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陳的調查報告5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6.28K

每個人在寫調查報告的時候,一定要將整場調查的經過梳理一下,為了記錄下自己參與調查的感受,我們可以寫一篇調查報告,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陳的調查報告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陳的調查報告5篇

陳的調查報告篇1

大學理工科學生都要學習“高等數學”。但是有很多學生為學習“高等數學”而苦惱,他們感覺“高等數學”學起來很吃力,抱怨“高等數學”的考核方式。為探索更好的學習方法、教育模式與考核方式,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分析了本校大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認可的教育模式及考核方式,最後提出了建議。

此次問卷發佈在“問卷星”專業在線調查問卷平台,以電子版進行調查,共有783名學習“高等數學”的學生參與答卷,其中男生349人,女生434人;大一的學生佔50.57%,大二的學生佔26.56%,大三的學生佔19.67%,大四的學生佔3.19%。問卷內容主要包括大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學習方式、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對教師的評價、對教師的建議和期望、網絡視頻教學與答疑、網上考試製度等九個方面的問題。調查結果發現,大學生對“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不夠積極,遇到的困難多,解決問題的積極性不高。同時,對教師的教學並不是特別滿意,希望有所改善。而對於網絡教學與考核則表示願意嘗試。

一、高等數學的學習態度

綜合分析可知,我校大學生在“高等數學”的學習上並不主動,且動機比較實際化。

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

這部分採用的是多選項問題調查。據調查統計,我校大學生“高等數學”的學習情況並不樂觀。而問及原因時,近65%的學生表示是因為毅力不夠和學習方法不對,有大約54%的學生是因為自己主觀上不主動學習,也有半數學生是因為把時間花去學生工作、自己的興趣愛好等(見圖3)。

而問及學生聽課興趣不大的原因,有近半數學生表示是因為教師的講課方式、講課內容和課程的實用性。

其次,30%左右的學生是因為對課程本身不感興趣。

而問及學生課後學習積極性時。大部分學生是因為自身的惰性、過於依賴期末考試的重點和學習氛圍不好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也有半數學生是因為課程太難學不會,於是就不想學(見圖4)。由此可以看出,我校學生的自我控制力和自學能力都比較弱,沒有較好的學習工作規劃。

三、 學習方式

學習上遇到問題時,68.79%的學生會選擇自己先思考一段時間,解決不了再查找參考書;14.14%的學生會把解決不了的題目丟在一邊;13.38%的學生會向教師或同學請教。

既然學生大多喜歡上網查找資料,那麼學校可以多多完善、宣傳相關的校園網站,以幫助學生學習。

四、解決難題的方法

除了尋求教師的幫助,63.31%的學生表示願意在班裏建立學習小組(大約5~10人),小組定期一起學習討論,將大家無法解決的問題統一起來,再向教師求解;56.56%的學生表示願意從班裏選出一些成績比較優秀的同學,組成一支答疑隊,平時有疑問可以先問他們,他們解決不了再彙總詢問教師;45.73%的學生則喜歡自己上網查找答案(見圖6)。

大約60%的學生認為最適合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為:掌握課本知識後主動尋找資料深入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近32%的學生選擇尋求教師的指導再結合自身的興趣學習。

在提高自己學習質量的問題上有大約70%的學生喜歡制訂一個合理的計劃和尋找一個志同道合的學習搭檔互相監督鼓勵。而近60%的學生則認為多多和教師接觸,培養和教師的感情同時增進對該學科的興趣能幫助自己學習。

五、 對教師的建議和期望

有77.32%的學生希望教師能定期提供一些比較典型的、概括性強的題目以供練習,54.27%的學生希望教師在qq上創設討論組,學生可以隨時將待解答的問題放上去,教師看到後進行解答。49.68%的學生建議每隔一段時間讓學習委員收集問題請老師統一解答,44.71%的學生希望教師有固定的坐班時間,留在辦公室讓學生去諮詢(見圖7)。

