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黨建文案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5篇

欄目: 黨建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33W

心得體會是一種把大家心裏波動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書面材料,很多人覺得寫心得體會是一件比較傷腦筋的事情,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5篇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篇1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託,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加快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農業經營體系,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增強,特色農產品供給質量顯著提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基本完成,鄉村治理和鄉風文明建設紮實推進,建成“業興、家富、人和、村美”幸福美麗新村21282個,貧困人口從20xx年底的750萬人下降到20xx年底的171萬人,貧困發生率由11.5%下降到2.7%,農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增長70%以上,羣眾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部署,順應了億萬農民的新期盼和農業農村發展新需求,意義重大、影響深遠。20xx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行動綱領。李克強總理作了具體部署,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一定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總抓手,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高舉鄉村振興旗幟,奮力開創新時代四川“三農”工作新局面。

一、堅定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競爭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四川農業大省這塊金字招牌不能丟,要帶頭做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篇大文章”的重要指示,突出抓好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等重點任務,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糧食生產重點縣、現代農業林業畜牧業重點縣建設,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質糧油基地、特色農產品供給基地、商品豬戰略保障基地。依託川酒、川茶、川菜、川藥、川豬等優勢產品打造“川字號”品牌,到20xx年創建“三品一標”農產品5600個以上。統籌推進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20xx年建成全國優勢農產品加工基地、產值突破2萬億元。突出發展鄉村新業態,推進農業與鄉村旅遊、森林康養、電子商務等多種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民俗風情小鎮和特色美麗村莊,到20xx年創建新產業新業態示範縣100個以上,建成全國鄉村旅遊強省和森林康養大省。突出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服務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注重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户”等模式,採取合同訂單、股份合作、託管寄養、聯耕聯種等辦法,帶動小農户特別是貧困羣眾就業創業,多渠道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二、堅定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打造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全面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的重要指示,繼續實施扶貧解困、產業提升、舊村改造、環境整治、文化傳承“五大行動”,讓農民羣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注重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保護傳統村落、改造舊村落和新建聚居點相結合,宜聚則聚、宜散則散,不搞一刀切,不大拆大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土坯房改造,分類推進藏區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推廣“小規模、組團式、微田園、生態化”模式,做到房前屋後“瓜果梨桃、鳥語花香”,到20xx年建成幸福美麗新村3.5萬個。注重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持續抓好法律“七進”和基層法治示範創建,深入推進“四好村”創建,辦好農民夜校,開展感恩奮進教育,激發羣眾內生動力。積極擴大基層民主,引導羣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注重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突出抓好農村垃圾治理和廁所革命,推行“户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衞一體化模式,到20xx年全面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實現農村垃圾處理率100%。

三、堅定推進農業農村改革,不斷激發“三農”發展動力活力。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必須以改革為動力”的重要指示,繼續以放活土地經營權為重點深化農業農村改革,促進要素更多流向農業農村,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建立現代農村產權制度,紮實推進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用5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開展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多種方式盤活農村閒置房屋和宅基地。深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建立農業農村投入保障體系,總結運用四川在脱貧攻堅中創新設立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衞生扶貧救助基金和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的做法,設立鄉村振興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鄉村。建立財政支農穩定增長機制,健全農村產權抵押融資配套政策和信貸擔保體系。加快形成農村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用地保障機制,每年將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一定比例支持鄉村發展。建立人才流向鄉村機制,推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涵蓋生產經營、社會保障、退休養老等保障政策的新型職業農民制度。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激勵農業科技人員離崗領辦企業、允許兼職兼薪。實施鄉村人才培育聚集工程,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人才隊伍。

