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對經濟調查報告5篇

欄目: 調查實習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37W

為了對社會面的相關問題做好深入瞭解,我們需要進行調查活動,同時將調查報告寫好,為了讓自己的調查經驗得到記錄,一定要認真寫調查報告,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對經濟調查報告5篇,感謝您的參閲。

對經濟調查報告5篇

對經濟調查報告篇1

一、發展現狀

延壽瑤族鄉位於汝城縣西南部,距縣城29公里,全鄉轄17個行政村,137個村民小組,16587人,全鄉現有勞動力11796人。近年來,我鄉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大事來抓,勞務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20xx年,全鄉外出務工人員達4420人,主要分部在廣州、東莞、深圳等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和本省其他縣市,年人均收入按5000元計算,總收入可達2210萬元,外出務工收入已成為我鄉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

二、存在問題

(一)輸出無序,呈“鬆散”型。目前,全鄉勞務輸出仍處在初始階段,對輸出工作調控、引導不力,很難找到適合的崗位長期固定下來,這部分隊伍難以發揮勞務輸出的規模效應。

(二)信息不準,呈“盲流”型。目前我鄉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仍然以傳統的血緣、地緣、友緣帶動為主,信賴於道聽途説和小道消息盲目外出,往往外出一、二個月返回,不僅給輸入地造成了社會壓力,也給家庭和個人帶來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三)素質低下,呈“苦力”型。全鄉外出務工人員中本科文化程度的只有60人僅佔外出務工人總數的1.35%,大專文化程度的186人佔4.2%,國中文化和中專文化的412人佔9.3%,國小文化程度的3762人佔外出務工人總數的85.15%;擁有較高文化程度和專業技能的人員比重較小,大多從事“挖煤、打沙”等“苦、髒、累、險”且工作時間長、體能消耗大的重體力工作,勞務報酬每月只在500元—800元之間。

(四)維權意識淡,呈“法盲”型。外出務工農民工羣體的法律知識欠缺是影響外出務工經濟收入的一個主要原因,由此而引發的勞務糾紛逐年上升。為數不少的自發性外出務工人員簽訂生死合同,遇到工傷事故、領不到工資等問題時,因不懂法和缺乏中介機構支持而無法維護個人的合法權益。

三、對策建議

(一)成立機構,健全勞務輸出組織體系。

要建立專門的工作班子負責領導,從縣人事勞動局職介中心到鄉鎮勞務輸出保障所、村就業工作站、組勞務信息聯絡員,要層層夯實責任,儘快形成強而有力的縣、鄉、村、組“四級”聯動抓管體系。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深入村組與羣眾展開面對面的交流宣傳,使廣大羣眾真正認識到勞務輸出是一項投資少、風險小、見效快的富民產業,動員引導他們積極外出打工,增加收入。

(二)加強培訓,提高務工人員整體素質。

一是要在更新羣眾的思想觀念上下功夫,引導羣眾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敢於追求未來美好生活,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幫助羣眾養成艱苦奮鬥的作風。要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來發家致富,靠自己的雙手架起通向富裕的金橋,在外面廣闊的世界裏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二是要在強化務工者素質上下功夫。提高外出務工者的素質,必須大力開展勞動力轉移培訓。培訓是提高農村勞動力市場競爭力、推動勞務經濟發展的“加速器”。要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與學校或有關培訓機構搞好銜接,根據市場需求,科學確定培訓專業和培訓內容,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減少盲目性和隨意性;堅持技能培訓與轉移就業緊密結合,積極推行“訂單培訓”、“定向培訓”、“學校墊資培訓”、“跟蹤企業培訓”、“校企結合培訓”等多種培訓模式,實行包學技能、包就業、包維權服務等“一條龍”服務的新模式。

(三)優化服務,切實方便外出務工人員。

一是要搞好用工信息服務。勞動服務機構要與廣東等發達地區建立用工信息平台,多聯繫一些輸出渠道,多闢建一些勞務基地,多提供一些勞務信息,使外出務工從“鬆散”、“盲流”型向“有序”、“精確”型轉變。二搞好是政策諮詢服務。幫助外出務工者瞭解各種政策,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和維權服務,幫助協調解決各種勞務糾紛,保障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為返鄉創業人員打造創業平台,提供便利條件。三是留守後方保障服務。關注留守在家的老年人生活和兒童教育,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支持和鼓勵外出農民自願、依法、有償轉包或出租承包地經營權,解決外出務工人員的後顧之憂。

延壽瑤族鄉黨委辦

20xx年10月15日

對經濟調查報告篇2

一、特色勞務經濟發展情況

作為龍江重要的國家一類對俄陸路口岸,xx縣轄6鎮102個村,農業人口10.1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6.2萬人,富餘勞動力3.5萬人;耕地面積73.3萬畝,人均7.26畝。近年來,通過境內外互動,轉移、中轉、吸納並舉,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加快,20xx年共轉移3.38萬人,佔富餘勞動力總數的96.8%,其中,就地轉移2.46萬人,向境外及國內大中城市轉移9200人,分別佔轉移總數的73%和27%。具體呈現以下趨向和特點。