由分析不難發現,我校大學生在學習上還是希望得到教師較多的幫助,很注重追求所學知識的實用性,同時又希望教師講課能更加生動、有趣。

六、網絡視頻教學與答疑

對於視頻教學,大約56%的學生表示沒接觸過,希望先試行一段時間,26.5%的學生表示喜歡,但是有近18%的學生直接表示不喜歡。絕大部分學生認為視頻教學的優點是聽課方便、在自己寢室就能上課,有近半數學生認為這種網絡課堂教學方式靈活。學生擔心的是網絡問題和環境會影響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其次是擔心提問不便和與教師同學接觸變少。從分析看來,學生比較擔憂的是自律性問題,如果真要實施視頻教學的話,如何監督學生認真聽講成了一大問題。60%的學生喜歡網上答疑,覺得平時課間時間太短、與老師接觸機會少,網上答疑方便又省時,也有利於性格靦腆的同學提問。餘下學生表示不喜歡,更喜歡當面與教師進行交流討論,認為教師當面講解更有利於理解。 對於網絡教學平台上該放什麼的問題,絕大部分學生都傾向於教師講課的視頻、參考書和定期更新的題庫。其次有63%的學生則希望能看到教師佈置的作業。

七、網上考試製度

分析報告顯示,與傳統考試相比,74.65%的學生擔心考試監督方面可能不夠,會影響公平,52.74%的學生認為網絡解決了筆答試卷存在命題不嚴謹、閲卷不規範、標準不統一等諸多問題。62.42%的學生卻認為網絡考試方便,且沒有傳統考試氛圍的壓迫感,不會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

在傳統考試與網絡考試的選擇中傾向前者的較多,其次是表示中立的。在考試製度的改革問題上,68.41%的學生希望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試成績只做參考;另外有大約60%的學生希望增加考試的靈活性,應用多於理論和調整卷面考試和平時成績的比例,平時成績所佔份額大於卷面成績。

八、結語

當前我校“高等數學”的教學狀況不容樂觀,需要進一步加大教改力度。對此筆者提出了以下4點建議:

1.本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獨立思考性不強,過度依賴於參考書和教師。

2.本校大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困難歸根結底在於自覺性、自律性不夠,學校要鼓勵大學生從中學的依賴性學習習慣中跳脱出來,養成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

3.多數學生表示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交流,請教問題,希望上課方式更加生動,也希望所學教程能與將來的實際工作掛鈎。若想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得從根本出發。建議學校採取積極措施,在幫助學生的同時更多地是鼓勵他們獨立思考。

4.本校大學生對網絡平台教學和網上考試並沒有太大的牴觸,但也沒有過於明顯的擁護,這是因為學生對其瞭解不多,希望學校可以先試行,讓學生接觸後再做考慮。但是學生對網上答疑還是比較推崇的,教師可以在這方面多做努力。

陳的調查報告篇2

良好的投資環境決定招商引資和經濟發展的成效。為客觀反映我縣投資環境現狀,瞭解廣大投資者對我縣投資環境的評價和意見,20××年初,縣統計局通過問卷調查和實地走訪,在全縣範圍內進行了一次投資環境調查。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共在轄區內的112個工業企業、商貿業企業和生產經營性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抽取樣本45個,其中對31個樣本進行了問卷調查,對14個樣本進行了走訪調查。調查對象涵蓋水電、化工、石油、板石、礦石和煤炭開採、商品零售、茶葉加工、房地產開發等11個行業。其中國有企業3個,民營企業20個,其它類型企業22個。調查樣本中境外投資企業(項目)34個,境內投資企業(項目)11個。

二、調查的結果

1、對投資環境的總體評價

(1)、經濟發展勢頭好,投資預期有信心。調查中有77.6%的調查對象對我縣的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同時認為我縣投資環境很好的佔31.8%,認為和其它地方差不多的佔30.6%,認為和其它地方差距很大的佔27.60%。對在我縣投資的預期回報充滿了信心和有一定信心的分別為29.1%和55.7%,信心不足和沒有信心的分別為11.4%和3.8%。

(2)、資源豐富、投資成本低。調查中因資源豐富而在我縣投資的佔32.0%;因政府支持,投資環境好的佔26.0%;因政策優惠,環境寬鬆的佔20.0%。由於政府採取了“你發財,我發展”的戰略思路,降低了准入門檻,使投資者大大降低了投資成本。

2、對基礎設施方面的評價

調查問卷反映,有30.8%的調查對象認為我縣的交通、物流方便;69.2%的調查對象認為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亟待改善。對當前的通訊及信息化狀況滿意的佔30.8%,基本滿意的佔61.5%,不滿意的佔7.7%。調查對象對供電服務認為滿意的佔23.1%;基本滿意的佔60.5%;不滿意的佔16.4%。調查對象對金融服務狀況感覺滿意的佔38.5%;基本滿意的佔61.5%。調查結果表明我縣的社會基礎服務不盡人意,直接影響了投資者的生產經營環境,急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努力解決交通、通訊、電力供應方面存在的問題。

