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格式7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13W

對於演講稿的寫作, 大家一定要學會有清晰的邏輯思維,演講稿能夠在最大的程度上抒發我們的意見。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格式7篇,感謝您的參閲。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格式7篇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1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大家知道,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集體,一個個人,都不能置身於法律之外,更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一切行為必需在法律的範圍裏進行,任何人都不能逾越法律。

我們作為一個學校,講依法治校就是這個道理.而作為學校的主體,同學們更應懂得學法、懂法、用法、守法、護法,要通過老師的引導,社會的教育,家庭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過自身自身的努力,領會現代法律精神。

首先,我們要加強同學的權利意識教育,我們都知道的《未成年人維護法》,但很多同學,對他的瞭解是膚淺的。我們要熟悉自身的權利,學會行使和維護自身的權利。這裏藴含着一個重要的道理:只有真正懂得權利的人,才會更加尊重他人的權利。一個人人真正懂得權利的社會,才是一個人人享受高度自由、文明的社會。學校也一樣,而權利與義務是一個統一體,人沒有了權利,或者被任意侵犯,而要他們去履行義務,這是不可能的。強調權利並不忽視義務。對權利的追求,會很大程度地調動大家學習成才的積極性,為自身的健康生長髮明瞭有利的條件。其次,我們所進行的守法教育,是要使同學們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在行為上和情感上對法律的認識和尊重。從而促進法制建設的順利進行。守法就是遵守法律。守法是維護權利,實現權利和發展權利。守法,要求我們每一個人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但權利是不能任意擴充的,否則你就是超越了法。比方,這幾天來,我們發現個別同學,把教室裏掛在牆上的老師、同學的照片摘下塗上髒物或亂劃,請問有這個權利嗎?假如,那個人是你的家長,你的兄弟胞妹,你作何感想?你應該是一個人,是個正常的人,那麼這種作為就不是正常人做的事,按正常的司法解釋,這樣的行為犯有三種罪:一是破壞公共財物罪,應予拘留15天。二是嚴重侵犯他人的肖像權和名譽權。三是破壞公共治安罪,三罰了並罰,必需進行勞動教養和精神名譽賠償5000元。

所以説,只有在人人守法的有序的環境下,人們的權利才幹最大限度地實現。

同學們,培養法律精神的同時,我們同樣要加強自身道德精神的培養,這樣就能進一步促進現代法律精神的形成。在集體生活中,法律與道德都是調節人們行為的規範,是維護生活穩定和發展的兩個必不可少的支撐點。道德精神是道德的靈魂,是法律精神的精髓。對我們來説這與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致的、吻合的。法律通過立法可以推動道德的普和,嚴格執法可以弘揚道德精神。法制越健全,法律中的道德內涵越豐富,越人性化。可以培養我們的現代法律精神,必需與培養道德精神結合起來。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陳若琦,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法在我心中》。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於一個國家來説,如果沒有很好的法律法規,國家就不會和諧、安定。

以前,我總以為法律是大人們的事,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説,懂不懂法無所謂,後來,我在電視上看了一篇報道,對我感觸很深,我領悟到,作為一名國小生,不僅要懂法、守法,還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

報道內容是這樣的:有一個女孩,天生有殘疾,從出生她的父母就不喜歡她,後來又給她生下了一個弟弟,生下弟弟後,女孩的日子更難過了,她吃不飽,穿不暖不説,她父母還讓她去當乞丐。每天到集市上去討錢,把她當成搖錢樹,鄰居們實在看不下去,反映到了民政部門。後來民政部門取消了她父母監護人的資格,把女孩送到寄宿學校去讀書,並責令她父母每月支付200元生活費,誰知她父母不但不給錢,還惡狠狠地説,就是不給錢,看你把我怎麼樣。女孩見父母如此無情,萬般無奈之下,只好向人民法院起訴,她父母因犯虐待罪,受到了應有的制裁。可女孩心裏並不高興啊,她更多的'是難過,為父母難過,為自己難過。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哪個同學不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倍受父母的關愛和呵護。誰願意起訴自己的父母?如果那個女孩的父母有一點點良知和愛心,有一點點的法律意識,我想他一定不會如此虐待自己的骨肉。

