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參考8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事蹟一定要寫的具體周到,這樣才可以,事蹟材料是對突出的任務寫的一份文字宣傳材料,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參考8篇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1

當前,疫情處於較為嚴重複雜時期,疫情防控更是處於關鍵階段,需要有人能站出來真正擔當作為,“安撫”公眾情緒、“控制”恐慌狀態、“有條不紊”度過難關……每一項工作都刻不容緩。這是一場看不見敵人的“戰場”,面對嚴峻考驗,全體黨員幹部,堅定信心、眾志成城,讓擔當作為成為人民羣眾安心“定心丸”!

衝鋒在前,奮戰一線率先抓落實,不缺執行力。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在這危難時刻,廣大黨員幹部要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挺身而出、英勇奮戰。基層一線的黨員幹部“臨危受命”,“逆行”衝往防疫最前線。闔家團圓日,奔赴“疫區”支援,他們説“國家的大事,我們義不容辭”,直抵防控最核心戰場,他們説“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率先抓防控落實,需要他們衝鋒在前,這是黨員幹部的職責,更是為人民服務的使命所在。落實防控責任必須依靠基層一線強有力的執行力,疫情防控目標和各項措施需要落到每個崗位、每個黨員幹部的具體行動中,廣大黨員幹部要團結帶領人民羣眾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執行”的過程就是給老百姓“定心”的過程。

鐵拳出擊,積極應戰抗疫現成效,不缺戰鬥力。疫情嚴峻亟需引起全面重視,但絕不是製造恐慌,公眾的恐慌來源於抗疫信心的缺失,黨員幹部的戰鬥力就是人民羣眾“駁擊”恐慌的最有力支撐,任何時刻任何情形,黨員幹部都不缺戰鬥力,鐵拳出擊、有條不紊就是最“紮實”的擔當。面對疫情阻擊戰,醫務戰線的黨員幹部前赴後繼迎難而上,有了他們的“不計報酬、無懼生死”,才有了“疫霾”下一點一滴的“捷報頻傳”。每一份_書承載着的都是勇敢的決心,他們説“作為醫護人員,我責無旁貸”,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他們不眠不休從未言棄,這是黨員幹部的擔當,更是擊退“肺炎”的戰鬥力所在。好消息不斷傳來,千萬人心的匯聚就是真正的信心和力量。

科學應對,鑽研科普及時解疑難,不缺“免疫力”。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役中,“病毒”是我們共同的且是的“敵人”,科學應對、信任依靠、尊重扶持是增強“免疫力”的良藥。科研戰線的黨員幹部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賽跑,開展疫情應急科研攻關,強化防控診療技術研發及成果應用,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提供科技支撐,他們一直在行動,這樣的科研“智囊團”,是人民羣眾的自豪與信任所在。情緒狀態與“免疫力”密切相關,科普戰線的黨員幹部與謠言抗擊、與質疑抗擊,信息公開不隱瞞、專家迴應解疑惑、穩定情緒增定力。尊重科學是提高“免疫力”的不二法寶,黨員幹部要帶頭理性應對,讓科學、透明、作為成為抵抗病毒的強有力屏障。

特殊時期需要特殊方案應對,非常情況需要非常手段防控。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黨員幹部要“有所作為”“有所擔當”,科學防治、精準施策,讓擔當作為成為人民安心“定心丸”。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2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我請戰,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一封封《請戰書》温暖了戰“疫”的這個冬天,那一個個鮮紅手印是醫護人的醫者仁心,更是他們“逆行”戰“疫”的決心。

在某某醫護隊伍戰“疫”一線,有這樣姓“劉”一家人,一家三口從事疫情防控醫護工作,是“疫”前“夫妻檔”,也是上陣“父子兵”,他們在新冠病毒防控一線展現最美“劉”守。

火線立下“軍令狀”

某某是某某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從事疾病預防控制工作26年,曾被評為“某某省疾病預防控制先進工作者”。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某某主動請纓上“疫”線,承擔起某某全域流行病學調查與處置任務。