3、對宏觀經濟環境的評價

(1)、從土地管理、工商管理、行業扶持、項目審批、環境保護、規劃管理、税費優惠政策共七個方面的宏觀經濟環境調查的結果看:認為有利於吸收投資的佔52.5%;亟待改善和配套的佔41.2%;不利於吸收投資的佔13.7%。調查中對土地管理、項目審批方面的認同率高,普遍認為土地資源供給價格較低,政策優惠。其中土地供給方面的滿意度為80.0%;項目審批方面的滿意度為62.5%。

(2)、對我縣的勞動力資源表示基本滿意。76.3%的調查對象偏好於僱傭本地工人,且對本地勞動力價格滿意率為84.6%。對我縣的市場規模、融資環境評價較低。其中對融資狀況的滿意度僅為30.7%。

4、對政治社會環境和法制環境的評價

(1)、調查結果顯示:政府部門提供的服務是比較好的。有61.5%的認為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辦事效率較高;38.5%的認為一般。對政府部門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的現象有69.2%的企業沒遇到過;30.8%的企業受到或者經歷過。有74.6%的調查對象沒遭遇過吃拿卡要;有25.4%的對象曾經歷過。

(2)、對我縣的政策法制環境表示滿意。所有的調查對象在投資經營過程中,合法權益都能得到法律保障。

5、對生活及文化娛樂環境的評價

調查對象對社會治安和安全感滿意的為79.3%;對生態環境滿意的為68.3%;對我縣當前的休閒、娛樂等文化生活服務業普遍感覺不滿意,認為不好或比較落後的各佔50%。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交通、物流不暢。調查過程中業主們普遍反映火車運力緊張、公路設施極其落後是我縣縣當前投資環境中存在的最大問題。雖經近幾年的建設,我縣基礎設施較以前有了很大改觀,但遠遠滿足不了當前企業、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嚴重製約着我縣的招商引資工作。

2、羣眾阻擾業主生產、建設現象時有發生,有關部門協調能力不強。調查中有近四成的業主反映,近三年中都不同程度的遇到過居民阻擾生產、建設的事情,主要表現為道路交通和土地糾紛,其中礦山開採企業經歷最多。

對此,政府有關部門協調不及時,不得力,一件事情經常要幾個月才能解決,嚴重影響企業的生產。

3、優惠政策執行不夠,未能落到實處,政府部門的誠信度有待提高。調查結果表明,優惠政策是我縣投資環境中最具吸引力的因素。但是,相當部分業主反映優惠政策兑現力度不足,沒能落到實處,當企業引進後,優惠政策被打折,極大的傷害了外來投資者的感情,影響了我縣的投資環境和招商形象。

4、部分職能部門的服務有待加強。調查對象對我縣個別單位辦事效率的認同率較低,只有41.8%,同時有22.8%的調查對象對部分職能部門提出了具體的意見。問題主要集中在:部分職能部門辦事程序複雜而且缺少透明度;有的部門檢查頻繁,重罰輕管;個別公務員自身業務素質低,辦事拖拉;還有的部門缺乏對企業的瞭解和溝通,工作缺乏靈活性,官僚作風存在。

5、生活環境不盡人意,文化娛樂業發展落後,居民業餘休閒活動匱乏。

四、對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的建議

1、多方面爭取,積極改善我縣的交通物流現狀。在目前還無力改善出境公路狀況的情況下,政府要出面爭取鐵路部門的支持,逐步改善居民出境難、貨物運輸不暢的現狀。

2、制定考核評價體系,建立改善投資環境的長效機制,營造可持續發展的投資環境。縣上應強化投資環境監督機構,切實有效的受理和處理外來企業的投訴案件,促進外來企業投訴處理步入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建立投資環境評價機制,由縣紀委,監察局牽頭,定期對影響我縣投資環境的行政效率、法規政策、收費環境、社會治安、社會服務等進行檢查,限期解決存在的問題。

3、政府各部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誠信度、工作協調能力,增加工作透明度,承諾的優惠政策就要兑現,並一視同仁,陽光操作。對各種糾紛政府主管部門要及時予以協調解決,切實維護投資者的正常生產經營環境,堅決杜絕“三亂”現象和“吃拿卡要”現象發生。

4、加快發展縣城文化娛樂、休閒產業。良好的工作環境固然重要,舒心的生活環境也不可忽視,高質量的生活條件和生活服務水平也是提升招商引資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要積極引導,加快居民文化娛樂產業的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進一步改善全縣投資環境。