尊老愛幼是我們的中國人的傳統美德,而對於小部分狼心狗肺、不守規則的人來説,只能用法律去約束他們,所以我們青少年要加強法律的教育和培養守法意識,我們不僅要自己懂法,還要宣傳法律,讓我們的父母和身邊的人都知法、懂法。

親愛的同學們,法律是一柄雙刃劍,它能懲治壞人,也能約束自己,遵紀守法,從小事做起,比如每天上學放學過馬路不闖紅燈,愛護公物等。只要我們每個人都懂法、守法,我們的國家一定會更加和諧、美好。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3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法治改變我們的生活》。

法治是一道治國的陽光,法治是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然而,昨天的昨天,我們還在人治的漩渦裏掙扎:今天的昨天,我們開始提到法治的字眼:到了今天,我們已經提出了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從法的字眼到法的精神。短短十年,法治在中國快速前進,走過了西方國家上百年走過的路。我們似乎已經看到夢想的陽光照進了灰暗的現實。國家的長治久安,社會的穩定是人民的最高利益,依法治國是保障國家穩定和繁榮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9月,黨的十五大向世界宣告“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X年10月15日,舉世矚目的十七大報告將指出“堅持依法治國,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這標誌着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建設將進入一個新時代。法治也是生活的一道陽光,它涉及公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舉3個比較貼近我們的例子:

第一:拾得物品必須歸還.《民法通則》第97條:沒有合法根據,獲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該將不當利益返還損失的人。受損的人在得知他人非法佔有自己遺失物品的情況下,可以自己索取,也可以向法院起訴請求歸還,如果原物滅失無法歸還,受損人有要求他人賠償的權利。

第二:不得損害他人的.名譽,不得惡言侮辱他人。《民法通則》第9條:民事活動應尊重社會公德,不得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生活中,有人因嫉妒,憎恨同學,就散佈一些無中生有的傳聞,這是一種損害他人名譽的違法行為,是極不道德的。

第三:講法律也要講道德。有些人為了逃避責任,在受到追究時躲躲閃閃,含糊其辭甚至否認事實真相,最後即使躲過法律的制裁,但從道德的角度看,他們要受到良心的譴責。

對法治,許多人從陌生的懷疑到日漸熟悉的信任,生活規則,法律有明示;重大決定,先看看法律;遇到糾紛,讓法律説話;權利受到損害,理直氣壯地説一句:“我要告你!”。法治如此親切地走進老百姓,與大眾生活得益於社會主義法治本身的正義性。法治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社會主義法治折射出人類政治文明的光輝。

我國立法機關通過法律草案,聽證會,座談會等渠道,穩步推進公民有序參與,充分收集民意,集中民智,使法律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護衞者千千萬萬普通百姓的權益。

相信法治,崇尚法治,讓我們做一個講道德,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4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對鄧小平理論的繼承與重大發展,也是黨的十五大對全民族的傑出貢獻。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深刻地揭示了依法治國的科學含義,明確指出:“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羣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依法治國作為一個規模宏大的法治系統工程,其內涵十分豐富。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實現依法行政,努力提高全體公民的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等,都是依法治國的題中之義;各級司法機關依法辦事,實現司法公正,則是依法治國方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國的動態表現,是法律正義與道德正義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實現。