四、堅持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組織保障。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提出的“堅決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健全完善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體制機制,堅持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統籌協調的領導體制,堅持由省委常委兼任農工委主任常態化,堅持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研究重大政策,審議重大投入、重大項目、重大工作等職能,強化黨委農村工作綜合部門牽頭協調、決策參謀、調查研究、推動落實等職能。建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責任制,堅決貫徹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機制,建立並嚴格落實黨政一把手第一責任人制度。建立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考核制度,將考核結果作為衡量幹部實績的重要依據。加強“三農”幹部隊伍建設,嚴格按照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要求,在培養、配備、管理、使用上着力,全面提升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做“三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優先選派熟悉“三農”的幹部進入各級黨委和政府領導班子。在向全省所有貧困村和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派駐第一書記基礎上,再向集體經濟薄弱村選派第一書記,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保證。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篇2

右玉與安吉同為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分別是朔州、湖州的下轄縣,又同是書記指示和肯定的縣,兩縣、兩市的發展有其相似性,發展的階段又出現明顯的差別,究竟背後的規律是什麼呢?

湖州市是“兩山”理念的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是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當全國首個省級地方標準—《浙江省美麗鄉村建設規範》正式實施後,湖州的美麗鄉村建設正在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結出豐碩的成果。此外,還有一點讓感觸很深,就是農村社會管理的精細化、資源開發利用的高效化、比較優勢發揮的最大化、服務羣眾的細微化,體現在方方面面。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眼界決定高度,創新決定廣度,思路決定出路,勇氣決定舉措,擔當決定成效。只有“跳出右玉看右玉,走出朔州看朔州,對照安吉看右玉,對比湖州看朔州”,才能準確客觀的發現我們的不足和短板。作為一名基層鄉鎮黨委書記,如何創造性地貫徹好、落實好市委六屆六次、七次全會精神,在加快實現“鄉村振興的特色區和踐行“兩山”理論的.示範區”這一目標的過程中,想在先、走在前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湖州人把政策用足用活了。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激活。這裏所説資源指政策資源、社會資源和文化資源。

首先政策資源。五四村、魯家村、向陽村等已經全部完成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最大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

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參觀的鄉村,村級都設有統一戰線工作組,統籌調動鄉賢、名人等力量助力鄉村治理,這個做法真的不錯,值得借鑑。

第三文化資源。

一是湖州的所有村都有文化禮堂,都有講習所,都有文化長廊,都有農風家訓,都有村史館,都有農家書屋,都有老年公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隨處可見深入人心,文化育人、文化興村、耕讀傳家的氛圍很濃。

二是村級黨組織尊重人才、培養人才的眼光和遠見着實讓我們佩服,可以説照此下去,下一輪的發展引領者仍然是湖州。

三是對文化資源的挖掘也要做到極致。這次學習還有一個感受就是湖州的博物館很多,湖筆博物館、桑基魚塘博物館、荻港村名人博物館等等。國級傳統古村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等都做到了極致。我們的傳統古村落、非遺等資源相當一部分在沉睡,未能發揮文化資源在促進經濟、教化鄉鄰、撫育文明風尚中應有的作用。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篇3

20__年中央一號文件正式發佈。這是新世紀以來,黨中央連續發出的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務、針對性舉措、實效性導向,部署20__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對紮實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三農”向好,全局主動。20__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新徵程的重要一年,我們黨將召開二十大。在這重要的一年,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繼續穩住農業基本盤,對於保持平穩健康的經濟環境、國泰民安的社會環境、風清氣正的政治環境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20__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由謀篇佈局進入具體施工階段。要加強全局性謀劃、戰略性佈局、整體性推進,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紮實開展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重點工作,着力促進糧食生產穩面積提產能、鞏固脱貧穩勢頭提後勁、產業發展穩基礎提效益、鄉村建設穩步伐提質量。

“洪範八政,食為政首。”確保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鄉村振興的首要任務。在外部環境深刻變化的複雜形勢下,立足自身抓好農業,依靠自身端牢飯碗,才能更好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第一層次是抓好糧食播種面積,推進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進而穩定糧食年度產量;第二層次是下力氣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擴大牛羊肉和奶業生產,提高大豆和油料自給率;第三層次是穩定生豬長效性支持政策,保障“菜籃子”產品價格穩定。這三大層次的落實均離不開壓實地方責任,要開展糧食安全責任制考核,強化“菜籃子”市長負責制。

