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5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74W

為了更好地分析調查中出現的不足,我們需要寫好一份調查報告,調查成功開展之後,在大家心中一定留下了很是深刻的印象,需要記錄在調查報告中,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家鄉十有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5篇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篇1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做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戰略部署,提出要培養新型農民,這就對農民的文化水平以及農村的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現狀如何呢?對此,我利用寒假返鄉時間,對我家鄉幾個村莊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對當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一點參考和借鑑作用。在我家鄉的農村裏,農民的生活情況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這幾個村莊是整個地區農村社會的一個縮影,可以代表家鄉農村的整體狀況。

時間:2016年8月2號至2016年8月6號。

地點:安徽省巢湖市附近的幾個村莊

方式:在村委會幹部的協助下,我對七裏店村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查訪和統計,而對附近的幾個村莊的調查主要是通過對一些居民及他們的家人進行個別詢問來進行。

內容:分別對不同時期(從過去二十年來到現在的變化及一年四季從農忙到農閒的變化);不同年齡人羣(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內容進行調查。

總的來説,近幾年來,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不斷加大,農村的文化建設也在蓬勃地發展和繁榮,農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豐富化、多樣化。就我調查的範圍和人羣來説,農民對當前的情況是基本滿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 按時間來説

從近二十年來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狀況的變化來看,經歷了先慢後快的發展過程。

從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於改革開放的逐漸深入以及市場經濟的逐漸形成,農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很大改觀,但同時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以及歷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輩們自身文化素質過低、觀念落後,使得他們在受到外來文化衝擊時顯得猶豫、盲目以及不適應,農村裏傳統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戲、聽説書、扭秧歌、祭祖等逐漸消失,農村文化陣地明顯萎縮,文化建設發展緩慢。

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現在,這種情況開始逐漸好轉。80年左右出生的人開始成為農村家庭的家長,這些人大都受過國中文化教育,思想觀念和文化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他們對各種新鮮事物感興趣,並且接受很快,於是,一度單調沉悶的農村文化生活逐漸變得豐富

多樣,聽廣播、看電視、打撲克、搓麻將、看電影等文化娛樂活動得到廣泛接受和普及,發展到現在,在我所調查的農村家庭裏,98%都有彩色電視,近40%的農村家庭安裝了有線數字電視,30%左右的家庭購買了vcd或dvd。在我們鄉鎮也有許多文化場所,如:音像製品出租、書報刊出租與零售、網吧等。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很大的豐富和改善,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也發展迅速。

2、 按不同人羣來説

當前農村文化生活的主體30歲到45歲之間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裏還是自己家裏,他們主導着文化活動的組織方式和進行的內容,他們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裏看電視或者聽廣播,23%打撲克,10%左右搓麻將,7%下象棋,另外的6%讀書看報或作其他文化活動。

農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體來看缺乏指導、監督和引導。比如我在調查鄰村的一個網吧時,發現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這些未成年的國中生和國小生幾乎全部是在玩電腦遊戲或者聊天。電腦和網絡本來是一種現代文明的傳播工具,而如果缺乏來自社會、學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導,使孩子們整日沉迷在遊戲或聊天的虛擬世界裏,勢必會影響他們的學業,甚至毒害他們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個比較容易被忽略的羣體,他們的文化生活相較於其他年齡的人羣顯得相對貧乏,我所調查的這些農村裏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組織。建議農村鄉鎮的相關部門和幹部多關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組織開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類的文化活動,為他們購置一些健身器材,使農村的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當前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擔憂的問題,主要是:

1、 賭博風的抬頭

在我這次調查的幾個村莊裏,有近30%的農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農民所説,“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必須加以遏制,阻止其擴散蔓延。

2、 迷信活動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我調查的村莊幾乎全部是漢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於農村傳統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當地農村的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揚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藥,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這已經帶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 部分農民的參與熱情不夠