一、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堅持司法公正,樹立法律權威是依法治國的核心和靈魂。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機關在執法活動中必須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貫徹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做到嚴肅執法,秉公辦案,實現法律所追求的社會正義。“法不僅僅是思想,而且是活的力量。正義女神一手持有衡量權利的天平,另一隻手握有為權利而準備的寶劍。無天平的寶劍是赤裸裸的暴力,無寶劍的天平則意味着法的軟弱可欺。”①天平與寶劍共同構築了司法公正。司法公正是人類進入文明社會以來解決糾紛的一種法律理想和信仰,也是法治社會的崇高目標。公正是司法的最高價值,司法公正是實現法治的保證,也是司法獨立的基礎和原因。②

“徒法不足以自行”.法律的生命在於它的執行,只有司法公正,才能樹立法律的權威,才能確保國家的政治安定和社會穩定;只有司法公正,才能維護法律的尊嚴,才能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發展。而不公正的司法,則是對法治的否定和背叛,是司法權濫用的結果,它不僅混淆了是非,而且會造成人們對法律權威性的懷疑,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也就無從談起。只有司法公正,樹立法律權威,才能真正實現依法治國。鄧小平同志科學地借鑑了各種經驗與教訓,特別是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的經驗和借鑑了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慘痛教訓,科學地提出並論證了樹立法律權威的極端重要性,併為在中國實現和樹立法律權威做出了貢獻。早在1978年,鄧小平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中首次提出:“為了保障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新黨章總綱中也再次重申:“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範圍內進行活動。”以後鄧小平在多次講話中又反覆指出:“一個國家的命運建立在一兩個人的聲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險的,不出事沒有問題,一出事就不可收拾。”這就是説,鄧小平一貫不主張“個人至上”,而強調法律權威,並在講話中多次使用“法律權威”一詞。因此可以説,樹立法律權威是鄧小平依法治國思想的核心。江澤民、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在題詞和講話中強調法治和法律權威問題。現在要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律權威無疑是個核心問題。法具有最高的權威性,這不僅是由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本質和特性所決定的,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必然要求。樹立法的權威性有賴於完善的制度,通過制度保障法的尊嚴,發揮法的作用,實現法的價值,通過制度來限制人的隨心所欲,規範人的行為,避免“人治”對法的權威性的損害。

司法執法制度是法的權威性能否樹立的關鍵,司法公正與法的權威性有着直接的關係。如果説一次犯罪是污染了水流的話,那麼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則是污染了水源。西方哲人的這一比喻是形象的,更是發人深思的,它告訴人們:司法不公會帶來怎樣的惡果。

二、推進司法改革是維護司法公正的根本。

當前司法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司法沒能提供應當提供的救濟;公民的法律信仰闕如;司法公正未能達到必要的程度;司法未能有效遏制腐敗,司法部門本身亦受到腐敗的侵蝕;執行難往往使司法判決成為一紙空文。這些不良司法現象的產生,除了各種社會外部原因以外,主要產生於司法制度本身。因此,筆者建議應主要圍繞信仰、專業、獨立、公正、統一這五大目標,對有關司法制度作相應的改革。但頗令人遺憾的是,“在缺乏理論和知識準備的情況下,許多改革所起到的常常是負面的作用。”“我們與法制發達地區之間在司法制度上最大的差異乃是,在中國,建立在法律知識專業化和司法人員職業化基礎上的司法獨立還是一個正在爭取的目標,維護這種獨立的相關制度還遠未建立,學術界與司法實務界之間還沒有形成良性的互動關係。”③“司法的良窳關係着民心的向背,司法能獲得人民的信賴與尊重,是社會得以發展的重要力量。” ④因此,“只有將每一項改革建立在堅實的知識基礎之上,今天的改革才不至於成為明天的改革對象。”⑤在司法改革的方式上筆者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切實推進人權教育,造就一羣被法律重塑的新型公民。“要特別強調司法獨立不是司法者的一種特權,而是國人的一項基本人權。獨立的司法是實行法治的民主自由社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要求。這種獨立意味着司法功能的行使不受行政或立法部門的干涉,但並不意味着法官有權恣意妄為。司法獨立更多的是正義享受者的一項人權,而不是司法者自身的一項特權。”⑥在強調司法改革不是司法者的“專利”,司法獨立也非司法者攫取自身利益而“獨舞”工具的同時,必須真正下大力氣開展全民法律教育(決非行政當局“運動式”的普法教育,而是公民發自肺腑地汲取法的養分,法治規制下的政府則提供開展法律教育的平台,即做好服務工作),以期從靈魂上重塑和改造那些歷來漠視法律的大多數民眾(絕非貶抑,實在是現實如此!)。要知道“真正的法治絕不僅僅在於冷冰冰的條文、威凜凜的法官、硬梆梆的警棍和空洞洞的判決,而是有一羣被法律重新塑造過的新型公民,他們信仰法律,把司法獨立視為天理,並願意盡力去捍衞,只有這個時候,我們才能説我們的司法改革成功了,才能説司法被真正‘歸位’了。”⑦