陳的調查報告篇3

一.實習目的

綜合地理野外實習時課堂教學的延續,是培養學生掌握野外調查與分析的基本方法,進一步豐富和拓寬知識領域,培養初步的地理科研能力,以及進行德智體美全面教育的教學過程,是一個獨立的重要教學環節。

1.掌握地理野外考察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調查的能力,並通過野外實習

加深、加強課堂所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2.瞭解實習區域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地域文化景觀的構成與基

本特徵,深入認識其環境、經濟、社會和文化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關係,從而建立起宏觀的、整體的思維方法。

3.通過對實習區域自然、人文等要素、現象及綜合景觀的觀察、感知,綜

合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理論與知識去發現、認知、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化對地理學各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併為以後的學習和參加社會經濟建設研究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

4.培養收集資料、分析問題、撰寫論文、彙報成果的綜合能力。

二.實習時間

12月19日12月20日

第一天:早上8點出發,首先到達北碚觀音峽進行考察,中午到達淶灘古鎮,下午考察參觀了古戰場釣魚城,傍晚時分到達縉雲山。

第二天:早上8點出發,考察了縉雲山地質、地貌、植被、土壤、旅遊等。下午2點半參觀了西南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地質實驗室和天文館。

三.實習內容

第一站:觀音峽

觀音峽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文筆石旁的懸巖高處,有一個古剎,叫觀音閣,觀音峽由此得名。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知道了觀音峽屬於背斜,夾在水土和北碚兩個向斜中間。嘉陵江從西北向東南橫流過,切嶺成峽,遇谷成沱,分別形成著名的嘉陵江小三峽:瀝鼻峽、温塘峽和觀音峽。同時,老師還給我們介紹如何使用羅盤測量巖層產狀,識別巖層的走向、傾向、傾角等要素。這裏因江流下切,暴露於地表,地質發育完全,斷層結構清晰,是一天然地質陳列館。觀音下壁兩岸由二疊系、三疊系、侏羅系構成,巖石由紫色泥頁巖、砂巖、石灰巖組成。土壤主要以紫色土為主,但在山地為黃壤,還有一些地方有石灰巖土。而其地貌,山前丘陵,背斜低山。岸壁陡峭,伴多層溶洞;植被繁茂,育萬種生靈。河水泉

水沿崖飛瀉直下,汽車火車借江擦肩而行。江輪汽笛聲聲,漁船應和綿綿,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第二站:淶灘古鎮

淶灘古鎮位於重慶市合川區東北28公里,建鎮於宋代,佔地0.25平方公里,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古鎮上面懸崖峭壁,四座城門呈十字對稱,寨牆全部都是半米多長的條石砌成。其中清同治元年增修的甕城為重慶唯一,具有甕中捉鼈的禦敵功效。淶灘古鎮依崖築城,民居宅院沿街巷一次排列,呈現出典型的山寨式場鎮風貌特色。古鎮內還保存着清代建築文昌宮,宮內戲樓平台外欄木刻浮雕,藝術價值極高。古廟建築在

淶灘古鎮內較多,其中主廟二佛式最出名。上殿坐落鷲峯山頂,下殿位於鷲峯山間,佔據較好的自然風水地。一個鎮子只要依山傍水,環境就不會差,淶灘就是這樣的地方。加上豐厚的文化遺產,淶灘古鎮真是鎮小名氣大。歷史文化底藴深厚,明清民居錯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樸典雅,因此古鎮的發展與其良好的地理環境息息相關,旅遊業便成為了其主要的經濟、市場發展中心,當然環境因素也不可小視,環境發展的好壞與古鎮發展的興衰相一致。

第三站.釣魚城

釣魚城位於重慶市合川區嘉陵江南岸釣魚山上,距合川城東5公里,相對高度約300米,佔地2.5平方千米。山下嘉陵江、渠江、涪江三江匯流,南、北、西三面環水,地勢十分險要。釣魚城分內外兩城,外城築在懸崖峭壁上,城牆繫條石壘成。釣魚城所在地的釣魚山及20餘平方公里的周邊地區,丘山起伏、綠樹葱蘢,地形地貌保持完好,且無工礦對水體、大氣污染之憂。在古