有些農民仍然只注重掙錢,而忽視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對羣體文化活動熱情不高,參與較少。

以上就是我所調查的家鄉農村農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基本情況,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家鄉農民對目前的現狀是基本滿意的,農村的文化活動是豐富多彩也是農民喜聞樂見的。但目前的現狀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要求還不適應,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

1、加強硬件建設。就目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家鄉的農村鄉鎮有能力來建設一些公共文化場所,如:農家書屋,健身的器材和場地,放映廳等。

2、重視對農民的文化教育。上級部門應多開展一些“送文化下鄉”活動,並且應該針對農民需求,豐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提高他們的文化素質,更新他們的思想觀念。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篇2

家鄉是一個我們如此熟知的地方,即使身處異鄉想到它也會有種温暖的歸屬感。我的家鄉銅梁是重慶市的一個教育大縣。不僅有雄厚的教學實力,而且還是五千年龍文化的發源地。

從出生到讀大學前我從未離開過我的家鄉,我覺得自己對她是如此的熟悉。但僅僅半年的時間,當我再次踏上龍鄉這片土地時,我又覺得她是那麼的陌生。事實如此,在經濟的快速發展的帶動下,家鄉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以前人們只能想想或在電視中才能看到的鏡頭現在都變為了現實。為了更深層的瞭解這篇見證我成長的土地,在寒假的這一個月我走訪了銅梁的每個角落和相關部門,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

調查的結果着實讓我大吃了一驚,家鄉的變化涉及甚廣還真不是三言兩語就能夠説清楚的。以下為我調查結果簡介。

一、“秀外慧中”,住房講究舒適精美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縣城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住房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銅梁在幾

年前還都是樓房,電梯房都算是“高級住宅”,現在城裏的房屋基本上都進行了重建。重建的新房主要是電梯房,且樓層都在八層以上,底樓為門市方便市民經商,二樓以上為套房用於居家。這種設計理念很符合縣城的發展,經商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套房又讓市民有了方便優美的居住環境。據政府介紹當時考慮到建築不應該僅僅是鋼筋水泥建築的“洞穴”更要體現縣城的文化,還專門請來了設計師把方便簡約的現代居室和縣城藴含的柔美古典相結合,設計了現在的街道建築。平整的青石板優雅清爽、暗灰色的琉璃瓦低調精美、硃紅色的大柱子古典大氣。這一古典和現代相融合的設計,不動聲色的把縣城的安樂祥和展現得淋漓盡致。

二“開源節流”經濟多元化

我的家鄉也被成為“龍鄉”,這裏有舉世聞名的火龍舞,龍舞的發展帶動了銅梁旅遊業的蓬勃,使龍鄉人民的收入頗豐。並且現已有多家企業決定入住銅梁的工業園區,使許多縣城周圍的鄉鎮務工人員得到了工作的機會。同時銅梁的教育也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銅梁的經濟,房地產企業的迅速崛起從各方面刺激着銅梁經濟的騰飛。

三、“四通八達“交通講便利、通訊講快捷

“要致富,先修路”説道經濟發展的措施我們總會想起這句話。無可否認,這句話準確的道出了交通對於一個地域

發展的重要性。

銅梁缺乏河流因此陸路成為唯一的交通方式 。認識到它的重要性,這幾年來,銅梁政府加大了為民辦實事的力度,在道路建設上下了重功夫。路網四通八達、交通得到極大改善。銅梁的幾條主街道都進行了維修拓寬兼顧了道路,方便載重的貨車行駛。為了便利與外界的聯繫政府部門在多次的上書、爭取之後,渝遂高速公路在經過鎮邊的地方設立了一個高速公路出口。這個出口可讓銅梁人民受益匪淺,不僅節省了市民出行、貨物運輸的時間還讓這個縣成為附近縣城到遂寧重慶的一箇中轉站,促進了這裏經濟的發展和繁榮。