“勝非其難也,持之者其難也。”脱貧攻堅全面勝利後,堅決杜絕大規模返貧現象發生是過渡期“三農”工作的底線任務。20年,全國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居民,脱貧地區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高於全國農村平均水平。然而,脱貧地區發展基礎仍比較薄弱,脱貧產業需要接續培育,脱貧人口需要持續幫扶。今後要在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的基礎上,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機制。重點是壯大脱貧地區鄉村特色產業和促進脱貧人口穩定就業,帶着農民幹、幫着農民賺,讓脱貧羣眾從中獲得更多收入,共同走上致富道路。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篇4

“脱貧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鄉村振興任重道遠,花茂村還有許多功課要做。”彭龍芬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優做強鄉村旅遊、特色文化產業和現代高效農業,努力將花茂村打造成致富田園、鄉愁故園、興業樂園。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已經邁進了20__年,脱貧目標已經基本實現。“鄉村振興”關係到人民羣眾的切身利益,必須予以重視。不能懈怠,集中力量,努力改變農村落後面貌,縮短農村與城市之間的貧富差距,改善農村相對比較落後的經濟。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鄉村振興”首先要發展經濟。但是發展經濟同時,更要重視環保工作。發展可持續性產業鏈條。做好生態保護工作,在農村,要做好生活垃圾、廚餘垃圾處理工作。垃圾分類處理。可回收垃圾進行回收,進行二次利用,不可回收垃圾如果皮、剩飯等容易分解的垃圾進行掩埋,讓其分解發酵之後,可以當做肥料,如作為花肥等。

“鄉村振興”要重視農村精神風貌建設,移風易俗、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定期開展意識形態教育,增強鄉村文明建設。例如舉辦文藝演出活動、跳廣場舞等。這樣既能達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又能豐富農村精神文化業餘生活。一舉兩得,值得推行,值得借鑑,值得發揚。

“鄉村振興”要發展好特色鄉村旅遊產業,我們都知道第三產業,既服務業,利潤高,成本低,經濟效益好。因此要想改變產業結構,就應該向第三產業,服務業靠攏,發展鄉村旅遊經濟,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向外界宣傳本土特色景觀、手工藝品。是傳統文化遺產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和保護。保持鄉村原風原貌,增強人們文化自信,促進鄉村振興,使百姓安居樂業,人民幸福安康,國家繁榮富強。

振興戰略的心得體會篇5

鄉村振興戰略側重於從頂層設計角度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意在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脱貧攻堅從致貧的因素出發,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扶貧措施,幫助每個貧困户脱貧,側重於微觀政策。作為各級幹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研究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重點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轉型曲”。圍繞精準扶貧,各級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對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階段,各級幹部應在此基礎上擴大扶貧範圍,實現扶貧資金逐步向非貧困户開放,激發農村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精準扶貧政策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實現其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的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鄉融合曲”。城大鄉小的格局凸顯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城鄉何以融、如何融的雙面性。各級幹部在此項工作中要做到空間規劃有序,以距離城鎮中心和實住人口為參考,將鄉村進行特大鄉村、大鄉村、中等鄉村、小鄉村分類,採取城鄉融合歸類,實施壯大、合併、融入的指導策略,做到城鄉機理有別,對於承載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築及其它樣式給予保護,避免在拆建中導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術互補曲”。鄉村振興戰略與脱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需要技術上的相互補充,各級幹部應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技術發展納入農業信息化發展計劃,形成縱向相連、橫向相通的技術體系。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快鄉村地區的網絡建設,引進信息技術人才,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並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台。脱貧攻堅方面,通過建檔立卡和扶貧開發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户,完善精準扶貧數據庫,為建檔立卡户精準退出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保障。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幹部要以產業發展為推動,以教育和醫療為保障,以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為基礎,打造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