1、轉移領域由埠內向境外轉變。充分發揮口岸中龍頭帶動作用,擴大對外投資與合作,擴張農村富餘勞力就業空間。大力開拓俄羅斯市場,先後在俄十月區、烏蘇里斯克、海參崴等地建成16處以輕工產品、果菜、糧食為主的綜合批發市場,有1700多名農村勞動力在此從事境外營銷,人均年收入1萬多元。積極推進跨國投資,目前邊貿企業已在境外創辦各類實體52家,其中加工型38家,投資額達2.97億元,涉及輕工產品、木材加工及金屬冶煉、裝璜建築等領域,承載農村勞動力近千人。擴大對俄農業科技合作,縣政府在俄羅斯租賃土地1300公頃興建農業技術合作基地,在俄遠東地區創辦13家中小型農場,年輸出縣內外農民勞務人員20xx多人,收入近20xx萬元。20xx年,向俄、韓、日等地轉移縣內勞動力4300人,佔轉移總數的13%。

2、轉移渠道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做精做強縣域經濟,廣闢轉移渠道。圍繞壯大口岸進出口加工業,深入實施“落地生根”工程,累計投資1.26億元,興建對俄進出口加工、綏陽進口鋸材加工及華宇工業園區,已承載企業37户,26户建成投產,華海木業、寧城漁業、順風松仁加工廠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相繼投產,安置農民進城務工1700多人。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培養產值超百萬元、就業超百人的鄉企45户,安置農村勞動力2400餘人;綏陽鎮創辦木材加工企業28户、黑木耳加工企業15家,安置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加速發育農村第三產業,吸納富餘勞動力到小城鎮經商、務工,xx鎮依託城郊優勢,常年從事餐飲、運輸各業農民4000多人,佔農村勞動力50%以上;綏陽鎮投資1800萬元建成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帶動6000多名農民專門從事黑木耳銷售、運輸及其它關聯產業。發展“能人”經濟,縣內及境外已有4000多名經紀人脱離土地,常年或季節性從事農產品販銷。

3、轉移方式由輸出向吸納轉變。培育壯大特色農業,發展袋栽木耳2.4億袋,耳農7000餘户,年產量達萬噸;建成果樹、蔬菜生產基地18.5萬畝,年產鮮品17萬噸,成為全國黑木耳生產銷售第一縣和沿邊較大的出口果菜生產集散地。黑木耳、出口果菜、特色養殖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蓬勃興起,對本地和外埠農民產生了強勁的吸納力。據不完全統計,4大農業主導產業年以“離土不離村”方式就地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2萬餘人,吸納穆稜、林口等周邊縣(市)民工1000多人。綏陽鎮綏西村218户農民,今年發展袋栽木耳1200萬袋,冬春兩季户均僱傭附近農村勞動力4人,全村年勞務費支出達到80多萬元。啟動建設以加工為主的中俄——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中方一側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的商品交易中心主體工程完工,僅建築一項就吸納外地民工20xx餘人。走出國門創建吸納基地,在俄羅斯烏蘇里斯克市、十月區等地興建勞務點300多個,面積達到4.5萬畝,長期僱工4000餘人,其中外地民工達2500多人,來源多為吉林、山東及本省齊齊哈爾、龍江、海倫、巴彥、蘭溪、綏化、呼蘭等地農民,人均純收入1——2萬元;吉信工貿集團分別與温州達芙妮、盛宏達鞋業合作,投資3000萬元在俄烏蘇里斯克興建11條鞋業生產線,日產皮鞋、旅遊鞋4萬雙,僅此吸納温州籍農民工400人,月收入均在20xx元以上。

4、轉移農民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管理型轉變。着眼提升轉移農民素質,以縣農廣校為中心,利用縣職教中心、勞動培訓中心、農技推廣中心、農機駕校的師資和設施,對農村準備從事非農產業和進城打工的初高中畢業生開展勞動預備制培訓,協調縣內26户企業與各鎮簽訂550餘份用工協議,舉辦黑木耳栽培、木工、電工、土木工程、俄語等專業培訓班53期,受培訓人員1.17萬人次,佔農村剩餘勞動力76%。對外出務工人員開展《勞動法》、《合同法》、安全知識、境外風俗、禮儀常識及專業技能培訓,為打造外向型勞動力品牌奠定了基礎。一批轉移出去的高素質農民逐步從操作層步入管理層,由受僱於人變為僱人務工的經理人。俄十月區200多箇中國勞務點中,90%以上的承包人都為本地農民,建成俄羅斯最具規模的蔬菜生產基地之一,產品全部直銷俄市場,投入產出比1∶2,每人年淨收入50萬元。大肚川鎮勝利村農民趙彥銘投入100萬元,在十月區、西伯利亞承包菜田500畝,僱傭國內民工50餘人,年收入超過100萬元。