四、“多姿多彩”,文化娛樂豐富繽紛

物質和精神總是相輔相成的不可偏廢。隨着物質生活的日益改善,人民也越來越重視精神文明生活的建設。縣城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就是他們建設精神文明的最好見證。現在每到晚上,在滿天繁星的夜空下你在政通街上伴隨着歡快的音樂聲一羣羣人在偏偏起舞。這就是市民們新的娛樂,不分男女老少只要願意的都可以加入其中,沒有固定的老師,大家相互學習,跳的都是一些簡單的舞曲但並不影響他們的快樂。很多市民還養成了晨練的習慣,每天早晨公園裏很多人在跑步、做操。用最簡單也是最健康最環保的方式捍衞自己的健康。除了這些自發的活動,縣政府定期還會舉辦一些拔河、賽跑等友誼活動,還會發放獎品,引導市民們選擇健康的娛樂充實我們的生活。

五、“五彩繽紛”穿衣愛時尚

以前經濟條件有限,儘管愛美很多人並不能夠買很多衣服。現在縣城繁多的衣服店就是穿衣變化的一個很好例證。經濟發展了,人們都講究穿着了,衣服的 款式、面料、牌子都成了挑衣服的重點而不再像過去一味注重質量耐穿。很多富裕的人還會選擇成都重慶等大城市選購時尚服飾。各式各樣的衣服、鞋帽、裝飾物可謂五彩繽紛,裝飾了市民的美,同時也裝點了他們的心情。

調查感言

這次的調查結果深深地震撼了我。在不經意間家鄉已經發生了這麼多的變化。它變得更加可愛更加迷人了。我堅信她是天邊初升的太陽會在黨和政府的爭取引導下發出更加温暖的光芒照亮一直守護她的人民,也温暖她遠在他鄉的遊子的心。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篇3

一基本情況

xx市xx鎮xx村是我美麗的家鄉,村內有條小河,養育着當地人民。改革開放以來,xx村經濟和交通有了很大的發展。然而經濟的發展、給我們周圍的自然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熱愛自己的家鄉,關心自己周圍的環境,因此我們利用休息時間對村裏的環境污染狀況展開了一系列調查,希望藉此瞭解家鄉的環境現狀,找到改善家鄉環境的對策,為家鄉的環境保護事業盡一份力。

二 調查過程及結果

實地觀察過程及結果

調查結果

據調查,很多人認為,目前唐坪村的環境大大不如十年前了,存在着一些問題,如河水存在一定的污染,有些時候村裏的空氣質量也不能盡如人意等等。被訪者普遍認為,確實應該加大力度、採取措施來加強對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被訪者就如何保護我們的環境紛紛提出了意見和看法,他們也表示願意從自身做起,參與到環境保護工作中來,為把我們唐坪村建設得更美儘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見人們對周圍的環境還是十分重視的,他們的環保意識也是很強的。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瞭解到:隨着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使環境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對人類生存和發展已經構成了嚴重威脅。解決環境問題已成為刻不容緩的重大任務。改變目前這種環境狀況,光靠環保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提高我們大家的環保意識。環境的污染和破壞不是一個人造成的,保護環境也應該是全社會的行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環境的義務。

同時,我們也懂得了:我們就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如果全地球人人破壞,天天破壞,地球就會變成垃圾場;如果全球人人環保,天天環保,就能創造一個美好的世界。讓我們攜起手行動起來,共同努力保護好地球 我們共同的家園。

改進意見

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要做到:

一水多用、節約用水。

慎用清潔劑,選用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防止造成富營養化。

不亂扔垃圾及廢棄物,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地點。

儘量不用、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再生利用的用品,減少白色污染。

儘量少用一次性用品。

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積極向環保部門舉報破壞環境的行為。

增強環保意識,愛護大自然,瞭解大自然,保護大自然,和大自然交朋友。

相信通過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的家園會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我們以這次活動為新的起點,為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家園而行動起來吧!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篇4