城上極目遠眺,羣山逶迤,江流蜿蜒,山林野趣,田園風光歷歷在目。釣魚城“方山丘陵、平行陵谷的地貌特徵”和“三江匯流”的地理環境,是真正的天、水、山、城合一”的自然生態環境。在釣魚城導遊給我們講解了階地的劃分,及河流的侵蝕和沖刷。而且釣魚城的內外兩城的設計均是極好的利用了釣魚城的地理環境。釣魚城內的古建築及寺廟保存得很好,天池、兵器都基本完好,通過對這些建築及佛像的參觀,就猶如千年的風光又重現眼前。釣魚城因其險、易守難攻的特點,使城防與淶灘古鎮的城防有所區別。在旅遊業的發展上,景區對文物的保護性較好,山路修建不多,景區內無居民居住,很好的保護了其自然環境。

第四站.縉雲山

縉雲山位於北碚境內,被列為亞熱帶森林自然景觀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

珍稀植物及風景資源。縉雲山屬川東平行嶺谷的温塘背斜之一段,厚層砂巖覆蓋山頂。在暖濕積分氣候條件下,發育和保存了我國東部亞熱帶典型的長綠闊葉林(地帶性植被)。生長着1700多種亞熱帶植物。其中有猴歡喜、無刺冠梨、縉雲瓊楠、伯樂樹、銀杏、紅豆和果上長有兩翅的飛蛾樹等珍稀植物。三種還有世界罕見的活化石樹水杉。縉雲山屬盆地低山,影響相撞植被類型及分佈的主要因素是受人為作用程度的大小。其次是局部地貌因素構成的生境條件,使之對水分、熱量、光、土壤等產生分異,導致此生植被在演替序列上的差異。其主要植被類型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常綠針、闊混交林、亞熱帶馬尾松林、灌草叢。縉雲山的主要土壤為山地酸性黃壤。

在縉雲山的實習中,我還看到了存在的一些問題。縉雲山在被保護起來後,其旅遊業的發展太過頭,山上山下存在一種侵蝕現象。山上修築的道路太多,甚至有些農村居民另開小路,農家樂隨處可見。這些都加重了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還有些

農村居民賣竹筒飯來掙錢,造成亂砍濫伐,遊客對環境的污染也更加嚴重。山下的零散式建築,造成旅遊業規劃的障礙。

農民與政府的社會衝突在這些基礎上才能得以解決,所以,怎樣對旅遊進行科學的規劃值得進一步的研究。

第五站: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

在地質博物館中,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典型巖石、礦物、化石;參觀天文館,領略宇宙的無窮魅力;看到了天文望遠鏡,以及投影在白紙上的黑子;觀看了行星、恆星的運動特點,西南大學地質博物館也展示了西南大學對地質的深入研究。博物館內還通過古生物模型地台,晶體旋轉展示來展現西南大學對地質研究的卓越成果。

實習總結

通過這次的野外實習,我收穫到了很多知識。對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地理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對地貌、地質以及巖石礦物有了更多的認識。通過對釣魚城、淶灘古鎮的實地考察,我學會了怎樣用人文地理的思維方式去分析歷史文化古蹟。通過對縉雲山、小山峽的觀察,我學會了怎樣去觀察土壤、巖石結構,分析其特徵。野外調查實習是一次很難得的機會,讓我們把書本上的知識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起來,是一次很好的實踐鍛鍊。讓我受益匪淺。

陳的調查報告篇4

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物流業已成為引導生產、促進消費的先導行業。銀川作為全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培育和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對於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運行質量意義重大。在加快推進xx市“兩個最適宜”城市建設進程中,必須高度重視並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

一、xx市物流業發展現狀

“十一五”以來,市委、市政府把現代物流業作為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之一,圍繞增強區域中心城市聚集輻射功能,積極構建以銀川為中心的西北地區區域性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快建設方便快捷輻射全區及周邊地區的物流通道,積極打造“一核一帶三港十中心”的物流框架,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平台。xx市物流業總體規模快速增長,服務水平顯著提高,發展的環境和條件不斷完善,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日益顯現。

(一)總體規模快速增長

20xx年,xx市社會物流總額完成1288.61億元,同比增長24.4%,佔全區社會物流總額的50.4%;全市物流相關行業增加值完成89.87億元,同比增長12.9%,佔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11.8%,佔第三產業增加值的26.3%;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運量 12369萬噸,比上年增長8.8%;完成貨運週轉量274.47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8.5%;全市物流相關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額完成35.66億元,比上年增長76%。

(二)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市委、市政府先後出台了《xx市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意見》、《xx市加快培育物流配送骨幹企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等政策。通過安排服務業扶持資金、對企業貸款貼息、資金補助等方式,大力培育物流配送骨幹企業,支持工商企業將物流業務剝離外包,鼓勵物流配送企業在重點物流中心(園區)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倉庫,支持物流配送企業信息化升級改造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實施,使我市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

