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我心中的改革開放40年徵文12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7W

【一】

我心中的改革開放40年徵文12篇

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個重大事件。

4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央召開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這次會議,打開了塵封幾十年的國門,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國策,中國開始了改革開放,開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40年,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同心同德、鋭意進取,進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性創造性活動的40年;
是波瀾壯闊、激情澎湃、創意萬千、日新月異的40年;
是給中國帶來歷史性鉅變、令世界為之驚歎的40年;
是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民族復興光明前景的40年。

改革是有目標和方向的。符合中國實際的,能夠解決中國發展問題,能保障中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就是我們改革的目標和方向。判定的基本標準就是鄧小平同志講的“三個有利於”,一切都要有利於發展生產力,有利於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一句話,堅持“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黨的基本路線,就能保障中國長期發展、長期穩定。

中國經過短短几十年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實現了由貧窮到温飽,再到整體小康的跨越式轉變;
中國社會實現了由封閉、貧窮、落後和缺乏生機到開放、富強、文明和充滿活力的歷史鉅變。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
民生得到顯著改善,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市場供求關係實現了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歷史性轉變;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明顯增強;
積極調整和完善所有制結構,打破單一公有制經濟格局,各種所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發生了深刻變化;
對外貿易迅速發展,利用外資成效顯著;
科技教育快速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中國社會先進生產力不斷髮展;
經濟政治文化建設成效顯著;
主人翁意識顯著增強;
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顯提高,社會整體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鎖定了中國的發展道路。

40年來,改革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展開,逐步深化。對外開放的大門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循序打開,全方位推進。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社會主義在中國真正活躍和興旺起來,使社會主義制度在除弊創新中不斷完善和發展,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是中國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大膽探索等等,構成了我們的改革精神、時代精神,吸收世界上一切有益於我們的營養,創造性地推動中國的發展。40年來,我們在世界這個汪洋大海中,沿着中國航線,駕駛着我們這艘不斷成長的“中國號”鉅艦,乘風破浪,勇往直前。

40年的實踐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這是黨和人民從歷史和現實中得出的不可動搖的結論。

【二】

2018年,我們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40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今天,站在歷史的新徵程上,回首過去,我們才知道已經走出多遠,不僅感慨萬千。我所成長生活的西省村位於洪山鎮南部,湖南路以東。農村是改革的發源地,要想感受一下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從農村開始看起是非常必要的。40年來,在中國農村發生的鉅變絕對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這是發生在中國大地上的一場偉大且輝煌的變革。

談到農村,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種地”。改革自然也要從這裏開始。80年代初,我國開始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分到土地後積極性明顯提高,全面實行不到兩年就出現了所謂的“賣難”現象。當時產的糧食只能交到糧站,不能自己賣,產的太多糧站又交不進去。後來國家逐漸調整了政策,允許我們自己賣糧,甚至是自己加工糧食。更令農民高興的是,2006年國家廢除延續千年的農業税,這不僅減少了農民的負擔,增加了農民的公民權利。在國家提出了農業可持續的發展規劃,村子開始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草”的政策,現在我們村現有耕地面積483畝,在耕地上全部因地制宜種植了合適的農作物。

40年前,“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不是一句玩笑。小時候,生活對我來説,基本是這樣的:家是土磚、黑瓦和下雨天四處放置的接水盆,衣服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新老大、舊老二、破老三”,吃是勉強餬口,若能有幾個爛蘋果解解饞,別提有多高興。對於這樣的生活,大人們會用“窮”字來概括。在吃不飽,穿不暖的情況下,更不會有其他更高層次的追求了。

40年過去了,我們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我們村有村民486户,1287人,村黨總支下設3個支部,共有黨員53名,設有8個村民小組,村民小組長8個,村民代表31人,有10個婦代會小組,設有育齡婦女小組長10人,村年收入100萬元。我們西省村先後被授予xx先鋒基層黨組織、“四德工程”建設先進單位、優秀四德文化廣場、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村兩委積極為羣眾辦實事辦好事,先後建設村民住宅樓xx棟,安置村民320户,湖南路商住兩用房20個,村內和住宅樓按排環衞清潔工6個,設立垃圾車10個,箱式垃圾池3個,重新按裝改造了自來水管網讓村民全天候吃上自來水,村內主要道路和街巷全面進行了硬化,設立文化廣場,每年10月1日都開展一次全民體育競賽活動,主要是籃球、乒乓球、太極拳和秧歌隊、健身操等活動,全村路燈保持常年使用。住宅小區、村內路燈、文化廣場照明等每年電費在3200元,堅持每年一次為60歲以上老人辦理意外人身保險,全村參保人數達到100%以上,村60歲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放80元生活補助,三年級以下學生乘車費每人每月補助80元,每年的中秋、春節為村民發放福利,每年三夏、三秋農機作業費由村負擔,設立了四德公示榜,為弘揚四德新風尚,設立了“四德工程”建設一條街。按照標準要求辦起了農家書屋。目前我村已對全村進行了規劃用地面積10.787公頃,規劃安置住宅13棟,滿足安置需求。

40年前所有的企業都是國有的,企業少之又少。在城鄉一體化的過程中,現在我們村積極發展企業,過上了半工半農的生活,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變化,現在我們村主要企業現有xx福樂鍋爐科技有限公司、xx隆蓬磨料廠、xx鎂鋁耐火材料、xx興華化工廠、xx龍泰製衣公司均系民營企業,出豆腐2户,養豬1户,鋁合金門窗按裝3户,超市2户,保健站和診所2處,個體運輸5户。這為本村的閒置勞動力提供了再就業的崗位,增加了農民的收入。

從1978~2018,不覺改革開放已經四十年了。四十年來,西省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我也從懵懂孩童變成了即將邁入人生的另一個關鍵接點"耳聰"之年。自改革開放初期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農村人把做個城裏人,吃上商品糧,住上樓房作為一種理想;近二十年來,城裏人卻反過來羨慕農村人有土地、空氣好、有景色,並以在靠近有山水的地方有個屬於自己的住所為奢望;在鄉村振興戰略鼓舞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指日可待,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正以農民變市民的節奏向我們款款走來。

一個村莊就是一段歷史,一個村莊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村莊的變遷雖然不同,但每個村莊沐浴改革開放春風、感受改革開放成果、分享改革開放紅利的機遇都是相同、相等、相互的。漁王村的變遷就是我省乃至全國村莊變遷的縮影。我們堅信,以黨的十九大為標誌,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兩個"雙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未來的改革開放新時代一定會實現。

【三】

我生於1979年那個“春天”,那一年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而我,何其有幸得以見證整個春天的樣子。

母親一直都説我是個幸運的人。自從有了我,我們家就分了地,再也不缺吃的了。

我的童年雖物質匱乏,卻過得無比幸福。沒有了飢寒的困擾、也沒有繁重的課業負擔,更沒有電子遊戲的誘惑,在施光南春天的狂想曲中,一羣小夥伴一起在希望的田野裏瘋長,一起拾麥穗換五分錢一根的老冰棍,一起擠在樑大爺家那台全村唯一的黑白電視機前看《霍元甲》,那黑白的影像伴着清涼的香甜味道成為我童年最深刻的記憶。