大學生家鄉文化調查報告隨着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外來文化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在享受外來文化帶來的快樂之時,往往忽略了培養着我們長大的本土家鄉文化,導致我們家鄉的文化不段沒落。一個地區的風俗是這個地區的特色,知道了地區的風俗,才算是這個地區的人,而現在的人們因為忙碌的工作與學習已經淡忘了自己的家鄉風俗。因此我從家鄉文化入手 ,通過蒐集資料,瞭解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識的層度。

一、調查目的:

為了解目前我校在校學生對家鄉文化了解的真實狀況,我們特進行此次問卷調查

二、調查對象: 武漢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地點: 學校食堂,學生宿舍樓

四、調查時間: 20xx年5月27號——20xx年5月29號

五、調查方法:

調查採用集體開卷式,不記名問卷的方法。學生問卷,共發下調查問卷35份,總共收回有效問卷35份,所有數據全部採用人工統計處理分析,有效率達100%。

六、調查內容:

1.性別

2您的家鄉是哪裏?

3您所在地春節有哪些習俗

4您的家鄉春節期間有忌做針線活嗎?

5您對以上習俗的態度是

6您對家鄉文化有多少了解

7您知道家鄉有哪些名人

8您對家鄉的飲食有什麼特點

9中國各地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您認為造成民俗文化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10您的家鄉大年七年級基本上幹什麼?

11您覺得家鄉文化對你的影響?

12除夕夜您一般幹什麼?

13您的家鄉民俗文化最有特色的是

14您有宗教信仰嗎活動中的作用

15您認為傳統習俗在春節慶祝活動中的作用

16對於家鄉傳統風俗文化的保留工作狀況,您認為怎麼樣 17您家鄉春節氣氛如何

18您的家鄉結婚時喜歡用以下哪種方式

19您對家鄉文化的瞭解途徑主要是哪些方面

20對家鄉文化的發展,您的建議是?

七、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的認知

1. 關於家鄉習俗的瞭解(由來):調查結果也很令人意外,10%的人對

於家鄉的文化還是相當瞭解的,60%是比較瞭解,30%的人稍有了解,這種結果還是比較令人滿意的,大多數人還是保留着當地的風俗,身為自己土生土長的家鄉,他的文化不應該是瞭解甚多的嗎?這就要求我們大學生要更加關注自己家鄉的文化,且文化背後的故事。例如:每個地方的春節,過法也是千奇百怪,有早上吃團年飯的、有晚上吃的、有關冰燈的、有舞龍獅的、有吃餃子的等,這些都是因為各個地方的故事不同所紀念的節日方式不同。

2. 關於大學生對家鄉飲食的瞭解 :調查結果顯示,25%的人家鄉喜食辣,22.5%人家鄉口味清淡,27.5%的人家鄉口味較重(鹹),25%的人家鄉所有口味都喜歡,從上結果我們還調查出有很多的個人愛好,也受家鄉飲食的影響。民間的文化與飲食方面表現出了極大的積極與興趣,值得讚揚的是不同地區的人們對

自己家鄉的特色食品都是讚不絕口,從不同的飲食文化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新一代的繼承人已經開始趨於成熟了。美食文化節一方面展示了地區的特色食品,另一方面引導我們我接受和關注我們自己家裏的文化差異關於大學生對

家鄉飲食的瞭解:很多人都會説,我的家鄉沒有什麼好吃的,我早都吃夠了,我還是喜歡在外面吃小吃,或許我們忽略了一個問題,最原滋原味的東西才最有營養。但是,每個地方的食物都有其地方的特色。

3.關於家鄉民俗文化的特色:20%的人認為在服裝上,12.5%的人認為在節日上,45%的人認為在飲食上,22.5%的人認為在其他的方面,飲食上的民俗文化是最為突出的,中華美食具有歷史悠久、技術精湛、品類豐富、流派眾多、風格獨特的特點,是中國烹飪數千年發展的結晶。飲食在發展中形成了“十美風格”,講究味、色、香、質、形、序、器、適、境、趣的和諧統一。中國的烹飪,不僅技術精湛,而且講究菜餚的美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協調一致,因此地區的飲食特色比較豐富。