5、組織形式由無序向有序轉變。成立勞動力轉移領導機構,確定鎮村專人管理,對農村勞動力全部登記造冊。加強埠外勞務市場對接,組織參加海林勞動力轉移洽談會,召開有60餘個企業、800個民工參加的勞務供求洽淡會,安排勞動力600餘人,佔總數75%。三岔口鎮泡子沿村組織村民與俄十月區星火公司簽定300公頃土地承包合同,兩批派出駕駛員、農業指導員98人,月工資1300——1500元;分別與華宇集團、寧城漁業、綠林牧野養貂公司及建築企業多方聯繫,轉移勞動力600餘人,佔全村勞動力6成以上,人均月工資1000元——2200元,僅此一項年可增純收入100萬元,人均增收430元。高安村發揮親緣優勢,主攻對韓勞務輸出,村委會為出國農民統一辦理各種手續,全村500名勞動力已赴韓350多人,年純收入高達400多萬元。制發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實施意見、方案及考核辦法,放寬户籍管理,為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辦理城鎮户口;對農民從事農產品加工和營銷給予政策、資金扶持,設立農村勞動力轉移小額貸款,三岔口鎮20xx年落實農貸資金20xx萬元,其中勞務輸出專項資金達320萬元,佔總額16%。

二、主要成效及影響

1、提升了農民生活質量和水平。20xx年,實現勞動力轉移收入1.56億元,佔農村經濟總收入12.7%,佔全年人均純收入30%以上,勞務收入成為許多農民的重要收入來源,一些鎮村出現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帶活一方”的可喜局面。三岔口鎮4個朝鮮族村60%的勞動力長期在俄、韓、日從事跨國勞務,今年該鎮又通過邊貿公司向俄輸出勞動力500餘人,人均年收入在1.2萬元以上;依託能人帶動向韓國輸出勞動力400多人、向日本輸出100多人,人均年收入達5——15萬元。高安村農民權仁培在俄羅斯承包了120畝菜田和5000平方米棚室,帶動本村80餘名農民到境外出勞務,年收入達130萬元;當地農民金吉男承包了赴俄務農村民留下的200畝土地,發展綠色水稻種植,年收入近10萬元,實現了境外土地開發和村域資源利用的良性互動,今年該村人均收入高達2萬多元,成為依靠境外輸出致富的新亮點。

2、推進了土地適度規模經營。農村勞動力轉移帶動全縣4.3萬畝耕地流轉,有效盤活了農村人力資源,推動了耕地資源優化配置,促進了地產優勢農產品的專業、規模、區域化生產。將已轉移農民棄耕的土地及山場、水面、灘塗,及時進行轉、賣、租,一批專業村、種養大户脱穎而出,帶動發展黑木耳、烤煙、果菜、優質米、特色養殖等生產基地30.5萬畝,其中綠色食品13.5萬畝;木耳專業村發展到98個,佔行政村總數96%,輻射農户1.5萬户,吸納農民富餘勞動力2萬餘人,其中綏陽鎮綏西、三道河子和大肚川鎮石門子村黑木耳示範區擺放規模分別達到1200、1500、1600萬袋,純收入實現1162、1329和20xx萬元。三岔口鎮幸福村農民王會仁,通過合理流轉土地,從45户外出農户手中承包了330畝土地種植圓葱,總產達1300噸,純收入超過50萬元。

3、加速了農村城鎮化進程。以縣城為龍頭、中心鎮為依託的小城鎮發展體系初步形成,一批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在城鎮有了穩定職業,併購房落户,去年以來已有1900名農民變“市民”,示範帶動更多的農民入城安家置業。部分外出打工者致富不忘家鄉,紛紛返鄉回城投資創業,又反哺了“打工經濟”發展。進城、返鄉農民共同構成農村城鎮化的建設主體,助推了城鎮第三產業及公益事業發展。三岔口鎮農民金聖範赴韓務工多年,回鄉後投資20多萬元建起一流的韓式餐館,僱工20多人,帶動全鎮發展餐飲服務業170餘家。綏陽鎮紅旗村農民董玉臣通過打工完成原始積累,現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佔地1000餘平方米的木材加工廠,安置農村富餘勞動力56人、下崗職工15人,吸納周邊縣(市)民工31人。xx鎮大城子村民畢希銘打工緻富後不忘鄉親,多方籌措資金48萬元修建長642米的便民路,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行路難問題,在村委會換屆選舉時高票當選為村主任。

三、存在問題及制約因素

一是受傳統觀念束縛和舊的小農生產方式制約,農民不會轉移、不懂轉移和不想轉移現象仍普遍存在;受域內黑木耳等特色、高效產業快速崛起的吸引,一些農民產生小富即安、看家守業等狹隘思想,不考慮潛在的發展,不願離土創業,部分外出務工人員甚至迴流,給資源合理利用、調精做強產業增添了壓力。