少年時的我勤奮好學,對待學習有着異乎尋常的熱情,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剛剛經歷了文革的父母。我的母親由於家庭成分不好,在文革期間失去了學習的機會,對此,母親一直耿耿於懷;
而父親作為村裏的“秀才”卻因為家庭貧困無緣再入學校繼續深造。因此,我和姐姐就成為了父母希望的寄託,他們對我的學習非常重視,立志砸鍋賣鐵也要讓我們讀好書。那時的家境並不好,雖温飽有餘,但是要供兩個孩子讀書,父親每個月5元錢的民辦教師工資顯然不夠。1989年,父親加入了深造的隊伍,家裏只剩下母親一個勞動力。為了供三個學生讀書,她除了料理家裏的自留地還要養蠶、餵豬、曬柿餅、摘花椒、採草藥,一個雞蛋一個雞蛋的攢着賣錢。每每看着操勞過度的母親,心裏總是愧疚難當,暗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而母親總是對我們講:“現在有這個條件唸書,別身在福中不知福!”在對知識越來越認可、對知識分子越來越重視的改革開放之初,我的父親終於民師畢業順利轉正,像母親一直盼望的那樣成為村裏正兒八經的“先生”。1993年姐姐女承父業順利考入師範。1995年,在母親“感謝鄧小平!”的唸叨聲中,從小體弱多病的我懷着對村裏保健站的無限恐懼走進了衞校的大門,開始了屬於我自己的成長之旅。

入學之初,母親是希望我畢業之後有一個穩定的工作的,但就在香港迴歸那一年,淄博市再無“包分配”這件事兒,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終於回到家鄉的衞生院,成為一名護士,搖身一變成為拿着針管給別人打針的人。

其時,xx區醫院張莊分院更名為xx區張莊鄉衞生院,村裏的保健站不知道啥時候成了衞生室。衞生院工作並不忙,因為藥價貴,有個頭疼腦熱小打小鬧的毛病大家都直接到衞生室解決,很少光顧衞生院,衞生院的大多數病人都是“公費醫療”的學校教師、鄉政府工作人員,所以我的工作日常還是比較清閒的。

2007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的實施,結束了我清閒的工作日常,同時也結束了農民沒有醫保的歷史,開始了醫改的新紀年。“萬事開頭難”,新農合是新生事物,所有的政策都帶有實驗性,所有的工作方法都需要自己去摸索,羣眾對此也不容易接受。年底的籌資就像是一場戰爭,每年的年底都能讓人“蜕一層皮”。2007年每人一年參合費用只需20元,門診報銷比例30%,封頂線150元,我們挨家挨户下通知,通過各種方式做宣傳。當年連同各級政府補助,共籌集資金64萬元,籌資總人數10774人。

馬上,我們就都嚐到了甜頭。本年度本來只抱着試試看的心態參合的、不幸生了大病的老百姓,額手相慶,感激黨的政策好;
而那些沒有參合卻生了病來哀求我讓我給辦參合的,我雖不忍,卻也只能告訴他們“等明年吧,明年可一定要參合,拿錢買健康!”讓他們記住教訓,順便當我們的正、反面宣傳材料。

有了好的開始,更有政府的決心,新農合參合人口逐年上升,繳費金額逐年上漲,各級政府補助逐年提高,門診住院補償比例逐年拔高,直至2013年,參合人口10805人,每人一年繳80元,各級政府每人補助280元,籌資總額388萬元,門診補償比例50%,封頂線180院,鄉鎮衞生院住院報銷比例達到85%,單人最高住院補償金額達到7萬餘元。沒有人會再持觀望態度,參合成為老百姓的共識。

2010年,醫改開始大刀闊斧的動作。

2010年3月25日,這一天基本藥物制度開始實行,在我調試好張莊村第二衞生室的打印機後,打出了張莊轄區衞生室第一張報銷單據。5月,開始實行集中網上採購藥品,實現了一體化管理,解決了“醫藥費報是報了,可還是覺得醫療費貴,醫院裏的藥費報了以後跟藥店裏價錢差不多”的問題。

同年,衞生院基本公共衞生管理科成立。我們又多了好多活計:制定居民健康檔案、定期免費查體、健康教育講座、健康教育宣傳……。

2012年實行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從此,不管是我們還是底下的衞生室也跟着我們一起:賣藥不再賺錢,滿村裏跑給人查體,點燈熬油記錄健康檔案,院長揪着我們的耳朵囑咐:“我們是衞生院,不僅僅是醫院,給羣眾提供的是基本醫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實行的是基本藥物制度!”我們真正成為了羣眾的貼身健康管家。

20xx年9月21日,經過積極的前期準備,凝結着無數衞生人心血的智慧醫療工程全面上線成功,醫務人員扔掉紙筆,走進無紙化辦公、智能醫療的新時代。

2018年,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工作全面推開,公衞網併入智慧醫療系統,國家衞計委正式更名為國家衞健委,不遠的將來,大家看病只用一張卡就能繳費、報銷,只要插上這一張卡,病人的健康情況就會一覽無餘,這一天應該不會太遠!

從少不更事到年近不惑,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改革的脈搏,見證了40年輝煌之旅;
從長在春風裏到用自己的手推動改革前行,實現了我與改革共成長,以後的日子裏,我,將繼續與改革一起走下去

【四】

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迎來了蒲文化、聊齋文化建設三十週年。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喚醒了沉睡的中華大地,農村土地聯產責任制結束了農民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歷史,蒲家莊村和全國一樣,大部分勞動力從土地中解放出來,為了解決這部分勞動力,村先後開辦了煤井、五金廠車隊等多個村辦企業,主要勞動力都從事煤井工作,因地下資源逐年枯竭,給從事煤井作業人員帶來了危機。1984年經過整修的蒲松齡紀念館對外開放,給蒲家莊村帶來了生機和希望,蒲家莊村兩委班子,懷着對“柳泉”的情和對“聊齋”的愛,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充分利用本村的旅遊資源,和名人優勢,並得到了全體村民的支持,從1987年開始,先後克服資金、人才、原料等方面的困難,精心設計,精心施工,於1990年3月底建成了蒲松齡藝術館和狐仙園,並4月1日開放,從此,一發不可收、1991年建成石隱園,內設同春堂、蛙鳴石、雨牆等景點,成為北方不可多見的明清時代園林。

蒲文化的旅遊開發建設得到國家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1992年經研究立項,由中國西北設計院、中國古建築專家張錦秋女士設計,“聊齋宮”破土動工。該工程設計檔次高,原材料要求高,工程質量高,為三高工程。但在當時淄博已經建成了“封神宮”和“西遊記宮”,如何把“聊齋宮”打造成一流的精品工程,村兩委班子凝心聚力,團結奮鬥,真正體現了勁往一處使,汗往一處流的那種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個人明確分工,統一協調,克服了重重困難,特別是克服了因地質出現問題而耽誤了的時間。為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建設工程採取了三班作業,原材料運輸往返河北曲陽和泰安之間,他們懷着對“柳泉”的情和對“聊齋”的愛,沒叫苦,沒叫累,更沒有提任何報酬。就是有着這種激情和樂清,硬是在當年九月底竣工。一座氣勢宏偉的佳作工程聊齋宮展現在世人面前。

1993年,在原“滿井寺”舊址上再現“滿井寺”的風貌,在匠工的精心建設,近一年的施工時間,擁有“大雄寶殿”、“天王殿”、“三聖殿”等大型古建築拔地而起,氣勢恢宏,佛像栩栩如生。