(三)物流基礎設施條件逐步改善

目前,xx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鐵路、公路、航空為主體的物流運輸通道。銀古物流、眾一物流、原野物流、銀川陸港、佳奇石化物流中心等引領銀川物流業快速發展,隨着xx市東、中、西部共四個產業帶,即東部能源化工產業帶、中部綜合產業帶、沿黃河產業帶和西部沿山旅遊休閒生態產業帶產業佈局的逐步形成,寧東物流園區、望遠物流園區、空港物流中心、公鐵聯運物流中心等正在加緊建設,xx市物流業發展的框架基本構成。

(四)物流企業趨於多元化

全市從事“物流、運輸、倉儲”等業務的工商局註冊企業586家,佔全區數量的56%以上,註冊資金在500萬元以上的有73家。有“4a”級物流企業1家,“ 3a”級物流企業7家,“ 2a”級物流企業2家。主要有本土傳統運輸企業、貨代企業、從大型國企中分離出來的專業物流公司、大型商貿、農資連鎖配送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國內知名物流企業駐銀川分支機構等六類,已初步形成結構多元化、服務多樣化、內外結合、充分競爭的市場主體。

(五)物流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近年來,政府和企業加強聯動,合力推進各種物流信息技術在實踐中的創新和應用。信息管理系統、gps全球定位系統、條形碼技術等現代管理技術在物流行業得到不同程度的應用,物流現代化裝備利用率不斷提高。銀古物流、寧夏郵政速遞物流等企業依託自身業務積極開展物流信息平台建設,佳奇物流自主開發的物流信息系統即將進行最後測試。這些都為銀川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奠定了基礎。

(六)物流人才隊伍建設步伐加快

寧夏大學、寧夏廣播電視大學、寧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均已開展中高職物流技能人才的培養,初步形成了商貿物流人才培養多層次教育體系。同時,加大物流人才培訓和引進工作,使物流人才結構更加優化。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發展規劃執行不力

上一輪公路主樞紐規劃的五個貨運站場(東環貨運站、文昌路貨物儲運站、永青公鐵聯運站、銀古貨運站、良田貨運站),除銀古物流中心外,其餘四個都沒有建設完成,規劃的貨運站場建設進度與規劃本身要求相比嚴重滯後。分析其原因:一是未能及時將行業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各相關部門的配合與協調不夠,使得規劃實施難以保證。二是政府與執行者意願沒有很好統一,實際建設環境有限等因素使得規劃執行困難。三是規劃執行階段適逢我國物流業剛剛起步之時,企業整體實力不強,站場建設缺乏市場主體,規劃執行面臨諸多困難。

(二)物流園區(中心)建設缺乏整體性規劃

一方面,規劃的貨運站場建設未完成,另一方面。規劃之外的物流園區(中心)卻越建越多。目前,xx市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的物流園區(中心)有5個,正在建設的有8個,即將建設的有2個。一些大型企業如寶塔石化、新華百貨、寶丰集團等也都有自己的物流基地或物流園區。

由於缺乏整體規劃,造成目前建設的一些物流項目佈局不盡合理,功能雷同,缺少與周邊產業發展的有機聯繫,對物流資源的吸納作用不強,產業集聚和規模效應難以發揮。而且對城市空間發展和城市道路交通產生了不良影響,制約了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完善,也不利於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現貨商品交易市場和物流園區未實行分類管理

隨着國家對物流業發展越來越重視,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出台,現在出現了一種明顯的傾向,有些項目名義上是建設物流園區,但實際上建的卻是現貨商品交易市場,甚至還在其中搞房產開發,造成了土地資源的進一步緊張。出現這種傾向的主要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可以搭上享受國家有關物流業扶持政策的順風車,從而享受土地、税收、融資、收費等一系列優惠,並且還可以享受國家和地方的資金支持。因此,不能將建現貨商品交易市場和建設物流園區等同起來,一起去分享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優惠政策和那部分為數並不多的扶持資金,而應實行分類管理。

(四)物流信息化建設滯後

從銀川目前的情況看,物流園區、貨運站場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技術手段比較落後,其信息化技術基本是僅用於貨物監控和配載方面。物流運作整體效能不高。