二是農民整體素質不高,腦力型、技能型的高素質農民還佔少數,近90%的農村勞動力均為國中以下文化,接受過技術培訓的也較少,由於缺乏科學知識、專業技能和市場意識,轉移出來後大多隻能從事苦、髒、累的工作,更難向新興產業轉移,制約了就業結構調整,在與城市勞動力的競爭中也往往處於劣勢。

三是除對外輸出勞務趨於有序外,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仍較低,大多還處在自發、無序狀態,主要途徑限於“親靠親”、“鄰幫鄰”,制約了勞務經濟的深層次發展;一些中介組織運行不規範,存在着信息不準、管理不細,重利益、輕服務,影響農民合法權益等現象。

四是隨着近年來改革的不斷深化,城鎮下崗職工有所增多,導致城鎮對農民工的容納能力沒能有效提升,甚至出現“吐納”現象,阻礙了勞動力轉移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具體操作部門受職能、權限等掣肘,仍限於抓引導、攏情況、報數字,綜合管理、協調力度不夠。

四、對策及建議

1、深化農業結構調整,提升特色產業吸納力。着眼創建全省重要的農村勞動力中轉吸納基地,牢固樹立“抓調整就是促增收”理念,堅持發展區域性特色農業不動搖,促進富餘勞動力就地轉移,打造外埠農民吸納平台。穩定、有序擴張黑木耳生產,力爭20xx年發展袋栽木耳3.5億袋,建成國家級食用菌生產基地;以創建全國黑木耳菌種生產管理規範化示範縣為契機,組建世界上首個黑木耳dna標準指紋圖譜和數據庫,強化菌種研發和系列食品精深加工,爭取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躋身國家級龍頭企業行列,將建成黑木耳生產、加工、銷售、效益的全國第一縣,僅此一項產業年承載埠內外農村勞動力3萬人以上。推進農業標準化、產業化、精準化,統籌發展烤煙、果菜、特色養殖等主導產業,完善國家級蘋果梨示範區、萬頭優質馬鹿核心羣基地建設,合理擴張發展規模,興建綠林牧野裘皮加工廠、對俄出口果菜批發市場等一批加工、儲運龍頭,壯大龍型經濟,延伸產業鏈條,形成農村勞動力轉移、吸納的強勢載體。

2、全方位拓展勞務輸出,打造勞務經濟強品牌。深度發掘口岸中轉功能和現實潛力,突出境外市場信息與地產農產品、域外資本與地利條件、國外豐富土地資源與縣內富餘勞動力三項整合,迅速將向境外輸出勞務這塊“蛋糕”做大,促進農民成規模、跨區域流動就業,建成全省最大的勞務中轉基地。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規模化經營、一體化服務的勞務輸出新模式,推進對俄勞務輸出產業化,發揮外貿企業對俄市場開拓的先發優勢,吸引聯合香港、江浙名企、名牌,共赴俄建企興業,創辦境外實體羣、創業園,帶動埠內外農村勞動力批量輸出;擴大對俄經濟技術合作,夯實農業種植、養殖,拓展輕工產品加工、家電裝配、建築承包、礦產開發等優勢及新興領域,為農村勞動力境外就業構築適宜平台。廣借跨國企業、駐外機構、海外親屬等媒介聯絡接洽,對口輸出高素質“產業工人”,樹立國際信譽,叫響勞務輸出品牌,促使更多農民走出國門。

3、着力發展非農產業,開闢轉移吸納新渠道。將培植壯大非農產業作為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長效轉移的重要抓手,活商興工強企,形成農民增收致富的骨幹支撐。傾力推進中俄——波爾塔夫卡互市貿易區建設,運營中方一側商品交易中心,鼓勵吸引兩國企業相對投資,促成中俄對應建設、對等開放,建成以加工為主的特色互貿區,形成巨大的跨國商流、人流、物流,帶動周邊運輸、餐飲等配套產業快速發展,最大限度擴展農村勞動力的承載空間。着眼創建沿邊重要的輕工產品、進口木材、綠色食品加工基地,深入推進“工業興縣”,整合在建“一區五園”,規劃建設帶狀中俄國際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型跨國連鎖加工園區,促進項目集聚、企業簇羣,形成特色塊狀經濟,擴大農村勞動力就業容量。發揮民營化程度高、原始積累雄厚的優勢,引導全民創業,壯大民本經濟,扶強做大勞動密集、技術密集結合型中小企業,加速發展與區域支柱產業密切相關的商貿、飲食服務、休閒娛樂等第三產業,使農村勞動力實現可靠的職業轉移。

對經濟調查報告篇3

“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這是市委譚書記在市委六屆七次全會講話中提出的問題。這“三個為什麼”引人深思、發人深省,明確指出了制約我市經濟發展的“瓶頸”所在,同時也為我市今後經濟發展指明瞭方向,結合的實際,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進行調研。