1994年,為展示蒲松齡先生聊齋俚曲的魅力,聆聽俚曲的韻味,讓中外遊人駐足觀光,細細品味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佳作,建設了“聊齋俚曲茶座”。按照旅遊的要求,為遊人提供一條龍-吃、住、行、遊、購、娛全方位服務。先後建設了“柳泉山莊”、“牡丹園”、“觀狐園”、星級廁所、停車場等配套設施。大大方便了中外遊人,得到了中外遊客的高度讚譽。一個佔地360畝,投資近6000萬元,綠化面積達到80%以上,年接待遊客上萬人。蒲文化、聊齋文化旅遊發展初具規模。

1989年,按照鄧小平同志關於“中國有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的條件非常優越,因此要充分利用起來,要大力發展旅遊業”的指示精神,和xx省委原書記吳官正所作出的“蒲學文化也是重要的旅遊資源”,並於2000年6月26日,親自視察蒲文化開發建設情況,提出了建設“聊齋城”的設想。

按照各級政府領導指示精神,從2001年先後建設了“宦娘琴園”、“百子嬉樂園”、“木偶劇場”、“演藝廣場”、“湖影潭”、整修了蒲松齡墓園,擴大了停車場及星級廁所。“聊齋城”的不斷建設和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中外遊客,村集體收入不斷增加,並解決了大量的農村閒散勞動力,村裏得到了較好的經濟收益。

為了擴大聊齋城的知名度,宣傳和弘揚“聊齋”文化,真正做到文化搭台、旅遊唱戲,利用2002年“五一”黃金週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淄博國際聊齋文化旅遊節,通過聽聊齋故事,唱聊齋俚曲,展示北方農村文化的生活習俗等多種形式,讓遊人置身其中,盡致雅興,流連忘返。自2002年起,先後成功舉辦了9次聊齋藝術文化節,並舉辦了民間藝術燈會、聊齋俚曲大獎賽等,在藝術節期間,還邀請了國內知名的文化名人為節助興。中央電視台、xx電視台、淄博電視台跟蹤報道。聊齋文化旅遊節的成功舉辦,提升了聊齋城的整體形象,收到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聊齋景區成為xx省著名景區之一,被評為國家4A旅遊景區。

聊齋文化旅遊建設和開發的今天,離不開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關懷,離不開全體父老鄉親的聚力合作,更離不為開發建設而付出血汗的辛勤耕耘的領導及無私奉獻的建設者們,聊齋城建設傾注了他們的情和愛,在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聊齋城建設30週年之際,向你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祝願聊齋文化旅遊的明天更美好。

【五】

一池碧水綠了思緒,一抹朝陽亮了心房,誰的轉身泛起漣漪,誰的詩裏寫滿情長?夢裏總是你的影子,般陽大地,我的家鄉!繽紛的色彩把你裝扮,孝水河畔一陣歌聲悠揚!

xx,又名般陽,般陽得名是因為在般水之陽,這是一個文化氣息的地方,聊齋的靈動,鬼谷子的傳奇,引人入勝,心靈宛轉!般陽,也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地方,雲明山的綠,潭溪山的水,念念不忘,流連忘返!般陽,也是人文宜居的地方,城市繁華,鄉村一片優雅。

衡量一個城市的發展與變化,就會涉及到諸多因素:經濟、工業、農業、環境、衞生、教育等各個方面。雙楊鎮華塢村的陳立友大夫今年六十二歲了,從二十歲開始就當赤腳醫生為村裏人服務,從醫四十多年來,勤勤懇懇,愛崗敬業。多次被xx區衞生局與xx區政府評為“xx區優秀鄉村醫生”,被衞生院聘請為衞生院社會監督員。他是個性格爽朗的人,這不,趁着對衞生室進行工作檢查與督導的時候,他的話匣子又打開了。在他從醫的80年代裏,就在自家的一間房子裏,藥房門診輸液室共用,醫療器械就是“老三件”(聽診器、血壓計、體温表),村民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就拿幾個大白藥片子(APC.安乃近),用毛糙的牛皮紙包着,實在不行,就打個屁股針。那時候針筒還是玻璃針筒,還沒有現在的一次性注射器,針頭也是重複使用的,當然,為了避免交叉感染,那時候都是煮沸消毒的。如果病情嚴重點,村民就會去鎮上的衞生院進行診治。差不多也就在這個時候,對外開放對內發展,新農村的建設開始轟轟烈烈的展開,街道路面硬化,路燈也安裝上了,農村舊貌換新顏,鄉村衞生室也從個人家裏轉移到了村委大院裏,並且具備了輸液的條件,再後來國家對村醫進行一體化管理,為村衞生室配備了診斷桌、椅子、檔案櫥、檢查牀、治療儀等,使衞生室越來越規範,越來越整潔。隨着新農合在農村地區的全覆蓋,有效地預防了村民的因病致貧現象;
隨着新農合的發展和國家對國民醫療保險的持續投入,新農合併入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報銷比例由最初的25%提高到了現在的50%,老百姓的看病負擔也進一步減輕了,有了社保卡後,在社區衞生室,村民拿藥也比以前更方便,現在又實行了全市智慧醫療聯網結算,一刷卡有啥病用啥藥都一目瞭然了。還有就是各種醫療技術培訓,現在在基層就得是全科醫生了,見識多了技術提高了,老百姓更信賴了。老百姓心裏都有一個明白賬:改革開放政策好,惠民措施到位,日子更有盼頭了。

是啊,歲月滄桑40年,從玻璃的粗針筒到現在的聯網刷卡看病,離不開社會經濟的發展,政策的支持,一個小小的衞生室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的歷史進程。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展進步的偉大曆程。

衞生事業的發展,只是般陽一角;
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為般陽默默奉獻。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把般陽打造成了一個美好的城市。瑤琴總引知音來,般陽自有誠信花兒滿城開,美德的故事你聽我聽你看我看你做我做,每一次的感動留在心中化作鬥志昂!

你看,遠方的般陽,桃花已滿滿地綻放,靜靜地無言,揉進了一世念想,陽光灑滿的日子,最美不過般陽!

【六】

正如我深愛着我的母親一樣,我也深愛着我的家鄉xx。1967年,我出生在xx城東北方向20華里的羅村“公社”邢家莊。大約從五、六歲開始吧,我有了一些事情的記憶,現在總結起來,除了一些孩童的單純的快樂,剩下的更多的應是生活的艱辛。大人們幹一天活算一個工,年底划算僅值五分錢,白麪饃算是極香甜的美味,只有過年時才能品嚐得到,往往還得等數着個數放到花包袱裏,走完一圈親戚,饅頭皮都裂紋了,完成了它們的禮品使命,才可以落肚;
玉米是終年不夠吃的,需要省吃儉用攢一點可憐的錢,更多的時候是去借錢到集上糴糧食吃;
衣服鞋襪是不用説了,打補丁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故鄉卻依然是我記憶中永遠美好的故鄉。沒有鄉愁,沒有哀怨,有的只是一抹揮之不去的舊情。

1978年,改革開放分田到户後,糧食漸漸夠吃了,生活也漸漸好起來。從1980年開始到城裏求學,走出了故鄉那片小小的土地,見證了xx40年來的變遷。特別是近幾年來,生活有了更大的改觀。驀然回首來時的路,伴隨着改革開放的四十年,自己由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步入五十多歲的中年,由一名農家子弟成為一名三十年派出所工作經歷的老民警。在改革開放已經四十週年,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今天,心中也不由得有些話要説。