2、改革法學教育制度和法官任職資格制度,大力提高法官的專業水平。法學教育在我國民主法制建設中,承擔着培養法律人才、傳播法律知識、弘揚法治精神的重要任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對於貫徹依法治國方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目標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目前,我國法學教育的現狀與它應有的地位和作用還有差距,法學教育的“產品”D法學人才在政治、經濟、司法等各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尚不盡人意。因此,有必要從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戰略高度,提升法學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並從觀念和制度兩個層面為法學人才在各方面充分發揮作用創造有利條件。法學教育機構與司法實務部門應是一種休慼相關、榮辱與共的共同體關係(正如有的學者所稱法學家和求法律家同等重要,均系專家,各有所長),而不可“文人相輕”、相互攻詰貶抑,各行其是。在法官的挑選上應當切實遵循獨立、能力和正直的原則,注重被挑選對象的品德操守與業務技能,改變過去那種片面強調政治素質輕視業務素養,重使用輕培訓的傳統做法。在對法官業績的評價上,也亟需更新觀念,改變過去那種論資排輩、重行政級別輕專業技能、重温馴聽話輕個性飛揚(在此作褒義使用,特指剛直不阿、有創造精神,不願隨波逐流敢於面對職業帶來的寂寞與孤獨,實踐法治精神,追求法之公平正義的法官)的舊的做法,努力為法官提供一個寬和、嚴謹的人文環境。

3、建立垂直的法官任免體制,非因法定事由和非經法定程序,法官不應受到彈劾和降職、免職。司法公正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法官特別是法院院長受制於同級領導機關是無法守好這道防線的。因此,應下大決心建立垂直的法官任免體制,確立對法律負責的信念,確保法院獨立行使審判權。“在人類司法的發展史上,沒有哪一種法律理念像司法獨立那樣,推動着司法的法律化、職業化進程;也沒有哪一種制度像司法獨立那樣,鍛造着法律運作的政治空間和專業意藴。”⑧司法的獨立是司法公正的基石,是法院公正履行審判職能的內在要求。為了實現司法獨立的價值要求,法院和法官要具備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的能力和抗干擾能力。自上而下完善司法體制的設置,正確解決司法地方化和司法行政化等影響獨立司法的現實問題,為依法獨立審判提供體制保障、經濟保障、法官資質保障及身份保障。