4.關於大學生對家鄉傳統習俗的看法:32.5%的人認為是活躍氣氛,22.5%的人認為是為了增加家庭凝聚力,40%的人認為是為了繼承傳統文化,5%的人認為是老人們的舊觀念。看來大多數的家鄉文化都被慢慢的繼承了下來,希望把它們發揚光大,且被後代子孫接受,還慢慢與這個時代相融合,但還有少數子孫不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底藴深厚,許多方面我們瞭解的都不夠,傳統的節日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是需要我們認真加以傳承和發展的。

5.有關家鄉傳統文化風俗繼承:20%的人認為繼承的非常好,45%的人認為繼承的比較好,32.5%認為仍需改善2.5%的人認為繼承的效果不好。從上看出家鄉傳統文化風俗繼承的不是太理想,由於現代社會在時間方面普遍上使用西方公曆為準,而中國傳統節日都是農曆時

間,因而使現代中國大部分人很難準確知道中國傳統節日日期;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能讓商家獲得更多、更高利潤,因而商家會在洋節進行大範圍促銷行動,造成洋節比中國傳統節日更熱鬧形象。

(二)大學生對家鄉文化發展的現狀與希望

伴隨着改革開放和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中外交流,這無疑對我國國民視野開闊和思維開放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但在此同時,國外文化及文化產品也隨之進入我國,全球化是當今世界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在全球化這柄雙刃劍面前,傳統文化承受着它狂風暴雨般的洗禮。在這場文化較量中,對於我們這個繼承了很多年的民族文化一定必須發展下去,思考傳統文化在全球化過程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讓傳統文化與時代相結合的措施等,很多年輕的人們都不願意去繼續過那傳統的節日,覺得沒什麼過頭,都喜歡去過西方浪漫有趣的節日,導致傳統節日失去了在人們心裏的地位。我們通過這次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對自己家鄉文化的發展沒有想法,覺得還要繼續保持舊的、好的傳統就好,對於家鄉的未來更沒有過多的建。但是,在這個與時俱進的時代,決定了我們不可能撇開現代文化而去發展傳統文化的問題。但是,傳統文化是遺留下來的歷史文化象徵,更確切地説,只有從傳統文化的上述現狀和定位出發,不斷推動傳統文化實現現代化轉型,並在傳統文化、現代文化與後現代文化之間保持適度的張力,就能更好的發展傳統文化。

家鄉十有調查報告篇5

我縣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脱貧致富的任務仍十分艱鉅。為了搶抓機遇,準確摸清全縣貧困底子,找準扶貧攻堅的突破口,大力實施精準扶貧,我們組織專班人員,對全縣貧困人口現狀與脱貧對策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全縣貧困人口的狀況與分佈

通過逐户摸底、建檔立卡,xx年,按照國家劃定農民人均純收入2736元的貧困標準計算,全縣共有貧困人口x户、x人,佔全縣農村人口的x%。具體狀況和分佈如下:

??從貧困人口收入水平看,在x户貧困户中,人均年現金收入在1500元以下含1500元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1501—xx元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xx—2500元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2501—2736元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

??從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看,户均離村主幹路21公里,其中離村主幹路5公里以上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户均當家田12畝人均037畝,其中無當家田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飲水困難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未通廣播電視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住危房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x%。

??從貧困人口分佈情況看,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巡檢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xx鎮有x人,佔該鎮農村人口的x%。

??從重點貧困村分佈看,全縣有省定貧困村41個,其中,xx鎮6個,xx鎮6個,xx鎮6個,巡檢鎮4個,xx鎮4個,xx鎮3個,xx鎮3個,xx鎮3個,xx鎮3個,xx鎮3個。此外,xx鎮和xx鎮為全市重點貧困鎮。