一、“市區社情以及自然資源,結合的實際,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一問調研。

市位於省最西部,南鄰瀟湘、西靠蜀渝、北依三峽。清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市有着獨特的資源優勢、優越的區域優勢、良好的基礎優勢、特殊的人文優勢,能源礦產資源開發潛力大、旅遊產業開發後勁大、特色生態農業開發空間大。同時,有着特殊的氣候資源,平均海拔1100米,氣候獨特,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還有豐富的煙葉、草場、水能、風能、天然氣等天然資源,素有“壩漆之鄉”、“黃連之鄉”、“水杉之鄉”、“純菜之鄉”、“藥之鄉”、“歌舞之鄉”的美譽。

我市我市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為什麼產業優勢不明顯,缺少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原因在於資源優勢與產業優勢沒有很好的配合。政府部門不夠重視,企業缺少大型的投資扶植等原因。就拿本市畜牧產業來説,畜牧產業已經成為我市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但生產總量仍然相對較低。牛羊的發展與豐富的草地資源相比很不相稱。草食牲畜的發展步伐仍嫌太慢,與我州豐富的草山草坡資源很不相稱。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畜禽產品開發兼顧不夠。由於對地方良種的保護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畜禽產品的開發兼顧不夠,造成部分優良地方畜禽品種存欄數量日漸減少。特別是由於恩施黑豬數量的減少,對以恩施黑豬胴體作原料,製作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乳豬、火腿、香腸、土臘肉等肉食品受到了原料不足的限制,只能用雜交豬胴體作替代品,使得這些久負盛名的生鮮產品、醃臘製品失去了原有的風味和特色。

二、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為什麼召不來大客商丶大企業?二問調研。

我市有優勢的區位優勢,但是招商引資方面確沒有辦法吸引到大企業大客商投資,原因在於我市產業存在問題:一是農業基礎薄弱;二是經濟結構性矛盾突出,二、三產業發展滯後;三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增大。具體如下:

(一)工業塊頭小,企業經營壓力大。

一是工業經濟總量小,工業興市任重道遠。二是企業融資困難。三是企業缺乏競爭力。多數企業裝備水平落後,技改投入少,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較差。四是企業人才匱乏。我市經濟尚不發達,人均工資水平低,大部分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員選擇在經濟更為發達的地區就業,本地企業無法聘請到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人才匱乏導致企業的管理和技術都處於較低水平,企業無法發展壯大。

(二)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增速放慢。農民收入結構單一,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佔95%以上,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所佔比重較低。工資性收入和家庭經營收入受諸多因素影響,增長速度放慢。

(三)缺乏大項目,投資後勁乏力。投資目前還沒有大項目支撐,後勁乏力,難以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四)受多方影響,財政收支困難。財政資金緊張,資金調度艱難,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

三、我市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人才,為什麼培育不全省乃至全囯知名的大企業家?三問調研。

企業家階層的興起,或者説企業家權利的增強,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依賴於國家的開放,企業家階層的成長以及他們的發展和生存環境,都與對外開放所需要的規則體系關係非常密切,可以説經濟全球化對中國企業家階層崛起有着直接的促進作用。而我市對於優秀大企業家人才的培養在政策上説明還不夠。

四、幾點建議

(一)抓好工業經濟,促進全市發展。工業是推動全市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抓好工業經濟,將有力地推動全市經濟發展。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對工業生產運行的管理,做好工業經濟運行監控、預警分析,建立重點企業聯繫制度,及時解決工業生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督促企業加強內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要制定政策扶持優勢企業,培育新的經濟支柱。對於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增加政策的傾斜度,提高企業的融資能力,擴大企業規模。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三是要充分發揮本地的資源優勢,突破性發展特色工業,盯準能源開發、礦產建設、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化工四大產業,強力推進工業興市進程。四是要努力改善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把引進外資和企業整改、結構調整、產品創新有機結合起來,加快工業經濟的發展步伐。

(二)發展特色農業,確保農民增收。是一個農業大市,自然資源豐富,要切實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民增收,發展特色農業是一個有效途徑。一是要抓好特色農產品基地建設。不斷提高產品品種、質量,使農產品生產形成產業化、規模化。二是要積極開展技術服務。要充分發揮農業技術人員的作用,把農業實用科技及時傳播到農户及田間地頭,要開展各種農業實用技術培訓,讓更多農民户用學習到新的栽培技術。三是要積極開拓市場。加強信息收集,進行資源整合,及時將信息傳達給農民,確保農民生產出的東西能夠以合理的價格銷售出去。

(三)加快旅遊發展,培育經濟支撐。加快旅遊業的突破性發展,把旅遊業培育成的支柱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一是要進一步鞏固旅遊業取得的成果,積極發展旅遊產業鏈。要努力配置好旅遊要素,引導景區因地制宜,開發具有地域特色的旅遊產品,促進旅遊要素產業全面發展。二是要強化宣傳,拓展客源市場。要高起點、大手筆做好旅遊整體形象宣傳營銷策劃,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搶抓兩路開通機遇,開展豐富多彩,有影響力的旅遊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對經濟調查報告篇4