4、改進審判指導方式。上級法院可以通過不影響下級法院獨立審判的方式指導審判工作,提高司法水平。如以討論、講座、會議等形式,交流司法工作經驗,研討疑難案件,提出新的法律見解,統一對審判實踐的看法等等。上級法院在法律規定的職權範圍內還可以發佈司法規則、制定司法解釋、編纂案例(注意此“案例”非彼“判例”,判例更彰顯法官的智慧,更耐人斟酌、考量)。如此方可以提高基層法官的水平,並增強其獨立意識,以維護司法整體的獨立性。在強調法院獨立審判的同時,也應加強調查研究,與時俱進,積極穩妥地推進法官個人的獨立。過去無論是合議庭還是審判委員會,我們總是過多地強調了法官集體的智慧,殊不知,沒有個體的小智慧哪來集體的大智慧,經典馬克思主義認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司法個案的多姿多彩也勢必要求辦案法官敢於獨闢蹊徑,依憑自己的社會經驗和司法理念作出相應的判斷。這種判斷理應獲得尊重,在有些地方的裁判文書改革中已公開合議庭少數人的意見,但仍覺不夠,因為那些隱藏在裁判文書背後的庭務會、審判長會、審判委員會的組成人員,大多未親歷具體個案的庭審,還在對案件裁判結果施加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合議庭具體成員的意見也只記載在案卷副卷中,而該副卷當事人及其代理人是無權閲看的。現行民事訴訟法規定了大多數民事案件的“兩審終審”制,且規定中級以上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必須組成合議庭審理,似乎這樣規定對應了中級以上人民法院的地位,也反映着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審理案件的複雜性。但從筆者十多年的法院工作經歷來看,這種制度的設計有着先天的不足性,因為我國憲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均規定各級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從理論上筆者認為不同級別的法院在案件審判上應當是地位均衡的,不應存在上級法院對下級法院具體個案上指手畫腳的現象,上級人民法院所審理的案件也未必一定比下級人民法院審理的案件更疑難複雜,尤其是在我國現行審級制度下,案件的分配多少有些“利益驅動”的成分(經濟糾紛案件尤烈),故此,在當前上級人民法院在承辦越來越多案件的同時,也就順理成章地無力履行監督、指導下級法院審判工作的職責了。筆者建議在將來對民事訴訟法的修改中,應採取列舉式具體規定在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所受理的案件中可以採取獨任審判制,以符合審判實踐規律,也有利於調動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法官的司法能動性,提升其業務技能,增強其審判權威,也有利於更好地加強對下級法院審判工作的監督指導。

三、建設高素質法官隊伍是實現司法公正的關鍵。

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司法公正就法院而言就是依法公正行使審判權。從近年來人民法院的執法情況看,可以説絕大多數法院工作人員是能夠做到公正執法、秉公辦案的。但不容忽視的是,在少數法院和少數工作人員中確實存在着執法不公甚至枉法裁判的問題。究其原因,不外兩個方面:從外部執法環境看,社會上種種不正之風對人民法院執法活動的干擾和影響是非常普遍的。當事人通過各方面的關係託人説情,請吃送禮;一些地方領導幹部搞地方和部門保護主義,也給法院執法造成了很大障礙。從內部因素看,主要是一些工作人員政治素質不高,立場不堅定,經不起金錢的誘惑、人情的拉攏,導致枉法裁判;此外,有的法官審判業務素質不過關,運用法律有偏差和失誤,也容易造成執法不公。為此,“要使每一位審判員都成為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靈活的思維方式、豐富的司法經驗、廣博的社會閲歷、高尚的人格和職業操守的優秀法官。”⑨就理所當然地成為每一名職業法官的追求目標。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日臻完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戰略方針正在進一步落實。法律作為管理國家的重要手段,日益對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法官隊伍,保證司法公正,對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國家的建設至關重要。

