管理職能上看,由於鄉鎮工作的直接性和綜合性的特點,綜合協調和合作是非常必要。

(二)實踐性

鄉鎮處於我國政權系統的最基礎一級,鄉鎮管理處於廣大農村第一線。承擔着貫徹上級政策、管理鄉鎮農村、溝通城鄉的重要職責,具體地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並使之具體化,把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鄉鎮管理必須具體、實際。

(三)羣眾性

鄉鎮作為農村基層行政區域單位,實質是鄉鎮管理機關代表人民羣眾管理鄉鎮各項事務。要以廣大農民和城鎮居民的願望和要求為基本出發點,一切從羣眾出發,一切為了羣眾。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的本質是為人民服務。

三、鄉鎮管理體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能轉換不到位。

一是管理職能越位。管了許多本應由市場、企業和中介組織管的事。二是服務功能錯位。上級將名目繁多的指標分解下達給鄉鎮,並簽訂目標考核責任狀,有些指標採取“一票否決制”,與鄉鎮主要負責人政績“掛鈎”。三是社會職能缺位。尤其是免徵農業税後,由於財力制約,大部分鄉鎮只能維持工作運轉,無力承擔公共設施建設,影響了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整體水平。

(二)站所設置不合理

站所的設置大而全,而且帶有計劃經濟體制的色彩。不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鄉鎮不論人口多少,規模大小,站所設置千篇一律,這種狀況增加了財政開支,降低了工作效率。有的站所上劃由上級主管部門垂管,又受鄉鎮屬地管理,鄉鎮和部門之間缺乏有機配合與協作,形不成人才、資金、設施、技術的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