活動目的:瞭解深圳社區文化建設情況,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培養並提高社會交往、分析思考、實踐創新能力。

活動形式:深入社區,為社區服務,與社區人員交談,做調查。

活動地點:深圳市文華社區,西坑社區,文錦海渡關,北斗片區,錦聯片區 活動時間:20xx年7月14日到7月22日

這次社會實踐,我們主要是通過在社區協助樓長選舉來調查社區文化生活情況。雖然這次社會實踐僅僅幾天的時間,但是我們團隊學習到了很多東西。我們在社區協助社區社工出海報、資料宣傳、訪談、服務孤老等等,同時還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如下: 本次發放問卷50份,回收45份,有效35份。

調查年齡在10-20中有11人,20-30中有8人,30-40中有11人,40-50中有4人,50以上有1人。

社區作為構成社會的基本單元,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依託。社區是社會組成的細胞, 是社會穩定的根基。社區文化是指以小區或街道為單位的有組織的區域性、多層次、多形式的橫向網絡文化活動, 社區文化的發展是城市社區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也是評價城市文明程度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尺度。深圳屬於一個移民城市,外國人口、港澳台及其他城市的外來人口較多,文明程度和素質高低各不相同,所以在各個方面比較複雜。調查顯示:

1)

2) 社區普遍重視社區文化的建設,能讓居民感受到社區文化活動的存在,並且達到一定程度的滿意。 社區居民普遍在意社區所舉行的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一旦有空或者符合興趣便會參與。

3) 各個年齡階段都有關注社區文化活動,只是在參與社區文化活動的時間上,50歲以上的人羣佔有優勢,而50歲以下的人羣因為工作或學習的原因普遍沒有更多時間去參與社區文化活動。

4) 社區文化設施的投入每年都有增加和添新,滿足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 社區文化由多種文化共同構建,如家庭文化、廣場文化、企業文化、娛樂文化、校園文化等。在文化建設方面,40%的居民覺得應該加強娛樂文化建設工作,23%的居民覺得應該加強家庭文化或廣場文化建設工作。隨着社會高速發展,居民生活節

奏加快,對於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漸增,社區文化應以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重發展。經調查顯示,大多數人偶爾或極少參加社區文化活動,因為沒有時間或活動組織宣傳不力,且他們瞭解的社區舉辦文化活動的頻率極少,大家也都是抱着娛樂感參加文化活動的,社區舉辦的文化活動對象多為老年人和兒童,所以社區文化建設具很大的重要性:

1、在大力提倡提高都市文化品位的宗旨下,社區文化建設已成為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普及提高與組織引導,積極有效地開展文化活動,讓社區成員在潛移默化中,寓教於樂,提高素質,陶冶情操;

2、通過各種文化活動來增加社區居民的認同感和親和力,有利相互瞭解與溝通,從而增加社區的凝聚力;

3、利用資源共享這一優勢,通過文化活動,促進社區經濟建設,樹立自身的文化品牌;

4、在綜合能力發展的今天,社區文化通過求知、求美、求樂活動,來提高社區居民的綜合素質。社區文化有它潛在的重要的意義。

社區文化活動具有形式多樣性、創新性,社區居委會和社區義工時常組織開展的趣味運動會、書法繪畫攝影比賽、棋類比賽、露天電影、文藝演出,創建文化活動室等多種社區文化活動,對社區居民有更多的吸引力。同時重視對社區文化設施的投入和環境建設;重視城市社區精神風貌的建設;重視社區各個團體組織作用的發揮;重視城市社區文化建設管理手段的更新,通過文化活動中心開展各種文學藝術活動,吸引廣大社區青少年參與,提高他們的寫作、繪畫、音樂等文化技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進取心。社區圖書館也為居民的學習、生活和文化素養的提高帶來很大的益處。

堅持以人為本,大力加強社區文化建設有利於增強城市社區成員的城市社區意識,激勵其共建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城市社區成員的文明交往方式,培養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滿足城市社區成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居民羣眾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品位,形成濃厚的城市社會文化氣氛,以社區文化建設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也是社區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深圳市屬於移民城市,人口複雜,所以要建

立多元化的社區文化投入機制,並對相關社區文化項目進行產業化動作,用各種形式鼓勵社會資金投入社區建設,鼓勵各種民間組織進入社區文化建設,成立社區文化發展資金的監管機構,建立資金募集和投入信用,對各種文化活動進行創新,通過多種渠道加大宣傳,以滿足各個層面的居民文化需求。調查顯示100%的社區居民都願意與左鄰右舍認識或來往,相互串門,見面打招呼,也願意參加社區組織的各種社交活動。居委會為居民提供交流場所,也方便調解鄰里糾紛,搞好社區老年人照料、青少年教育、優撫救濟、心理關愛等工作,使鄰里關係更加和諧,社區文化建設管理更方便。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調查,我小組粗略瞭解到深圳社區在社區文化建設方面所做的良好工作,社區的整體也因為社區文化建設的普遍到位而有和諧的氣氛,這種和諧對於社區而言是極其重要的狀態,也是社會和諧發展的必要前提。但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文化強市建設的大背景下,根據社區實際,目前文化建設中仍存在着一些問題:一是社區文化活動室很擁擠,遠遠跟不上社區居民文體活動和文化培訓教育的需要;二是社區沒有造血功能,社區搞文化建設和文化活動資金沒有保障;三是社區文化活動在宣傳方面不着力,居民參與度較低。