臘月25日,某某和家人正享受着愉快的週末,春節回老家探親的話題討論甚歡,電話突然響起,同事急促地説,“劉主任,請你即刻到中心開會,武漢的事!緊急!”由於前期研判過新冠肺炎疫情,也經歷過非典,某某意識到這次的病毒“不簡單”,立刻取消了春節回老家的探親安排,主動“請戰”留守,他説“現在分別,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團聚”,這一戰便不曾停歇。

“劉主任,接到協查通報……”“劉主任,發現一位發熱病患……”每一起可疑的疫情信息,某某都不敢怠慢,接到電話後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開展流調工作。當被問及日常工作狀態時,某某説:“每天都是戰備狀態,有時候只能睡2、3個小時,對發熱病人、重點觀察人員,必須時刻盯着”,白天奔波在疫情防控一線,晚上總結形成流行病學調查報告,“決不漏掉1個可疑感染人員”是某某給自己立下的“軍令狀”。

一個黨員一面旗,某某於2007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入黨誓言。面對疫情,他説“我是黨員,沒想過危險,只曉得向前衝!”

前沿譜寫“相守情”

某某的妻子某某是重慶人,現任某某縣人民醫院院感科科長、外二科副主任,25年前,因為愛情,來到某某。疫情發生後,某某承擔的醫院院感防控工作量劇增。發熱門診改建及監測、預檢分診再度規範化建設,消毒供應設備及防護物資儲備等工作持續推進,同時兼顧集中隔離觀察點院感防控、專業化改造的技術指導,還時常針對高熱病例集中會診,她已經持續工作25天,工作排得滿滿當當。

同在醫療戰線,夫妻倆近在咫尺卻不能相見,一個在流調前線,一個在院感防控一線,攜手戰“疫”中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出入觀察區都穿戴着防護服,擦肩而過也不能問候。唯一的交流便是病人今天咳嗽症狀如何、發熱情況如何。”某某談起與丈夫聚少離多的情形時感慨道。

有一種守護比陪伴更長情,那便是與你並肩“逆行”。20200202是千年一遇的對襯年,要是沒有這場疫情,很多戀人會選擇在這個日子“撒糖”,某某在這天給丈夫發了兩個字“加油!”某某回覆“加油!”不是沒有話説,是時間緊迫來不及説。當被問及想對丈夫説些什麼時,某某説:“衝在‘疫’線是醫者本分,我想讓他知道,我一直都在,‘逆行’有我相伴。”一句“加油”簡單卻温馨,更道出了彼此鼓勵、相互扶持。

齊心奔赴“疫戰場”

某某是某某和某某的獨子,畢業於西南醫科大學康復治療學專業,在拒絕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offer後毅然決定回到某某建設家鄉,2019年12月考入某某縣精神康復醫院,在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後主動請命、奔赴一線,負責全縣疫情防控生活物資配備、後勤服務,以及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改造。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對家鄉的掛懷讓某某選擇回到某某。當被問到是否後悔放棄進修機會時,他堅定地説:“2003年我7歲,父母在一線抗擊sars,我無能為力;今天,我終於能與他們並肩戰鬥,為父母分憂,為某某出力”。

2月4日,某某又一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志願書,志願書中他這樣寫道“我是萬千醫護人中的一員,我願在這場疫情阻擊戰中挺在前、衝在前,不破樓蘭誓不還!”如何踐行承諾?他這樣做:穿着防護服到隔離醫學觀察點了解觀察人員需求,在醫院圖紙的基礎上,切實摸清病房佈局、通道走向;根據傳染病防控要求提出觀察點進一步改建建議;不管物資何時到貨,在哪裏到貨,第一時間前往採購、迅速盤點、及時保障,用了多少還差什麼,全部門兒清……

“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某某説:“我學醫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回到某某,守護家人,為家鄉醫療建設儘自己的力,讓家鄉人都能更好!”。

“但願世間無疾苦,寧可架上藥生塵”,某某一家三口在戰“疫”一線書寫醫者仁心,可謂是:最美“劉”守在“疫”線。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3