小時候,夏夜裏,躺在故鄉圓圓的大場院的麥穰垛上,仰望亮晶晶的星空,雲朵在月亮邊穿行,心底不免產生許多屬於孩童的奇思遐想;
躺在奶奶的蒲扇下的清風中,聽她講過去的故事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心中也不免產生許多似懂非懂的憧憬。現在想來,人生也是確實需要有夢想,需要有美好故事的激勵和薰陶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變化,也正是驗證了美好生活的一步步實現,應該相信,繼續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激勵億萬民眾的熱情和自信,也必將催生中國夢的早日實現。

離開偏居一隅的故鄉,來到這個魯中小城,一待就是四十年。東西兩面是連綿不斷的羣山,中間是孝水、般河穿城而過,這就是xx。見證了它改革開放的四十年,我的心中越來越把它愛戀。淄博四中的六年,那上學放學踏過的城裏中街一塊塊窄窄的地磚,那靜靜地立在孝水河畔的矮矮的新華書店,如今早就繁華了自己的容顏,只有這校門前的張博公路,除了日漸增多的車水馬龍,其他的似乎都還未曾改變。永生難忘的是1986年,十年寒窗苦讀,我考入了淄博警校,脱下往日的衣裳,將嶄新的警服穿。鮮紅的領章,金色的帽徽,都説是人靠衣衫馬靠鞍,似乎也就從此撐起了一些門面。從橄欖綠到藏青藍,警服的制式和款色越來越筆挺光鮮,也從一個側面印證了四十年的發展。1988參加工作的首站,我來到淄西九鼎月牙山中段的衝山北面,兩排低矮的平房,夾成派出所的小院,辦公室六、七間,兩輛自行車一輛偏三,是那時的辦公條件,我的户籍室七八平米,盛放户籍資料的老式木櫥後面,一張簡陋的木牀,在那裏我度過了自己最初的兩年。那時薪水一百二十元,xx常駐派出所,也算是每天都在加班,一月下來工資光吃飯也要去上一小半,所以説忙忙碌碌幹了三、四年,結婚時也就攢了5100塊錢。還以為不少,但是買房子是不敢想的,只好寄人籬下去租房,花了2540元買了個“快樂”牌彩電,還引起了房東的豔羨。至於那套南方商人制作的組合傢俱,後來早就稀里嘩啦扔到了一邊。所以,對於後來的得以參加住房改革,還有參加團購買房,就不能不心意滿滿。説到自行車,從小時候到中學,能騎上一輛自行車的心歡,到參加工作後,騎上了自行車,上班下班、調查户段,上坡下坡,卻又感到了腿肚痠軟,酷日暴曬下一身熱汗,嚮往着如果能有一輛摩托車,哪怕是嘉陵50型,也就是幸福生活和工作最美好的期盼。那時的辦公室哪有什麼空調,有的只是風扇,所以竟然有了後來的對於空調的不習慣。至於汽車,就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不要説能夠想到將來可以憑自己當民警的工資買一輛,就是單位可以有汽車,自己可以開上辦公用,也是不敢想的。畢竟,車子那麼貴,很多派出所都沒有,路上也很稀少,汽油那麼貴,自己也不會開,也沒有駕駛證。所以説,能騎上一輛兩輪摩托,就是那時的最高理想。“今輩子能夠騎上一輛這樣的摩托車就好了!”所裏的一位師哥,眼看着隔壁的法庭工作人員騎着藍色的“幸福250”摩托車出出進進,發出了這樣的羨慕感歎。後來調到嶺子派出所工作,辦公條件好多了,但是全所也就只有一輛老式的金盃麪包,還有幾台“嘉陵70”型摩托車。車少人多,到遠處工作,同事們就常常為了摩托車的騎行權而糾結。而印象中比較深的是,家在周村的老所長和其他民警,每天都是騎着“大金鹿”自行車上下班,早晨,慢慢地蹬着車子而來,下午,弓身伏在車子上踏着蹬子緩緩而去。象如今的開着所裏汽車工作,開着私家車上下班的情況,可能是所有人都未曾預料到的。

説實在話,能夠擁有一輛便捷得心應手的辦公用摩托車,一直是自己好多年的夢想。在派出所工作的最初好多年裏,工資從最初的一百多元,逐漸漲到後來的幾百元,再到後來的幾千元,感覺生活和工作條件漸漸改善起來。記得大約97年左右的一天,在東關菜市場見到一位同事,他説“啥時候工資能漲到五、六百,想吃啥就能捨得買啥,那就好了!”想來,那時的工資也就在三、四百吧。

應當承認,派出所辦公條件真正發生鉅變的還是在這四、五年,尤其是在近兩、三年。十一年前,我從xx城東的洪山來到大山深處的太河派出所,從不惑之年跨過了知天命的門檻,期間耳聞目睹親身經歷了許多的事情,深切地感受到了山鄉的變化,也深刻地體會到了派出所的變化。最初的時候所裏吃水要到遠處拉,拉來後把水倒入院內的一個水泥池內,時間長了,池底沉澱了一層薄薄的淤泥,一隻青蛙跳到水池裏安了家,不知什麼原因,卻很少能聽到它的歌聲。搬到新所後,自己打了井,安裝了熱水器,實現了涼水熱水的二十四小時供應。以前的派出所是一個低矮潮濕的平房院落,數量不多的幾間辦公室可以説是“一室多能”,既是日常工作的辦公室,又當辦案用的詢問室,還是民警的休息室和值班室。記得春天的一個早上,一隻蠍子突然從走廊的盡頭,高揚着它的毒尾巴,朝我很快地爬來,嚇得我趕緊跑去拿杯子將它蓋住,然後去食堂拿筷子將它夾走;
夏日的一個午後,一條綠綠的小青蛇突然從院子游走爬過,很快地朝我在院西側的宿舍方向遊走而去,一會兒就不見了蹤跡,害得我夜裏睡覺,再三翻騰牀上牀下,檢查被褥鋪蓋,心裏始終是放心不下;
那幾年的夏天多雨,平房屋頂漏水,找人修理卻總也修不好,外面大下,裏面小下,接上了臉盆和水桶,連陰天被褥潮濕;
一個下半夜,本來睡眠很好總是一覺到天亮的我,卻隱隱地被一個東西弄醒,應該是感覺到嘴脣邊涼涼的吧,潛意識裏便用手一撥拉,趕緊拉開燈繩一看,一條通體發黑發亮、比指頭還長、比麥秸杆粗多了的蚰蜒,落在枕邊,正慌亂地逃走。在我們借住的這個原來的税務所改成的派出所裏,我度過了自己難忘的六年時光。現在,在黨委政府的關心下,我們太河派出所搬遷到了新址的二層辦公樓,使用面積大了,辦公用房也多了,不僅擁有辦公室、會議室、訊問室、調解室、勤務指揮室等各類辦公辦案用房,還建設了温馨舒適的宿舍、食堂、浴室等民警生活用房。以前住平房宿舍,寒冬臘月,桶水成冰,取暖僅用一個小火爐,熱量有限不説,還存在煤氣中毒的生命危險。現在派出所用上了空氣能,新樓宿舍温暖徐徐,再也沒有了夜裏睡覺還要戴上棉帽,蓋上兩牀被子還覺冷的情況。而且,現在辦公等用品也實現了政府定點採購,保證了質量,用着也放心。經過正規化建設改造,我們這個山區派出所的辦公辦案條件有了質的飛躍,一點也不遜色城裏的單位,與以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語,讓我們派出所這些一線民警倍感温暖,增添了幹好工作的動力和信心。