當然,除了對於此次社會實踐的調查主題的更多的瞭解之外,我小組每個成員都在調查的過程中,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鍛鍊。我們在協助社區社工做樓長候選人工作時,也瞭解社區基本管理,居民基本生活情況及居民對樓長的不同看法。有的抱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有點則是不“惹禍上身”,避免被抱怨,但也有熱心的居民以一腔熱血自願參加樓長候選人,為社區做貢獻。樓長的選舉體現了社區走向民主自治,讓政府對社區的管理由指令式向指導和輔助式轉化,充分發揮社區業主自組織的能力,讓社區文化建設更廣泛持久、可持續發展。

對經濟調查報告篇5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發展國民經濟作為拉動全市經濟的切入點,已經取得明顯成效。根據市委領導關於“要注意總結園區建設的成功經驗”的指示精神,最近我們對××園區經濟進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整理如下,供有關方面參考。

一、園區經濟進展情況

目前,我市的園區建設主要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由政府組織管理的園區,如××工業園區、中國(××)民營工業園、××華僑投資區;另一種是由企業自主開發的園區,如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北生藥業科技園、銀河軟件科技園、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等。 ××市工業園位於市區東北郊,是由原港澳開發區、工業開發區、四川開發區的基礎上組建的,佔地 21.6 平方公里。園區按功能規劃分區有傳統工業區、高科技產業區、出口貿易加工區以及科研設計區、辦公區、商住區、後勤服務區和倉儲堆場。目前區內基礎設施已臻完善。

①市政設施:目前覆蓋園區 6 平方公里的主幹道和雨、污水管及給水管網已基本建成使用;

②電力供應:近期園區內已有 10kv 雙迴路 3 條專線,另外預留有 35kv 的架空線路,可以滿足現有企業用電需要。目前原供電部門正在籌建園區內投資額 20xx 萬元 110kv 的港澳變電站,計劃明年 1 月份開工,它的建成將可以滿足整個園區的工業用電要求;

③給水供應:目前供水 4 萬噸城市供水管進行供水;

④電信:園區已開通有線和移動電話及寬帶數據通訊;

⑤管道燃氣:工業園區投資 3000 萬元人民幣日供 30 噸的管道燃氣工程即將動工建設,力爭 20xx 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園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全權負責工業園區的規劃、招商、開發、管理事務,實行一站式服務,為投資者免費代辦項目所需全部手續。工業園良好的投資環境和高效的辦事作風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投資創業,目前已引進企業 26 家,合同投資 8 億多元人民幣,已投入近 2 億元人民幣。入園企業中有泰國正大集團卜峯飼料公司、香港夏氏海洋科技生物公司、玉柴高級潤滑油公司等國內、國際知名企業。

北生藥業科技園是我市十大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之一的廣西北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資興建的一個綜合科技園,力爭在 5-10 年內建成我國一流的製藥基地和一流的科研開發基地。該公司將以科技園為依託,努力發展成為一家集生物製品、生化藥品、血液制口、海洋藥物、醫療器械研製開發、生產、銷售和科技成果轉讓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集團。園區佔地面積 21.6 萬平方米,預計投資額 5-7 億元人民幣,建設週期 1-3 年。園區第一期工程投資 4 億元左右,目前已完成建築面積一萬多平方米,園區內工地上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研發中心、 gmp 生產廠房,辦公大樓附樓、中科院院士別墅樓羣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園區準備生產的主要產品基本為國家一、二、三類新藥,有一類新藥國家 863 項目痢疾雙價活菌苗;二類新藥格列美脲、 fps (腎寶膠囊);三類新藥疏可眠膠囊等。據市場分析,這些產品均有很大的市場需求,以上項目達產後,預計年產值達 3.6 億元,創利税 8000 萬元。

××銀河科技作為馬年第一家增發 a 股的上市公司,已募集資金人民幣約 5.8 億元,準備將銀河軟件科技園建成一個既有高科技風範又有亞熱帶風景的工業與旅遊一體的園區。 “××銀河軟件科技園”位於××市市區西側××大道、北部灣西路、西藏路和昆明路交匯處,佔地近千畝,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智能化、網絡化、園林化,生利於提高城市品位。 ××大力發展園區經濟,有意讓地規劃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分佈在××大道沿線;各園區既是一個各具特色相對獨立的產業羣,又是整個城市相互聯繫的有機組成部分,這對於加快城市建設,提高城市品位,樹立城市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二、存在問題與建議 在調研過程中,我們看到了園區經濟蓬勃發展的同時,也發現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主要有