有這樣一位院長,疫情發生以來,他帶領全院醫務人員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即使在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之後,他依然在病房內從早到晚不停地處理各種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2月18日上午10時58分,一個在新冠病毒疫情一線不懈抗爭的白衣戰士停止了心跳。他就是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劉智明。

走進劉智明生前的辦公室,他的工作證和圍巾還掛在牆上。許多同事直到現在依然不願相信他已經離去的事實。在這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劉智明所在的武昌醫院,是首批七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之一。1月21日劉智明去市裏開會接到任務要接收499名新冠肺炎病人,人數僅次於金銀潭醫院。而武昌醫院只有三天的時間來完成院區改造和病人的轉運。

不眠不休的三天,劉智明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武昌醫院是綜合型醫院,短時間內按照傳染病醫院要求改建,難度極大。增加牀位、調配醫務人員、解決物資,每一件事都需要劉智明協調。

而此時的劉智明已經住進了本院的icu,1月24日,他的ct結果顯示,肺部嚴重感染,隨後的核酸結果確診為陽性。

在icu裏,劉智明的身份變了,可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卻沒有放下,在病房裏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回覆微信,一會兒問病人收進來了沒有,一會兒問院內感染防控做到位了沒有。同事提醒他要好好休息,他卻説:“我是院長啊,我丟不下!”並讓大家不要過多關注自己的病情,等他康復出院,再與大家一起並肩作戰!

劉智明的妻子蔡利萍,是武漢市第三醫院光谷院區重症病區的護士長。丈夫感染後,她曾想過趕過去照顧病重的丈夫。然而,劉智明每次的回答都是“不要”。他心裏明白,妻子也在一線,把她留在崗位上,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生的希望。

2月14日,劉智明病情突然惡化,被轉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進行搶救,直到2月18日上午,搶救無效不幸離世。

斯人已逝,在劉智明所帶領的武昌醫院收治的9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中,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重症患者治癒出院。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4

十七年前,我是躲在父母身後的90後;研究生畢業,我是選擇到基層成為一名組工幹部的90後;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是在“疫”線堅守和成長的90後。

“疫”線有我,集結出徵

春節是團圓的時刻,是母親每年最盼望的節日。今年春節有些“特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着大家的心,大年七年級,雖然沒有往年走親訪友那麼熱鬧,但一家人安安靜靜待在一起就是新年。下午四點,當一家人正在邊收看疫情防控視頻邊包餃子時,我收到了單位停休的通知,同時收到停休通知的還有作為醫護人員的妹妹。母親沒有反對,也沒有挽留,只是説:“下次回來,咱們去拍張全家福。”

在母親眼裏已經二十六歲的我永遠是個孩子,臨走時硬塞給我一份壓歲錢,母親説壓歲錢有祈求平安的寓意,從我踏出家門起,母親懷着不安的心情開始了漫長的等待。而我和無數90後一樣,毅然奔赴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疫”無反顧,攜手同行

回到單位我發現,當我能夠和家人一起踏踏實實地吃頓年夜飯時,她卻沒能吃上一頓安穩飯,她是我的同事,她是我身邊的榜樣,她是挺在前面的逆行者,她是深耕基層二十多年的老組工人。在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她主動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協調組織各基層黨組織及時開展疫情防控,她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組工幹部的責任與擔當,也為我做出最好的示範。

當抗疫集結號吹響,我們單位所有組工幹部沒有卻步、沒有抱怨,大家迅速集結,踴躍投身抗疫工作,至今已連續奮戰二十多天,卻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過休息。我們知道,作為組工幹部就要在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時刻豁得出去,現在我們又多了一個共同的名字——抗疫基層工作者。一分一秒在文字和數據間流過,在這場戰役中,我們在與時間作鬥爭,工作事務越來越多,休息時間越來越少,但是當看到抗疫防線越來越堅固時,大家心裏也越來越踏實。