説到變化,感受最深的還是工作上的變化。隨着黨委政府領導對公安信息化、科技化的持續投入,公安破案等方面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效率有了很大提高。前幾年常見的“兩搶”案件和其他命案等惡性案件,發案率大幅度下降,羣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持續上升,特別是隨着視頻監控等設備的投入運營,有效地震懾了違法犯罪,提升了羣眾的安全感。今年五一節前後,僅太河派出所就利用科技設備破案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及日照、甘肅逃犯2人,極大地提高了民警的職業榮譽感和成就感,也讓我實實在在地具體地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對公安機關的強力保障對公安工作帶來的巨大變化。

人生能有幾個四十年,我有幸能在自己迄今為止五十一歲的人生中,讓自己的四十年和改革開放一起相伴。彈指一揮間,轉眼即百年,心中無限感慨。雖説夕陽必來,雖説黃昏漸晚,但人生沒有幾次博,我們仍然需要奮鬥,只有奮鬥者才有明天,也只有奮鬥才能開創新時代更加美好的xx。

我愛你—xx!我愛你厚重的歷史積澱,我更愛你必將更加幸福的明天。你地靈人傑,有山有水有文化有英才,為了幸福之花的盛開,我願拋灑汗水將你澆灌!

【七】

清晨的超市中,琳琅滿目的世界商品整齊羅列在櫃枱上;
城市的街巷裏,快遞小哥把堆積如山的快遞分發到“海淘族”手中;
旅行社的櫥窗裏,“出境遊”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度假選擇……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成立,實現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速60%;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促進國家間區域經濟合作,釋放巨大的經濟能量;
人民幣成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獲准納入SDR,金融國際化進程加快……開放的中國拉進了與世界的距離,匯聚了奔湧的活力,留下了新時代的光輝印記。

又是一年改革時。將時針倒撥40年,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實行改革開放的新決策,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廣東、福建兩省在對外經濟活動中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腳步,億萬生產力得以解放,中國推開希望之門,一系列改革措施,讓中國大地迎來了大放光彩的春天。

對於改革開放意義的探究,40年來始終未曾停止。人們紀念這一有着里程碑意義的事件,為中國迴歸發展建設的正軌而慶幸,為生產資料流動渠道得以疏通而欣慰,為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念而歡呼雀躍。更重要的是,中國邁向現代化的進程在經歷曲折之後,再次按下了快進鍵。

“40年前,中國開始追趕世界。20年前,中國逐漸融入世界。如今,中國正在影響並改變世界。”從追趕、融入到影響世界,在現實與歷史交匯中,我們從改革的軸度,讀懂一個民族深化改革開闢未來的信念,見證一個國家擁抱世界增進人民獲得感的決心。

舉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

在過去40年裏,我國有1.2億人通過大學聯考進入大學,我們的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5.7年提高到xx.9年,人均GDP則從186美元增長到8866美元,中國經濟佔世界經濟總量從2.3%上升到15%,全世界減少的貧困人口中70%來自於中國。如果把鏡頭拉得更近些,我們還會發現,40年前深圳不過是毗鄰香港的一個小漁村,到如今已是高樓鱗次櫛比的國際大都市。不久前深圳GDP總量超過香港,青出於藍,而愈發榮耀。

我們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更多的不是為了回憶昨天,而是為了面向明天。40年前,鄧小平同志果斷拍板,明確了社會主義的中心任務和中心工作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革命的目的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離開了生產力的發展、國家的富強、人民生活的改善,革命就是空的。”如今,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審議深化改革開放,因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發展是國之計,也是民之生,影響當下,更關乎未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續寫輝煌,使命光榮。

開放的中國呼喚創新奮鬥。行者方致遠,奮鬥路正長。“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鬥。”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更加壯闊的征程在我們腳下展開。“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只要精誠團結、共同奮鬥,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實現夢想的步伐!”習近平總書記擲地有聲的話語,鼓舞着每一個人。我們要以敢闖敢幹的勇氣和自我革新的擔當,實現從“趕上時代”到“引領時代”的偉大跨越。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開新局於偉大的社會革命,強體魄於偉大的自我革命,在我們廣袤的國土上繼續書寫13億多中國人民偉大奮鬥的歷史新篇章!

開放的中國依靠人民力量。“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
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中國要飛得高、跑得快,就得依靠13億人民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羣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是我們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傾聽人民呼聲,汲取人民智慧,我們才能形成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蹟。偉大的歷史,由人民共同書寫;
偉大的時代,是人民共同創造;
偉大的夢想,靠人民共同完成。

開放的中國凝聚民族夢想。數十載長河浩蕩,九萬里風鵬正舉。改革開放不僅是物質財富的累積,更是文化力、精神力的飛躍,彰顯着一種嶄新的價值體系。朝着同一個發展的目標,中華民族大家庭同心同德、守望相助;
中國人民的辛勤勞作、發明創造,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心懷夢想、不懈追求,以整合性和包容力形成了一個“有着強大向心力的漩渦”。而這,正是實現偉大復興最堅實的底氣、最強大的動力。有着中國夢的託舉,有着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我們偉大的國家、我們偉大的民族,一定能夠扶搖而上,飛向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又是一年春好處”,春光明媚,廣袤的海洋正萌生着新的色彩向我們微笑。以奮鬥者的姿態走進春天吧,在這個春天裏,風正恰揚帆,既播灑希望,又贏得未來。

【八】

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順利召開,果斷地停止使用“以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重新確定了中國共產黨的正確的思想路線,決定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做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這個具有重大意義的轉變,標誌着中國共產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開始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

回望祖國大地,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四十個年頭了。四十年來,從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裝,飲食,相信我們每個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遂寧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鉅變。

四十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現在人們的居住向着“更高大、更寬敞、更環保”發展,舒適成了人們選擇時的第一要務,“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田園生活就在今天,處處折射出人們住房條件的極大改善,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離不開“縫紉機、黑白電視機、自行車”等“老三件”,如今都已被彩電、冰箱、洗衣機、電話、空調、音響、電腦所取代,並向是人工智能化發展。

四十年前,普通居民上班,出門只能靠兩條腿,家庭環境很好的才有可能自行車代步。如果去稍遠的路程,只能擠“臃腫不堪”的公交車。對於平民百姓來説,坐小汽車出門,簡直就是個“神話”。如今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大發展,大飛躍,城市基礎道路建設,交通設施大大改善,現在,交通工具多種多樣。單是流通在城市各血脈中的“公交車”就讓你應接不暇。出遠門,火車、飛機、客車、長途車,隨您挑選,使居民時時處處感受到方便、快捷。

四十年前,人們的思想非常簡單。改革開放後,在生活方式、消費觀念、思維方式等方面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年輕人結婚進影樓、拍攝婚紗照已屢見不鮮,連“金婚”、“銀婚”的老太太也“濃粧豔抹”補拍婚紗照;
現在招待客人往往上酒店,差的也上大排擋,在家一個電話,熱菜美食送上門;
超前消費,車貸、房貸已經被大部分人接受;
各種健身器材進入家庭,花錢流汗買健康。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隨着國家醫療制度的改革,從建立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再到遍及城鄉的衞生服務體系、公共醫療衞生事業的公益得到了較好的詮釋,“人人享有基本醫療服務”成為可能。許多居民家庭沒有後顧之憂,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條件飛速提高,居民平時從細微之處開始關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從過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現象有了較大改變。