①管理體制仍未規範、理順。目前××的園區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純企業行為,這些園區由企業自主經營管理,只需政府在政策上,以及招商宣傳上給予支持便可,另一種是市工業園、華僑開發區等這些政府主導,以派出機構管理的園區往往給人政企不分,管理體制混亂的感覺。

②投資軟環境雖有改善,但仍有不盡人意的地方。自市委、市政府成立行政審批中心後,辦事地點相對集中,效率提高,得到了投資者的稱讚。但有的投資者反映辦事程序鏈過長,在某一個環節卡殼導致貽誤商機,有的部門履行行政職責時仍以罰款為目的。

③園區相關優惠政策未能配套落實。有的部門出於私念往往在執行優惠政策上打折扣,如園區內建築防治白蟻費用可減半這一政策未能認真執行。人才的相關政策如配偶就業、子女入學問題很難得到妥善解決,導致企業所招聘的人才難以落户。

④個別園區出於對擴大園區企業數量,壯大園區規模的考慮,對入園企業往往降低標準,如有的污染較大或手工作坊式的企業也接納其中,這將影響整個園區的形象和格局、性質。

⑤對“市轄”園區的投資以及園區的土地開發如處理不當,可能會給××帶來新的遺留問題。

由於××目前財政仍比較困難,開發園區建設主要方式是採用土地滾動辦法,而劃分園區用地往往會帶來搬遷糾紛,以及破壞城市規劃。國債投入的可能給市政府背上新的經濟包袱。 園區經濟已成為當代經濟科技競爭的主要形式和發展潮流,目前,全世界形成規模和特色的科技園已超過一千個,科技工業園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模式,一些發展良好的科技工業園對周邊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其作用範圍由點到線,由線到面不斷擴大,國內外眾多城市的經驗表明,建設科技園區,以新空間發展新產業,營造局部的小環境促進經濟科技集聚的形成和發展,已成為提高區域創新能力,推動區域經濟增長,提升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

事實證明市委、市政府作出關於發展園區經濟的決策是正確的,如何解決和避免園區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理順管理體制。 理順園區管理體制是園區建設中的關鍵,如果關係理不順,往往出現多頭管理,影響園區有序、健康發展。要明確和履行好園區管委會的職責和權限,對入園企業由管委會實施“一站式”服務,避免投資者直接與各職能部門打交道,也避免各部門相互推諉、踢皮球。對企業園區同樣建立順應管理需要的政府決策機制、機構,統一負責解決、處理,具體負責園區發展建設有關事項的“調研、策劃、協調、督辦”,企業園區在園區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避免多頭干預。

二是營造投資環境。 在調研過程中,企業家和投資者反映説,目前××的投資軟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辦理各種手續過程中,市裏的主要領導,局委辦的一把手熱情很高,處理各種事務非常配合和支持,但往往是到了具體辦事的環節,一些工作人員辦事效率較低因此,具體的辦事人員素質偏低已經成為××整個投資環境中的一個薄弱環節,改變這種現狀除了採取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公務員素質的舉措之外,應該建立嚴格的獎罰制度,對那些得到投資者認可的、辦事效率高的工作人員應給予獎勵,對“害羣之馬”應給予經濟上以及其它處罰,對那些行為惡劣者可公開批評。

三是完善優惠政策。 發展園區經濟,引進一批重點企業和項目,進行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必須有相關的合理政策來吸引各方投資。參照、借鑑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情況,繼續完善已經出台的優惠政策措施。同時,要採取措施確保這些優惠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如果對出台的政策都沒有嚴格執行,讓投資者覺得××是一個沒有信用度的城市,××如何能樹立新形象、實現新跨越呢?

四是建設特色園區。 在園區建設的策略方面,應該意識到,目前全國各地區均掀起了園區建設熱,而園區經濟的主要要素資金、人才的流向不具有均等性,會相對集中到投入產出比大,回報率高的地方。在園區建設中,應該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路子。××要重點建設特色園區,在廣西的軟件園區相對空白的情況下,銀河軟件科技園正是體現了在區內的“特”,可以預計銀河軟件科技園必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北生藥業科技園、國發海洋生物產業科技園則依託北部灣豐富獨特的海洋資源,以研究開發生物製品、海洋藥品為重點,充分體現了××的特色,預計會成為××科技園區的一個引人矚目的亮點。 五是加大宣傳力度。 發展園區經濟是推進××工業化、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載體,如果我們在宣傳、廣告、策劃上下功夫,吸引更多的外部要素流向××,再造××投資熱並不是天方夜譚。市委、市政府應該在宣傳××、介紹××下功夫,重點宣傳××各園區建設的良好局面,宣傳入園企業在土地、税收、其它收費等方面優惠政策。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廣告載體應以中央電視台及各大報刊為主,宣傳重點面向國際 500 強企業以及國內的優秀企業,也可以通過向優秀企業發宣傳資料的形式。

Tags: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