“疫”戰到底,奮勇衝鋒

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增強村隊、社區防控力量,我作為鄉鎮下派幹部的一員,來到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我看到社區工作者們用平凡的背影繪就了疫線靚麗的風景。我所在社區的黨支部書記,被稱為“鋼鐵俠”的80後巾幗,儘管是兩個孩子的母親,還是把自己牢牢地釘在了疫線,拖着植入了6個鋼釘的身體與疫情展開賽跑。在她的帶領下,社區工作者們懷揣着“疫情不退,我們不休”的信念,團結一致、各盡其責,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工作。他們沒有特殊的裝備,只有一個口罩,他們也沒有鋼筋鐵骨,只憑着一顆責任心,為上千户居民保駕護航。時間一天天過去,他們臉上留下痕跡,腳下沾滿泥土,眼中卻始終閃爍光芒!

在忙忙碌碌中,我與社區工作者們已經一起奮戰了20天,我們在陣風可達七級的室外全天執勤,在零下六度的寒冷天氣裏清掃冰雪,每天為進出小區的居民測量體温,用早已經凍得失去知覺的雙手登記信息……但是每當想起居民説“看到你們在,我們很安心”時,我們便能感到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當聽到居民説“你們辛苦了”時,大家一整天的疲累就消失了。

“疫”路有愛,共待花??

在這場戰“疫”中,傳遞着愛和温暖。當寶貴的物資送到社區,社區工作者不捨得打開,趕緊把暖貼拿給全天在室外值守的安保人員,被凍得耳朵通紅的保安大哥卻也不肯打開使用,當我們問他天氣這麼冷為什麼不肯使用時,他笑着説:“我想把暖貼留給晚上值守的人,我知道晚上更冷。”聽到這裏,大家鼻子一酸,眼淚又在眼窩裏開始打轉。隨後,鎮裏下派的包社區幹部自費一千多元,為大家買來充足的暖

貼,只希望能為寒風中的抗疫戰友送去一絲温暖。在參與社區抗疫工作時,我還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有位居民讓保安大哥轉交給我一個手工編織的紅色手鍊,這讓我忍不住想起總為我鈎織物件的母親。原來,當我們堅守疫線時,不只遠方的親人為我們牽腸掛肚,還有連姓名都不知道的陌生人也在關心關愛着我們。

在這場戰“疫”中,每個人都在散發光熱。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期間,居民們遵守規定、主動配合,積極報名參與志願者活動,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熱心的居民還為我們送來了很多物資,一瓶酒精、六個口罩、一箱手套、一壺熱水、四個蘋果、四盒草莓……居民們用點滴温暖匯成愛的汪洋,每個舉動都讓我們在這場抗疫阻擊戰中信心倍增、充滿力量。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眾志成城,用心鑄就鋼鐵長城;我們同舟共濟,用愛凝聚磅礴力量;我們堅定前行,定能迎來春暖花開!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5

“師傅,您從哪裏來的?請您測一下體温。”2月6日,在武邑範村交通檢疫留驗站,43歲的武邑縣交通局幹部楊國軍一邊為進出的人測量體温、排查過往車輛,一邊無數次重複着這句話。

1月30日,隨着疫情形勢日益嚴峻,武邑縣決定成立106國道武邑範村交通檢疫留驗站,把好全縣的北大門。作為交通部門聯絡人,楊國軍負責範村和汽車站留驗站的籌建。建設留驗站可不是簡單事,留驗站由交通、衞生、公安交警等部門人員組成,人員結構複雜,大家彼此又不熟悉,管理起來難度很大。現場幾個黨員提議,由交通局向縣直工委申請,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楊國軍成了臨時黨支部書記。

面對既無值班室又無照明的實際情況,楊國軍和大家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大家馬不停蹄安裝減速帶、爆閃燈、防撞桶等交通設施,同時協調電力部門接電安燈,搭建值班帳篷,解決值班人員吃住用餐問題,保證了留驗站當天籌建,當天啟用。