近幾年來,物流企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髮展信息化建設,各級政府也投入了不菲的扶持資金,但收到的效果並不顯著,投入和產出的比例不高,資金浪費現象嚴重。其主要原因是這些物流企業只站在了自己應用的角度去做這件事情,這種侷限性就決定了其建立的信息平台無法滿足物流企業、客户企業和政府管理部門3個層面的功能需求而使作用的發揮受到侷限。企業信息化應用率低,信息不暢通,難以形成網絡經營,已成為制約xx市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調查表明,各類企業對構建“xx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充滿期待。

(五)企業物流“越位 ”與第三方物流缺位

目前,xx市物流市場上存在着現實需求不足與潛在需求巨大之間的矛盾。一方面企業物流與第三方物流不能有效融合,導致社會物流需求不足。銀川大部分工商企業內部運輸車輛、倉儲等各種物流設施裝備的保有率仍然較高,自營物流現象比較普遍。另一方面,企業普遍認為自理物流成本過高,希望物流服務社會化。同時對物流企業在完善服務功能、降低貨損率、改善服務態度等方面有較高要求。因此,在企業的微觀層面有着巨大的潛在物流服務需求。但我市物流市場主體整體仍呈現小、散、弱的特點,服務產品多數集中在運輸、倉儲等基本物流環節,缺乏具有現代物流理念和管理經驗、能提供完善的綜合性的物流服務和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核心競爭力強、現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

陳的調查報告篇5

為了進一步加強我縣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建設生態文明示範縣。近期,我局組織人員對全縣生態環境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基本情況

黎平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南邊緣,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處,東接湖南靖州、通道縣,南連從江縣和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西倚榕江縣,北靠錦屏縣、劍河縣,系侗鄉腹地、侗族文化的中心。全縣轄23個鄉鎮和2個街道,共403個行政村,面積4441平方公里,總人口54萬人。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地方山清水秀,具有大量人文景觀及自然景觀。黎平境內兩岸杉木映印,一江巨筏長流,故有杉木之鄉之稱,屬貴州省十大林區縣之一,森林覆蓋率達71.43%。

黎平縣先後榮獲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2003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全國農業標準示範區(2006年)、全國綠色小康縣(2007年)、林業科技示範縣(2008年)、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10年)、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11年)及2015年中國生態魅力縣等榮譽稱號。

二、生態環境保護現狀

(一)生態創建穩步推進。2015年,我縣被評為中國生態魅力縣,是全國為數不多(25個)的縣份之一;共完成2個省級生態鄉鎮(德鳳街道、德順鄉)、5個省級生態村(朱冠村、八舟村、述洞村、平善村、四寨村)創建申報工作。

(二)生態工程進展順利。一是推進國家生態示範區創建活動,落實生態示範區目標責任制。二是推進生態家園創建活動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嚴防工業污染源向農村轉移。目前,我縣共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2座,特色小城鎮污水處理廠1座,生活垃圾填埋場1座、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1座;在建城鄉污水處理工程2座、醫療廢物處置中心1座。建成特色小城鎮1個,完成農村環境整治項目13個。獲批省級生態村3個(三什江村、平甫村、流芳村),獲批省級生態鄉鎮1個(茅貢鄉)。

2014年,共淘汰6300kva冶煉爐4台,關停整治木材加工企業26家,整治關閉縣城周邊五小企業12家,佔全省關閉黑煙囱總數的63%;縣城環境質量穩定達標、污染減排任務按時完成、飲用水水質達標率100%。

(二)生態綠化成效明顯。一是優化開發空間佈局。優化空間結構,加快人口和產業集聚,因地制宜發展旅遊業、農產品加工業等特色產業,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和生態功能定位的開發活動。二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以黎平國家級森林公園和八舟河國家級濕地公園為重點,設立生態安全保護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嚴格控制破壞生態安全的活動。三是加大生態屏障建設。進一步推進公益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等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加強林地保護和公益林管護。強化交通沿線、旅遊景區、城鎮周邊、重點民族村寨的綠化帶建設,加強工業園區、校園、社區等公共區域綠化工程建設,努力提升城市綠化覆蓋率。四是加強生態環境修復。紮實推進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建設,擴大工程實施範圍,減少水土流失。

黎平縣先後榮獲全國退耕還林先進縣(2003年)、國家級風景名勝區(2004年)、全國農業標準示範區(2006年)、全國綠色小康縣(2007年)、林業科技示範縣(2008年)、 全國綠化模範單位(2010年)、國家級生態示範區(2011年)等榮譽稱號。

2014年,肇興景區被列入國家4a級景區,被評為2014年中國最具價值文化旅遊目的地景區和全省十佳特色旅遊城鎮景區,黎平八舟河獲國家林業局批准試點濕地公園;全縣天然林面積達1392478.2畝、公益林面積達1832415畝、退耕還林共計6.8萬畝,治理水土流失2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提升到74.68%。