四、加強監督制約,保證司法公正,全面貫徹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我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一切幹部都是人民的公僕,必須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監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監督法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權力的制約機制。……加強對各級幹部特別是對領導幹部的監督,防止濫用權力,嚴懲執法犯法,貪贓枉法”.使監督充分發揮作用,既要切實使監督機構能行使監督職能,更要在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監督權。當前在加強監督制約,防止司法權力濫用上,應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要全面理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權;二是如何從制度上保障公民行使監督權。鄧小平同志關於建立和完善人民羣眾的監督制度有一系列重要論述,他明確提出:“要有羣眾監督制度,讓羣眾和黨員監督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凡是搞特權、特殊化,經過批評教育而又不改的,人民就有權依法進行檢舉、控告、彈劾、撤換、罷免,要求他們在經濟上退賠,並使他們受到法律、紀律處分。……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馬克思主義關於人民監督的思想也批判地繼承了西方理論家提出的權力制約學説的合理因素。即,國家權力機關同行政、審判、檢察機關的關係,不是幾權鼎立的關係,而是決定和執行的關係,監督和被監督的關係,制約和被制約的關係,同時又是分工合作的關係。江澤民同志説:“監督‘一府兩院’的工作是人大及其常委會的一項重要職責。這種監督,既是一種制約,又是支持和促進。”實踐已經證明,人大監督制度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行之有效的國家制度。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的意志進行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監督。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來説,它是最高層次、最有權威的監督;同樣地方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同其他地方國家機關、社會組織的監督相比較,在本地區也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其他國家機關、社會組織以及它們的監督機構,都必須置於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之下。當然,對司法權的監督也應嚴格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進行;對於非法干預法院獨立辦案的,人大應予以制止,支持法院實現司法公正。關於公民的監督應當看到,公民是最廣泛的監督主體,在不危害國家的安全和不侵犯國家祕密及個人隱私的前提下,應當逐步擴大公民參加政治活動的權利範圍,增強國家機關活動的透明度、公開性,使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活動享有較充分的知情權。鑑於國家機關侵犯公民權利的現象時有發生,應當建立完善的權利救濟制度,建立冤案、錯案責任追究制度,通過對權利及時、公正、有效的救濟來實現對權力的監督和制約。人民法院行使審判權,實現司法公正,同樣離不開公民的監督。人民法院一方面要通過公開審判增加審判活動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應積極建立、健全一些必要的制度,如法官違法違紀舉報制度、當事人評議法官制度等以確保公民監督權的實施。

總之,法治作為一種治國方略,不僅要求有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作為公民的行為準則或規範,更重要的是,法治的存在以其本身的價值取向為支柱,它藴含着人類對公平、文明、秩序、和平等理想的追求,要求法從制定到實施的整個過程,對任何社會主體都是公正的。司法作為使法治從 “應然”走向“實然”的關鍵環節,是實行法治的保障,要求其公正是必定無疑的。因而,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國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5

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成長路上與法同行。

提起法律,給人以神祕、威嚴、崇高的感覺。其實,法律與道德、習慣、宗教、紀律一樣,都在規範着人們的行為。正是由於這些規範的存在這個社會才變的有序。正是由於有法律的存在才使我們的權利得到應有的保障。

作為當代的中學生,我們有幸生活在中國改革開放的年代,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20多年來中國法制進程的突飛猛進,300多部法律相繼出台,“依法治國”被寫進憲法,多麼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如何與法同行?有人説你多慮了,我們還是未成年人,只要不殺人不放火,法律約束不到我們,只要遵守校紀就行。我説不,法律離我們很近。那些輕視法律作用的`人,我想,是因為沒有真正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請問,如果法律作用甚微,為什麼公元前18世紀古巴倫王國國王漢穆比因他的《石柱法》――即眾所周知的漢穆拉比法典而流芳百世?請問,如果法律只是一紙空文,為什麼拿破倫會説“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四十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不會被人忘卻的――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歷史不會説謊。法律,無疑是一個國家國泰民安的先決條件。它的重要性更是無庸質疑。有一句人所共知的法律格言:“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法律,就是實現正義,體現公平,正確的規定和精神。

明確了法律的重要性。也許有些人又會問:法律既然是為了保障我們的權利而存在的,那我們什麼也不用做麼?當然不,凡事都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只懂得索取而不懂得回報與付出。法律為我們創建了一個良好的社會秩序,給予了我們一個安定的生活環境。但法律同時具有強制性和義務性,在行使自己權利的同時也必然的要履行法律賦予每個人的義務。例如,我們有勞動的權利,同時相應的有勞動的義務。我們中學生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也有9年的受教育義務。