工作人員有了“家”,作為“家長”的楊國軍就更忙了:他是負責人,吃喝拉撒都得他操心;他還是資料員,所有過往車輛的台賬他都一一登記。2月3日晚,一場雪後,路面又濕又滑,值班人員頂着凜冽的寒風,登記過往車輛,心疼值班人員的楊國軍衝到檢測第一線替換身體虛弱的同志……

從1月24日到2月4日,他一直沒有閒着。除了範村留驗站建設,他還負責建設汽車站隔離通道、縣城6個留驗點的建設。連續多日的緊張勞累,楊國軍的身體吃不消了,出現尿血狀況,隊友們把他送到衡水市人民醫院就診,主治醫師建議入院治療。“任務還沒完成,我不能休息!”未遵醫囑,楊國軍堅持返回到工作崗位。2月5日晚,身體出現嚴重不適的他,被同事強行帶到縣醫院住院治療。

“他就是衝鋒在前、堅守崗位的鐵把門。”留驗站成員、馬台衞生院院長明智民説,“我們一起工作的這些天,他的榜樣一直感動着我們、鼓舞着我們,現在已經有4名同志先後向留驗站臨時黨支部提出了入黨申請。我們要向他學習,直到打贏這場戰役。”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6

“我是護士長,是黨員,還是湖北人,於情於理,都該我去。”山西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唐珊説。

唐珊是湖北天門人,大學畢業後在山西工作定居。這位37歲的女護士長,在看到醫療隊招募信息後毅然報名,“這些年,兩年能回一趟家。到武漢,就當是回家了。”

2月28日,是唐珊來到武漢抗疫一線的第二十六天。“時間過得很快,每天像打仗一樣。”唐珊清楚地記得,到武漢是大年九年級晚上7點,培訓會一直持續到夜裏1點多,第二天一早7點多就到崗。唐珊和隊員們同中日友好醫院的戰友一起接管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這裏有50名新冠肺炎危重症病人。

這是一位對工作嚴格到近乎苛刻的護士長。唐珊所在的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神經內科,是山西省級重點科室,護士有90多名。同事郝彬笑稱,提起唐珊,年輕一點的護士都説“可怕她了”,因為出了錯會被她毫不留情地訓斥。她把這種工作作風帶去了武漢,在她看來,救治一線“本來就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工作絕不能出錯。”

這是一位處事周到、愛摳細節的護士長。作為護士長,唐珊要對這支護理隊伍成員的年齡和工作年限摸底,“每個班儘量做到新老成員搭配,保證護理質量。”她還會根據自己的瞭解,考慮醫務人員的性格,“活潑的與相對沉穩的搭配,這樣配合能夠優勢互補。”護理時,她會説一口帶有湖北口音的普通話,讓病人們聽着鄉音,知道“湖北伢子”回來了。

她同時又很“仗義”和大氣。護理工作本來就極耗體力,唐珊還主動把接物資、分物資的後勤活攬了過來。

“來了就是一顆‘螺絲釘’,把自己放在最需要的地方。”剛到武漢那幾天,她的手對防護手套過敏,起了紅疹,她咬牙克服;忙起來午飯也顧不上吃,她笑笑説“也不覺得餓”。但她又能跳出眼前,不斷沉澱和思考。她向組織提出建議:“除了應收盡收,我們也要關注出院的病人,要考慮如何延伸護理工作。病人出院前,得通過規範化操作,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並帶動家人和周邊人做好防護。”

唐珊説,她會戰鬥到獲得全勝的那天。衣服上的“天門姑娘,山西唐珊”,是她的力量源泉。她也深信,愛與無畏,無遠弗屆。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7

這個“非常春節”裏,日子似乎被按下了暫停鍵,沒有了往日的喧囂,一種緊張和焦慮的氛圍一直籠罩着,但在這“舉國戰役”中,好在還有那麼一些人、一些事温暖並感動着我們,温暖了這個特別的冬天,這些疫情籠罩下的温暖瞬間,給我們走出了冬天的力量。

戰“疫”裏的那些人。身患重病的社區幹部,在剛剛結束治療後,火速回歸,始終把疫情看得比病情重要,每天堅持在抗擊新型肺炎的第一線。65年黨齡的90歲的老黨員説:“我是黨員我想為這次疫情貢獻一份力。”他每日與鎮村幹部一起深入宣防控疫情知識。經濟不好的環衞工阿姨拿出500元想捐給村裏,她説:“我沒有很多錢,也不能和一線醫生並肩作戰,但我想和村裏一起為這次疫情防控做點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總有那麼一些人,讓我們熱淚盈眶!他們是“平凡英雄”,是“守望者”!