我的家鄉,隨着改革開放的步伐,健康、快樂的成長着!時代在前行,中國在進步,我的家鄉,隨着中國這個崛起的大家庭的腳步,會越走越勇敢,越走越幸福。

【九】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陽光。並蒂的花兒競相開放,比翼的鳥兒展翅飛翔,迎着那長征路上戰鬥的風雨,為祖國貢獻出青春和力量……”祥雲飄繞的土地上,一條條寬敞整潔的街道伸向遠方,一盞盞霓虹燈亮如白晝,一陣陣歡聲笑語響徹大街小巷,這一切的一切無不訴説着我們的幸福生活。

在我國四川盆地中部腹心,涪江中游,位居成都和重慶兩座特大城市的中心節點上,有一座史稱“東川巨邑”、“川中重鎮”的宜居宜業之城--遂寧。自古人傑地靈,才志輩出,素有“文賢之邦”的美譽。開啟盛唐一代詩風大幕者——陳子昂的那首《登幽州台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千古絕唱,將這片紅色的沃土滋養得熠熠生輝。

我就生長在這片充滿魅力而神奇的土地上,作為一名在八十年出生的公民,時光飛逝,年輕在我的生命征程中,劃去了一萬多個日日夜夜。對於這些一去不復返的時光,我沒有感到歎惋和悲傷,因為我見證了那段輝煌的歷史,在這成長中我經歷遂寧的巨大變遷:昔日“荒地”成最美濕地走廊;
遂寧公交從無到有再到全覆蓋的變遷;
簡陋小巷到今日繁華商務區;
貓兒洲變成今日美麗的聖蓮島……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8.33%,全年空氣質量達標率88.4%,公眾對城市環境滿意度連續5年居全省前列;
2015年上半年,全市GDP、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地方財政預算收入等多項經濟指標居全省前列……改革的浪潮承載着遂寧人全面奔小康的光榮與夢想。

時光回溯到1979年的那個春天,鄧小平同志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並富有遠見地提出了對黨和國家各個方面的工作進行改革的任務,重新確立了黨的正確的組織路線。改革的春風一夜之間吹遍了大江南北,自此咱們中國人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迎着和諧春風,走在時代前行的大道上,感受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

現在我作為一名機關工作者,也是一名中國民主建國會的會員。在過去的日子裏,我只是埋頭於自己的工作崗位,一如既往的勤奮向上,卻未曾想過我能為日益富強興旺的祖國去做些什麼,為正在崛起的家鄉做些什麼?我頭頂着豔陽,腳踏一片沃土,我思忖着怎樣才能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意思,讓我的青春年華更加絢麗多姿?直到2013年底,因摯友的推薦,我加入了中國民主建國會。自此,我的人生拉開了新的篇章。在組織的培育和薰陶下,我的立下誓言,我將所有的熱情投身於巨大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之中,我要為國家未來的發展去儘自己的綿薄之力,我要為家鄉的繁榮增磚添瓦!

如今站在這樣一時間節點上,無論是回顧過去還是展望未來,都顯得格外有意義。重温會章會史,使我再一次感受到民建崢嶸歲月的光榮史。作為一名民建會員,我要繼承和發揚民建光榮的傳統和優良的作風,堅持“愛黨、愛國、愛會、愛學”的優良傳統,勤奮敬業,默默奉獻,為民建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貢獻。

沐浴在改革的春風裏,做為一位新時期的民建人,如同一部跨時空夢幻電影,恰似在昨日,卻是在今天。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國處處換新顏。我們民建人邁着堅定的步伐,迎着滿天的朝霞,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十】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用改革開放的偉大宣示把中國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40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並惠及了世界。

40年改革之路,碩果累累,作為一名中國人,一位生長在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最好時代的民建會員、政協委員,一位充分享受改革紅利的東坡兒女,內心無比激動,談改革如數家珍,論成果娓娓道來。

我覺得,中國改革40年成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現:

1、政治

中國共產黨的偉大之處在於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多黨合作中處於領導地位,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進步性與廣泛性相統一、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參政黨。

共產黨執政,為我們這個具有13億人口的超大型國家提供了強有力的領導核心,克服純粹兩黨制和多黨制的缺陷,避免力量相互抵消;
各民主黨派參政,為各社會階層的政治參與提供組織、秩序和渠道,克服純粹一黨制的弊端。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問題上進行民主協商、科學決策,集中力量辦大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互相進行政黨間的政治監督,促進了共產黨領導的改善,也促進了參政黨建設的加強。它有利於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能在最廣泛民主基礎上實現高度的統一。

2、經濟。

40年的發展,中國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現已達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數字經濟等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高鐵、公路、橋樑、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穩步推進,糧食生產能力達到1.2萬億斤。城鎮化率年均提高一點二個百分點,8000多萬農業轉移人口成為城鎮居民。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成效顯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北斗、量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南海島礁建設積極推進,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逐步健全,對外貿易、對外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

3、民生

伴隨着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鄧小平提出的“改革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口號讓絕大多數人擺脱了貧窮,走向了富裕;
經過以資源換經濟的階段過後政府更加註重環保,中國的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水更清澈了,山更綠了,就拿我們居住的東坡區來講,改造東坡湖,打造濕地公園讓廣大市民擁有了休閒娛樂的好地方,更讓眉山這座千載詩書名城擁有了城市會客廳。老百姓受教育的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國目前每年有900多萬大學生畢業,越來越多的學生出國留學後歸來報效祖國。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從過去的單一到現在的百花齊放,隨着越來越多的孔子學院代表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象徵中國軟實力走向世界各地,世界人民已真切感受到了中國的和平、文明和友好。

綜上所述,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我們仰望世界。40年後的今天,我們有責任、也有能力站上世界舞台的中央。

1981年,黨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了規範的表述:“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近40年來,這一表述基本沒變。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這一全新的表達,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於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提出的重大戰略判斷,深刻揭示了我國基本國情的新特點新內涵新變化,為新時代我們黨制定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提供了基本依據。其先進性不言而喻。

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

回望來路,不改初心。從改革發展,到深化改革,再到全面深化改革。歷史和現實鮮明地昭示,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這是時代的呼喚,人民的期盼。

【十一】

改革開放40年來,祖國的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行各業以日新月異的速度在變遷。説到改革開放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學校教育的變遷了。

我1971年出生在一個教師家庭,父母都是國小老師,自我出生起就生活居住在校園裏,學校、學生、教師是我能接觸到的生活的全部,學校教育在我成長的歲月中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記憶。

那時候學校的校舍非常破舊。我上國小的時候是1977年,學校是一個村小,坐落在一片橘子林中,距離縣城有20多里路。通往學校的路幾乎都是田埂路,以及一些泥面的機耕道。教室裏桌子凳子非常簡陋,桌子是由泥磚壘起來的兩根柱子,上面是一塊很厚的水泥板,冬天的水泥板異常寒冷,很多學生手上腳上會長凍瘡。學校那時候也沒有通電,冬天的早上教室裏時常會很黑,而晚上天早早黑下來,很多學生就跑到操場裏,在水泥面的乒乓球枱上寫作業。而夏天因為沒有風扇,悶熱無比。