??從貧困户類型看,全縣貧困户大體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為暫時型貧困户因災、因病、因學和多子女等。這類羣體一般經過3—5年的時間,通過政府幫扶和自身的努力可實現脱貧第二類為資源能力型貧困户缺土地、資金、技術等。這類羣體通過政府幫扶可以較快實現脱貧第三類為特殊型貧困户傷殘、智障、無後續勞動力資源等。這類羣體無法通過幫扶實現脱貧,只有通過政府救助或納入低保才能保障基本生活水平。

二、致貧的主要原因

??自然條件惡劣。全縣11個鎮區中,有7個鎮屬於高寒山區,耕地少、地力脊、石漠化嚴重,山洪、泥石流、乾旱等自然災害頻發,羣眾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脆弱,農業比較效益低。xx年,7個山區鎮農民人均純收入為9200元左右,比丘陵4個鎮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少3300多元,貧困發生率比丘陵地區高出11個百分點。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一是交通不便。目前,雖然羣眾的出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但仍然不能完全滿足生產生活的需求,主要反映在部分山區行政村還沒有通水泥路,大多數自然村交通狀況改善不大,羣眾行路仍然不便。據調查,全縣有9個行政村村級公路未硬化,17個行政村村級公路硬化不徹底斷頭路,60%的自然村是泥土路。二是飲水困難。我縣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以來,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飲水難問題得到解決自然條件較差的地方,特別是山區飲水難的問題依舊突出。如xx鎮孫山村羣眾生產生活用水、畜禽飲水主要靠水窖蓄水,水質極差,遇到天旱,基本上都是買水吃。目前,全縣飲水困難的有212萬户、7萬人。三是居住條件差。全縣有382萬户、126萬人居住在土坯房或石板房中,佔全縣農村人口總户數的319%。這些土坯房大多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建成的,由於年久失修,大部分已成危房。四是電力供應不足。在實施第一輪農村電網改造時,我縣農村用電負荷設計較低,隨着羣眾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不斷增加,原有的供電負荷無法保障正常運行,尤其是輸電線路末端用電矛盾更加突出。

??公共服務不到位。在羣眾就醫方面,據調查,全縣還有170個村級衞生室不達標。許多村衞生室由於醫療設備不足、醫療水平和服務能力弱,羣眾除了傷風感冒外,一般都在鎮裏或縣城看病,導致不少村衞生室面臨生存危機。在學生上學方面,教育資源的整合使學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但也造成了上學難的問題。如教學點的撤併,導致很多國小生、特別是山區國小生上學要走很遠的路,家長十分擔心。一些條件較好的家庭,只好把孩子送到鎮裏或縣城上學,家長陪讀。這樣不僅造成農村教學資源浪費及城鎮教學資源不足,而且由於陪讀又造成一個勞動力的閒置浪費。同時,全縣還有37個教學點需要改建完善。

??產業支撐能力不強。一方面,涉農企業帶動能力弱。近年來,我縣涉農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迅速,但整體實力不強,尤其是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產業化經營程度不高,尚未真正形成產業鏈條,“企業+基地+農户”、“合作社+基地+農户”等模式帶動作用不明顯,農户從企業或合作社中得到的實惠不多。另一方面,產業優勢不強。要使農產品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必須發揮好資源優勢、產業優勢。我縣養殖業、林特產業已初具規模,但普通產品多,特色產品少大眾產品多,品牌產品少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缺乏競爭優勢,市場抗風險能力不強。