戰“疫”裏的那些物。疫情迅速發展,物資沒有,如何防控?多少村書記自掏腰包,購買口罩,購買消毒液,帶頭捐贈。多少海外鄉賢四方奔走購買物資,將一批批的物資送回家鄉,還有多少普通市民,什麼話也不説,把蔬菜、口罩、消毒液給醫生、給社區工作者、給民警放下了就走了,還有多少的企業在積極響政府的號召,火速轉型,生產口罩、生產防護服,並實現量產。還有多少企業將食品物資分批次送達疫區定點醫院,並加班加點生產救災物資,全力保障支援物資供應。從一個口罩到一批批的物資、一條條的生產線,大家用一點一滴的温暖堅定着防控疫情必勝的信心,羣眾中藏着火種,總是在最需要的時候點燃,在這個特殊的春節,這些愛心物資的出現,温暖了每個人的心間。

戰“疫”裏的那些事。面對着嚴峻的疫情形勢、多少醫生、多少民警、多少黨員紛紛請戰,一張張請戰書、一筆筆堅定的筆跡、一枚枚鮮紅的指印、一句句誓言震耳欲聾,讓大家義無反顧的到了防控一線。在這疫情防控關鍵時期,又有多少單位工作人員主動申請奔赴防控一線,以自身行動踐行黨員幹部的擔當。沒有防護服、沒有隔離衣,沒有執法證,只有一張村民熟悉的面孔、一個簡單的口罩,又有多少的基層工作者放棄假期奮戰在一線。災難之下,人的存在和力量都很渺小,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相信好消息會越來越多,相信春天已經在來的路上了。

疫情無情,人間有愛,同樣的温暖,還在繼續,讓我們攜起手來,團結起來,越是艱難越向前,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春暖花開的日子終將到來。

疫情的感動人物事蹟篇8

親愛的南山爺爺:

您好!

感謝您在疫情期間的種種付出,讓我們在危難中看到了希望。

如果説醫護人員是白衣天使,那您一定是他們中滿身光芒的人。您在我們緊張害怕的時候,帶領一羣羣醫護人員衝上前線;您在我們躲在家裏瑟瑟發抖時,用自己的行為讓國民安心。

我記得在剛剛發生疫情會人傳人的時候,您告訴我們千萬不要去武漢,可您自己卻坐上了前往武漢的火車。那天晚上,我看見您在火車上閉目養神的照片,隨後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裏。

您斜靠在座椅上,眼睛閉着,眼睛卻未摘下。座椅前面的小桌子上還放着辦公用品,電腦的屏幕還亮着,這時您一定是累了,您一定是加班了許多個日日夜夜。您也許只是在閉目思考疫情的問題,要知道您已經是84歲高齡的杖朝之年了,當您為了中國人民再次舍小家,顧大家,帶領團隊衝向前線。此刻,我除了敬佩,我無法用語言來表達我心中的情感。

您原先在非典時期率領白衣天使抗擊非典,榮獲了“抗非英雄”的稱號。而現在,您又不顧自己的安危,再次披甲上陣,與新型冠狀病毒作鬥爭。

當時的您和現在的您一樣,只知道為了疫情早日結束,還不分晝夜的研究病毒的針對藥物。在您的心目中,無論何時,國家的安危總比您自己重要的多!

而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爆發之後,我終於明白了讀書的原因。讀書的原因,正如周總理説過的話:“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南山爺爺,從今以後我定會更加努力學習,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像您一樣的人。