(三)生態宜居持續推進。一是按照綠色低碳城鎮建設標準,堅持規劃引領,尊崇自然風貌,突出民族特色,建設綠色城鎮。加大風景名勝區、旅遊景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功能區生態景觀保護與開發利用,建設綠地景觀系統。在市政設施、公共服務設施中使用節能技術,推行綠色建築建設;加強水源工程和管網建設,強化管網節水改造,完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回收、收運處置系統建設和廢物綜合利用工程。二是加強民族傳統村寨的規劃與保護,加大農村非物質文化遺產、文物古蹟、名鎮名村、古樹名木保護力度,特別是加大對重點民族村寨的保護,建設美麗鄉村。三是推動城鄉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統籌土地利用和城鄉建設,統籌城鄉產業發展,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提升城鎮化水平。

完成了125個行政村村莊整治規劃編制和第一批43個傳統村落保護髮展規劃編制。實施示範村建設27個、推進村建設44個,新農村建設向前推進。德鳳、高屯實現鎮轉街道,全縣城鎮化水平達35.5%。

(四)生態產業加快發展。一是發展綠色低碳工業。全面落實國家、省、州產業政策,推進農林產加工等傳統產業向生態化方向發展;民族醫藥、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向高端化發展;特色食品加工、特色旅遊商品等特色產業向規模化發展。二是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以農業產業園區和茶葉、油茶、中藥材等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有機的現代農業。三是發展生態文化旅遊業。以肇興景區為龍頭,古城翹街、八舟河景區、重點民族村寨為節點,科學規劃和佈局核心景區景點,精心設計旅遊線路,大力實施以肇興景區、古城翹街、八舟河景區為重點a級景區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生態民族文化精品旅遊。加快推進文化綜合旅遊改革試點工作,理順旅遊發展體制機制。

2014年,華新建材、宏宇芳香藥業、黔香園油脂、裕豐米業投產運行;一批食品加工企業加快成長,清潔化、環保型工業企業嶄露頭角。水口天香谷被列為省級農業與旅遊雙百示範園區,高屯現代高效農業示範園、中潮山核桃產業園建設繼續推進,新增茶葉基地4.2萬畝、油茶基地2.1萬畝、中藥材基地3萬畝。肇興景區被列入國家4a級景區,被評為2014年中國最具價值文化旅遊目的地景區和全省十佳特色旅遊城鎮景區侗族大歌實景實現試演。翹街古城牆修復工程繼續推進。堂安、四寨、銅關、地捫、黃崗、述洞等民族村寨旅遊景點培育有序推進,旅遊綜合收入達14.9億元。

(五)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黎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雨水充沛,水熱同季,海拔高差大,植物垂直地帶性分佈明顯,優越而多變的自然環境條件孕育了黎平豐富的物種資源。目前,黎平縣已建立太平山州級自然保護區1處,弄相山等縣級自然保護區11處,保護區面積達31551公頃,佔全縣國土總面積的 7.1 %。同時,以國家林業局林木良種繁育中心黎平縣東風林場為依託,認真做好以珍稀樹種收集保存為重點的東風林場樹木園建設,建成國家級林木良種繁育中心基地面積 8 公頃,現已收集保存各類樹種資源80科380餘種。

三、下步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契機,建立並完善環境與發展綜合決策機制,積極推進規劃環評、政策環評、戰略環評,在城市規劃,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土地開發建設等重大決策過程中,優先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充分評估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對可能產生重大環境影響的城市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重大決策行使環保一票否決權,避免出現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性影響的決策失誤。

(二)加大資金投入。優先保障生態環境公共財政支出,統籌好上級撥付資金的管理使用,加強對擠佔、挪用生態文明建設資金的監管力度。搶抓國發2號文件、省政協幫扶黎平同步小康、李克強總理視察黎平帶來的重大機遇,積極向上爭取專項資金,建立鼓勵發展的生態產業、環境保護產業目錄,對鼓勵發展的產業給予政策優惠,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和政策支撐。

(三)夯實隊伍建設。加強生態環保機構隊伍建設,充實生態環保執法力量,抓緊培養和引進生態文明建設急需的拔尖人才和專業人才,着力打造創新型生態環保人才隊伍,為城市規劃、能源開發、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產業調整、土地開發等重大決策提供強有力的信息、技術和人才支撐。

Tags: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