??資金投入不夠。一是專項扶貧資金投入少。由於我縣不屬於國定和省定貧困縣,國家投入的扶貧資金較少,我縣每年僅對11個村進行重點扶持、整村推進,扶持作用不明顯。同時,大部分村長期得不到政策扶持,貧困程度越來越嚴重。二是行業扶貧資金投入不夠。如現在農村建一套磚木或磚混結構房屋,少則需要7—8萬元,多則需要11—12萬元。目前,國家危房改造等補貼政策資金大約在10000元左右,相對建築成本而言,這些補貼無疑是杯水車薪,真正的貧困户因缺錢而無力搬遷,從而享受不到國家搬遷扶貧的優惠政策。三是村級投入缺乏來源。近年來,由於爭取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大都需要村級配套資金,導致許多村負債累累,發展產業、加快建設的能力大大削弱。如硬化1公里村級道路,國家補助10萬元,而實際需要投入25萬元以上,每修1公里路資金缺口達15萬元以上。據調查,全縣村級債務高達183億元,平均每村達648萬元。四是自身投入嚴重不足。缺生產發展資金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176%。這些農户一年的收入除了保障基本生活和簡單再生產外,沒有餘錢,他們有擴大再生產的願望,一部分還有擴大再生產的能力和技術,但苦於缺乏資金,只能“望洋興歎”。據調查,在x户貧困户中,户均欠外債526元。

??村級黨組織“領頭雁”作用發揮不充分。據調查,一些有煙葉、茶葉、香菇等產業的村級黨組織能夠發揮積極作用,帶頭致富、帶領羣眾致富,但也有一部分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問題嚴重。如有些村幹部思想觀念保守,市場信息不靈,缺乏帶領羣眾致富的本領有些村幹部“等、靠、要”思想嚴重,習慣於張口要項目、要資金,沒有發揮主觀能動性去謀劃項目、爭取項目還有少部分村幹部羣眾觀念淡薄,對困難羣體無動於衷,每年僅靠民政救濟進行安撫,而不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着老百姓脱貧致富。

??人力資源不足。人力資源不足致貧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793%。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缺技術。這類貧困户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17%。這部分貧困户主要是勞動力文化水平太低,大部分只有國小以下文化程度,對新技術、新事物、新觀念和新的經營理念接受能力不強,缺乏致富技能。二是缺勞力。這類貧困户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188%。我縣勞動力外出務工已成為許多農民家庭脱貧致富的主要因素,而勞動力少的家庭,主要精力用於農活,無暇外出務工,導致家庭長期陷入貧困之中。三是家庭負擔重。因病、因殘致貧的有6800户,佔貧困户總數的40%因供養子女上學和贍養老人致貧的有x户,佔貧困户總數的35%。由於教育、醫療、養老等問題,導致這類貧困户家庭負擔重,難以實現穩定脱貧。

三、脱貧的對策與建議

??堅持改革創新,切實完善扶貧工作機制。一是建立精準扶貧工作機制。按照縣為單位、規模控制、分級負責、精準識別、動態管理的原則,對每個貧困村、貧困户建檔立卡,建立全縣扶貧信息管理系統,實現與省市聯網、資源共享和動態管理。深入分析致貧原因,分類施策,逐村逐户制定幫扶規劃和具體扶持措施,細化脱貧標準,集中力量分期分批予以扶持,確保貧困户3年時間內穩定脱貧。二是健全駐村幫扶工作機制。紮實開展以領導聯鎮幫扶、單位駐村幫扶、幹部聯户幫扶、鎮區主責幫扶、社會參與幫扶為主要內容的“五幫”活動,下大氣力抓好“五幫”活動的組織計劃、協調管理、督辦考核和總結表彰等工作,確保每個貧困村有幫扶單位和駐村工作隊、每個貧困户有幫扶責任人。三是完善扶貧督辦考核機制。要將扶貧開發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考核的範圍,加大考核力度,適時出台對扶貧開發工作開展檢查考核的辦法,每半年召開一次督查會議。對各鎮區的考核,要把減貧指標和貧困村的面貌變化、扶貧產業的培植髮展作為考核內容對縣直各單位的考核,要以“五幫”活動的效果為目標,檢查深入到所聯繫的村幫扶活動情況,實行脱貧對象銷號制,把每年幫扶脱貧户的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依據。每年年底或次年年初,全縣進行表彰,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扶貧開發的良好氛圍。