那時候的師資力量非常薄弱。老師大多是民辦老師,很多老師沒有進過正規的學校接受學習,都是由村裏稍微有點文化的老師代課,因此老師的知識面很有限,更談不上素質教育。很多老師都不會漢語拼音,所以我的母親因為是屈指可數的眉山師範學校畢業的,會漢語拼音,理所當然的成為一年級的專屬老師,每一年都教一年級,教孩子們拼音。我的拼音水平多虧了母親的教育,一直受益到現在。

那時候的學生生活特別貧困。記得那時學生上學的學費是 2.5元,開學之初,仍然有很多孩子沒有錢交,家長經常會在我母親面前絮絮叨叨地説:老師緩緩吧。我媽媽總是會無奈地答應。孩子們的學習條件極其貧乏,家長也對孩子的學習沒有過高的期望,學校沒條件開設素質教育的課程,也不能設置更多的遊戲項目和體育項目,像歷史、地理、音樂、體育課這些,簡直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了,有的幾乎就處於不上的狀態。

那時候的暑假生活特別枯燥。暑假裏的母親總是很忙,趁着暑假時間長給我們縫補平常穿破的衣服。勤勞的母親總是會趁着暑假給我們做布鞋,從結麻繩到用漿糊糊布料,從打鞋底到買上燈芯絨布料做鞋幫,最後把鞋底鞋幫結合在一起,整套工序繁瑣辛苦且技術含量很高。因為不擅長做鞋,母親的成果常常會讓學生家長笑話,然後幫我們重新做。臨到快開學了,媽媽就會集中精力備課,把下一學期要上的課認認真真地梳理。而我們只能利用一些因地制宜、因陋就簡的材料、場地,掏鳥窩、捉泥鰍等,和小夥伴們一起尋找兒時的樂趣。

後來,1982年我上國中了,那時候一個鄉鎮只有一所國中,距離我家有7、8里路,經過一段泥面的機耕道,走過一段碎石路,再經人力船渡河,才到達學校。記憶中冬天的早晨,媽媽早早起來弄好早餐,吃過早餐後,爸爸總會打着手電,陪着我深一腳淺一腳披星戴月地趕往學校。待天稍微亮了起來,父親才放心地轉回家,去上他的課。遇到下雨天就特別慘,因為泥土遇雨會特別粘,只能把鞋子脱下來提在手上,赤腳走在泥濘的路上,而父親會幫我提着書包,不斷鼓勵我好好學習,今後一定要走出這個地方。所以,當今日看見年老衰弱的父親,想的最多的還是父親當年天不怕地不怕,一心護着孩子的濃濃的父愛!

那時候鄉鎮國中的教學質量真的不太敢恭維。記得那時剛剛開始學習英語,教我們英語的是一位年輕胖胖的女老師,她總是一邊教我們,又一邊利用星期天去進修學習,幾乎是現學現賣的。待到國中畢業,除了有那麼兩三個成績很好的同學,想快速地跳出農門,報考了眉山師範學校之類的中專之外,就只有我一人有幸考到了彭山一中,很多同學不得不失學了,轉為回鄉務農、學一門謀生的技術這些了。

再後來到了1985年我讀高中了,而且是條件最好的彭山一中。應該説學校的教學條件、師資力量已與國小、國中時不可同日而語了,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我們那一屆的同學很幸運遇到了一批好老師,一部分老師是剛從學校畢業分配來的年輕聰慧的老師,他們把我們作為教學生涯的處女秀作品,精心培養、嚴格要求,班級學風很濃。另一部分老師是從全縣精挑細選的經驗豐富的老師,師德高尚,恨不得把他們一生所學全都灌給我們。因此,我們那一屆同學升學率高得前所未有,有很多同學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圓了自己嚮往的大學夢,很多同學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風生水起、事業有成。

待到1992年我大學畢業回到彭山參加工作,距今已快27年了,其間自己也結婚、生孩子、養孩子,陪着孩子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求學路;
後來自己的工作也接觸到學校教育,尤其是新時期學校教育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心裏真的有很多感慨。

新時期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高了。我們這批70年代初出生的人,都是獨生子女政策的踐行者,很多人都只有一個孩子,非常寶貝;
家長也大都是接受過比較良好的教育,對下一代的教育非常重視。所以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特別重視素質教育,重視藝術才能的培養。很多小孩從小就開始學習音樂、舞蹈、書法等,讓孩子成為在某一方面有特長的人。為了考上一個官辦的或民辦的重點學校,如七中,成外等,很多家長會給孩子上各種針對性的補習班,只為孩子能順利通過入學考試,進入到重點學校。不輸在起跑線上成為很多家長堅持的信念。所以我們以及我們這代人的孩子,在教育觀念上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了,很多人會選擇出國留學,接受全世界最先進的教學,最悠久的文化,從事最出色的研究,有些成為了掌握高精尖端技能的人才,這一點與父母輩之間的跨度非常大。

新時期學校辦學條件有了質的飛躍。工作的原因我走訪過我區很多的鄉鎮國中,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非常漂亮的教學樓,窗明几淨,桌椅板凳一應俱全。根據教學需要設置了很多功能室,如微機房、藝體房、實驗室等,黑板早已不是當初粉筆末亂飛的裝備了。走進校園,有很多勵志的圖片、書法作品掛在樓梯、教室外,潛移默化薰陶着孩子們的心靈,文化氛圍濃厚。校園裏綠樹成蔭、花草簇立,塑膠跑道上是孩子們矯健的身姿。規整齊備的籃球場、羽毛球場上展現着孩子們開心的笑臉。九年制義務教育已經全面普及,孩子們再也不用為學費犯愁了。

新時期學校師資力量極大地加強。學校老師幾乎都是從正規的師範院校畢業,並經過嚴格的招聘程序。也不用再手寫備課了,全部採用電腦等智能設備、多媒體設備進行備課、授課,以孩子們喜歡的教學方式與孩子們形成很好的互動。音、勞、體、美等課程也由專業的老師教學,很多孩子的天賦被很好的發掘和培養,小小年紀就參加各種各樣國家級的比賽並取得驕人成績,許多孩子從小會説非常流利的英語,天文地理歷史等知識面極為豐富,常常談古論今;
瞭解並能熟練地把很多智能高端的產品用於學習、生活等,綜合素質全面提高。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工作之餘靜下心來,回顧我所經歷的求學之路,對比現在的教學條件,真是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感慨萬千。鄧小平這位偉人設計的中國必須走改革開放的這條道路,被證明是一條成功的強國路、富民路。我們堅信,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可以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實現,兩個百年奮鬥目標一定可以早日實現!