在當今這個信息時代,在這個經濟社會,道德的約束在不斷的被人們所淡忘,甚至開始討論起一些傳統美德是否過時的問題。這促使我們更加呼籲法律來維護我們社會的秩序。紐約,這個世界最繁華的都市,卻也是犯罪率最高的惡源。有統計表明,每5分鐘,就有一場搶劫上演。犯罪,無疑永遠在威脅着我們安定的生活。但是,我們應當堅信的是,法律永遠維護的是正義。誠然,就我國現階段的法律體制而言,的確存在一些疏漏和不完善。也不可否認,有一些人背離職業道德,背離良心,鑽法律的空子。為的只是金錢,只是一個“利”字。但我仍要説,我們的法律正在不斷的健全,完善中。我們應當毫不動搖的堅信法律的正義性。並學會捍衞它,這也是在捍衞國家的尊嚴,捍衞自己的尊嚴。

而作為中學生我們常常講要遵紀守法。可見,遵紀是基礎。從認真聽課做起,從保證每一節自習課紀律開始。從同學之間的互相監督,到能夠做到嚴格自律。從被動的受約束到主動的養成遵紀的習慣。從杜絕抄襲作業開始到自覺抵制社會不良思想,與社會不良風氣做鬥爭。不要忽視遵紀的作用,以小見大的道理人人都懂。如果你認為違反一下學校紀律沒什麼大不了,只要我以後不違法就行。請你快點打消這種念頭吧!“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現在小小的放鬆很可能會釀成將來一次大的失足。何苦要等到體會到法律制裁的威嚴才悔恨呢?所

以我們現在只有從一名合格的中學生作起,當我們走出校園,融入社會這個大集合體後,才能真正成為一名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總之,法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維護自己權利的武器,同時又是規範自己行為的社會準則。同學們,從今天起,從這一刻,踏上與法同行的道路吧!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6

當今的中國,政通人和、百業俱旺。科學發展觀像一具高懸的燈塔,照耀着我們青年一代去謀求和開創興旺發達之路。置身於這樣的時代,註定我們要肩負起與時俱進、創新圖強、不斷趕超、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標和時代重任!建天下者,舍青年其誰;興中國着,非青年莫屬。青年是推進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力量。作為青年法官,我的夢想就是實現法治中國夢。

共產主義先驅李大釗曾説“青年者,人生之王”,“惟知躍進,惟知雄飛,惟知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敏鋭之直覺,活潑之生命,以創造環境,征服歷史”。我們青年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長征路上的突擊手。那我們當如何立足於本職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又如何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業呢?作為一名九江市中院法官,我認為青年法官要堅守法治信仰。司法觀念是法官的靈魂,國家建立司法制度的最大目的,就在於通過法庭這一窗口,給予每一個公民公正的關懷,對每一個人的權益給予同等的關注。我們要時刻保持中立、慎言、穩重、理智,不但要實現公正,還要讓人看得見公正,感受到公正,尤其是要讓當事人感受到程序公正。絕大多數當事人一生中來法院可能只一次,法官有責任確保當事人無論勝敗,都至少會認同和尊重我們的司法程序,使他們覺得受到了程序公正的待遇和合理文明的禮遇。

其次是要具有實幹精神。“遲來的正義等於非正義”,訴訟的拖延使當事人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狀態,是對人的一種折磨,使當事人在訴訟的戰車上進退兩難。“待到草兒青青,馬兒已餓死”,不正是對司法拖延所帶來的惡果的形象比喻和無情批判嗎?成功緣於實幹,禍患始於空談。我們要力戒眼高手低,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在司法實踐中學習、磨礪自己;要以只爭朝夕的狀態勤勉工作,紮紮實實裁判好每個案件,讓每個當事人真切感受到法治帶來的公平正義。