??爭取多元投入,全方位籌措扶貧資金。一是積極爭取上級部門扶持資金。搶抓當前我縣比照享受幕阜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同等政策和將南河流域納入連片扶貧開發主戰場的重大機遇,縣發改、財政、扶貧開發、國土資源、林業等部門要加大赴省到市彙報對接力度,積極爭取各類扶貧項目資金。二是不斷增加地方財政投入。按照《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創新機制紮實推進全省農村扶貧開發工作的實施意見》鄂發〔xx〕12號要求,各級財政要建立與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精準扶貧相適應的財政扶貧投入增長機制。縣級財政要逐年增加扶貧專項資金預算,加大扶貧開發的投入力度。三是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依據《南漳縣扶貧貸款貼息項目管理實施細則》,按照公平公開的原則,堅持多家聯合會審機制,鼓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各類市場主體加快發展,加大資金投入,擴大規模,帶動貧困户脱貧致富。

??整合各種資源,加強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建設。為了探尋“精準”之道,要想在短期內解決新一輪確定的41個貧困村脱貧問題,補齊農村發展的“短板”,就必須走整合資源,合力攻堅之路。各相關部門、各鎮要在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開展扶貧“大合唱”,把有限的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各種資源有效整合,用活用好,發揮作用和效益。一是大力實施“323”脱貧攻堅行動。即實施縣、鎮區、村三級聯動為每個特困村整合200萬元資金,集中解決飲水、交通、住房、產業發展和公共服務“五大突出難題”實行“一名縣‘四大家’領導聯繫一個村、一個縣鎮工作專班進駐一個村、一批項目資金整合扶持一個村”的工作模式。切實做到項目整合、資金整合、力量整合,努力實現精準到村、扶貧到户。二是與“三萬”活動相結合扶貧。針對全縣仍有9個行政村未通水泥路的實際,要切實採取“爭取國家計劃和政策扶持一點、縣財政預算一點、部門幫扶一點、一事一議自籌一點、社會各界捐助一點”的“五個一點”的辦法,整合交通、發改、扶貧等方面專項資金,結合今年開展的以“村村通客車”為主題的“三萬”活動,11個縣直部門“一對一”重點包保幫扶,合力破解資金瓶頸,確保今年11月底前徹底實現道路“村村通”。三是與政府“十件實事”相結合扶貧。今年全縣將籌措整合資金21億元,重點解決教育、交通、衞生、養老、法律援助等十項民生工程,切實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條件。

??注重標本兼治,不斷增強造血功能。扶貧開發只有做到標本兼治,才能斬斷貧困“窮根”。除了通過提高低保、醫保、養老等社會保障和教育、住房、飲水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兜底式保障貧困人口基本生存問題之外,解決穩定脱貧問題最終還是要靠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自我發展能力。一是扶持發展特色支柱產業。充分發揮我縣的資源與生態優勢,以“中國有機谷”建設為載體,以“特色、精品、高效”為目標,加快現代農業體系建設,把各地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通過建設產業園區,培植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家庭農場、種養大户發展現代農業,拉長產業鏈條,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形成特色有機產業集羣,探索、推廣“龍頭企業帶基地、大户帶小户”的辦法,讓農民收入得到快速增加。二是大力開展勞動技能培訓。依託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就業培訓、“雨露計劃”、九年義務教育等,通過務學、務農、務工等智能和技能學習,不斷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增強貧困户脱貧致富的造血功能。三是激發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在必要的扶持下,貧困户要摒棄“等、靠、要”的思想,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依靠自身力量實現自我脱貧。在縣直相關部門提供培訓、務工、創業信息的前提條件下,貧困户要積極主動就業創業,實現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切實提高收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