【十二】

2018年,中國將迎來改革開放40週年。

40年物換星移,歲月如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着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遇到過困難,我們遇到過挑戰,但我們不懈奮鬥、與時俱進,用勤勞、勇敢、智慧書寫着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故事。

40年回顧人生,日月如梭。我國已經從跟跑者,變成了引領者。改革開放深刻改變了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命運,而中國自力更生的快速發展,是對世界做出的最大貢獻。改革開放成為“中國通過改變自身而影響世界”這一道理的集中體現。

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性創造。改革是中國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就是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回首過去,我們才知道已經走出多遠。中華民族的復興、中國夢的實現使人類在“做夢”、“尋夢”、“追夢”的征途上正在從空想、夢想走向現實、變為現實。十九大報告指出,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到那時,我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我國人民將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華民族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今天,站在歷史的新徵程上,繼續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發展機遇,推進改革開放的一系列堅定行動,是對歷史的最好紀念。

開放發展是觀念、是體制、是格局。開放理念就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對外開放思想的豐富和發展。開放發展理念為提高我國對外開放的質量和發展的內外聯動性提供了行動指南,必將進一步拓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發展道路,進一步拓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發展空間,也將進一步拓展世界經濟發展空間。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將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開放的中國造福世界,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中國努力在擴大開放中同世界各國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使中國夢同世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緊緊相連、息息相通。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曾長期在世界發展中領先,尤其是在我國宋朝,科技發明創造走在世界前列。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國有超過百萬以上的超大城市。xx世紀,歐洲最大的城市英國的倫敦,法國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的規模都不過萬人。而中國的首都有一百五十萬人。一千年前中國的城市規模的超過二十萬人口的有六個,十萬人以上的城市有四十六個。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國的城市燈火輝煌、光明燦爛。中國xx世紀開始使用紙幣,而歐洲17世紀後才開始使用紙幣。一千年前的中國城市就已經有施藥局、慈幼局、養濟院、漏澤園等福利設施,這是城市高級現代化的特徵。從《馬可波羅遊記》就能看到外國人對中國的崇拜,從李約瑟《中國科技史》就能想到中國人的創新,更不要説遣隋使、遣唐使、遣宋使的記載。但由於後來的統治階層沒有抓住機會,坐井觀天、盲目自大、不思進取,以致閉關自守,被動挨打。猶如四大發明中的火藥,西方進行技術革新,創造出槍炮,而我們發明幾百年後主要還在於製造鞭炮;
西方藉助於指南針進行航海,拓展海外殖民地,而我們主要用於觀天象測算命,仍然幾百年不變。從世界發展史來看,東方古國喪失了四次機會導致發展滯後。

第一次,人性的解放。歐洲黑暗漫長的中世紀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文藝復興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是對人文精神的迴歸和人性的解放,它藉助於文學、藝術、音樂等形式喚醒人們的記憶,肯定人的慾望和自然的人性。出現瞭如達芬奇、但丁、米開朗基羅、哥白尼、布洛諾、伽利略、莎士比亞等。同時,以發現新大陸,掠取海外更多資源為目的的航海興起。與此同期的是我國曆史上的明朝。他們在做什麼呢?明初鄭和七下南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但除了賞賜沿途小國顯示富有及尋找建文帝外,實在找不出什麼理由;
走後沿海在全面實行海禁卻倭寇猖獗,軍民在修固長城收縮戰線,任性的太監在午門外打大臣屁股,血腥的錦衣衞在為追蹤探聽各級官員的隱私而羅織罪名,有的皇帝不是在豹房就是在遊戲的路上,有的皇帝大部分時間不上朝不理政,雖有徐光啟、袁崇煥等人但難扭轉乾坤。

第二次,人的解放。十八、十九世紀是歐洲的啟蒙運動時期,是人類歷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是對人類思想自由的新要求,是歐洲社會全面的創新,是人的解放,提出自由、平等、博愛。這時期出現瞭如孟德斯鳩、盧梭、霍布斯、康德、黑格爾等傑出人物,在經濟領域1776年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出版,提出發展經濟要靠市場經濟——一隻看不見的手。而這一年美國發表《獨立宣言》,宣佈建國。在地球的另一邊正是清朝時期。雖有誇大的康乾盛世,但毫無人性的場面卻層出不窮,如“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三藩之亂、大興文字獄等,遑論編撰《四庫全書》之名而行銷燬眾多古籍之實。有號稱“十全武功”的乾隆皇帝在承德會見英國公使嘎瑪爾覲見時是否下跪的問題上竟然説出“野蠻人天生腿不能彎曲,免跪”的話,更不必説言必稱“奴才”使整個朝代再也沒有看見大臣在朝堂上有過尊嚴。既是人才的蜕變更是人性的泯滅,以致龔自珍發出“九州生氣持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感歎。

第三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中後期,歐美興起技術革新之風,蒸汽機、電的發明運用促進經濟社會全面變革。汽車、火車、輪船、槍炮,加上基督教、天主教,成了資本主義對外擴張獲取利潤的手段。非洲、亞洲、南美洲、大洋洲,歐洲的海外殖民地越來越多,累計的財富越來越大。在遠東,兩個朝廷都在向西方學習,這就是清朝的洋務運動和日本的明治維新,但結果卻大相徑庭。當時清朝的實力遠強於日本,在歐洲購買的船艦也多餘日本,但洋務派官員基於“立國之道,尚禮義廉恥;
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的狹隘政治目標,制定了“中學為體,西學為用”自強策略,也就是在不變更中國傳統政治體制和文化思想的基礎上,向西方學習製造先進武器的技術。而日本維新派自始就全面鼓動起日本整個民族的熱情,而以爭取日本國際地位的平等為其首要目標,從政治制度,經濟組織、社會結構、文化教育和生活習性學習西方。儘管中日兩國在現代化初期處於相似的基礎和起點,但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的結果完全不同。日本國力全面上升,國民素質躍升;
清朝的國力則停滯不前,從一等強國墮落為三流末國。結果眾多周知,在甲午海戰一役,北洋海軍全軍覆沒,敗於日本。中國權力集團自此失去了自我更新的機會,政治變革只好通過你死我活的暴力革命來完成,陷入了長達半個世紀的血腥戰亂。內戰、分裂、外族入侵和瞎折騰,把中華民族折騰得騙體鱗傷,人類文明史上最關鍵的幾十年,中國人在混亂中錯過了。一羣久稱奴才慣了沒有思想的李鴻章、張之洞之流怎不敗於在歐洲學習過的福澤渝吉、伊藤博文之輩呢!

第四次,後工業化。二戰後,西方掀起第二次工業革命,所謂第三次浪潮(從蒸汽機到電力,再到電子、信息、航天航空等)。美國通過兩次世界大戰迅速積累而崛起,成為世界第一大國,戰敗的日本齊頭並進提升工業化水平超越歐洲國家而很快成為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的國家。歷經戰亂飽受憂患的中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的勝利,建國初期經濟社會取得了巨大成績,氫彈、原子彈的發明也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有能力趕上超過歐美,但帝國主義的封鎖,更主要的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動亂使中國又失去一次機遇。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了讓十億中國人吃飽肚子,推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再度把中國推入現代化的門檻。改革開放使我國抓住了機遇,展開了一系列既有自己特色又同國際接軌的合作,融入到世界格局中。如技術引進、觀念革新、深化改革、市場經濟、加入WTO等重大變革。今天中國國力增強,經濟總量已到世界第二。在這一輪的信息化革命中,我們抓住了機會,我們借鑑了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我們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勇於搏擊,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而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我們還將取得更大的成就。

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40年的發展就是最好的證明。今天,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為祖國的發展壯大而自豪,為我們所處的幸運時代而驕傲,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的目標而充滿信心。我們要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我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牢固樹立開放發展理念,抓住重要的歷史機遇期,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吸收人類文明有益成果,勇於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實踐創新,展現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曾經擁有的自豪和輝煌,讓制度更加完善、發展更有質量、治理更有水平、人民更有獲得感,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時代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