最後必須具備高尚的人格。有句名言講“法官的人格是社會正義的最終保障”。如果法官失去了道德良知,正義將蕩然無存,法律哪還有權威和公信力?法官只有執著地忠誠法律,執法如山、冰霜節操,淡泊人生,不為權、錢、情等利念所動,追求自身人格魅力的完美,才能贏得社會的尊重和仰慕,才能真正成為司法權威的化身和社會正義的最後屏障。

“法興則國治,法衰則國弱”。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從各層次各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實現國家各項工作法治化。”我們法官的極樂之地不是權力,而是中國的法治化道路。法官是法治化道路的扛鼎之人,實現法治是我們的夢想,我們堅信法治化道路將在我們腳下越走越寬。

當法治中國夢照進現實,真可謂雄關漫道真如鐵。一代法官的成長註定是艱辛的,正象中國法治化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一樣,會有種種障礙,但我們應該響亮地宣佈:我們已做好了各種準備!“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只要我們把個人的青年夢、法治夢、成功夢與偉大的中國夢結合起來,我們的人生就必定會有更加出彩。我堅信,待到中國法治夢想成真時,我們一定會為自己所作的貢獻而感到無比驕傲。

藍天白雲下,青山綠水中,我們九江中院人,正在以自己飽滿的生命熱情,燃燒着青春的激情,與勤勞智慧的九江人民一道,共同續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璀璨篇章,共同迎接一個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青年法官們,讓我們共勉併為之奮鬥吧!

2023依法治國演講稿參考範文7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站在這裏,看到你們的微笑,便增添了無窮的信心和力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法律伴我健康成長》。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法律:過馬路時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則,這是《道路交通法》規定的;適齡兒童要上學接受教育,這是《義務教育法》規定的;當我們國小生受到人身傷害時可用《未成年人保護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大家都知道,為了行車的安全,馬路上增加了護欄,這原本是好事。可有一天,我在街上卻看到了這樣一個場面:一箇中年男子在馬路邊急匆匆地走着,好像有什麼急事,當他想過馬路時,恰好沒有人行橫道線,只見他毫不猶豫的一腳跨過護欄。正在此時,一輛小車急駛過來,司機急忙剎車,尖鋭的剎車聲,把這位男子驚呆在馬路中間。我也驚出一身冷汗,想像着,如果不是司機的反應靈敏,慘劇將瞬間發生,那又有多少人將為此悲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為什麼總是不遵守法律呢?違法者往往都抱有僥倖心理,違反一點點法律不算什麼問題,但是他們哪知道小錯不改,大錯難改的道理?

“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前些天南京撞車案中,一對幸福的夫妻只是像平常一樣手挽手,走在公園的林蔭小道上,卻慘死在醉酒司機的車輪下,一起離開的還有一個快要出生的胎兒!車禍剝奪的不僅僅是司機的自由,更剝奪了被害人的生命,碾碎了親人的心!難道只有通過血的教訓才能讓人們明白酒後駕車的危害,只有親身經歷,才能讓人們發覺遵守法律的必要性嗎?

法律,要靠我們大家自覺遵守。遵紀守法,就要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國小生的社會經驗不夠豐富,有些同學卻自我感覺已經長大了,因此有些學生喜歡在校拉幫結派,講“哥們兒義氣”,崇尚“暴力”,更有人無視法律的存在,在校打架鬥毆,勒索他人錢財。記得上屆六年級畢業的徐某,因從小自由散漫,經常在學校欺負小同學,對老師教育置之不理,參與打架鬥毆,勒索他人錢財。在我們學校也有些同學沉迷於網絡遊戲之中,因沒錢玩遊戲,經常在校小摸小偷。在此,我要真誠地提醒這些同學:“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同學們,法律是神聖而不可侵犯的,它代表着公平和正義。它如一把無情的利劍,但它又是正義的化身!作為新時代的國小生,“知法守法、守法護法,修身立德,立志報國”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同學們,讓我們將“法”根植於心,不斷增強法律意識,讓法律伴隨我們健康成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